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京剧]梨梨园上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先专心工作。”
专心工作!上哪儿工作去呢!林蔚然的心就像套了个漏气的救生圈,一点点沉没在无边的烦恼汪洋中。
林蔚然躺在楠竹床上,枕着双手,扭头看着床头柜上的一盆文竹。阳光失去了凶猛的势头,晒得他暖暖的。他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在下午三点的时候去练功,而是像现在这样躺在床上发懒。
学戏练的是童子功,他从小入了少儿班就天天练功,哪一日有过睡到自然醒,就连节假日他也是早早起来去练嗓,哪怕练功时摔了腿拉伤了韧带,他也没卧床休息,而是戴了盔帽摇头晃脑练翎子功去了。
刚才给文竹表面喷水多了点,轻柔的文竹撑不住水珠的重压,细细的枝干垂低了很多。林蔚然用力一吹,水珠齐飞,不少都落入了放在文竹旁边的鸡汤里,在透明的油面上洒出了一个个白点。
林蔚然赶紧爬起来连汤带水喝了。这是他妈专门给他熬的老母鸡汤,说儿子唱戏太辛苦,难得放假回家,要好好补补。等会儿要是妈妈进来看见汤冷了还沾着水花儿,那可不是辜负了她一片爱子之心么。
农忙季节团里放假两周,然后要送戏下乡巡演去。林蔚然是这么给他爹妈说的。
这个谎话编的还行,往年五六月和十月团里确实少有演出,只不过没放假而是集中排练。他们团在剧场里演出不多,主要是到各乡镇去搭台唱戏,农忙的时候谁有空来看戏呢。
剧团宣布解散那天晚上,他最终还是跟三叔说了这个消息,他本来打算拖几天再讲,但把他从小养大的三叔很快发现这孩子状态不对,追问之下他都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学戏的人真是身材好哈,有一次去看戏,和我同时入场的几个年轻人身材超级匀称,正好坐我后面。听他们聊天内容,是戏校学生。只是我脸皮不够厚,没好意思转过身去看他们的脸,喵,亏大了!
☆、第三章
三叔没说什么“人挪活树挪死”或是“你还年轻不愁没工作”那些无关痛痒的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建议林蔚然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但先不要说工作没了,林蔚然他爹那坏脾气可是全家族闻名的。
本来林蔚然还想着会不会有个告别演出,结果团长大人即将到邻县化肥厂走马上任当书记去,团里不少同事也已经找到新工作,于是在林蔚然的苦练下逐渐恢复的膛音,也没机会展示了。
林蔚然五岁进的县剧团少儿班,比班上大部分同学小一岁。练了两年基本功后,他如愿以偿地戴上了飘逸的髯口学起了老生。
由于肯吃苦加上有天赋,他一度是少儿班里的小红人,参加了多次省里组织的汇报演出,拿过几个奖,还上过省文化厅的内部刊物。
在他十一岁那年,外地一所戏校中专来招生,参加考试的都是比他高一届也就是大两岁的同学,因为戏校入学年龄要求十三岁。作为尖子生,指导老师让他也去考,就当个锻炼机会。
林蔚然的专业分很高,招生老师当场把他的名字勾了出来。结果把他资料调出来一看,才知道这孩子竟然只有十一岁不够入学年龄不能录取。
林蔚然没把不能录取当回儿事,本来就是当学习来的,他考完照样该练功练功,该吊嗓吊嗓。没想到十多天以后,招生老师又来了。
原来是老师回去和戏校领导一汇报,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怕他明后年考了其它学校,于是给办了特招。
本来特招是个人人羡慕的事儿,可林蔚然看来真是福祸相依。戏校中专的招生要求是十三岁,而林蔚然那时才十一岁出头,还没开始变声。
入了戏校经过专业测评,老师认为这孩子嗓音条件极佳,变声后会是个小生好苗子,于是建议他改了小生行当。
实际上不论他变声与否,戏校老师是见他喉音清越绵长,五官又格外出色,才让他改行当的。但他总认为是自己没开始变声嗓音尖细的缘故。
让他改学小生,林蔚然心里老大不愿意。
当初他就是觉着戴髯口很飘逸才爱上京剧才到少儿班报名学老生的,他想不通小生有啥好,大老爷们儿还用小嗓唱,细细尖尖的,哪有老生豪迈啊。再说,他从小学老生,这会儿改其它行当岂不是起步太晚?
