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追踪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吗?”夏明不屑地摇头,“他是以什么理由问你借钱?”
  “帮我买理财做投资。”
  “你见到理财的凭据了吗?”
  “这些我不懂,他会来操作的。”
  夏明冷哼一声,心中已经了然,决定直接把残酷的事实告诉对方:“据我所知,经侦队很少抓人,所以,基本也不会抓错人。”
  江文灵也说:“他真是个好演员,你和他相处半年了都被他骗,说不定他在外面还有好多个你这样的女朋友。夏明,你一定要帮灵芝把十万块拿回来。”
  “这个啊……”他刚想说他又不是警察,具体案件的事,他做不了主,可扭头一望见江文灵殷切的眼神,便马上化身为经侦队队长,“放心,这种骗子我们一定严厉惩处,灵芝的损失一定拿得回来!”
  朱灵芝看着他们俩,鼓起嘴纠结了好一阵,为难地看向夏明:“我不是要钱,你……你明天能想办法把他保释出来吗?”
  “什么!你还想着保释!”两人都吃惊她的死不回头。
  夏明吐口气:“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他是个骗子,你已经付出了感情和金钱,如果他是骗子,前面所有付出都白费了,所以你心里拒绝承认这个事实。这种受害心理很常见,就像男人住进宾馆,看到门下有小卡片,打了卡片电话,对方说找小姐要先转几百订金,他看钱少便转了,过了一会儿对方说小姐已经到酒店外了,要交笔押金,他又交了,再过一会儿又说要交服务费,这时他心里已经有了怀疑,可前面已经交了两次钱,他不愿相信对方是骗子,于是再次交钱。归根结底,当局者迷,旁观者一清二楚。”
  江文灵幽幽地看着他:“这个例子倒也栩栩如生。”
  “啊……最近刚抓了个诈骗团伙,我听刑警们瞎说的啦。”
  可是朱灵芝对他们的劝导完全无动于衷,无论他们俩怎么说,她始终觉得这半年相处的点滴细节看得出,任远不是骗子,恳求夏明把他弄出来。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她,夏明只得敷衍地答应明天先去了解情况。


第十章 
  第二天早上,夏明去了姐夫沈研的公司,调查四年前黄金盗窃案的内情。至于保释任远,他早就抛之脑后,对待骗子,他可没有丝毫同情心。
  说到沈研,几年前他的岳父夏正一语道破他的命运,他不适合做生意。
  沈研在创业前,也在大康公司上班,和夏明是同事,也正因此机缘认识了他姐姐夏梦飞,同事变成姐夫。
  不得不承认,沈研是个很优秀的研发工程师,他对产品极具工匠精神,有时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会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
  以前他还在上班时,发明了一种鱼眼探头的图像处理技术,不过公司不看好这项技术的前景,他便自己申请了专利,后来辞职创业,专门做这个产品。
  现在他的公司位于一个租金优惠的创业产业园里,规模不大,三十多个人,经过几年的发展,产品已经可以成熟应用了,可因为这技术太新,没有其他大公司涉猎,政府的安防招标可不敢把这小公司的独门产品纳入进去,所以至今拿不到订单。
  虽然事业不行,在家庭上,沈研是个公认的好男人,对夏明的姐姐夏梦飞一心一意,两人育有一个儿子,夫妻俩表里如一地恩爱。
  夏明跟沈研的关系要比跟他姐好得多,因为夏梦飞强烈反对夏明和江文灵结婚,甚至还老爱出谋划策,让他跟江文灵彻底不要往来,姐弟俩已许久不说话。倒是他跟沈研碰面时,两人都热衷于技术话题,彼此还算熟络。
  今天夏明刚到公司的时候,沈研正在一个程序员旁商量技术方案,见到夏明,他没问来意,就热情地邀他一起看产品:“最新的大口径全景监控摄像头,有效覆盖直径五百米,远距离的图像通过软件调整,完全符合警方办案要求,你觉得怎么样?”一谈到产品话题,沈研这工程师就能立地成佛,脸上发出光亮。
  夏明知道这是他们公司的拳头产品,全景监控,沈研几年的精力都花在了这上面。
  目前市面上的监控探头,都存在一个缺陷,拍摄角度小,有盲区。经常爆出的扶老人反被冤枉,双方各执一词,有时明明就发生在监控底下,可偏因为处在盲区没拍到。
