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合契黑白-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个,李光北也笑了出来,“心雅,你真要想采访他们俩,就先把陈处这件事给办好吧。他们俩和陈处的关系特铁,如果陈处开口,他们是肯定会答应的。”
  陈东微微皱了下眉——且不说他不觉得自己在程、沈二人那里有这么大面子,就算有,当着人家面这么说,似乎也不太妥当。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关心雅已经回答上了:“这样啊?那看来这事儿我更得好好办了。”
  “行了,你们有正事,我们不耽误你们了。”程晋松开口,“我们就先走了。”
  “嗯。好。”陈东起身,送两人走向门口。
  “那位沈队长和程组长……”趁着没有外人,关心雅对李光北开口,“看着很‘不错’?”
  “别那么八卦,他俩可是陈东的闺女和女婿,你要是给他俩找麻烦陈检不会饶了你。”李光北喝了口咖啡。
  “哦~~~”关心雅眨眨眼睛,夸张地拉了个长音,“李总这句话信息量好大,我得好好消化一下。”
  两人正说着,陈东已经走回了座位。关心雅也恢复了认真的态度:“陈检,李总已经跟我把事情说了,这件事我们栏目非常重视,如果是真的,我们一定会报道出去。”
  “这件事绝对真实。”陈东认真地说。
  “行,别着急,边吃边说。”李光北在一旁开口,他抬手对服务员招招手:“服务员,点菜!”
  于是,三人点了些简餐,边吃边聊了起来。关心雅从陈东那里了解到了基本情况,而李光北也将查到的本省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名单递给了关心雅。陈东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份名单,之前没看到的时候还不觉得,但当亲见那纸上170多个名字中有81个都来自同一个学校的时候,那感觉还真是触目惊心。
  关心雅漂亮的弯眉也皱了起来。她放下这份名单,开口分析道:“现在原始成绩单有了,加分名单有了。如果再能找到当事人来现身说法就更好了。最好有C市高级中学的学生或家长来爆料他们的具体操作,这样就特别有说服力了。”
  陈东皱起眉头。这件事对于人家学生及家长来说是获利的事情,谁会得了好处又去戳穿自己学校呢?
  “如果要找,就不能找在校的学生,”李光北开口道,“得找已经毕业上大学了的。发动力量去问一问,不见得没有有正义心的。还有那些没拿到加分的,他们说不定也了解内幕。”
  “嗯,有道理。”关心雅点点头,含笑看向李光北,“李老板,这人就您来帮忙找了?”
  “我给你提供选题,还给你找当事人,你这期片子的稿费干脆给我算了。”李光北笑着说了一句,却没有拒绝。
  “李总您挣那么多,哪儿还差我这一期的稿费啊!” 关心雅忍不住笑了出来,她知道李光北这是答应的意思了,于是说,“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今天下午就回去安排,争取这两天就采访制作,尽快把片子播出去。这事儿时间紧张,如果晚了就没意义了。”
  “找你就是相信你的速度。我跟你说,陈检的姑娘可是我儿子的好朋友,你要是帮不上这个忙我回去都没法跟我儿子交差。”
  “哦~~”关心雅恍然大悟地点头,“难怪李老板如此上心。”
  ——原来,不只是您和陈检这一层关系而已啊?
  那边,陈东则有些不好意思:“关主编,虽然我女儿确实和这件事有关,但是这件事其实关系到的是全省考生的公平问题,还有相关部门的职业操守。绝不是我个人的私事。”
  “陈检放心,我明白。”关心雅也恢复了些认真,“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报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和《诡案2》串起来了,看到沈队晋哥有木有很亲切,想不想扑过去么么哒一个?
