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灾后[金推]-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也都知道,在X病毒爆发的时候,各地军队都是首先安排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的撤离工作,后期才到各个村子去组织营救,不少村子都受到了感染者的攻击,甚至有些村子连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这就导致了在这一场灾难过后,农村人口大大缩减。”
    “在临时基地的时候,大家都学过种地嘛,现在上面发了个文件,意思是要安排一部分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从事农业种植工作。”
    “上山下乡?”
    “那以后是不是就成农村人了?”
    “还回得来吗?”
    “我爷爷从前就是知青,好容易才又回到市里。”
    “这事……”
    组长的一席话过后,下面立马就嗡嗡作响起来。
    “这回跟上山下乡不同。”组长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人走户口不走,城里的居所也会一直给你们留着,去的人只要签一份合同,当地政府就给你们在农村安排好住所和田地,还提供一定数量的口粮,等到收获之后,再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就可以了,平时农闲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回城。一年合同期满之后,第二年要不要续签合同,也是全凭个人意愿。”
    听了这些话,大家都有点心动了,他们就怕去了农村以后回不来,这要是可以回来,在眼下这个时候,农村肯定比城里容易活人的,光是山上的野菜就比他们这里多了不知道多少。
    连老李都有些磨拳搽掌跃跃欲试,只不过考虑到他媳妇在医院的工作,又有些犹豫了,护工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可起码能挣口饭吃啊,去了农村还不定怎么样呢,要不干脆就他一个人过去?
    邱成倒是不想去乡下。他高中的时候有一回应一个同学的邀请,暑假的时候跟他一起去了一趟他的农村老家,结果没两天时间,整个村子的人就都知道他是个爹死了娘改嫁的可怜孩子了。
    相对而言,邱成更喜欢城里,也喜欢和别人之间保持一点距离,大家都各过各的日子,面对面碰到也不用假装亲热地打招呼,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他觉得自在。
    下工后,邱成把自己这些天攒下来的玉米饼拿了出来,想了想,又把今天刚省下来的最新鲜的那一个收了起来。
    剩下的玉米饼交给老李,让他帮自己都换成种子,之前老李说她媳妇所在的医院有人种东西的时候,邱成就上心了,城里各个单位的人都有些门路,要弄种子大概也不是很难,通过他们,总比自己跑到村子里找人换要安全些。
    “包在我身上。”老李不知道邱成已经自己弄到了一些种子,他只知道邱成用HM菌发酵了一些肥料,肥料都有了,现在要买种子也很正常。
    “谢了。”邱成笑着向他道了谢,老李他们有些关系,又不会克扣他太多,让他帮忙再合适不过了。
    另一边,阿常这一天过得十分不容易,给那三头羊割回来一捆青草之后,他就到附近的山坡上去掏鸟窝,掏鸟窝可比捕鱼捉虾麻烦多了,收获也少,这一整天他掏了好几个鸟窝,却始终没能填报肚子。
    夜幕降临,阿常垂头丧气地回到邱成家中,难得有一天他回来得比邱成晚。
    “回来了?”邱成这时候正坐在沙发上研究那本《木修笔记》,他想看看木修是怎么一回事,要是可以的话,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尽早开始修行,更好的身体,更长的寿命,他当然也是想要拥有的。
    “唔……”阿常抓了抓耳朵,焉头搭脑地坐到邱成身边。
    “没捉到鱼?”邱成问他。
    “嗯。”阿常抬头看了邱成一眼,然后又羞愧地把头埋得更低了,他真是个没用的伴侣。
    “给。”邱成给他递过去一个玉米饼。
    阿常吃惊地转头看向邱成,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遇到这种好事,要知道从前那只母猫可从来没给老猫带回去过哪怕是一只老鼠,他的运气可真好!
