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噬梦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一定。是这样的,”店主解释,“如果您记得带钥匙,那么不是本人也可以。如果没有钥匙,那我们可能就必须读一下您的芯片虫,确认您就是本人后,才能为您开寄物柜——”
  “是这样啊。”Eurydice摘下墨镜,“但我父亲已经过世了。”
  “啊,不好意思。所以说,那是您父亲生前的寄物柜是吧?”店主瞥了Eurydice一眼,“您记得编号吗?我可以帮您查查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好的,我记得。编号是39。”
  店主端详着Eurydice。“好的,我了解了。”店主做了个邀请手势,“我们进来谈吧。”
  穿过走道,拐了个弯,步上一道短梯后,他们进入一个小小的,储藏室模样的房间。
  格局特殊的房间。悬吊于一奇异位置上。略高于一楼又略低于二楼之阁楼。一侧墙面大片开向紧邻于民宿建筑的玻璃花房。挟带绿意的天光汹涌漫淹进室内。然而房间对侧却因照明之缺乏而陷落入黑暗。整座储藏室般的小房间跨越了极大亮度反差,黑夜与白昼并存。
  而另一侧墙则以一窄窗开向一楼门厅。窗仅约一尺见方,几无采光功能;但由此处望去,能清楚看见门廊、柜台及室内陈设人影之全景。
  房间室内十分凌乱。四处堆积的杂物与空间彼此推挤。一方木桌被置于房间中央。或由于那众多物品之遮蔽,暗影自大片光线的缝隙处渗入。
  店主扭亮桌灯,拉了张椅子请Eurydice坐下。
  “请问如何称呼您?”店主问。
  “我叫Eurydice。”
  “好的。Eurydice小姐,是这样的,一般而言,依照合约,如果确认寄物柜的租用者过世,那么除非有类似遗嘱、手谕之类的证据足以证明死者的主观意愿,否则我们会为他将该柜位保留7年。换句话说,租用者死后,柜内物品至少将被原样封存7年。而即使是在7年过后,我们仍会尽量为租用者保留柜位;直至寄物柜数量不敷使用为止。”
  “你们没有遇过同样的情形吗?”
  “有的,但很少。”店主笑了笑,“所以,即使您就是租用者的家人,但基于慎重——抱歉,您手上有其他凭证吗?”
  沉默半晌后,Eurydice开了口。“我17岁时来过这里。是与我父亲一起来的。当然,那是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了。我想您或许还记得我——”
  店主没有说话,只是默然望向Eurydice的双眼。Eurydice注意到他右眉下有道不明显的疤痕,如瓷器之缺口。
  无数尘埃于空间明亮处翻动,而后依次落入暗影中。
  “寄物柜里装的,其实是我母亲的遗物。”Eurydice继续说,“我母亲生前为一家电影公司工作。许多年前,她在一次外派业务中发生意外,因而丧命。她过世后,或许是为了避免触景伤情,我父亲便将我母亲的遗物整理打包,送到‘Remembrances’这里来。
  “刚刚提到,上次看到这些遗物时,已是我17岁时的事了。”Eurydice表示,“现在我父亲也已过世。我希望能停止寄物柜的租用。我母亲的遗物,我会自己设法再行处理。”
  “我了解。”店主点点头,“很抱歉,让我们先从租用者的死亡开始吧。冒昧请问,关于您父亲的死亡,您有任何凭证吗?或者,您是借由什么消息来源确认这件事的?”
  “我父亲的死讯是经由一位中间人传达的。事实上,巧合的是,多年前我母亲的死讯,同样也是透过这位中间人——”
  “您知道这位中间人的姓名吗?”
  Eurydice摇摇头:“我与我父亲都称呼她M。”
  “嗯……”店主未置可否。
  “事实上,我父亲的死不是最近的事。”Eurydice继续说,“那也好几年了。我其实可以当时就来这里处理母亲的遗物;但坦白说,是因为最近在我身边陆续出现了某些不寻常的征象,迫使我不得不加快这件事的进度……”
  “不寻常的征象?”黑暗中,店主的嘴角略过一抹神秘微笑,“是什么样的事呢?”
  “说来有些奇怪。”Eurydice稍停,“是这样的,这位中间人M,最近也发生了意外。”
  “所以?”
