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争之世-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武道:“有三桓在,强化鲁君之权不啻痴人说梦。”
庆忌道:“不错,所以孔丘动手的目标,便是三桓世家。”
孙武大吃一惊,失声道:“不会吧?他……他竟然对三桓下手?以鲁君掌握的兵力和他一个大司寇的权力就想对付三桓世家。他疯了不成?”
庆忌道:“当然没有疯,他也没有直接对三桓下手,而是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法子。而且……他还差点成功了。”
庆忌解释道:“公山不狃、仲梁怀裹挟了一班三桓世家的家奴投奔展跖,与他一齐造反,占据了三桓世家地一些封邑,抢走了他们许多钱粮,此事对三桓世家打击很大。三桓常居于都城,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封邑一向都交给亲信家臣打理,如今公山不狃和仲梁怀作反,使他们对驻守各封邑的家臣颇有猜忌之心,却苦于没有解决地办法。而大司寇孔丘。却帮他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大殿上静悄悄的,大家都屏息听着庆忌说话,不知那位孔大司寇用了什么法子对付三桓,庆忌道:“孔丘在朝议中向三桓提出,他们的家臣常年留守封邑,天长日久,权柄自重,身边便会聚集一班亲信,他们一旦生了异心。坐拥城池、粮秣、人马,家主要想惩办他们便十分困难,因此孔丘给三桓出了个主意,劝他们拆除各自封邑内所建的城池。
城池夷为平地,三桓世家在各地的钱粮便无处存放,只能输运到曲阜;没有城池,各地封邑地家臣们便不能聚起许多人马。这一来,他们既无人又无钱,叛乱的危险自然消弥于无形。”
孙武想了一想。忽然微笑起来:“他是大司寇。主管全国司法治安,有这样的考虑本是他份内之事。三桓不会疑心地。他们正被公山不狃和仲梁怀地事弄得焦头烂额,对封地家臣们尾大不掉的情形十分头痛,采用孔丘地建议也不稀奇。”
庆忌笑道:“寡人就知道,他这一计瞒不过你的眼睛。”
孙武轻笑道:“臣不敢,只因大王先说了他要对付三桓,臣才窥破此计。只是不知,是什么人拆穿了他的真正用心?”
庆忌道:“这个人也算是孔丘的老对头了,他就是如今正统兵剿匪的阳虎,孔丘劝三桓拆除封邑的城池,说是为了安全起见,削弱家臣地力量,把税赋财粮都集中到都城,表面上看来是为他们着想,倒是迷惑了三大世族中的一些人。
孔丘还收了孟孙氏家的子侄做学生,让他的学生子路到季孙家做了家宰,与他理应外合。可阳虎窥破他的真正用心,将他的看法说给季孙意如听。季孙意如对他仍信任不疑,被他点破之后,便取消了正在实施的拆城行动。
经此一事,三桓对孔丘已生了警戒的心思,他们计划把孔丘从姬宋身边排挤掉,孔丘倒也识相,此计一失败,他立即向鲁君提出要在鲁国修建一条自北而南的运河,用来输运粮赋、通商行人,战时亦可运兵,并且自荐主持这项工程。三桓巴不得他早点从眼前消失,虽说展跖之乱未平,此时不亦大兴土木,也已答应了这件事。嘿!孔丘倒也果断,事有不逮,马上来了个自我流放,跑去修运河了,这样一来,至少他地职位算是保住了。”
群臣听了都觉有趣,阶下发出一片窃笑声,孙武本也正在轻笑,细一思量,脸色却渐渐变了。庆忌瞧见他模样,心中不由一动,忙问道:“长卿,你有什么见解?”
孙武拱了拱手,又沉吟片刻,才怵然道:“好计!好计!这一手才真的巧妙,果然瞒过天下人耳目了。文的不成。孔丘这是在做动武的准备了。”
“嗯?”不止庆忌一呆,殿上群臣也不觉怔住,蔡义已忍不住道:“相国大人,孔丘计谋受挫,为求自保,已要离开都城。去挖渠修路了,这事还有什么蹊跷?”
孙武仰脸望天,沉思有顷,才悠悠说道:“大王与诸位大人听说过尧舜禹的故事吧?舜已孝行闻达,为尧帝所用。他擅耕做、精于制陶,因此上能取悦于尧,下能威服万民,曾经使他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帝喜悦,为拉拢这个能臣,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成就翁婿之亲。尧后来沉迷修仙,不思政务,舜以驸马之亲趁机把持政权达二十八年,等到尧垂暮之年,想要取回大权交给儿子时,舜羽翼已成,权柄在握,尧已大权旁落了。
舜囚禁了尧和太子丹朱,先是摄政。然后授意群臣促请他登上帝位,以禅让之法夺得权力,他把忠于尧的四位大臣共工流放到幽州,欢兜流放到崇山,三苗驱逐到三危,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又找个藉口杀了他,四罪而天下服,从此地位稳如泰山。这一计。便是以亲而近,以亲而隐,最终达到了目的。”
庆忌脸上抽搐了几下,这……这怎么和我从小听说的你推我让谁也不愿当皇帝地那些上古圣人故事完全不同?