    “吃吧。”邱成笑了笑,他不知道自己刚刚已经把一只母猫比下去了。
    
    第10章 奸商
    
    在新南市公安部门的大力追查下,电鱼案很快就告破了,毕竟涉案的都是些普通老百姓,在公安人员的盘查下,很难不漏马脚。
    据说这起电鱼事件的发起者是几个住在市区的年轻人,其中有两个年轻人的老家就在新南河边的村子里,这伙人在还没离开临时基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策划这件事了,回到新南市以后,他们辗转弄到了电鱼工具,将计划付诸行动。
    这些人知道他们在河里电鱼的事,肯定瞒不过那两个离河边最近的村子,于是他们又拉了那两个村子的村民入伙,其中就有秀水村。
    事发当晚,一些住在新南河边的人也听到了动静,有些人胆子小,都窝在家里不敢出去,胆子大一点的,也去分了一杯羹。
    事发第二天,公安人员接到报案,天没亮就赶到新南河边,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他们沿着河岸查问探访,根据河边居民提供的信息,知道这一次的涉案人员数量挺多,但是具体都有谁参与,居民都说不知道,夜里太黑了,那些人也不怎么说话,他们分辨不出来。
    几个民警去了秀水村,得到的还是和之前那些人差不多的说辞,好些村民都说听到一点动静,猜想可能有人在电鱼,但是他们没敢出去看,不知道究竟都有谁,要么干脆就说不知道,夜里睡得沉,没听到声音。民警们在村子里转了几圈,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作罢。
    后来公安人员在另一个村子找到了突破口,几名民警刚进那个村子,就看到一个男人正在地头上掩埋什么东西,旁边还放着一只海碗。
    “老乡,你这是在埋什么呢?”一个民警问他。
    “没,没什么。”那人神色慌乱,眼神游移。
    这几个民警一看,就知道有问题,他们走过去,拿起地上一个树枝,把那人刚刚埋上的东西又给挖了出来,不是别的,正是一堆鱼刺。原本就凭这些鱼刺,还不能定他的罪,住在河边上的人抓两条鱼吃也很正常,可这家伙胆小,被吓唬几句就什么都说了。
    缺口一旦打开,后面的工作就变得十分顺畅了,根据这个男人提供的线索,公安人员很快就把那几个住在城里的青年捉拿归案,又拘留了一些涉案的村民,这些人一个咬一个,很快就把剩下的都给咬了出来。
    抓到人以后,怎么处理又是个问题,这一个案件的涉案人员过多,光是直接参与电鱼的,就有三十多人,另外还有不少因为包庇他们获得利益的。
    从前要是抓到电鱼的,一般也就是收了他们的作案工具了事,情节严重的就罚点钱。这一次虽然作案规模大,但是说到底,这些人之所以会去河里电鱼,也不过是因为想要填饱肚子而已,量刑过重恐怕会引起民怨,量刑过轻又很难起到威慑作用。
    不久之后,邱成他们就听说这些参加电鱼的人每人被罚了一万块,其中几个主犯一人三万,其他包庇人员暂时不宜追究,如有再犯,严惩不贷。
    这些年他们生活在临时基地,因为物资匮乏,所以物价飞涨,纸币的购买力越来越低下,但这并不表示这个罚款数目对他们来说都不算多。事实上,现在大家手里头也都没多少钱了,当初刚到临时基地的时候,纸币还有一定的购买力,大多数人都是处于坐吃山空消耗存款的状态,一万或者三万的罚款,对一般市民来说都不是小数目。
    “就罚点钱,真是便宜了那帮孙子了。”邱成他们电工组的人都这么说。
    “要不然怎么办?还能把他们抓进去啊?那牢房里头还得给他们管饭呢。”这会儿还不到四点半,已经有不少电工组的人聚在小区门口等着开饭了。
    再过个三五天,他们组的活儿也该干完了,完了以后又没有别的安排,要么留在城里找其他活儿干,要么下乡去种田,这个时候,大家也就都有点松懈下来了,不像之前那样,生怕组长一个看不顺眼就叫他们滚回去吃自己。
    “真要有那么好的事,老子也去电鱼。”
    “你还当这事谁都干得了呢,就眼下这世道,要是没几个熟人,你到人家村子附近去电一个试试,还不得被人给生吞活剥咯。”
    “电个屁鱼,虾都没有了。”事实上打新南河主意的人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都没真的准备要去电鱼,但是带家里的小孩去河边钓个鱼什么的,好些人都是想过的,现在大半截水域里的鱼虾一下都给电没了,大伙儿都是怨念颇深。
    “等这边的活儿结束了,我们全家打算一块儿去乡下,小邱你去不去?要不要跟我们一起?”老李问邱成说。
    “我不去。”邱成摇摇头。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留在城里了,有了聚灵阵的帮助,就算是在城里,他也能种植出足够养活自己的粮食,去了乡下反而会有诸多不便。
    这些天他们家露台上的辣椒和西红柿都已经开始成熟了,在聚灵阵中种出来的西红柿又甜又多汁,他和阿常都很喜欢吃,不过这回他总共种了好几株西红柿,光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完的,到时候可以拿到城里去换些其他东西。
    还有他种出来的辣椒也很辣很够劲,他们这里属于内陆地区,当地人都爱吃辣,就算是在目前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只要是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也要在家里弄点辣椒酱解馋。
    邱成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然也不例外,这些成熟的辣椒都被他放在太阳下晒上了,打算等晒干了以后磨成辣椒粉,到时候无论是炒菜还是做汤都能放一点。
    四点五十分,送饭的车子终于来了,大家都过去排队领取。
    “这玉米饼是不是又小了?”很快,队伍前面就传来了不满的声音。
    “全新南市统一标准,你们别跟我抱怨,抱怨也没用。”负责送饭的那人说道:“咱们这儿还算是不错的了,知不知道有些城市现在都开始打饥荒了?”
