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贼三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李俊见状,也不追赶,只是冷冷微笑。白胜道:“哥哥,眼见得吴军不是我们对手,何不追杀上去,为杨雄哥哥报仇?”李俊道:“这太史享武艺,原不在我之下的。且军马退时,旌旗不乱。他必然是诈败诱我。这条小路狭窄,两旁又多枯草败叶,他必然埋藏了甚多引火之物。我若深入,被他火攻,必然大败。”白胜道:“那却如何是好?”李俊沉吟片刻道:“他既欲诱我,必然伏兵两侧。朱富兄弟你引二千人马,在这中间小路口列队;我引五千军从右边大路过去,童兄弟却引三千军往左,沿河谷边上过去,各自多带火箭,两面迂回,却抄到吴军之后击之。把他军马尽数驱到中间小路上,我就势发射火箭,然后顺风掩杀。待他败军从小路出来,朱富兄弟却以军马击之,可全歼吴军也。”三个兄弟都叫:“哥哥好手段!”于是各自分兵去讫。
    李俊、童猛两军往左右去不远,朱富正自与众军等待小路上起火,不防路口忽然鼙鼓大作,数千军马冲杀出来。朱富大惊之下,急急上前迎战,恰好看见太史享迎面而来,交马只一合,太史享长枪到处,把朱富手中刀打飞在一边。朱富赫得魂飞魄散,急匆匆回马便走,部下军士,各自奔逃,为吴军攻杀无数。保住命的都不知跑何处去了。
    周循、太史享纵兵击杀一阵,约住队伍,不教追赶败军。此时诸葛恪遣人来报,说东海军两路,一路往大道,一路往河谷进军,俱去抄袭小道之后了。周循微微一笑,与太史享道:“我等且率军亦沿河谷追杀进去。”于是各自督率军马,顺河谷追杀,恰恰抄在童猛军之后。童猛正在行进,忽闻后队鼓噪,回头看时,不知多少吴军掩杀过来,大惊之下,队伍自相践踏,死者无数。童猛不敢交战,急急率败军翻过山坡。吴军紧随而来,东海军马连滚带爬,皆逃奔到小路之上。此时李俊大队正沿右边大路进发,听得隔山人声鼎沸,急急遣人登高看时,却见吴军居高临下,正把童猛人马往小路上压。李俊大惊,急令全军翻过山坡,杀过去接应。须臾之间,李俊、童猛两军充塞小路,便看周循在左边山坡上呵呵轻笑,令旗挥处,吴军火箭连发,须臾之间,小道两旁草木尽皆烧着,东海军焦头烂额,相互碰撞。李俊大怒,欲待往上仰攻,那吴军放火之后,皆把长弓硬弩摆出。东海军背后是大火,队伍早乱,攻了数次,枉自遗尸数百于山坡之上。欲待要从小路逃回,路口诸葛恪早令人放火烧断,热浪滚滚,惶如炼狱。东海军哭喊摸爬,死伤无数。李俊见势大惊,白胜道:“哥哥,何不赶快教众兄弟翻过右边山梁从大路走?”李俊猛醒悟道:“多谢提醒。”于是教传令,尽往右边山坡上走。有些受伤的,也只好丢下不管,哭声盈路,惨不忍闻。
    周循在山坡上看东海军往右边上坡,笑谓太史享道:“贼人虽折了两阵,我却不能放松,须再一阵全灭了,也好保建业平安。”于是又催促将士“休得贪懒,火速疾行”,却从河谷旁在回去,恰恰堵在大路前面。李俊正引一帮残兵败卒奔走,忽然前面金锣一声,军马排开,整整齐齐,周循、太史享呵呵大笑,立马旗下。李俊回顾身后大叫:“既已入死地,岂往偷生!”当先拍马舞刀,冲杀过去,东海军一拥而进,怎奈先前被大火烧得队伍残缺,人数虽众,却皆无战力。厮杀一顿饭工夫,东海军渐渐不支。正混战间,吴军背后,旌旗招扬,一彪军马杀来,当先大将高呼:“李俊哥哥休要惊惶,邓飞在此!”李俊大喜:“今番峰回路转了!”于是奋力冲杀。周循、太史享见敌人援军又到,不敢恋战,于是会合了诸葛恪,收兵自回。李俊一战大败,兵力疲乏,自也不敢进逼。于是各自退回。
