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白眼狼-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应年在宿舍里收拾东西,准备回乡,顺便也问问几个室友的打算。
林汉强哈哈一笑,还没说话,闻自尧就替他回答了。
“你甭问他,老林肯定是留校自学,他这是四年还不够读的,打算在学校把寒暑假都读满,凑个五年本科!”
闻自尧翻着自己的课本,还在犹豫是不是回家,老林条件不好,家里的关系又僵,他这么上进的人,能有机会就拼命学习,所以毫不犹豫住校学习。
闻自尧自己还是挺惦记家里的,不说寄养的姑姑家得去探望探望,自己家的小妹和妈妈,他也惦记很久了,总想买点东西回去看看。
可这兜里……
乔哥也帮了同学们不少,家里的食铺还特地高薪请北平大学的学子打短时工,宿舍里的几位都跟着沾光,他也跟着去每周做上十几个小时,平时生活上宽裕了不少。可这钱多了一点,用得也凶,买书买资料,平时和同学们聚会也不好意思总让别人请客,京城总要逛逛,偶尔买点特产。
一来二去,钱也不知用哪儿去了。
施复承都笑他,这么菜的理财水平,亏他还是读经济的!
“应年,我是打算回家一趟,宿舍就暂时让给他俩了。”施复承推推眼镜,嘴巴朝着年纪最小的“蚊子”一撇。
乔应年点点头,看看闻自尧讪讪的神情,眼帘微垂,没说几句就找个借口把蚊子叫了出去。
“……市,市场调研?”
闻自尧摸摸脑袋,神色迷惘,这课还没上呢?乔哥这也预习得太早了吧?
乔应年轻轻一笑,别有意味地看着闻自尧,说:“不是在京城,我想请你去广省州城做个调研。……好好研究一下京城市场人民的需要。”
他拿出一块电子表,不由分说给震惊的闻自尧戴上,又拿出两盘磁带塞到闻同学的怀里,最后拿出了五十元钱交给他。
“这是我请你协助调查的经费,你留个家里的联系方式给我,等我从家乡回来,会和我哥一道去州城找你。到时可要请你好好做个导游,带我们感受下州城繁荣的经济氛围。”
闻自尧紧紧捏着那几张大团结,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他看看手上的东西和钱,悄悄咽下一口唾沫润润干涩的喉咙,只犹豫了片刻,迅速把东西藏入怀里。
低声道:“我明白了,我会回家乡等你们的。”
第112章 回乡
“好好,乡亲们好啊!老何叔; 干活呢?哟; 春妮成大姑娘了!二子; 过来,舅爷给你糖吃; 你跑什么!……”
富贵哥穿着京城样式的衬衫; 带着一帮小弟们爬山涉水回家乡; 坐在“突突突”直冒烟,颠簸又喧闹的手扶拖拉机上; 扯开嗓门回应路过经过的乡邻村人。
山路难行; 这几年公社里也下大力气修了一截主路; 跑小车不行; 可跑个拖拉机完全不成问题; 那玩意是国家根据苏联老大哥的重工风格弄出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皮实,好伺候。只是山路虽然修整又拓宽了些; 公社也没钱弄成要求路基扎实的娇贵洋灰路,就地取材用碎山石和土灰铺的路,跑起来未免就有些颠簸。
曹富贵坐在拖拉机后斗上; 学着主席阅兵的样子威严气派地挥手; 这重心就有点不稳当,小乔坐在旁边; 两手牢牢箍住阿哥的腿; 生怕他兴奋过头栽下车去; 那就一个悲剧了。
“咳咳咳!宝锋,你丫会不会开啊?知道的这是接你哥回家,不知道的当你是筛米做人肉汤圆子呢!”
“哥,这是路颠簸,怎么能说我技术不行呢?再怎么说,我也是学习班上第一名毕业的,开了半年多拖拉机,几百只猪都拉过了,还能颠着你……嗷!”
宝锋当年跟着越教授搞农机修理,理论学了些,实操更没话讲,和公社里其他上拖拉机驾驶学习班的年轻人比起来,那简直就是鸵鸟立鸡群,很快就脱颖而出,赢得了公社甚至是县里第一批拖拉机驾驶员的光荣工作。
这活不单是工资高,一个月有四十多块,关键是荣誉,荣誉!那县里公社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看着拖拉机驶过,眼里那个闪闪亮哟……咳,他虽然已经家有媳妇,孩子都不小了,可也不妨碍他接收小娘们仰慕的眼光么!