    “就咱现在这样还不算饥荒呢?”后面有人喊了一嗓子。
    “这都荒了有五年了,自打那狗娘养的X病毒来了以后,老子就没吃过几天饱肚子。”一个高壮汉子用他低沉的嗓音大声抱怨道。
    “就你吃不饱肚子啊?全世界人民都吃不饱肚子。”那负责送饭的显然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一句话就把这群人逗得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各自领了自己那一份口粮,一边儿吃去了。
    玉米饼确实是小了,之前一个饼能有将近半斤重,这会儿估计就只有四两,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没油水,前边刚吃过饭,转脸就又饿了,这么一个四两重的玉米饼,真不够谁吃的,何况绝大多数男人们都还有家人要养活。
    邱成现在也要养家,阿常在河里抓不到鱼,就不怎么喂得饱自己了,常常需要邱成接济。
    对于要接受伴侣的接济这件事,阿常在感到幸福之余,也觉得有些挫败,这一天他依旧没能找到足够的食物,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稍稍犹豫了片刻之后,阿常走进了路边的一片荒地里。
    邱成这天下工之后在附近搜集了一些干树枝,以后要是没活儿干了,他们就没有现成的玉米饼吃,到时候等露台上的那些庄稼成熟了,就可以在自己家开火,提前准备些柴火总是没错的。
    “吱!吱!”就在他背着一捆柴火走进自家对面的那间空屋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老鼠的叫声。
    “阿常?”邱成试探性地叫了一声。
    “……”阿常皱着脸从暗处走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两只奋力挣扎的肥大田鼠,这两只田鼠被阿常抓住尾巴倒提着,努力想要扭身翻上去咬他一口,被阿常轻轻一抖,就又下去了。
    阿常不喜欢吃老鼠,他也不想让邱成知道自己现在抓不到鱼只能吃老鼠了,因为邱成看起来不像是会喜欢老鼠的,所以刚刚他躲起来了。
    没想到邱成并没有对这两只田鼠表现出任何的厌恶和排斥,他先把柴火放到一边,然后就走过来接过自己手中那两只又肥又大的田鼠,拎起来看了看,就捋袖子开始收拾了。
    邱成从前没吃过田鼠,但是他听一个南方来的同学说过。他把这两只田鼠剁了头,又将肚子里的脏东西都掏干净了,用清水洗一洗,再点上火堆,在锅里放了些清水,又架上架子,把这两只田鼠放在锅里蒸,这两只田鼠的块头很大,分量很足。
    田鼠蒸透了以后就好去毛了,去毛去脚去尾,再洗洗干净,把不锈钢蒸架直接架在用砖块垒成等到简易灶台上,下面烧上火,田鼠就放在架子上面烤,抹上调味料,再撒上一些孜然粉,烤得香味扑鼻。
    在香喷喷的烤肉面前,什么不吃老鼠的讲究都可以丢到天边去了,邱成不记得自己到底有多长时间没吃过肉了,他的身体急需要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他俩一人吃了一只烤田鼠,阿常吃完自己那一只,觉得有些意犹未尽,闪身又要往外冲。
    “等等。”邱成喊他。
    “?”阿常不明所以地停下脚步,歪头看向邱成,一脸的疑惑。
    “带上这个,抓住了放在里面,多抓点回来。”邱成递给他一个编织袋。
    “!”阿常笑了,拿着一个编织袋兴高采烈出门捉老鼠去了。
    夜晚的荒野静悄悄的,阿常觉得很自在,终于没有了随处可见的人们,他也不用再躲躲藏藏了,其实他也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要躲躲藏藏,虽然他和他们长得很像,但是在心里,却又总觉得有些不一样。
    这一晚阿常总共抓了十几只田鼠回去,吃不完的,大部分都被邱成做成了田鼠干,另外还留了三只没杀掉,他打算明天带着它们去城里碰碰运气。
