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呓黄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物。话题自然扯到李丕斗:运动过后被关押,出来后学司机开车跑长途,被撞死了。树生有病不能动弹,宝京还能自己砍柴。王坤山、段和贵都拼着老命出外打工。长贵拦了两群羊。老贾的憨儿生了一娃,白净聪慧,在外头干出一番事业,回来要办个猪场,开山辟路,好一通折腾,听了树青的劝又干其他营生去了。白增喜寿长,拄拐弯腰还能动弹,蛊着韩生根不让外出打工,帮着他护山保泉。
秀才感叹,人生无常,善恶有报。
第四节 又梦
秀才走后,树青照常。看书、写稿、睡觉,有点闲心就种些蔬菜、满山闲逛,久不出山,不知山外大事,乐得清闲。病情有些反复,脑袋晕眩,胸口烦闷,坚持吃药,还无甚大碍。
又是一年,早春二月,风吹草绿。夫人来信,已在那边定居,要他过来,互有照应,树青犹豫,念念不舍。
这天早上,他去后沟打水,翠鸟一蹦一蹦地在小溪边跳跃,点两口水回过头来冲他鸣叫。崖洼里的那丛山丹丹,刚露出花枝,尖尖的叶瓣上悬着露水珠。那只小狐狸趴在半崖上的土窟窿里睡觉,根本就不和他打招呼,倒是花獾从后沟跑过来,咬咬他的裤腿,又跑回后沟,来回跑个不停。
为了改善水质,树青在后沟掌打了一口井,与冷庙沟的自流井一样,砌了个水池,水漫溢流,很是清澈,比前沟的水好多了。
来到后沟井边,他拿起桶来,正要舀水,却看见水面不断的飘起油花,黄黄的、清亮的,还泛起黑黑的油渍。水离井沿寸许,不像往常欢快的溢流。听见头顶上有轰轰的响动,他抬起头来。
那次开荒以后,沟掌被削的精光,亭子也被拆没了,底部成了陡峭的崖壁。但是上部还是灌木葱茏,崖顶上正被初升的太阳笼罩着,透过灌木泛着刺眼的光晕,什么也看不见。从灌木丛中向裸露的崖壁流下一条条细细、稠稠的黑渍,快要流到谷底。
上午他拿一本书到果园转了一下,有点晕眩,折到荞麦坡,找了块阳光暖照的草地躺下看书。早上在井边听到的轰轰声又隐约传来,顺着声音向东看去,能看到猪背岭上冒出一个金属塔尖。高原的上空已不再空旷,高压电网在各个山头的铁架上穿来过去。树青以为还是拉电,继续看他的书。
不一会儿,申有福和韩生根两个老人一瘸一拐的跑来,叫起柳树青。韩生根急赤白脸的说:“不好啦,水井不出水了。”
“咋回事?”柳树青莫名其妙。
“东山官道上架起了一溜油井,听说打的才深,把咱的龙脉给戳破啦。”
树青、老申几个气喘吁吁爬上东山,顺着南北官道,路已打通,能开汽车。隔几里就是一个井架。东平峁和正对锅塌沟的猪背岭各有一个井架在机器轰鸣。不但打井,还抽水,油管、水管盘桓满地,油水溢流,坑满洼盈。
跟打井的工人交涉,说你们找老板去,跟我们说没用。
说:那得让俄们喝水呀。
说:行,俄们停一阵抽水,你们赶紧打水。
说:这不是长久之计。
说:找老板。
柳树青跑到何家坪镇上,镇上干部说我们也管不着,上头的政策可以承包打井,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打井,人家交了钱,合理合法。你们要想通融,还是直接去找承包的老板。
树青没法,捂着胸口跑回来,和大伙一说,哭天喊地。白增喜成了冷庙沟唯一的寿星,老得本已不能下炕,这时弓背弯腰,老泪纵横,挪到院门口,拿着拐杖捶打韩生根,叫去保东山、保龙脉。宝京过来,背驼的快点地了,气喘吁吁的要上东山,长贵弓腰拿着羊铲跑来,一群老汉七嘴八舌。树青义愤得心疼:“咱们要活命,就得上东山,能走动的都上,让他们把机器停了。”树青吃了一口药,喝口水,领头上了脑畔山,后面跟着一群老汉,婆姨、娃们也跑出窑洞,跟在后面。树青跟长贵说:“把家什都扔下,不是去打架!”长贵扔了羊铲,宝财扔了棍子。
一群人到了井场,吓得工人都缩到井台上,机器还在轰鸣,树青叫停机,工头说:正在关键,一停恐怕就要报废。人群呼啦啦把井架围住了。机器不紧不慢的响着,井架下的人们哭喊着。月上中天,春寒料峭。树青热血,脑胀胸疼,渐渐支撑不住,双腿一软,跪了下来,眼冒金星,幻象一片黑油的洪涛,滚滚而来,一龙飞天而起,回看那黑水冲向退耕还林的冷庙沟、繁花似锦的锅塌沟……,两手撑地,头耷下来。众人见状,也都纷纷跪下,黑压压的跪了一坡。工人们慌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派人去找老板。
日上三竿,娃们趴地睡去,一些老人口流涎水,头垂胸口,众人昏昏。
沿着官道从南边来了一辆小车,后面跟了一辆警车。停下,从小车里下来一个妇女,戴着墨镜,珠光宝气。走到跪地的乡亲们跟前,说:
“乡亲们,你们这是何必呢。在这打井,绝不会亏了大伙儿。出了油,俄给你们分成,让大家都过上富日子。”
“喧谎呢,你挣的钱能给俄们。”宝财说。
