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秦-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解完秦军眼下的情势之后,吴狄却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上,便是他从陇西狄垣带来的十万戎狄骑兵为何眼下之余五万人马,并且目下如此重要的朝议,居然没有一个戎狄部族的首领出席。
提到此事,嬴虔也是一肚子火,拍案道:“戎狄部族狂傲牛顽,自从岁初(去年十月)被墨者借调至河西游击后,便是对国府令听调不听宣。眼下这五万戎狄人马都驻在频阳,西的首领派人传来消息,道是墨者要他们驻守当地。若有战事可持军令调动,若无战事只需每月解去足额粮草便可。”
吴狄闻言点头,之前归国途中鬼谷子也是将他策反戎狄拥立之计的谋划详细道出。这个谋划原本是为了吴狄归国之后不能以和平演变方式谋取秦公大位而做地消极准备,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是由历史作为注解、恒古未变的真理。眼下搞出了这个神人天降的戏码之后,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权利地准备便是显然没有必要了!
部队调动之事,自然由通晓军务的大哥嬴虔负责,至于国内政务嬴渠梁也是早就安排得井井有条。正所谓名不正着言不顺,嬴虔身为左庶长掌管军务下达军令自然无碍,但嬴渠梁这个前任国君眼下的身份却是略有尴尬了。
老秦人秉性务实,不做作。因此嬴渠梁也就没什么顾虑。直接开口问吴狄要官。对于此事,吴狄自然早有谋划,当场便宣布,将嬴虔和嬴渠梁二人分封为左、右监国公,各领封地一千里。哪知吴狄才将脱口而出,群臣都自蒙了,须知眼下秦国还属周国,秦国的国君称为秦公,爵位才是“公”这个级别。吴狄却是一上来便给嬴虔兄弟封公不说。还一封就封了俩公,难道秦国要搞三公并立?可即便要搞三公,这也得需要得到周室的认可册封才行啊!
作为文官之首,上大夫老甘龙自然不能对此种逾越行径坐视不理,正要说话却是被吴狄给抢断了话头:“唯今之计。当是以国战为先。列位老臣。忠心谋国,当全力以赴。为我老秦全此大功。至于国制礼仪,都属旁枝末节,如今周室衰亡,西秦将兴,弃本逐末,岂不是徒惹耻笑?内史可在?”
“臣在!”景监拱手答道。
吴狄逐道:“由你代本公起草顾命令书,本公将同大哥共赴函谷关出战,二哥留守栎阳代为监国,若本公遭遇不测,二哥将继秦公之位。”
群臣一听,皆是齐齐愕然呆滞,旋即想到吴狄之位实乃天授,自然也就不需要做些什么防备工作,当即齐声称善。
而吴狄更是起身来至嬴虔、嬴渠梁身边,执手殷切道:“大哥、二哥,三弟才将归国,领兵打仗才是三弟强项,国中形势、政务三弟却是无从下手,因此这举国政务地重担,还需二哥担待。此去函谷关,只为圆老秦人多年夙愿,收复失地。我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定能重整大秦,图复穆公霸业!”
嬴虔、嬴渠梁二人也是听的心血沸腾,三人六手紧紧握在一起。
理顺了君位更迭之事后,剩下来要做的便是处理国事家事。
国事方面,出兵函谷关本就是嬴虔和嬴渠梁一手主持策划成案,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如此此次空降归国,可谓是捡了一个天大便宜。眼下正至五月仲夏,虽然秦军战备周全,但魏国形势未明,因此秦军出兵日期最快也得等到立秋方可成行。
因此吴狄当先便下令调将戎狄骑兵调来骊山大营进行整编,又将驻守栎阳的秦军主力以普通行军地速度分赴河西一线地城池,做出坚守之态。庞涓撤军之后,魏国攻秦所光复的河西九城并未留守一兵一卒,全线放弃。只在靠近少梁邑的渭水沿岸安置了一万骑兵作为机动,防止秦军秘密渡河。
目前魏国事态,秦国上下所知情况之是魏国公子密谋篡位,庞涓班师回朝欲救魏王。就吴狄所知,魏王陷落合阳、公子篡位都是墨子一手安排,而眼下庞涓围困安邑,内里情况却就是不得而知了。
山间有风,林间沙沙而响,安逸飘渺。
墨家总院,一座凉亭之内,老墨子正带着数十名童子正在温书研习,此时老墨子虽然还是那身光头、黑衣、赤脚的装扮,手中却是多了一把扑扇在微微的扇风,目光之内却是在凝视着一幅才由海东青从魏国境内传来的图样。
图样画在薄羊皮之上,所描绘的事物就老墨子看来,只怕天下间能识者数不过一个手掌。老子看了良久。不禁哑然笑道:“真没想到,还真叫他小子给弄了出来。”
见老墨子开口,一旁温习的童子当中。却是有一名年纪在十六、七岁地女弟子开口问道:“巨子,此物究竟为何物,形状为何如此怪异?”
