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麟趾-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没有傻子,大家也许想不到皇帝已经遭遇不测,以为他只是被软禁起来,或者重病不起,被齐王趁机监禁,但众人也能猜到大概发生了什么。
对齐王而言,如果在场这些人能支持他,默认这场政变,那么只要太庙那边的局面也稳定下来,事情就可以算是圆满结束了,来日史书上,寥寥数笔还是长篇大论,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我希望,你们的选择,不会令我失望。”
现在宫里有程悦在,基本局面还能控制下来,大部分士兵随波逐流,纷纷投降,就算还有一些忠于季嵯的人不肯听命,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翻不起什么风浪。
宫外,如果现在鲁王和卫王已死,那么皇帝膝下的皇子,就剩下齐王一位,不管他以什么样的方式上位,都不再重要。
众人面面相觑,场面一时陷入尴尬的沉寂。
吏部尚书曹亮左右看看,直起身体,又迟疑片刻,终于起身步出,走到大殿正中,然后跪下,伏首。
余下户部尚书张嵩,面露怒容;兵部尚书范懿,神色铁青;太常卿刘思齐,面容苍白;宰相周瑛,闭目不言,神态反应,各有不同。
但无一例外,他们心中,必然波澜起伏,天人交战。
然而齐王还来不及高兴,程悦就匆匆闯进来了。
他原是一脸紧张,但在看清殿内各人之后,程悦立马放慢了脚步,作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对齐王使眼色,一面拱手道:“殿下,臣有事报。”
齐王皱了皱眉,还是起身与他走出去:“难道宫内的残余叛逆,你还没有肃清?”
程悦压低了声音:“鲁王卫王都没死,他们被李宽救下,正朝宫城而来!”
齐王脸色一变。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还是没法把宫变写完,主要得讲清细节,比如说当初贺泰一个失势庶人的信,为什么层层能送宫里去,还让皇帝看到,难道大家看他是皇子就帮他送了吗?肯定不可能的,这个细节估计大家都没注意到,但这章都解释了。争取明天讲完吧,大王喵也不想拖太久,但故事该省的总要省,该讲的总要讲。
·我们看历史,觉得如果自己穿越成崇祯皇帝,穿越成建文帝,就会如何如何做,避免那些结果,但实际上身在其中,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像李世民那么英明,为什么还要改立了好几次太子呢,为什么没把武则天提前杀死呢?所以有读者问皇帝为什么不提前预知什么什么,监控什么什么,防止宫变发生,其实大王喵本来觉得这种问题不用回答的,要是这样,历史上那些政变流血,基本都不会发生了。
·大家都觉得皇帝挺睿智,但其实仔细看看他的行为,除了打压门阀,是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会干的事情之外,其余的谈不上英明,顶多就是中规中矩。比如突厥,他就没搞定,还冒出一个造反的萧豫。比如继承人,他要是早十年立齐王或卫王,就没有今天的事。但作为文中角色,贺融贺湛也好,周瑛他们也好,在皇帝在世的时候,不可能说皇帝不好的,古代只有在人死的时候,才会有盖棺定论的说法,所以有了这个因,后面才会有许多果。
第64章
沉沉夜色终于迎来一丝曙光。
当第一抹晨曦在天际崭露,丹凤门后,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大队人马朝御桥而来; 直奔宫城右侧; 位于第一道宫墙的昭训门。
贺穆骑着马,落在在贺泰与李宽等人之后; 举目眺望远处巍峨依旧的宫城。
不知怎的,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昭训门城楼上出现的身影吸引时; 贺穆的目光却落在第一道宫墙上那些焦黑斑驳的痕迹。
薛潭似乎注意到他的视线,在旁边道:“那是前朝末帝时期,乱民放火烧宫; 在宫墙上留下的焚烧痕迹。”
这道宫墙屹立了多久; 就见证了多少人事兴衰,而今,它又要再一次迎来剧变。
胜负未知。
谁能最终成为这座宫城的新主人?薛潭在心底询问自己。
然而; 他也不知道答案。
城楼之上,一名禁军对着城楼之下的众人喊话:“陛下有命,宣贺泰、贺绘、李宽等,解兵入宫觐见,其余人等,在宫外等候旨意!”
声音穿透晨光,在偌大宫城内遥遥回荡。
贺泰几人对视一眼,李宽也高声道:“陛下旨意何在?没有看到陛下旨意,恕臣等无法从命,请陛下现身一见!”