但老师第一天说他天生是学小生的嗓子,第二天说小生行当人才缺口大,第三天给他讲了姜妙香叶盛兰这些位小生泰斗不都是后来改的小生行么,整整给林蔚然做了三天的思想工作。
眼看着老师口若悬河准备开始给他讲尚小云如何从武生改花旦,荀慧生怎样由梆子改京剧,林蔚然终于服从安排了。
林蔚然是个一根筋儿脑子,在接受了重头学小生的事实后,他不再纠结自己是唱老生出身,又拿出在少儿班的精神头来,下苦功学戏。
前两年他在戏校学得有模有样,结果他变声期来得有点晚,快十五岁才开始变声,一直到他十六岁毕业也没过去。
男孩子变声期呲花失音,这在戏校里太常见了,指导老师让他不要急着去吊高嗓门,同时安排他多学武戏。
那阵子林蔚然天天跟着京剧系武生班的人一起练功,摔叉僵尸吊毛探海,架子功毯子功哪样都没少练。如果不是每天早上要和胡琴师傅一起调小嗓,他都快以为自己当时就是考的武生了。
毕业汇报演出的时候,林蔚然选了武小生戏《八大锤》和文小生戏《柳荫记》两出。不是他对自己的嗓子有信心,他毕竟是学小生的,不能一句不唱吧。
虽然唱功是弱项,但他的陆文龙武打很精彩,多个高难度动作全都顺利拿下,对梁山伯的性格也算把握到位,演出效果不错。
有家外地剧团当场找了他们校长,说愿意把林蔚然当武生招走。
那家剧团的领导说林蔚然的武功底子和武生班出来的相差无几,朝武生发展肯定有前途,只是人家没好意思说主要这孩子的嗓子弱了点,所以还是改武生吧。
但林蔚然的指导老师坚决不同意,说这个学生嗓子倒过来以后必定是个小生好苗子。
林蔚然自己也不想去那家剧团,倒不是武生小生行当的问题,他都不确定自己以后嗓子还能否出来,真要改武生他也不反对。
他不愿意的原因是他大姐已经出嫁,他二哥参军入伍在外省,爹妈没人照顾。虽然二老身体还硬朗,但毕竟年纪渐渐大了各种慢性病也来了,身边不能没个孩子。他要是去了那家剧团,路上没个两三天时间回不了家。
他就是家乡人口中的“门槛猴”,喜欢守在家不远处,不愿背井离乡见不到亲人。林蔚然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回离家一个小时车程的县剧团。
当时他考入戏校,县团领导就说了欢迎他毕业回来。结果他改了小生,团领导更高兴了。
他们团以前一个小生都没有,于是团里让林蔚然牵头排了几出小生折子戏,观众反响不错,主要是英俊的吕布和陆文龙把不少年轻女性也吸收进了围观戏迷大部队,之前台下坐的总是八成老头儿两成老太太。
后悔么?林蔚然看看桌上沾着一层嫩黄鸡油的空碗。
不后悔。他不后悔回到家乡,不后悔离爹妈近一点,离三叔三婶近一点。可是孝心不能当饭吃,他现在要出去找事情做。但是,找工作的话,他能做啥?
他从幼儿园的年纪就开始专业学戏,文化课虽然也上但基本就是普及点生活常识,数理化啥的就没怎么学过,更别说现在找工作都要求会英语。他哪儿懂外文啊,也就能念念二十六个字母,外带一句好肚油肚。
那留在家里种田?林蔚然已经预见到他爹的暴跳如雷了:早让你小子别去唱戏!现在耽误这么多年,不是又回来了么!瞎折腾个啥!
“看过了花笺纸二张,手提羊毫写几行。一封拜上纪灵将,一封拜上刘关张。”辕门射戟,西皮二六,没有单皮鼓没有京胡,林蔚然开口成韵,在屋子里唱了起来。
最近他感觉自己变声期快过去了,于是加紧了对小嗓的训练。可这不又是福祸相依么,他渐渐找回了膛音,小嗓也慢慢亮起来了,准备在舞台上一试身手,结果剧团解散了。
林蔚然这还没唱完一段呢,就被他爹一声高分贝的“然小子”给喊了出去。“然小子,你张婶子和二凤来了,快出来!”
