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也要做个男子汉呢-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京城有声誉的学者不在少数,池渊经过多方探查后,终于选定了一位作为老师。
  顾北青听说襄北王的世子准备请他去府上做一位教书先生的时候是非常惊讶的,因为他才刚刚被罢官不久,就连族兄也不愿意收留他。
  顾北青之前一连任了三年的知州,眼看着就要升任太守,然后就在他准备赴任的时候,还在管辖的地方出了一桩公案,那就是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齐国公之子王恒马车撞人案件。
  齐国公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贵妃之父,是皇亲国戚,而他的儿子也可以称得上是皇上的小舅子。其实这王恒年纪并不大,不过才弱冠左右,但是因为齐国公老来得子,又是唯一的独苗,所以才骄纵万分,据说王贵妃没有入宫之前,也将这个幼弟也是当做儿子一般疼爱。
  所以王恒愈加无法无天起来,平日里横行霸道也就算了,但是这次却出了一场意外。
  那就是三个月前王恒肆意在闹市上纵马,最终踩踏两位平民致死。
  这种案件是非常严重的,一出来,一瞬间就在民众中沸沸扬扬了起来。
  虽然顾北青知道对方的身份,但是还是将王恒抓捕了起来,并且搜集了证据,准备直接按照律法处死。
  不过就在这时,皇上派了大理寺的人进行案件重审,最终以证据不足的缘由,将王恒释放,只是处死了他的几个手下还有马夫而已。
  这个结果谁都很满意,就连民愤也平息了下来。
  只有顾北青不满意。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顾北青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不过他更清楚的是,这次自己不仅升官无望,而且官职难保。
  果然如他所料,随着王恒的判决书重新下来,他的官职也被皇帝以“查案不严”的原因革去,并且还由着齐国公带人上门闹了一次。
  顾北青原本为官清廉,可以称得上是两袖清风了,再从任职的地方回到京城花光了不少积蓄,此时更是家徒四壁。
  不过顾北青却什么都没有做,他既没有在自己被革去官职的时候伸冤,也没有再继续想方设法地找到曾经的同僚商量起复的事情,而是开始干起以前的活,卖字为生。
  因为顾北青很清楚皇帝的用意。
  这次自己确实是因为此事做错了才会造成了这样下场,只是这个“错”并非是真正的错误,对于皇帝来说,现在是错了,但以后谁说得准呢?
  只要自己之前的政绩并没有被人推倒,皇帝也认下了,搁在吏部里,就说明自己还有起用的那天,只是不是现在罢了。
  顾北青等了二十八年才做了官,难不成还等不了这几年。
  只是他更加看清了一些事情,这官场之中艰险无比,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深谷,他之前确实太过鲁直了一些,当年老师曾经说他,过刚易折,果真没有错。
  然而顾北青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收到了襄北王世子送来的请帖,他不由得又奇怪,又有些失笑。
  哦,说起来,他还并不是这京城中最可怜,一下子一落千丈,一瞬间天渊之别的人。
  还有一个人比他更惨,曾经是天之骄子,如今却如同阶下之囚,步步如同走在悬崖刀尖,如履薄冰。


第64章 宫廷篇八
  所以顾北青接到这封请帖的时候; 虽然知道这襄北王世子的身份如同烫手山芋; 也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和他有任何的关系,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大概是同病相怜的原因,难免会心一笑。
  而伴随着请帖的还有三百两纹银。
  顾北青以前做知州的时候; 一年的俸禄是一百两纹银加十石的大米,足够府上七八十个人的用量了。
  现在他回了京城,曾经的府邸也被族中的兄长霸占了,田产自不必说,而且因为自己目前是戴罪之身的关系,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可能通过族中的长老要回来,到最后身边的人员一削再削; 只有自己的家眷七人和三个一直跟着母亲、夫人的丫头小厮挤在租住的小屋里,但是虽然只有十个人,不过仍旧过的十分困苦,前些日子夫人甚至变卖了嫁妆才勉强过的下去。
  自己虽然每日隐姓埋名地卖些字画; 但是却没什么生意,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所以看到这三百纹银; 顾北青还真是有些心动。
  更让他觉得有趣的是; 这襄北王世子派来的侍女确实也很会说话,她说只是说让他先上府上参看一下世子; 若是不满意他收他作为学生,只需要说三个理由来就可以离开,而且这三百两纹银不论收还是不收都将作为路费送给他。
