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顾祝同根本不可能在天黑前组织发起第二次攻击。
在三点四十分左右,第一批攻击机回到第31舰队上空,随后担任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就发现了那两架美机。
虽然防空战斗机没有能够阻止美军侦察机靠近,但是也没有将其放走。
这个时候,顾祝同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将遭到美军的反击。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哈尔西大胆一些,在出动侦察机之后,就让攻击机群出发,而且跟在侦察机的后面,那么在侦察机发现第31舰队之后,攻击机就能发起攻击。
只是,哈尔西没有这么做。
当然,顾祝同也很快就发现,哈尔西还没有这么大胆。
别忘了,在三点过十分左右,顾祝同就收到了第二支攻击机群发来的消息,得知第二bō打击已经收到成效,美军第71舰队里的四艘小型航母均遭到重创,其中最先遭到打击的两艘已经沉没,另外两艘也肯定逃不掉。
更重要的是,到四点左右,美军的攻击机群依然没有到来。
显然,顾祝同再没有必要担心什么了。
这个时候,顾祝同考虑的,正是立即发起第三次空中打击,干掉美军第71舰队里的剩余战舰。
当时,顾祝同手里有足够多的舰载机。
虽然俯冲轰炸机只剩下了二十多架,即便把第二支攻击机群里返航的十四架算上,总共也不到四十架,但是第71舰队已经没有防空能力了,而且不可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持,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安排护航战斗机,甚至没有必要留下防空战斗机,所有的战斗机都能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这样一来,顾祝同还能出动大约七十架舰载机。
对于攻击第71舰队剩下的战舰而言,这七十架舰载机足够了。
问题是,第31舰队根本不可能立即出动第三批攻击机群。原因与以往遇到的类似情况没什么区别,即出动战机与回收战机发生了冲突。
在三点五十之前,第31舰队回收了第一支攻击机群。即便立即着手准备升空,也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准备工作,而这个时候第二支攻击机群已经返回,因此航母得首先回收舰载机。也就是说,到五点左右,才有可能出动第三支攻击机群,如果要让第二bō攻击的战机加入进去,则攻击时间还要延迟到五点四十分只有。如此一来,第三支攻击机群最快能在六点四十分追上第71舰队,如果第71舰队转为向东航行,那么要到七点之后才有可能追上。
显然,这已经太晚了。
现在是十二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夜幕将在六点四十分左右落下,到七点的时候就已经全黑了。
别说第31舰队里的飞行员大多是菜鸟,就算是第51舰队的飞行员,也不见得能够在夜间攻击美军战舰。此外,顾祝同还得考虑在夜间回收舰载机,而他没有任何理由相信那些菜鸟能在夜间降落到航母上。
权衡再三之后,顾祝同放弃了再次发起攻击的想法。
他已经在这场海战中干掉了四艘小型航母,完全没有理由为了多干掉几艘并没有太大价值的战舰让飞行员承担生命危险。
至于追击第71舰队,顾祝同更加没有考虑过。
在没有小型航母的情况下,第71舰队的最高速度能够超过三十节,而第31舰队受小型航母拖累,最高速度只有二十二节,还不能长期以这个速度航行,因为小型航母上的动力系统都只达到了商船的标准。要知道,任何一艘商船在设计的时候,肯定不会考虑长期以最高速度航行。
结果就是,在五点过,回收了第二支攻击机群后,顾祝同下达了撤退命令。
只是,第31舰队没有直接返回马里亚纳群岛,而是朝东北方向航行,目的地正是被美军攻占了的南鸟岛。
既然第71舰队已经被击溃,那么美军就没有能力守住南鸟岛。
当时,顾祝同并没有要求后方派遣陆战队,而是准备直接去轰炸南鸟岛,让美军识趣的撤离这座并不是很重要的岛屿。
只是,顾祝同这次的判断就完全错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上帝的节日
第二百九十六章上帝的节日
舰队决战结束,并不表明这场战斗已经结束。
天黑前,哈尔西给第72舰队发了一封电报,让登陆舰队赶在天亮前撤离南鸟岛,但是得把所有物资都送上岸,并且命令已经登上南鸟岛的作战部队必须坚守到援军到达,还要做好反登陆准备。
说白了,哈尔西没有打算放弃唯一的战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哈尔西不但没有理由放弃南鸟岛,更不能放弃,因为这是第71舰队丧失战斗力之后,达到战役目的的唯一办法了。别忘了,美军此次的战役目的,仅仅是获取一些时间。
结果就是,顾祝同率领第31舰队到达南鸟岛的时候扑了个空,没有遇到美军舰队。
问题是,第31舰队也没有能够通过轰炸迫使美军撤离南鸟岛。事实上,在第72舰队已经撤走的情况下,登上南鸟岛的美军也没有办法撤离,他们要么继续抵抗,要么就向中国海军投降。
显然,在顾祝同派出陆战队之前,岛上的美军不会投降。
这下,问题来了。
第31舰队在南鸟岛附近活动了三天,每天都进行两次轰炸,而且还在夜间出动巡洋舰与驱逐舰进行炮击。
美军没有投降,反而逐渐适应了第31舰队的火力打击。
到十二月二十日,在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顾祝同率领第31舰队撤离战场,并且在四天之后回到了阿拉普港。
虽然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没有圣诞节,但是在中国海军中,有很大一批官兵是德侨,或者是归国侨民的后裔,而这些人中有部分是信仰基督教的,因此也就很在乎这个基督教世界里最重要的节日。
在阿拉普港,第31舰队的官兵过了一个安静的圣诞夜。
顾祝同不是基督徒,他甚至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他也非常清楚,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官兵需要休息,也就放了七天大假。只是,按照他的要求,第31舰队的所有官兵都不得离开港去,必须在接到命令的两个小时之内归队,且第31舰队的所有战舰都不得熄火,保证随时能够起航。
所幸的是,美军没有来找麻烦。
在这七天里,除了南鸟岛上的美军之外,中太平洋战场上的大部分美军都过了一个较为平静的圣诞节。
事实上,这也是大战爆发之后,最为平静的一个圣诞节。
