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孝、子敬,跟我去看看训练营!”

“大人,那个训练营什么的跟我们有啥关系?”郭嘉不满的嘟囔着,鲁肃眨巴着眼睛不明所以。

“当然有关系,你以为这个训练营是训练士兵的么?”

“难道不是么?”

“啰嗦,自然不是,这是专门训练英雄的训练营,也就是训练你们的!”

“我,我不去,我又不上战场打仗!”

“不去?那好,三个月禁酒!”

“不带这样的啊!好吧,去还不行么!”

郭嘉扔下手里的战斗总结,嘟嘟囔囔的跟在方志文身后走着,鲁肃有些好笑的抿着嘴轻轻的摇头。

“大人,你注意到没有,这次战斗的细节。”

“注意到了,你是说要害攻击的事情吧?”

“对,属下看到一些厚皮的家伙对箭矢的防御提高了,还有那些骨架子,箭矢的伤害似乎也减少了。”

“嗯,这些变化很可能是一种关联性的平衡,或者说是这边的一种反击,来抵挡我们的战术优势。”

方志文想了想答道,对于游戏的这种升级变化方志文并不紧张,而且紧张也没有用,这个可是规则层面的事情,不是方志文所能左右的,说穿了,那是两台智脑在斗法。

翘了翘嘴角,方志文又自信的说道:“呵呵,但是我们也可以用相同的兵种啊!”

郭嘉点了点头,眯着眼睛诡笑着说道:

“平衡了总好过不平衡,降低我们特有兵种的,不,还包括别的非魔法类兵种的伤害力,似乎实在给邪恶联盟打气啊!这个家伙……”

鲁肃有些莫名其妙,诧异的问道:“谁?”

郭嘉撇了撇嘴道:“还能是谁,它竟然破坏自己定下的规则了,难道是狗急跳墙!”

“慎言,奉孝,这里毕竟是它的地盘。”

“哦!”

看着郭嘉闷笑,以及方志文的不以为意,鲁肃糊涂了,这两个人到底再说什么啊?难道自己的智力真的成问题么!?

“就是这里了?!”

方志文仰头,不对,其实只是抬头就能看到那个不算高,简直就是相当寒酸的木门框上挂着一个招牌,用英文写着格斗训练营的字样。

进了门,里面是一个简陋的小校场,边上放着一些器械,看上去是训练体能的,还有些长剑短刀和盾牌之类的东西。

“嘿,你们几个是什么人 ?'…fsktxt'来这里干什么?”

一个块头是方志文两倍大小的大汉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一脸戒备的站在方志文面前,虎视眈眈的打量着三人。

“你这里是干什么的?我们就来干什么!”

方志文背着手,笑眯眯的说道,那褐发壮汉的脸上顷刻间就堆满了笑容,咧开大嘴呵呵的笑着。

“原来各位是想要接受训练?你……您是领主大人,您的能耐比我高多了,我没有办法向您提供训练了,很抱歉。”

那大汉的脸色顿时郑重了起来,毕竟是在人家的地头上,见到领主还是很有些紧张的,更何况,领主大人是个强人,强大到令他心惊胆战的地步,因此,他对方志文更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对强者的敬重。

“不要紧,你叫什么?”

“我叫昂格,是个战士!领主大人。”

昂格用力的挺了挺胸,不过肚子似乎有些过于高了,抢了他壮实胸肌的镜头。

“野蛮人 ?'…fsktxt'”

“很遗憾,领主大人,我是个人类。”

“呵呵,抱歉,很好,昂格先生,您需要训练的是这两个家伙。”

壮硕的昂格又笑了,低头打量着小鸡一样的郭嘉,还有瘦高的鲁肃,点了点头道:“没问题,领主大人,交给我吧,几天后他们就会壮的跟牛头人一样!”

“呵呵,那太好了,不过需要几天么?”

“是的,最快也要一周!”

“很好,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

“四个小时,分成两个时段,领主大人!”

“这就没问题了,从现在就开始吧。两位,争取尽快变成牛头人吧,哈哈……”

“大人,大人……”

想要追着方志文趁机溜走的郭嘉,被一只有力的打手按住了肩膀:“这位先生,您现在哪里也不用去,请立刻去换衣服,然后我们开始训练了,您可是我的顾客,我下半年的麦酒可就着落在你们身上了,哈哈……”

“啊,原来昂格先生也喜欢麦酒啊,那可是同好啊!晚上有空么?我请你喝一杯!”

