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磁河从东面攻击日军,晋察冀八路军部队也分出一部渡河,从西面牵制日军。
  三管齐下,桑木崇明不仅没能渡过磁河,反倒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刚刚抵达石家庄不久的独立混成第五、第八两个旅团只得北上增援。冀中各部和八路军边打边撤,逐渐把敌军主力都吸引了过来。此时,整个石家庄的守军还不足两千人!
  不过刘师长认为光把敌军吸引到磁河以南还不行,因为正定县跟石家庄只隔了一条滹沱河,日军随时可以南下回防。于是冯占海军队奉命继续引诱敌军,就连刚到手的新乐县城也放弃。部队全部撤到了沙河以北。日军急于报仇和恢复平汉线,紧随其后追了过来。
  本来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不想追了,但是他们刚一撤离,冀中各部又重新杀了回来,摆出一副咬吃掉第110师团残部的样子。这种打法终于激怒了日军,他们开始拼命攻击,一直追着冀中各部的屁股撵到了沙河以北的定县。
  刘师长和周参谋长一看,时机到了!于是立即动手,照例是蓝鹰部队开道,然后129师各部和冀中骑兵部队迅速对石家庄发起了闪击作战。
  冀中独立骑兵部队(由集团军总部直辖)一共有四支。由西北军改编的新编骑兵第四师。东北军系统的骑兵第三师,新编成的机械化骑兵师,还有马本斋的回民教导旅。
  各步兵师整编的时候紧缺战马和驭手,除了机械化骑兵师一直在扩充以外。其余三支部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精简。将领们都是一肚子的意见。好在郑卫国威望渐高。又及时安抚,没出什么乱子。
  这次接到命令之后,骑兵将领们都憋足了气。决心打一个漂亮仗给集总和步兵兄弟们看看。看到底是两条腿的厉害,还是四条腿的厉害!机械化骑兵师因为缺油料,本来不打算让他们出动的,但廖耀湘师长坚持要求参战,最终得以成行。
  机械化骑兵师自组建以来,一直是集团军总部扶持的重点,一应物资和补给都朝该部倾斜。但这支部队一仗也没打过,更谈不上什么功迹了。部队是凭实力说话的地方,凭什么别的部队拼死拼活,你们吃白食,坐享其成啊?所以说风凉话的很多,自廖师长以下,将士们也想向友军们证明自己不是吃软饭的。
  战斗一打响,各部暗自较劲儿,都把吃奶的力气拿了出来。居然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突破了日军的城防,并汇同八路军各部将残余敌军分割包围在火车站、宪兵司令部等少数几个孤立的据点。
  要说日军的防御还是很周密的,但外面最坚硬的壳儿被蓝鹰部队击破之后,里面的漏洞就多了。特别是那些由武装侨民防守的区域,根本不堪一击。冀南八路军现在是有山炮部队的,很快又将炮兵调到前线直射日军据点,一番激战过后,石家庄也宣告光复。
  这下桑木师团可就慌了神了,要知道,近现代军队最怕的就是后勤补给线被掐断。美军甚至规定,在失去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向敌人投降,以避免“人道主义悲剧”。
  不光桑木中将惊慌失措,就连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也吓得够呛。如果桑木所部半个师团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都被歼灭的话,那他这个司令官肯定是当到头了,搞不好还得上军事法庭!
  于是,寺内大将急令桑木所部调头向南进攻,试图夺回石家庄。同时,又命令驻蒙军(此时已改隶华北方面军)抽调第26师团和一个骑兵旅团沿京绥线增援,命令驻山西第一军抽调半个师团沿正太线增援,命令新恢复建制不久,尚在黄河北岸休整的第14师团沿平汉线增援。想了一下感觉兵力不够,又厚着脸皮向大本营求救。
  日军大本营此时还沉浸在攻陷广州和武汉即将沦陷的兴奋中。广州是在保定光复的第二天沦陷的。这个时空里,由于**实力大涨,华中日军损失很大,大本营不得不临时抽调了华南第21军的部队。
  可是**这一仗打得实在太烂,除了第153师的钟芳峻旅在福田阻击日军以外竟然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就把诺大一个广州城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更无耻的是,当官的只顾逃命都没有提前通知市民,还鼓吹什么福田大捷。市民们都被蒙在鼓里,一点儿准备都没有,紧急撤退时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
  时任广州市警察局长的李洁之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死者暴尸,伤者喊救,生者抢路,惨状难言。我们沿途触目伤心,联想到国家养兵为的是卫国保民,现在敌人还没到来,我们这一批人便纷纷各自逃命,撇下老百姓不顾。把广州偷偷放弃了,作为一个中国现役军人,大敌当前却怯懦至此,抚躬自问,宁不愧死!”