老墨子哈哈一笑,道:“呵呵,说它怪异也是可以。你等可知,此物有登天之能!”
“登天之能?”凉亭中地众人一听之下都自惊呼,也不顾礼数,便都围到了老墨子身边。对那幅图画上的事物探究起来。这些弟子都是墨者门下子丑寅卯四门当中丑门地幼年弟子。还属于研习修身阶段,老墨子虽然贵为巨子,但平日里丑门弟子的功课却还是由他来教授。
幼年弟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自然不能研究出画中事物如何能够登天,便把疑问拿来向老墨子求问,哪知墨子却是笑而摇头道:“若是巨子能够制出,早就制了……此物日后你等必然可见……”
众弟子听了,也觉有理,可那名一早提问地女弟子却是继续问道:“巨子可知。此物究竟何人所造么?莫非真是我那义兄……”
老墨子闻言笑着点头道:“良儿,当真是你义兄!”
那少女闻言神色一怔,便不在说话。此女年芳当在二八之上,生得虽是眉清目秀,不过相貌却是少了几分女子地娇柔。多了几分男子地昂藏。若是吴狄有幸来此辨认,或许隐约还能从她身上看出某人地影子。
不错。此女便是吴狄投生时最先见到的一个人:王良。
王良本是乡野人家子弟,因自幼女身男相,遭家人唾弃,流落街头。后被墨者秘密收为储备子弟,悉心培养,不料却是因为一件事故,这才引出她和吴狄的瓜葛。却说那年王良之师和吴狄定了三月之期,归了墨门安插在秦国地秘密学社之后,才知墨者已经注意上了这个突然冒出来地秦公义子,而墨门本意是让王良回复女儿身后让其潜伏到吴狄身边作为监视和内应,可王良死活不允。
身为墨者,虽然墨门教习严厉,但也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因此这一拖便拖了快有三载。
却说日暮西陲,老墨子罢了教学之后,才归洞府欲用夜食,却有墨者急切来报,送上栎阳手书一卷,老墨子展开一看,未过三行便是觉得胸中一阵热血翻腾,愤然将手书砸将出去,喝骂道:“混账!”
见巨子雷霆震怒,负责侍奉老墨子的墨者急忙派人去请眼下留在总院子门师兄相里勤。相里勤赶至之后,取了手书一看,便觉得眼前一阵晃动。手书内容自然无他,便是嬴无敌乘坐九天玄女的天舟驾临栎阳,宣示赢无敌果真是圣人,而秦公嬴渠梁退位让贤,已经把大位让给嬴无敌。
相里勤看罢手书,轻轻放下之后便跪坐一旁等待老师调遣。此事,相里勤也是不知如何应对此事,眼下大师兄禽滑离尚在秦魏接壤之地预备阻截,而邓陵子却在安邑主持魏篡位,引庞涓退兵大计。小师妹玄奇则跟其大父百里遥至今未归,正个墨家总院,子门弟子只剩下自己一人而已。如此大事,虽然有老墨子谋划定夺,可作为弟子不能为老师分忧,也是不妥啊。
老墨子皱眉思索许久,这才伸掌击案,对相里勤道:“去,把魏请来!”
不过半刻时辰,一身不已打扮的魏在三名墨者的陪同下被请到了老墨子所居洞穴。
当日合阳城破,魏走脱不得,他和爱妃狐姬一道被墨者夹持来这神农大山之内,至今已是三月有余。
眼下的魏,早没了昔日少梁山上吴狄初见时的富贵之态,硕大的肚腹小了许多不说,额上地皱纹也增加了不少,若是此时有往日熟悉他的大臣见得,保证会惊呼“王上老也!”
