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连一直沉默不语的薛正雍都色变了,他道:“所以南宫严在湘潭游玩的时候,其实已是有妇之夫?!”
“嗯。”墨燃垂下眼帘,也真是难为他了,这样的事情如今讲来,脸上居然已没有了太过苦痛的神情,他平静道,“南宫严因为妻子怀孕,身体又不好,容易小产,所以就来外头散散心。他遇到了我娘,心下喜欢,就谎称自己从未婚娶,赚得我娘欢心。”
有人气的直跺脚道:“这可真是禽兽不如!”
“家里老婆怀着身孕,自己却跑出来游山玩水,还在外头又搞出个孩子,唉。”
“这段衣寒也是倒了血霉了,南宫严能认她吗?”
答案自是不言而喻。众人激昂愤慨一番,对墨燃投去的目光就多了几分怜悯。但墨燃对别人怎么看他却并不是那么在意,他只是继续把母亲的遭遇讲了下去。
一个秘密怀揣了两辈子,这是他第一次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他竟在痛楚之余,也生出几分释然。
墨燃道:“当时临沂大摆流水席,庆贺儒风门城主喜得麟儿。我娘来到第九城的角楼前,看到张红结彩的角楼上,南宫严搂着妻儿,向下头的百姓致意,抛洒吉果喜饼。我娘后来……没有再去找他。她那时候余钱已经用尽了,连回湘的过路财都付不起,过了大半年,就在临沂的一个废弃的柴房里,生下了我。”
姜曦问:“那你们后来回了湘潭醉玉楼吗?”
墨燃摇了摇头:“我出生的时候,身体很差,不足月就生了场病,根本无力奔波。她为了给我看病,求遍了城内医馆的大夫,没有人乐意帮她……她后来逼不得已,终于抱着我,想办法进了儒风门,找到了南宫严。”
那一年,羸弱的母亲抱着小猫儿一般的新生婴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情郎面前。
那个男人没有喜悦,只有无尽的惊愕与惶恐,甚至还有愤怒。
他有娇妻稚子,妻子是有名有望的大户人家女儿,生下来的儿子白胖可爱,一家和睦美满——段衣寒在他眼里是一粒老鼠屎,要坏掉他的好名声,坏掉他阖家团圆。
她不安好心。
他凭什么要认他们?
怕她把事情闹大,南宫严给了她足够的钱财,让她带着孩子赶紧滚出儒风门,段衣寒抱着最后的希望,含着泪说:“孩子还没有起名字,你能不能……”
他怒目而视,面青如铁:“滚!赶紧滚!这不是我孩子,你别给脸不要脸,滚出去!”
她被粗暴地推搡出门。
没有时间伤心,怀里的小婴儿连哭声都是那么微弱,手脚都是冰冰凉的,像一只奄奄一息的猫儿,蜷缩在她怀里。
她唤他,他也就睁开一线漆黑的眼来,懵懵懂懂地望着她,一点都不顽皮,很乖,也很安静。
她忍着泪,抱他到了医馆。
医馆里的大夫吼她:“都说了多少次了,我们这里又不是济世堂,怎么可能白给你孩子看病?没钱就——”
她忙把南宫严施舍给她,打发给她的铜臭钱两掏出来,手忙脚乱的,生怕别人惊吓到她怀里的幼子。
她眼睛里闪着凄惶,不住地低头哈腰:“有钱的,大夫,有钱的。求求你们,行行好,救救我的孩子。你看,他、他还那么小……”
医馆也并非全无善心,只是头前被这女人磨得烦了,给小儿看病的膏方草药又不便宜,所以才这样粗暴地拒绝她。既然这女人能付出足够钱两,他们的态度便又好了起来。
草药,针灸。
病的太重,还得住在医馆里头。 墨燃的病情时好时坏,缠绵数月,才终于恢复了康健。而这个时候,段衣寒身上的银两也再不剩多少了。她谢过了大夫,抱着孩子离去。眼见着冬天快要到了,她怕幼子再冻坏,于是去裁了一件小袄,一床小被。
做完这些,钱财就都散尽了,她回不了湘潭。但段衣寒坐在废弃的柴房里,看着含着手指,咯咯朝着自己笑的小家伙,却觉得很开心,很平和。
她从来都是个知足的人。
“我该叫你什么好?”