  听到这个说法; 顾北青简直是意外无比,他当然知道自己若是上了他的府上只有两个选择,一就是收下纹银并且收他作为学生,二就是亲自退换纹银,并且说出理由。
  而且他还料定了自己因为这番说辞一定会去他的府上,顾北青还真如他所料,因为他实在是好奇这位襄北王世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妙人。
  顾北青收拾了一下,拿着装东西的木匣就去了世子的府上。
  只见世子的府邸买在城东,城东地价最贵,因为靠近皇宫的正城门,又不在闹市之中,所以向来此处多为官邸、私宅选址的地方。
  前几天顾北青在卖字画的时候也听说了襄北王世子入城的消息,当天在城门口排队的人有幸见过他一眼的都说起世子来用的语言是天花乱坠,说他长得极为好看,容颜就跟画上的人一样,还有的说他有着泼天富贵,还颇为舍得,为了这次给陛下贺寿,带了无数贡品和礼物。
  顾北青现在还不知道这世子长什么模样,但是十分富贵倒是看出来了,买下这处宅子想必花费不少,而且他还颇为用心,从这些不少采买的下人就可以看出,这世子是打算长住下去了。
  这样也好,抱着这样打算的人,确实是聪明的,虽然明知自己的处境已经在绝境上,但是却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想尽办法让自己活得更加好一点。
  顾北青很佩服这样的人。
  跟着几位带路的丫鬟进入正门后,穿过花厅、中堂紧接着经过了湖面上的九曲长廊,终于到了世子住的院子里。
  世子选择的这处庭院倒是颇为幽静,周围栽种着梅花,林竹,时有若有若无的芬芳花香,还有斑驳陈杂的光影交织,实在是无数文人雅士向往的住处佳地。
  顾北青也不由得驻足望了望,这里实在是有些让人留恋不舍,若是每天来这样的地方教书工作,倒也是不错的。
  而看到他驻足停留在花荫竹下,两位丫鬟也停止了步伐,站在原地恭恭敬敬地等候着他。
  顾北青不由得浮现了一个微笑,这里的丫头倒也是调教有方,看来这位襄北王世子果真如他
  想的那样,不止心中有沟壑,做事也颇有调度。
  就在这时,他看到这两个丫鬟神色有些变了,与之前有些不同,刚才谨小慎微的脸上多一些笑颜,不过眉目却越发收敛了一些,连头都低了下去。
  似乎是有什么人来了。
  就在他心中刚转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背后就传来了一个笑意吟吟的声音道:“不知先生对本世子为您选的住处是否满意?”
  这声音清澈如泉,却又颇为温润,听到也觉得十分悦耳,当然最让他惊讶的是,这话的意思,莫非世子的意思是,这处住处是他为自己亲自挑选的?
  想到此,顾北青心里一咯噔,首先浮现的心情是十分意外,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先回过头去。
  只见面前缓缓走过来了一个少年,他披着一身雪白的狐裘,只有一张脸露了出来,就连脖子都窝在那暖呼呼的绒毛下,里面穿着一身织锦厚褂,显得他身量修长,一步一行也颇有风仪。之所以说他只有脸露了出来,是因为他手上还抱着一个暖手炉,那暖手炉是用两边都通的锦袄包起来的,他的手就放在那里面。
  但是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看起来倒是有分孩子般的稚气来。
  顾北青看了一眼他的脸,就知道为何当天会有这样的说法流传出来了,倒也不算谣言,他回过神后轻轻一拱手道:“世子殿下,在下可当不起。”
  池渊早就料到顾北青会有这样的态度,他嘴角含着的笑意仍然不消,而是带着顾北青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道:“哦?先生是觉得这里的地方不好吗?若是觉得哪里不好,说就是了,本世子让他们择日改了就是。”
  顾北青没想到池渊和他耍起小孩子的无赖来,不禁想到了家中的幼子,不免失笑,同时心中忙挥去这个想法,怎么会把世子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想了。顾北青一边跟上世子的脚步,一边道:“世子殿下明知道在下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这地方当然好,又是世子殿下亲自选择的府邸,只是在下一介戴罪之身,也没想过要当贵人的门客。”
  听到此话,池渊的有些讶异地抬眼看着他道:“先生可是误会了,本世子只是想让先生教在下读些圣人之言,若是能够再知晓一些圣人之事那就更好了,从来没有想过豢养门客之类的想法。”
  如此说来,倒是自己多想了,顾北青暗道,不过自己也没有说过要当他先生啊。于是顾北青又道:“世子殿下,请问何以选择顾某作为您的先生呢?顾某如今一介草民,还曾是戴罪之身,至于教书育人更是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况且才学粗浅,实在是难以担当此等重任啊!”
