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孩子应该都有些身份,看他们的ai普遍都很高,基本上就是正常人的水准,这说明这些孩子很可能都是大有来历的,摆在方志文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接着海盗未竟的事业,继续勒索这些孩子的家人,估计这些孩子的家人都是冀、青州大户或者世族,这些人家里有钱啊!

另一条路,自然是利用这些孩子与那些大户和世族搞好关系,让丰宁郡的势力,或者说让现在钦岛的势力慢慢的向青、冀州渗透。

陈铿见势不妙,借口开始建城,赶紧跑了,躲开这个麻烦事,老实说,陈家本来也是青州的小世族,陈铿可不愿意掺乎在这件事情里面,反正左右都是不讨好的。

方志文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人,甄翔就不用说了,周泰嘛,还有很多事要忙,看着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些孩童的香香,方志文微微的翘起了嘴角。

“香香……”

“嗯?哥哥,有什么事?”

“交给你一个任务吧。”

“好呀,什么任务。”看着香香兴奋的眼神和饱满的热情,刚才还在算计自己妹妹的方志文非常惭愧。

“那啥,帮哥哥去将这些孩子的来历搞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还有主要的亲属关系,以及什么时候来这里,又是为什么会来这里,行嘛?”

“保证完成任务,嘻嘻。”

这种事情对香香来说小菜一碟,香香认为自己的原住民沟通,特别是跟原住民的孩子们沟通是有天分的,这点,就连方志文也不得不承认,最近经常跟香香一起活动的小宁,还有赵云的妹妹赵娴也不得不承认,甚至对于香香在密云城原住民中超然的地位有些妒忌。

很快一座以原来海盗港口为基础的新村子出现了,这个被命名为龙门村的新城镇,将来就是渤海出入口上的龙门了,虽然名字有些恶搞的意思,不过方志文觉得还是停贴切的。

正在跟陈铿一起忙着建造村子,香香满脸喜悦的回来了,询问这些半大孩子的任务很简单,何况香香还拥有超级高的隐性原住民好感度,这些半大孩子也没有什么戒心,香香很快就得到了非常详细的资料。

“冀州辛家、陈、韩、张、高……差不多有些名望的世家都给一网打尽了,这海盗是什么来头啊?不过也奇怪啊,这些孩子虽然是家族嫡系的孩子,但有都不是那些重要的无法替代,或者是受到家族重点关注的孩子,而且他们都不是被劫来的,是被人送到这里来。看他们的待遇,应该也不像是阶下囚,到更像是客人……”

方志文看着香香询问得到的资料,资料都整理过,被香香做成了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几乎所有冀州的孩子,都是被送来了,还有几个青州的,则是真正被绑票的,这事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招来陈铿一起研究了一下,陈铿也没什么头绪,只是觉得这事很可能跟冀州有关系,这些孩子更像是一种质子。

陈铿的话倒是提醒了方志文,陈铿不知道在历史上冀州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但是方志文是知道的,这些人如果是质子的话,那么敢于质押这些人的,不是太平道就是袁家,但是方志文没有办法将这事说出来,他总不能说自己也清楚历史的发展吧。

但是,他不能说出来,却可以借别人的嘴来说,方志文一边让香香与参谋部的几个年轻人去推测一下这事的来龙去脉,一方面有写了封信给李雪音,将岛上发现一群孩子的奇怪事情告诉她,问问她有什么看法。

在等待有人替自己来揭开真相之前,方志文开始思索应该如何应对此事,这事就算明知道是太平道的张角或者袁家的什么人做得,现在这些孩子却落在了自己的手里,无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关键是这些孩子本身没有价值,方志文拿着这些孩子也没有什么用途。

相反,因为方志文撞破了此事,反倒惹来一身骚,若是太平道势力还好一点,因为之前方志文通过赵爱儿,跟太平道方面也算是达成了一个默契,如果这些孩子是太平道手里的筹码,直接交还给太平道就是了,反正太平道那边也知道方志文清楚他们的打算,所以这事说起来也算不得什么事。