  “她并非自然死亡。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她的死亡与我母亲生前业务有关。”
  店主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鬓角:“这样啊……”
  Eurydice拿出一张照片一般的物事递给店主。
  就着桌灯,店主细细端详起来。
  “这地点在哪里?”店主抬起头。
  “V镇。V镇近郊一处游乐园。”
  “什么时候的事?”
  “三天前。”Eurydice说,“12月2日。”
  “照片是谁拍的?”
  “我亲自见到这样的景象。”
  店主稍停半晌。“您认为,这位中间人的死亡与您母亲生前的业务有关?”店主将照片交还给Eurydice,“……但您母亲不是很久以前就过世了吗?”
  “方才我说,”Eurydice接过照片,“我母亲生前服务于一家电影公司。就我所知,在她过世前,她正在这家小规模制片公司中负责一个纪录片项目。
  “该项目的内容我并不很清楚。但根据我的调查,那似乎是和另一家分子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记录该公司进行中的某项生物复制科技研发。
  “简单说,我怀疑我母亲的死亡同样并非自然死亡。”Eurydice解释,“我无法查出该复制科技的确切内容。但某些迹象显示,该项技术确实可能牵涉极大利益……”
  “那与这位中间人M有关吗?”
  “有。”Eurydice站起身来,“我必须如此相信。因为我在M所留下的物品中,发现了与这部20年前的纪录片项目有关的部分资料。”
  “方便透露是什么样的数据吗?”
  “是一片影碟。”Eurydice看向店主,“一部色情作品。叫‘无限哀愁:Eros引退·最终回’的影碟——”
  店主皱了皱眉。“所以您想要检视母亲的遗物?”
  “是。但那也不是我来到这里的唯一原因。”Eurydice回应,“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为了那神秘的复制科技实验,为了某种未知信息,已然至少有两人先后丧命。一位是我的母亲Cassandra,另一位则是中间人M。而且,坦白说,除了我自己之外,我也担心您的安危……”
  店主面无表情,“怎么说?”
  “影碟的内容显示,‘Remembrances’也似乎与此有关。”
  店主稍作思索。“好的,我明白。”他说,“您把那片影碟带来了吗?”
  Eurydice取出影碟,交给店主。
  店主起身将影碟置入播放器中。
  光与暗的组合浮漾于储藏室壁面。在Eurydice指示下,两人快速地检视了影片中拍到“Remembrances”的部分。
  “关于您说的这些……”检视完毕之后,店主将影碟自播放器中抽出,置于桌面。“除了照片与这片影碟之外,您还有任何其他的物证吗?”
  Eurydice摇摇头。“店主先生——”
  “Eurydice小姐,”店主客气地打断她,“我想我必须向您说明的是,我很难对您的母亲,或M的死表示任何意见。毕竟我对她们所牵涉的那个复制科技实验并不清楚。我甚至连实验是否真实存在都无法确定……”
  “实验确实存在。”Eurydice突然打断了店主的谈话,“我握有直接证据。”
  “是吗?”
  “证据就在那里。”透过墙上的小小窗洞,Eurydice指向这储藏室俯视着的“Remembrances”门厅,那被四周广漠雾气禁锁的居室中稀疏散坐的人们,“那就是实验对象。K。他正在座位上。”


第48章 
  2219年12月5日。傍晚5时30分。台湾北海岸。“Remembrances”玻璃花房。
  夕晖已全然隐没于云霭之后。天地间仅余下由淡薄阳光折射而来的玫瑰色微光。雾气逐渐散去,海水表面浮现于微光中。很奇怪地,即使此刻空洞而巨大的黑暗已弥漫了此处的广阔地域,海的轮廓看来似乎仍较白日时清晰许多。
  浪潮声描摹着虚空的海。
  花房里,店主点亮了昏黄灯光。
  仿佛自酣眠中突然被惊醒,植物们发出了躁动的细碎声响。
  三人穿过门廊,穿过枝叶扶疏的走道,来到寄物柜前。
  店主取出钥匙,插入机械锁锁孔:“据我所知,Cassandra的遗物,并不见得全是‘她’的遗物——”
  细微的震颤。器械与刻痕咔啦咔啦的摩擦咬合。
  “啊,是吗?”Eurydice回应。
  店主笑了笑,打开柜门。“我想你并不清楚这所谓‘遗物’的来源,对吧?