很快,城楼上以绳索悬挂一样物事缓缓悬下。
在李宽的示意下,一名士兵策马上前,将其带过来。
李宽打开卷轴,扫了几眼,又递给贺泰。
白纸黑字,还有玉玺盖印,如假包换。
李宽扬声道:“我等听说宫中有人裹挟陛下,意图不轨,故而前来救驾,陛下若无恙,还请龙颜现身,好让我等辨知圣旨真伪!”
城楼之上,齐王冷笑一声,扬手让禁军士兵继续与城下对话。
士兵:“圣旨上玉玺加印,清清楚楚,尔等竟敢质疑真伪,莫非真如陛下所料,鲁王、卫王勾结镇远侯李宽,企图逼宫夺权不成!”
贺泰怒道:“贺璇!分明是你挟持陛下,图谋造反,事到如今还敢反咬一口,陛下现在是否已被你这不孝子给谋害了!周相等元老重臣如今身陷宫中,是否也已为你所害!”
齐王面无表情,旁边的程悦却忍不住痛骂:“李宽,你这两面三刀的小人,深孚众望与君王信重,竟还贪得无厌,想浑水摸鱼,一步登天!”
李宽面色不变:“鲁王本就是陛下钦定的太子,根本不可能图谋造反,你们假传陛下旨意,我只不过是及时察觉,弃暗投明,协助鲁王和卫王殿下过来矫正乱命罢了!鲁王殿下有命,尔等快快打开城门投降,殿下仁慈,尚可饶你们一命,若等大军攻入城中,一切后果自负!难不成你们还要冥顽不灵,为逆贼张目吗!”
程悦对齐王道:“殿下,他们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想试探陛下是否还活着,若他们知道陛下已经遭遇不测,恐怕就会立马攻城的!”
齐王皱眉:“如果他们攻城,你可有必胜把握?”
程悦:“李宽手握七万兵马,我们只有两万,不过守城向来比攻城容易,更何况皇宫高墙坚石,一时半会倒不虞他们能破城而入,怕就怕拖得越久,夜长梦多,如果洛阳那边也得到消息,局面对我们只会更不利。”
齐王手里人质不少,除了皇帝之外,还有鲁王与卫王的家眷,以及周瑛等重臣,所以贺泰他们投鼠忌器,不敢贸然攻城;但齐王同样也叫不动他们,鲁王也好,卫王也好,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真的入城去送死。
局面一时陷入僵凝,双方谁也不想轻举妄动。
天色逐渐明亮起来,城门外,李宽手上的兵马逐渐从外城各处朝宫城外聚集,从城楼上望下去,黑压压一片人头,称得上气势浩荡。
程悦很明白,这是对方刻意想要营造的一种声势,因为己方士兵之中,的确有一些见了城下情景,已经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齐王忍不住恨恨咒骂:“李宽这杀千刀的,若无他从中作梗,大事已成!”
程悦:“殿下,我们不能再等了!”
齐王:“你有什么建议?”
程悦:“不如让马宏过来,他经常在陛下身边伺候,很多人都认得他,若让他以陛下之命让李宽手下那些士兵投降,再宣召鲁王他们入宫……”
齐王摇摇头:“不行,马宏现在那副哭丧样,难保上来之后会喊出什么话,来个以死殉先帝,到时候他们就会知道陛下已经死了。”
程悦:“为今之计,只要能设法让鲁王和卫王只身入城,将他们攥在手里,李宽除了缴械投降,就只能下令攻城,届时他的伪善面孔自然会暴露无遗,殿下有玉玺皇命在身,李宽手底下那些人,不会愿意跟着他造反的。”
齐王皱眉:“眼下难题,正是鲁王和卫王不肯轻易入城。”
程悦:“二王家眷性命,悉数系于他们的一念之间。”
齐王沉吟:“那样一来,众目睽睽之下,旁人就都能看见我以妇孺相要挟,恐会失了大义。”
程悦正视他,一字一顿道:“成王败寇,君不见当年西楚霸王以烹煮刘邦之父相胁,刘邦说了什么?”
齐王微微一震。
程悦:“刘邦道,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如此无耻不孝之言,又有几人能说得出?可后来汉朝四百年国运皆由汉高祖所开,而西楚霸王的坟茔,还有人记得在何方否?”