  这次稀里糊涂的败战有三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广东省主席吴铁城,第四路军总指挥余汉谋,广州市长曾养甫。广东人民和海外广东籍华侨对广州的不战弃守,愤怒非常。“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没谱” 的民谣也从此不胫而走。
  值得一提的是第153师的钟芳峻旅长在参加福田战斗以后。曾几次请求率部到增、博线对敌人进行奇袭,但都没有取得上级的批准。后来在前方听说增城失陷消息,他一时义愤填膺,拔枪自杀。这虽属一种悲观失望的消极行为。但不愧为一个热血男儿。他的阵前自杀。正充分反映出抗战中大部分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国民党下级军官请缨无路的苦闷。
  与中国悲声遍野相对应的。自然是日本国内一片欢腾的景象。日本国民恨不得天天到大街上游行庆祝,似乎马上就要重现1895年4月17日或者1905年9月5日的一幕了。至于几天之前保定的光复,日本内阁和陆相也只是恼怒颜面受损而已。根本没有把这点儿失利放在心上。
  然而上万部队被歼灭就不同了。兵力本来就匮乏的日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要是多来几次,内阁也要下台。
  在大本营的协调下,日本又从关东军紧急抽调了第9师团沿北宁线南下,同时又命令华北物资暂缓向华中输送,优先补充平汉线参战各部的消耗。驻北平的第21师和驻天津的第27师团本来进展十分缓慢,一方面是因为不愿冒险突进,另一方面跟物资紧张也有关系。
  现在物资有了,鹫津松平和本间雅晴两位师团长也没有理由再拖延下去,各自沿平汉线和津浦线展开强攻。这两路日军离冀中最近,威胁也是最大。
  当时日军桑木残部一路南逃,被冀中主力和晋察冀八路军追着屁股狠揍了一顿。最后好不容易撤到滹沱河畔,又被八路军386旅阻击。真是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差点儿步106师团的后尘。
  只可惜日军援兵来的也很快,特别是第21师团连续放弃平西和平北之后,抽调两个联队配以方面军直属炮兵南下攻击,给阻援部队带来了很大的伤亡。日军第109师团也沿着正太线迅速冲破八路军的堵截,杀到了石家庄以西。
  寺内寿一以为中**队会利用石家庄的工事死守,又命令航空队对该城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几乎将这座新兴城市夷为平地。然而令109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感到惊讶的是,他们随后进入石家庄只遭到了一些零星抵抗,并没有成建制的部队驻守。
  山冈重厚中将沾沾自喜地想到:难道是支那军队被航空队的轰炸给吓跑了?活该我捡个大便宜!于是赶紧让参谋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报告,我第109师团经过激烈战斗,收复华北重镇石家庄,击溃中国守军三万余人,击毙一万人以上。
  其实石家庄是郑卫国下令主动放弃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打算吃掉桑木残部。桑木师团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虽然屡遭重创,但总兵力尚有一万多人,算上辅助部队接近两万人。参谋部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要消灭这么多日军,起码要消耗三千万发子弹,死伤三万余人。这还没算阻援造成的损失。
  这么大的损耗和伤亡是冀中无法承受,加上八路军也不行。别看八路军人多,真正能打的也就那几支部队。一般的地方部队别说让他们参与进攻,就是从根据地千里迢迢赶来都有可能走散。这一点,历史上红八军团溃散和冀中大暴动损失五万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等日军惊喜地救出滹沱河被困部队时,冀中和八路军各部早已欢欢喜喜地带着战利品回到了根据地。当然,走的时候也没忘了给日军留下几件纪念品。华北方面军航空队刚刚聚集在保定机场,准备对冀中部队进行报复轰炸。没想到油库突然起火,刚刚从天津运来的近万加仑燃油瞬间被引爆。又是炸,又是烧,整个机场都变成了一个大火炬。
  多少年后,清苑的老百姓还津津乐道:“嚯!那旮旯儿炸得,火光映线了半边天,把十里外老孙头家的牛棚都震塌了!”