  “关于你母亲的死亡,在当时,我所知的一切信息理所当然都来自你的父亲。”店主与K合力将木箱自寄物柜中搬出。光照昏黄。以外界辽远而巨大之黑暗为背景,寄物柜内的空间寂寞蹲踞于玻璃砖中。如木刻版画之暗面。“毕竟你还是个小孩。”店主看向Eurydice,“你当然没有理由怀疑你父亲。但我必须说,即使是你父亲也不见得了解全貌。我想你约略记得里面该有些什么吧?”
  箱盖打开。
  如一张立体的,油彩褪淡的静物画。物品们彼此静默挨挤着,令自身浸没于时光与尘灰的流动或停滞中。
  K与Eurydice仔细审视箱中物件。
  女用衬衫两件。藏青色短外褂一件。灰色圆呢帽一顶。发夹一个。木梳一把。平装书籍两本(分别是古典时代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与另一本图文童话书《拜访糖果阿姨》)。炭笔素描(约仅明信片大小)两张。干燥芯片虫标本一只……
  “所以,”K端详着两张炭笔素描,“素描其实不只一张,而是有两张——”
  “咦,我记错了?”
  “但看来没什么特别。”K将两张素描递给Eurydice,“大约就是那两张照片的炭笔临摹……”
  炭笔勾勒着简单的轮廓。第一张素描中,一男子横卧于背景中,以背侧面之裸身面对作画者之凝视。而第二张则像是第一张素描物(陷落于不明背景中之肉身)之失焦局部特写。疏淡的铁灰色线条组合,看来却颇有因其精神之迷惑痛苦而扭曲、揉皱,席勒人物画像般的错觉。
  “芯片虫标本呢?”Eurydice问。
  “这样看当然看不出来。”K稍作思索,而后转向店主,“你读过这只芯片虫吗?”
  店主摇头:“当然没有。”
  “你这边有能读标本的设备吗?”K提出要求,“我想还是确认一下比较保险……”
  两分钟后,店主带着芯片虫标本阅读器'1'再次出现。
  食入标本后,阅读器很快以之为蓝本复制了另一只载录有相同信息的活体芯片虫,进行读取——
  编号:Y94009827
  生化人·男性
  出厂日期:2197年3月15日
  “不是Cassandra。”Eurydice沉吟,“不是她自己的芯片虫……”
  “果然。”K点点头,将芯片虫标本自阅读器内取出,“事有蹊跷。问题是,这生化人是谁呢?啊——”
  K低呼出声。
  电光石火。昏暗灯光下,幽魂般的枝叶暗影间,K全身战栗。
  K突然领悟,那就是他啊。
  就是他自己。就是K。那就是在他尚未成为K,尚未被纳入“创始者弗洛伊德”项目,尚未成为被生解标定的实验对象前,于生化人制造工厂中原本预定被赋予的身份。
  那时,他还不叫作K。他尚不曾拥有K这个名字。他还叫作Y94009827……
  “是你。”Eurydice凝视着K,“是你对吧?”
  K默然。“呃,店主先生,请问,”K指向阅读器显示的个人资料,“你对这个身份有印象吗?”
  “没有。但坦白说,如果你认为那是你——准确点说,你原先的身份,我不意外。”店主稍停,“……我提过,我从来就知道,存放在寄物柜里的,不全是Cassandra的遗物。毕竟据我所知,许多经手的人似乎都不曾到过Cassandra那场意外事故的现场。”
  “你的意思是,”Eurydice疑惑,“甚至连M也未曾到过那伊斯坦布尔旅馆大火现场?”
  “或许你从你父亲那里得到的印象并非如此。”店主摸了摸自己的手。他的脸陷落于逆光的暗影中,“我知道,是M将这些物品中的一小部分交到你父亲手上的。你父亲的认知或许来自M的说法。但这并非事件全貌。
  “无可否认,M确实是‘弗洛伊德项目’最初的擘画者之一。”店主解释,“但M不是所知最多的一个。因为据我了解,M与Cassandra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像表面所见的那样单纯……”
  “什么意思?”