孙武又道:“及至舜帝在位时,天下大水几成泽国。他流放前朝四大重臣,已经把持了朝廷,但这大水却成了他坐稳江山地一个考验,要让天下臣民心服,他必须治水。而治水。只有出身水利世家的禹才擅长。舜迫不得已只得起用了他。
禹地父亲鲧死在舜手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舜帝杀人父用人子,也怕禹会起了反心,所以任命他为卿后,总想找他的岔子。禹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让舜帝找不到他半点过错。可惜,舜帝千防万防,却没想到禹别辟蹊径,到底还是夺了他的权。”
到这儿,孙武嘴角露出一丝淡淡冷笑:“水患太大,人民几成鱼鳖,治水成为舜朝第一要务,舜虽防着禹,可是要治水又不能不授予他必要的权力。于是一连多年,所有地财力、物力、人力都投到治水上去了。
禹便利用这天授的莫大机会,掌控了舜朝的人财物各项大权,待他党羽渐众,又诛杀防风氏以立威,使得各部族俯身听命,等到一切成熟,就效仿舜帝对付尧帝的办法,软禁了舜帝的太子商均,授意天下诸侯向他请命,禅得天子位。
然后他把舜帝流放到苍梧之野,美其名曰巡狩,可笑舜帝年迈,又已逊位,还寻得哪门子狩?舜帝机关算尽,最后却有家难归,死在了蛮荒瘴厉之地,只有娥皇、女英泣涕于他的灵前。
庆忌听到这里,见群臣中但凡博学之士皆面无异色,情知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不禁暗叹:“禅让……禅让,好一个政治神话,好一个政治谎言,原来谎言被重复一万遍,真的就成了绝对真理和不可颠覆的神话。若不是跨越两千年时空亲自来到这个时代,怎会想到……历史果然如同一个浓妆艳抹地女人,她的本来面目都被埋在了厚厚的脂粉之下。”
孙武叹了口气,说道:“大王,依臣看来,孔丘这是在效法舜禹故事罢了。他是鲁君老师,是他最为亲信地人,有鲁君的支持,即便离开都城,也可如尧舜之亲,继续影响鲁君的决策。而三桓方面,他离开朝政,便也能使他们放弃打击。修路挖河,可不是派几个人,用三五天就能完工的事情。这事一旦确定,那时整个鲁国的财力、物力、人力都要交到他的手上。民就是兵。把吴国的服役之民交到他的手上,就等于把吴国的军队交到他地手上,三五年功夫下来,河道修完,他也掌握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了,如果那时他突然下手抓捕三桓家主……”
庆忌听到这里不由色变,孙武道:“大王,鲁国三桓亲近于大王,这对我吴国在东夷有事大大有利,而且有三桓和鲁君互相牵制,鲁国方不能成患,若是孔丘成了此事,使鲁君掌控了全部权力,那对我吴国可是大大不妙。”
“不错!”庆忌心想:“莫说身为一国之君,姬宋会本能地抵触我的势力北上,就凭他深爱的小蛮如今即将嫁给了我,光是这份夺爱之仇,姬宋那小子也不会跟我和平相处。你这一计本够巧妙,连我多了两千年见识的人也没悟出其中的玄机,可惜你这文圣碰上了兵圣,那也只好自认倒霉,说不得,我也要和阳虎一样,扯扯你至圣先师的后腿了!”