  全景监控模仿了鱼的眼睛,可以拍摄到三百六十度的画面,探头底下无盲区,这是革命性的优点。缺点在于画面会变形,而且离镜头中心越远的地方,扭曲变形越厉害,就像用放大镜看东西的效果。
  沈研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根据探头的高度、角度、覆盖区域,用软件手段,把扭曲的全景画面重新转化成平面,就像把鸡蛋壳展开成平面。这样一来,他的全景监控既没有盲区,同时也保证了画面质量。
  坦白说,这确实是一项极大的进步。
  产品好不好,最终还是要用的人说了算。
  因为夏明工作的关系,如果能得到他的肯定,那就说明切实符合警方的实际办案需要,所以沈研每次的产品改进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夏明大致看了下画面效果,产品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每次的改进变化不大,他今天的重点也不在此,便敷衍地夸奖了一番,免得沈研啰唆,接着便直截了当地问起黄金盗窃案的事。
  一听这个话题,沈研脸色不由得一变,把工作抛在一旁,起身领他进到办公室,关起门,一边给他倒茶,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件事?”
  夏明瞧他的举动,就知道黄金盗窃案背后一定还有隐情,便如实跟他说了昨天的情况。
  沈研把茶递给他,皱眉回到办公桌,手指交叉着,缓缓开口:“四年前,我参与到这起案子的追踪工作,纯属偶然。你知道,我一直做的是产品研发,后来公司领导说研发工作要贴近实际,所以我们一些重点研发人员也都轮岗去信息中心接触了几个月追踪工作,我和同事肖国栋都被分到应文博的小组,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李忠厚昨天跟你说的基本是事实,追踪工作做不下去,确实是因为最后一片区域的监控都出了问题,但不是坏了,是图像丢失了。”
  “是因为软件问题,图像恢复不了吗?”
  “不是,”沈研严肃地摇摇头,“有人删除了数据,再关闭了探头。”
  “人为的?数据删除了大部分情况下也可以恢复。”
  “有人故意在后台用了强制命令把数据全部格式化,彻底删除了,没办法恢复。”
  夏明狐疑地问:“谁做的,事后调查过吗?”
  沈研抬起头,露出回忆的神色:“一开始,大家以为是软件出了问题。后来万峥查了后台日志,发现竟然是人为篡改,而且是强制格式化,这就不可能是误操作了。这么大的事故,当时闹出了很大动静。作为杭州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盗窃案,公安局特别重视,第二天就成立了调查组。因为当时信息中心的账号是公用的,查不出是谁干的。调查组就对这次追踪的所有人,包括我们大康公司和警方的技术警,都进行了约谈,没人承认是自己干的。结果正在调查期间,肖国栋失踪了。他当时跟我是搭档,一起负责歹徒的路径分析。警方查了很久,至今也不确定他为什么失踪,又去了哪里。”
  夏明思索片刻,道:“难道是肖国栋和歹徒内外勾结,删除监控数据,协助歹徒潜逃?”
  “调查组也是这么怀疑的,可也有不同意见,如果肖国栋和歹徒内外勾结,那么之前就该设计好路线,让歹徒避开监控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做出在信息中心删数据这种大动作。可他要和歹徒无关,数据是被谁删的,为什么删,他失踪去哪儿了?总之,真相谁都不知道。肖国栋失踪后,调查也无疾而终,不过整个追踪组都很惨,都被处分了。公安向大康公司提出了严厉交涉,取消了当年几个重大采购项目;李忠厚被调离岗位;应文博作为技术主管被停职,他一气之下跳槽去了海华公司;我还好,本来就是轮岗,回去继续做产品研发。至于警方人员,大都也被追责,张强处长被调岗降级,现在的副局长万峥当时是他的下属,因为及时发现问题,举报有功,接了他的位子,后来升副局长后,才把张强调回来。”
  夏明明白了难怪张强昨天谈起这事就像个打火机,一点就着,也难怪他对万峥的态度总透着古怪。
  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年有人要删掉监控,让歹徒逃了呢?如果信息中心有人跟歹徒勾结,肯定是犯罪前做好计划,而不是犯罪后在信息中心删数据。肖国栋的失踪和整件事是否也有关联?
