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小妹接过一看,轻声念道:“给吴克仁军长及67军将士恢复名誉,严惩造谣中伤者……蔚文,这个吴克仁军长是怎么回事?”
林蔚看了常凯申一眼,支支吾吾地说:“呃。这个67军去年参加了军委会组织的淞沪会战。吴军长在战后失踪,一说牺牲,一说叛变投敌,具体事由尚不清楚,还有待调查。”
宋小妹恍然大悟,轻轻点一点头又接着往下看,只见电文上要求抚恤抗日军人,救助东北难民,释放张少帅、杨虎臣、黄显声及其家人,不由地眉头微皱。
正待相劝。墙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蔚忙去接听。说:“喂,哪位?”打电话过来的是侍从室,说张群和陈布雷两位先生到了。
常凯申一听,忙说:“哦。岳军和彦及到了?快快有请!”又吩咐仆人把地上的东西收拾一下。自打常公的首席智囊、当世诸葛杨永泰遇刺身亡以后。张群和陈布雷就成了他的最重要的两大谋士之一。所以礼遇甚隆。一般涉及派系利益有关的事情多找他二人商议,亲密程度就连宋子文、孔祥熙都比不上。
“委座,夫人!”两人走了进来。跟常凯申和宋小妹打了下招呼,又向林蔚略一点头。
像这种场合宋小妹很少掺合,笑道:“你们谈,我就不打扰了。”说着让吴妈端了几盘水果上来便离去了。
张群问道:“委座,这么急着找我们来所为何事?”
常凯申叹了一口气,将郑卫国发来的电报递了过来,焦虑地问道:“岳军、彦及,你们先看看这个,该如何答复是好?”
张群看了看,很快理清了思路,笑道:“委座,这有何难!吴军长之事可以派人去调查,若是当真以身殉国,自当褒奖!抚恤抗日军人可由军政部行文,救助东北难民则交由民政部处理,无须军委会过问。至于张少帅、杨虎城二人起兵叛乱,劫持领袖,罪当重处,纵然国家宽大处理,哪里轮得到区区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置喙?其家人嘛,先前只是配合军事法庭调查,待调查清楚自可离去。”
常凯申听完之后十分满意,抚掌笑道:“岳生兄此言深合我心!”又对陈布雷说:“彦及,还要借你生花妙笔一用。”
陈布雷走到桌前坐下,清了清嗓子,铺好纸,拿起笔边念边写道:“郑总司令卫国:来电俱悉,各顶提议均已转交各部司处理,即日便可答复。但凡军政大事,国家自有法度,非军人可以逾越,望吾弟三思。今武汉之局势如危卵,华中军民翘首以待,请郑总司令早日出兵,以解苍生倒悬!”
之所以没有提及郑卫国所提出三个条件的具体处理意见,是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威,避免陷入同下属讨价还价的窘境。至于具体如何处理,就看双方博弈的结果如何了。
常凯申深明此道,欣然接过笔在下方续写道:军事委员会 常凯申,然后将纸递给林蔚,说:“速拿去机要室,给第四十一集团军回电。”
远千里之外的蠡县,郑卫国也在亲自拟定电报。根据第四十一集团军参谋部的筹划,第53军周福成部已正式对天津外围展开了攻势。跟前几次佯攻不同,这回有点儿动真格的味道了。目前敌我双方正在天津南部的静海县独流镇一带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第二军分区孟庆山部和第四军分区张长贵部也分别从东西两面向津浦线之敌进行夹击,目前已经彻底瘫痪了津浦线天津至沧州段,将驻天津的第27师团和驻沧州的独立混成第7旅团彻底分割开来。
电台滴滴嗒嗒响个不停,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等人正在密切关注战事的发展。一名译电员译完电报,起身道:“报告!总座,第二军分区来电!”
郑卫国说:“念!”