为了衔接得更为自然,所以这章和《诡案2》中的描写并不完全一致,我会尽量压缩相同的内容的,争取不让大家有看重复文字的感觉。作为小小的补偿和鼓励,我会从本章留言中抽5个读者发红包,时间是明天早上8点左右。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把握更新时间,以后计划每晚22点更文。最近速度还可以,应该可以保持一阵子日更。今天更得少一些也是为了过两天存点余粮。现在看《合契黑白》全文字数恐怕15万打不住,为自己点蜡……
最最后,代表大家问一句:李总,如果说沈队和程组长是陈检的女儿女婿的话,那他们是您的什么人啊?~~

  ☆、结果

  关心雅之后还有事情; 吃完饭便很快告辞了。陈东想要买单,结果李老板早已提前付了款。
  “这事情; 谢谢你了。”陈东对李光北说。
  “没什么; 像你说的; 我也不是为了你一个人; 是为了咱们省的这些高考的孩子。”李光北说; “你放心; 心雅这人虽然平时看起来像个八卦的小报记者,真办起事来还是信得过的。”
  李光北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陈东顿时想起刚刚他开的那些玩笑。陈东皱眉道:“刚刚你也太不注意了; 什么都敢说; 还开人家沈队长的玩笑。真要是让人误会了多不好?”
  “他俩要是怕人误会,就别在大庭广众下表现得那么明显。”李光北吐槽,“我都想把墨镜戴上了; 看着都晃眼。”
  “你瞎说什么呢?!人家那就是同事关系!”
  听陈东替那二人打掩护; 李光北有点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我发现你还真是挺疼他俩的啊?亲闺女哈?”
  “什么就闺女了,人家才比咱俩小几岁?”陈东又想气又好笑,到底没能绷住脸。他调整了下表情; 有点认真地说:“他俩都是很有能力的人; 别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给毁了。”
  就像,当年的陈曦……
  看着陈东眼中突然浮现的悲戚; 李光北识趣地将戏谑的话都咽了回去。他开口安慰道:“你放心吧,我看那俩小子命都挺硬。他俩之前也都算大难不死了,会有后福的。”
  陈东深深看了李光北一眼; 缓缓地点了点头。
  关心雅行动迅速,与陈东见面后的第三天便带着摄影组去了C市暗访,而后她又到H市以及省内的其他几个城市采访了一些人,很快的,一期名为《高考加分的质疑》的新闻调查在官方媒体中播出。因为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阶段,新闻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轰动。新闻引发了连锁反应,许多人也在网上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学校当年操作的秘闻。加分作弊的丑闻就像一块被揭开盖子的坏肉,终于再也掩盖不住它的臭味。很快的,之前一直表示“事不关己”的教委也出来表明态度,说会调查清楚情况,给考生们一个交代。又过了几天,教委方面的“解决方案”出台:所有已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的考生将重新提交加分申请,若本次依然坚持申请的话,体委将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重新测试。
  这个方案出台后,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人大骂这明显就是给那些作弊的考生一个安全退出的机会,也有人说人家孩子高考一回也不容易,如果真抓住这一次不放可能就坑了孩子……李老板听到这消息后则是一贯地轻蔑嘲讽:“重测?篮球足球游泳射击……那么多个项目,体委的这帮孙子能挨个重测?他们要是真重测了,我李字倒过来写!”
  当然李老板确实不用改写他的姓氏了,第二次申请名单出来后,全省有体育加分的学生从174人骤降为99人,几乎一半的考生放弃了自己的加分资格。而这时,教委方面的第二条“政策”也出台,表示出于“对全体考生的信任”,此次申请的学生将不再予以重测,直接获得加分。
  “所以最后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李光北冷笑开口,“还真是咱们省的一贯特色!”
  “但是这样也好很多了,至少佳莹可以报F大了。”陈东说。 
  “行吧,总算没白忙活。”李光北也转换话题,“怎么样?志愿都报完了?”
  “嗯,报完了。F大学招生办的老师跟佳莹说过,她被录取肯定没问题。”
  “才女啊!F大学,真是个好大学。”李光北赞叹道,“也不知道我家那混小子明年能考上哪儿。我看他985肯定没希望,能上个211我就满足了。”
  这时,陈东轻轻咳嗽了一声:“那个……”
  “嗯?”李光北问。
  “等佳莹录取结果出来了,我们想请你吃顿饭。”
  “哦?”电话那头李光北的声音中似乎带上了笑意,“升学宴?”
  “不是,”陈东似乎轻声笑了笑,“就是我和佳莹她妈都想好好谢谢你。”
  “陈处请吃饭,这可是难遇的好事啊!”李光北笑了出来,“替我儿子问一句,他能去不?”