曹富贵一巴掌拍到这臭小子的头顶上,骂道:“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呢?半年不见,你倒是长进了,侬阿哥是猪猡,侬还会是啥畜生啊!”
没看到倒是挺想家里的亲人们,偶尔也会想想宝锋这倒霉孩子,可是真见到人了……娘的,手痒痒就想往他脑袋上招呼。
“哥,大哥哎!我都是三个孩子的阿爹了,你多少给我留点面子好伐?”
留了两撇漂亮小胡子的曹宝锋,坐在驾驶位上,躲又没处躲,只能缩着脖子讨饶。
“哥,注意驾驶安全,小心手疼。回家去,我替你揍他。”
小乔凉凉地看了一眼不服气的宝锋,柔声劝阿哥,就怕他闹狠了,一个跟斗摔下去。
“哼哼!就算你当阿爷了,你哥还是你哥!”
曹富贵又一巴掌清脆地拍上宝锋的后脑勺,听这小子愁眉苦脸地哀叫一声蔫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安稳坐下。
曹宝锋偷偷翻了个白眼,有冤也没处诉去,从小就是这样,小乔这家伙就跟狗护食似的护着大哥,根本不管有理没理。他就算是想反抗,打得过细胳膊细腿的白嫩大哥,又哪里打得过武力值比野兽都凶残的,还为虎作伥的乔狗腿?
侧头瞄瞄大哥在京城住了半年,倒越发容光焕发的青春模样,曹宝峰酸溜溜的想,不是说京城风沙大,又干燥不养人么?怎么自家这个活宝大哥倒是越活越年轻了?
再想想拖拉机上装的满满一车好东西,宝锋肚里哀叹,果然大哥就是大哥,在丹山公社是条强横的地头蛇,到了京城,那叫一个四脚蛇进化成过江龙,翻云倒海,本事是越发大了。本来他还暗戳戳自得,自己在公社里那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了,那晓得阿哥一回来……果然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富贵,回来啦!”
“曹家阿婆,你宝贝大孙子回来咧!”
“富贵哥,我大阿爷正在你家坐着等你呢!”
“贵叔!”
第113章 南下
“二傻都有女儿了; 这日子可过得真快啊!长大可千万别长得像他爹似的; 黑塔一座。”曹富贵睡在小乔的屋子里; 感慨道。
知道他要回家; 阿奶和二婶早早就给他整理好了房间,可接风宴上大伙喝得高兴,好多亲戚都喝醉了,要留下来住一宿; 曹富贵索性把屋子让出来,自己跑到小乔的院子里住。
他们一道去京城,小乔的新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曹富贵索性托付了老酒伯,让他住进来顺便看院子。老头膝下无亲; 又不愿意千里迢迢去北方,住在这小院里; 和老曹家相互关照着,也算能照顾他下半辈子了。
洗尘宴上都是曹家自家亲戚; 老酒伯不肯去吃; 倒是和曹富贵坐在一道饮茶消酒; 说起乡间趣事、故人近事; 聊得很开怀。
“明天我陪你去见见老朋友们,”乔应年搂着阿哥低声说了句; 轻轻在他额上亲了记; “睡吧!”
在家乡待了一个多月; 但曹富贵似乎已经不怎么习惯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乡村生活; 根本闲不下来。他带着乔应年东跑西走,到处看看有什么可以开发的特产,要是能着乡亲们把山里的好东西卖到京城去,大伙的腰包都能鼓一鼓。
如今已经高升为公社书记的石河生十分欣赏富贵哥发达不忘本的品行,也抽出时间来跟他一道从京城人民市场需求的新鲜角度来看看这熟悉无比的家乡山山水水。
“竹荪、柿子、雷笋、酸枣果、黄花梨、白枇杷……样样都是好东西,可惜这山路太破,时鲜根本来不及运出来,只能自家吃吃,板栗倒是能运出去,供销社统购也卖不上什么价。”
石河生和曹富贵一道在山间地头转了一圈,也是感慨万分,当年要不是富贵哥发现了山上的那片栗子林,还有地主家窑藏的粮砖,还不知要饿坏多少乡亲呢!