小孩子咿咿呀呀的不会说话。
段衣寒生了一堆火,在火塘边抱着自己的孩子取暖,逗弄着他。
孩子笑,她就跟着笑。
火光一闪一闪地燃烧着,屋舍穷僻破旧,但因着这一捧火,她却觉得温暖极了,她揉着他的小脸,逗得他踢着小脚哈哈乐出声来。
她想了一会儿说:“要不,就叫你燃儿吧。”
墨燃吮着手指,眼睛乌溜溜地瞅着她。
段衣寒脸上似有一瞬落寞:“我不知道你该姓什么,你不能姓南宫,但也不能跟阿娘姓,阿娘这个姓是乐坊里的嬷娘给的,你跟着我,总有些怪……我只叫你燃儿吧,好不好?”
墨燃乐呵呵地砸吧手指,不点头也不摇头。
“小燃儿,等开春了,咱们就回湘潭去。”段衣寒摸着他柔软的胎发,“娘会弹琵琶,还会跳舞。那里有个荀姑娘,她是娘的好姐妹,一定很喜欢你,你要乖,早点学会叫姨娘……唔,算了,她脾气可不好,你还是学会叫姐姐吧。见了面,一定要说荀姐姐好,这样才有糖果吃,知不知道?”
她握着他细软幼小的手指,温柔道。
“燃儿,再等等吧,冬天很快就过去了,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回家。”
可是这个冬天,终究还是太长了些。
那一年是灾年,下修界鬼祟泛滥,临沂高筑城防,严禁寻常百姓进出,所以段衣寒没有办法离开。
她去一家店里做活,想赚些养家糊口的钱两。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是谁向南宫严的妻子透露了丈夫的风流情史,总而言之,不久之后,段衣寒受聘的那家包子店将她赶出店门,毫无理由。
从此之后,段衣寒备受排挤,在临沂找不到糊口的营生,就只得携着幼子卖艺乞讨。好几次,她在街头柔婉清唱,而南宫严则怒马鲜衣,身后随从浩浩汤汤,自她面前走马经过。
他心虚,想躲着她。
其实他这么做毫无必要,段衣寒虽柔弱,却自有一番傲骨,她只是唱着湘潭的小曲,也不去看这个男人一眼,更不会当街朝昔日的情郎哭喊,为他为何如此薄情寡信。
他其实根本不懂这个琵琶女有多矜傲。
“看她泪痕满面,衣虽褴褛容貌慈祥,陌路相逢不识面,对我凝眸为哪桩?”
有人经过她面前,信手丢给她一个铜板。
她便如当年风华绝代的乐仙娘子,低眸作福,柔声道:“多谢老爷心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下修界烽烟不休,临沂作壁上观,拒祟墙一直高高竖立着。
这一竖,就是五年。
墨燃五岁了。
有一天,南宫严与妻子吵了架,心中正烦,便东转西转,自西市逛过。那天天气晴好,他负着手,兴趣缺缺地望着一家家首饰铺子,糕点铺子。大榕树下还有对弈的老大爷。
临沂从来都是个福地,下修界死了多少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在这里,百年来都是歌舞升平的。
南宫严走过去看大爷们下棋。
他是常服出行,众人识不得他,他也就乐呵呵地在旁边指点高招,弄得那些大爷最后烦的厉害,赶他离开。
南宫严吃了瘪,心里不痛快,往前走了几步,又站在一棵大树下头,看枝丫上挂着的一只金丝绣鸟笼,笼子里绣眼鸟清脆啼鸣。
或许是阳光太好了,令人心境舒朗,南宫严立在树下思忖着,忽然就想到了五年多以前,那个湘潭楼里柔婉温和的姑娘。
他偏着脑袋,逗着绣眼鸟,说:“嗳,会唱湘曲儿吗?”