  “当然可以!”陈东连忙点头,“也得谢谢他……”
  想起当初拜托李骥帮忙的事,陈东下意识地又有些脸红,不过好在隔着电话,李光北也看不着。只听那头的李老板轻笑道:“那好,我等你电话。”
  一周后,录取工作正式开始,很快的,陈佳莹便收到了她心仪的F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录取通知书。而就在获得通知书的那个周六,陈东在本市一家很知名的海鲜饭店做东,请李光北和李骥吃饭。
  李家父子到得很准时,李骥同学手里还抱着一束花,一见面就送给了陈佳莹:“恭喜你考上心仪的大学。” 
  陈佳莹第一次收到男孩子的花,还是在自己父母面前,小脸立刻染上了红晕。她看了看父母,见到陈东含笑的目光,含羞地接过:“谢谢。”
  “恭喜啊小才女,考上了F大学。”李光北也笑着开口,他递给陈佳莹一个小盒子,“叔叔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送你一个手机。”
  “诶哟这怎么好?”陆晓华忙开口推辞,李光北笑着拦住她:“别介,我这是给孩子的礼物。”说着,他把手机塞进陈佳莹的手中,“拿着,上大学后记得多和你爸妈联系,他们这些年养你不容易。”
  听到这句,陆晓华先是一怔,继而眼中浮起感动的水光。
  “行了,人都到齐了,咱们点菜吧。”陈东说着招呼大家落座。他把菜单递给李光北让他点菜,李老板笑着指指陈佳莹:“今天你女儿是主角,应该让她点。”
  双方退让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让陈佳莹和李骥先点了几个菜,而后陈东又补了几道。李光北全程客随主便,显得十分随和。待酒菜都上齐后,陈佳莹在母亲的暗示下端起酒杯,冲李光北恭敬道:“李叔叔,谢谢您。我听我爸妈说您为了我高考的事费了不少心。我以饮料代酒,谢谢您。”
  “那是你爸为你操的心,叔叔只是帮了点小忙而已。”李光北也举起了酒杯,“而且叔叔也不是仅仅为了你一个人,你们努力了这么久,不应该遭遇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说起这件事,陆晓华也颇为动容:“真的要多谢谢李总了。如果不是您帮忙,我们肯定来不及在报考前把加分的事情解决。等录取了一切就都晚了。”
  “咳嫂子您这就说见外话了,我和陈东就像亲哥们儿一样,我看佳莹就跟看我干闺女似的。您可别跟我这么客气。”说到这里,他突然指了指自己的儿子,“我还指望你家佳莹可以帮我家混小子补补课,让他也能有点儿进步呢!”
  李骥本来一直在一旁安静当背景板顺便偷瞄两眼自己喜欢的女孩儿,没想到突然被自家老爸cue到,一个没忍住一口饮料直接喷了出来。其他几人看到,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出来。
  双方就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吃完了饭。即将离席分别时,李骥突然壮着胆子走到陈佳莹面前,小声却执着地问:“那个……你假期能帮我补补课么?”
  陈佳莹讶异地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见两人都没反对,于是咬了咬嘴唇轻声说:“我过几天要和同学出去旅游,要不……等我回来的?”
  李骥实诚的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好!”
  “……我估计我家那混小子都没想到你家能同意。”李光北笑着举起酒杯,“怎么样,孩子她妈没意见?”
