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最美是军旅-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万亭看着这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别瞎说。到时三中队的人还不得套我麻袋。”
大家哄堂大笑。年轻的笑声,远远地传出了宿舍楼,在军营里回荡。
李万亭的心思,还在他的演讲稿上,为了不被打扰,他拿着纸笔,去了中队学习室。不想里面早已有人,大概是各班要参加演讲比赛的人都来这里,图个安静。
张紫阳对着李万亭招了招手,他走到张紫阳旁边坐了下来,问道:“你的稿子写完了没有?”
张紫阳摇了摇头:“好象许多话想说,可是又好象有许多话没说完。五分钟的时间,总觉得会超时。”
边上就有人接着说:“是呀,我的稿子写了三千多字,就是加快语速,也得超时。可是想减吧,又哪句都舍不得。”
第20章
无论大家的稿子是长是短,会不会超时被警告和扣分,演讲比赛如约而至。所有的忐忑,所有的不安,都在坐进中队学习室时,化为了平静。
紧张什么呢,不安什么呢?现在李万亭和所有参赛人员一样,仍与自己班里的战友并排坐在一起,并没有因为是参赛队员,就单独设坐。几天相处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这些战友,或许有时会有善意的玩笑,可是他们绝不会嘲笑。也不用担心,会有人因为你的某一句话,就把你挂到论坛上,口伐笔诛。他们会与你争论,可是当你能够说服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心悦诚服地表达自己的认同。
因为参赛的人多,中队破例没有收看新闻联播,从七点开始,力争在熄灯前结束。所以指导员的开场白十分简短:“大家已经入伍快一个月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习,初步成长为了一名战士。那么,大家有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要来当兵的初衷呢?下面,就让我们与参赛的战友一起,重温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兵。”
比赛的顺序十分有部队特色,从一班到九班,一班一个人,第二轮倒过来,从九班到一班。张紫阳做为四班第一个出场的人,默默等待着。李万亭抓紧时间,把自己的稿子再熟悉一遍,就认真地听起别人的演讲来。
应该说,大家都没有什么比赛经验,有的人因为时间不足,稿子写的很一般。还有的人,可能受了以前电视节目的影响,声音太过刻板,还过于高亢,让听的人精神一直跟着紧张。
相对来说,张紫阳是上台人中比较出彩的一个。他果然是从《士兵突击》入手,讲了自己当时看电视时的感受,也说了自己一共将这个电视剧,翻来覆去地看了五六遍,就此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当兵:
“从我看完许三多的成长经历起,这个愿望就在我心里生了根。我想要到军营里来看一看,这里为什么能培养出许三多这样的士兵。我想要看一看,这军营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兵神。我想要看看,我这个现代的书生,来到这座军营里,能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我还要看一看,我自己在这座军营中,能成长蜕变成什么样子。”
大家对张紫阳的演讲,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仿佛被张紫阳的话,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在军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自己可以成长到什么高度。
不愧是大学生,这演讲的语调虽然没有前面几个人那么激越,却更能引起听演讲人的共鸣。李万亭也觉得张紫阳的演讲非常成功。
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演讲稿,与刚才张紫阳的对比了一下,自己下了一个各有千秋的结论。
这时,中队学习室的后门,从外面被推开了。台上演讲的人,明显愣了一下,本来脱稿的演讲,却在此时打开了手里的讲稿。
大家都知道肯定进来的人不一般,可是没有人回头,只有来做评委的教导员,向来人示意了一下,然后又一脸平静地开始听演讲了。
没有一个新兵回头张望,尽管大家心里都那么好奇,却生生地抑制着自己,保持着端正的坐姿。
等李万亭上台演讲的时候,他才知道,刚才大家的坚持是多么重要——那天来新训大队检查的首长,正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地看着演讲台上的人。
李万亭的军礼敬得并不标准,虽然他知道军礼的规范动作,可是中队的训练科目,远没到进行敬礼训练的时候。所以这个不标准的敬礼,仍然得到了大家善意的鼓励。
林克有点着急,因为他发现,李万亭手里是有演讲稿,可是,他的演讲稿,却卷成了一个卷,松松地握在了手里,而不是打开放在眼前。
他竟然想脱稿,他竟然敢脱稿演讲!林克一面担心,一面有些期待:这个李万亭,还真是一天比一天更让人惊讶。训练越来越标准不说,这次竟能主动要求参加演讲比赛。今天,竟然又要脱稿演讲。
这个兵,还有什么样的才能,等着他发掘,他又该如何将他的才能,都发挥出来,林克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只听李万亭在台上慢慢说着:“我是来自老区的农村孩子,从小是听着战斗故事长大的,那些故事里面,主角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士兵!”