绣眼鸟当然不会唱,兀自啾啾啼鸣。
南宫严便叹了口气,嘴里哼着多年前那首段衣寒在自己耳鬓边唱过无数次的小调。
忽听得身后嗓音清朗,有人在柔情似水地吟念:“野旷云低朔风寒,漫天冰雪封井栏。”嗓音如珠玉,璎珞叮咚。
他恍如隔世,蓦地回头。
因为一直刻意躲避,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她了,此时此刻,隔着熙熙攘攘的闹市,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却忽又看到了那个纤细温柔的女人——像这么多年来,在他不敢对发妻言说的梦里。
他又遇她。
段衣寒带着一个弱不禁风的孩子,母子俩立在街边,她垂敛眼眸唱着昔日众人千金难买的小曲,希望能讨得过路君子的怜悯,得一顿饭钱。
她轻轻唱道:“这大路山前小路山后,山前山后行人有千万……”
面前无数人来去,没有谁为她停留。
歌虽好听,终非实物,她自己要唱的,没谁愿意为她付钱。
“……别郎容易见郎难,遥望关河烟水寒。”忽然,一双融着金丝,嵌着翠玉的鞋履出现在她眼前,她听到有个男人在低声哼着她未哼完的曲子,“数尽飞鸿书不至,井台积泪待君看。”
段衣寒愣了一下,然后慢慢抬起眼。
她又见到他了。
他还是和五年多前一样,英俊潇洒,器宇轩昂,极俊美的长相。他一点都没有老,岁月在他脸上留不下痕迹。
段衣寒在他眼里瞧见了自己的倒影。从五年前娇花照水的少女,成了如今满面风霜,姿色全无,令人望之生厌。
但南宫严看她的眼神,端的却有些深情。
婚娶多年,妻子听闻了他昔日情史,虽不敢明言,却也百般不悦,动不动就发脾气摆架子,儿子也顽劣不堪。今日他站在段衣寒面前,见她如此模样,心中竟多少生出些愧疚和怜惜来。
段衣寒住了口,垂落睫帘,不唱了。
“阿娘?”旁边墨燃疑惑不解,转头瞧着她。
段衣寒说:“今天阿娘累了,回家吧。”
墨燃就听话地点了点头,笑道:“那我们回去休息,晚饭我想办法。”
母子俩相携欲走。
南宫严叫住她:“你……”
目光又落到墨燃身上。
这个孩子又瘦又小,那衣服穿得破破烂烂,但却很懂事,脸长得也漂亮。
南宫严忽地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孩子啊。
是他的骨血。
他伸出手,摸了摸墨燃的头。
墨燃不知他是谁,眯着眼睛,任由这个男人揉乱他的黑发:“唔……”
南宫严想到那一年,段衣寒抱着小猫儿似的婴儿,来他府上求他相救。
那时候她说:“他还没有名字。”
“你叫什么?”南宫严问。
“燃儿。”
“姓呢?”
“我没有姓。”
南宫严就颇为酸楚地看了段衣寒一眼,也不知是怎样的冲动,他说:“要不然,你们就——”
话未说完,忽见得街角有一群儒风门的道士走过。
南宫严的恍神被打断了。
他一个激灵,似乎回到了现实中来。
他重新对上段衣寒的眼睛。
那双曾经看着他,笑得弯弯的眼眸,如今却很寡淡,不再有任何春闺少女的幻梦,哪怕在他刚刚几欲与他们相认时,也是清冷的。
她早已把这个男人看透。
南宫严因此显得有些狼狈,也有些赧然。为了掩盖自己的这种情绪,他轻咳一声,慷慨解囊,将钱袋里的金银宝器全都塞到了墨燃的手里。
他又拍了拍墨燃的头:“你娘唱的好听,这些珠宝金银,才该配她。”
一只纤细的手却从墨燃那里,拿过了钱袋。
段衣寒只从袋子里取了一枚铜板,放到墨燃手捧着的破碗里,而后把那沉甸甸的珠宝银钱,全都递还给了南宫严。
她没有多说话,只是柔和而平淡地朝他作了个福,一如对任何一个施舍了她钱两的路人。
她客客气气地对他说了声:“多谢老爷心善。”
言罢,转身离去。
她是湘潭乐仙,也曾众星捧月,一曲一舞。万人为她空巷的时候,她不曾孤傲。而如今华衣褪色,朱颜凋敝,只能在路边卖艺乞怜,但她也不会自卑。
也就是那天,从段衣寒微妙的态度中,墨燃起了疑心,后来旁敲侧击,百般央问,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娘把这些说给你听,是因为不想骗你。但是小燃儿,你得记住,不要去恼恨。”段衣寒说,“也不要求他。”
她说着,戳了戳墨燃的小脑瓜。
“等下修界灾劫平复,临沂允许普通百姓进出往来了,我们就回湘潭去。”
墨燃静了好久,而后点了点头:“我不求他,我和阿娘回湘潭去。”
段衣寒笑着说:“也不知道荀妹妹还认不认得我,我都不好看了。”
墨燃就很着急:“阿娘好看。”
“嗯?”
