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映播放完,万籁俱静的夜里,大量吃瓜群众已经熟睡,却挡不住看完点映的那批观众,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发出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从各方面,十八般花式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夸成了一朵花。并且迅速占领了热搜阵地,由此又引发了一场异常精彩的评论风潮,把影视人、明星粉、电影观众、历史考据党,都卷入了这场大讨论中。


第80章 评论风潮
  @华大历史博主:不枉我跨大半个城熬夜看电影。客观上; 《归宁皇后》是今年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历史电影之一。主观上; 鉴于个人口味; 单方面宣布《归宁皇后》是今年截至目前我最爱的电影,二刷三刷四刷N刷预备'照片'。
  照片晒的是电影票根。这条微博发送于凌晨半夜三点。虽然正常人大部分都睡了; 但网络上最不缺的就是夜猫子和修仙党。瞬间就在这条微博下面舞动起来。
  这位素来“高贵冷艳学院派”从来喷大制作完全不嘴软。每回只要是和历史题材相关的电影上映,都免不了扔出考据党的一堆资料去挑刺一通。有一大堆专门等着看他吐槽的幸灾乐祸粉,觉得看吐槽比看电影更有乐趣。这回本来也摩拳擦掌; 准备看华大历史博主如何吐槽《归宁皇后》,因为这段历史大部分人更耳熟能详,通识教育课本上也有那几段著名的故事。他们还蛮期待撕x热闹的。
  没想到这个博主居然走“叛变群众”的路线; 对这部电影大肆夸奖。用有些激进粉的话来说“沦为了A省的宣传五毛”“华大在A省,py交易很好搞”“制作方塞了你多少钱”“这些自媒体谁不是掌握在营销公司手里”等等言论。
  虽然《归宁皇后》的制作班底强大; 在舆论上的期待声音一向很正面。可是华大历史博主的粉丝群体画像里; 有那种仇视娱乐圈一切存在的极端人士; 如果内容不是打脸的,他们就会非常失望。
  华大历史博主一直享受着学院派式的清高追捧; 何曾受过这种娱乐圈粉黑揣测式的质疑。气得他毫无睡意; 花了了两小时,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电影评论; 贴在自己微博上。一如既往的战斗力彪悍; 虽然写得太快了; 激动的地方有些语无伦次。但还是把炮火对准无脑黑,而且非常直白地罗列了电影的许多优点:内容摘选如下:
  “一点演义内容都没有……全都是正史,并不止《大兴史》好吗?《历代通鉴语录体》了解一下?《天胜本纪稿》了解一下?《双照论衡》; 《新丰笔记》名人志士的私志了解一下?你们看编剧名字和编剧履历,还需多说什么?掌声响起,送给孟小丹同志。”
  “……历史材料固然难得。但干巴巴罗列了史实=电影好看?就算我是这个专业的,要是电影本身不好看,我宁愿去看好莱坞爆米花大片。同志们,吃我一口安利吧。拍着我并不存在的胸告诉你们,这电影我从头到尾没眨眼。你问爽不爽,少女屠狼,帝后杀敌,爽。你问狗血不狗血,御前诉冤修罗场面名不虚传……”
  “……明星当然有效应。但我不想称呼这部片子里的主角叫做明星。我只想称呼他们为演员。两位主演是不用说的。要是钟与张二位演技都下线,那华国影坛就真的是万古长夜了。傅音老戏骨也不用说的。但刘琦回、沙洲和陶清风这三位小花小生,是真的成为演员了。IMAX屏幕那么大,脸上毛孔都一清二楚,任何一点不到位都是可怕的尴尬。但我看下来完全没哪里违和……”
  “……我是水军?我还真就是水军了。自来水,一毛钱没有。我还即将倒贴钱去继续刷。你们问我画风为什么突然这么狂野。每一部历史题材衍生品,电视、电影、动漫、游戏,我都有兴趣关注。从物料、访谈、宣传开始透出来的气质,就知道是不是写着‘尊重’二字。真的一次次让我失望。失望得越多,我说话就越难听。但越是失望,我就越渴望有一部写着‘尊重’两个字的作品。尊重什么呢?尊重历史,不乱改低俗噱头;尊重人物,不把他们当做意淫道具;尊重道德价值观,不挑战公约良知;尊重市场规律,故事完整看得懂,台词对白说人话;尊重审美,正常的特效,正常的演员颜值,正常的取景,正常的出演……要做到这些尊重,很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这是一部写满了尊重两个字的片子,不止是对我们这些学院派,更是对普通观众。除此之外,票价也很尊重,特意搭的独家影视城,看得出来没有贪污……”