  除了机场以外,保定的军营、仓库、油库、车站也先后发生了剧烈地爆炸。更令人吃惊的是,刚刚进入保定不久的第21师团师团长鹫津松平中将屁股还没坐热,整个司令部就被炸上了天,几乎把第21师团的指挥机关给一窝端了。
  原来,冀中部队在撤离时把日军没来得及销毁的物资搬运一空。一名战士看着空空如也的仓库就随口开了一句玩笑,说:“弟兄们,咱儿笑纳了小鬼子这么多东西,是不是也给他们留点啥啊!”
  大家都当是一句玩笑话,哈哈一笑,也没放在心上。但有一个人却突发奇想,认为日军再次占领保定之后肯定还会利用这些仓库,因为这是人思维上的惯性。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刚从冀中军校调到341团当营长的胡翼烜。胡翼烜这个人前文曾做过介绍,打仗特别善于动脑子。他立即意识到可以给日军留下一个巨大的“惊喜”,于是向师部申请,在保定一些特殊建筑里埋藏炸药。
  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34师赵云祥师长的赞同。消息传到集总,周参谋长和刘师长也认为可行。在集总的统一调度之下,工兵部队立即展开行动,果然收到了奇效。
  日军在进攻武汉的关键时期不惜抽调重兵到华北,可不仅仅是为了恢复平汉线这么简单。刚刚运抵保定的物资实际上都是用来扫荡冀中根据地的。这下好了,燃油被炸了,补给也被炸了,前线司令官也被炸了!寺内寿一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各部暂缓攻击,先固守铁路线再说。
  这次失利终于上大本营对寺内寿一失去了信心,当即解除了其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职务。不过寺内家族势力强大,大本营给其留了三分颜面,给了一个军事参议官闲职。代替寺内的是日本陆军大将,有日本陆航第一人之称的杉山元。
  大本营给杉山元下达的命令是:维持华北占领区的安定局面,迅速恢复河北省北部、山东省、山西省西部及内蒙地区的治安,确保主要交通线的安全。这就是所谓“华北治安战”的来由。说白了就是要消灭敌后武装,巩固日军在华北的统治。用郑卫国的话讲,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接下来将是华北最艰苦的一段时期。


 第三百八十八章 武汉沦陷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也不例外。他刚到华北,屁股还没坐热,就叫嚣着要恢复平汉线,踏平冀中。还主动向郑卫国约战,要求两军在保定城“公平决战”。
  郑卫国随手把“战书”扔到一边,哂笑道:“脑子坏了才跟鬼子决战!通知各部队,按计划进行袭扰,我要让小鬼子占领平汉线也通不了火车!”
  面对日本华北方面军的重兵进剿,冀中并没有出动主力硬拼,而是以地方部队及民兵汇同八路军各部轮番袭扰。主力部队则隐蔽待命在地方部队侧后,一旦日军反击就突然发起攻击。一连搞了几次,日军也被搞怕了,小部队平时都不敢出动。
  杉山元恼怒之下,又集中兵力搞了几次“突击”,试图“捕捉”冀中主力。但冀中的情报网络非常及时,日军每次都扑了空。而且日军将兵力集中到某一处,其余地区必然空虚,于是新的战机又出现了。冀中部队不断地采用这种批亢捣虚的战术,屡屡打在日军防御的薄弱环节上,打得日军哭爹喊娘,苦不堪言。
  鏖战一个多月,日军勉强占领了平汉线,但铁路交通却迟迟无法恢复,甚至连公路运输都够呛,经常连人带车成了冀中各部的战利品。
  蠡县,第四十一集团军总指挥部。郑卫国正坐在地图前研究敌我态势,听见有人来了忙抬头一看。却是程政委匆匆赶来,而且一脸喜色。
  “司令员!”程政委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郑卫国起身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打趣道:“老程,你今天的气色怎么这么好?嫂子昨天晚上给你弄啥好吃的了?”