他爹口中的张婶子是村西头一个货车司机的老婆,往日里和林家关系不好也不坏,一般。二凤是她女儿,林蔚然从小离家已经不记得他们儿时有没有一起玩过,但他上几次回家他妈都提起二凤,说是打小就看着这闺女好。
林蔚然从二楼里屋一出来,就看见张婶子站在天井里和他爹说话,他妈笑眯眯地看着张婶旁边一个高个子姑娘,姑娘满脸通红。
这…林蔚然已经隐约猜到是什么情况了。让了坐倒了水,不咸不淡地聊了一会儿,林蔚然他妈说起他小时候几桩糗事,林蔚然哈哈一笑,两个深酒窝展露无遗,抬眼正对上二凤,她眼中的炽热烤得林蔚然浑身不自在。
这几日农忙,林蔚然一大早练完功也跟着到田里帮忙去。他临回家前三叔嘱咐他继续练功不要断,他自己也觉得一天不拉拉筋就难受,再说,要是在家不练功,他爹妈还不疑心么。
这天他正在田头弯腰干活呢,只听身后他爹一声“然小子张嘴”,他微侧了脑袋,一根麦秆伸到他嘴边,他一吸,淡淡的蜂蜜水。这不是他爹的风格。
林蔚然回眼一看,二凤红着脸,左手抬个细瓷碗,右手扶根麦秆,她身后是笑得有点合不拢嘴的林家父母。
晚饭后,林蔚然在屋内用锅烟灰化眼圈。
他的丹凤眼是一边内双一边外双,虽然他两眼的大小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如果根据双眼皮皱褶宽度来化眼圈,很容易化成一大一小。
如果是在舞台上演出那还好,离得远观众不一定看得出,但他们县剧团一般是送戏下乡,打谷坪、古庙台甚至村口大树下都曾经是他们的演出场所,老乡们近距离站着看,吕布的眼睛不一般大那像话么。
因此他没事了就练习化眼圈。
身后房门吱呀一响,林蔚然从镜子里看见二凤推门进来,他妈在门外嚷了一句“你们聊会儿啊”就转身下楼了。乡下民风纯朴,互相串门是常事,谁也不会提前打招呼,敲开主人家的门必定会受到热情招待。
林蔚然他妈就没想过要先跟孩子说一声再让二凤进来,她只觉得现在不是睡觉的点儿,别人进来一下怕什么,再说人家姑娘主动跑家来都还没害羞呢。
林蔚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仍然微笑着起身和二凤打招呼。
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心里有想法不爱说出来,脸上也不表露,闷骚,憋着。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很随和,其实可不是。
“你…”二凤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出来。
“我去洗把脸。”林蔚然这才想起自己还顶着两个熊猫牌黑眼圈。
二凤点点头,红着脸看着林蔚然往门口跑走,小声说了句:“其实挺好看的。”
林蔚然蹲在井边捧水洗脸。他们村前几年就通了自来水,但他还是喜欢用井水,冰凉冰凉的舒服,而且没有铝制水管子里出来的那种怪味。
把脸上的水一把抹掉,一睁眼看见面前出现本该挂在自己门背后的洗脸毛巾。接过来擦了脸,他站起来对二凤说了声“谢谢”。
林妈妈满脸带笑在一边说“你们出去走走吧”,林蔚然眼角瞥到妈妈拉着二凤的手,知道此时回绝是不可能的,只得把毛巾往妈妈手里一塞,和二凤出门散步去了。
五月初,乡间傍晚,景色是很美的。山花遍布虫鸟啼鸣,田埂两边长了很多茴香,空气中交杂着各种天然香气,十分宜人。
可惜林蔚然完全没有心情欣赏美景和佳人,任凭二凤长长的辫梢如何被微风吹起,都拂不到他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书里说京剧小生不能太早练习小嗓,所以貌似五六岁的孩子学小生的不多,容易把嗓子弄坏。每个戏校男生都要变声后看嗓子是否倒过来,才能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唱戏。上次某比赛有个帅哥,从小是京剧小明星,变声期间完全哑火,幸好他嗓子回来了。那孩子真心帅啊!