“俄不骗你们,俄也是这里出去的,想给咱乡亲们谋福利呢。这不,一说能打井,首先想到就是冷庙沟。”妇人摘下墨镜,一片哗然。
“那水怎么办?”韩生根问。
“俄给你们打机井。”
“机井的水咋能喝,油腥呢!”段椒花顶着个手帕,跳脚嚷嚷。
“是咧,那喝不成,做不成饭!”几个老婆也嚷嚷。
“还有流下的残油咋办,一下雨,漂得到处都是,把菜地、庄稼都烧了。”
大家七嘴八舌,有那犹豫的、有那贪财的、也有那死抱着一根筋的。
“问问青娃子,看他咋说。”
“咋没听见树青说话?”
“谁,柳树青在这里?在哪?在哪?”那妇人急切的张望。
“树青,快起来,别跪了,他们老板来了,商量该咋办吧。”马米莲叫着。柳树青双腿跪地,两手直撑,头低胸前,一动不动。米莲一拉,身子歪倒,脸已血青。
那妇人奔来,抱住冰凉的柳树青,大哭。
乡亲们也随之哭声震天。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第一稿完
2014年2月23日星期日修改第二遍
2015年6月10日星期三修改第三遍
2016年1月21日星期四修改第五稿
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改写第六稿
2019年2月15日春节后改写第七稿
作者有话要说:
三十年后的对话,
退耕还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私营石油开采对陕北环境的又一次威胁。1994年到2002年陕北推行过联营开发石油的政策,仅延安、榆林两市就引进民间石油投资者1039家,打井4473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100万吨。 造成严重污染。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人们还要坚持对环境美好的梦想。
第29章 后记 评论
后记和友人的评论
评论一:作品的自然生态背景
这部作品立意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以讲述自然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来惊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特别是作品选择黄土高原这一大环境在讲故事,有着特别的意义。
陕北的黄土是世界上最适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这是专家研究认定的。世界上有广大的沙漠和戈壁,要改造它们变成绿洲比登天还难。可是陕北黄土不用,撂荒几年植被就可以郁郁葱葱。何况陕北古代历史上确实是草树覆盖,见不到一点黄土的地方。
土壤是生命的源泉,陕北这样的土地实际是极适于植物生长的。首先一点是土层厚,世界任何地方没有陕北的土壤厚度大;再就是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土质不一样,松软的黄土,既不粘、也不散,极适于植物生根发芽、成长抽穗。任何一块荒坡,只要撂上半年就会长出绿油油的植被,放上两年就茂密的郁郁葱葱。也不见得非要风调雨顺,有两场透雨就行了。
但是陕北的土地又极其脆弱,由于它松软、又都在坡地上,就极易流失。水土流失总是从土地的上层开始,上层土地一旦流失,就带去了大量的有机物质,留下的土地就成了贫瘠黄土,影响植被的生长。土地又多数是坡地,蓄不住水,缺水致使植被生长困难。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自然现象。因此就蔓延了特殊的农耕方式和农耕文化。
黄土高原又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中国社会发源地,华夏民族在此诞生,黄帝陵就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需要这块土地供他们生活。最直接的就是在黄土坡上开荒种地,包括延安根据地的自力更生。新开的荒地,头一两年碰上风调雨顺,还能打下点粮食,两年以后庄稼吸收、洪水冲刷,地力逐渐衰退。这种黄土坡地不像平原地区,农民觉得根本就不值得精耕细作、浇水施肥,换块荒地再种就是了。实际上这种轮作方式在最初阶段还是一个很好的生产方式,一部分坡地耕种,一部分坡地撂荒,荒地多于耕地,撂荒时间长,足够植被茂盛成长,存蓄地力。