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腹黑录-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年未曾入宫,一旦临朝顷刻间引发如此轰动——万众一心、群情激昂,这就是程阀在军中的影响呵!
征南逐北的赫赫战功,常年带兵的至高威望,父子两代、名将辈出的英雄演义,还有爷爷和各位叔伯们的那颗仁慈、博爱,和兵士同甘共苦,祸福与共的真诚之心……共同构筑了程阀对大唐百万雄师如肩使臂、如臂使指的绝对掌控。
虽然不能靠他们发动政变,背着谋反篡逆的罪名独撼三大门阀,但一朝军队还在手里,一朝就是程阀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依仗!!!
PS:程、武之争,朝堂暗战,敬请注目~嘻
第四十章 一触即发的朝堂之争
胡国公秦怀玉、鄂国公尉迟宝林、宁国公罗通、平阳郡公薛丁山等十几位军方大将护卫着程咬金前呼后拥的进了太极殿。
百官本恭恭敬敬肃立两旁,待卯时武则天、李旦上朝,骤见程咬金到来纷纷迎上,老公爷前,老公爷后,叫的无比尊崇。
军方众将和李氏旧臣自不待言,户部尚书柴易安、工部尚书柴雅安及柴氏一族的众官员也自谦恭的紧,就连武阀三大巨头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也不得不堆出笑脸,乖乖的上前见礼。
程天羽在审计署时什么场面没见过,官员间尔虞我诈的交锋少不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政府要员更加比比皆是,刚才进来时连宏伟壮阔的太极殿都没惊着他,反倒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真叫他大大的开了眼。
程阀在军队的势力真是大啊,大得简直……
过了承天门后一路看到领军哨执的校尉、统领十有八九是程、秦、罗、尉迟、薛几家的子侄后生,在他病重时几乎全到府里来探望过,太极殿外轮班执勤的禁军都尉是他大哥程千忠、二哥程玉虎,联系在承天门看到的那番景象——一句话,整座皇城、整个洛阳都在他程阀的控制下。
很奇怪是吧,坐拥兵权的程阀为什么不肯发动兵谏,诛杀武阀党羽,推翻武则天,那样天下不就太平了么。
不是不肯,是不能。
因为天下还姓李,秦家、尉迟家、罗家、薛家包括他们程阀忠于的都是李唐。京中举事,等同造反,除非被逼到走投无路,否则这些自小被灌输“忠君报国、死后而已”思想的军方大将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用这最后一招的。
程天羽没资格上朝,却硬被程咬金硬带了来,满朝文武只要稍稍聪明点谁不知老头子这是要栽培程阀未来接班人,恭维的、拍马的、见礼的、结交霎时在他身边聚了一大通,间或还有和程阀誓不两立武阀子弟过来冷嘲热讽。
好在程天羽阅人无数,前世又“混”惯了官场,什么人该理、什么人不该理,什么人可以随便应付,什么人得多聊两句,一眼扫过去全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应付起是滴水不漏,瞧得老头子眉开眼笑,一个劲以为孙儿开窍了。
聊着聊着,程天羽忽然远远的瞥见一个人。
武崇训,他最大的对手武崇训!
他今日一身戎装,内穿锁甲,裤夸垂曳,神光内蕴,威风凛凛,两眼时不时眯成细缝,透露出心内冷酷无情的本质。
西北献捷,这家伙可是主角,朝会眼看开始了,居然还如此沉得住气!
程天羽看在眼里,对武崇训的提防又加深几分。
忽见一个小太监匆匆从侧翼屏风后闪出来,拖着长音喊道:“天后、皇上上殿,文武百官接驾啦!”
堂上众人连队列也来不及整,往两旁一站匆匆跪倒。
“万岁!万岁!万万岁!”轰喏声震殿瓦。
程天羽官卑位低不敢造次,悄悄的退到了最后,隔远抬眼一看见头戴翼天冠,身穿团龙袍的睿宗李旦登上丹陛。
他的面色有点泛白,两眼眸神黯淡,看得出是那种长期抑郁,受到压制养成的懦弱,行走间全无一丝帝王之气,走到龙椅前居然不敢落座,垂手侍立一旁。
接着行来的是天后武则天,头顶皂彀,穿用金缕刺绣著凤纹图案的太后常服,虽是美人迟暮,脂粉亦盖不了眼角的皱纹,但雍容华贵中仍依稀可见当日受尽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爱宠时那千娇百媚的风韵。
她的现身只惊鸿一瞥,即垂帘坐于龙椅后。
李旦躬身请安,待武则天微一额首,这才登临御座。
执事太监拂尘一扬,缓缓扫了一眼殿上百官,尖声说道:“百官有事启奏,无事……”语声戛然而止,拂尘差些脱手坠地。
李旦微感愕然,顺着他眼神往下瞧去,猛地身子一颤,抚着龙椅站了起来。
“程老……程老公爷!?”