纠正个错误,当初写文时不懂,其实武生也不是就没有嗓子。一个优秀的武生必定要有嗓子的。最近一段时间看武戏多,渐渐看出点名堂来了。只能打不能唱的武生,大多是配角或龙套,跟头漂亮动作潇洒,但能当主演的,都有嗓子。貌似武戏大多是昆曲唱腔,还边做边唱的,光有肺活量没有嗓子可不行。
☆、第四章
二凤在一枝紫色春花旁边停了下来,一言不发,只拿眼睛瞟着那花。林蔚然不傻,他明白姑娘的意思是我喜欢这朵花你摘了送我吧。
摘朵花举手之劳,依着林蔚然武小生的身手,爬到一旁的大树上把最高那几片叶子摘下来都不成问题。
但这朵定情花能随便摘么,对人家没意思就别逗人家玩。再说了,坊间传言二凤她妈发火的时候就会用巴掌扇她爸,不知道这个遗传不,万一现在给姑娘摘了花赶明儿又和人说我不喜欢你,挨扇了冤不冤呢。
嗯,早点说清楚才是。
“我,其实准备去省里工作,这次回来看看家里,过几天就出发。” 林蔚然最不擅长说这种撇清关系的话,说轻了人家听不明白说重了人家怒了。
“是去省里唱戏吗?”果然,朴实的二凤完全没听出话外音。
去省京剧院?林蔚然不是没想过,是没敢多想。他刚才就是那么随口一说,敷衍呗。
省院人才济济名家荟萃,据说去面试的人都排到街口那个包子店门外了,又据说排练新戏时三遍都跟不下来的就可以提行李走人了,后面多的是可以顶替你的,甭管什么行当,都一大把备选的。
“省里我去过,中心广场那个花坛有很多花!还有很多高房子!”二凤很兴奋找到和林蔚然的共同话题。
她爹开车常去省城跑运输,以前一直不带她去,说是小丫头家乱跑个啥。去年她十六岁生日总算带她去了一次,给她买了条裙子。对,明天她就穿出来让蔚然哥看看!
小林,你得空了就来看看我老头子啊。想到省京剧院,林蔚然突然忆起和省院著名言派老生朱宴泓的一段交情来。
两年前,为庆祝“徽班进京”两百周年,全国各地都在搞京剧汇演,祖国大地一片国粹热风旋过,各个京剧剧团都得了不少拨款补贴排新戏。
当时林蔚然刚到县京剧团工作,团里借着这股热潮,在省文化厅精神和物质的鼓励下,排了《辕门射戟》《八大锤》两出小生戏和若干老生花旦戏。
林蔚然那阵子真叫一个忙啊,上午吕布下午陆文龙,演出就是排练。他们团就林蔚然一个小生,自然都是他的主角。
他们县团都是送戏下乡,虽然老乡们没几个真正懂戏的,但庄稼人不吝啬大嗓门喊好,鼓掌也是实实在在地用力,把新毕业的林蔚然激励地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头儿在打谷坪上演出。
有的偏远村子甚至还没通电,晚上照明不好无法表演,他们就白天演出,傍晚坐拖拉机或马车赶往下一个村子,几乎每晚上都要满天星斗了才能睡下。
什么山路塌方山洪暴发的,遇到太多次了。全团演员每人顶一包服装道具,卷着裤腿从齐膝深的泥巴溪水里淌过,不走运的话上岸后小腿上还挂着几条水蛭。
“省里的衣服可漂亮了,我爹给我妈买的毛衣上面绣着金色的珠珠,我妈喜欢极了,都舍不得穿呢!”二凤没有注意到林蔚然的思绪飘离,还在自顾自地说着。
有一次在经历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徒步后,林蔚然他们来到一个景色秀丽的山村。
由于此地多山林,这个村子与外界只有羊肠小路连通,加上这一带土地肥沃收成好,村民大多种田为生自给自足,少有外出务工的,只偶尔有不怕辛劳的货郎会进来卖点东西,其它时候很少有外人出入。
当向导宣布到达目的地后,疲惫不堪的演员们都被眼前的美景鼓舞了,交口称赞团长决定来这里送戏是英明的正确的有前瞻性的。
村口大树旁有一个天然的水池,池水清澈,水底长着不知名的植物,开黄白花,整根植物都浸在水中,枝蔓随风波荡漾。没有白云遮蔽的太阳毫不吝惜地往水面洒落金屑,真叫一个波光粼粼。
向导是附近乡上的邮递员,见大家魔症一样冲着水池叫好叫美,便告诉众人留着点夸赞的词儿吧,村里这样的景色多着呢。
闻讯赶来的村长带着大家往村里首富老刘家去了。
这小山村里大家均种田养家,生活水平差距本不大。据说这老刘家原来不姓刘,祖上是朝廷里当大官儿的,劳苦功高多年后告老还乡,改名换姓搬到这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山村里来。