  他摇摇头,放弃了追寻真相的打算,四年过去了,当年亲历的这些人都不知道答案,他就更想不出所以然了。
  情况了解完毕,夏明起身告辞,沈研又说:“你接手的这起连环入室抢劫案,我前几天去中心也有所耳闻,据说监控里从没见过嫌疑人?”
  夏明点点头:“是啊,还没找到,我也觉得很古怪。”
  “看来这两人的反侦查能力很强,”沈研托着下巴思索着,“但归根结底,还是现有安防设备的局限性。”
  “什么局限性?”夏明刚问出口就后悔不已,因为他已经知道沈研接下去要说什么了。
  果然,沈研立刻站起身,高屋建瓴地对比现有的传统监控和他全景监控的优缺点,传统监控都有盲区,你们办案时经常要为此头痛——当然,他不会管小舅子现在正为他的啰唆头痛。而他的全景监控就不一样啦,解决了盲区这个致命缺点,至于造价高昂,为老百姓谋安全的事,能用金钱来衡量吗?至于安装调试复杂,也能随着技术不断改进的嘛。现在万事俱备,就差政府的订单啦。
  这番话夏明早已倒背如流,凡是谈到查案中出现的问题,沈研总能把原因九九归一成“现有设备的局限性”,夏明只好表达一番深有同感,沈研才罢休。


第十一章 
  夏明离开沈研公司后,便赶去了信息中心,林奇看见他犹如刑释人员见了亲人般,急切地把他拉进办公室,告诉他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经过彻夜查监控,案发小区西面围墙外的小径两头,始终没有见到嫌疑人出入。
  小径一侧是河,一侧是围墙,之间别无出路,两头都有监控,而且这条路人流量本就少,嫌疑人身高体形一清二楚,无论怎么乔装打扮,都不会被工作人员忽略过去。当然,他们按夏明的要求,也调查了出入这条路的车辆,每辆车的经过时间,是否在路上停留等,同样一无所获。起先他们查的是案发时间点的前后三小时,后来甚至扩大到全天。
  对于这个结果,夏明也觉得匪夷所思。
  有刑警提出一种可能,嫌犯并非从西面小径出入,而是从其他方向的围墙爬进来,故意在西面围墙爬进爬出一次,留下脚印,来误导警方的追踪方向。这种可能马上被林奇否决,因为警方发现围墙下的脚印也纯属巧合,运气成分居多,并没有受到歹徒的误导。
  夏明仔细地看了一遍调查记录,决定再去现场看看,毕竟坐在电脑前看监控,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真实环境中还有很多变数。
  事不宜迟,他和林奇上了车,直接驶往现场。到了西面小径,夏明将车停在一旁,打开笔记本电脑,点开了一个软件。
  这是一个安防软件,上面布满了眼花缭乱的各色线条和符号,林奇见这软件和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用的有很大不同,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昨天说的第三代智能安防系统,已经在最后的测试阶段,如果没有问题,六月底前会正式投入使用。”夏明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在上面操作。这里没有网络,他只是用此查附件地图数据,这些都已储存在软件中。
  林奇托着下巴,看他切换着不同的画面,装作很懂的样子,嘴里还调侃着:“这软件看着也就那么回事儿吧,应文博老针对它干什么?”
  夏明狡黠一笑:“岂止是他,恐怕大部分安防企业都不想看到这软件上线。”
  “为什么?”
  “信息中心现在的监控系统里,能查的都是公安的探头,很多社区、商店、银行、加油站、停车场的监控都没联网,查案时,如果系统里找不到线索,你们怎么办?”
  “上街去找哪里还有监控可以调取。”
  “所以工作量大,对接手续麻烦,效率很低。三代系统里把所有探头位置都纳入进来了,包括大部分探头的型号参数和覆盖区域,而且设计了人工智能化查案,能根据要求,提示警察需要查看哪几个监控,哪些是监控盲区,哪些是重点调查区域,都一目了然。”
  林奇不解地问:“大部分民用监控都没联到公安网,你们怎么知道这些数据的?”