魏久为国主,虽然是身为人质,但威严犹在,入席就坐之后,便是看这老墨子一言不发。老墨子却是开口笑道:“魏王可知,老夫今日见你何事?”
魏不卑不亢,答道:“寡人不知!”
老墨子语出惊人,石破天惊道:“放你归国!”
哪知魏却是面上半点表情都没有显露出来,反是淡淡说道:“巨子不怕寡人归国之后,下诏屠灭墨者么?”
“呵呵!”老墨子却是笑道:“若要屠灭墨者,须得先灭秦国!待尔灭得了秦国,便随尔心意吧!”
第一【第124章】 四部九司
嬴渠梁四年的纪年历法,在这年的五月二月二十六日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赢无敌一年!
对于赢无敌一年这个纪年方式,无敌并不太感冒。按照无敌的想法,以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而论,最最应该用来当做纪年的标准,应该是从黄帝轩辕战败蚩尤,统一华夏建立部落文明的时候起,可无敌让人细细一算,却发现具体历史竟然无法考证。
退而求次,无敌又让人去核对大秦开国以来的年份,却得到了数十个相差了数月至数十年不等的答案。而按照无敌所知,这老秦开国应该是公元前七百多前的事情……等等……公元?
这个公元纪年,不是以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殉难者生年为初始的纪年么!后世之所以用公元这个纪年,正是因为西方的宗教几乎征服了大半个世界,迫使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这个纪年形式,既然自己已经逆天了,再逆一次便又如何?
赢无敌一年五月二十六上吉日,栎阳国府。
一身国公冕服的嬴无敌安坐在国君大位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和恭贺。就在今天早上,按照周室礼仪,举行过国公继位大典之后,他便成为了秦国的君主。
待贺唱完毕,群臣起身时,无敌身后的卫尉黑伯道:“列位老臣,今日朝会,朝仪如斯!”
大臣纷纷归席就坐,也在这时站黑伯却是伸手击掌。“啪啪”两响之后便有内侍抬来两副案席,一左一右摆在国君主席两侧稍微靠前的地方。无敌起身向一脸愕然嬴虔、嬴渠梁兄弟道:“二位兄长,我兄弟合力掌国,当并肩而座!兄长万不可推辞,请入座!”
见无敌如此说道,两人也知托辞不得。只好拱手入座。
待众人坐定,无敌拿眼一扫在座的列位秦国大臣,轻咳一声。便有长史扬声道:“请国君宣示国策!”
众臣逐合道:“请君上宣示国策!”
无敌归国至今已有十日,期间虽然忙于继位大事,但也抽出时间和嬴虔和嬴渠梁二人把秦国上下政体梳理通透,并也获得了两位兄长的献策,胸中已有成竹,便道:“诸位,去岁至今。六国伐秦。少梁山上先胜后败;庞涓困城,本公又身陷齐地,其中种种,诸位都以详知,便不赘言。而今,本公得继大位,首要之事便是乘魏国自乱之机,出兵攻魏,一举拿下函谷关。收复失地。”
群臣听得明白,旋即齐声喝道:“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然则……”无敌话锋一转,却是道:“攻魏之事固然重要,但求贤变法之事也是刻不容缓。求贤令颁发至今。各国士子入秦者以逾千人。招贤纳士终有大成。秦国锐意变法,虽不期速成。但也不可因战事而荒废。今本公与左右监国公、上大夫、内史、长史会商,决意改组内阁,变法求新,推行新政。”
言道此处,无敌便向黑伯点头道:“宣书!”
黑伯展开一卷羊皮手书,大声宣读道:“大秦第一号国公令:招贤纳士,国之大计,然国中官制臃肿,尸位素餐者甚,使国力渐衰,回天乏术。而今求贤得士,务使贤不遗野,今上励志推行新政,革新政治,图复穆公霸业,即日起内阁改组,新设四部九司:其一、新设大秦内政部,主司国政,上大夫甘龙领任部长。其二、新设大秦外交部,主司对外邦交,长史公孙贾领任部长。其三、新设大秦国防部,主司举国军务,左监国公嬴虔领任部长。其四、新设大秦商务部,主司举国公私商贸,右监国公嬴渠梁领任部长。四部之下,分设内政部下属之民政司、财政司、律法司,外交部下属之外事司、礼宾司,国防部下属之军备司、国安司、公安司,商务部下属之外贸司。以上各司司长人选未定,诸位可研读各部司官制文书,了解各司职责所在,可举荐贤能任事、亦可自荐!”