历经改朝换代,大官儿的后人虽然没有什么官几代可继承,但书香门第熏陶出来的品味和地道的庄稼汉风格还是有区别,盖的那房子古香古色,窗棂还带雕花描金。
虽然刘家人恪守祖训不曾炫耀,从未说过家里有多少御赐多少金银,但村民们看看他家房头上砌着的不知名神兽,瞧瞧屋后那围种着梅兰竹菊的亭台楼阁,便一致推举刘家是村里首富。
刘家人不承认也不否认,每日里和大家一起早上种田午后聊天,还主动教村里孩子认字看书,一村人相处得是和和气气。
林蔚然他们边走边听村长讲,团长感慨,幸亏刘家祖上英明,寻了这么个隐秘的所在,不然那场浩。劫中各路小鬼不捣了你的神兽涂黑你的窗雕才怪。
刘家好好款待了林蔚然他们一行,虽然没有珍馐佳肴,但每盘菜都色香味俱全,配的餐具也很清爽,演员们饱餐一顿又休息一阵后,演出开始。
秋收后的田间视野开阔,围满了举家前来看戏的老乡。之前从没有剧团来过这个寂静的村庄,只有极少数人曾经外出听过样板戏。
林蔚然已经换上水衣穿好蟒袍,这时候一旁整理盔帽的张师傅脸有点绿了。
张师傅负责团里的服装盔帽鞋履以及金工木工,这些活儿在大剧团都是四五个人的工作,但县剧团人少戏也少,唱来唱去就是那么几出,道具布景不多,一个人管管也够了。
原来是路上颠簸,装雉尾的竹筒不知啥时候给弄裂了,两根雉尾折了一根。林蔚然也愣了,这马上要演吕布了,折了雉尾怎么耍翎子呢?
影响演出质量不说,一根折的一根好的,视觉上也难看呢。张师傅建议实在不行就不插翎子了,但林蔚然不同意,他说不插翎子就不是《辕门射戟》中的吕布。
宁穿破不穿错。张师傅不是不懂梨园的规矩,他也是怕林蔚然演出时不得劲,无奈之下才这么说。见林蔚然坚持,张师傅打开工具箱翻着,最后找到根细绳儿把折断处缠了缠,让林蔚然等会发力时悠着点儿。
张师傅和林蔚然在忙碌着,主人老刘和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坐在一旁看着。
接下来的演出自然不能圆满,虽然临时修复了一下,折了的翎子勉勉强强能竖起来,但绝对影响了林蔚然的发挥。掏翎只能掏一边,绕翎抖翎甩翎都只能小幅度做做,艺术效果打了折扣,虽然老乡们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林蔚然自己心里过不去,觉得没能给观众最好的演出。
刚才为了“照顾”那根折翎子,他头颈用力和平时不一样,林蔚然下场后脖子难受极了,估计哪根筋扯了。
刚才坐在老刘身边的男子走过来,和林蔚然寒暄了两句,教了他一个颈椎操,又帮他捏了几下,还真好些了。林蔚然感谢不已。
林蔚然是第一个上场的,现在其他同事都还在紧张准备中而他已经没事儿了,于是他便和这位自称姓朱的人聊了起来。
老朱说他是来老刘家看古琴的。他朱家祖上是斫琴师,家里传下来不少古琴。结果文。革时破四。旧,他爸爸没办法只得把家里的横梁挖了个槽,将最好的两张琴藏了进去,其余的都被查走了。
后来落实了政策,发还回来一些,但大多有摔砸的痕迹,随便弹弹还行却没什么收藏价值了。
老朱辗转打听到这里的刘家藏有几把好琴,早就想来看了但一直抽不出时间,这次是因为前几天不当心摔了手,单位里给了病休,才专程前来。
林蔚然一听他摔了手还来看琴,心知这真是位爱琴的人。在戏校的时候为了排《群英会》,林蔚然找老师学过一点古琴,还挺喜欢的。
戏校老师的话林蔚然至今记得:“你们要演的是周瑜,周瑜懂么,曲有误周郎顾,就算舞台上的琴是假的不用真弹,但要是没有学过古琴指法,哆哆嗦嗦地怎么看怎么像癫痫发作!那曹操不乐坏了!”
当时同学们都笑了,下课后林蔚然在京胡老师的帮助下,联系了一位古琴老师,每周学一次,学到他毕业,学费就是每周学完后在老师家扫地浇花搞卫生。
到了县剧团倒是没弹了,团里别说真琴了连道具的都没有,他自己又买不起。
就这么,一老一少聊得很投机,林蔚然还跟着老朱到书房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