  风穿透了广漠的黑暗,撞击着花房的玻璃墙,发出干燥骨骼摇晃般的声响。店主转过头,似乎正凝视着那声响的来处;或导致那声响的,不明确的虚空。“因为,她们曾是一对恋人……”
  * * *
  '1' 据考,“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盛行约始自公元2180年代左右。此为一应市场需求而诞生之工具。如前述,自2150年代起,“芯片虫植入”逐渐广为大众所接受,其后并有诸多相关仪式应运而生。部分人士习于将芯片虫制为标本保存,作为纪念(参阅批注11)。然而制为标本之芯片虫,由于已失去生命,无法借由一般阅读器读出其内容。如此一来,纪念价值则大为降低。准此,遂有厂商针对“芯片虫标本阅读器”进行研发量产。
  至于“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运作原理,则另有一番曲折;简言之,与自古典时代末期即开始发展之干细胞研究应用有关。首先,正常活体芯片虫之运作依赖于虫体内部之神经系统(举凡身份证明、驾照、签证、护照等相关资料,或信用卡、车票、笔记本、影音播放等延伸功能,均与此有关);而在芯片虫于人体手臂内生长成熟后,此一神经系统则与人体之固有神经、血管等相连,以摄取营养,利于芯片虫维持生命,保持运作,同时确保芯片虫内存数据留存。然而芯片虫一旦死亡,制成标本,则储存于其神经系统中之数据亦将逸失,不复存留。因此理论上,所谓“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运作原理,唯一之途径,即是寻求已死亡芯片虫之“死而复生”。
  乍听之下,近乎不可能。然而2178年,中国泰立集团却召开记者会公开宣称已克服此一难题,并宣示第一代“芯片虫标本阅读器”已进入量产,预定一个月后正式面世。经查,此一理论障碍系由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神经学系周秉均教授所率领之研究团队(其时正接受泰立集团委托进行此一研究)攻克完成。“在逻辑上,这同样是唯一途径。”于接受平面媒体专访时,周秉均表示,“死亡芯片虫所留下的,仅是虫体而已。然而其内部神经线路之形态却依旧存在。这些神经细胞,早先亦是由初始干细胞逐渐分化而来。而数据之储存,正与分化的先后、分化的形态有关……这有些类似古典时代的数字编码——所有数据都被格式化为二进制的0与1;而在芯片虫内,所有数据都被以某些特定分化形态与分化次序编码。我所做的,便是发展出一套逆推方法,借由对虫体标本内部神经细胞现状之细致分析,逆向推演,重建其分化过程……”
  换言之,于完成“干细胞分化逆推”此一关键步骤后,使用者可获取一蓝图。此蓝图即为“欲读取之标本芯片虫”当初进行干细胞分化之过程。此时,用户便可另取一“芯片虫神经干细胞”以为材料(即采取另一只活体芯片虫之神经干细胞),以此一蓝图为本,重新培养,原样复制一完全相同之活体芯片虫。而于复制完成后,针对此活体芯片虫,仅需以一般芯片虫标本阅读器进行读取即可。
  换言之,仅需掌握此“干细胞分化逆推法”,重制一活体芯片虫,即可克服芯片虫尸体无法读取之难题,等同于使已死亡之芯片虫标本“死而复生”。此即为“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技术原理。
  公元2180年,日本松井集团宣布溢价并购中国泰立集团(泰立集团之股价于当日暴涨86%)。三年后之2083年,松井集团则宣布首次发展出整合型全自动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于该阅读器食入芯片虫标本之后,分化逆推、尸体复制、读取活体等步骤皆可一次完成。“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形制遂步入规格化阶段,直至今日。


第49章 
  2219年12月5日。晚间8时57分。台湾北海岸。
  海在黑暗中怒号。“Rememberances”和紧邻的玻璃花房已远在数百米外。由此处望去,“Rememberances”的店家招牌飘浮于沙尘般的白色雾气中。朦胧的光在花房的玻璃结构上映像出片段的、暂存的光亮。
  “我与Cassandra的相识,早在‘创始者弗洛伊德’计划之前。”店主说,“那已是Cassandra初时投身于生化人阵营的反抗战争——或说间谍战争期间,那么久远的事了。
  “我对她印象太深刻了。个儿不高,但非常聪明的一个年轻小女生。灵活与深沉兼具。说话速度非常快。我可以感受到她内在献身于一种政治理想的热情。但在日常处事、情报任务的细节上又极端冷静缜密。”店主稍停,“一言以蔽之,就是个天生的情报好手。
  “你的父亲,”店主转向Eurydice,“最初也是她所吸收的业余情报员。当然我也曾听闻,他们婚后在对于是否继续投身于生解情报工作的看法上有严重歧异。但相关状况我并不清楚。总之,到了‘创始者弗洛伊德’项目时,我与Cassandra已配合过几次任务,彼此之间也算熟稔了。事实上,也是因为这样的机缘,我才知晓M与Cassandra的情事的。”
  “你的意思是,”Eurydice问,“我母亲亲自告诉你这些?”