“真的!那可太好了,我非常有空!”

“你看,咱们是酒友,能不能在训练上稍微的……”

“明白,明白,保证给两位加量,让两位物有所值,两位出去就不是牛头人了,而是牛头王,哈哈……”

郭嘉差点一跟斗摔在地上,你才是牛头王,你全家都是牛头王!

鲁肃脸上的表情很怪,想笑又想哭!整个脸都扭曲了。

第1073章  刘表借兵张鲁遭难

话说刘表自从到了汉中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文学爱好者,没事就去以文会友,隔三差五的就弄个文会什么,反正就是不管政事,完全是一副拿着国家俸禄归隐山林混日子的架势,开始的时候张鲁还十分的戒备,每天都要听跟踪者的汇报,但是时间一久,任谁都会有麻痹的思想。

试想一下哦,如果每天你听到的都是刘表早上提着鸟笼牵着老狗溜溜达达的找个茶楼喝茶兼吃早餐,然后与一帮子闲的无聊的,混得不如意的世家子弟在一起吹牛打屁,写几首酸不溜秋的诗赋。下午心情好就去城外打打猎,心情不好就去楚馆听听歌,晚上就是吃喝嫖赌,偎红倚翠。

这样的汇报第一天听着还蛮新鲜,第二天听着觉得这家伙小日子过得滋润,第三天可就酸溜溜的,为毛他这么滋润老子却要像防贼一样防着他?第四天乃至于无数天之后,张鲁几乎要忘记这个人了,只是在每个月的情报汇总中看到刘表的名字时,会翻出他的情报来看一看,但是一看到与某某文会,与某某争风吃醋之类的就犯腻歪,这哪里是什么皇家贵胄,就是一个皇家寄生虫!什么八及八顾,都是胡扯蛋!

于是就在这样的逍遥日子中,刘表慢慢的融入了汉中的生活中,虽然很低调,但是也时不时爆点新闻出来,让那个人感觉到他的存在,甚至不知不觉中,刘表居然作为汉中的文坛领袖一样的存在,少了他,汉中似乎也少了点什么。

如果汉中继续这么风调雨顺下去,或许刘表还要过很久这种悠闲的日子,不过,事情总是会产生些意外,而有准备的人,将会紧紧的抓住这些意外,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翻天覆地的契机。

埋首文坛和女人胸口的刘表等来的机会就旱灾!

旱灾对汉中的影响大么?事实上,真的不大,张鲁别的不怎么样,但是治理水利倒是真的很下功夫,因此严重的旱灾对汉中的影响不大,加上五斗米教能够有效在一定范围内救助赤贫的百姓,汉中在这个天灾面前显得很从容。

可是汉中从容不代表别的地方也从容,至少与汉中一山之隔的陇西、天水、扶风可都是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的,许多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董卓饿极了就盯上了十分滋润的汉中。

董卓也是没有办法,雍州和西凉本来就不是粮食产区,年景好的时候,能够持平略有盈余,年景不好就需要从别的地方调度了,董卓这些年来拼命的敛财其实大部分都扔进粮食中去了,幸好随着西凉战争的结束,董卓省下了大笔军粮,加上从西凉弄来的战马牛羊什么的,倒是攒下了一下家底,这才动了东进的想法,其中自然也有增加耕地的意图,只不过却被吕布赶了回来。

正想如何跟吕布继续斗法呢,这边旱灾就越来越严重,董卓立刻停下了所有的军事行动,发动人手一核算,才忽然发现,这日子没法过了!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董卓也要想办法啊,对于经济,李儒确实是比较弱的一方面,但是也有强人啊,那就是司马防,董卓找司马防一商量,发现目前能用的办法不多。

一个是外购粮食,不过这代价可就大了,想来想去只能卖人口了,于是,董卓发动部队去抓烧当和白马羌的人口,还有那些赤贫的人口,也能拿来出售,只不过,这始终只能是一个补充,不能作为解决旱灾的主要手段。

另一个办法就是从世族手中弄出粮食来,老实说,旱灾虽然可怕,但是大族谁家里没点存粮的,若是世族能够将手里的存粮拿出来,或许能够撑到明年的夏收。可世族的粮食是那么好弄出来的吗?别说董卓与世族本来就有矛盾,按照世族的一贯做法,每到大灾之时就是世族们大发横财的时候,不但能够收买到便宜的人口奴隶,还能廉价得到大批土地,这种机会世族怎么能够放过,你让他们拿粮食给董卓,有病啊?!