“是,总座!”译电员忙将电文念出。原来,第二军分区和第四军分区正在联手对独流镇以南,姚官屯以北,长达一百五十余里的津浦铁路展开攻击。到目前为止,这一路段的铁路桥梁均已全部被炸毁。从天津南下的火车过不了独流河,从沧州北上的火车过不了兴济镇。中间的静海县和青县两座县城虽然还在日军手中,但是敌军迫于我军的声势,只敢困守县城和火车站。使得我军可以从容不迫地对铁路进行进一步破坏。
孟司令员在电报中表示炸毁桥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将组织两个区的抗日军民将一百多里的铁轨和枕木全部扒掉。一颗道钉都不给鬼子留下。
郑卫国听完,欢喜地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两步,笑道:“好,这下日军的交通至少得瘫痪一两个月。老程,你先给二分区和四分区的将士记上一功。”又对周参谋长说:“参谋长,咱们的运力够吗?轨道和枕木能否全部运回来?”
铁轨可以为根据地提供急需的钢材,造迫击炮、炮弹等各种武器和器械都用得着。至于枕木,修工事,建房子。造手榴弹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木材。
周参谋长忙道:“请总座放心。对于这些物资的转运我们参谋部已经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军区后勤部,还有二、四两个军分区都已经充分动员起来,大车队只需要把东西搬到子牙河畔,然后自有船只接应。”
程政委高兴地说:“那就太好了。看来还得给参谋部和后勤部也记上一功。”
周参谋长笑道:“不敢当。不敢当。给后勤部记功就行了,制定方案那是我们参谋部的本份。”
郑卫国笑道:“做事是本份,做的好就是功劳了。”
正说着。53军又发来一封电报。周军长报告称日军第27师团一个大队正在炮兵的掩护下强渡独流河,试图增援困守在静海县的日军。此外,还有一个日军联队正从杨柳青镇向西迂回攻击,似乎是要包抄53军的后路。
郑卫国冷笑一声,说:“日军还是那么狂妄,两个联队的兵力就想对付我们一个军!”第53军现在虽然只剩六个步兵团,但都是大团制,每个团的兵力均在三千人以上。再加上各种技术兵种和后勤辅助兵种,总兵力足足是当面日军的五倍。
周参谋长说:“日军未必清楚咱们的真实兵力,而且依53军的实力想要吞下第27师团两个联队也很困难,只消灭静海之敌还差不多。”
事实上别说53军,就是第四十一集团军全部出动也难以消灭当面之敌。因为日军占据地利之便,打不赢随时可以撤向天津城区。天津被日军侵占已久,形同要塞,想在短时间攻克基本不可能。而静海守军只有日军一个大队和少量伪军,如果全力攻击的话还是很有可能拿下的。
郑卫国摇头说:“如果静海之敌弃城逃跑,可以在途中予以歼灭。如果敌军死守不出就算了,攻城作战尽量要避免。毕竟这座县城离天津实在太近了,打下来也难以守住,付出太多牺牲不划算。”
周参谋长说:“那这样的话,可以建议53军在独流镇稍稍往后撤一撤,放天津的日军援兵过独流河,然后从侧翼和背后发起攻击。”
郑卫国嘉许道:“这个主意不错,可以最大限度的予敌杀伤。打得好甚至有可能吃掉这个大队。”
程政委在军用地图上看了看,说:“就怕沧州的日军北上增援,二分区和四分区的部队恐怕阻拦不住。”
郑卫国一听,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对周参谋长说:“嗯,老程说的对!沧州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是由第二十七师团长本间雅晴统一指挥的。日军眼下是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不敢贸然北上增援,可真要把本间雅晴逼急了,肯定会派该部北上的。”
周参谋长有些无奈地说:“是的,总座。可是仅靠53军既想北攻天津,又要南阻援敌,是不太现实的。除非咱们再增派一个主力师!”
郑卫国想了一下,摇头说:“这不好,咱们增派一个师固然能挡住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可是德州、济南的日军再北上增援呢,咱们是不是还要增调部队?”
程政委接口说:“要是这样的话就演变成一场大决战了,我们缺乏兵团作战的经验,日军增援补充又十分方便,时间拖得越长将对我们越不利。”
周参谋长点头说:“确实如此,好在53军的主要任务是拖住第27师团,只要这个任务完成就好。至于能否歼灭敌军一个大队,就看天意如何吧!”