不错,这个开头与张紫阳最后的结束语异曲同工。方法对这个新兵也十分感兴趣,听他继续说道:“可是怎样成为一名那样的士兵,我不知道,但是我想知道。我发现,这些士兵,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军营!”
“在我们老区,每一个孩子都和我一样想法,都有一个当兵的梦。在座的有好些和我是同一个地区来的,大家是不是都是这样长大的?”
台下的新战士,虽然不敢交头接耳,可是也都各自点头认同。中队长与指导员交换了一下眼福,觉得这个李万亭,还是个内秀的人。台上的演讲继续着:“远离家乡,远离家人,我选择了军营。因为我知道,这里,是我实现童年梦想的地方。这里,是我可以成就自己英雄梦的地方。这里,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地方!”
掌声,认同的掌声,率先从中队学习室的最后一排响起。接着,传来了更加热烈的,认同的掌声。
四班这次参加演讲比赛,大获成功。两名战士,分获第一名和第三名。张紫阳是第一名,李万亭第三。其实这是中队进行了平衡的结果,为了不打击别的班的积极性,将第二名给了与李万亭不分高下的一班的战士。
结果如何,李万亭并不大在意,能参加比赛,得到大家的认同,已经让他十分高兴了。班里人也替他们高兴,纷纷向他们祝贺,连洗漱都差点耽误了。
好在林克预料到了这个情况,在熄灯前十分钟回到班里,把那些乐得找不到北的小子赶到水房。大家临出门的时候,他又来了一句:“快元旦了,连里要准备举办个晚会,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能参加的都能加。”
看来是要趁热打铁了。不过李万亭对这个不感兴趣,同样是动嘴,他愿意辩论,却不愿意唱歌。不是因为他多高傲,而是因为,当年的他,是个左嗓子,一唱歌就跑调。
不过别人受了他与张紫阳这次好成绩的影响,议论得十分热烈,直到熄灯号适时响起,班里才重回平静。
就算是要举行晚会,训练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
所有训练中,最令人纠结的正步练习科目,就在此时来临了。
为什么说纠结呢?因为每一个新兵都知道:正步,是最能体现军人威仪的步伐,也是最体现军人气质的步伐。可是这样的步伐,对每个人意志力要求更高,每个班、每个中队甚至每个大队的整齐度,要求的更高。
想把正步踢出气势来,要摆臂如风,踏地如雷,只能靠练习。先练的依然是摆臂:摆臂讲的是前端后砍,端要端得稳!砍要砍是狠!为了这一稳、一狠,李万亭他们一个上午都在练习着。
就算李万亭已经骨子里经历过一次,吃不消还是吃不消。不光是他,第一次接触正步,与平时出列动作,只需要踢出一步,没有上体动作不一样。正步讲的就是所有动作一次到位,次次定型。
一个上午,班长们的嗓子都需要胖大海的滋润了——前段时间的训练,班长们也下达口令,也纠正动作,可是没有今天一个上午耗费的时间多,讲解的时间长。到了后来,中队长不得不一个哨音,把班长们都集合过去。
“怎么回事?一个上午的训练,别说成型,就是外表的动作都拿不出来?”中队长有点着急,不过是个摆臂,怎么那么多人连手型都还握不对。
看看身后那一操场借机调整的新兵,班长们也快苦笑了。看着都是蛮灵活的小伙子,可是讲解也讲了,示范动作也做了,就是有那么几个手就是握不平。更不要说还有扣手腕的、翘手腕的,后摆时手臂外张的。
中队长想了一想,说道:“班长们组队,给新兵做集体的示范动作!”