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中**队也停止了进攻。大概是出与政治上的目的,鲁志刚还亲自前往新喀里多尼亚,慰问了前线军官,然后去了战俘营,向美军战俘宣扬了中**队优待俘虏的传统。对于美军战俘来说,这不算是坏事,因为鲁志刚不但派人送来了一些过节用的礼物,还专门嘱托战俘营的官兵不得虐待战俘,要通过政治教育,让美军俘虏知道他们参与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受此影响,美军战俘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至少再也没有出现过恶**事件。
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也停止了进攻。
德军与俄军自然不必多说,德军在冬季攻占莫斯科的行动已经破产,而俄军的大规模反击也被德军挫败,双方暂时都没有能力动摇对方的战线,也就没有发动进攻,都在为开春后的恶战做准备。
在中亚与西伯利亚,中**队也停止了进攻。
当然,在中国陆军中,侨民与侨民后裔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信奉基督教的官兵非常少。中**队停止进攻,主要与恶劣的天气有关。此外,中**队也需要时间来巩固后勤补给线。
要知道,在推进到乌拉尔河的时候,中**队的后勤补给线已经长达四千公里。
这还是从中国西北边境算起的,如果从中国腹地、也是陕西算起的话,那么中国陆军的后勤补给线超过了七千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全部靠效率最高的铁路来运送物资,也意味着每一百份物资中,只有不到三十份能够送到前线,另外的七十多份都得消耗在运输途中。如果用公路运输的话,效率甚至还不到百分之十。
当时,在中亚并没有健全的铁路系统。
虽然中国境内有直接通往新疆的铁路干线,而且在战争时期由军方控制,但是中国陆军向中亚前线运送物资的效率只在百分之十左右。
显然,提高后勤补给效率,直接关系到了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效率。
当时,除了设法完善中亚的铁路网,必须把仅有的几条铁路联系起来,以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打通在沙俄时期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把这条年运送量能超过一亿吨的铁路干线利用起来。
为此,中国陆军就得调整之前的作战计划,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调整兵力部署。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陆军没有理由在严冬发起大规模进攻。
当然,在这个圣诞节里,也并非所有战场上都很安静。
在英德战场上,双方不但没有为了同一个上帝而偃旗息鼓,反而都决定在这个上帝的节日里加强作战力量。
德军依然以战略轰炸为主。
虽然在攻打莫斯科的作战行动中受挫,而且随后还遭到俄军的战略反击,但是正是这场反击,让德军高层意识到,俄军的战斗力已经所剩无几,到了春天就能攻占莫斯科,因此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击败俄国。
这样一来,就得考虑在什么时候攻打英国了。
虽然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四二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制订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早在一九四二年初,也就是对英战略轰炸初见成效的时候,帝国当局就确定了对英作战的总体方案,即以战略轰炸为主,在通过轰炸打残了英国之后,再登陆英国本土。
显然,到一九四二年底,德军已经能够确定登陆英国本土的大体时间了。
如此一来,对英战略轰炸就得加紧进行,确保在登陆英国本土之前,使英国丧失绝大部分抵抗能力。
问题是,英国当局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才迫不及待的想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打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
说得直接一点,进入一九四三年,特别是在春季到来之后,红俄随时有可能战败,而德意志地二帝国也就随时有可能把重点转移到西部战线上来。等到红俄的局势已经变得不可能更改的时候,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其公海舰队,避免在不必要的战斗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换句话说,在德军确定了攻打英国本土的战略方案之后,就算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前去挑战,德军的公海舰队也不见得会出港应战。这样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就没有可能在本土遭到攻击之前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就没有足够的把握保护本土,甚至不可能保护本土。
正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才需要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确定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方案之前采取行动。
显然,英国把重点放在了海洋战场上。
虽然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报复性轰炸一直没有停歇过,而且从十二月开始,轰炸规模还有所扩大。别忘了,在丘吉尔向罗斯福做出承诺的时候,罗斯福就答应加强部署在英国的战略航空兵,帮助英国打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与造船工业。但是不管是丘吉尔、还是普通平民,英国上下没有任何人相信能够通过报复性战略轰炸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行动得不偿失。