四字出口,帘子后的武则天亦是一惊。
“哈哈哈,老夫十五年未曾上朝,今日闻听西南献捷,大唐又出一少年名将,特地赶过来瞧瞧。”程咬金大咧咧地往殿中一站,捋着白胡子笑道。
“快,给……给老公爷看座。”李旦不敢黛眉,亲自迎下玉阶。
两边侍立的太监立刻搬来椅子,由这大唐王朝名义上(仅仅)的最高领袖亲自扶程咬金在右首最前方、武官第一位处落座。
程天羽眼尖,分明看见爷爷入座的刹那武承嗣唇角猛然一抽,其后的武三思、武懿宗的脸也难看得可以。
难道说……
难道说武阀已经准备、策划好了什么惊天的大阴谋,却因为爷爷出现令得他们原本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某些计划暂时受阻!?
程天羽心中升起一丝不详的阴云。
再看站在文官之首的狄仁杰,此刻容色凝重,神情专注,分明一早就瞧见他来却没有任何首辅大臣对后生晚辈该有的鼓励性的表示,甚至连他看一眼都没有多看,估摸着一来是为李宪着想,不愿在公开场合同程天羽多做纠缠,以免牵扯出铺子的事,毁了大唐未来的储君,二来嘛……
恐怕狄仁杰正暗暗筹谋着什么,根本没时间搭理他。
程天羽环目一扫,发觉同样情况的还有柴易安、柴雅安,还有深藏不露的他的二伯……
太极宫内,暗潮涌动,四大门阀的朝堂之争一触即发。
PS:实在抱歉啊,这章昨天下午就就写好了一半,可是接着小萌就出去给MM卖礼物了,晚上陪她吃西餐,送她回家……没有了,后面没有了,大大们可别胡思乱想,小萌可是粉嫩纯洁的人。总之,小萌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本来按说周一冲榜要凌晨发的,结果拖到现在才更新,还请各位大大多谅解啦。
第四十二章 女皇风采
“臣等恭贺陛下,四海归一,群夷臣服,帝业永祚。”
“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读完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呈递的报功表章,满朝文武齐齐下拜,歌功颂德之声响彻大殿。
“众……众卿平身。”李旦怕是有段日子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竟怵了怵,半晌才反应过来。
这之后,李旦就算完了他作为大唐天子的义务,因为接下来的朝会完全由武则天主持,他就像几百年前那个被曹操把持着的汉献帝一般木头人似的坐在那。
不,李旦的“待遇”甚至不如汉献帝,前者到了朝堂起码还能说说话,而他机械性的念“众卿平身”只有听武则天说话的份。
“圣上自登基以来,已历五载,蒙上苍见爱,海内承平,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武则天清越悠扬的声音隅隅响起,极富垂帘听政的无上威严。
“……唯契丹八部野心勃勃,不服王化,亡我大唐之心不死,妄动戈钺,然赖朝内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喜能大捷克敌,攻灭伏弗郁部,实乃圣上之幸,哀家之幸,天下之幸!”