值班员一声哨音后,高声命令:“各班排头带队,面向我,集合!”
因为哨声已经立正站好的新兵,都把目光看向了各自的排头——这是第一次,由新兵自己带队。每一名排头都有些紧张,可是每一个都把这份紧张压在心底,而是在心里确认了一下方位后,几乎同时下达了向右转的口令。
这口令或许有些紧张,或许不够响亮,可是所有新兵的转身,却同样迅速有力。“一、二、三、四”的口号在操场上回荡,好象这口号也比平时响亮了起来。因为在前面带队的,是他们的同年兵,甚至有些新兵在向往:若干年后,自己也将会再次来到这个训练大队。那时的自己,将是一名新训骨干,就将这样带领着自己训练的战士,奔赴集合地点。
作者有话要说: 向大家推荐大概自己已经完结的文:《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http://jjwxc。/onebook。php?novelid=3459689
请小天使们多提意见哦
第21章
值班班长整队后,调整了队形。下达了“插空看”的口令后,就迅速跑到了场边,加入了班长们的队伍。中队长在前面带队,带领班长们,喊着口号,进入了队列前方。
班长们的口号,与新兵的有明显不同。相对与新兵口号的激昂,他们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一些:不同于新兵的口号是从嗓子里喊出,那是从胸腔里爆发出来的声音,是从心灵深处传来的呐喊。
还有脚步声。同样的整齐,却与新兵刻意的和拍不同——看似他们并没有追求整齐,甚至每个人都有细微的不同,可是那落脚点,却总是在同一时间,频率是如此的一致。
等他们转身面向队伍的时候,李万亭又想尖叫了。什么是男人,眼前的这十个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大概在挑选新训骨干的时候,对身高有所要求,所以班长们的高矮相差绝不超过五公分。这样的队伍一出现,比刘东西与刘南北还象兄弟,因为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气质。
同样瘦削的身材,可李万亭知道,这身材与时下流行的那些花美男们的瘦不同。如果他们脱下上衣,一定能看到结实的肌肉,展现出压抑的力量。如果说,花美男们的瘦,只是迎合潮流,那眼前这些人的瘦,却是日复一日锻炼的结果。
一样黝黑的皮肤。又与那些连上个街都得擦防晒的小生们不一样。他们那黑中透出的光,是怎样的一种自信!相信自己凭借的,是过硬的素质,不是一张看得过去的脸。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睛。要到这个时候,李万亭才知道,什么是眼含精光。原来做女兵的时候,他极少直视男兵的眼睛,因为在部队里面,对男女兵交往十分避讳。可是今天,他可以与这些人对视,就发现,他们的两眼,如猎鹰,如猛虎。盯着哪里,都能把哪里挖出一个洞来。
与这样的双目对视,需要莫大的定力与勇气。这目光太过坚定,太过执着,闪现出主人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决心。李万亭别开自己的双眼,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别出来现眼了。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拥有这样的眼神呢?李万亭知道自己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班长们的动作开始了。应该说,正步,是集体的艺术,是配合中碰撞出的美感。一个班长做讲解、做示范,远没有所有班长一起做示范,给人的印象深刻。
为了让新兵们看清动作要领,中队长特意让班长们从正面、侧面两个方向为新兵们做展示。一个摆臂分解动作,所有新兵就知道了什么是定位。看那一个个袖口,忽地向上,在同一时间达到了同一高度,然后小臂已经停止,袖口还向上后才落到手腕上。李万亭想鼓掌了。可是他不敢,只在心里默念:帅!!