    就算眼下的情况再如何艰难,也总会有一些人是不愁吃饭的,一旦能吃饱了,他们自然就想要吃好,听老李说,在他们市老菜市场前面的马路上,每天早上都有人摆摊进行交易。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常还窝在床上呼呼大睡,邱成轻手轻脚地出了卧室,把家里这几天攒下的西红柿都装进背包里,然后又从阳台上的木筐里拔了些青葱出来,用一块布料包起来,也放在背包里,他的背包大,不用担心折了葱叶子。
    他家露台上这一筐葱长得太过茂盛,是时候要拔掉一些了,不然很快这个箩筐都要被它们给长满了。
    另外,昨晚特地留下来的那三只田鼠也要带上,他之所以没加工,是因为加工后就很难分辨它们到底是家鼠还是田鼠了,他们本地人对吃老鼠这事本来就比较抵触,要是家鼠的话,很可能会没人要。
    邱成带着这些东西来到市区,刚走上菜市场前面那条街,远远就看到一排摆摊的,有生活用品有化妆品还有各种衣服鞋子,甚至还有人在这里摆摊卖玉米面的。
    “这玉米面怎么卖?”邱成经过那个摊子的时候,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卖?小哥你说笑了。”那摊主笑了笑,说道:“我这玉米面不卖,你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跟我换,金银铜器最好,其他东西也行,咱当面估价。”
    “西红柿要吗?”邱成把手伸进背包里,拿出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
    “呦,小哥你这西红柿不错啊,哪儿来的?”那人也不说要不要,反而向邱成打听他这西红柿是从哪里弄来的。
    “我自然有我的渠道。”邱成自然不会告诉他这西红柿是自己种出来的。
    “嗨,你们家里有开车的吧?”那摊主摆出一副我都知道的表情:“我也听说了,有些跑外省的司机会自己私运点东西,这也没啥,大家各凭本事嘛。”
    话说到这里,邱成大概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给自己什么满意的价钱,也不再多说什么,提着东西就走了。
    那摊主果然不做挽留,他的主要客户群可不是像邱成这样在眼下这时候还能弄到新鲜西红柿的,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这些人根本不会把好东西拿出来,他这些可是救命用的玉米面。
    
    第11章 百态
    
    坐在街边的马路上,邱成显得那样普通,穿着一身洗得褪了色的旧衣服,略宽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比实际上显得更瘦一些。
    红彤彤的西红柿和绿油油的小葱确实很吸引人,在这个年头,还有什么能比可以吃的东西更吸引人呢?不过就算偶尔有停下脚步的人,大多也只是过过眼瘾而已,市民们都过得很不容易,他们宁愿多要几两玉米面也不要这些看起来十分可口实际上却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扛饿的蔬菜。
    “你这番茄怎么卖?”片刻之后,终于有一个中年妇人表现出购买的意愿。这妇人五十岁上下,中等偏瘦的身材,五官长得十分清秀,她梳着整齐的发髻,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看起来是个很体面的人。
    “你有什么?”邱成问她。
    “我有钱啊,你这番茄多少钱一斤嘛?”那妇人笑得从容温婉。
    “我不要钱。”邱成皱起了眉头,神色也变得不那么和善,这时候他已经发现附近几个摊子的摊主向这边投来的看热闹的目光了。
    “不要钱你还能要什么?”那妇人仿佛没看到邱成的面色一般,自顾自挽了挽鬓角的碎发,蹲下身来,伸手去挑摊上的西红柿,一边挑还一边抬头问邱成说:“多少钱一斤嘛?你开个价,我买得起。”