圣上、天下,中间隔了个哀家,用意不言自明。
程阀、李阀众人个个有怒不敢言,低垂着头默默忍受。
“仗天后威灵,实乃天后陛下文治武功。”
武承嗣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拍姑母马屁。
“天后威仪,播于四海,天后圣德,功盖尧舜。”
“边关将士感天后恩德,必浴血奋战,效死报国。”
武三思、武懿宗紧随其后,在朝的武阀官员亦纷纷出言附和,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阀众人不甘示弱,纷纷伏地跪拜。
这是拜大唐天子、拜当今圣上,程阀、柴阀没得选择,只能跟着山呼万岁,顷刻把武阀的声势压了下去。
两阀本可分庭抗礼,堪堪打个平手,可惜李旦太不中用,除了一如既往的“免礼”“众卿平身”,居然说不出一句带点鼓励又或凸现自主的话,一来是他天性懦弱,像极了扶不起的阿斗,二来是长期受武则天的压抑和控制,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坐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各、各位爱卿,这里……”迎着阶下跪拜的李阀一众臣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李旦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站起来准备说话,冷不丁听玉帘后的武则天一声清咳,吓得两腿一软,“扑通”跌坐回去,话嘛当然也咽回了肚子里。
“哗——”武则天一掀玉帘,霍地站了起来,那份属于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杰出、最伟大、最刚毅、最果决、手辣心狠、叱咤风云、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杰出女性的风姿神采和李旦的懦弱无能、昏庸胆怯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线奏凯,捷报频传,伏弗郁部逆天而行,终得溃灭,乃我前线将士戮力齐心,浴血厮杀之功,哀家心甚感慰。因召文武百官入朝,于太极殿内设此庆功盛典,一为酬劳军功,二来普天同庆,贺我大唐威仪!”
武则天一步跨出,直抵皇座,身为女性却拥有连男人也无法匹及的王者霸气,满朝文武百官除程咬金、狄仁杰、程天羽莫不震慑。
程天羽!?
废话,他可是全天下唯一知道武则天日后非但荣登九五、道寡称孤,而且足足统治了大唐……不,是大周,由他改朝换代、亲自建立的国度整整十五年,眼前这点场面要都镇不住,一代女皇武则天还就真白瞎了。
“是、是,此乃……国力昌盛之兆,朝中应当好好庆贺一番。”李旦惊得差点没从御座上载下来,唯唯诺诺的应道。
“好,既然圣上也同意庆贺,那就颁旨褒扬吧。”
这话听起来是尊重李旦的意思,其实根本是武则天在一手操纵,容不得儿子有任何违背,任何忤逆。
——即使他是大唐天子!
××××××××××××××××××××××××××××××××××
“……河东道(前文有部分章节写成河南道,是小萌出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河东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统揽大局,厥功至伟,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加封右金吾卫大将军、检校朔州都督,统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河中府诸军事;翊麾校尉武崇训,明德茂亲,总兹戎重,率军千里奔袭,大破伏弗郁部,生擒酋长匹黎尔,其功堪比卫霍,特授云麾将军、冠军候,加兵部侍郎,另赐黄金八百两,锦缎八十匹;怀化司戈郭敬之,恪尽职守……”
加官进爵、厚赐重赏的封诰念了足足半个时辰,程天羽听得耳朵都发麻了,粗略一算居然封赏了百多号人,上到李阀第一大将娄师德,下至从九品下的副尉,似乎只要参与了对契丹的作战,是人就有封赏。
搞什么,九品升八品鸟大的事居然也拿到朝堂上说,武则天吃饱了撑的!?
程天羽正纳闷呢,忽然隔远看见老爹程处弼的脸色,居然比那日自己贸贸然买下翩跹楼,差点惹来一顿痛打时还要难看。
不光老爹,秦怀玉、尉迟宝林、罗通、薛丁山、魏元忠等程阀核心皆是如此,一个个怒意盈面,咬牙切齿,好像随时要爆发出来。
以柴易安、柴雅安为首的柴阀中人则多半掩口窃笑,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PS:爱情这东西真的说变就变么,前一晚明明还吃着情侣餐,有说有笑,第二天就……
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的思念。轮回之间,前尘已湮灭,梦中模糊容颜……听着这首千年缘,小萌孤哀的坐在电脑前,涩然的瞧着键盘,心中追忆着这些日子来的点点滴滴。
小萌有错,小萌对不起你们,从最初5W字的存稿,到现在一天勉强写2000字,小萌付出的太多,舍弃的太多太多,换回来的却只是一个梦,一场空。
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
魂断,梦碎,情伤,心伤……
幸好还有你们——一直默默支持小萌的读者,还有这本《大唐腹黑录》,小萌的世界没有轰然崩溃,小萌的心中还存有另一个希望。
对爱,小萌不会放弃,尽管事已至此,尽管濒临崩碎,小萌仍会尝试着去挽回,去追寻,不惜一切代价维系心中的真爱。
而对书……
相信我,每天一更的日子不会久了,以前的那个小萌终会回来。
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今生恋;来生恋;莫让缠绵;成离别……
第四十二章 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意思!?
“怎么了这是?”