如今公社里都逐渐种上了改良的粮种,温饱是没什么问题了,可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吃饱了就想着兜里的钱不够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滋润。
他虽然是公社的书记,可论见识和主意还真比不上富贵的眼界和决断,难得富贵如今上京都转了一圈,当然要找机会好好问问他的主意。
曹富贵也不藏私,使个眼色虚指上方,说:“中央领导都说了,‘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个国家政策肯定是会逐渐向经济发展的方向走。老石,咱们丹山也得抓住时机,鲜的货出不去,那就先想想怎么加工,做笋干、萝卜干、柿子干……多跑跑城里,很多厂矿如今都愁职工福利买不到东西呢!
等到时机合适,再把咱的山路好好修修,不但山里的货能运出来,说不定还能像人家老外那样,搞什么旅游景点,让全国人民都来看咱们丹山的美景,你老石带着乡亲们坐在家里头就能收钱,多少美!”
曹富贵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吹起了“梦中”见到的未来美景,可把石河生给逗得,笑骂一声:“你倒是想得挺美!”
在山清水秀的江南山间度过了美好的半个暑假,曹富贵终于还是放心不下京里的一摊子事,还有他的广省“进货”计划,给阿奶和亲朋好友们留下一堆“特制”美食后,他依依不舍地带着小乔踏上了去州城路途。
因为身上有炼庐这个不能说的秘密,曹富贵没让黄胖和猢狲他们跟着,吩咐他俩带着新招募的老兄弟们,先去京城汇合,适应一下那里的环境,等到他去州城探路回来再安排“工作”。
州城地近港城,风气与内陆大不相同,又有许多水货“好东西”流入,走在州城的街头都仿佛弥漫着金钱的味道。这地方“鸟语”花香的,外地一般的土包子来了,那整个人都是懵的,别说找到地方,连句话都听不懂。
可富贵哥能是一般人嘛?!
“梦里”的乔应年,在这个时间段已经跟张普玉混在一起,卷入了他越狱出逃的浑水中,越陷越深,只能跟着辗转奔逃,一路流窜到州城,最后通过蛇头偷渡到对岸的港城,从此开启了血腥的地下帮派大佬征途。
当年这抽疯一般的“噩梦”时不时跳出来,吓得曹富贵六神不安,差点要去菩萨庙里拜拜。这些年下来,他早就和“梦”和平共处,甚至还摸出“梦”的规律——只要走到梦里“乔应年”相近时段接触过的地方,那些“梦”的片段就会格外清晰,也会多次重复出现。
利用这些规律,富贵哥如今对州城说不上是了如指掌,但是大致的情况还是有点头绪的,至于说古里古怪的粤语,讲是不会讲,在梦里听多了,了解话语的重点意思那还是“洒洒水啦~”(小意思)。
更何况,小乔未雨绸缪,早就邀请了本地出身的“蚊子咬”同学作为先遣部队,来州城四处探查,帮他们找了好几家能供货的商家和厂家。
“……说是厂家,其实就是小作坊,拿了国营厂出的布,然后照着港城那边的样式来做衣服,价格又不像正宗港城服装那么贵,倒是很受欢迎。”
闻自尧一边带着富贵哥和乔应年去看了几家服装“厂”的产品,一边又拿出新采购的几只电子表给两人看:“原来没去打探这些,还真不知道里头猫腻这么多!”
原来这些小电器也分几种,一种是港城来的水货,相对质量最好,价格相对便宜;另一种则是正路进来的港货,质量也不错,价格略贵;还有的则是这边的作坊和厂家,悄悄山寨,仿冒的水货,价次质更次,有些电子表甚至就是样子货,买了那才真叫坑爹。
他边摇头,边给富贵哥他们详细说道。
身上有钱,脑袋里又有知识,这些天做了这么多有目的的市场调研,闻自尧的精气神都和刚去京城时完全不同了,自信地侃侃而谈,言之有物,再也没有了那种表面开朗却掩不住暗底下自卑的模样。
“小闻你这个经济果然没白学,厉害厉害!好,就听你的。”
曹富贵大力夸赞小乔引介的室友,一边眼睛瞪得溜圆,四处看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虽然政策还没开放,但州城确实比京城那边经济活动更为活跃。
有热情的“先锋官”兼翻译小闻同志一道,和厂家谈价钱就方便了许多,只是货物运输不便,要是大量定货也没办法订到车皮,只能先把看中的货物先每种订了几样。
等初步交易完成后,乔应年不动声色地送走了劳苦功高的蚊子,又借了他几百元钱,让他自己也进点货。转回厂子里,就见富贵哥已经卷着舌头,讲着“知唔知”,又跟人家买了一堆的货,指定送到他们预先定的库房中,□□。
乔应年嘴角轻轻翘起,帮着阿哥又奔忙十几家,花光了兜里一大半的钱。
“……哎妈呀,累死我了!”