    邱成知道自己要不是碰上疯子,就是碰上滚刀肉了,对方一个妇道人家,又是这么好声好气地跟他说话,他总不好动手赶人。可要是不把人弄走,他这一个早上怕就别想做生意了,从前在基地也听说过这样的事,说白了,就是赖,真要闹起来,对方说不定还有后台,到时候自己还得吃亏。
    “一百块钱一个,我最多卖给你两个,多了没有。”不知道对方是真疯还是装疯,邱成也不差这俩西红柿,决定大事化小。
    关于货币政策,现在市面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政府要发行新币,旧币一律作废,也有人说不可能,旧币肯定还有用,天下还没乱呢,政府还没垮台呢,他们发行的纸币难道还能说作废就作废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市面上基本上是没有纸币在流通的,起码在这条街上,就没有一个摊子是愿意收纸币的。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那妇人听说邱成愿意卖给她西红柿,显得很高兴,她蹲在摊前挑挑这个看看那个,好像每一个西红柿都让她爱不释手,最后终于还是挑了两个看起来个头最大的。
    挑好了西红柿,她从肩上挂着的购物袋里拿出钱包,抽了两张一百元面额的钞票递给邱成,又把西红柿装进购物袋里,末了还对邱成说了一句:“小伙子,你可真是心善。”然后就高高兴兴走了。
    邱成有些无奈地将这两张不知道有用没用的纸钞揣进口袋里,坐在马路边继续守他的摊子。
    “兄弟,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旁边一个摆摊卖童鞋的中年男人悄声问邱成说。
    他见邱成这么干,就猜这年轻人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毕竟他都可以弄来西红柿,说不定还真有些消息渠道。
    目前货币政策还不明朗,大家也都不是傻子,但凡家里还过得下去的,都知道要给自己留些财物,现在不怎么值钱的纸币,能留也都留着,说不定以后能有大用处呢?真要有消息出来说纸币以后会值钱的话,他们现在肯定要牟足了劲多弄点才行啊。
    “没有。”邱成哪知道上面什么政策啊。说完他又忍不住向对方打听刚刚那个女人的事情:“刚刚那人谁啊,你认识?”
    “你说刚刚那个女的啊,沈定军知道不?”说到这个,那摊主就来劲了。
    “听说过。”在他们新南市,沈定军的大名谁不知道?
    “这个就是沈定军的大老婆。”有人嘿嘿笑道。
    “大老婆?”邱成愕然。
    “嗨,看来你还是不知道,沈定军从前就是因为娶了咱老市长的孙女,才慢慢发迹的,他原本是个农村娃,考大学的时候考得好,后来分配到咱市里工作,没干几年又下海了,有他岳丈那层关系,你说他做买卖能亏得了吗?”
    “沈定军的爹妈都是农村人,死活想要个男孙,偏偏他们家儿媳妇又总生闺女,前面生了两个都是闺女,第三个还是闺女,这还不算,第三个啊,她还是个傻子。沈定军那些年在外面也养了个女人,那女人运气好,一下就给他送了个儿子,这下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摆谱摆得比正牌夫人都厉害,大伙儿背地里都管她叫沈定军的二老婆。”
    “那现在呢?”沈定军可是他们新南市的地产巨鳄,这妇人要真是他妻子,那么多房子,随便卖几间不就够他们嚼用的了,还用得着像现在这样,为了点吃的到处讨人嫌。
    “沈定军那家伙不是人啊,当初刚乱起来没多久,就丢下她们母女几个,带着外面的老婆孩子,找了关系,随一架运货的飞机去了南方,这些房产什么的,可都在他自己名下呢,他老婆根本动不了?”卖鞋的男人说到这里,也忍不住叹气摇头。
    “那他自己爹妈呢?”邱成又问。
    “都跟着一起走了,我听人说,这事就是他爹妈给出的主意,也不知道真的假的,黑心肝啊。”就算生活再怎么艰难,没情没义的人总是要受人唾弃的,何况那沈定军一家有财有势,哪里就到了非要抛妻弃子的境地。
    “一个玉米饼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