    李俊退军三十里,清点士卒,一万军马,战死及走散者三千余人。带伤七八百。童猛混战中被火箭射到发髻之上,满头烧得乌黑。李俊切齿骂道:“叵耐小儿,如此伤我!”便要重整军马,再去报仇。邓飞道:“哥哥息怒。为将者,不可逞一时之勇,而乱大计。”李俊听了,教且送酒来。与几个兄弟喝了半个时辰,拍案道:“原来如此。是俺欺敌了。这周循既然是周公瑾之子,谋略必佳。我军虽众,终究乌合,且我攻他守,主客之势不同。今日已折数阵,再要前去交战,恐无胜算。不若且屯军于此,一面分军略周围县邑,以不动而制动,看他如何。”邓飞道:“哥哥所言正是。”于是整顿军马,教不再出战,只修建营寨,安插鹿角,建三个营盘,自己与朱富当中,白胜与童猛在左,杨雄与邓飞在后,和吴军对峙。周循这边,大破东海军之后,士力大振,报入建业,诸葛瑾甚是欣喜,一面发出库房金帛牛酒,犒劳三军,一面飞报往鄱阳湖。原来孙权在鄱阳湖,本欲作陆逊后援,不料忽闻江东大乱,心中焦急,便要回军去救。又欲教陆逊回军东撤,以保扬州。张昭谏道:“此刻夷道两军对峙,若是先撤,只恐刘备追杀,数万将士,难保完全。不若且在此驻扎,还可接应两边。诸葛子瑜守城,必有方法。一边向曹操求援,可退川军。”孙权还在犹豫,人报有梁山军宋江、吴用万余军马,直取庐陵、豫章而来。孙权大惊,急遣宗室孙奂、孙辅、孙匡提兵万人,骆统为参谋,前往夹江相拒。那吴用见状,对宋江道:“孙权随身精兵,以宗室统带前来,有决死之意。我军长途奔袭,士力疲惫,且若是进战,纵然得克,陆逊必自夷道回军,或孙权回军守保江东,李俊兄弟恐非对手,因此反不利我也。”于是教暂且停兵,只待江东消息。孙权在鄱阳湖,度日如年,忽然闻听周循大破东海军,大喜之下,遣人前去,以周循为破逆将军,后军都督,太史享、诸葛恪为中郎将。教好生破敌。
    李俊在南徐一带,与周循对峙,未到一月,南路报道:“小旋风柴大官人,与豹子头林冲将军,引军前来了。”李俊大喜,急忙迎接。原来林冲自与宋江从零陵分手,又有薛永、廖立相助,先进始兴。步骘、吕岱兵不满万,又被柴进、士燮率交州军马,两面夹击,大败亏输,从小道奔豫章去了。林冲既解了交州之围,便要士燮出军合力北进。士燮下来,问计于柴进,柴进道:“以某看来,出兵有四利也。吴军主力尽在西抵御汉中王,江东空虚,我若进军,可势如破竹,扬我交州军威望,一也;击垮东吴,可解交州之厄,二也;东吴既平,则交州扩充郡县,不在话下,明公基业更广,三也;灭吴之功,汉中王必然重赏,四也。”士燮道:“只是前番汉中王进川,小儿士徽引数千精锐将士前去,至今空缺不补;若再出军,只怕为汉中王所并。虽是同为汉室效命,总有不甘。”柴进道:“既如此,不才愿统军随同北进;所占城池,皆划明公版图;而后军马完璧归赵。”士燮大喜道:“既然如此,有劳文引了。”