最后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抢了,古人教育我们要择邻而居,有钱人可不要跟穷鬼住一起,否则是非常危险的!如今董卓就是那个饿疯了的穷鬼,而张鲁就是那个肥润丰泽的有钱人,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有钱人家里没有养恶狗,他养的那些狗似乎都不大会咬人。

张鲁违反了这么多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之谈,绝对是自取其祸啊!

于是董卓肥肥的大手一挥,一纸诏令传到了南郑,三百万石粮食,速运长安云云!

张鲁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这董卓不是摆明了要来抢么!打!坚决的打!

可惜,董卓这些年也不是干耗日子的,早已花费不少的精力修建了陈仓到散关的道路,加上整修了西部直道,如今董卓运兵已经不是当年那种情况了。

董卓一声令下,李傕和张济步骑齐出,轰隆隆的就开到了散关下面,加上无数的异人部队助威,散关上的守将杨任虽然也算是个合格的将领,奈何手上的筹码有限啊!

杨任赶紧的向张鲁求援,这种情况下,散关很可能撑不了多久。

事实证明杨任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在异人部队大量的投石机日夜不休的攻击下,很快散关的防御设施就被摧毁的七七八八,接着战力彪悍的西凉铁骑近距离压制,步兵推着攻城车就靠了上来,杨任虽然拼命的抵挡,奈何独木难支啊!

杨任后悔的是为何他们当初在修路的时候,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呢!如今可好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散关一丢,汉中的北大门就被打开了,这对与张鲁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般。

但是张鲁对此并没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而有这种清醒认识的阎圃又得不到重用,于是,极度害怕的张鲁听从了杨松的建议,反而作出了一个十分英勇的决定,亲自率军去抵挡李傕和张济。

事实上,即使散关丢了,汉中的道路还是非常不好走的,别看从散关到凤县,再经留坝到南郑距离不到九百里,可是这九百里都是山路,只要张鲁充分的发挥他山地步兵的优势,利用地形缠死董卓的大军,董卓未必就能将张鲁如何。

如今张鲁正面对战的做法确实最傻的办法,显然杨松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参谋,甚至连常识都缺乏,纯粹是纸上谈兵。

八月中,张鲁与李傕在凤县对峙,张鲁的十万大军驻守凤县,李傕一时半会也难以拿下,但是这么多的军队驻守在凤县这个贫瘠的地方,后勤补给可是个大问题,与李傕不同,李傕可是花费了好长时间打通了陈仓到散关的道路,散关到凤县的距离才不到三百里,而南郑到凤县可是足足六百里,还都是山路。

有鉴于此,李傕让张济率领骑兵绕过凤县,渗透到凤县以南的地区,加上发布了大量的骚扰任务,张济在大批玩家的配合下,很快就将张鲁的后勤彻底给断绝了。

擅长山地战的人给对手反过来断了后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

张鲁见后勤断绝,好不容易爆发出来的勇气顿时就消散的干干净净,对杨松的无比信任立刻变成了全面否定,杨松给出的与对手争夺后勤线,同时也阻断对手后勤线的正确建议却也同样被他否决了。

张鲁打算出城速战,用一次大决战打残李傕,只要将李傕的主力部队打残,敌军自然就退去了,至于张鲁为何有这种信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鬼军,也就是教军的战斗力有着很强的信心,这些部队确实很勇猛,不怕死!在某种时候使用这些军队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阵地战上用,就不大好说了!

结果,张鲁大败,随后凤县失守,李傕一路追杀到留坝,因为山路崎岖后勤不继没有继续南下的力量。

张鲁则一路逃回了南郑失去了继续抵抗的信心,打算溜到南部的山区中去躲避。

人是能躲,可是土地呢?民众呢?

打进汉中的可不是西羌、白马羌,抢了就走的那些胡族,而是想要占据富饶的汉中盆地的董卓,张鲁能躲,甚至能跑,但是汉中的世族能躲到哪里去,又能跑到哪里去?