“阿娘最好看。”
段衣寒就笑得更灿烂,眉眼之间,倒当真复苏了当年绝色佳人的风情,她逗他:“嘴这么甜,以后谁嫁给你,你可得好好哄着啦。”
墨燃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抿着嘴,过了一会儿,却还是露出尖尖的奶牙。
“等我长大了,要找个天仙一样的媳妇儿,然后一起陪在阿娘身边。”
“哎呀,你想得好美,谁家天仙嫁给你哟。”
母子俩笑闹一番,柴房内篝火噼啪,很暖。仿佛以后的每一天,都会这样平静地一直过下去。火与夜给予了穷人虚幻的慰藉,所以那个时候,他们谁都没有预料到,其实段衣寒,已经时日无多了。
“就是在我五岁那年的秋天。”墨燃道,“中秋刚过。儒风门因为长期对外封闭,临沂粮食已供给不足。他们就调整了货价,说到底,也就是让下头的穷人节制口腹,不要和富人抢食。”
薛正雍已是听得百感交集,心中乱成一团,但墨燃说了这句话,他还是怔忡地思索一番,而后点了点头。
“是,我记得那次调价,临沂后头都饥民暴乱了,儒风门才终于又把价给降了回去。持续了大约有……有一年?”
姜曦道:“我记得是半年。”
墨燃闭了闭眼,说道:“没有那么久。是一个月零五日。只持续了短短三十五天。”
第259章 【天音阁】与子同袍
有人问道:“你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这都多久的事情了。”
他怎么会记不清楚呢?在上修界的姜曦记忆里; 是平淡无奇的半年; 在下修界的薛正雍记忆里,是感慨良多的一年。
而在墨燃的记忆里; 却是渐趋绝望,度日如年的三十五天。每一天都生不如死; 每一日都犹在炼狱。
当年; 调价令一出; 人心惶惶; 段衣寒和孩子要不到饭,就只能靠捡烂菜叶子、发霉腐烂的米面垫饥。后来,食不果腹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就连菜叶子也捡不到了。交困之中,墨燃忍不住对段衣寒说:“阿娘,我们去儒风门找他,讨些吃的吧?”
段衣寒却喃喃道:“求谁都不能求他啊。”
沿街乞讨卖艺; 点头哈腰,赔笑吆喝; 都是逼不得已的营生; 但若是去求了南宫严; 意味就不一样了。
段衣寒虽穷困潦倒; 却也不想破这最后一层底线。
她不肯,墨燃便也不再提了。
小孩子不惹眼; 身手又出奇的敏捷; 调价令颁布的第九天; 他终于在地里偷来一根白萝卜。
段衣寒把白萝卜小心翼翼地藏起来,每天只煮拳头那么大的一点,两人分着吃。吃到第八顿的时候,萝卜已经烂了,但因为许久见不到能果腹的东西,段衣寒又把剩下的一点烂萝卜又对切,勉强再多应对几日。
到了调价令的第二十一天,他们吃光了最后一点萝卜,再也找不到任何用以充饥的食物。
第二十五天。
天降暴雨,地里有蚯蚓钻出,墨燃把它们笼在了一起,接了点雨水,煮着吃掉。
蚯蚓吃在嘴里滑腻的感觉令人作呕,墨燃跟这些瘦不拉几的小动物嘟哝着对不起,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填饱肚子了,要是熬过这阵子,蚯蚓就是他的恩公。天见可怜,他可不想再吃恩公了,这噩梦究竟什么时候才会过去……
第二十八天。
墨燃发了烧。
小孩子哪怕天赋异禀,灵气极高,但也经不住这样的饥饿与折腾。
段衣寒也早已没有了气力,眼神空洞。
这天,趁着墨燃睡着,她终于下定决心,起身离开栖身的柴房,慢慢走向了儒风门高耸巍峨的仙城——她有自己的底线,宁愿死也不向南宫严乞食。
但稚子无辜,他还那么小,怎能陪她一同离开人间。
大殿内的人此时已都面露恻隐,墨微雨有罪无罪权且不说,但当年旧事,也实在是太过凄惨了些。
有人放缓了语调,叹息着问:“讨到了吗?”
“没有。”墨燃说,“运气不好,去的时候,南宫严正在和他妻子吵架。”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城主夫人一见到我娘,就大发雷霆,她性子烈,非但没有给我阿娘一星半点的食物,还将她乱棍逐出了儒风门。”
“那南宫严呢?”