    于是士燮令柴进引军马五千——柴进其时自有军马五千,却遣别将屯在交州。又遣其弟士武相随。交州蛮王沙摩柯亦遣其弟摩沙引蛮军千余助战。同林冲一道,自始兴北进。此时东吴军马,尽皆调空,林冲、柴进军马一路克延平、建安诸县,兵至会稽,恰逢朱仝、欧鹏、童威引军联接山越人,攻打城池不下。林冲、柴进即统军相随。那会稽太守薛琮,原本已被围得兵匮粮乏,焉能抵挡这一路猛虎?不三日,柴进用伪击转杀之计,林冲突破东门,一举夺城,薛琮自尽。或有乘势劫掠的,尽被林冲、柴进安排巡防哨队,有拿获杀戮淫掳者,就在当街正法。不到半日,城中稍安。柴进令人召来原薛琮手下官吏,就教镇守。然后大军继续北进。腊月初,兵至南徐,方才与李俊会合。
    各自相会,自然不胜亲密。晚间背了外间将士,梁山十二个头目,乃是林冲、柴进、李俊、邓飞、欧鹏、白胜、薛永、朱富、杨雄、童威、童猛、朱仝,欢聚帐中,置酒高饮。各自分说别来数年感慨。李俊道:“吴加亮这计策,虽然高妙,却累我等兄弟长久分离,又不得快人厮杀,真真闷的。”白胜多喝了两碗,大哭道:“只可怜关胜、索超、曹正、邹渊、杨春、郁保四诸位哥哥,多时未见,却已自去了!”众人也都垂泪不止。柴进劝解道:“死者已去,枉自悲叹也是无益,当尽力实现大业,方可告慰诸位兄弟在天之灵。”李俊道:“这建业守将,却是周瑜之子周循,其人韬略精通,甚是厉害,一连败我数阵,折损了数千军马。”柴进道:“既是周瑜之子,端的不可小看。他既是如此能用计,我却要迫他与我对战。只要两边军马一交,我军数倍于彼,岂有不胜?”李俊道:“只怕他足智多谋,反被算计。”柴进道:“我军终是兵足将广,纵然失手,不过一败;他却是一败则覆亡。单看此处,我便不惧了。”又把行军图看了一回,道:“有了。”问李俊:“此处船只如何?”李俊道:“整顿了颇多船只。”柴进道:“那便是了。请李俊兄弟引五千军马,去取泾县,然后沿秦淮河进兵。”李俊道:“我军在南徐,直接往西北进兵即可,何必先往西南抄袭?”柴进道:“我自有安排。”
    再说周循引军与东海军对峙,一面整训士卒。看看年关将到,士卒历经数战,也是强悍有加,心下忧喜参半。忽闻报扬州南部数十城尽数沦丧,南徐敌军大至。周循惊道:“如今半壁河山沦陷也!敌人不日之间,必然大举来攻!”不数日,又闻东海军数千,攻克泾县,正在准备船只,预备北进。周循急召太史享、诸葛恪商议。诸葛恪道:“敌军援军既到,显是欲分路包抄我,令我军首尾不能相顾。我若往泾县,则此处恐为敌军所攻,我若在此处,敌军沿河北进,只怕沦陷建业,断我后路。如何是好?”周循沉吟再三,道:“我却有一个计较,二位兄长可与我共商之。”诸葛恪、太史享道:“愿闻其祥。”周循开口说出这个计策,有分教:秦淮河畔,几多壮士沥血;石头城中,一班忠臣尽心。不知周循计划如何,请看下回。
第四十六回:梁山寇苦战周循,白日鼠贪功殒命