想到这里,庆忌道:“如此看来,我们也须点醒三桓,让他们阻止孔丘之事了。”
孙武道:“大王,三桓已经应允,朝议已经通过,此时若再阻止,却无正当理由。依臣之见,鲁人为交通物流修建河渠,势必分流人力财力,更难对我在东夷的举动予以阻挠,此事倒不必阻止。
鲁国三桓,季氏是大司徒,掌民役赋税,叔氏为大司空,掌管土木建筑,我们只需点醒他们,让季孙意如把人才、物力、财务分别交给不同的人负责,架空孔丘地职权;让叔孙玉以大司空的名义,时常插手修渠之手,经常抽换负责的官吏,轮换服役的百姓。到那时,他有苦难言,就只能弄假成真,跑去挖河修渠了。”
“就这么办!”庆忌道:“寡人立即修书一封……,不,兹体事大,不能出了纰露,蔡卿,你还得马上跑一趟鲁国。”
PS:月中了,向诸友求月票支持!向前!向前!!向前前
第256章 失和
第256章失和
鲁国三桓开始筹备嫁女的事了,采买准备嫁妆、挑选陪嫁的家奴侍女,以三桓世家的雄厚家资,便是把女儿嫁给其他公卿,那规模都绝不会小了,何况是嫁去吴国做王妃。
季孙意如从旁门别支为小蛮找来几位姐妹滕嫁吴国时,却遭到了她的反对。滕嫁的姑娘多,对出嫁的女子是有利的。只要她在,随她滕嫁过去的女子再如何受宠,地位也不会比她更高,反会巩固她的地位。如果她没有为丈夫生下子嗣,那么随她滕嫁的姑娘所生的子嗣便会弥补这个不足,这在婴儿夭折率极高的时代是婚姻中对女方权利的一个重要保障。可任由季孙意如如何苦口婆心地规劝,季孙小蛮就是不答应。
季孙小蛮对父系家族的成员抱有极大成见,若非嫁做吴王妃是一件十分庄重的大事,按照当时的礼制她必须回到家族,由家族操办,她根本不想与季氏家族扯上任何关系,当然不愿与那些从无交往的姐妹们同嫁,季孙意如不想和她闹翻,此事只得罢休,倒害得那些被选中,正要欢欢喜喜嫁去吴国的季氏女子们对她暗暗咒骂不已。至于叔孙摇光那里,倒是任由父亲为她选了年岁相当、样貌甜美可爱的一个堂妹和一个侄女同嫁,莫看她平时做男儿装束,在曲阜独立特行的很,像这种大事,做为从小生在公卿世家的她,还是知道轻重的。
曲阜宫中,随着季孙小蛮出嫁之期日近,姬宋的脾气也变的逾发暴躁,时常酗酒大醉,鞭笞寺人,弄得宫中上下噤若寒蝉,生怕触了他的霉头。
孔丘明日就要启程离开曲阜,去主持开挖河渠,贯通鲁国南北河运的工程去了。此时正进入宫中向姬宋辞行。他想趁三桓家臣造反之事诱使三桓拆除封邑城池,从而釜底抽薪,削弱三桓力量的计划被阳虎识破了。
拆除封邑城池,在削弱三桓家臣实力的同时,也会削弱三桓的力量,这一点三桓不会不明白。全看他们如何取舍而已,孔丘也没有十足地把握可以成功,因此被阳虎拆穿之后,他并不气馁,立即下定决心开始为武力集权做准备,精心策划了修渠之事。
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样隐晦的计划在三桓刚刚欣然同意不久,就再度被他们识破。季孙意如和叔孙玉的反击接踵而来,最终他被完全架空,被迫退出了鲁国的权力中心。
“唉!是不是我操之过急了?或许我该等上几年。从容部署?可如今国君声势正盛,又有展跖之乱牵制三桓,正是最好机会呀。三桓世家的幕僚之中,谁人有这个本事,竟一眼看穿了我地计谋?我这一走,国君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刚刚取得的一些优势又要付诸流水,这该如何是好?”
孔丘忧心忡忡地想着,来到鲁君姬宋的宫殿。寺人入内传报,片刻功夫出来小声道:“孔大夫请入内吧,国君饮酒过度,正在宿醉之中。”
孔丘是姬宋的老师,又是他最亲近的臣子,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听了寺人的话,他略皱了皱眉,掸掸衣衫。便向内行去。
大殿中酒气熏天。姬宋趴在案上。手中提着一只银壶。壶体半歪。酒液洒了一桌子。濡湿了他地袍襟。几个衣衫不整地宫中俏婢。瞧见衣袍整齐。头顶高冠地大司寇孔丘神色肃然地走进殿来。慌忙裣衽起身。向他匆匆施礼。然后逃也似地退了出去。
“唔……怎么走了?陪……陪寡人饮……饮酒……”姬宋口齿不清地说着。举起酒壶。直接对嘴灌了起来。
“臣孔丘。参见国君。”
姬宋充耳不闻。孔丘提高了嗓音。沉声道:“臣。孔丘。参见国君!”