前面说到黄土地极易植被生长,这也是在有充足时间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再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反复前提之下才形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开那么一点荒地已经不够老婆(陕北叫婆姨)孩子裹腹的了,就要扩大荒地的开垦。这就形成了陕北地区长期落后特殊的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延安根据地还要承载那么多的军队、学校、和机关,荒地就被无限制的扩大开垦,轮作的时间越来越短。恶性循环下去,广种薄收的农耕方式就无法改变,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很多年。
再加上这么多人口,生活做饭总要柴禾吧,能长柴禾的地方都在撂荒地上,连砍带伐,撂荒地就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植被了。
再有,陕北山羊是有名的,每个村都有好几群羊,每群也有几十至上百只。陕北的山羊全部放养,陕北放羊叫“拦羊”,陕北放的多数是山羊,山羊吃东西几乎把长在黄土坡上的所有有机物全部啃光,不光是草,枯枝烂叶、树枝树皮、甚至草绳烂布,吃草更是连根带叶一起拔光,羊群过去寸草不生。你说这个黄土地能承载的起吗,黄土高原就真成了黄土高坡了。于是就造成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长期贫瘠,落后,苦难。
这就是这部作品的自然环境背景,作品非常深刻的描述了陕北自然环境逐渐恶劣的历史过程。
评论二:作者的梦
黄土高坡的形成完全是人类破坏造成的,那种黄色的干圪梁梁并不是陕北自然地貌的本来特色。作品就给读者展示了在黄土高原的深处,有着赛过江南的好地方(比如过去的南泥湾,作品里面的锅塌沟),在偏僻的山村里还有胜过桃花源的美景。作者把这些美景怀揣进自己的梦想,憧憬黄土高坡由黄变绿的美梦成真,可是这梦想最后也遭到破坏,作品以呐喊痛哭的方式描述了这一悲剧过程。
这就是作品最核心的主题思想:让“黄土高坡”回归它本来的面貌,还原这样一个梦想!这就是“中国梦”,这就是“陕北梦”、是作品的梦。
评论三:作品的历史背景
陕北所处地域,历史上虽荒莽,却是历代兵祸之地:西夏东进横扫延州36寨,金元南下夺延州而开门户,李自成起事万千陕北饥民揭竿而起,康乾西进延州遂成前沿……范仲淹担负陕甘地区御敌抗夏的重任时,吟出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词《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生动的描述了陕北战事频仍的壮丽情景。
到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八路军的根据地。
在战火连绵的历史长河之中,黄土高原上人口由无到有,由少增多,建村立屯,繁衍生息(作品中的冷庙沟就是因兵祸而诞生的)。百姓吃粮、政府养兵,因此就要开荒种地,打粮交税。黄土地适合植被生长,也就适合粮食生长。这是对新荒地而言(荒地遗落的腐殖质),对于不施肥浇水、广种薄收的耕种方式来说,种不了几年就打不下粮食了。早期的历史上陕北地广人稀,荒芜的黄土坡很多,因此任其撂荒轮作,甚至都来不及定为私产,就又撂荒开垦新的荒地了。多年这样轮作开荒、广种薄收,地力遭到破坏,逐渐失去了恢复的能力,越来越贫瘠,草不长,树不生,就成了现今的黄土高坡了。
这个过程是逐渐的,是由北向南发展的。北边战事多,屯兵多,人口增长就快,土地沙化现象就严重。作品所在的延安地区当时有大量从上边(榆林米脂绥德地区)下来的黑人黑户,在荒山野破上开荒种地,因此延安周边已无梢林,而再往南(富县宜川黄陵地区)还存留者片片梢林。因此说陕北“黄化”过程是逐渐形成的,是人口增多和迁移造成的。不制止或弱化人类在陕北的农业行为,陕北的黄化会越来越严重。
自古以来一直到解放初期,陕北的农业生产一直是放任的,广种薄收的轮作方式支撑着陕北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一种生产方式。抗日时期延安根据地的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更是支撑胜利的保证,是应交口称赞,大力赞扬的。
那么解放以后,为什么还没有制止开荒呢?作品中的开荒场景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在初看这部作品时的最大困惑:农民为什么要开荒,为什么能开荒,为什么就禁止不住呢?