一直默不做声,在一旁研究地图的李杜副参谋长突然指着地图说:“诸位长官,卑职倒有一个主意,不敢说一定能拖住沧州之敌,至少有七成把握。”
众人忙问道:“怎么说?”
ps: 非常感谢培斌投的两张月票,这一章是补28号的,今天争取再更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接战
呯呯几声枪声打破了津南地区的宁静。道路上随处可见惊慌失措四散逃窜的难民,以及一队队荷枪实弹奔赴前线的士兵。不时从道路上奔驰而过的战马,以及一辆接一辆的炮车更显得战意浓浓,紧张的气氛简直令人窒息。
53军部设在天津西南方向的台头镇,此地位于西青区东南,静海县西北,便于同时向这两个方向展开兵力。更妙的是,镇上还有一座乾隆皇帝修的行宫,非常宽敞坚固,稍加改造便是一个现成的指挥部。
军长周福成四下转了转,满意地点了点头,赞叹道:“嗯,这个地方选得很好!台头镇,嗯,不错,是个好地方!”
副军长赵锡庆笑道:“那是,就连皇帝老儿都看得上眼,还能差得了吗?军座,说起台头镇,这个镇名还大有来历呢!”
周军长不以为然地说:“一个乡下小镇有什么来历?难不成还是乾隆爷给取的?”
赵副军长回答说:“那倒不是,早在元末就有这个名儿了!相传此地原名叫‘刘家疙瘩’,本是一处世外桃源,可惜饱受盗贼欺凌,村民苦不堪言。直到后来有一位名叫郝宗密的总兵避难至此,单人匹马便把前来祸害村民的强盗打得屁滚尿流。村民们喜气洋洋,觉得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了’,故更名为‘抬头镇’,后来又演变成了今天的台头镇。”
平rì里老绷着一着脸的周福成军长难得露出一回笑脸,挥舞着手臂说:“好名字!好兆头!当年郝总兵打败贼人,今天咱们就要打败倭寇,还让乡亲们抬头做人!”又一挥手,说:“走。去隐蔽所,我们再议一议军情!”
军部隐蔽所内,新上任的参谋长张文清正在给大家分析当前战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张参谋长还是第67军108师的一师之长。
在武汉会战前期108师顽强抵抗,全师伤亡近万。最后只剩下了三千余人,被常凯申当作顺水人情送给了郑卫国。可郑胡子以冀中一隅之地养活六个步兵师都感到吃力,何况是八个呢?所以只好将105师和108师都拆成了空架子,只保留番号。两个师的残余将士大多被充实到97军,军官则分流到各单位。时逢原53军参谋长赵毅被调到整编后的91师当师长,周福成军长便把张文清师长要过去接替了赵毅的位置。
“诸位请看!”张参谋长用一根小木棍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是静海县城。津浦铁路就从这儿过。再往北12公里就是独流河。这是一条用于泄洪的人工河,修建于清代末年,年久失修早已淤塞不堪。两岸也非常泥泞,几成沼泽,是津南的一道天然屏障!”
一名军官发问道:“参座,我们116师眼下就在这一带吧?”
张参谋长点点头说:“嗯。不错!我116师现正布防于独流河与静海县城之间,三个团成呈品字形布置。其中346团丛兆麟部防守独流镇至良王庄一线,347团张绍贤部镇守静海县以东之杨成庄地区,348团夏时所部则面向静海县城及火车站以北区域布防,以阻止该敌向北突围。”
又进一步讲解道:“现已查明,与之交战的rì军均属中国驻屯步兵第3联队。目前该敌三个大队均已出动,第一大队在独流镇至良王庄一线与我116师346团隔河对峙。第二大队在炮兵掩护下试图迂回至东面的小卞庄渡河,幸被我347团及时堵住。第三大队则困守在静海县城,正与我348团在火车站一线交火。”
驻屯兵第3联队隶属于rì军第27师团。该师团是一个三单位制师团,只有1。2万余人。但天津作为甲等防守城市,除了第27师团以外,还有单独的卫戍部队,实力非常强大。这也是郑卫国不敢放手攻打天津和周边其它大城市的原因之一。53军这回出动,上上下下也充满了jǐng惕,生怕撞在rì军的刀口上。
周福成军眉头一皱,开口问道:“廉夫(张文清的字)。这股敌人配备了什么重火力?”