在这种时候,原本坚定的站在张鲁身后的汉中当地世族开始摇摆了,这个时候,一直都不问政事的刘表忽然冒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借兵以保汉中的办法!至于向哪里借兵,自然是向南边的刘焉借兵了!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立刻就得到了汉中当地世族的支持,那些原本与刘表不过是风花雪月的酒肉朋友,这时忽然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开始四处宣扬董卓的残暴,宣扬借益州兵保汉中的可能性,一时间,借兵益州竟然成了南郑的主流思想!

张鲁虽然立刻就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但是这个时候,张鲁再想对刘表下手已经迟了,张鲁断送了大家的未来,而刘表给了喜欢自给自足的汉中世族一个可能性,于是,刘表成了宝贝,张鲁被弃之如敝履了。

第1074章  汉中归刘董卓无奈

借兵难么?当然是很难的!平白无故的谁会借兵给你啊!这是个乱世,兵是什么?兵是你的安全保障,兵是你的未来,兵是你的命!谁会轻易的将兵借给你,除非,你付出了足够的代价。

刘表的代价跟简单,就一句话,汉中以后是益州的汉中,而不是雍州的汉中!而且欢迎刘焉在散关和葭萌关驻军,也就是将汉中的命脉交给了自家兄弟刘焉,这么好的条件刘焉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再说刘焉在张鲁的身上可是丢尽了面子的,为了保护张鲁的母亲,刘焉还与自己的儿子闹了矛盾,如果能将张鲁拿下,自己也算是挽回了面子,至于将汉中交给刘表管辖这个问题完全不是问题,毕竟是自己兄弟,最关键是一南一北两个关口都在自己手里握着,刘表还能翻天不成?

这边南郑城里正在争执,那边张任的部队已经到了葭萌关下面,葭萌关的守将杨昂已经接到了家里的密信,高高兴兴的将关门大开,然后带着兵返回南郑了。

张鲁看到从葭萌关返回的杨昂立刻知道自己完了,他唯一反复的本钱就是组织严密的五斗米教,问题在于,张鲁有没有这个行险一击的勇气,他要面对的将是南郑的本地世族。

虽然五斗米教在军队中也有组织,但是这也要看谁的军队,南郑的本地世族又不是傻子,难道他们看不出这些组织渗透军队的后果么?所以在杨昂这种世族控制的军队中,是没有五斗米教生存的空间的。

也正是因此,杨昂的部队出现在南郑之后,张鲁最后一点反抗的勇气也消失了,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自动下野、礼送出境,刘表很大方的答应了,不过为了防止他到汉中南部去发动五斗米教,刘表扣住了张鲁的弟弟张卫和两兄弟的家小,要求张鲁返回兖州之后,才送他的家小离开汉中。

南郑的局面在当地世族,特别是势力庞大的杨家协助下取得了圆满的解决,刘表付出的代价就是重用杨家的杨松、杨柏兄弟,顺便还娶了杨松的妹子做续弦,对于刘表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杨松兄弟是什么人物刘表清楚得很,能够随随便便就被自己财货和谎言收买的家伙,能成什么大事,再说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汉中的军事是落在刘焉手中的,刘表需要做的是暗中积蓄实力。

而刘表真正看重的是阎圃、杨任、杨昂这些有本事的人,接下来,刘表将会依托这些人建立自己的班底,然后慢慢的等待机会夺取权力,至于他要等的是什么机会,想想刘焉的年龄就明白了。

南郑大事抵定,张鲁也被秘密的护送离开了,刘表受刘焉所命为汉中太守,作为地主,刘表盛情迎接了来自蜀中的张任和黄权,不但给大军提供犒赏补给,还亲自为两位蜀中大将接风洗尘,对两位大将更是极尽逢迎赞誉,捧得两人心花怒放。

“二位将军,如今董卓大军虎视在侧,令人寝食难安!汉中的百姓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啊!两位将军到来,真是大大的鼓舞人心,只是不知两位将军打算如何应战?可需要我等配合?”

黄权与张任对视了一眼,笑着开口道:“太守大人无需惊慌,董卓大军虽然看似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但是这里是汉中,不是他们横行的西凉,汉中多山,西凉骑兵想要在汉中耍威风还要看我们汉中人答不答应啊!哈哈……”

刘表眼神一闪,这两位显然是明白人,看来也不用在费自己的口舌来说服他们不要以短击长了。

“呵呵,将军所言甚是,闻之如醍醐灌顶啊!”