黑伯读罢,除甘龙等一早便知这改组详情内容之外,满朝数十大臣皆是愕然一惊。
新政!新政!
新政这东西实际上早在献公时便开始在秦国动手,可搞了二、三十载,依旧还是换汤不换药地老调子。秦国官制若说臃肿,可就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大秦掌军的是左庶长,掌政的是上大夫,掌财赋的是中大夫,掌官吏任免调度的是少大夫、搞邦交地是长史、搞情报的是内史,其余职务都是闲职,何处需用人手便调派何处。
秦国在册官员总共也就不到五百人,如果详加算来,以秦国人口综合秦国的土地面积和行政区域范围等因素来计算地话,秦国的官吏对百姓的比例可谓是相比山东六国来说是最低的。就以齐国来计,齐国此时的官民比例近乎一千比一,既一千个男丁(女口不计)才能摊到一个官吏,而秦国的官民比例按照吴狄的草算,赫然是三千比一。
既每三千个可以提供赋税和徭役地男丁,才供养一个官吏!
一个县衙,十个衙役一个官,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最基层地行政管理结构。这种设想,当然不是意味着行政管理分工越粗越好,但是即便在汉代全国人口进入五千万的时代,西汉时期官民比例还是1:7945(此时已经计算女口),这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官员总数不超过6500人。如果再按照汉代全国103个郡国的行政区的划分,那么平均每个郡(国)也只有60几个人,据记载,汉代的大郡。官员总数不过百余人,但是人口却超过十万。
这种记录随着历史地发展而逐渐发生了变化,唐高宗时中国的官民比例达到了1:3927,即3927个人养活一个官员,元成宗年间,这个数字改为1:2613。明神宗时代这个数字大约是1:2299。今天我们所能够寻找到的历史记录中,康熙年间地官民比例大概是最高的,约为1:900。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世。官方给出地官民比是1:198,非官方学者统计出来的数据却是1:18!
1:18这个数据看着确实有点吓人,可想想看光是某党便有七千万人了,更何况还有每年以数十万计地公务员在鱼跃龙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王朝地官民比例总是在不断加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由于历史上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制度地不断发展和加强。中央机构也在不断增加和改革。秦汉时期的三公制度。到隋唐时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再到明清时代在六部基础上又增加了内阁、军机处这样的中央枢密部门,机构逐渐增加使得中央机构越来越庞大。而除了工作任务划分越来越细之外,中央集权体制下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也推动了新地部门设立和发展,增加了用人总数。
眼下秦国锐意变法,自然不能遵循落后地古法,并且也不能太过寡恩刻薄,将老臣们踢出局外。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扩大官吏人数,细化政府部门职能,擢升老官吏的同时也预留出大量空缺给士子们。
因此,无敌的四部九司政府机构改革令一下。群臣都自琢磨起来。随着黑伯宣读完毕。便有侍者将书有各部架构、人事编制,司职任务、规章制度等相关信息的竹简抬到了议政堂的中央。直接堆成了一座竹简小山。
未待众人取读,老甘龙竟是颤颤巍巍的站将起来,指着那座竹简堆成了小山骇然问道:“敢问君上,此等规章,乃是君上一人所著?”
“正是!”无敌点头,群臣见状大骇。
无敌天降归国,距今不过十日,如说无敌归国之前便做好了此等规章,别说众臣不信,便是去街面上唤个幼童稚子怕也难信。可是,不论这规章如何,只在十日间便能谋思出这听上去挺像回事的“四部九司”新政,并且列撰出各部各司的章程制度,这便不是一个凡人能够随随便便做出来地。
更何况这新君嬴无敌,先前还是一个屠户之子呢!
思及此处,众臣都是对视一眼,心有所得:想必,凡此种种,都是上神玄女所授!