跑了一圈厂子作坊和黑市,等到回招待所,天都擦黑了,曹富贵这才觉着浑身酸痛,累得半死。
“这弯腰捡钱,特娘的也是个苦活啊!”
富贵哥深沉地感慨,比起京城里那些商品的价格,这里的货源又多,价格简直便宜得令人发指,以京城生活物资短缺的状况来看,这些货只要运回去,几乎就是沙漠里洒壶水,转眼就能被人民群众饥渴的需求给吸得精光。
这不是捡钱还能是什么?
在州城悄悄分头收了十几天的货,曹富贵把自家炼庐的空地都给塞得半满,要不是钱实在不够了,他还真想再买上一堆。
和闻子尧约定了八月二十日一起回京,闲下来的曹家夫夫两人一道在州城好好逛了逛,甚至连封锁的对岸也眺望了一下。
曹富贵搂着自家高壮媳妇的肩膀,特地买了只海鸥照像机,美滋滋地请照像店的师傅跟了两人一天,拍完了整整两卷胶片,可把那照像师傅给高兴又替他们肉痛。
哎呦!真是难得遇到这么暴发户的土包子。
曹富贵得意地欣赏着印出来照片,他富贵哥那是相当上照,还不显老!嘿嘿嘿!
瞧着照片里,自己身旁高大俊朗,嘴角噙着温柔笑意的小乔,他撇撇嘴,很是不甘。明明吃一样的东西,怎么这小子就越长越壮,气势惊人,自己就水嫩嫩的,说是小乔他弟都快有人信了。
哎!这莫非就是幸福的烦恼?曹富贵摇摇头,想起自家倒霉催的老祖宗,要是这延缓青春就是炼庐的副作用,那真是怪不得老祖宗他老人家“臣不密则失其身”了。
除了小商品,曹富贵在州城溜达了一圈,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州城里的印花“的确良卡几”布料零售要6元一米,还要3寸布票,而白“卡几”出厂只需要2元多一米,如果以公家的名义采购,甚至不需要布票,就算再加上印染的成本、运输等等成本,也就4元出零。
问题就在于,这玩意需要规模大,才能多赚钱,可规模一大,“投机倒把”这帽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扣上来,还有统购统销的政策问题……
曹富贵琢磨来琢磨去,不舍得错过这么好的商机,索性和小乔一道,去黑市卖了一堆炼庐里的农产品,拿着介绍信,以公社的名义,把人家国营XX厂里的白卡几全给收拢了。
春风即将吹起,他也得备点奋战的资源不是?
第114章 生意
采购了人家厂里剩下的3千多米“白卡几”; 还有一堆印糊的次品布; 曹富贵和小乔兜里的钱几乎见底了,富贵哥又不舍得贱卖自家收藏的好东西和玉石; 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和闻子尧一道踏上了北归的火车。自然,在小闻面前,他和小乔除了随身一点行李; 其他的货品一件没带; 都“托运”了。
闻自尧倒是大包小包带了一堆物品,不但有他“采购”的货品; 还有他家里亲人为他准备的衣物和特产。他虽然有了乔应年的贷款; 但是现今政策不明; 到底还是没敢多买; 生怕惹上什么麻烦,丢了自己前途无量的北平大学学子身份。
等到富贵哥回到京城,他手下直属的分销商、零销商已经有三十多人; 他索性把临时租放库存小商品的库房交付给黄胖和猢狲; 由他们俩和捻子一起管理这些混混转行的下级“小商贩”; 按着富贵哥给他们的成本和数量三天一报账。
再由富贵哥和小乔统计销售情况,以确定下次的进货计划。
富贵哥放手脱出了大半的事务; 而黄胖和捻子一下子成了掌管近万元金额商品的管事,也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觉,至于猢狲这家伙十个手指的数都未必能算清楚; 也就是用来给黄胖壮势; 顺便监督捻子而已。
虽然知道京城市场的饥渴; 但是能在短短半个月里把近万元的小商品给吃得精光,还是让曹富贵大吃一惊。
扣除了成本后,曹富贵在这笔转手倒卖生意上居然赚到了一万三千多元,他甚至还没拿出那一大批布料。
而他下面的无论是混混零售商,还是古老蔫这种二级批发商,都几乎赚到了一半以上的净利润。像捻子这样不但批发了一批货色销给狐朋狗友,自己还没日没夜地跑零售,能说会吹又肯苦干,这一单他一个人竟然赚到了一千三百多元!