“你……你喊甚么。寡人听……听得见。”姬宋摇摇晃晃地扭过头。横了他一眼。举壶又要饮酒。
孔丘眉头紧蹙。上前一步劝道:“国君。如今内乱未平。朝政纷纭。国君饮酒宿醉。不理朝务。这不是为君之道。”
“为君之道?”姬宋冷笑:“孔师,你……就不要给寡人说教啦。朝政,朝政自有三桓为寡人分忧,寡人还有什么朝政需要料理啊?呵呵,寡人只要……只要在这后宫中饮酒寻欢,多生子嗣,就是尽了……尽了为君地本份了。”
“国君岂可如此消极?”孔丘激动地道:“不错,如今三桓把持朝政,国君政令难行于全国,可是比起以前政令不出宫门,不知已好上几许。如今国君内镇叛乱,外慑齐国,声威大炽。国君春秋正盛,只要持之以恒,徐徐图之,有朝一日,必能……”
“哐啷”一声,酒壶被姬宋掷到了孔丘脚下,壶中酒液溅湿了他的袍襟,姬宋狂笑道:“算了吧,寡人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留不下,哈哈,她还是我鲁国子民呢,什么声威大振,什么政出君上,都是痴心妄想,鲁国……鲁国三桓主政已两百多年,根系深厚,谁能撼得动他们,及时行乐,还是及时行乐罢了。”
孔丘激动地道:“君上不可以这样想,堂堂一国之君,当心怀天下,岂可为一女流之辈意气消沉?臣虽愚昧,但只要臣在一日,必竭心尽……”
“你的确愚昧!”姬宋瞪起一双红肿的眼睛,面色狰狞地看着孔丘:“劝寡人放弃小艾,换取三桓让出大司寇之位的是你!说服三桓拆毁封邑城池的也是你!请命修渠,以夺三桓钱粮役夫的还是你!结果如何?”
他跳到孔丘面前,唾沫横飞地道:“三桓城池不拆,反对寡人起了戒心;修渠之事如今被他们一手把握,反把寡人辛辛苦苦积聚的钱粮人马都调去修渠,还拆得零散了打入他们地人马;寡人堂堂一国之君,留不住一个心爱的女人,成了全天下的笑柄!这一切,寡人都是……拜、你、所、赐!”
孔丘的胡须一阵颤抖:“君上……”
“不必说了,你去挖你的河,寡人喝寡人的酒。美人……,美人呢?都给寡人回来……”
孔丘一急,一把扯住他的衣袖,大喝道:“君上!”
“嗯?”姬宋扭过头,森然瞪视着他,冷笑道:“撒手!”
孔丘痛心地道:“君上。暂时的失利算得了什么,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今日之局面,就算一时不能削除三桓,只消保存实力,暂且隐忍,未尝没有机会。昔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成天下霸主,君上当效楚庄。徐图大计呀。”
“寡人已经听够了你地教训,你地道理,给寡人出去。”
“君上……”
“孔大夫不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吗?我这君父说的话,为何你却充耳不闻?寡人叫你出去,听到没有?姬宋说完,忽地奋力一扯,嘶地一声扯下那半片衣袖,然后赤着一条臂膀踉跄而去,孔丘提着半截衣袖,愕然站在那儿,殿中杯盘狼藉。酒气熏天,姬宋一走,几个小寺人便蹑手蹑脚地赶进来收拾杯盘,他们偷偷窥望着孔丘,孔丘呆立在那儿,一脸黯然……
仓山脚下的向邑。
向城是叔孙玉封邑的一座城池,以此向西,是鲁国领土,向东跨过仓山山脉。就是东夷领地。此刻展跖和公山不狃的人马就暂时驻扎在这儿。自齐国退兵后,鲁国军队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展跖乱军,展跖地压力骤然增大,东夷军队有吴军相助,防御力量也大为加强,展跖原本于乱势之中进退自如,如今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士气渐渐低迷。
就在此时仲梁怀又率领残兵败将从彭城逃来,他把展跖的一个重要基地给弄丢了。这对展跖军队又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些困境让许多大盗首领都茫然起来。原本他们只是一些啸聚山林的强盗,没有什么人生目标。能抢就抢,不能抢就逃,官兵捉匪,本是天经地义地事,但是展跖带领他们造反,给他们描绘了一个封侯拜相地美好未来,使他们开始关心起了胜败局势,这一来打得顺手时固然可以士气高涨,一旦陷入困境,强盗们就不得不关心起自己的未来,是否能如展跖所言。
离开议事大厅,仲梁怀进入公山不狃所住地房间,与公山不狃对面坐下,恨恨地道:“想当初他使人来说服我等造反时是怎样一副嘴脸?你我带了许多人马钱粮来投靠他是,又是如何眉开眼笑?今日他竟当众责斥,丝毫不给我留一点情面,真是岂有此理!”