主要就是,美英轰炸机的损失率太惊人了。
当时,美军轰炸机的平均出动架次不到十五次,即战损率在百分之七左右,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出动架次也不到二十次,战损率在百分之四以上。相对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轰炸机的战损率一直不到百分之三,在一九四二年上半年还降到百分之二以下,作战效率远高于美英。
这直接导致英国皇家空军的地位大幅度降低。
可以说,当时连丘吉尔都不相信皇家空军能够帮助英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英国人更加不会相信皇家陆军能够力挽狂澜。事实上,到这个时候为止,除了在北非与中东,英国皇家陆军就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而且即便在北非战场上,皇家陆军也被德意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空军与陆军都靠不住,那就只剩下海军了。
当然,皇家海军一直是大英帝国的支柱,而现在成了大英帝国的守护神。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英国人都相信,只有皇家海军能够力挽狂澜,也只有皇家海军能够帮助大英帝国取得胜利。
显然,英国人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第二印度洋舰队遭遇的那场惨败。
别忘了,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残余战舰,现在都在孟买港里呢。
当然,英国民众只能选择性失忆,因为如果他们对皇家海军都不抱希望的话,那么英国也就没有任何希望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传奇将领
十二月二十四日,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驶出了斯卡帕湾,率领该舰队的是坎宁安海军上将
在英国皇家海军中,坎宁安被誉为英国历史上仅次于纳尔逊的舰队司令官
大战爆发的时候,坎宁安在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担任参谋长,而当时的舰队司令官长期呆在英国本土,从事一些与舰队无关的事情,比如参与政客举办的聚会,因此坎宁安成了地中海舰队实质上的司令官
在大战的第一年里,坎宁安策划的几次作战行动,不但成功压制住了跃跃欲试的意大利海军,迫使意大利老老实实的保持中立,还在东地中海上威慑了土耳其,让这个奥斯曼帝国的遗腹子呆在战场外即便在意大利参战之后,坎宁安指挥的地中海舰队也在压制意大利的作战行动中表现突出,成功粉碎了意大利向北非增兵的企图,为粉碎意军在北非的进攻提供了有力援助
一九四一年底,坎宁安回到本土,准备出任本土舰队司令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在一场车祸中丧生,而坎宁安是最有资格接管本土舰队的将领了
也正是在坎宁安离开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开始走下破路在接下来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英国皇家海军不但丢掉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还丢掉了整个地中海,地中海舰队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撤退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撤退到马耳他、然后是直布罗陀要塞,最终撤离了地中海
当然,这与坎宁安没有半点关系
有趣的是在地中海舰队战败后,英国国内刮起了一股舆论风潮,矛头就指向把坎宁安召回来的英国海军大臣认为如果坎宁安依然是地中海舰队参谋长,依然在指挥地中海舰队作战,那么地中海舰队就不会战败,英国也不会因此丢掉地中海的制海权,不会撤退到苏伊士运河东岸
当然,这只是舆论
从本质上讲,地中海舰队战败,与有没有坎宁安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便坎宁安留在地中海舰队结局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多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多坚持几个月,给德意联军制造多的麻烦
原因很简单,英国皇家海军输掉地中海战争,不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也不是舰队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在地中海战场上,制空权取代了制海权而英国皇家海军根本不可能与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抗衡何况,英国皇家海军本来就没有足够多的、也没有足够好的舰队航母,要想夺取地中海的制空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见就算坎宁安依然在指挥地中海舰队作战,也会以失败收场
当然,这种舆论,极大的提高了坎宁安在英国皇家海军中的地位,他也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本土舰队司令官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在绝大部分英国人眼里,在已经输掉了地中海的情况下,绝不能再输掉北海了
只是,坎宁安在本土舰队呆了一年,就没有获得什么机会
不是他不够积极,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根本就不给他机会,而且英国皇家海军也欠缺创造机会的能力
在地中海战场上,虽然意大利海军并不算强大,战前在欧洲的排名还在法国之后,仅算得上是二流海军,但是在参战之后,意大利海军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主动出海寻找皇家海军决战也正是如此,坎宁安获得了非常多的机会比如在一九四一年初,坎宁安就利用意大利海军主动出击的机会,在马耳他岛东南伏击了意大利舰队,一举击伤了包括两艘战列舰在内的多艘大型战舰,迫使意大利海军退回到塔兰托港,在接下来的半年内不敢出海在坎宁安回国前三个月,他再次率领舰队伏击了意大利海军,并且在战斗中击沉一艘、重创一艘意大利的战列舰,使意大利海军彻底丧失了夺取地中海制海权的自信心,并且一直保持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参战