程天羽满头雾水,悄悄拉过身前一人问道。
“四少爷不知道么,朝廷加封的都是李阀、武阀一系的官员,偶尔轮到几个我们程阀的也是明升暗降,硬生生给褫夺了手里的兵权。”
竟是这样!
程天羽心中一凛,始知这次竟是武阀、李阀联手,合着伙对付他们程阀。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其中以关内道、陇右道、河北道、江南道所辖地域最大,幅员最广,而论兵员之精,将士之众,则以北疆边域的关内道、河北道、河东道为甚。
大唐军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个说法——“河北兵精甲天下,关内、河东仅次之,得此三道者,当北面称孤,坐望天下。”
通俗点说,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三处兵马远强于其余七道,依靠他们足以在北方称王甚至夺取天下!
程天羽接管风门,卓有成效的干了几件大事(逼狄仁杰收手,加速天微堂在东市的扩张),令桀骜不驯的众手下逐渐心悦诚服后,程处亮逐渐放手,给了他更大的自主和权限,使程天羽得以接触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阀中机密。
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则天趁机掌握朝政,培植羽翼,武阀亦在此时疯狂壮大,待得高宗醒悟,为时已晚,天子之位形同虚设,大唐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高宗被逼无奈,图谋收回大权,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被武则天先下手为强,反将上官仪处死。是时狄仁杰位卑官微,声名未显,大皇子李弘、二皇子李贤皆懦弱之辈,高宗见李阀后继无人,知其一朝薨逝,社稷必沦于武阀之手,遂将关内道、陇右道、河北道三处兵马尽付程阀,希冀以三朝元老程咬金为大唐擎天巨柱,维系他一手打下的大唐江山。
唐中宗李显登基,程咬金为四朝元老,又受先帝托孤之重,虽然年事已高,赋闲在家,影响力仍无与伦比,长子程处默、庶子程处亮又都精强干练,加上李阀那边狄仁杰横空出世,权柄渐重,联手之下不但遏止住了武阀如日中天的势头,更将天下兵权囊括程阀之手,同时李阀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控制力亦与日俱增,渐渐形成对武阀的合围之势(程阀掌兵权,主外;李阀控朝堂,主内)。
武阀处处受制,全面溃败在即,武则天当机立断,兵行险招,以皇太后名义强行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就是这次看似毫无意义的帝位更迭,在程阀、李阀原本密不可分的协同关系中划下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高宗皇帝临终托孤,是要程咬金辅佐中宗李显,平灭武阀;现在皇帝换成了比李显还懦弱、还无能、还没用的李旦,历经一代圣君(李世民)、两代明主(太祖李渊、高宗李志)的程咬金当然不愿意用举阀上下几万条人命去保一个废物皇帝,而以狄仁杰为首的李阀臣子则铁了心要维护李旦!
于是乎,程李联盟分崩离析,濒临绝境的武阀乘势再起,武、李、程、柴四大门阀相互对立,角逐争斗的格局自此形成。
程阀掌天下兵权,长期以来一直是其余三阀尤其是李阀、武阀觊觎的对象,狄仁杰及武阀三巨头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把娄师德提拔为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把武崇训安插到前线,但程阀两代在军中数十年的积淀又岂是轻易能够撼动的。
“河东道的军务名义上由李阀提拔的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主持,其实里里外外都操纵在我们程阀手中。”
——这是程天羽听完程重远关于河东道军务的叙述后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时局之下毋庸置疑的事实。
河北、关内、河东三道中,河北道由程阀老大、辅国大将军、幽州都督程处默牢牢把持,手控十万铁骑;关内道则交予薛丁山之弟、右威卫大将军薛慎惑;河东道自镇军大将军、鄂国公尉迟宝林右迁太常卿以来,虽由娄师德接掌行军大总管,名义上占据最高职衔,真正的权柄却全掌握在尉迟宝庆(尉迟宝林弟,尉迟家老二)、罗志行(罗通弟,罗家老三)、秦珏(秦怀玉弟、秦家老四)等手中。
听方才宣读的旨意,再一联系兵权之争前因后果,程天羽顿时醒悟。
武阀、李阀这是借着边关献捷,举朝庆功之际,合着伙用有功无赏、厚此薄彼、明升暗降等种种手段褫夺程阀诸将的兵权,令得河东道彻彻底底地脱离程阀的控制,就此成为武阀、李阀的地盘。
论兵力,河北道最强。
论地盘,关内道最大。
但说到地理位置,则以河东道最为重要!