所有班长的手,一起向新兵说明,什么是手腕不能放松:那就是小臂的沿伸,永远与小臂处于同一平面上,没有自己发挥的可能与必要。
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后砍的动作:唰地一声,所有的手臂贴着身侧,有力地摆向身后距离裤缝线三十厘米处,定格成了永恒。无论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还是一个口令三个动作,都是那么整齐,那么有力,那么自然。
正在李万亭看一个动作赞一个动作的时候,中队长已经把班长们做完了示范动作,带队下场。值班班长重新整队,跑步向中队长报告:“中队长同志,队伍集合完毕,请您指示!”
“稍息。”中队长下达了命令。
值班班长传达口令后,跑到了队伍最前侧,转身站好。中队长跑步来到队伍中央位置:“同志们,”队伍立正站直。“请稍息。”中队长行礼后,再次下达了稍息的口令:
“刚才,所有班长一起,为大家进行了动作示范,大家看清楚了没有?”
“看清楚了!”回答他的声音雷鸣般响起。
“很好,”中队长对大家的精神状态十分满意:“大家都知道,正步是最能体现军威的步伐,也是最费时费力的步伐。有的同志认为,军人,只要练习好体能,能够熟练操作手中武器就可以了。可是同志们,和平年代,怎样展示我们的军威,怎样体现我们的力量?要知道,阅兵的时候,看得是正步,看得是部队整体实力!!”
听中队长提到阅兵,新兵们的心都热了起来。就算知道,以他们现在的这点水平,怕是真有阅兵也用不上他们,可是还是有兴奋的感觉有胸中升腾。
看着新兵那一张张热切的小脸,中队长知道这次让班长们集体示范的预期目的达到了,高声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新兵们恨不得现在就回到自己的训练位置,去开始训练,去严抠自己的动作,去让自己与班长们的距离拉近点,再拉近点。
接下来的训练热情,明显高涨起来,再纠正新兵的动作也顺利起来。可是好些人还是有固僻动作,并不是用一次两次的示范可以解决的。这样的固僻动作,要早发现早纠正,才能早消除。要是纠正晚了,形成了习惯的话,等新兵训练结束,动作定型,可就纠正不过来了。
四班有固僻动作的有两个人,刘东西上前端的时候手腕上翘,梁绍峰是后摆的时候手腕里抠。林克每次都得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动作,却见效不大。
就算这样,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的手已经有些发抖,握筷子都有些拿不稳了。大家看他们两个有些可怜,纷纷把自己餐盘里好挟的菜让给他们。可是两人明显的沮丧,并不会因吃饭而消除。
刘东西还好些,饭后可以和他弟弟吐苦水。可是梁绍峰却没有这个便利条件,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学习桌前发呆。李万亭好象看到了前段时间的原主,大概也是这样,一个人默默地咀嚼着自己的不足。
这样其实非常不利于解决问题不说,还容易让人形成心里暗示,那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好久而久之,动作还真就做不好了。
李万亭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人想什么呢。”
回头看是李万亭,梁绍峰显然有点吃惊:“没想啥,就是觉得自己动作老是做不好。班长老得给我纠正动作,有时候耽误大家的时间。”
还真是在自我否定呢。李万亭一下子笑了:“你忘记我原来的时候,不也是老得让人纠正动作了?”
梁绍峰就摇了摇头:“可是你今天的动作挺标准的,我看和班长他们的都不差什么。”
李万亭想说,我这不过是在复习呀大哥。可是出口的话却成了:“你想一想,你是不是一往后摆臂的时候,老是手在用劲?”
梁绍峰试了几下,点了点头:“班长老强调后砍、后砍,我琢磨着力气大点,砍得不是更有力度点儿吗?”