在北海,坎宁安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还比较活跃比如,“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在执行破交任务的时候,就逮住机会干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鹰”号舰队航母,开创了海战史上的奇迹要知道,“鹰”号是历史上唯一被主力舰用重炮轰沉的舰队航母可是到了一九四一年下半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突然变成了哑巴,再也没有让主力舰出海活动
当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一九四一年中期,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曾经打算让服役不久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派往法国,然后出击大西洋,袭击在美英间往返的船队结果,“俾斯麦”号还没有走出北还就遭到英国皇家海军拦截虽然在第一场战斗中,“俾斯麦”号表现得极为神勇,仅用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就把英国皇家海军吨位最大的主力舰,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建成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是在接下来的第二场战斗中,“俾斯麦”号遭到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机攻击,导致辅舵受损,而且位于舰尾的油舱也被炸穿,最终不得不放弃前往法国的行动所幸的是,“俾斯麦”号并没有因此而被击沉,在出港后的第五天就带伤返回了威廉港
此外,“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在北大西洋上战沉,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造成了严重影响
当然,影响不是很大
按理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没有必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建造“德意志”级这种不伦不类的主力舰要知道,这种被称为“袖珍战列舰”的主力舰,标准排水量刚过一万吨,只有六门二百八十毫米主炮,航也不到三十节,各项主要性能甚至比不上“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可见,“德意志”级并不适合执行舰队作战任务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也不是没有理由
首先就是,在“华盛顿条约”的框架体系内,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已经没有多余的吨位余额用来建造真正的主力舰了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非常慷慨的把两艘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与一艘大型巡洋舰赠送给了刚刚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因为其主力舰吨位严重标,如果不送出去,就必须按照条约规定拆毁
其次是,“柏林”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破交作战,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看到了大型巡洋舰在破交作战中的价值,而且知道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没落,在下一场战争中,帝国海军依然需要破交舰只是,“柏林”号的吨位太大、造价太高,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柏林”号的基础上做了缩减设计,比如把主炮减少到六门、降低续航力等等,设计出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事实上,在帝国海军中,“德意志”级一直被当做大型巡洋舰使用
当时,“德意志”号已经完成了破交任务,正在返回本土的途中,结果遭到英国皇家海军优势兵力拦截,在与“乔治五世”号激战数个小时之后,“德意志”号不敌英舰,最终光荣殉国
根据“德意志”号上的幸存海员回忆,该舰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沉没之前还在用仅存的几门副炮向英舰开火最后,包括舰长在内的六百多名官兵随舰殉国,仅有不到一百人生还
“德意志”号的英勇表现,还获得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尊重在海战结束之后,英国皇家海军为阵亡的德军官兵举行了隆重的海葬,“乔治五世”号的舰长亲自主持了海葬仪式,并且宣称“德意志”号上的官兵是他在海战中遇到的最为勇猛的军人,是值得所有英军官兵敬重的对手
当然,“德意志”号战沉,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打击非常大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看来,再派大型战舰出海执行破交任务已没必要,不但收获的战果不是太多,反而很容易损失主力舰相对而言,廉价的潜艇是加理想的破交武器,而且不会对舰队战斗力产生影响
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就很少出港了,潜艇成了海战主力
也正是如此,坎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