  此时两人已经进入院子里面,这里大大小小有十多件厢房,池渊抬腿一步就走进了已经收拾好的书房里,只见里面的木柜摆放的书本极多,堪堪有四层左右。
  而在古代,书本的价值是很高的,因为纸张的费用很贵,而且识字的人很少,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花钱的事情,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消耗又快,至于有的书籍孤本更是堪比黄金。
  看到这满满一柜子的书籍,顾北青不免微微瞪大了眼睛,他此次回京,虽然有心想带上自己珍藏的全部书籍,但是路途本就遥远,钱财不多,最后省之又省,只能装下了一车,饶是如此,还是费劲了万般艰辛才拉回了京城。
  所以看到这么多书,顾北青的心神早就被吸引过去了,这时池渊才开口道:“顾先生的才能难道本世子还不知道吗?先生考学的时候就曾经连拔头筹,后来做官之后因为政绩突出一再高升,先生无论是学识还是才干都深深为本世子欣赏无比,能有先生这样的人作为本世子的老师,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听到对方如此说话,顾北青这时
  也知道这世子已经将他的所有经历都查地清清楚楚了,而且他强调的不是自己当年考试的成绩,而是自己在职位上实干的东西,对方到底真正想学的东西也昭然可见。
  正因为如此,顾北青的心口也咚咚跳了起来,这个世子不能小觑,对方心中不仅有沟壑,还有天下,而他的身份还是非常危险的,根本就是处在风浪尖口,自己就更不应该趟这趟浑水了。
  不过顾北青还是多说了一句:“哦,这么说来,世子殿下想学的东西还不少呢,可惜在下是教不了了。在下身份敏感,世子殿下亦是如此特殊,实在是无能为力。”
  池渊则微微一笑,他将那暖手炉套随手放在桌子上,双手一拱,十分恭敬地说:“学生心中清楚先生的所思所想,所顾所虑,这一切先生都不必担心,学生的目的只是想在这朝野之中,宫廷之上讨个活法罢了,先生与我,我与先生只是师生关系,况且先生难道就不想从我这里知道更多的东西吗?先生是个有趣之人,先生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已经是个答案了对吗?”
