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血腥味刺激的人心头一寒,明晃晃的兵器在闪光,所有人都生出了无力回天的感觉!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对高丽的态度
更新时间:2009…7…17 2:06:03 本章字数:3408
昨天一时没注意,把稿子弄丢了,今天重写吧!
高丽对于中原来说是一根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中国历史上,除了跟草原上关系紧张的时代,否则,高丽一直是中原皇朝的打击目标。
一直以来,在中原的眼里,高丽、辽东就是苦寒之地,人烟稀少,直到清朝的时候,那些政治犯还要被流放到东北的宁古塔。
说起来,高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还在殷商时期,这里便是殷商王族大臣萁子的封地,,当时叫做萁子国。萁子国的封地城邑便在水西南,叫做乐浪。周灭商,因萁子贤能,大度地保留了萁子国。整个西周数百年,萁子国庶民被中原人唤做“高夷”,也叫做高句丽、高丽、句丽、句骊等等。及至春秋板荡,萁子国一班老世族便思念故国,自认殷商臣民而与中原疏远。到了战国之世,叫做“满”的萁子国国君便自立称王,中原战国便直呼其国为“高句丽”了。秦开平东胡,自然也吞灭了这个“高句丽”,当年的萁子国便成了后来的辽东郡。
然后,作为原本汉朝的一部分,高丽最后还是建国了。当时草原上的扶余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鸭绿江沿岸的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统一了其周边的扶余、沃沮、东并吞并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三国的强势,控制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
高句丽统治的地区是汉魏辽东、玄菟、乐浪三郡之地辽东郡早在战国末年就是燕国的领土,鸭绿江以东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自从汉武帝元封二年灭卫氏朝鲜,到东晋义熙六年被高句丽占领之前,在中原政权直接统治之下达5个世纪之久。
高丽扩张最快的时候应该是五胡乱华的时候。草原上的民族都冲进了中原,谁还管得了那个不比草原好到哪里去地高丽啊!于是高丽就开始趁机扩张。差不多占据了整个朝鲜半岛,还有南下的趋势。
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很多人都说什么隋炀帝好大喜功,将这场战争定义成了对高丽的侵略。当然了,大唐一直就是这么宣传的,毕竟。除了修运河,广造宫室,真正将强盛一时的隋朝国力消耗殆尽的便是对高丽地战争,因此,需要隋为鉴的大唐便主要从如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等现实政治的角度,孤立地看待这一事件,谴责隋炀帝穷奢极欲和滥用民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隋在对高丽的战争中不知损失了多少财富人口,高丽俘获了大量的战俘。甚至,高丽那边一直有屠杀隋兵的京观。
大唐明面上保持了对高丽的友好态度,高丽也对大唐的强势崛起收起了爪牙。在李渊当朝地时候,还将一些战俘归还了大唐。不过,大唐未必愿意领情便是,大唐一边谴责着隋炀帝的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好大喜功,觉得他师出无名,仅仅是因为扩张国土的**而发动了这么一场又一场地缺乏正义的战争。一边保持着和隋朝一样的对高丽的政策,毕竟。高丽对中原的压力实在是不小。
高丽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无害,或者说,不仅具备入侵中原的可能,它还较之突厥更多地具备着于占领之后统治中原的可能。当然,前提是,它能先解决与百济、新罗之间的问题。毕竟,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之间虽说是呈鼎立之势,之间地纷争一向不曾间断过,高丽的国力比起另两国来要强上一些。很有可能统一朝鲜半岛,到时候,就有了余力南下了!
