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灾后[金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烩好了,邱成首先就给阿常装了一大碗。
    “好吃吗?”邱成问他。
    “嗯。”阿常高兴地点头,在他的记忆里,食物总是很单调的,从来没有这么多花样。
    照例又给楼上的那两个师傅一人送去一碗,邱成这才捧了自己的那一碗坐在沙发上跟阿常一块儿吃。
    这搅团做得不正宗,滋味也说不上太好,他俩却都吃得很高兴,玉米面搅团吃在嘴里软乎乎的,还带着一些玉米的清香,蘸着汤汁吃起来还很有滋味。只可惜了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客厅里静悄悄的,略显冷清。
    吃完饭休息一会儿,邱成就拆起了衣服,楼上的1506和1507都带一个露台一个阳台,他打算再多做一些木筐,扩大一下种植。
    剩下的1502、1503、1504、1505也都是朝南的屋子,虽然没有露台,但是每间屋子也都有一个朝南的阳台,1508、1509、1510、1511都是朝北的屋子,而且没有露台,只有晒不怎么到太阳的阳台,很难发展种植。
    今天上午1510的屋主没去房管局,接下来还得让沈星继续做做工作,1512倒是大房型,有一个朝东的大露台还有一个朝北的阳台,只可惜了这套房子是在艾文海名下,邱成暂时也没有办法,上回他送土豆过去,连艾文海的面都没见到,沈星大概也没什么办法。
    拆衣服是个细致活,耗时间,但是并不耗费体力,邱成坐在是沙发上,拿着一把剪子,一点一点地用剪刀的尖部沿着一条牛仔裤缝合的地方拆开,剪子刮断线条发出“吧嗒吧嗒”地轻响。
    拆出来一块布料,邱成就顺手递给阿常,阿常坐在地板上,把那块布料铺在自己面前,一点一点地拈起布料上的线头丢进一边的垃圾桶里,等到线头都清理完了,他就把这块布料叠一叠,和其他整理好的布料放在一起,然后又转头盯着邱成手里的动作看,等他递下一块布料过来。
    下午四点多钟,邱成订购的那批腻子粉、普硅水泥和阳离子氯丁乳胶到了,送货的两人加上楼上那两个师傅再加上邱成阿常总共六个人,这十五层楼,他们三拨人,每拨人只搬五层,半个钟头就把东西都搬完了。
    最后邱成付了货款,又对付了一些搬运费,送货的那两个人都很高兴,这二人中有一个是建材店老板的妹夫,从前也是个挺体面的白领,无奈X病毒爆发以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回出来送货,一会儿回去了,收回来的货款肯定是要一点不剩都交给他老婆的哥哥的,买家另给的搬货费倒是可以自己留着,不过这样的好事他很少碰到。
    这天晚上邱成他们去夜市,就听到有人在叫卖土狗子:“烤蝼蛄烤蝼蛄!一串十个!只要一块玉米饼嘞!”
    一块玉米饼,说的就是四分之一个。旁边摊子上的老冯听到动静就过去看热闹了,看完了还回来跟邱成说:“就那几个小虫子,还想换一块玉米饼。”
    “四串才卖一个玉米饼,四十只土狗子也没那么好抓的。”今晚他们摊上没有土豆也没有烤麻雀,连田鼠都没有,所以比较冷清,邱成也有功夫跟他说闲话。
    “有什么不好抓的,一翻地就都爬出来了。”老冯认定那一串土狗子不值一块玉米饼:“再说那土狗子有什么好吃的,要肉没肉,要油水没油水。”
    “补充蛋白质呗。”这时候邱成摊上来了个客人,那人二十出头,手里头还抓着两串土狗子,边吃还边问邱成说:“老板你们摊上什么时候才有烤麻雀啊?”
    “没有了,抓不着。”邱成回答说。
    “哎,那可真是可惜了。”无论是在什么年代,总有些人是不愁吃的,起码不愁吃得饱。
    “这玩意儿吃起来什么味?”老冯忍不住问他说。
    “就那味儿,撒了点椒盐,吃起来还行。”那人说着,从邱成摊子上拿了两个西红柿揣兜里,又留下一个玉米饼,走了。
    “好命仔啊。”看着他的背影,老冯忍不住感叹道。
    “你要吃吗?”邱成问阿常。反正又不贵,买一串尝尝鲜也没什么。
    “不要。”阿常摇摇头,他才不要吃虫子。
    唉,这也是个好命仔啊。老冯摇头叹气,回自家摊子上去了,他儿子依旧捧着一本书在路灯下用功呢,还不知道今年的高考是不是真的能恢复,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通知出来。
    第二天早上,邱成预定的防盗门终于送来了,邱成带着阿常下去接人,打算顺便帮忙搬两扇门上去,然后他就看到师傅们带来的冲击钻了。
    “要用冲击钻啊?”邱成问道。
    “是啊。”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师傅听他这么问,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你这儿没电?”