  “百度地图上那么多商店和建筑,地图公司是怎么知道的?”
  林奇摇摇头,他可不懂这些。
  夏明解释说:“百度派了很多人上街把一座座房子标出来。我们这也一样,是专门找人去每条街、每个重点建筑中采集出来的。光杭州一个城市,就花了上亿成本。不过这是一次性投入,以后警察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看电脑,就知道需要查哪些监控了。”
  “这么大投入的东西,卖给公安局肯定不便宜,还有每年的维护费。其他公司是怕公安局在这块投入太多,缩减其他安防项目的预算,所以才反对的吧?”
  “不,”夏明神秘一笑,“系统免费,每年维护费也由我们公司自己解决。”
  “免费!”林奇惊讶了,“你们公司用得着下这血本讨好政府吗?”
  “这是互联网思维,系统免费,但接入系统的设备都会以大康公司的为标准,所以一旦上线这套系统,整个城市的天网将来都会有统一的接口参数,其他公司的设备虽然可以修改参数,但每次系统升级,别人的设备就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所以政府以后招标,肯定要倾向用大康的设备。”
  林奇恍然大悟地瞪大了眼睛:“你们这是要一统江湖啊,先免费把系统提供给公安局,等警方习惯了用你们的系统办案,到时招标就是你们说了算,你们这是对行业的赶尽杀绝啊。”
  “也不能说赶尽杀绝,名义上不能搞垄断,只不过以后招标,政府为了软件可靠性,肯定倾向于我们公司。这道理跟支付宝、微信一样,先免费提供平台,等大家都用上了,自然就有赚钱的门路了。”
  林奇瞥了他一眼:“你们的目标不止杭州吧?”
  “我们计划6月份投入使用,9月借G20峰会的招牌,用这套系统提供安保服务,那么接下去推广到其他城市也不在话下。”
  林奇只是警察,可不管他们安防企业间的竞争,对他而言,破案最重要。夏明轻而易举地把这商业模式告诉他,自然也不是机密,难道公安局的领导都看不出大康公司背后的野心?
  夏明解释说:“这道理公安局的领导和其他厂商都知道,不过在公安局看来,现有的系统每年要耗费数千万的运营维护费,既然有免费又更智能的系统,当然愿意。对于你们警察来说,只要破案就好,管他破案的探头是哪家公司生产的,对吧?”
  “那也是。”林奇点着头,突然瞪着前方,“他们来干什么?”
  夏明抬起头,透过车窗,看到小径北边的十字路口处,应文博和张强站在街角,抬头四顾。
  林奇不由分说,招呼他下车,两人径直走上前去。
  张强看到他们俩前来,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意外,只是平淡地说了句:“你们来啦。”
  “张处,你怎么在这儿?”林奇笑着打招呼,看向了应文博,“他怎么……”
  张强冷眼瞥了眼夏明,说:“我看大康公司的人查不出结果,就叫海华的一起来查,也是帮专案组提高一些效率。”
  这个理由很正面,谁也没法说他不是。
  应文博冷笑着看向夏明,道:“据说这条路两头的监控,都没见过嫌犯出入,凭借大康公司三代安防系统的强大功能,想必你应该查出原因所在了吧?”
  夏明见对方来者不善,可他确实还没查出原因,只好坦白说:“暂时还不知道。”
  张强冷漠地说了句:“你应该知道的。”
  夏明尴尬地问:“是什么?”