    周循、太史享、诸葛恪闻扬州半壁沦陷,敌军倍增,又分军沿龙藏浦而进。周循道:“东海军与刘备军马汇合,数倍于我,今分路而进,是教我首尾不能相顾也。我若阻挡一路,他只不和我战,而以别军径取建业,我军难保万一也。若是分军而拒之,军分则势弱,孤掌难鸣也。我却有一计,先大张旗鼓,佯作往龙藏浦之敌进攻。敌军那一路必然坚守,我却不与他战,一面虚张声势对峙,一面暗地分派精兵,抄袭到右路敌军后面。彼大军既进,粮草辎重当在后也,我寻隙而进,败其后军,然后焚其粮草——彼军马既多,粮草一断,不战自乱;前有坚城,后有奇兵,敌将帅可擒也。”诸葛恪道:“将军之计甚好。只是我军抄袭敌后,若被他孤注一掷,直取建业;城中兵微将寡,岂不危险?”周循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我与元逊军马二千名,留驻此地,引敌注意。东海军若正面大举攻来,君可占据险要,疑兵惑之,极力拖延,以待我军在敌后动作;若是难于支撑,可急回军退保建业。”诸葛恪领命。周循遂与太史享引军五六千,往西南龙藏浦而来。前进一日,探马报敌军在龙藏浦联营数里,又报敌右路大军,陆逊北进。周循道:“正和我意也。如今可以小股人马,在此迷惑敌军,大队转投东进,抄袭敌后去也。”太史享道:“谨遵将领。”于是准备出发。
    且说李俊引童威、童猛、欧鹏三将并五千精兵;攻克泾县,准备大小船只二百余艘,沿河进发,直往建业。行出数十里,忽闻探马报,吴军大举前来。欧鹏道:“我军乃是偏师,不如沿河结成水寨,以战船把守,等待林教头来援。”李俊道:“甚好。”于是教把各路军马,结成水陆二寨,严密守把,只是坚实。便看吴军径到离开十五里之外,也结下阵营,旌旗招扬,煞是威严。对峙一日,却不来攻。李俊见状,召集众人道:“敌军既不来攻我,我却去攻他!”欧鹏道:“我军兵力不足,未可轻动。”李俊道:“林教头、柴大官人大军便在后面,有何不可!”便教童威守把营寨,自与童猛、欧鹏,点军四千,发声喊,一起弃舟登陆,往吴军营寨杀去。
    这边周循、太史享,虚扎了一个营寨在龙藏浦边应付李俊,两个自带了大军,预备去抄袭林冲、柴进的后路。行不远,忽然听得营寨那边杀声震天,周循拍鞍叹道:“吾计败矣!不想这一路敌军凶悍至此,若是被他攻破我龙藏浦畔的营寨,再随后追杀而来,我军必难幸免!”太史享道:“既然如此,何不急急回军,先击溃这一路敌人!”周循道:“只恐敌右路大军乘势袭我建业。”太史享道:“虽如此,也顾不得许多了。好在有诸葛元逊在正面抵挡,指望能拖延一刻,待我击破这一路敌军之后,再抄袭其侧翼,尚有三分胜算!”周循沉思片刻,黯然道:“也只得如此了。”太史享看他神情,道:“伯舜,我辈为人臣,舍死相筹知己之恩,上报明主,下匡百姓,足矣。若是过于计较成败,反失了英雄豪气。”周循闻言一怔,忽拍案道:“所言甚是!”即便大声传令道:“众将士听好!贼寇不知死活,敢来袭我营寨,我等去杀他个片甲不回!”众吴军齐声高呼,转杀回去。周循谓太史享道:“贼寇大军在后,当速决之。公可引精骑百名,从右侧森林小路穿过,突击敌左翼,敌必慌乱。”太史享道:“遵将军之令。”周循道:“多加小心!”太史享大笑道:“某唯一心,已奉与吴王了。”引百骑转去了。