不是军事意义上的重要,而是对程阀大势的重要。
须知河北道、关内道、河东道连成一片,共同铸就了大唐坚实的北方屏障,河北道居东,关内道在西,河东道理所当然的位于中央,一旦被武阀、李阀夺走兵权,那就等于在程阀的核心地域打下了一颗钢钉,一颗后患无穷的钢钉!
断绝河北道、关内道之间的联系,形式上孤立两地;牵制两地兵马,一旦洛阳出事,程阀治下数十万精锐之师难以快速回援;以河南道为基点,逐步向外扩张,光明正大的招纳兵勇,培植势力……
程天羽越想越觉着不妙,情知一旦被李阀、武阀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PS:昨天在留言里看见了几位书友大大对小萌的安慰和鼓励,在这里谢谢你们,请给小萌一些时间,小萌会重新振作起来的。
第四十三章 一击必杀,武则天的权谋
PS:抱歉,早上去单位忘记带U盘了,拖到现在才更新。
“天后陛下——”
紧要关头,秦怀玉大步一跨,昂然出班。
开始反击了!
程天羽不动声色,隔远暗暗瞧着。
“大将军有何见教?”
武则天凤目一寒,念圣旨念到口干舌燥的大内总管纳兰德吓得身子一缩,赶紧噤声,乖乖退到一旁。
“对契丹一役,大获全胜,这是当朝盛事,理当司礼庆贺,但这封赏……”秦怀玉不愧是军方二号人物,直面的武则天竟丝毫不惧,中气十足的朗声道,“但这封赏未免太过仓促,太过荒唐了吧。”
“大胆!”武三思叱道,“圣上旨意岂容尔等置谑!”
“哼,敢问武大人,圣旨上所谓的加封、拔擢、右迁有否通过兵部,有否问过军方,有否让圣上亲口允准。”秦怀玉拔高语调,厉声质问。
“这……”武三思先是一滞,旋又笑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此番诸位有功之臣加官进爵的封诰已报经阁部,狄阁老及阁部众臣工并无异议,至于圣上那里……”武三思唇角泛起丝邪祟的笑意,朝武则天略一欠身。
“皇儿也已答应了,不是么?”武则天没有退回帘后,反是站在御座旁居高临下的冷然道。
李旦哪敢忤逆,略略迟疑了一小会连声称是。
对皇帝的软弱,程阀众将早见怪不怪了,不然也不会弃他不顾,弄成今天这幅局面,倒是李阀众臣子现出愧色,为自己保得是这么个孬货而暗暗心焦。
程天羽远远看着狄仁杰,见他仍是之前那副凝重专注的严肃样儿,晓得是在暗中筹划和武阀联手掌握了河东道的兵权后如何再把武阀逐出当地,由他李阀一家做大,单独掌控北方边塞这不可获缺的军事重镇。
哼哼,真以为一切如你们所想,我们程阀真的没有反击之力了么?
程天羽心中冷笑。
“永徽率白纸黑字,有关军方职衔、兵权分配等的一应调动,须经兵部核准,再报阁部备案,确认无误后最终由圣上准予,方可颁布执行。”兵部尚书薛丁山走到堂上,不紧不慢的道,“我大唐立国伊始便是如此,难道有人想肆意更迭,冒天下之大不韪,忤逆太宗、太祖皇帝留下的成法惯例么。”
在军权至上的那个年代,这番话抛出来无疑具有十足的权威,谁敢质疑,谁敢反对,那就是辱及先皇,十恶不赦。
程天羽听在耳中,差些儿拍腿叫绝,大赞叔伯们老谋深算,精于权谋,一开始便切中要点,给对方强有力的还击!
“平阳郡公言之有理,臣复议!”
“臣亦复议,此番有关河东道兵权种种调动可以擅自绕过兵部么?”
“阁部越权处事,视我大唐律法如同无物,该当何罪!”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当重加惩处以儆效尤。”
尉迟宝林、罗通、程处弼、魏元忠依次启奏,轮番出击,顿时盖过对手,声势上把武阀压了下去。
“各位公务繁忙,连日操劳,阁部这是不想众将军过于疲累这才代为操持。”
“我等食大唐禄,受大唐爵,为大唐天下义不容辞!”
“圣旨已下,难道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