    “没事,我想想办法。”邱成点点头,示意他们先搬门板上去。
    他们家是没电了,不过这问题也不算很大,邱成抬头看了看,很快就看到他们二楼有个大妈正抱着个小孩站在窗户边上往他们这边看。
    “你们家有电吗?”邱成大声问道。
    “砰!”那大妈一声不吭,抱着孙子往里面一缩,还把窗户给拉上了。
    “一度电半个玉米饼。”邱成又说了。
    “真的?”窗户又打开了。
    最后,邱成他们找了一卷电线出来,在上面安了个电表,挂在篮子上吊下去,让那个大妈在自家窗口接了,插上插头通电。
    这位大妈家就在0201,也是个大户型,家里住着大大小小七口人,每个月能分到三十五度电,这么些电,自家要用的话倒也用得完,不过邱成愿意拿玉米饼出来跟他们换,老太太还是很高兴的。
    十扇防盗门的安装需要费些时间,一个上午肯定装不完,光是搬运那些门板,就花了不少时间。装门的过程中邱成和阿常一直在旁边看着,直到中午十一点,邱成才带着阿常下去做饭了,做好了他们两个先吃,吃饱了才往楼上端。
    午饭是每人一碗搅团烩土豆白菜,外加半个蒸得软软的玉米饼和一个新鲜西红柿。有这样的伙食,抬着防盗门爬十四楼好像也不算什么了,师傅们一人拿着一个木筐倒扣着坐了,就在1507房吃午饭,刚刚邱成送饭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给这套房子装防盗门。那两个负责刮腻子的师傅也过来跟他们一块儿吃,人多热闹。
    “你们慢慢吃,我到1501那边看看。”邱成说着,又跟他们接了冲击钻和另外几样工具。
    “注意安全啊。”年纪最大的那个师傅这么说了一声,就让他们把工具借走了。这年头,装个门还能给他们供顿饭的,那肯定是有些门路,他猜想邱成肯定是在1501那边放了什么好东西不想被他们看到。
    1501和1506这两套房子的防盗门邱成打算自己装,对一个身体强壮动手能力也很强的年轻男人来说,装个防盗门并不算是太困难的事,再说他还有帮手呢。
    阿常学东西很快,才跟邱成一起生活了没多久,就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今天他看了一上午装防盗门的过程,这会儿动起手来,也是像模像样。
    这几个过来给他们装门的师傅也很识趣,邱成他们没回来,他们吃完了饭也不出去,就在1507聊天打磕,反正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这十扇门,早点晚点都没差,只要把活儿干完了就成。
    “啧,真香,我都多久没有闻过酱油味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师傅用一小块玉米饼子在碗里一抹,塞到嘴里嚼着咽了,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早知道带个饭盒过来。”那个年长的师傅略带遗憾地说道。
    “早知道把我弟也给叫上。”另一个师傅也说。
    “那懒货,一听到十四楼腿都软了,咱今天晚上回去好好跟他唠唠,馋不死他。你还给他带番茄,带个屁。”年长那个师傅说道。
    “他那是因为身体不好,再说了,许你带就不许我带。”那个师傅也不示弱。
    “我儿子才多大。”说到自家儿子,那师傅就笑了。
    “瞧你这蠢爹样儿。”其他几个师傅纷纷笑他,那年长的师傅也不恼,笑得嘿嘿的。
    没多久邱成和阿常就拿着工具过来了,他们几个拍拍屁股站起来继续干活,把剩下的几扇门都安装好了,又让邱成把剩下的货款给结了,这才打道回府。
    邱成这边,送走了这几位师傅之后,就跑到楼下去给人算电费,结果却被那个大妈拉着问这问那。
    “你这回买了那么多防盗门,都安上了?”那大妈问他。
    “嗯。”邱成点点头,看了电表上的数字,就从手里拎着的布口袋里给她数了几个玉米饼出来。
    “那么多门,你是把十五楼的房子都买了吧?”那大妈接过玉米饼,点了点数量,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至于电表,她看都没看,刚刚邱成他们在楼上装门的时候,她可一直都盯着看呢,现在就不用再看了。
    “还差几个。”邱成想了想又说:“也不都是我的,还有几间是我朋友的。”
    “你朋友?什么朋友啊?”