  “是。而且据我所知,所有她所起用的业余情报人员里,她只和我提这些……”
  Eurydice保持缄默。风拂过地面。细碎沙粒低低飞行。
  “说起来,M的身世也颇为奇特。”店主继续说,“就像你们已经知道的,她确实是个混血儿——母亲人类,父亲生化人。当然,令人意外之处在于,由于曾接受‘情感净化’,理论上生化人不应对人类产生任何情愫;更不用说生化人情感淡薄的问题了。这非常奇怪。个中道理如何,不但我无从了解,甚至连Cassandra也不清楚。
  “Cassandra所确知的是,M的双亲最初相恋于日本。”店主稍停,“据说他们感情极好,是对幸福的恋人。这同样令人难以索解。因为所谓‘感情极好’‘彼此相爱’这种说法,无非暗示着天生情感淡薄的生化人也有爱得撕心裂肺如胶似漆的可能。这根本难以想象……
  “当然,人类与生化人间的恋情绝对不被法律所容许。也因此,自相恋伊始,这对恋人得时常搬家,过着四处躲藏的生活。于M出生之后依然如此。换言之,M是在一种恒常闭锁、危险而不安定的环境中成长的。
  “我个人认为,或许这相当程度形塑了M的性格。但问题不仅是永恒的闭锁与逃躲而已。”店主抬起头,凝视着K与Eurydice,“就在M才四岁大时,M的父亲突然失踪了……
  “据说只穿着拖鞋和轻便运动服就出门了。说是去买吃食之类,却就此人间蒸发。M的母亲随后打起精神,独自调查,也只发现了极少数疑似恋人已遭杀害的迹证。但仅止于怀疑。一切并不明朗。总之,往后十年间,M的母亲只能一个人带着M,母女两人继续她们孤独的逃躲。
  “戏剧化的是,整整十年后,M的父亲却突然出现了。但这并非最骇人之处。真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M母女两人所面对的,却是远为荒谬而痛苦的情境。
  “那似乎只是个在外貌上与M的父亲一模一样的生化人……”一行三人绕过一处沙崖。黑暗中,店主的眼眸熠熠闪亮,“他的生化人身份编号并非M的父亲从前的编号。他未曾从事过M父亲过去的工作。他未曾有过与M的母亲相恋、生下M的记忆。他不认识M的母亲、不认识M。仿佛罹患了人格分裂症,他拥有的是全然相异的记忆、另一个陌生的身世。他甚至变成了与其他一般生化人完全相同的、情感淡薄的‘正常’生化人。他似乎不曾体会情感、不曾学会爱……
  “你可以想象,对这对母女而言,那多么难堪。”海风冰凉如刀。空间推挤着空间。地面上,沙的形状如水银般缓慢流动,“一个秘密。一个挫败的、无偿的终局……一个曾于生命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的人,一个负载了M的母亲所有爱情、寂寞、痛苦与屈辱的人,当他再次出现时,却完全不记得他们之间经历的一切。那些爱与温存,嫉妒、背叛与占有;甚至是亲情、静谧之至福;以不可能存在的情感共同对抗这险恶、庞大、无情的世界……凡此种种,M的父亲,全都不记得了。
  “无论是对M的母亲或M本人,这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店主稍停,“甚至我如此推测:这可能直接导致了M在面对自己或他人的亲密关系时,浮现的某些细微的性格扭曲——
  “正如你们方才所说——”远处,公路仅存的灯光在沙滩上投下了巨大的剪影。一行三人移动的步履隐没于不知是沙或黑暗所构筑的流体中,“K,M说动Eurydice来接近你;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