但是这事如果是袁家的事情,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方志文跟袁家没有交情,袁家之所以将这些孩子弄到这个海盗窝里,显然是要撇清干系的。如果方志文将这些孩子还给冀州世家,也换不来一点好感,相反,反而让袁家给恨上,如果还给袁家,袁家肯定不会出面接受,如果继续扣住这些孩子,却又大大的得罪冀州世族,这些孩子,留也留不得,扔有扔不出去,到真的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想了半天,方志文不得要领,只好暂时先将这个问题放下,实际上,不管这些孩子是谁的,方志文拿下钦岛,扩张渤海海军势力,实际上就已经跟这些海盗背后的势力对上了,而从长远来看,在渤海海面上,方志文想要话语权,迟早是要跟这些势力开仗的,管他背后是谁,难道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方志文还怕了谁不成。

第265章  北海孔融

李雪音完全没有辜负方志文的期待,在回信中,李雪音指出,这些被送到海盗窝里的孩子,很可能是冀州世家向某个势力表示忠心,或者结盟所采用的质押行为,而这个某势力,或者结盟的对象,李雪音认为应该是袁家,而这些孩子没有送去袁家,却在这里,可能是袁家负责操作冀州事务的人另有私心。

李雪音的来信并附有甄姜的说明,显然李雪音此刻正在密云城,甄姜对冀州的世家了解的可以说非常透彻,袁家在冀州的拓展和渗透,实际上来源于中枢的强力支持,从官面上、经济上、乃至军事上,逐渐的渗透到冀州世家的圈子里,并且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冀州世家的支持。

而作为冀州世族钱罐子的甄家,虽然想尽办法溜到了密云,但是实际上,甄家也没有完全摆脱冀州世族的魔爪,当然,这里面实际上相当复杂,因为甄家和密云也需要冀州世家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所以,也不好说谁控制谁。

但是甄家跳出冀州的势力圈之外,至少远离了灭族之祸的威胁,从这点上看,甄家这一步拼对了,或许也正是因为冀州世家不敢相信甄家如此大胆的在幽州下了重注,才给甄家幸运的脱离了冀州世族的阴影。

从甄家这些年的变化,甄姜可以确定,袁家对冀州世族的整合已经是相当成功了,冀州世族形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一同攥取更大的利益,这也是近年来甄家备受压榨的根源所在,由此可见,袁家在冀州的能量有多大了。

至于黄巾,也就是太平道,李雪音在信里完全没有提,而甄姜就更不会提到太平道了,但是方志文却不得不重视太平道。

既然袁家在冀州的势力如此庞大了,为何黄巾起义却是在冀州最为厉害,几乎完全摧毁了冀州的世族利益?这完全不合理!

李雪音的推论的基础,应该是来自黄巾起义之后,袁家能快速的掌控冀州这个事实。

而方志文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甚至一度认为是袁家在背后鼓动黄巾,达到推翻皇权重新洗牌的目的,但是甄姜的来信,却让方志文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袁家现在已经对冀州有了这么强的掌控力,那么还需要鼓动黄巾起义么?如果他们不需要黄巾起义来行一些不法事,那么袁家也不会任由张角的太平道在冀州发展壮大。

这里面,有问题!

只是方志文一时想不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反正,对于袁家就是黄巾起义背后的黑手这点,方志文是开始产生了怀疑。

在方志文看来,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皇家在背后推动和纵容张角,别忘了大汉刘家可是一直与道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当今与张角合作摧毁世族的势力,意图重新划分土地夺回皇权,而另一伙人,则在想方设法的抱团抵抗皇家与张角的联军,而这个海盗岛上的孩子们,应该是这个抵抗张角于皇家联盟的子弟。

只是,这个联盟真的存在么?如果有,那么他们是以袁家为首的?是不是真有皇权的影子在里面?还有,张角似乎与这些家族又有着微妙的关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冀州这个传统的北方粮仓,真的是太招人注意了,看来将手伸到冀州的人,还真不少啊!不过方志文自己似乎也正准备将手伸进冀州,只不过,他不单纯是去拿利益的,他更是去搅局的,让袁家做大独吞冀州,那绝对是不行的,甚至是找死的行为,而一个跟幽州一样,四分五裂的冀州,才是方志文需要的。

方志文的整个设计就像一个链式反应,为了保证幽州的分裂的维系,那么冀州必须分裂,为了冀州分裂的维系,那么并州、青州、豫州也必须分裂,最后的要求就是整个大汉都是四分五裂的。

如果反过来看,为了维系密云的安稳,就要吞并渔阳,为了保住渔阳就要吞并幽州,为了保住幽州就要吞并冀州,到了最后,就只能朝着大一统而去,而那个,正是方志文最不愿意看到的,这里不是现实世界,而是游戏世界,和平和谐的下场就是关张大吉,这就意味着所有原住民的结束,非原住民之福啊!