    “一起做买卖的朋友,跑车的。”邱成说道。
    “怎么从来没见过啊?”
    “他不想被人看到,怕丢工作。”
    “哎哎,那是那是。”这年头要找个好工作多不容易啊,借着工作之便干私活的事情确实是不好被人知道的。接着她又问了:“跟你一起住的那个是谁啊?从前好像没见过吧?”
    “我表弟,家里人都没了,就过来跟我一块儿住。”
    “哦,哦,是这样啊。”听说他们家的人都没了,大妈也是心有戚戚焉,当年那场混乱,死了很多人,她男人也是在那个时候没了的。这倒是说得通了,阿常在他们眼里就是有点神经质,看起来有点吓人,肯定是因为当初那事对他造成的刺激太大。
    话说完了,邱成就伸手去拔电源,打算把电线和电表收起来。
    “以后要用电的话再来啊。”大妈拿着几个玉米饼,热情地对邱成说道。
    从前就见邱成他们大晚上的一麻袋一麻袋往家里扛东西,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又是两个身强体壮的年轻男人,家里没老人没孩子也没女人,自然就有些忌惮,今天打了这么一回交道,觉得自己从前那是想多了,人家都能把脑子不好使的表弟带在身边养着,那还能坏到哪里去?
    邱成听她这么说,手里的动作就顿住了,想了想,问她说:“你们这个月的配额还够用吗?”
    “够用啊。”大妈先是有些疑惑,然后很快就在脸上笑开了花:“你们家没电了吧?没事,这插头也不用拔了,就这么用着吧。”
    “那这个电费?”
    “月底一起算嘛,这个月也没两天了,就算了,等下个月月底再说。”家里又能多个进项,大妈很高兴。
    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每天在外边累死累活的也不容易,这电反正是市里白给的,他们家省着点就是了,过两天再让她儿子上外面弄个炉子回来,往后这电热水壶电饭煲就都不用了。
    
    第32章 粘虫
    
    换了防盗门刮了腻子之后;邱成便着手修鱼池了;他打算把鱼池修在1505;这也是个小套间,一室一卫没有客厅,按原设计,厨房是可以放到阳台上的;不过并没有单独隔出来,住户要是觉得不需要;也可以不做厨房。
    嘉园小区就挨着新南大学;学校里有不少家庭情况好一点的学生会在外面租房住;这类住户一般都是不开火的,附近就有一条学生街;学校里也有食堂,吃饭很方便。
    市里有一些小本投资客,专门瞅准了这个市场,买下学校旁边的房子放租,等过几年房价涨了,再转手卖掉赚一笔。这也是邱成买下楼上十个套房,才碰到四个按揭的主要原因,不然在他们新南市,大部分市民买房子都会选择按揭的。
    1505房,进门就是一个走道,左边是卫生间,右边是墙壁。邱成从外面拣了些砖块回来,用水浸过之后,在这条短短的走道尽头修了一堵不足半米高的矮墙。
    进屋以后,阳台和里屋之间并没有隔断,只是在装推拉门的位置,上面有梁,两边有墙垛,阳台外面装了铁艺栏杆,邱成就在铁艺栏杆内侧也修了一堵矮墙。
    然后邱成又在这个屋子的墙壁和天花板上贴上了镜面贴,他们买回来那七卷多的镜面贴,每一卷足有五十米,上回用过之后还剩下许多,等在贴完了1505的墙壁,就没多少了,大概不够再贴一个屋子的。
    待到这两堵矮墙干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始上防水砂浆,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漏水,先后两层防水砂浆他都上得比较厚。最后修好的这个鱼池大约四十个平方,高度不足半米,考虑到楼板承重,邱成打算只放三十公分高度的池水。
    “干了吗?”这天早上邱成和阿常一起到1505查看防水砂浆干了没有,阿常用手指点了点抹过防水砂浆的地面,感觉凉凉的硬硬的,但他并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干了,于是只好转头去问邱成。
    “差不多了。”邱成这时候也在仔细地查看这屋里的情况。