  程政委哈哈一笑,说:“吃啥好东西比打胜仗更痛快?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着给郑卫国递上一份文件,解释说:“冉庄民兵连今天上午偷袭了小鬼子的工地,打死三十多名日军,缴获三十多条步枪,解救劳工两百多人!”
  郑卫国接过看了看,发现这一仗规模虽然很小。但是打得真漂亮。可谓敌后游击战的典范。
  当时日军一队工兵正带着两百多名劳工在修复铁路的路基。这些劳工都是日军从各地抓来的苦力。专门抓来干活的。冉庄的民兵们观察了几日,趁日伪军不注意就悄悄地混了进去。
  工地上那么多人,日军也没注意。苦力们自然看得出来,但是谁也不会傻到向日军报告。民兵们一边假装干活。一边暗中向日军包围。
  终于。带队的小队长发现不对劲儿。惊叫道:“嘿,站住,什么的干活!”
  民兵连长大吼一声:“爷爷要你命来了!”从身上掏出手枪就打。其余的民兵和劳力也纷纷舞着锄头和铁锹扑了过来。工兵们因为要干活。加上警惕性不高,把枪都集中起来架在路边。这要命的时候,哪里有时间去拿,结果纷纷被大伙儿追上去打死。
  等日军巡逻队听到枪声赶来的时候,民兵们早就带着苦力们逃走了。而且还把日军用来爆破的炸药也一火点着,使得路基更加破败不堪。
  郑卫国看完之后高兴地说:“这一仗打得真过瘾啊!我看可以给一个独立连的番号,带队的民兵连长也要特别嘉奖。老程,你的意见呢?”
  程政委笑道:“我们政治部也是这个意思。司令员,这里面还有前段时间参战各部的战绩和表现。其中像冉庄民兵连这样还有好几个,请司令员批示!”
  郑卫国接过看了看,发现基本都在优秀以上,忍不住笑道:“照这样打下去,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全部都要换上新番号了。”
  程政委笑道:“这是好事嘛!地方部队和民兵成长起来,主力部队就可以放开手脚打运动战了。”
  冀中军区的部队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主力部队,由第四十一集团军所辖各军、师、旅、团组成;第二是地方部队,由四个军分区的独立旅、独立团、地区队组成;第三是民兵,由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连组成。
  经过前段时间的津浦路和平汉路两次反击作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基本成形,但地方部队和民兵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缺乏训练和装备匮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缺少实战经验。所以之后的袭扰作战就以地方部队和民兵为主,主力部队只是充当“保姆”的角色。
  为了激励这些部队,郑卫国延用了津浦路反击战的经验,命令政治部统计参战各部的表现和战绩。凡是表现好的,战绩出众的,村民兵连、区小队授予“某某村或某某区独立连”,县大队授予“某某县独立营”、“某某县独立团”的番号。优先补充武器装备,与同级别友军协同作战时拥有指挥权。
  地方部队,表现好的地区队升格为独立团,独立团升基干团,基干团升主力团,主力团增加编制和重武器。现在打了一个多月,不少部队都换上了新番号。表现不好,没换上的部队也在暗暗鼓劲儿,争取早日打一个翻身仗!
  但说起主力部队,郑卫国却是一肚子苦水。还是老问题,后勤跟不上。前面两次反击战虽然战果斐然,但是物资消耗太大,把好不容易积攒的老本儿都快用光了,搞得装备部天天找他诉苦。见程政委又提到运动战,郑卫国就苦笑道:“那也得有弹药才运动得起来啊!没弹药还运动个屁,当流寇还差不多。”
  程政委没想到后勤紧张到这种程度,惊讶地说:“不是可以复装子弹吗?”