冀州的经来必须走这一条路,这是由方志文的切身立场,是由密云的立场和现实,形成的必然的一条路,也是符合原住民和玩家立场的一条路。

现在冀州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方志文没有慌乱,也没有不高兴,恰恰相反,盯上冀州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在黄巾起义之后,限制一方独大的可能性,肢解冀州。

想清楚了这些,方志文对于手里的那些质子反倒不在意了,但是其中有些青州的孩子,却是实打实的肉票,对于这些孩子,方志文有心将他们送回青州去,当然不是方志文的善心大发,只不过是方志文打算借此与青州的某些人打好关系,在有可能的时候,能够说动这些人和其附属的人口,转移到一海之隔的乐浪去,或者是支持他这种转移人口的做法。

至于应该怎样送回孩子,陈铿提出了一个与方志文设想一致的意见,那就是通过孔融,孔融这个人是个异类,孔融无疑是个读书人,而且是个很厉害的读书人,不但身世厉害学问也很厉害,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个老好人,而不像郑玄那样,看不起武人,孔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对任何人都很尊重,因此,孔融在北海乃至青州都拥有崇高的声望,所以,用孔融的嘴来帮自己的宣传,乃是最美妙的一件事。

更重要的是,方志文大剌剌的拿下钦岛,而这个钦岛虽然是一个无人岛,却距离北长山岛不远,而长山岛名义上是属于东莱郡黄县治下的,所以钦岛的归属问题也有些不明确,若是真要争执起来,钦岛距离黄县,明显比距离乐南要近得多,因此,方志文需要孔融这个老好人来默认一下钦岛的归属。

只要方志文在拜会孔融的时候,告知孔融从海盗手中拿下钦岛建城,以陈铿对孔融的认识,这个好好先生一定不会有什么异议,算是为钦岛的归属定下了基调,然后方志文再去与东莱太守沟通的时候,那东莱太守既无名气又无实力,自然不敢与方志文争执,随着时间过去,以后就默认俗成了。

方志文这次北海之行也没有带太多人,就是自己的两千近卫,还有甄翔跟随,然后就是香香以及她的五名下属,陈铿本来也想去,后来岛上实在离不开他,只好与周泰一起留下,周泰还要忙着肃清周围岛屿上重新刷新出来的海盗,而陈铿则忙着建城,现在龙门村只有不到两万人,都是投降的海盗以及海盗窝里原本的工匠和家眷,建设上实在不给力,而从乐南出发的后勤船队,还没有到达。

孔融见到方志文的名帖,非常热情的迎出了国相署衙,第一眼看到这个还很年轻,面容方正白皙,神色清正温和、风度翩翩的君子,方志文也不由的赞了一声,亲和力果然很高啊,不过这种大好人,在这个乱世里大家都是想着如何利用他,却不会真心的结交,实在遗憾。

“密云方远见过文举兄。”方志文距离老远就抢先一礼,这让孔融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老实说,孔融见到这个看上去容貌普普通通的将军,与他那吓人的黑魔名号,以及在草原上的赫赫战功,很难联想到一起去,温和的笑容和谦恭的礼仪,让孔融心里立刻对方志文大起好感。

“志文贤弟客气了,为兄这里有礼了!”