  “除了尊重二字,我还想用‘开拓’二字来形容。戏说历史被骂,不戏说历史枯燥。这种看法是浅薄的。如何用喜闻乐见的包装去装载尘封史册的美酒,这是需要从业者既能‘往回看得深’,又能‘往前看得广’,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用过去的视角来看现代’的文化事业从业者,毕竟这世上没有穿越的人。我们只能做到‘用现在的视角回看过去”……《归宁皇后》这部片子虽然取材全都是史料,但拍摄技术、电影思路,叙事手法,都是浓浓的现代痕迹。我们咫尺之间,触手可及……”
  这篇真情实感到极致,水军根本无法写出来的褒奖评论,一夜之间,被多方转载,议论纷纷。这是最早出来的褒奖之词。其他很多看了电影好评的评论员或媒体,首映结束后都先回去睡了一觉再起来写。等他们醒来的时候,《归宁皇后》的点映议论,在网上已经以这位华大历史博主为核心,辐射开了。
  许多普通点映观众也在半夜三更第一时间发了评。不过他们说的都比较短,晒了票根,简单写几句。明星粉夸一夸自家爱豆。比较难得的是几乎一水的好评。不止是明星粉在夸,而且不约而同都表达了:这部电影,路人友好向,好看。
  等大量娱乐媒体写出稿件发布、专业影评人发声,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他们选取评价的角度方方面面,无论哪一方面,均是赞声为主流。就连华大历史博主这种素来最尖刻糊一脸史料的家伙口风都变了。那些懂艺术加工手法的专业人士,本来就不会在历史资料方面挑刺。相反他们更在意可看性,也给出了较高评价。
  寥寥一两篇有意见的评价,一个是嫌弃演员选角(毕竟每个演员都有黑),另一个是嫌弃有几幕戏说文言(中小学课本上背的那种)。很快就淹没在主流声音中。
  当然陶清风是不知道这些情况的,他昨晚看完电影,心中颇为感动,只觉得对得起努力。回到房间就睡了。第二天醒来准备收拾去机场时,半路碰到了熊子安导演,眉飞色舞,面有喜色。
  陶清风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熊子安导演告诉陶清风:由于首映口碑不错,院线发行方把首日排片量往上涨了不少。陶清风这才知道,昨晚看完点映的正面评价非常多。
  等到陶清风和苏寻、许容容一起赶往机场时,苏寻照例向陶清风汇报后续情况。把微博下面,陶瓷们对《归宁皇后》的看法选了一些给陶清风看。
  陶瓷粉丝们当然也有去看点映的,虽然她们主要是为了看陶清风的颜,但无一例外均沉浸在电影里。电影的好看加上爱豆在IMAX大屏幕里惊为天人的颜值、气度雅韵的演绎,简直给了她们数倍的震撼。
  “回家就安利给亲戚、同事、朋友了。安利这个一点都不丢人。又能看到高大上的历史好故事,又有机会被我陶的美貌吸引。看《归宁皇后》,做双倍快乐的陶瓷女孩。”
  “等蓝光出了我要把清风每一帧画面都截出来舔,呜呜呜他写书法的手,呜呜呜他弹琴的手,呜呜呜他跪下恳请的眼神,呜呜呜他的那声呵斥……给清风疯狂打call。我承认我滤镜厚,但我就是觉得他演技好不要打醒我。”
  “说句不怕骂的话,我大概滤镜也一百八十米厚,我也觉得清风演技好好……呜呜呜一起沉迷错觉不愿醒来。”
  这些陶瓷们一直以来默认着陶清风演技稀烂的人设,不敢夸爱豆演技。在粉圈里都自损习惯了。因为从前的陶清没有演技这种东西,也不可能吸引到演技粉。所以这些姑娘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出演,还晕乎乎以为是自己太美化爱豆才觉得他演技不错,只敢圈地小声BB。
  却有看了点映的路人观众摸过来,评论她们说:第一次看陶清风演的戏,他演技真挺好的。不是你们的错觉。你们这些粉怎么肥事?