张参谋长回答说:“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敌军总共有配属联队炮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四门,没有迫击炮,其中两门步兵炮配属第三大队在静海县驻防。”
第二十七师团是一个三单位制师团,每个大队没有直属的步兵炮小队。而是由联队直辖一个联队炮中队,一个步兵炮中队,各四门。联队部会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将这八门火炮临时下放到各步兵大队。
周军长一听大为放心,点头说:“嗯,这点儿实力相信116师是能够dú lì应对的。我们还是把力量集中西线来,以防敌军增援部队从西面包抄。”
116师直属有一个山炮营,共有四一式山炮八门,是当面之敌的两倍。此外,各团加起来还有150毫米重迫击炮12门,37毫米平shè狙击炮12门,82毫米迫击炮18门(配备在各营),以及临时配属的一个高炮营(辖两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4门20毫米苏罗通高炮,以及16挺防空重机枪)和一个战防炮连(辖4门47毫米百禄式战防炮)。
这个实力跟rì军一个旅团相比不好说,但除掉训练上的因素,纸面实力绝对远在rì军一个联队之上。这也是周军长有底气让116师“单挑”驻屯军第三联队的原因所在。要是搁在没整编之前的53军,周军长是绝对不敢这么干的。
副军长赵锡庆建议说:“军座,还是给116师增援一个步兵团吧!现在天津的rì军援兵尚未出动,万一他们这一次不迂回,而是直接抢攻独流河一线呢?”
张文清参谋长说:“这一点请副座放心,独流河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就算rì军大举增援也只能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往前方输送兵力。而且我们抢占西线之后。rì军就算不想迂回也不行,因为我们随时可以东进包抄第三联队的后路。”
周军长连连点头,说:“那好,就依之前的方案,命令王理寰率部加紧前插。争取在接敌之前抢占有利态势。”
王理寰现任第53军130师副师长,是东北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现正率130师前指靠前指挥。历史上,王将军升任130师少将师长后率部从缅甸远征归来,奉命驻扎在越南海防市。时逢法国企图重占越南,派舰队北上要求接防。在王将军予以严重拒绝之后又不宣而战。派兵偷袭。当时法军有军舰十九艘,总兵力两万余人。
面对强敌,王将军率领130师将士沉着应战,用火箭弹和战防炮猛烈反击,造成法舰一沉两伤。法军吓得屁滚尿流,只得竖白旗逃窜。法国远东舰队司令阿巴努中将被迫当面王理寰将军道歉。并承诺将军舰驶出10海里以外。越南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奔走相告,海防市民举行游行,他们高举中国国旗,欢呼万岁。
这一仗真是大快人心,只可惜130师随后便被军委会抽调广州围剿东江纵队,海防旋即沦陷。中国也彻底地失去了越南。
眼下。王副师长正率领130师前指跟随大部队行进在第一线。他将全权指挥天津以南,独流镇以西的战事。
130师参谋长赵龙韬参谋长见王副师长不时用手揉着脑袋,关切地问道:“副座,您的伤没事吧?”
王副师长不以为意,摆摆手说:“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那个洋大夫的医术真不赖!”
38年2月份,53军奉命镇守黄河铁路大桥,王理寰时任696团长。在战斗中,王团长头部连挨两枪(一枪擦脑门过去,一枪打在眉骨上)。左眼当场被打瞎。可他担心影响士气受挫,一直撑到战斗结束才撤离战场,结果刚回团部便晕了过去。即便到现在,伤也没好利索,王副师长是裹着绷带指挥战斗的。
部队正行进着。一名传令兵气喘嘘嘘地跑了过来,敬礼道:“报告!副座,前面那,那个镇子上的百姓不愿撤离。有,有几名大户还要求见您。”
王副师长训斥道:“这么点事都办不好,你还好意思顶着个脑袋当兵吃粮!”又好奇地问道:“他们干嘛要见我?”
传令兵脸sè古怪地说:“他们提出给咱们一笔钱,让咱们换个地方打鬼子,免得,免得战火殃及到他们镇子。”
“呸!”王理寰副师长气得吐了一口唾沫,怒骂道:“这是老子挑的地儿吗?你马上回去告诉镇上的居民,小鬼子最多两个小时就要杀过来,再不跑全他妈玩完儿!”
传令兵忙点道:“是,副座!”