    “能养鱼吗?”阿常又问。之前邱成在做这个鱼池的时候就跟他说过,等做好了,就能把家里那些鱼养在这里,每天给它们喂吃的,鱼儿长得快。但是鱼池还没做好,天却开始下雨了,天气潮湿,做好的鱼池也就干得特别慢。
    “嗯。”邱成点点头,对他说道:“先去拿镜子过来。”
    “好。”阿常高高兴兴就去了,跑去1501搬了几面试衣镜过来,这些试衣镜都是他们前两天从夜市里买回来的,颜色各异款式不一。
    等他搬了镜子过来的时候,邱成也已经从别处搬了几个木筐过来,就倒扣在靠近阳台栏杆的池子内侧,整整齐齐摆了一排,然后又把阿常搬过来的试衣镜摆在上面,调好角度,让镜子把室外的光线反射进屋内。
    就算是在阴雨天气,这些镜子反射进来的光鲜还是让屋里变得明亮了许多,阿常在一旁看着邱成的一举一动,随着屋里的光鲜变得越来越明亮,他脸上的表情似乎也跟着变得明亮了起来。
    “放水吗?”等邱成调好了镜子的角度,阿常马上问道。
    下雨天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最近他们放了很多盆盆桶桶在屋顶接雨水,甚至还用一块很宽很大的篷布搭了一个简易水槽,把篷布的两个边固定在屋顶一个角落的两条栏杆上,另外两条边用一些桌椅板凳等杂物垫高固定,中间低四边高,打落在篷布上的雨水就都会向中间流去。
    下雨天他们家的庄稼都不需要浇水,每天消耗不了多少水,阿常每天跟着邱成把篷布中间的雨水装进各种容器里,就等着这个鱼池可以投入使用的时候了。
    “先种草。”邱成说道。
    “!”阿常睁大了眼睛,不太理解邱成说的种草是什么意思。
    隔壁几个空屋里这些天也堆积了不少木筐,木筐里垫了布料,有些甚至都已经填上了泥土,就等着天气放晴之后种上庄稼了,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就算灵气再怎么浓郁,庄稼也不可能会长得好的。
    邱成把几个装了泥土的木筐搬到1506,然后就用一把铲子,连土带草一起,铲了一块草皮放在这筐泥土上面,一连装了几筐草之后,他就和阿常一起,把这些木筐再搬到1505去,在鱼池中的四个墙角各自放了几筐。
    “我去挑水!”阿常左看看右看看,觉得现在应该差不多可以往里面装水了。
    “知道虹吸吗?”邱成转头看着他问道,眼里带着笑意。
    “不知道。”猫男羞愧地低下了头,他哪里知道什么虹吸,他连说话都是最近刚学会的。
    “没事,我教你。”邱成笑了笑,揽着他的肩膀就往1501找皮管去了,他记得当初从阿常的那些据点里搬杂物过来的时候,是见过一捆皮管的,两人在堆积得像一座小山的杂物堆里翻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把它给找了出来。
    邱成拿了这卷水管上楼,卷起裤腿爬进他们用篷布搭建的水槽里,在1505正上方,把皮管的一头从屋顶垂下去,看看长度差不多了,再用一跟绳子把皮管固定在栏杆上,然后看看手里剩下的大半卷皮管,掏出口袋里的小刀把它切了,多余的水管放到一边,连着楼下的那一根,就顺手放进他脚下的水槽中。
    做完了这些,邱成又带着阿常下楼,进了1505,把挂在栏杆外面的皮管拉进屋里,然后阿常就看到他把皮管放到嘴里不停地吸,吸着吸着,水就出来了,哗哗地流个不停,邱成把皮管丢到地板上,它还在流,阿常眼睁睁看着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浸湿了地面,又慢慢变得越来越高,淹过了他们两人的脚面……
    “去上面看看。”这时候邱成又说。阿常完全没有异议,亦步亦趋地跟着上了屋顶。
    他们站在水槽边守着,等到水槽里的雨水被抽得差不多的时候,邱成又爬了进去,用大拇指堵住皮管的口子,把它从浅浅的水洼里拿了出来,放进水槽旁边的一个大水壶里。
    阿常看着他捏着管子一次一次地换地方,然后那些容器里的雨水就一点一点地被抽走了,他们甚至没有花一点力气,那些水就都流进了修好的鱼池里。
    邱成一边抽水,一边让阿常跑下去看,等到鱼池里的水漫过他画在墙边的一条红线,就把管子从水里抽了出来,这一次他没用大拇指按住皮管的口子,皮管的这一头一离开水面,空气也就跟着进去了,这一次虹吸结束。