李万亭觉得他可能也是这个毛病。不过有了上次好心办坏事的经验,他也不敢再冒然说出来什么理论,只是诱导着说:“其实我觉得,胳膊总比手上的劲大点罢。班长强调大臂带动小臂,肯定有他的道理。反正我做动作的时候,就没指着手能帮多大忙,只要腕子绷直了,动作就出来了。”
梁绍峰显然也想起来上次的乌龙事件,也不敢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李万亭身上。可是这时候的他,又是最脆弱、最需要人肯定与帮助的时候,哪怕知道这办法可能不行,他也愿意试上一试。
“你说,我要是自己去操场上练习一下怎么样?”梁绍峰一脸期待地对着李万亭问。他期待的答案,明显就是李万亭能陪他一起。可是李万亭上次已经挨了一次批评,哪儿还有这个胆子,只悄悄对他说:“上操声太显眼了。再说这个就是一个原地练习,也不容易发出声音来,到水房去地方就够了。”
这可不是李万亭敷衍梁绍峰,这水房是在宿舍楼里,不算是私自行动。就是在水池边上摆几下胳膊,谁也不能说你是在加小操。而且梁绐峰现在就是缺少一次自己做出来的正确动作增加信心。只要他能做出来一次,相信正确动作就会源源不断。
两个人对视一眼,先后向门口走去。林克正进屋,见他们现在还要出去,问了一句:“不快点睡觉,还干嘛去?”
梁绍峰有点期艾地回答道:“我们上厕所去。”
要是前几天,李万亭可能还会为这个不好意思,上厕所,还是与一个大男人一起上厕所,怎么想就得怎么别扭。可是现在归期看不到,他不适应也只能适应,只能将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糙老爷们。所以他还能跟着林克点点头,表示他与梁绍峰的目的一致。
林克不疑有他,嘱咐他们:“动作快点,早点回来休息,下午还要训练呢。”
因为已经有人躺在床上了,两个人的回答声音不大,表示自己一定尽快解决问题。看林克摆了摆手,小耗子一样溜出了门。
林克虽然觉得两个人竟然一起去上厕所,有点怪怪的,可是他也累了一上午,见到床也十分亲切,倒在床上也不想再动一下,不一会,就找周公聊天去了。
第22章
直到进了水房,李万亭与梁绍峰两个人才相视一笑。又回身悄悄地把水房的门给轻轻地关上,这下子才放心地开始说话。
“你说,班长会不会发现?”梁绍峰有点不大放心。
李万亭只能安慰他:“应该没事,你想想一上午下来,班长比咱们还累呢。说不定,现在这会儿,他都已经睡着了。咱们快一点,纠正一下动作就回班。到时再轻一点,一定发现不了。”
梁绍峰听了,也不耽搁,对着洗漱池上面的镜子立正站好,开始了摆臂的动作。他按照李万亭说的,尽量用手臂的力量,而不是想着拳头用力。可是因为放松太过,手与小臂没在一条线上。
“不对不对,也不是手上一点不用劲,你得把力气用在腕子上,保持小臂与手在一条线上。”李万亭给他纠正着。
几次下来,梁绍峰也找到了点感觉,乐呵呵地说:“你看,是不是这样?我觉得这回做得对了,手也没勾。”
没等李万亭答话,水房的门已经被推开了。梁绍峰恨不得捂住自己的嘴,以为是自己刚才的声音太大,让班长找过来了。
没想到是刘东西的脑袋探了进来,四下一看,就发现梁绍峰一手摆着上端动作,一手还没做好后摆的姿势。他一下子冲了进来:“好呀,你们两个,也不说叫上我。”
刘南北急得在后面急忙又把水房的门关上,还嗔着他哥:“哥,你小点声。好不容易班长睡着了,你再把他招来。到时你可别说我没帮你。”
刘东西小声地、却十分气愤地指责着先到水房的两个人:“你们太自私了,要练动作也不知道叫着我。明明李万亭动作没有问题,是我的动作有问题!”
梁绍峰怕他对李万亭有意见,连忙对他解释:“是我非得拉着他来的,他是来替我纠正动作的。”
不解释还好点,一解释刘东西更生气:“那更该叫着我一起。”
李万亭只好劝他:“我不是看你和南北在一起呢嘛,再说正赶上班长回班里来,我俩一起出来都编了理由,哪儿敢再叫人。”
这倒是实话,刘东西还是小声说:“我不管,反正你们也得给我纠正动作。”
刘南北几乎没脸看下去,真想告诉李万亭他们两个,自己不认识这个人。可惜镜子里的两个人,实在找不出多少不一样的地方,他只能认命地上前把他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