齐王沉默片刻:“将宋德妃与……乐平县主带过来。”
……
贺泰有点不安:“上边怎么忽然没声了?难道陛下出了什么变故?”
卫王:“大哥不必着急,宫城九门,业已被重兵围困,一只蚊虫也飞不出来,而他们在里面,总不可能不吃不喝,齐王迟早会投降的。”
贺泰忧心忡忡:“但陛下和周相他们还在里头,还有王妃和二郎他们……”
话未说完,贺泰抬起头。
卫王见他话到一半忽然不说,不由奇怪,也跟着望向城楼之上。
这一看之下,不由神色大变。
两名女子的鲜亮衣裙在城楼上随风飘扬,与众不同,分外招眼。
因着过年的缘故,宋德妃与贺嘉都身着隆重正式的礼服,头上金钗步摇,原是极为雍容华贵,彰显身份的装扮,但此刻,那些首饰伴随着主人的心情而剧烈晃动,犹如两名女子风中摇摆孱弱的身躯。
贺泰这一边,没有人不大惊失色。
“贺璇,你疯了吗?那是你的侄女和庶母!”贺泰破口大骂。
“九哥,你若肯将人放了,大哥一定会既往不咎的!”卫王也急道。
程悦扬声道:“有请两位殿下入城觐见!”
贺穆几乎可以看见贺嘉害怕得泪流满面的模样,他急得抓住旁边薛潭的手臂:“鱼深,你不是素来鬼点子最多吗,快想想办法,齐王如今已经丧心病狂,恐怕真会将嘉娘推下来的!”
薛潭沉声道:“齐王现在一心一意,只想要鲁王与卫王入宫,好将他们拿下!”
贺泰遥遥看着被推至城楼边缘的女儿,心中天人交战,焦灼万分:“李宽,你快说说,还有什么法子,要不现在就攻城吧!”
李宽提醒道:“陛下还在他们手里,生死不知,如今攻城的话,恐怕陛下的安危……”
卫王咬咬牙:“要不就由我入宫吧,总不能任由齐王当真危害我母亲的性命!”
李宽:“二位殿下勿急,依我看,齐王不敢如此……”
话未说完,他就听见好几声声惊呼。
动静是从身后士兵中发出来的,李宽下意识回头去看。
可紧接着,他又听见女子的凄厉惨叫,划破层云,几近绝望。
一道鲜红色的身影从城楼上落下,犹如黄昏之时最绚丽的晚霞,从将欲昏暗的天空划过,为夜幕来临前增添几许光彩。
然而只有短短一瞬,炫目的光彩过后,是漫长的黑夜。
所有声息归于沉寂。
贺泰怔怔地看着城墙下的红色,眼前天旋地转,他分不清那红色,究竟是贺嘉本身的服色,还是她身下流出来的血。
贺穆浑身发抖地下了马,一路狂跑过去,将那具柔软的身体抱在怀里。
“嘉娘……嘉娘!你睁开眼看看我,我是大哥啊!”
贺嘉一动不动,在触地的那一瞬间,她已彻底离开世间,连一句遗言也来不及说。
贺穆想起昨日,他与父亲出门前往太庙之前,全家人出来相送,贺嘉穿着鲜艳的衣服,还被众人取笑,说这一身可以直接出嫁了。
泪水不知不觉冒出来,贺穆想起同样还被困在宫中,死生未决的妻儿,心底忽然生出一股勇气,将贺嘉轻轻放下,奔至贺泰面前:“父亲,让我去吧,如果需要有人入宫,我去!”
贺泰犹抱着一丝期待:“嘉娘,是不是还有救?”
贺穆闭了闭眼,沉痛摇头。
贺泰顿时老泪纵横。
卫王大吼起来:“贺璇!你放了我母亲,我入宫!”
贺穆也高声道:“我是鲁王长子,代鲁王入宫觐见陛下!”
城楼上,士兵的声音遥遥传来:“陛下有命,只宣鲁、卫二王,其余人等,未有宣召,一律不得入宫!”
贺泰擦掉眼泪,让李宽派人过去为爱女收殓,颤巍巍道:“我去!”
“万万不可!”薛潭强烈反对,“二位殿下不进去,齐王有所顾忌,只能想尽办法威胁,若你们二位自投罗网,那我们才是真正全军覆没!”