  “电脑上看起来,这条路两头都被监控探头全覆盖了,其实不是,南面的覆盖了,北面的路口有盲区。”他指着旁边的小区围墙,围墙外是一排绿化树,“这里的监控视野只拍到绿化树,如果嫌犯是从树后走出去的,刚好是监控盲区,拍不到。你们三代系统地图做得这么细,理应早就发现了这点。”
  应文博哼了声:“所以三代系统也不见得有用。”
  说完,张强跟林奇简单道别,便跟应文博上了路边的一辆车走了。
  夏明打开三代系统的地图,确实如张强所说,路口距围墙不到一米的区域,是监控盲区,电脑上忽略了,实地查看一目了然。
  夏明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墙脚,想象中仿佛出现了两名嫌犯一前一后,从绿化树后贴着围墙绕出了路口,这是唯一能解释小径两头监控都没拍到他们的理由。只是,他们俩以这样的方式走出路口,只是运气好吗?还是他们知道这里刚好是监控盲区?他摇摇头,心想应该只是运气好,如果歹徒知道监控盲区的位置,那事情就闹大了。
  他重新看地图,如果嫌犯按此绕过监控,后面行动方向的变数很大,也许在路边直接上了某辆车,追查下去会极其麻烦。
  林奇见他脸色不好看,猜到遇上难题了,只是他对电子刑侦这块束手无策,只好手叉腰,朝着西面路口的交通杆骂起来:“这是哪个白痴装的探头,偏偏留下绿化带后一点点的盲区,方向往这边移一米就破案了,真是白痴啊!”
  夏明瞥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探头在东面,你骂错了,西面只是个信号灯。”
  林奇哼一声,大为不满:“那这个大圆球又是什么东西?”
  “大圆球?”夏明转过身,看到西面交通杆上挂着的一个漆黑的大圆球,好像一只巨大的眼睛垂直注视着下方的人来车往,过了几秒,顿时眼睛亮了起来,“全景监控!”
  “什么全景监控?”
  真是踏怕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下歹徒的秘密再也隐藏不住了。
  夏明没工夫回答他,立刻掏出电话,拨给沈研:“钱塘公馆西北面的路口,是不是装了你的全景监控?”
  “是啊,你怎么知道?”沈研停顿一秒,语气中透出了害怕,“该不会掉下来砸到人了吧?”
  “呃……那倒没有,这个探头是开着的吗?”
  “对啊,我找了好多次万局长,他才让我先试点装几个路段用用,结果我设备放上去了,公安局一分钱都不肯掏,还说免费提供场地让我试验已经不错了。”沈研抱怨起公安局对他们小公司的残忍。
  夏明无心听他啰唆,便问:“数据连到哪儿?”
  “都在信息中心。”
  “你赶快过来一趟,”夏明神秘一笑,“说不定万局这下愿意买单了。”


第十二章 
  信息中心的指挥室里,大家众星拱月地把沈研围在中间,这让他倍感压力。
  他身后不光有专案组的人,还坐着万峥和张强,他们听闻沈研试点安装的全景监控很可能拍到了嫌疑人,自然要过来看看。应文博受张强指派,现在成了追踪二组的组长,这时也在旁观摩。
  坐在电脑前的沈研显得颇为紧张,作为向来不受重视的小型安防企业负责人,平日里都是追着中心的领导才能说上几句话,第一次有机会当着领导的面,演示全景监控的实际应用,这机会可难得。
  如果这次他的产品能不负众望,那么全景监控自然会受到公安局的重视,以后的政府招标多一项全景监控也添了几分希望。当然,如果一无所获,那么作为小公司的这项全新的非主流科技,自然又要石沉大海了。
  全景监控之所以会出现在案发现场,说来也是巧合。
  沈研去信息中心多次,希望能试点安装全景监控,只是公安领导并不认为这小公司的新产品能对办案提供多少帮助,最后勉强同意装五台。沈研希望安装在人员流动复杂、犯罪率高的区域,以便能体现无盲区的优势,可公安领导知道了全景监控安装和调试至少需要两天,觉得在人流密集路段安装会严重影响交通,小公司完全没有话语权,最后万峥批了这块人流较少的高端住宅区,而且只拨了一半的经费。其中两台监控刚好位于钱塘公馆北面的这条道上。
  整整两个小时过去,沈研紧张的神色逐渐舒展开,一抹轻松浮现在脸上。
  连续的两台全景监控清晰地拍到了两名歹徒来去的全过程。
  他们离开的时候,沿着西面小径向北,快到路口之际,果然穿入了绿化带的树后,然后从探头的盲区右拐进入北面的马路,行走一段后,横穿马路到了对面,又经过了一个路口,最后拦下一辆出租车离去。与来时的路线一模一样。
  之所以此前调查都没发现嫌犯,因为他们几次经过路口,都走在探头的拍摄盲区中。
  沈研将几段全景监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