王副师长催促道:“快去,要是办不好差事,小心老子打你的军棍!”说着又叫住另外一名传令兵,命令道:“你,马上去388团,告诉刘元勋,马上率部离开镇子,并在镇外构筑工事,动作要快。”
赵龙韬参谋长疑惑道:“副座,为啥不能进镇子?至少有现成的房屋可以利用,不用现挖工事啊!”
王副师长解释说:“小鬼子又不傻,肯定先指着镇子一阵猛轰。我可不想那里变成第二个台儿庄,老子没那么多人往里面填!嗯,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请军部马上增调一个工兵营过来帮助修筑工事。”
前面388团接到命令后迅速撤出了镇子。这个镇子叫杨柳青镇,出了名的好年画,而且非常富裕,是津南第一个好去处。当然,这也是乡亲们舍不得撤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让130师将士们哭笑不得的是,起初居民们死活也不肯撤离,急得刘元勋团长都快给他们跪下了。可等刘团长率部撤出镇子以后,乡亲们却开争相撤离,也就一小会儿功夫便逃得干干净净。
东北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所以动辄便爱问一名“为什么呢”或者“整啥玩意儿啊”?刘团长也不倒外。于是忙派士兵拦住几名跑得慢的乡亲。再三追问之下,他们终于问明了实情,但这个结果却让将士们哭笑不得,又暗自恼火。
原来,388团驻扎在镇内的时候。大伙儿都想着**肯定呆不长。只等rì军前锋一到,必然逃之夭夭。这种事情他们听得多,也见得惯了,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到时候rì军忙着去追**,再派人送点酒肉啥的,这一劫就算躲过去了。至于这一仗谁输谁赢。跟老少爷们儿有啥关系?只要店铺还卖棒子面就成!
“cāo!”刘团长骂了一句粗口,又问道:“那你们现在跑什么啊?”
乡亲们苦着脸说:“老总们撤得太快,万一太君来了找不找人,不是,万一鬼子来了找不着人撒气,这气可不就得出在俺们身上吗?”
刘团长又羞又恼。怒斥道:“放你娘的狗臭屁,谁说老子要撤了?”见乡亲们都畏惧地缩着脑袋,摆手道:“算了,懒得跟你们瞎掰扯,快点带上媳妇孩子滚犊子吧,别耽误老子杀鬼子!”
见乡亲们都抱头鼠窜,又在背后大喊一句:“等这仗打完了。你们再回头再看看,看爷们儿是怎么杀鬼子的!”战士们听了都漫天价叫了声好,各连排文化教员趁机带头喊起了口号,士气大振。
刘团长还是老派作风,不喜欢部下们瞎起哄,摆手说:“别整这些没用的,快点修工事!”说着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焦虑地说:“看看,就这会儿功夫给瞎耽误的,只剩下一个小时了。”
团参谋长建议说:“团座。要不让战士们在镇上弄些麻袋、木板啥的吧!比单纯的土战壕可强多了。”
刘团长眼睛一瞪,斥责道:“胡说,扰民可是要杀头的!你想俺被师座砍脑袋啊?”
参谋长忙解释道:“俺不是这个意思!团座,反正等下鬼子来了肯定是一阵炮轰,这镇子只怕也保不住了。还不如先给咱们应应急。大不了咱们以后照价赔偿就是了!”
副团长也劝道:“是啊团座,我看参谋长说得有理!刚才师座和副座在电话里也说了,让咱们小心提防鬼子的炮火。就这么大个镇子,一阵炮火下来还剩个啥?”
刘团长点点头,又有些为难地说:“嗯,那好吧,就是人手有些不够啊!”在镇内布防还好办,依托各个大院,再筑上街垒就成。可出了镇子就得自己挖战壕了,再加上交通壕等,着实挺费功夫的。
正说着,由53军军部紧急抽调的一个工兵营到了。这支工兵本就靠前部署,准备应急用的,所以来的很快。刘元勋团长大喜,忙让他们去镇内准备物资,然后分配到各阵地上去。
副团长问了问原由,欢喜地说:“还是副座心细,咱们这回可得好好打,免得给副座丢人。”
刘团长点点头说:“不光是副座的面子,咱们也得要脸啊!每天被乡亲们指着脊梁骨骂逃兵,你们不嫌臊得慌啊?”
一名战士不服气地说:“团座,哪回zhōng yāng军不跑在咱们前面?凭什么骂俺们是逃兵?”
东北军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