隋朝对高丽的征讨不仅仅是那官面上所说的高丽阻止了新罗百济纳贡的道路,而是,高丽的扩张,企图控制辽东地区以及那里的少数民族,如契丹,这已经挑动了隋朝的敏感的神经。五胡乱华给中原带来地伤害太大了,中原不能容忍一个露出了獠牙。随时要扑过来要一口的邻居存在。
李渊执政时曾一度想取消高句丽称臣。允许其独立。这种错误地想法遭到大臣们地反对。在隋朝就曾积极支持隋炀帝以武力收复辽东地裴矩。做了一个形象地比喻。他对李渊说道:“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中国与夷狄。犹太阳于列星。不可以降!”温彦博也说:“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
如今。泉盖苏文杀了高建武以及几百个相关地大臣。又立了高建武地侄子高藏为王。自己自封莫离支。相当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国务卿。差不多成了高丽一手遮天地人物。或者说。他从来都一手遮天。
最叫大唐不能容忍地是。泉盖苏文如今打地主意是。与百济和亲。一起攻击新罗。
大唐地报纸上开始渲染泉盖苏文地不忠、不仁、不义。大逆不道。弑君杀臣。独断专行。侵掠邻邦。蛮横得如同布什口中地萨达姆。当然。大唐是这个时代地国际警察。需要维持国际秩序!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差点就想当场宣布。发兵辽东。让那些已经忘记了大唐威严地家伙尝试一下大唐地兵锋是否依然锋利!
所有地舆论机器全面开动。高丽地历史被翻了出来。隋朝出征士兵被屠戮。被俘虏。他们生活地凄惨。对家乡地渴望也被披露出来。高丽被形容成了一个狂妄自大、卑鄙无耻地国度。泉盖苏文地脑袋上被扣了不知多少古往今来可以找地出来地恶劣地形容词。就差没说他一生下来就长着反骨。他老爹怎么没把他直接淹死在便盆里了!
除此之外,朝鲜半岛上三国的具体形势也被登到了报纸上,五花八门,甚至连新罗女王金善德养了几个面首这等八卦也登了出来,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又有人说,那个高藏,实际上是泉盖苏文和他老妈偷情的产物,要不然,高家那么多人,王位怎么就落到了他头上呢?提出这个八卦的甚至不知从哪里弄出来一份两人的画像,印在报纸上,来了个“寻找两人相似之处”的有奖竞猜活动,很是受欢迎。
当然,那只是些小报上的花边新闻,搏人一笑而已。真正正规的报纸开始分析三国目前的国力兵力对比,请了一大堆有名的将领在报纸上分析三国混战的几率有多大,新罗能支撑多久,百济是否会同意和亲计划,百济是否会反过来摆高丽一道,转而与新罗结盟,等等!一些想要打仗想疯了的将领公然宣称,给他多少人马,他就能打到平壤城下,将那个泉盖苏文的脑袋摘下来送回长安。大唐所有的军队都开始进入了紧急状态,十六卫每日里训练的热火朝天,就想着跑高丽去一次,挣上一份战功,回来好封妻荫子。各种各样的战术计划被提出,一大堆人天天在报纸上吵来吵去,互相批判着对方如何如何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辽东具体的地形图也被描绘了出来,军方制作了最新的沙盘,天天盯着它看,小棍子不时地捣着平壤城的所在,恨不得立刻就去把它踏平了!
李世民也急啊!不过,毕竟,高丽还没有付诸实施,没有正式挑战大唐的尊严,也就是说,现在发兵,还是出师无名。
不过,这借口什么的,找找总是有的,关键是朝中大臣的态度问题。武将就不要说了,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自然成天想着冲锋陷阵,生怕天下太平,没仗打了!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文臣。
李世民为了保持泱泱大国的气度,尽管心里很是猴急,但是还是要先采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的。
贞观十六年,太宗闻建德死,为之举哀,使持节吊祭。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但是真正的目的便是静观其变。
然后,李世民不想再忍下去了。他很直接地告诉一干手下,说道:“盖苏文此人实在是太过分了,高建武也是大唐册封过的高丽王,他居然杀君攘国,实在是太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了!大唐如今如此强盛,朕攻打高丽,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朕打算御驾亲征,你们觉得怎么样?”
文臣说起来是最不喜欢打仗的,前方打仗,拼的是性命,更重要的是,拼得是钱啊!装备、粮草、车马、还有战后的抚恤封赏,那样不要花钱啊!所以,劝阻是必要的。
司空房玄龄就说了:“陛下士勇而力有余,戢不用,所谓止戈为武啊!妄动刀兵,本来就是不详!还是不要随意的好!”
司徒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高丽又没一个人跑过来叫大唐主持公道,此时出兵,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应该赐书安慰,隐其患,抚其存,然后高丽就会臣服于大唐了!”