    且说李俊与童猛、欧鹏引军攻打吴军营寨,那寨子里只留下了数百个新军,哪里抵挡得住。等周循赶到,已经是摇摇欲堕。周循部下副将见状,急道:“将军,可急急杀出增援。”周循道:“且慢!”教士卒皆横刀开弓,在一里之外,隔山列队,却不冲出。又过片刻,寨门被攻破,东海军一拥而入。就看营寨之上,忽然火光大起。周循将手中宝剑一挥:“正是此时!”旗鼓手擂鼓大作,吴军转过山丘,呐喊杀出。此时东海军半数已冲入营寨之中,忽见火光起,不由惶惑。又见吴军杀到,顿时混乱。李俊高呼:“休得惊惶,随我迎敌!”率领一部军士,转向相迎,怎奈半数军马已入敌寨,余下的队列错乱,片刻之间,已被吴军冲动。欧鹏大声喝呼,当先杀入对阵,银枪飞舞,连挑杀吴军十数人。背后数十个亲信喽罗一拥而进,方才把阵势稳住。周循只把长枪硬弩,当住正面,却调集精锐从两翼冲击,渐渐凹进,把欧鹏三面围住,部下喽罗渐渐败亡。李俊大惊,亲引一军突入相救。两边正在交错厮杀,营寨右面森林之中,忽然杀声大作,百余骑冲突而出,当先太史享威风凛凛,挺枪跃马,势如天神。东海军俱已转到左边,太史享虽只百骑,一击之下,如钢刀切豆腐,顺势而入。童猛正在后队督阵,不防身边喽罗惊叫,急急转头看时,太史享马到眼前,抬手只一枪,正透心窝,翻身落马。吴军百骑一拥,早踏成肉泥。李俊、欧鹏在前面鏖战,不防背后被这一冲,全军大乱。两个见势头不好,引军只往斜刺里奔突。那一半人马本身已冲入吴军营寨,匆匆退出,全无队伍,周循督军押杀,斩首无数。李俊、欧鹏不敢抵挡,只抢了童猛尸首,引败军往水边本寨逃去。
    太史享见了周循,两个整点军马,除营寨中数百军士损伤过半,本队阵亡不过百十人。原来周循原先嘱咐守营寨副将,在各处堆积柴草,若是敌军破寨,即放火焚烧,引敌人错乱,士卒可乘机逃生。不想此处却得了大利。当下太史享道:“既已杀败此处敌军,可急急往抄袭去也。”周循道:“甚是!”于是吩咐原先守把营寨之将,整顿残余士卒,再入营盘,自与太史享引中军,且先造饭,歇息一个时辰,然后出发。
    再说柴进、林冲自李俊引军去后,再相商议。柴进道:“我这个计策,是遣李俊分兵往龙藏浦;他若不理睬,则李俊稳扎稳打,进逼建业,亦可获全功;他若分兵去打李俊,我这里便乘机夺取了建业。”参军廖立却道:“柴大人此计虽好,却有一个破绽:那周循精于用兵,若是先往南击破了东海军,再转到我军之后,则我军前有坚城,后有劲敌,腹背之间,难保万全。”林冲道:“公渊之计如何?”廖立道:“以某看来,我军多而彼军寡,则当戮力相较。今李俊将军既分兵去了泾县,周循必亦前去;我却分兵两支,一支往建业进逼,一支却也转向东南;彼若攻李俊,则腹背夹击,可大胜也。”柴进道:“廖公渊此计甚好。既然如此,我二人分兵而行。”于是议定,以柴进、士武、白胜、朱富、邓飞引军万余,进逼建业;杨雄在营寨养伤;林冲、薛永、廖立、朱仝、摩沙、童威引大军亦往泾县而来,前后二万余人,战马千匹,声势甚大。廖立谓林冲道:“我军二三万,所到行程艰巨,且若为吴军探知,恐先避走。不如分兵数路,依次进发,前军缠住吴军厮杀,后军陆续添上,团团围住,吴军插翅难飞也。”朱仝道:“只是自散军力,岂不受人以柄?”廖立道:“非也。如今周循精于用兵,却是兵微将寡,因此我军不患敌军众,但患敌军无处觅踪也。今分军前往,拼出被他杀伤一阵,却得以大队合围,此欲取先与之道也。”林冲大喜:“公渊所计甚妙。哪位愿为一队?”病大虫薛永道:“兄弟愿去。”林冲与之三千精悍人马,在前突进。