李宽道:“两位殿下入宫,他们必是要打开大门的,届时我们再趁其不备,冲杀进去,迎驾救人,比这样强行攻城要容易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贺泰与卫王对视一眼,都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齐王听见城下传来对方妥协的声音,不由冷笑一声:“你说得对,用我侄女一条命,换来这场胜利,实在是值得!”
程悦:“我已派人在宫门两旁埋伏,只要二王踏入昭训门,立马就会被乱箭射死,到时候李宽若肯投降,那就最好,他若冲进来厮杀,我们就将二王之死栽在他头上,再进行平叛!”
齐王:“不错,就这样做。”
此时又有士兵匆匆来报:“殿下,程将军,拾翠殿那边起了乱子。”
程悦道:“我不是已经吩咐燕飞将拾翠殿围起来了吗,那里头一帮女眷,能闹出什么风波?”
士兵道:“好像是有小股叛军潜伏在宫中,前头出事,他们就趁机生乱。”
程悦:“你将此事禀报梁柯,让他带着神策军去平叛。”
士兵领命而去。
齐王与程悦的注意力都放在宫门前的鲁王他们身上,对拾翠殿那边并不太当回事。
或者说,他们此时也没有多余的经历去亲自关心拾翠殿的动静。
但实际上,那里的确正在上演一场逆转之战。
却说贺僖一路乘坐打算赶往洛阳报信,那马车走走停停,半途一个车轱辘还出了毛病,贺僖不得不百无聊赖地蹲在官道旁边,托腮看着贺竹帮车夫修车。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从洛阳出来,正准备赶往长安的贺融。
贺融并非孤身上路,他身边还带着五十卫士,这么多人疾驰而过,飞尘滚滚,动静极大,贺僖想不注意到都难,他也顾不上吃了满嘴沙子,跳起来就大叫“三哥三哥”,手舞足蹈,吓得车主人一家以为他癫狂了。
兄弟俩重逢,贺僖犹如见了胜利曙光,扑上来一把抱住贺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将事情说了一遍,贺融大吃一惊,他与贺湛从翁浩死前屋子里的信笺碎片找到了李遂安身上,又锁定李宽,认为他很可能与当年的巫蛊案有关。
正好季凌那边整理了一些治河方案,想要呈报给皇帝,贺融就先带了人,借呈上奏疏之机回京,准备回来再查查看是否有何线索,长安到洛阳的官道只有一条,自然就遇上了贺僖。
若照贺僖他们所乘坐的马车,起码也要三四天才能到洛阳,若真是如此,到时候长安城还不知何等光景。
贺融听说之后,就派了贺竹快马去洛阳给贺湛报信,让他早做准备,他自己带上贺僖,兄弟俩一起往长安赶。
贺僖不敢骑马,只能与三哥同骑,他万万没想到看起来斯文的三哥,骑起马来竟是如此凶残,快马加鞭,丝毫不弱于沙场老手,这一路颠簸差点没把他给癫吐了。
“三哥,咱们是不是先去太庙?”快抵达长安城时,贺僖暗暗发誓,自己这辈子绝对不要再骑马了。
贺融摇头:“你这一趟出来,都有一日一夜了,齐王若果真已经到了对鲁王府下手的地步,就绝对不会放过太庙。皇宫才是重中之重,先往那边去,不要走昭训门或光范门,从左银台门进去,那里离明德寺近,明德寺后面有一片树林,我记得马宏曾给我抱怨过,那里头的树木都已活了数百年,成日有些猴子出没,赶又赶不掉,很令人讨厌,平时没什么人愿意去,所以那也是九门中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有三哥在,贺僖宛如有了主心骨,自然唯命是从,跟着贺融一道出来的那些人,又都是贺湛亲兵,忠诚可靠,同样毫无异议。
一行人直奔左银台门,他们赶到那里的时候,正好看见陈谦带着羽林卫残部,在与人厮杀。
原来季嵯死后,程悦依靠平日威望,和他手底下的心腹,迅速接管了禁军大权,但还有很多平时忠于皇帝和季嵯的禁军,奋起反抗,由于事出突然,程悦又早有准备,这些零星的反抗很快就被镇压下去,掀不起什么风浪,其中又有陈谦等人,见势不妙,就带着人先在宫中潜伏下来,打算寻找时机再出宫找鲁王他们回来救驾。
此时他们并不知道宫外发生了何事,更不知道鲁王和李宽等人正与齐王在宫门对峙,陈谦在禁军多年,同样知道左银台门是九门中最容易突破的,于是带着人过来,打算从这里突围而出,却没想到贺融他们如同天降救星,出现在面前。
双方合二为一,很快将左银台门的守军歼灭,陈谦昔日曾跟着贺融出使过西域的,此时见到贺融,自然而然,唯其马首是瞻。