“太守大人过奖了,不过这其中确实还需要太守大人配合?”

“哦,请说,本官一定全力配合!”

黄权对刘表的恭敬十分的满意,这种人毕竟还是皇族贵胄,应该只是贪图名位享受,一碰到危险就着慌了,主公担心刘表可能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如此甚好,我军明日就出发,大人可派遣熟悉地形的向导给我们带路,另外,后勤补给就有赖太守大人了。”

“二位放心,这些事情本官一定踏踏实实的办好,保证让二位将军没有后顾之忧,只盼二位将军早传捷报,还汉中一个太平,则汉中百姓幸甚,本官和在座的诸位也幸甚!”

“有劳二位将军了!”众人也识趣的一起举杯敬酒,只要不让他们上前去当挡箭牌,有人帮着抵挡董卓大军这没什么不好,说几句好听的话又不用成本。

于是在主人的凑趣之下,宴会尽欢而散。

第二日,黄权和张任率兵北上留坝,一方面加强留坝的防御设施,一方面派出很多小队熟悉周围的地形环境。

两人并不急着北上与李傕对战,时间本来就在他们这边,该着急的是李傕,如果李傕耗费钱粮却拿不下汉中,等着李傕的是什么下场李傕自然是知道的,董卓的军法可是很严厉的。

因此,黄权和张任两人在留坝积极防御让李傕极为头痛,从军事上来说,这个时候其实董卓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性了,不应该继续的打下去,而是应该媾和,看看能不能适当的敲诈一点,至少能拿回发动战争所花费的粮草吧。

可是,董卓的性格并非如此,这种丢脸面的事情董卓是不肯做的,在董卓看来,一举击溃刘焉的援军才是正确的,说不定不但这次能将汉中拿下,连蜀中一并拿下也并非不可能啊!

李傕在董卓的催促之下,不得不率兵南下,谨慎的推进到留坝城下结营,但是麻烦立刻就来了。

从当夜开始,李傕的营地周围就不消停,巨石火球不断的从周围的山上向着营地飞来,还有零零星星时密时疏的箭矢,然后就是自己的后路,辎重营遭到对方的截杀,最后被对方一把火烧掉了不少的辎重。

等到骑兵去追击的时候,才发现对方都爬到山上去了,明明能够看到对方的身影,甚至对方还嘻嘻哈哈的用弩箭射击追兵,但是骑兵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这些偷袭的敌军毫无办法。

等到骑兵返回部队,敌军却有尾随而来,在两侧的山上骚扰射击,这个时候彪悍的西凉骑兵才发现,在这里,骑兵就是个悲剧啊!

李傕想要故技重施,让张济绕击留坝的后路,谁知道人家黄权早就算死了李傕的把戏,在山路上狠狠的伏击了张济的部队,张济自己都差点折在山林之中。

李傕无奈,只好强攻留坝,但留坝正面狭窄,不利于投入兵力,李傕的攻击是空有声势却不见效果,如此打法出了给敌军增加战果之外,李傕实在看不到任何的好处。

几日过去,李傕军中的粮草已经开始紧张了,后勤却很难上来,对面的留坝却依然旌旗招展风骚的很。

李傕不得不向董卓写信,请求退军,董卓大怒,董卓不是不懂军事,相反,董卓是非常明白李傕的处境的,奈何如今长安被旱灾威胁,董卓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处境更加的危险,如果李傕不能从汉中取得粮食,那么董卓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要跟世族翻脸了,那可能就是一场大乱啊!

李傕或者无法理解董卓的难处,但是不管理解或者理解,李傕都不敢不执行董卓的命令,那就是必须想尽办法打赢这一仗,汉中必须拿下,必须!

汉中的仗打得并不热闹,因为双方投入的兵力本来就不大,发布的任务也很有限,因此参与的玩家也不算多,比较起来,似乎站在蜀中阵营这边的玩家更多一些,因为他们的兵种本来就是山地步兵,适合打这种地形的战斗。

与之相反,长安阵营的玩家多是适合平原和城镇战的兵种,在这种复杂地形之下是十分吃亏的,因此来参加汉中之战的玩家发现形势不妙之后都默默的打了退堂鼓,弄得李傕军营里的任务都没人接。

此消彼长之下,只会让李傕的处境更加的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