  苏寻哭笑不得,对许容容说:“引导后援会带一下节奏啊。那么多电影评介人都承认小陶哥这几幕演得是真好。给后援会那些核心大粉们多甩几个链接。怎么自家反而不敢夸呢?”
  那些链接里,专门评价演技的都是资深影评人。他们以前倒也或多或少为一些电影站台,但是和《归宁皇后》这几位都没有利益相关。《归宁皇后》的营销费,主要是投放在广告、商业街、站牌或票务网站宣传上。并没有专门请影评人刷软文,也没有请什么水军。只是在点映时,礼貌地给这些影评人送了票。
  这些人不但来全程看了,而且自发好评。主流声音是:钟玉皎和张风豪的演技,对得起他们名字还在其次,更重要的的是对得起这两位在历史上给人的感觉了。刘琦回的演技一看就是被同框逼得压力山大逼出来的。刘琦回就是这种不稳定选手,自己拍的电视剧槽点齐飞,谜一般的演技水准,非得要在熊子安这种导演手底下才能打磨掉渣滓。沙洲和陶清风终于有了“演技”这种东西,这两位本来都是多么辣眼睛的选手。居然被导演纠到这种地步,简直像被灵魂附体。看来以后业界可以把熊子安导演的电影当做西点军校了。
  还有几篇文章,都特意单独提到了陶清风几幕戏,表示:之前关注过一点《归宁皇后》的物料,得知陶清风的书法戏和弹琴戏都没有用替身,那副字也是他写的。这简直太加分了。他虽然在这部电影里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戏份,但有那些额外才艺傍身,以后演古装剧优势突出云云。
  于是有经验的大粉也开始在后援会的引导下科普开来,陶瓷们才晕乎乎反应过来:哇,她们粉的偶像,居然真的有了“演技”这种东西?瞬间成为了三倍快乐的陶瓷女孩。更预备着拖家带口安利,再去二刷三刷N刷。
  陶清风忽然想到了什么,就让苏寻去找那个“华大历史博主”的观后感,没想到却看到了那么长一篇真情实感夸赞这部电影的评价。陶清风想到从前自己的采访讲话,被这个博主矜持地说“希望成片不要毁”,心中一暖,才真正松了口气般地想:应该是没叫人失望了。
  华大历史博主还在这篇安利文后面艾特了许多人,让他们去看。看到这个博主的艾特里,熟悉的@万里云霆。陶清风忍不住把手机拿过来,亲自去点开严澹的微博,想知道他有没有看。
  严澹微博上还是什么都没有,最近一个微博还是一个月前。陶清风心想,严澹那么忙,应该是不会看这种凌晨点映的电影。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严澹表现出兴趣,想来正式放映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会去看的。自己到时候送他几张票,严澹可以带着他的那位……
  陶清风一边想着的时候,一边情不自禁地拨了严澹的电话号码。他只知道自己在一种“放松”“满足”“渴望分享”“有成就感”的心态中。所以下意识给严澹打了电话,想要告诉他《归宁皇后》电影的事情。把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参与的作品的成功喜悦,分享给唯一的朋友……
  严澹电话关机。
  陶清风一愣,挂断想到:严澹可能在上课吧。上课都会关手机的。还是别打扰他了。
  陶清风从快速登机通道在掩护下登机(当然还是有一些机场拍的照片流出,机场拍几乎对于明星来说心照不宣了),他坐在飞机上时也关了手机。看着窗外地面景色在一点一点变小,闭上眼睛准备继续补眠。
  陶清风并不知道同一时刻,严澹并不是在上课,而是坐在飞机上,所以手机会关机。严澹正赶往华国偏僻的西南方C省,赶往那个叫做“新南县”的地方。他手中有一张照片,更多的会陆续发过来。但严澹并不打算仅限于照片。那个真相驱策他亲自飞到遗迹处查证,纵然心中早已铁板钉钉地明白——
  陶广川,一个来自大楚佑光年间的探花郎。那个“附体灵魂”的真相。


第81章 登第阁长联
  陶清风回到住所; 好好休息了一天。目前他的行程上暂时轻松了。接下来暂时只需要拍一个新接的代言广告。
  这是丽莎不久前给他谈成的; 陶清风第一次单独的代言。是代言一家文具公司的产品。代言费用并不高; 只有一百五十万。毕竟这家文具公司也不是什么世界五百强,只是华国本土一家中游企业。他们付不起一线明星高昂的代言价格; 不过他们的优势是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文具。相对的,陶清风虽然不是一线当红明星,但一来他的粉丝群体画像就是这类中小学生少女粉; 二来他个人文质彬彬路线和才艺,也和产品比较契合,而且代言费用也不会太贵。双方就一拍即合。
  陶清风好好休整了一天; 本来听丽莎说,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春节了; 工作安排就等过年之后再继续。陶清风就盘算着; 一是要去华京的英华皇宫博物馆(他已经接连两三次想去没去成了); 二是要去C省徐氏祖祠和‘陶馆文物保护区’所在的新南县看一看。
  他正在悠哉地定着行程,公司又打电话来了。
  是丽莎打的电话; 中心思想是:《归宁皇后》的点映会后; 业内许多人看了电影赞不绝口。她的电话顿时就被打爆,五六个想邀约合作的意向电话; 想请陶清风去演新戏。有人甚至非常迫切想递剧本过来。
  “以往都是我求爹爹告奶奶拉资源; 现在资源自个儿找上门来了; 你真争气。”丽莎夸奖他,又说:“要不要来看看?”