他与公山不狃都是季氏家奴出身,同展跖手下的盗伙不同,因此到了这里两人自然而然地便走得极近,结成了一派。
公山不狃淡淡地道:“你把彭城这样重要地根基丢了,粮草兵马损失殆尽,只率些亲信逃回,展跖身为三军主将,又能如何循私?当众责斥而没有问罪,已经很是宽容了。”
仲梁怀瞪起眼道:“不狃,你也怪我胆怯畏战是么?不错,若论行军打仗,我不及展跖,也不及你,可若要我倚坚城固守,难道我还做不来?彭城是谁从宋人手中夺下来的?当初我取彭城时,又不曾要你和展跖相助,难道老夫那时能战,进了城反而战不得了?”
他想起那漫天石雨飞落,中者脑浆迸烈,骨断筋折的可怕情形,不由激灵灵打个冷战,悚然道:“不狃,你是不知吴人地厉害,他们使了一种奇怪的攻城武器,拳头大的石子,像雨点般倾泻下来,又快又疾,彭城没有藏兵洞,普通盾牌实难抵挡。还有那些吴兵,比东夷人还要野蛮,大雪之中许多人都赤膊上阵,身上纹着花花绿绿的龙蛇图案,一个个都悍不畏死英勇异常,你若碰上,才知他们的厉害。”
公山不狃微微蹙眉,说道:“吴人真的这般厉害?”
仲梁怀瞪眼道:“如今私下说话,难道我还会诳你为自己遮丑?不错,说起打仗我不如你,可换了你守彭城,也绝不会是梁虎子的对手,那厮的兵,一个个都像疯魔一般,光是那大呼小叫就令人胆寒,三万吴人便攻击楚都,数十万楚军束手无策,你说吴军的战力该是何等了得?就是这支吴军,却被庆忌地人马打的落花流水,庆忌的兵马该是何等骁勇你还想象不出?”
公山不狃叹了口气默然不语。
仲梁怀道:“我守彭城时,你们正在费邑,那里是展跖老巢,真有不敌时退回山里也足以自保,如今为何却到了这里?”
公山不狃苦笑道:“若退回他的老巢当然可以自保,可鲁人把出路一封,不是又重回了山贼的老路?我们如今是要打天下呀。”
“打天下……”仲梁怀忽然懊悔地道:“不狃,你们本是季氏门下奴才,就不该妄想能出人头地,做个公卿大夫的。展跖一番花言巧语,害得你我还以为他是何等了得。可惜,他做一方大盗时,固然是纵横列国,所向披靡,殊不知那是他未见反意,三桓家主不愿下大力与他为难,如今可不同了,唉,直是处处碰壁,齐鲁议和,我们的机会……”
公山不狃攥紧拳头,恶声道:“公山不狃偏是不信,阳虎能做大夫,凭什么我公山不狃不能?我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公山不狃也是堂堂大丈夫,绝不在他阳虎之下,他能办到的事,我公山不狃一样办得到。”
仲梁怀微微摇头,忧心忡忡地道:“不狃,展跖空具雄心,但天不假其时,人不予其便,吴人如今与东夷合兵一处,齐鲁议和之后,阳虎兵力更是大增,我们如今前有鲁军,后有吴夷联军,便是想保命,也是一桩为难之事,还谈什么建功立业,成就威名?”
公山不狃看了他一眼,一副欲言又止模样,仲梁怀见了便道:“你有话便说,何必吞吞吐吐?”
公山不狃犹豫一下,拂手道:“尔等退下,关好门户!”
手下侍奉的亲兵连忙依言退下,仲梁怀蹙眉道:“什么事如此小心,连你手下亲信也要避开?”
公山不狃俯身向前,低声说道:“仲兄,依不狃看来,展跖气数已尽,不是可保地明主,你我是不是该为自己的前程做些打算了?”
第257章 困境
第257章困境
仲梁怀暗吃一惊:“怎么,不狃想要叛离展跖?”
公山不狃冷冷一笑道:“难道仲兄对展跖忠心耿耿?你我投靠展跖,图的是成就一番事业。你我各自带着兵将粮草而来,虽统一在他指挥之下,从始至终却只是盟友关系,我们即没有拜到他的门下,也没有与他结义为兄弟,合则来,不合则去,一拍两散,谈什么叛不叛的。”
仲梁怀黠笑道:“不狃,你这话只能在这里说说罢了,你我现在只要说率人离去,你且看看展跖、古君海等人会不会放过咱们。”
公山不狃牙根一错,狞笑道:“展跖、古君海是凶神恶煞,咱们就是泥巴捏的小人儿不成?好说好散的话,彼此还能留份情面,他们若不肯让我们走,难道你我就是那么好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