  郑卫国遗憾地说:“产量不高,质量也不好!只能供部队训练用。”
  复装子弹其实不难。难就难在质量上。起初,兵工厂第一批复装子弹出来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打靶测试时发现大多数复装弹都打不上靶 ,即便上了靶也是横弹。当时条件有限,这些问题弹也得用,结果发放到部队暴露的问题更多。
  当时战士们就开玩笑说这个复装弹有两个大毛病,一是神经病,脑袋有问题,摇头翻筋斗,打不上靶;二是屁股有问题。漏烟放屁。喷火伤人。这还不算,什么弹头破裂、哑火甚至炸膛,简直一身都是毛病。
  后来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比如将弹头尾部改成船形。使弹头整体成流行形。又在弹壳底部扩刀。使底窝直径和底火台高低保持一致。从而解决了底火漏烟等问题。
  经过这一翻艰辛努力之后,质量是上来了,但整体上还是没法跟原装弹相比。而且产能也迟迟提不上来。因为中间有几个步骤,比如退火、修正底火台都要手工熟练才行,而培养一个熟练工又需要很长时间。
  程政委一听,不禁有些着急,说:“这可怎么办呢?”
  郑卫国无奈地说:“只能等德国人来了,我就不相信小胡子对油田不上心。”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两人忙住口不言向外看去。
  “总座!”说曹操曹操到,装备部长于老根儿和副部队吕战突然联袂赶来,见程政委也在,忙打招呼说:“哟,程副司令也在呢!”
  程政委挥了挥手上的文件,笑道:“嗯,又歼灭了鬼子几个小队,给部队报功呢!”又打趣道:“什么事情劳动你们装备部两位部长一起上门?该不会又是找司令员哭穷的吧!”
  于老根儿摆摆手,兴奋说:“嘿,哭穷的日子是一去不回头了,俺和吕副部长是来给报喜的!”
  郑卫国奇道:“哦?难道是兵工厂的产能有了重大突破?”
  于老根儿捻了捻手,笑道:“嘿嘿,什么都瞒不过总司令。俺们兵工厂在复装子弹时,琢磨出了一条新路子。小吕,具体的你给总座汇报汇报。”
  吕战忙解释说:“总座,程副司令,是这样的。兵工厂一名工人在复装子弹时意外地发现美式子弹的底火与欧式子弹有很大区别,美式子弹复装相当方便,而且对弹壳的损伤小。兵工厂就采用了这种新式复装弹,产能果然大大提高。”
  原来,随着金属定装弹药的广泛流行,底火也出现了两种类型:博克赛(boxer)底火和伯尔丹(berdan)底火。伯尔丹底火就是中国常见的类型,其底火砧座是跟子弹药筒连在一起的,整体锻压,生产成本低,但复装时就麻烦了。如果不小心弄坏砧座,子弹壳就报废了。
  博克赛底火主要流于美国,因为美国人喜欢diy复装。这种底火的砧座是独立的,生产时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是复装时就非常方便,直接换一个底火就行了。其实博克赛底火很早就出现了,而且生产也很简单,但是敌后兵工厂太落后,历史上一直到46年接触美式子弹时才掌握这种“新技术”。要不是冯锟从天津搞了一些美式步枪,说不定兵工厂啥时候才会开这一窍。
  郑卫国一拍脑袋,这个技术事实上他也知道啊,竟然一直没想起来。于是忙问道:“那改成博克赛底火之后每天能复装多少子弹?”
  吕战回答说:“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复装十万发!”又解释说:“如果想要扩大产量,只要增加一个复装车间就行!”
  郑卫国当即说:“嗯,这个我批准了,等下你们到后勤部领经费,争取做到每天复装100万发上!一个复装车间不够就多开个几个车间。还有,那名发现博克赛底火的工人要重奖。嗯,就按兵工厂的特别贡献奖予以奖励。”
  吕战点点头说:“是,总座!”又有些为难地说:“总座,您定的那个日产100万发的标准太高了。我们兵工厂位置太偏远,后勤供给非常困难,养不活太多的工人。而且新招募的工人太多也容易使兵工厂暴露。”
  程政委想了一下,问道:“这种复装法在工艺上有难度吗?需不需要大机器?”
  吕战摇头说:“这倒不难。有机器更方便,没机器手工复装也成。我们兵工厂的熟练工,一天能复装几千发子弹。”
  程政委以前没接触过军工,惊讶地说:“这么快?”
  吕战解释说:“弹壳、底火、装药、弹头都是做好的,工人只要组装就行,每人负责一道工序,所以速度非常快!”
  程政委转过身来,对郑卫国说:“司令员,我有一个建议,以后复装子弹就不要放在冀西了。一是物资转运麻烦。二来也容易暴露兵工厂的位置。不如直接放在咱们冀中,也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