  如果是丽莎自己拉的资源和促成的合作意向,那她怎么分派给手下不同的艺人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艺人自己带来的资源; 万一里面有艺人的人脉打招呼,就得先和艺人沟通好。
  陶清风倒是没想到,电影只是放了点映(正式上映是春节档),居然业内就闻风而动了。他对手机话筒说:“丽莎姐,我不太懂,也不认识他们。还是你来决定吧。我相信你的决策。”
  这也正和丽莎的心意,听到里面并没有陶清风的熟人,丽莎就放心了,说:“那我先选一下。而且等电影正式上映后,趁东风想来合作的,估计会更多。我会给你把好关,挑一个你能胜任的最好的资源。春节之后,你再开工吧。”
  “谢谢你。”陶清风平静地说。他其实最想去公司谈的是上电影学院的事情。但是鉴于公司不见得轻易答应,陶清风就想趁这段时间,先好好地搜集一下资料,打听情况,做好规划安排,心中有数之后,再和公司去谈。要怎样说服公司,如何考进去,专业选什么,课业知识相关,如何平衡课程和演戏冲突,毕业后的提升空间等等……
  翅膀不能太硬,但也不能飞不起来。陶清风明白,星辉娱乐公司现在的存在,是为他保驾护航的。那就乘势而为,要尽力争取,但也不能太过于锋芒毕露。
  陶清风刚重新回到旅游路线的选择介绍页面(他给自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通了‘世界上所有地方都有的那个网’),他的手机又响了,来电人是昨天电话关机的严澹。
  陶清风还正想给他打电话,给他送电影票呢,非常高兴地把电话接通了。
  严澹的呼吸声从话筒里传来,却迟迟没有声音。
  陶清风对着话筒道:“严老师?”
  那边的严澹似乎深深吸了两口气,才用比较正常的温和语气道:“哦……我看到手机上有未接呼叫转移。昨天我在飞机上关机了。”
  陶清风说:“严老师,我昨天找你是想说《归宁皇后》的点映播放。我想送你几张票。不过你现在是在外地?出差吗?”
  严澹话说得有些魂不守舍的感觉,:“什么……哦,好啊,谢谢了。等我回来就去看,看电影是吧。”他顿了顿道:“你知道‘新南县’吗?我现在就在这里出差。”
  严澹说起这句话时,语气一下子低沉了许多,刻意压低着嗓子。
  陶清风心想居然这么巧,自己前几天刚知道这个县的消息,严澹居然就在那里出差。陶清风就问:“我听说那里有最大的‘陶馆’遗迹?好像国家考古研究所在……保迁?”陶清风后知后觉道,“严老师,你该不会是去支持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吧?”
  严澹若有所思道:“原来……你还知道这件事?”他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我的确是去帮考古研究所的忙。这里的文物保护区,除了‘陶馆’外,还有一栋大兴年间的‘登第阁’。你知道吗?”