两人互相见了礼,双方心里的感观都不错,孔融更是热情的拉着方志文的手臂一起进了国相署衙,让跟着方志文前来看热闹的玩家们很是好奇,不知道的还以为方志文与孔融有着什么特别的交情呢。

方志文一行人被让进会客的偏厅,奉了茶水之后,大家寒暄了几句,方志文又主动的给孔融介绍了最近幽州北部和并州北部的战局,特别是鲜卑人败走大青山,退出阴山以南,吕布收复并州全境的消息,让孔融击节赞赏。

而后方志文说起了海上航路的事情,这让致力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孔融非常感兴趣,并详细的询问建设海港和船厂的相关事宜,方志文也热心的向他推荐海路、河道的综合利用,还有跨海贸易的利弊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最后才说起了自己在乐南和清河口航线的问题,并讲解了自为了肃清海上航线组建水军的情况,以及追剿海盗打下了钦岛,并且在海盗巢穴里发现了一些青州世家的子弟,这次来一是来拜访名扬天下的孔文举,二是来送还这些世族的子弟,三则是来建立海贸网点,至于最后一点,则是要于东莱太守协商一下海上防务的事情。

孔融对方志文的行动表示理解,并对方志文主动送回青州世族的子弟表示感谢,也答应下来将这些子弟交由孔融来处置,孔融还热心的给方志文写了封介绍信,让他带给东莱太守,以方便两人的交涉。

方志文见识广博心思敏锐,孔融博学多才强记博闻,加上方志文对孔融本就有结交的心思,而孔融对于方志文为大汉开疆拓土,力行内圣外王之道也非常赞赏,交谈起来颇为相得,两人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从上午到晚上,孔融谈兴甚高,晚上更是宴请方志文把酒言欢,约为朋友,这一文一武居然也能有那么多东西交流,也是一个异数。

第266章  海盗窝

“哥哥,孔融可真逗,一个文官居然要跟你比剑,嘻嘻。”

“呵呵,那是他喝多了,其实每个书生心里,都有一个提三尺剑横行万里的梦,文举兄就不能有么?我很理解他,你看他在北海力行善政,兴农助学,不也一样是善使国之利剑的大名士、大豪杰?郑乡能在这里扬名,并非偶然啊!文举是大才,更是古之君子!”

“嗯,我知道了,孔融确实是个君子,那哥哥你还跟他谈生意,就不怕铜臭将他熏坏了?”

“胡说!君子就不言利了?文举是为民言利,这跟铜臭有什么关系,这种言利应该受世人敬重才对。”

“嘻嘻,我说不过哥哥,总是哥哥有理,不跟你争了,哥,还有多远到黄县啊?”

“明天才能到呢,今晚要露宿,我们这么多人,哪个庄子也不敢收留啊!”

“嘻嘻,怕被我们吃穷了么?”

“怕被我们劫了吧。”甄翔忽然插了一嘴,方志文差点忘了,这货以前可是做过山贼的。

“呵呵,有这么张扬的土匪么?”

“那可难说”甄翔低声嘟囔着,有时候,在平民眼里官兵和土匪是没有区别的。

方志文笑了笑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与香香说起了那几个已经交给孔融的肉票孩子的事情,其中一个居然是都县令的孩子,也不知道这些海盗是怎么将人抓去的,或许在陆地上,这些海盗还有别的势力也说不定,只不过,那些似乎跟方志文无关。

方志文带着两千骑兵向黄县前进的途中,周泰则正带着刚刚因为招降而增加到六千人的海军,近两百条大小船只在慢慢的向南推进,一路上扫灭碰到的一切海盗以及海岛。

结束了钦岛之战后,段志然率领一百六十条船只,运送赵云前往冀州海岸,赵云在孙明的建议下选择的是靠近盐山东部的海岸线,那里周围两三百里基本没有人烟,正适合用作临时的中转基地。

而周泰则在送达方志文登上北海国之后,立刻率军回师,继续清扫长山岛列岛中星罗棋布的岛屿,以及多如牛毛的海盗,不过周泰的总体目标是向东南推进,企图打通钦岛到长山岛、黄县的航路,并肃清这一路的海盗窝点。

周泰的做法一方面是要接方志文回钦岛,另一方面,是要打通一个短途商路,因为钦岛本身就需要采购大量的物资,全部靠两天海路的乐南供应,显然有些不划算,而且,方志文虽然决定主要依靠土匪来搜刮人口,但是官面上募集少量流民,当地的官绅应该也不会说什么,虽然数量不可能多,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更何况方志文还是在为将来黄巾起义做准备,将来乱起,东莱乃至青州的人知道这里有条通向乐浪的通道,自然就会趋之若鹜了。