    邱成把栏杆上的绳子解开,又把皮管一圈一圈收了回来,阿常就一脸崇拜地站在一旁看着,仿佛连邱成收水管的动作都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好玩吗?”邱成忍不住笑了。
    “嗯!”阿常用力点头。
    “想学吗?”邱成又问他。
    “嗯嗯!”阿常拼命点头。
    “那行,咱今天就开始上课吧。”邱成拍板。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邱成和阿常在楼顶上待了这么一会儿,两人身上也都被淋了不少雨水,下楼后先把那些鱼倒进十五楼新建的鱼池里,然后又烧了一大锅热水,两人各自洗了个澡,就开始上课了。
    小学教材邱成没有,但是他书架上有一本新华字典,先把二十六个汉语拼音字母教给阿常,然后就让他自己捧着字典认字去了。
    阿常之前只是学着邱成的发音说话,实际上有些音他学得并不像,当他学了拼音以后,就明白这些发音是怎么来的了,只不过他久不说话了,声带大约是有点僵硬,声音语调都有点怪里怪气的,对于这一点,邱成只能让他多练。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又是一个下雨天,邱成和阿常都没出门,猫男皱着眉头坐在沙发上,苦大仇深地抱着一本邱成从夜市里淘来的《童谣精选》练说话。
    邱成这时候就坐在沙发的另一头,在茶几上摆了砧板剁辣椒,前两天他向老冯打听了西红柿辣椒酱的做法。最近总下雨,夜市他们也不怎么去了,家里其他东西都还好,就是这个西红柿放不了,烂了可惜,光做成原味番茄酱,对无辣不欢的新南市人民来说太没有吸引力。
    邱成向老冯打听西红柿辣椒酱怎么做,老冯他老娘从前刚好就经常做这个,回去一问就问出来了,据说当年还是他奶奶教给她们下面这几个媳妇的,那个年头信息不发达,很多生活经验都要靠口口相传。
    这个方法做起来也特别简单,连熬煮都不用,只要把西红柿、辣椒、生姜、大蒜几样材料剁了,加点盐腌制几天就行。
    这几天邱成已经腌制了不少西红柿辣椒酱,打算等过些时候天气好一点就拿出去卖。他还在1506和1507的露台上种了许多大白菜,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大白菜也能较好地生长。
    其他作物就长得不怎么样了,特别是1501的那些玉米,之前邱成觉得随着天气的转暖,五月份的日照强度比四月初应该好多了,这一批玉米应该会长得比较好才对,没想到又赶上了阴雨天,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有收获,实在不行,就只好拔了玉米杆子喂山羊和田鼠了,还有楼上那些草鱼。
    阿常又读了两首童谣,就没耐性再读下去了,百无聊赖地打了个哈欠,凑过去看邱成剁辣椒。
    “看电视吗?”邱成问他。
    “不看。”阿常口齿清晰地吐出来两个字。
    “那你帮我把辣椒蒂摘了。”
    “哦。”阿常应了一声,乖乖摘辣椒蒂去了。
    屋里响着“笃笃”地剁菜声,窗外响着“沙沙”的下雨声,阿常不时抬头望向邱成,只要用眼睛看看,他就忍不住要高兴得笑起来。
    “夭寿啊!怎么这么多虫子啊!”这时候楼下突然有人大叫起来。
    邱成和阿常对视了一眼,连忙跑到卧室窗口去看,一看就看到他们小区前面不远处的地头上站了几个人,雨下得不小,他们当中有些人却连伞都不打,其中一个邱成还认识,就是卖电给他们的那个大妈。
    他们小区后面挨着新南大学旁边的一条学生街,前面是一片田地,穿过田地就是大马路。那些田地好多都荒着,前些时候就有附近的居民打听清楚有几块田地暂时是无主的,市里也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就在上面种了东西。
    市里其实也是鼓励市民们这么干的,还安排了工作人员下来关心了一下他们的种植情况,这些工作人员一下来,大家就都安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