“不知道。”墨燃说,“我娘没有提起他。”
可能是阻止过,也可能只是站在旁边,爱莫能助的样子。
墨燃不知道那天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阿娘回来时,浑身都是伤疤。她蜷在柴房里抱着他不说话,后来就开始咳血,往外吐血沫和胃液,屋子里一片腥臭酸腐的味道。
第三十四天。
段衣寒已经快不行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也不流泪。
这天晚上,她自昏沉中苏醒,竟恢复了些气力。看到墨燃缩在她身边,试图用瘦小的身子替她取暖。她便很轻很轻,很温柔地对他说:“小燃儿,要有办法,回湘潭去吧。”
“阿娘……”
“回湘潭,去找荀姐姐,去报恩。”段衣寒抚摸着墨燃的头发,“要去湘潭报恩,不要留在临沂寻仇……听阿娘的话,好好地……当初阿娘来临沂,欠了你荀姐姐好多钱两,还不清啦……你回去,陪在她身边,替她做些事情,讨她开心。往后的日子,别人若是给了你恩情,就都要好好记着。”
墨燃含着眼泪,仰头望着柴房中,她形容枯瘦的脸。
段衣寒的眼睛黑得发亮,甚至带些葡萄般的紫。
“然后去报答。”
那是段衣寒临死之前,替墨燃做的计较。
她生怕自己走后,孩子会走上歧路,所以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一定要离开这个伤心地。
人若是有奔头,就不会胡思乱想,不容易深陷仇恨的囹圄。
她给了他奔头——报恩吧。
不要复仇。
第三十五日。
这荒谬的调价令终于在暴动中废止,持续的时间,不过短短一个月零五天。
对于富庶的人而言,就好像一场闹剧终于落幕了。临沂满城乌烟瘴气,而他们在软衾暖帐中伸着懒腰醒来,接过侍女端上的八宝香露漱口,剔牙,听到调价令作废的消息,也不过发几句牢骚,打了个哈欠。
一切无关痛痒。
但对于墨燃而言,却是再激动不过的事情。
自己不用忧心口粮了,于是街上的善心人又多了起来,墨燃讨来了一个饼,甚至还有一碗稀到可怜的肉粥。
他一口都舍不得喝,小心翼翼地端在手里,他想快些赶回去,捧给病重的娘亲。
肉粥这么好的东西,阿娘喝了,肯定能恢复过来吧?
他迫不及待地想用这碗粥救母亲的命,但是他又不敢疾奔回家。这粥碗是裂的,旁边一道大口子,要是跑得快了,泼出来该多可惜。
他就这样又是雀跃又是煎熬地回到了柴房。
“阿娘——!”
他双手捧着破碗,用脏兮兮的脑袋瓜子,小奶狗一般蹭开破败的柴扉,脸上带着笑,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多好啊,有肉粥喝了,阿娘很快就会好起来,终于春暖花开了,他们要一起上路,回临沂去。那里歌舞升平,不会饿肚子,有一个姓荀的姐姐,他们终于不用再流离失所乞讨为生。
多好啊,他们一起回家。
“吱呀”一声。
门开了。
“她躺在里面。”丹心殿里,墨燃安静寡淡地说。
旁人或惊讶于他的冷淡,或齿寒于他的冷血。
这个人,提起母亲的死亡,竟然都是心平气和的,没有什么温度,也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眼泪。
但却没有人想过,要多少年的魂牵梦萦,寸断肝肠,才能把伤疤磨平,得到这样一张古井无波的脸。
“我唤她,她不醒。”墨燃说,“她再也不会睁眼,也再也喝不了那一口粥了。”
良久寂静。
王夫人颤声说:“那……后来,你……你就一个人,回了临沂?”
墨燃摇了摇头:“我去了儒风门。”
有人“啊!”了一声,说:“你、你是去寻仇?”
“我娘说,报恩吧,不要寻仇。”墨燃淡淡的,“我没有想去寻仇,我只是想将母亲安葬。但我没有钱,来也来不及筹措,所以我去他府上,求他给些钱两。”
“他给了吗?”
墨燃几乎是笑了一下,说道:“没有。”
“没、没有?可是按你之前说的,南宫严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你娘亲的身影的,怎么连个发丧的钱都……”
墨燃道:“因为他发妻也在不久前寻了短见,去世了。”
“什么?!”
姜曦眯起眼睛:“……南宫严的妻子确实走的很早,而且还是自杀……”
“那个妇人当初怀有身孕,丈夫却在外头与人纠缠,生下孩子之后,也总是争吵不断,日子过得极不如意。我阿娘那天去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