其实新中国在黄河治理上已经非常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灾害的影响。政府也有不让开荒的政策,老百姓中间也流传着“陕北开荒,河南遭殃”的谚语。那为什么还是制止不住呢?
1、 陕北太穷、太贫瘠了,十年九旱,年年灾荒,饥饿是陕北农村最常见的现象。
2、 广种薄收,开荒轮作是陕北农耕的传统方式,坡陡地贫导致只有开荒扩种才能增产。政府不让开荒,又拿不出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农业学大寨只能进一步破坏陕北黄土地质的自然环境,增加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3、 基层在禁荒问题上时紧时松,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陕北地广人稀管不过来,一方面因为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大规模增产,上面又责备延安老区解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解决不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只好暗由农民开荒增产,解决饥荒、安定人心,欺上瞒下;再有就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混乱,一些人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纵容农民开荒。造成了陕北表面上大张旗鼓的禁荒,实际上山区的各个生产队年年都要开荒扩种,流传的顺口溜:“禁荒禁荒,越禁越荒”。
在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和禁荒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矛盾现象,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场不可理喻的荒唐闹剧,但是历史上却从中演绎出多少人间悲剧。作品正是抓住和揭示这一历史现象的悲剧色彩,结合生态系统的被破坏,讲述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禁不住的根本原因还是共和国太穷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998年后陕北开始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这四个字的政策使陕北的自然生态和农耕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陕北黄土高坡由黄变绿有了希望,作品的梦想就要变为现实。
评论四:作品的人文背景
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中国社会发源地,华夏民族在此诞生、繁衍生息,黄帝陵就在这片土地上。
陕北有史以来一直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农耕社会,黄土高原是一个适于农耕的土地,世世代代的农民延续相传原始的农耕方式,加上避塞、深入中国大陆的中心地带,封闭的固有文化,使得他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思想长期保持传统古老的模式。曾有人专门撰文指证陕北方言遗传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听见古代》)
陕北稍沟中有一种灌木,刚长出来的枝条非常直,也较钢韧,陕北农民把它切下来,去掉叶子,无须加工,直接当筷子用,很好用,当地人不叫它筷子,叫它“箸材材”,是不是古韵犹存。
陕北人文特色颇多,比如美食浊酒,任何一位端起陕北米酒的外地人,醇香的液体一入喉,再听范仲淹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不由不低头感慨,泪洒衣襟。那就是想家的味道。
又比如民歌,全国人民都喜爱的陕北民歌,要是在黄土高坡上听,震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作品里有很多篇幅用jpg格式登录了许多未曾在世面上传唱的陕北民歌简谱,可惜在晋江文学城里不能刊登jpg格式。
又比如儿话,用陕北方言谝出的带有极其幽默特色语言和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没有龌龊,只有文化。
这些丰富的陕北人文特色在作品里面都大量体现。
作者热爱和深谙这一特色,作品用极其细腻的大量篇幅描述了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整页、整篇的写他们的饮食、他们的农作、他们的山川地貌、他们的山歌、秧歌舞,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爱恨情仇。小村跌宕起伏的历史占去了作品大量的篇幅。作者曾经把作品里的很多故事单独抽出来给人看,那些小故事向人们展示的是陕北美丽的山川地貌、特殊的当地美食、醇厚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农耕方式。看过的人们惊讶:陕北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一个小山村凸显出陕北的文化特色。(可惜由于出版的规制,初稿中大量的民俗、儿话被删去了。)
因此作品并不是俗套的讲一群知青的插队故事,虽然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不失为一部介绍陕北自然风光、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的好作品。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有作者和一些看过本作品的朋友们的一些评论。
这里再次感谢朋友们的关心,感谢编辑们的指正修改。 谢谢!
【…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