将近午时,周泰的船队接近了长山岛北岛五十里的范围,在金鹰的帮助下,周泰已经看到了北岛的大致情况,随后,周泰就被北岛上的状况给震惊了。

原本应该是荒岛的北岛,现在居然山寨林立海港密集,一个个木寨一条条栈道,这个北岛的沿岸,伸展出一条条如同百足虫的腿脚一样密集的栈道,岛屿周围,如同蚂蚁一般的舟船正在进进出出。

小的船只是几人的桨划船,大的是超过两千石平底硬帆货船,偶尔还能看到一两艘江东样式的战船,船头的小型投石机和放在一边的油罐清晰可见。

这是什么情况?

老实说,周泰虽然在渤海转悠了大概一年时间,但是这个长山岛方向他一向不敢接近,因为当时周泰手里的力量有限,而长山岛列岛是渤海海盗的大本营,海盗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高,所以为了护住手里的那点海军,周泰还是远离长山岛活动的。

谁知道,在这个长山岛列岛的南端,长山岛北岛上,居然会盘踞着如此之多的海盗,这种情况,与北岛有陆桥相连接的南岛居民难道一点都不知道?距离海岸不到两百里的距离,黄县的官府难道不知道?

周泰暂时按奈住不安和怀疑的情绪,继续让金鹰抵近观察,这一看,周泰才明白到底为什么官府不予追究,南岛的居民也安之若素了。

异人!!这些海盗全部都是异人!

异人有特权?没有,但是异人不会像普通的海盗那样肆无忌惮,他们会自我约束,不去袭击非常近的南岛村镇,也不会向南去掠夺陆上的资源,而是向北向西,去幽州、冀州讨生活,还有的干脆就是通过清河口港,以及现在刚刚开放的乐南港在搞货运,正因为他们危害不烈,所以才没有引起东莱太守府的重视,更因为与南岛之间的贸易,使南岛的居民受惠,南岛的居民现在居然是反过来掩护这些异人海盗的存在,因此,北岛上大量的玩家海盗才能逍遥的生存至今。

周泰看着密密麻麻的栈道,以及黑压压的海船,心里直发毛,这,打还是不打?

周泰知道,不管打还是不打,自己都不能冲得太近,因为自己的船队一旦陷入那些蚂蚁似的小船包围,基本上就等于完蛋了,即使要打,也必须将这些异人吸引到大海中来,利用宽阔的海域,自己的船速,以及海面的大浪,先击退异人海量的小船,然后才能进行大船之间的战斗决定胜负。

先取得外海的制海权,然后慢慢的向内压缩,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更是自寻死路,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与主公的约定就不行了,真要开战,没有十天半个月,这个北岛绝对拿不下来,这还没有计算援军,谁知道这些异人在外还有没有船队存在,万一还有航行在外的船队,这场仗那就真的有的打了。

周泰命令船队转向东,西面没有什么岛屿了,东面倒是还有一些零星大岛屿,周泰想先拿下这些岛屿,扫清了外围,然后等着主公的意见。

周泰的描述很详细,特别是那三千以上的小船,上千的中型船只,数百大型船只,还有二百二十二家山寨,五百多条栈道,这种蔚为壮观的场面,方志文都有些心向往之,很想亲眼看看这个宏伟而又好笑的场景。

周泰说那个北岛就像一个百足虫,其实方志文觉得应该更像草履虫,那周围的栈道就像草履虫的鞭毛,而北岛本身就像一只草鞋的形状。

“哥,这真有趣啊!我好想去看看!”香香兴奋的小脸通红,显然,这丫头的想法跟自己一样,方志文不由得咧嘴直笑。

“呵呵,海盗窝啊,而且有超过百家的海盗,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和平共处的?”

“这不奇怪,异人之间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两个人呆在一起都不行,有时候又喜欢一大堆人扎堆一起,他们能和平共处,显然是因为没有特别严重的利益冲突。”

“嗯,或许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秩序,只是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什么样的秩序,是不是有一个独裁者或者几个实权割据的格局?”

“这个没关系吧,不管怎么样,他们没有海港、没有船厂,也没有陆地上的钱粮兵员支持,战争潜力还是差得太远了,让周泰慢慢的收拾就是了。”

“但是我们就没人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