又教摩沙引本部千余蛮兵,及二千梁山军马为二队;林冲自与朱仝、廖立引大军随后而进。行数十里,前面薛永遣人飞报,说周循已杀败李俊。廖立以马鞭拍股道:“周循既杀败李俊,必不会在原地耽搁,请分派一支军马,向东南疾进,以成三面合围之势!”林冲道:“甚好!”便教朱仝:“将军请引四千军,即刻往东南进发,如遇吴军,迎头截杀!”朱仝引军去了。剩下廖立与林冲,并马而行。廖立道:“林将军,这东海军李俊大人,虽然从未闻名,与将军等却甚是投机,数日之间,见面如兄弟,难得,难得。”林冲笑道:“皆是刘皇叔威名远播耳。”廖立道:“休要瞒我。你看这几路分军,将兵之间,何尝分了彼此;便是一般刘皇叔部下诸将,却也没这分默契。”林冲心中暗惊,口里道:“公渊言笑了。”廖立微微冷笑,不再提起。
    这边周循、太史享引军一路疾行,不多时,前面探马报,有军马十里外进发,旗号“朱仝”。周循惊叹道:“贼军似已有准备。方才与东海军在龙藏浦一场好战,耽误不少时辰,如今恐为敌合围也。”太史享道:“尽人事,听天命,且杀退眼前这一军便是。”周循道:“既如此,兄可分兵一半,向前迎敌,某引军却往北迂回,两面击之,可破此敌。”太史享道:“遵从将令。”引兵一半,径向前去。无一刻遭逢梁山军,对面朱仝提刀出马,太史享见他身长八尺四五寸,赤面美髯,竟又与关公有几分神似,心下暗自吃惊,口里叫:“贼将既然到此,何不决死一战!”朱仝呵呵笑道:“你这厮不知死的!”拍马舞刀,冲杀过来,太史享截住,两个盘旋交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败。两边军马,各自涌上混杀。无半个时辰,西北方向旗号飞舞,周循引军杀来,朱仝不防两面受敌,顿时大乱,士卒溃散,倒毙无数。周循、太史享各督军马猛攻,朱仝大呼:“各位兄弟,今日若不死战,便只得战死了!”奋力挥刀,冲杀在前,于是士卒无不效死决战,渐渐收缩成一个圆阵,背靠抵挡。周循、太史享几番冲突,不能杀透。正在踌躇,探马后面来报:“今有前番龙藏浦的李俊东海军,又重新杀出,毁我军营寨,往此处而来!”周循大惊:“贼人亦有好战如此者!”谓太史享道:“如今若被他冲拢,腹背夹击,我军自乱!只得先回头再击垮东海军,然后见机行事。”于是留下少许军马,虚张声势,两个再率军翻身杀回。果见李俊、欧鹏统带军马,咬牙切齿,汹汹追来。周循更不答话,麾军杀上,太史享一人敌住李俊、欧鹏两个,东吴众军将人人舍生拼杀,这边东海军也是不避刀剑,奋勇冲锋,两边直杀得血流成海。未几,西北面鼓号大作,病大虫薛永引三千军杀来。这时李俊军马原本已招架不住,忽得强援,精神倍添,两军并作一军,合力抵挡东吴。周循看敌人援军源源而至,心知今日在劫难逃,但亦只得尽力调兵往战。忽然后队又报,说东面朱仝复整军马,又从背后杀来。周循急谓太史享道:“事急矣,只好分兵迎战!”太史享道:“甚好,我引军往敌背后贼军!”于是带了二三千兵士,回身迎敌。方才与朱仝相距二里开外,北面山谷中号角长鸣,杀出一彪人马,为头却是一伙蛮兵,赤体冲杀,当先一员蛮将大喝:“俺乃交州摩沙也!哪个敢来交战!”太史享大怒:“夷蛮之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