  陶清风蓦然从座椅上站起来,抑制住激动的心情。
  原来“新南县”真的就是“南山”。那栋登第阁,虽然离陶清风小时候住在乡下的家还有十几里地,是县中心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始建于大兴朝,曾经叫做“来仪阁”。大楚时又修葺过几遍。
  因为出了陶清风这样的人物,南山郡的太守,就把“来仪阁”改为“登第阁”这个名字。这栋阁楼里曾经挂满了大兴时期文人骚客的词赋、画作。
  陶清风守孝丁忧那三年,南山的县丞、里正、乡绅等大大小小的人物,无不来逢迎这位新科探花,把他当做家乡出的大人物。不过陶清风孝期不能宴饮,所以总是委婉谢绝他们的邀约。但许多时候,地方上的秀才、童生,或是老师徐棠翁那边的客人来访,陶清风还是得出面接待。陶清风会带着他们去这栋阁楼赏玩前人墨画,纵览欣赏南山优美的田园景色。
  当时的县守希望能在“登第阁”上加一幅描绘此地盛景的长联,拜托陶清风赐墨。那时候陶清风刚要回京述职,匆匆写就长联,并没有交给县丞。而是把初稿和自己的其余诗稿文作,一起埋在南山乡下。
  陶清风准备等回到京城鞍马周顿歇息好了,再把长联润色好一些,通过驿站给县丞送去。可惜他回京就出事了。这个想法当然没有实施。
  所以陶清风虽然听到严澹提到“登第阁”,但并不太担心,因为自己的长联肯定没来得及刻在上面。不会留下自己什么痕迹的。
  因此陶清风就能在电话里,单纯向严澹感慨道:“我知道那个地方……风景挺美的。”
  严澹的呼吸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是啊,我现在正在爬阁楼。”
  陶清风想象着那栋阁楼现在和英华皇宫博物馆一样,成为游人们参观的古迹,人来人往的样子,心情就很愉悦,对严澹说:“有七层呢,慢慢爬。”
  严澹呼吸在那边又顿了一会儿,才道:“在阁楼上,可以看见一条河,河上还有一座白色的石桥。是不是被称为‘白龙卧波’?”
  陶清风笑道:“是啊,严老师,如果你往北边看,还有一座高台,因为有九个方位的阶梯,所以又叫做九门金台,是不是很壮观?”
  严澹的声音在电话那边又沉默了,半响道:“是啊。看着就让人想起“凤凰台上凤凰游※”那句话。江心有块三角洲,形状像……”
  陶清风道:“那叫做大雁矶。现在是冬天,应该能看到大片黄白的芦苇,就是‘蒹葭苍苍’里的那个白色的‘霜’了。所以这一片又叫做‘荻芦川’。”
  严澹被噎住般顿了顿,随即低沉的声音传来:“……东边有很高的石壁,下方乱石险滩。是不是叫‘牛头渡’?”
  陶清风说:“看来保护得很好……”他赶紧住嘴,差点说漏了嘴,连忙想打个补丁,“我,我小时候去的。”
  严澹在电话那一头,久久沉默着,从听筒里传来了一声悠长的叹息。这让陶清风内心有些打鼓。
  然而下一秒陶清风打鼓的心脏,就仿佛血液逆流般地冻住了。
  严澹的声音从听筒那边传来,声线还是颤抖的:“多小的时候呢……一千二百年吗?这里没有什么‘登第阁’,这栋阁楼消失于大楚末年的战乱。这里不是文物保护区景点,没有遗迹复原。我现在站在一块水泥地上。”
  陶清风大脑一片空白。严澹刚才那些话都是编的?把自己的话……套出来了?他怎么会知道……
  严澹的声音更温柔了:“我跟你说的那些……是编的,根据一幅对联。写得真好啊,你听一听,我有没有念错?毕竟挖出来的字好多都模糊了,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还原正确。”
  严澹不顾陶清风在电话那头死寂般的沉默,清清嗓子念了出来:
  “三百年高陵大雁矶,七层宝塔镇边陲。极目远眺,看东南湘楚、西襟衡越,南屏滇水,北带巴关。迢迢风雨几度,跨江山半壁,马踏雄州。白龙卧波,漫卷云国荒野,胜慨今论。”
  陶清风依然不发一言,手心汗湿,只觉得每个字,都像是重锤打在眼前,敲得他一片晕眩。
  严澹的声音就像这迷雾中唯一的清明,兀自道:“这是上联。我也不知道我的断句对不对,毕竟你那个时候没有标点。这大雁矶、七层塔,白龙卧波,想象着,都是很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