  “晓华说佳莹问过她意见,她跟女儿说,你已经成年了,也考入大学了,如果遇到喜欢的男孩子可以试着相处相处。”陈东跟李光北碰了碰杯,“不过我听说佳莹决定去的主要原因是你开的价码太高了。”
  话一出口,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两人现在是在一个小的烧烤店内。自从高考加分的事情之后,陈东和李光北的关系熟稔了许多,平时会有消息来往,偶尔也会约个饭。今天临下班前李光北给陈东发消息,问他晚上有没有时间出来见见,正好陈东也有事想和李光北说,于是两人便约定了这个烧烤店。北方一到夏季,遍地都是喝酒撸串的摊子。两人找了一家挺有名的小店,也要了几瓶啤酒,点了一堆肉串,边吃边聊。
  “你说中国的家长也是挺有意思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就坚决不让孩子谈恋爱,等一上了大学又巴不得孩子立刻有对象。”李光北嘲讽地笑笑。
  “当爸妈的,都怕影响孩子的未来么。”陈东也笑笑,“而且我看你家李骥这半年懂事不少,现在说话办事都比冬天那会儿看着成熟多了。”
  “说起来得感谢你闺女,没有她这么个目标立在那儿,我看那臭小子不会这么出息,”李光北说着用肩膀碰碰陈东的肩膀,眨眨眼睛开玩笑,“怎么样陈处,要不咱俩搭个亲家?”
  陈东笑着白了李光北一眼:“封建时代过去了,早就不时兴包办婚姻了。”
  而后,两人都笑了出来。
  “对了,今天找你来是有正事的。”李光北说着将一个文件袋递给陈东。陈东打开看了看,意外地一扬眉。
  “这是心雅在做那起新闻调查时弄到的一些资料,包括一些家长汇款的记录,和当地相关负责人的名单。”李光北喝了口酒,“我猜你们应该需要。”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查这件事?”陈东问李光北。
  “体委那帮人办的龌龊事儿都上了央视了,你们要是不查,我看你们就该等着挨收拾了。”李光北笑着说,“其实给C市也行,我懒得去,就给你算了。”
  陈东点点头,将文件认真收好,而后对李光北说:“说起来我有件事也想告诉你,我不知道你那律师跟你说没,柯阳的案子,应该快判了。”
  “真的?”李光北有点意外。
  “嗯。”陈东点点头,直视着李光北的眼睛,“应该能翻案了。”
  李光北的表情动了动,继而又转为无所谓的笑容:“不容易啊。”
  “是。不过当初的办案人员估计不可能有什么处理了,牵扯的太多了。但是好歹人的罪名可以洗刷了。”陈东对李光北说,“你告诉律师,准备为柯阳申请国家赔偿吧。”
  “行。”李光北喝了口酒,状似随意地说,“也辛苦你了。”
  陈东一怔。
  见到他这表情,李光北笑了笑:“陈检,我没那么傻,我知道当初就算我再怎么让人在网上折腾,最后这案子能外审,还是内部有人在努力。我不知道还有谁,但我知道肯定有你。”说着,他举起了酒杯,“我替柯阳他爹谢谢你。”
  陈东的表情从讶异转为动容,继而他露出一个微笑,与李光北碰了碰杯。
  两人这一晚边说边聊,一直喝到了快半夜11点。李光北的司机开车来接,李老板强制把陈东也拉了上去。陈东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最近累得乏了,上车后没多一会儿竟睡了过去。他脑袋摇摇晃晃的险些撞到车窗玻璃上,李光北见状连忙把人拉过来。陈东大概是真的困得狠了,竟直接搭在李光北的肩上,继续睡了起来。
  李老板看着搭在自己肩头的陈检,表情先是惊讶,继而慢慢转为微笑。
  “慢点开,稳一点。”他吩咐司机。而后,他轻轻将肩头的人摆了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而后,他搭着陈东的手,自己也闭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  算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了吧?写两个大叔谈恋爱总觉得不适合写得太激情,还是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路子吧。
这段内容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接下去又该是下一仗了。上一章也说过,为了和《诡案追踪》的相关内容契合,本文不可避免地有部分章节会与《诡案》中内容相似,我尽量会压缩相关字数,也会采用红包的形式对相关章节进行补偿。上一章的红包送给留言前五位的了,以后其他精彩评论也可能随机赠送红包,所以希望大家多留言,这是我日更的动力!~~
爱大家~~

  ☆、盛极

  “和嘉商业区改造工程最后中标的企业是……远扬地产!”
  “Yes!”