李世民说不过他们,没办法,先忍下这口气,到时候一并清算吧!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
更新时间:2009…7…17 2:06:04 本章字数:3712
新罗遣使上言:“高丽、百济,累相攻袭,亡失数十城,两国连兵,意在灭臣社稷。谨遣陪臣,归命大国,乞偏师救助。”李世民遣相里玄奖赍玺书赐高丽,上面说道:“新罗委命国家,不阙朝献。尔与百济,宜即休
兵。若更攻之,明年当出师击尔国矣!”
当然,已经尝到了甜头的高丽与百济甚至觉得这是大唐的软弱,大唐并不想出兵,自然是没有理会。该打的还是要打,已经占领的地方是绝对不能还的,继续打下去吧,就算大唐打过来,按照中原一贯的做法,讨好几句,说些软话,到时候,还是自家做主!
“父皇要御驾亲征?”李承乾微微蹙眉,不过,李世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容易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人,因此,他既然已经宣布了决定,也就不容有人质疑了!
李世民如今年纪也算不小了,哪怕春天出征呢,到了辽东,也是由不得速战速决的,毕竟,那边的一切对于大唐的将士来说,都不是那么熟悉的。
李承乾很是恳切地上了折子,大意说道,这高丽也就弹丸之地,派遣一两个大将前去攻打便可,何苦要御驾亲征呢!实在放心不下,自己也可以代父出征啊!
不过李世民不觉得啊,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功,自然是要再次披上战甲,将那个隋炀帝收获了一生的耻辱的小国家打得落花流水,以此证明,自己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帝王!
没有人担心过这场战争的胜负,毕竟,以大唐一国之力,对付高丽百济这等小国,那就是举手之劳,不费吹灰之力,按照一些理想主义者的想法。应该是大唐大军到处,那些城池都要望风而降才对!
大唐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地备战了,海边开始建造海船,为征讨高丽做准备。
新罗已经发出了求援的国书,已经出师有名了。
但是,理由这种事。自然是越充分越好。自古以来,最是叫人振奋的莫过于汉朝陈汤公然提出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于是。大唐也炮制了一份檄文。大意如下:
其一、盖苏文弑君。又戮大臣以逞。一国之人延颈待救。(耳熟吧。很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地论调吧!嘻嘻!)
其二、连兵百济攻袭新罗。阻绝新罗入朝之路。更有意其社稷。
其三、不奉天朝圣谕。一意孤行。
出征在即。李世民一直对战果非常乐观。按照他地话来说:“朕必胜有五:以我大击彼小。以我顺讨彼逆。以我安乘彼乱。以我逸敌彼劳。以我悦当彼怨。渠忧不克邪!”
就像是当年曹操跟袁绍火并地时候。曹操这边提出地什么“十胜十败”一样。也很是安定了大部分人地心。
李世民真的御驾亲征了!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左难为副。帅江、吴、京、洛募兵凡四万,吴川五百,从莱州出发,由海路取平壤。以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为副,率领骑兵六万,兵进辽东。然后,水陆两军会合,有李世民亲自指挥。
李承乾留在了长安。继续他的太子监国生涯。这不是什么好差事,尤其还有一位雄心勃勃地老爹还在外面打仗,为了火头不要烧到自己头上,李承乾拿出了一份有关后勤的计划书,尽量为大军创造更好的出征条件。
本来李承乾的想法是让大军多磨蹭磨蹭,等到新罗灭了国,再一举发兵,这样趁着高丽、百济两国元气大伤,又来不及消化刚刚吞下去的力量的时候。将朝鲜半岛全部搞定。可惜的是。李世民自认为是君子,做不来这等事情。还是早早地让大军开拔了!或者这样说,李世民是个自信到了有些自负的人,他很早就开始领兵征战天下,哪怕是当初撷利趁着大唐最虚弱的时候跑到长安城下趁火打劫,李世民也就带了几个人跑到渭水那边,三言两语就说地撷利退了兵,因此,他只相信自己的计划!李承乾辛辛苦苦地安排了一大多事情后,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好不容易摆脱了一帮因为没能上战场而成天装可怜地家伙,他打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呆在东宫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武媚娘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李承乾一向觉得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应该被珍惜的,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自然要更加宝贝才好!出生在帝王家是一种不幸,一般情况下,婚姻都是无法做主的,尤其是女孩子,往往是作为对于大臣的恩遇,甚至干脆是和亲。好在如今大唐足够强盛,说是四夷臣服也不为过,皇家地女儿已经无须去和亲,不过,想要真正嫁得可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武媚娘有了女儿之后,浑身上下都透出母性的光辉,她每日里看着自己的宝贝,导致她一直没有记清楚奶娘的模样,有一次差点就弄错了人。
这个刚刚出生的女儿被取名为蓉,长得很像武媚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和花瓣一样娇嫩的唇,武媚娘每天用一种近乎膜拜陶醉的预期亲昵地叫着她地小名:“蓉蓉,蓉蓉!”小家伙还听不懂什么话,每次都是挥舞着胖乎乎的小胳膊,“咯咯”直笑。
“灵山卫,灵山卫,
几度梦里空相会。
未曾忍心搁下笔,
满纸都是血和泪。
灵山卫,灵山卫,
一草一木皆憔悴。
闻说灵山高千尺,
难觅一朵红玫瑰。
灵山卫,灵山卫,
多少情系天涯内?