“三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贺融当机立断:“我们得先确认陛下安危,当此之时,只要陛下还在,余下自然不是问题。”
陈谦喘着粗气,困难道:“方才我在拾翠殿附近看到被抓走的马宏,他对齐王和叛军破口大骂,恐怕陛下已经……”
贺融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但很快,他的声音比方才还要更沉着:“那你派人去找鲁王报信,我们先去拾翠殿!”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说小陆氏和贺嘉的内宅琐事,贺嘉出嫁前的心情,都是有用意的,现在用上了……
好了,明天就可以变天篇收尾结束了,基本上到这一章,也差不多心里有数了吧,养肥的宝宝可以跳了~
其实迷信四郎贺僖的故事非常好玩精彩,他的一生也是传奇一生,不比主角逊色,以后有机会给他出个番外~
第65章
贺熙被狠狠推倒在地上,他下意识双手着地,膝盖处传来一阵剧痛,不由自主痛叫一声。
下一刻,他的母亲扑上来; 将他紧紧护在身后。
士兵见袁氏像母鸡护着鸡崽似的护着儿子; 忍不住哂笑一声。
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 养尊处优的贵人; 一朝落难; 跟寻常人也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寻常人还更怕死。
“娘……”贺熙呢喃出声,随即被袁氏制止,再不许他发出半个字。
比起家里的哥哥们; 七郎贺熙自小内向腼腆,这其中也有亲娘在前头帮着遮蔽风雨的缘故; 他不必亲自去迎难而上; 所以显得有些柔弱。
拾翠殿内的氛围已经紧绷到了极致,士兵在门口的说话声清晰传来; 而殿内,谁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生怕像方才的宋德妃与贺嘉一样,莫名其妙就被强行带走,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
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叛军为什么要带走她们,但每个人心里隐隐浮现出不祥的预感,却不愿去细想那个最糟糕的答案。
不知谁先小声啜泣起来,很快,哭声越来越大,逐渐响成一片。
李清罗也在哭,但没有出声,她只是默默流泪,我见犹怜,李遂安厌恶地看了庶妹一眼,抬起头,举目四顾。
殿内的士兵不多,看守的大多集中在门口,外面的脚步声来来往往,根本无从得知到底有多少人。
而殿内的贵人们,女眷占了多数,还都没有武器傍身。
李遂安泄气地发现,单凭他们想要逃出去,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自打婆婆被抓走之后,卫王妃面色苍白,抱着膝盖蜷缩在角落里,双目无神望着鞋子。卫王膝下有几名儿女,但都不是卫王妃所出,这也许是方才齐王根本没有考虑过将卫王的庶出儿女们抓去威胁他的原因。
殷贵妃和裴王妃,也许是这里面最为平静的两个女人了,她们微微合着眼,盘腿而坐,似乎并不担心自己即将面对什么命运。
正因如此,许多女眷有意无意聚集在她们周围,似乎从她们身上,能汲取到一点勇气。
这是对自己命运无力做主的悲哀,平静也好,痛哭也罢,迎接她们的都是未知。
“哭什么,不准哭!”外面的士兵被哭烦了,进来呵斥道。
“你们要是再哭,就让你们跟乐平县主一个下场!”另一个士兵也道。
“我妹妹如何了!”贺秀问道。
齐王派人去将鲁王卫王的家眷带入宫时,除了贺僖之外,所有人都被抓了进来,包括贺秀,他身手再好,双拳难敌四掌,同样也不例外。
士兵冷笑一声:“还能如何?也许很快就轮到你们了!”
贺秀握紧了拳头,沉声道:“你们都是禁军,本该唯天子之命是从,为何与叛逆勾结!若肯与我一道拨乱反正,来日陛下追究起来,我定会为你们求情,为你们请功!”
对方像是听见一个天大的笑话,顿时哈哈大笑:“陛下早已归天,还有谁会追究我们!鲁王和卫王明知你们在这里,却死活不肯入宫来救你们,看来你们这些贵人,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到了关键时刻,比我们这些小人物还怕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