有了如此潜意识地认可之后,再看这四部九司的权限设定、职位分布和司职事项,自然就觉得如此安排合情合理,大有可为。足足花了一个时辰,待众臣看完规章之后,这便开始举贤谋职。
嬴虔、嬴渠梁、甘龙和公孙贾作为四部执掌,自然是无人敢有疑问的。而下属九司的各司之长便是让人差点争破了脑袋。不过,虽然众臣扯皮太甚,无敌却也不愿独裁,待双方交锋良久,各自认定人选互相妥协之后,这才敲定了最终名单:民政司长为少大夫孟怛(孟氏族)、财政司长为中大夫杜挚(士大夫)、律法司长由廷尉嬴彩暂代(国族)、外事司长为奉常西乞赫(西乞氏族)、礼宾司长为典客白喜(白氏族),军备司长为将军嬴黎(国族,无敌系)、国安司长为卫尉黑伯暂代(无敌系)、公安司长为子车英(无敌系),外贸司长为景监(无敌系)。
这其中孟怛、杜挚、嬴彩、西乞赫、白喜都属老世族、老国族和士大夫一系,作为安排嬴黎、子车英和景监担任要职的交换条件,只能是让他们均分了看上是肥缺,实际上却属于鸡肋地要职部位。
只要将国防、商务、军备、国安、公安、外贸等六部司牢牢掌握在手里,便能合举国之力,如臂使指。
解决了四部九司地首要官员人事安排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为这些机构安排做事地马仔,当然马仔地人选各部官员心中都是早有计算,不过安排在招贤馆的千余各国士子却也不能放了人家鸽子。
罢了朝议。无敌便携着四部之长联袂来至招贤馆。
才入馆中坐定,命馆令召集士子觐见的期间,老甘龙却是出言道:“君上,自古求贤,任才治国而已。明君圣王求贤,都是踏勘贤士而后访求。出山便能立即领政。我祖穆公,便是如此,今日不然。求贤令如石击水,浪起千层,谁敢说并无市井无赖混迹其中?”
无敌听来,知其有策,自然不耻下问道:“上大夫言下之意是?”
老甘龙抚须笑道:“山东各国,学遗古风,修学士子便是再有万人也不算多。唯今之计。老臣到有一个办法可考校各国士子:叫入秦士子开列自家读过书目。可辨良莠,而后再辨其才能。”
甘龙此话咋一听来似觉有理,不过无敌却是从他表情之中听出了别样味道来,当即倏然道:“俗语有云:有志者不在年高,无才者空活百岁。以读得书目多寡而辨良莠,岂非逐本求末?昔日姜尚溪边垂钓,文王可曾命其开具书目,以辨良莠呼?”
甘龙之意,换在别地或许有理。可放在眼下,却有暗讽无敌嫌疑。须知无敌现今身份,本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屠户,一个屠户做了君王,却要士子以读书多寡来辨良莠。这岂非是要贻笑天下?
无敌寥寥数语。暗藏双管,把老甘龙说得面上一窘。便不再言语。
一旁的嬴渠梁见此情况,自然出言缓和道:“莫非三弟心中已有成算?”
无敌笑道:“成算不敢说,办法却是早就思谋好了!两位兄长拭目以待即可!”
不一刻,馆令布置妥当,这便来请无敌等人入席。
秦国招贤馆本是由一座兵器库改建,步入招贤馆广场,只见前后左右,人海人山,除广场正中有十数张席位之外,其余士子皆是垂手竖立。
馆令当先喝道:“国君莅临,先生入席!国君……秦公到!”
近千士子急忙齐齐拱手躬身,和声道:“恭迎圣君!”
听的圣君呼号,无敌愕然一愣,旋即转念心想不对,此时之人自然是不可能看过台版连续剧《倩女幽魂》地,这“圣君”莫非是圣人和君上的集合体?
虽是脑中浮想联翩,无敌却也是龙行虎步的行入主位道:“诸位,请入座!”
“谢圣君!”众士子再次行礼,只见前排置有席案者皆入座,后面无案士子则继续垂手矗立。
无敌拿眼一一从列席士子面上扫去,很快便在席间见到了两位熟人,当即微微点头示意。也在这时,招贤馆令喝道:“诸位先生,国君亲临招贤馆,宣明任贤用能之策,以定诸位去向。”
馆令话音才落,众士子便齐声道:“请圣君宣示国策!”
无敌当下长身而起,扬声道:“诸位先生,嬴无敌继位为君,秦国鼎新,万象更迭,且栎阳之危才解,收复失地在即,纵是嬴无敌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虞分身乏术。今有无敌兄长嬴渠梁,行令求贤,诸位贤士,不畏艰险,辗转入秦,嬴无敌与秦国臣民对诸位深感敬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