日日空见雁南飞,
不见故人心已碎。
灵山卫,灵山卫,
一年一度寒星坠。
遥望去年星在北,
今年寒星又是谁?
灵山卫,灵山卫,
灵山何处无血脉?
且听夜半松涛声,
诉说昨日功与罪。”
武媚娘坐在摇篮前,轻轻的摇晃着摇篮,嘴里哼着曲子,曲子的词意有些忧伤,但是,武媚娘唱起来却别有一番温柔缱绻的味道,她嘴角含着柔软的笑意,眼睛里透出的光芒叫人心醉。
摇篮上系着的银铃清脆地响着,摇篮里的小蓉蓉眼睛睁得大大地,黑亮如黑珍珠地眼睛随着摇篮上悬挂着的小件地玩具在转动,估计对她母亲的歌声并没有如何领情。
李承乾轻手轻脚地走过来,伸手拥住了武媚娘,他将下巴点在武媚娘的肩上,呼出的热气喷进了她的脖子,武媚娘浑身一颤,脸一下子红了,她小声说道:“殿下!”
李承乾暧昧地一笑,轻轻的咬着武媚娘柔软的耳垂,她的发丝掠过鼻尖,李承乾只觉得心头一热。他轻轻的吐出一口气:“媚娘,有了蓉蓉,你都不怎么理我了!”武媚娘身上有一种清淡怡人的奶香,叫人沉迷。
武媚娘有些好笑,但还是低声道:“殿下,你怎么跟自己女儿还吃醋!”
李承乾低低地一笑,视线也落到了还躺在摇篮里的小蓉蓉身上,他温柔的叹道:“她是我们的孩子啊!真是个漂亮的女孩儿,将来,不知道有多少少年要为她痴狂呢!”
武媚娘抿嘴一笑,正要说话,一个浅浅的吻已经落到了她的脸颊上,武媚娘侧过脸来,两人很快唇齿相依,武媚娘脸色绯红,张开了嘴。李承乾的吻里带着淡淡的酒香,温柔中带着点小小的霸道,很快的掌握了主导权,武媚娘被动的承受着,眼神很快迷离起来。很多时候,女性其实比男性更加敏感,容易动情,尤其还是在自己的爱人面前。武媚娘毫无疑问,是爱着李承乾的,她很快双眼迷离,身体都软了下来。
热吻了一阵,两人才分了开来,李承乾顺势坐了下来,将武媚娘搂在了自己怀里,武媚娘微微的喘息着,淡淡的体香透出,李承乾温柔的微笑着,伸手握住了她的柔荑。
武媚娘好半天才恢复了常态,她嗔怪道:“陛下在外面征战,殿下难道不去帮陛下分忧,却来戏弄妾身,好没有道理!”李承乾轻轻一笑,又低下头亲了亲武媚娘的侧脸:“媚娘真是可爱哩!须知上位者无须事必躬亲,要不然,花上那么多俸禄,养着的那些臣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武媚娘有些羞涩,忽然看到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好奇地看过来,一下子又羞又气,伸手捶着李承乾的胸膛:“蓉蓉在看着呢?快放手啦!”