  顾北青听到这段话,脸上也不由得浮现了一个笑意,他当然是早就有了打算才来到的这里,毕竟他虽然清正,也不是一个迂腐之人,这三百两纹银谁还不得,遣个小厮就是了,他这木匣装的也不是那三百两纹银。


第65章 宫廷篇九
  顾北青这时看向面前的拱手见礼的少年; 手在空中微微一抬; 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同时淡淡开口道:“世子殿下不是说若是我不答应只需要说出三个理由吗?那我现在就给出一个。”
  池渊抬起了头,听到这番话,见对方似乎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也不觉得失望,而是静耳侧听。
  看到对方这幅样子,顾北青心中对世子的赞许多了一层,不过声音仍然十分严肃:“其实单凭你的身份乃是襄北王的世子,我就可以根本不用考虑了。”
  这句话有些重了,池渊闻言也不免心中叹了一口气,不错; 自己的身份只要说出去,这京城但凡有点声望的学者根本就不会到他的府上。毕竟谁想和襄北王世子沾上任何的关系呢……
  而就在这时,顾北青的话峰又微微一转,眼神中带了一些笑意道:“不过除了这个理由外; 我实在找不到不教你的原因了。”
  听到这句话,池渊的神情不免十分惊喜; 他虽然已经知道了对方上门来; 猜测出对方确实有想教他的意思,不过这里面的缘故; 都是因为自己略施小计,并且还正好遇到了对方最艰难困苦的时候,能够用些简单的钱财布帛进行争取。
  然而顾北青的这番话的意思却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肯定; 也就是说顾北青认同了自己能够成为他的弟子。
  想到这里,池渊眉梢都带了喜悦之意,他很快稽首道:“弟子池渊拜见先生。”
  他这句话是下意识就出了口,这时池渊才发现自己说出了本名,但是现在修改也来不及了,不过幸好的是,在这个世界里,贵族人家的子弟不仅有姓名,还有字。而这字一般是稍大了一点由长辈赐予,原来的世子郁朔还并未赐字,所以他这时说出口也不算是太唐突,只需要到时候给襄北王通个信就好了。
  果然,顾北青听完只是点点头道:“原来你的字是池渊吗,倒是取得不错,以后我也就叫你池渊吧。”
  他说完后就将手中的木匣打开了,只见那木匣不大,只有几寸左右,里面放着一个颜色十分鲜艳,赤红地像血液一样的石头,而且光泽有加,泛着美玉一样的亮色。
  池渊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东西十分贵重,而且在现代的文物市场上也属于十分罕见稀有的东西,这是一枚鸡血石的印章。而印章这种东西古今以来的文人都十分看重,更是身份的一种证明,而鸡血石更是被称为最贵的一种石头。
  见他面露惊讶之色,顾北青忍不住笑着道:“你雪中送炭,我自然也不会吝啬,这枚鸡血石印章是我珍藏多年的东西,还未在上面雕刻过什么字迹,现在送给你,权做见师之礼。”
  顾北青其实来这府上也想过一条退路,那就是如若这个襄北王世子不堪为弟子,那么自己就正好用这鸡血石赠与他来换取那三百纹银。这鸡血石是顾北青十多年前偶然所得,一直珍藏着,即使到了这种困苦的时候,也舍不得卖,但是拿来还一次人情,倒也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现在看到池渊的材质如同美玉,而且还十分谦恭,为了能让他做他的老师也费劲了心力,顾北青其实心中已经非常满意了,如今这个局面更是皆大欢喜。
  池渊郑重其事地收下了先生赠予的礼物,两人这也就拜师完成了。在这里拜师礼仪并没有那么繁复,只要双方都认可,便可以改变称呼。
  第二天,顾北青就带着自己的家眷搬了进来,而池渊买下的这座府邸实则是十分宽阔,光是偏院就有东西南北,更别说自己所住的正院还有花园、凉亭、湖心等等了,如今只是顾先生住在东边的院子里,西边的则作为所有
  下人的房屋,所以还有两处院子都空着呢。
  不过池渊也不急于一时,他又不是真的要豢养幕僚、门客之人,只要能够真正地帮助他脱离困境的人。
  而顾北青对他也算是倾囊相授,虽然他很少会提及朝中的党派之事,但是对于那些书本学识,实干经验都会娓娓道来,更难得的是他对许多民生的东西都知之甚详,实属大才。
  但是皇帝却因为偏私,将他直接革除官职,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在书中,男主倒是见过皇帝几次,不过以男主的视角来看,皇帝自然是君威隆重,不可近观。
  但是在池渊看来,这位皇帝励精图治倒是有的,只是大多时候还是有些喜欢弄权。
  弄权倒是从古由今都有的现象,但凡有点权力的人都喜欢牢牢握住不放,而且非要用这权力折腾一些事情才好。
  如果是小的官员,他折腾的不过是自己一方治下的事情,能够折腾的人也不多。但是如果是皇帝喜欢弄权,玩弄权术,那么折腾的就是天下百姓。
  所以自古以来的官员想出了很多与皇帝抗衡的方法,想要告诉他这权力不应该乱用,否则这生杀予夺的大权全数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实在是一种灾难。
  可是越要如此,皇帝却越喜欢弄权,毕竟只要坐上了那个位子的人,谁不想得到更多呢?