钱是英雄胆,更是男人腰。
有了钱,这帮子原本让人看不起,自己其实也不怎么看得起自己的混混顽主们,瞅着富贵哥就跟公牛见着飘摇的红布似的,眼珠都红了,粗气直喘,要不是边上“狼哥”目露凶光盯着,真是恨不得冲上来拎着贵哥的领脖子摇——老大,快,快进货!
曹富贵被小弟们的激情感动了,他倒是也想再去进几趟货。可小打小闹悄悄卖货还好,要是这么一堆人都挤在几个邻近的区域里销售,不但动静大,还互相影响利润。但是要扩大销售区域,免不得就得走到别人的地盘上。
在金钱刺激下,有“狼哥”带领的,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的销售军团,一路碾压,以德服人,讲了几个月的道理,把富贵哥的白药都耗了两炉子,终于把销售队伍扩展成了三级,个体零售人员足有一百二十几个。这还是富贵哥坚决要求控制人员,严守纪律,低调再低调的结果。
为了不让各地区批发销售的人员进进出出太显眼,曹富贵索性在京城其他几个区的商业中心附近又买了几套房子,用作临时批发点,有两个是不大的四合院,还有几套都是一般的民居。
自然也有几处租户纠缠,但现在生意要紧,分分钟几十块上下,曹富贵也懒得和那几个不识相的租客多说,胡萝卜大棒一齐下,又有几十个红眉毛绿眼睛的小弟时不时在附近转悠,很快就搞定了房产问题。
78年冬,贵哥召集了“精选”之后的黄胖、捻子、古老蔫等12个二级经销商,一起到东城主商街边新买的小楼里,收听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新闻广播。
当听到新闻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播报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就算是早已从报上获悉消息的曹富贵,都忍不住激动得全身发颤。
他用力握了握小乔的手,一爪子重重拍在桌子上,眼珠子锃亮发光,咬牙切齿地低声喊道:“小的们,发财的好时机来了!”
如今已经完全转职为个体户小商贩的原混混们,也都两眼发直,在老大激情的话语中一脸憧憬,眼珠里都散发着金钱的光芒。
老大说得好啊!国家的大政方针虽然已经定下,但大船转舵总是缓慢而艰难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大伙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以为赚俩钱就天下无敌了,别说公安,就是一个戴红箍的街道大妈都能追得你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一定要低调再低调,切记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
但是一帮子混混骤然有钱却不能显摆,那也难受得很。
富贵哥指示,都给我消停点,买点吃的穿的不要紧,不许去黄赌,实在要是烧包得受不了,就买房子,一个个都多大的人了,除了古老蔫那老货,就没一个成家立业的。赶紧的,筑巢引凤,娶媳妇!
坚决紧跟贵哥步伐,团结在贵爷身边的小弟们,都听话地情愿不情愿地买了屋子,至于娶不娶得上媳妇,那真是要靠老天爷帮忙了。
几十年后,跟在贵爷身边,或是曾经跟着贵爷混过的家伙们,大多都庆幸万分,当年跟着有买房癖好的老大,多买了几套房。哪怕就是跌倒了,有套京城二环的房子撑腰……哼哼!还有啥过不去的槛?!
政策大好,富贵哥领导的销售人员们,都兴奋万分,摩拳擦掌,要趁着正好春节前夕,人民群众大采购的好时机,加班加点,苦干实干,争取让首都人民过一个富贵安详的好年节。大伙们也捎带着收点辛苦钱不是?
面对着首都人民备年货的汹涌热情,小弟们眼泪汪汪扯着袖子哀求大哥,千万别丢下兄弟们不管,自个儿就回家过年去,这是犯罪啊!对人民的犯罪,对钱包的犯罪啊!
作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大哥,也只能叹息一声,舍小家为大家,努力为首都人民欢度佳节而努力。
至于家乡,暑假刚回去过,家里人应该也不会太担心惦记,曹富贵就打了个电话回生产队,请二叔转告阿奶,今年过节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