李承乾“噗哧”一下笑出声来:“媚娘,我却不知道,小孩子连父母亲热一下都要管的!”
“蓉蓉还小呢!”武媚娘娇嗔一声。
“所以她什么也不懂,也不用避讳嘛!”李承乾厚着脸皮说道,话说,他脸皮一向不薄。
“好啦,把奶娘叫来照看着就是了!”李承乾笑吟吟的站起身来,直接抱着武媚娘就往内室走去,“说起来,好久没和媚娘亲热过了,媚娘想我不?”
“殿下!”武媚娘的拒绝有些软弱无力,或者说,这就叫做欲拒还迎吧!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盖牟城破
更新时间:2009…7…17 2:06:04 本章字数:3662
(白天有事,很晚才到家,今天只有一更!)
李绩端坐在一匹赤色的骏马上,左手虚握着缰绳,右手握着马鞭,一身戎装,神情端凝,他只带了百名亲卫,远远的看着盖牟城。
他们刚刚度过辽水,大军已经在城外二十里扎了营,就等着攻城了。
“这也叫城池?”李绩看着那低矮的土墙,皱了皱眉,只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是谁啊,他可是大唐最有名的将领之一啊!一声之中,几乎没有尝过什么败仗,结果,原以为攻打高丽是场硬仗,结果,拦路的就是一座小土城!真是有些失望啊!不过,李绩一向是出了名的小心谨慎,从来没有轻视过任何一个敌人,最擅长的是审时度势,他沉吟了片刻,冷笑道,“若是高丽就是如此城池,无须多久,李某就能打到平壤城!”
李道宗驾驭着一匹极为神骏的黑马,那匹黑马感受到了空气中凝重的气氛,不安的打了个响鼻,李道宗伸手摸着身下的爱马,眼神很亮:“那么,大总管,明天就攻城吧!”
李绩看着远处的土城:“当然,速战速决!”
天边一抹金色出现,霞光照亮了天地。
唐军已然准备就绪,排出了阵型,随时准备攻城了!
“不必让我们的士兵去攻城了!”李绩抿着薄薄的唇,脸上露出了一丝残酷的笑意,“用投石机吧!”
李道宗同样冷笑道:“自然,这等城池,哪里值当我们大唐的将士出生入死!”
数百架投石机被推到了阵前,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开始调试角度,一块块削成球状的石块放到了投石机上。
“准备试射!一。二。三。发射!”
城头上地高丽守兵看着巨大地石头向着城头而来。都是惊恐万分。很多人都惊叫起来。
然而。那些石头最终落在了距离城墙还有二十多步地地方。这还是顺势向前滚动了地结果。城墙上地守卫都是长松了一口气。守军地将领得意洋洋道:“不要担心。唐军地投石机射程不够。打不到城墙上地!”
“真是白痴!”李道宗简直要乐起来了。
“他们白痴不是最好么!”李绩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难道你还希望敌人越强大越好?”
这边那些经验丰富地老兵已经记下了刚才地角度。调整了误差。重新开始发射。
然后,几乎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地巨石砸到了那不甚坚固的城墙上。用粘土混着蛋清夯实的土墙有些摇晃起来,一些薄弱的地方已经出现了龟裂。数十颗巨石正好打在了城楼上,不知多少来不及躲避的守军被砸成了肉酱,最最叫人崩溃的是,球型的巨石在还算平坦的城楼上还滚了那么几圈。又是造成了一大片的死伤。
城楼上充斥着血肉地腥味,红红白白的血液脑浆四溅开来,让人恶心欲呕。
高丽之前一直在与新罗作战。尽管得知大唐要来攻打,调回了部分兵马,但是,盖牟城这边的守军大多还是没有见过血地菜鸟,浓重的近乎粘稠的血腥味让一帮幸存者当场呕吐出来,一个个吐得天昏地暗,连绿色的胆汁都吐了出来。
不过,唐军可不会产生什么怜悯之心。隋朝对高丽的三次征战离现在还不是那么遥远,不过是一两代人的时间。很多唐军的长辈都是因为那三场战争失去了生命或者留下了不可挽回的损伤,如今的一战,对他们来说,不是所谓地挽救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