  所以这中央集权的政体到最后也越来越集中了。
  现在这个朝代就面临着这个局面。
  朝中有左右丞相、文武百官,丞相对于皇帝的权力还是有一定的制衡的作用,右丞相更是皇后的父亲,脉系深厚,不过这几年,却势力渐渐微弱了起来,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皇帝在扶持另外一个派系。
  即左丞相一派,这一派以清流官宦为主,自然是见不得外戚专权的道理,要维持两边的平衡,就要讲究制衡之法。
  皇帝现在掌握地虽然不错,但是可以看出他这些年为了一点一点都从两边人马中扣出更多的权力,所以折腾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至于池渊为什么要了解这个,自然是和之后的日子有关系。
  保住性命是最基础的东西,只要他的爹在这一年以内不反叛,自己的这条小命就是稳的。
  但过得好,却要看他如何运作了。
  池渊思来想去,已经有了几个想法,至于之后要如何实践都需要细细谋略才行。
  晚上的时候,池渊点着灯在书房又看了一会的书,他现在的作息时间已经有了严格的规划,上午用过晚膳,练习一会武功后差不多10点左右,他就会去顾北青那里学习到中午,两人一起用过膳后,午休一会,再学习到五点钟左右。
  剩下的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了,而池渊和顾北青还规定了周末和上朝一样有一天休息的时间,一个月能够请一次假,这就和之前上个世界上课的时间一样了。虽然依旧忙碌,而且比上个世界还要辛苦操劳,但是池渊觉得过得还算不错,至少他的身份表面上还是挺高的,也有钱财,若是成为这里的平民百姓,说不定过得更糟。
  一个星期过后,他等了十天的人也终于给了他新的回音。
  而纪凌风这段日子也颇为忙碌,因为定下了自己今后奋斗的目标,也就是娶太子妃(×掉),不对,是尽快得到可以一同理事的权力,纪凌风目前确实是只有母后这边的人作为依仗了,所以纪凌风也和自己的外公暗中联络了起来。
  他的外公即是当朝的右丞相,自古有右为尊的道理,所以权势一直是除却父皇以外最大的一个。
  这段时日,父皇一直在打压外公这边的势力,纪凌风也是知道的。
  至于原因他也十分清楚,这件事他原本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他很清楚自己的父皇并没有想要来真的,只是想自己过得更顺心罢了。
  毕竟不是谁都喜欢总有人管着的感觉。
  只是现在他不得不在意起来了,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再这样忍耐下去,离自己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了。
  所以这一个星期,纪凌风都十分地忙碌,不仅如此,他还拖上了自己的三弟。
  两人从小长大,本来就十分有默契,同时三弟也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而随着三弟给他帮忙后,纪凌风也不免心中又有些失落了,因为三弟确实和少年称赞一样,不仅机敏过人,而且还很有才能……
  想到此,纪凌风也更加磋磨起三弟来了,毕竟是年轻人,多锻炼就好了。(纪溶尘:???)
  等他好不容易从繁忙的事务里抽身,突然发现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之久了,也不知道现在少年如何了,要是因小失大那就不好了。
  于是纪凌风赶紧准备抽出一天的时间专门陪他的太子妃。
  这时接到拜帖的池渊也十分惊讶,他没想到三皇子不仅记得他,而且还准备就在明天专程上来拜访。
  这?
  池渊倒是有些为难起来了,倒不是说他这宅子有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毕竟是三皇子,当然得好好伺候,但是他这府上除却茶水以外什么都没有,听说古代的官员都有养些歌姬、戏子的传统,看来真是不假。
  不然宴请别人上门的话,却只能干坐一天,又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实在太无聊了,池渊当然不愿意三皇子感觉到无聊,于是费劲心思地搜索着书中三皇子可否有什么喜爱的东西,然而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三皇子在室内喜欢玩什么,倒是提及过他很喜欢游猎。
  可是池渊这具身体虽然也习过弓箭之内的,但是游猎的难度可比对着靶子射箭难多了。
  想来想去,池渊也只能在屋子里招待他,不过他倒是没有真的去请什么歌姬、戏子,只是让仆人去这京城采买一些最好的酒。
  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