  伴随着台上主持人公布出结果;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老板露出喜悦却得体的微笑,向对他道贺的所有人点头致谢。相比于他的克制; 其他几位项目组的主要人员早已忍不住激动的心情; 开始互相击掌、拥抱庆祝了。
  和嘉商业区可以算是近年来H市竞争最激烈的招标项目之一了。从年初政府宣布对这里进行改造招商后; 许多房地产企业都加入到了这次竞标中。李光北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公司的项目组明确表态; 远扬有“志在必得”——为了这四个字; 项目组的人忙了足足五个月; 光是设计方案就改了不知道多少稿。一开始远扬的方案也是奔着综合商场去的,但是后来高仲悦方面的方案给了李光北新的灵感——高家当时是希望在这里建一个他们悦然集团的专属剧场,这让李光北意识到; 他们之前的想法还是太局限了。这块地周边已经有太多商场了; 实在不差这一个;反倒是另辟蹊径可能更容易吸引眼球。于是,在和项目组几个负责人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后,他们决定调整思路; 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综合文化广场。接下来的时间; 项目组开始围绕“文化”二字狠下功夫,远扬最后的投标方案中,除了常规的餐饮、购物区域外; 这个十层的文化广场还包括一个可点播式电影院; 一个图书城,一个儿童剧院、一个地下冰场以及若干个不同主题的文化区。远扬的主打理念是:闹中取静; 让逛街的人们多一个坐下来安静享受时光的地方。这样的思路很讨巧地与上面“建设书香城市”的理念契合,终于从一众方案中脱颖而出。
  “李总,恭喜了。”这时; 高仲悦也走过来向李光北道贺——今天他也来了现场听结果。
  “高总客气了,等楼盖成了,我一定给高总留个好地方,”李光北与高仲悦握手客套,“悦然的文化项目那么多,我还指望高总帮我拉拢客源呢!”
  “哈哈,那李总到时候房租上可给我点优惠啊!”高仲悦笑着说。
  “哈哈,没问题!”李光北豪爽大笑。
  因为中标后还有相关的手续要办,在与众人客套一番后,李光北便带着人先行离开。而随着李老板的离开,屋内的气氛也骤然回落——今天到场听结果的几家都是花了大气力在这个项目上的,现在花落别家,没有哪个人会真的替对方觉得开心。
  高美心也跟着父亲离开会场,上车后,她一开口就流露出不满:“文化项目明明是我们公司的招牌,没想到居然被李光北给抢了去!”
  相比女儿的激愤,高仲悦倒显得平和许多。他说道:“看来李光北这几年在H市搞得挺明白,对上面的心思比咱们摸得准。相比起来,咱们的剧院毕竟只有一种样式,从中获利的也只是我们一个公司,总是要差了一点点。”他看看气鼓鼓的女儿,又看看一旁一直不做声的儿子,说,“今天这事输了也不算什么,反正H市也不只这一块地。不过我们要从中学到东西,这样就算没白交学费。”
  高美心对父亲这说法并不心悦诚服,但她刚想开口便看到一旁的弟弟乖巧地点头。望着高仲悦满意的表情,高美心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高美心的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高志宏,是高仲悦的私生子,今年才刚大学毕业。高仲悦很早就在外面有外室了,但是碍于正妻是陪他创业的糟糠之妻,所以之前一直都比较低调。近年来高仲悦公司发展迅速,他也开始逐步把这个儿子带到人前。几年前高仲悦向京发展,除了“开拓市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这个儿子在北京念书。但是高仲悦在北京发展得始终不太顺利,再加上儿子也大学毕业,于是他结束了北京的业务,又回到了H市——只是这回,他带回了高志宏,并让他进入了自己的公司。虽然高志宏现在的身份只是实习助理,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高仲悦真正的用意——毕竟,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继承家业”似乎是儿子的特权。
  高美心当然也明白父亲的这点心思,心寒之余不禁对高志宏更多了几分厌恶。但是偏偏这个高志宏很会讨老爷子欢心。他平日里绝不多说话,尤其是在父亲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而高仲悦也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怎样,非常很吃儿子的这一套,每次给儿子讲问题的时候眼光中的慈爱都能让高美心冷出一身的鸡皮疙瘩。高美心本就是个好强的性子,再加上在H市守业多年,早已养成了独立决断的习惯。如今父亲回来,父女二人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时常会因为意见相左而起争论,这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