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家血魂碑-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把孝帕缠在头上。
定好脉,老迈的向幺哥爬上棺材,半跪其上。旁边有人递上一把锄头,向幺哥接了挖一锄泥巴喊一声爹,共挖了三锄喊了三声,把锄头往背后一递,早有人接过。其他帮忙的人才挖泥填土,很快就垒了个坟堆,而那些苍圈、灵屋、九莲台以及向老汉生前的衣物也在这个过程中烧得干干净净。
到此为止,“三日吉葬”基本结束。至于后期的垒坟“覆山”是孝家的事,与帮忙的人基本无关。
我到此时才豁然想起,我和覃瓶儿怎么也成了送葬的人?
神智清醒,我拉起覃瓶儿就想离开,刚一转身,背后传来一阵惊呼。扭头一看,原本斜靠在坎上的“龙杠”莫名其妙地倒在向老汉刚刚垒成的坟上,而“龙杠”前端所指的位置,正是那两棵影影绰绰的夫妻杉!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一堆人惊得目瞪口呆,不言不语好一阵,才有人说着安慰话扶起“龙杠”,恭恭敬敬摆在一旁。
我心里一颤,一种莫名的恐惧涌入心底,拉起覃瓶儿就走。
龙杠,是用来抬棺材的一根独木,我很清楚它在整个丧事活动中所处地位。这龙杠并非家家都有,也并非临时找一截木头代替,基本上方圆五十里才有一家有这东西,如果哪家死人了,借龙杠不能叫“借”而叫“请”,还也不能叫“还”而叫“恭送”,请时、送时要焚烧香纸,供奉“刀头”、粑粑等供品。棺材下“井”之后,龙杠只能从棺材较高一头,也就是亡人脑袋所在的那一头抽出去,抽出去之后必须斜靠在土坎或树木之上,还要派专人看守。据说,经常抬棺材的人如果感觉龙杠和棺材非常沉重,能断定近期还会死人,之所以变得沉重,是因为将死之人的魂魄“搭丧”。可以说,当地人对龙杠很尊崇很敬畏,也有非常多的禁忌,年纪稍大的人已然把它“神化”,稍有亵渎便会召至更多人的口诛笔伐。
你想,谁敢冒然开玩笑推倒放得好好的龙杠呢?——能有这个胆子的只有死了的向老汉。如果先前在灵堂我做的是个诡异的怪梦,那么刚刚发生在众人面前的龙杠倾倒事件,无疑将诡异气氛推向高潮——这就是我感到恐惧的原因。
此时天色稍明,我拉着覃瓶儿胡乱跑了几步,蓦然想起满鸟鸟,刚低低叫了一声,覃瓶儿说:“不用喊了,他根本没来墓地……”我稍愣了下,便高一脚低一脚踩着土坷垃在田间胡冲乱闯,心中的唯一念头就是想及早远离这是非之地。
等我和覃瓶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累得瘫倒在地上时,鲜红的太阳刚从朱雀山探出头来。让我意外的是,我们居然在慌乱中跑到了那两棵夫妻杉前边,阳光刚好将夫妻杉淡淡的影子投在我们腰上。
还没来得及惊愕,“嗖”的一声,一条灰色的影子闪电般扑向我们。我汗毛一炸,未及惊呼出声,那道灰影从我和覃瓶儿的身体之间迅捷无比消失不见。我回头一看,原来我和覃瓶儿斜靠的地方是一堆大小不一的乱石,石堆不大,形状也不规则。不过据我的经验,我还是发现这个石堆是一个多年无人照看的坟堆,拳头大小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透过它们能看见坟堆的旧泥。坟堆处于一块荒土中间,看样子是土的主人清理出田间的石头堆积而成,在接近我腋下的位置,有一个碗口大的小孔。刚才那黑影就是从这个小孔中钻了进去,可惜它速度太快,光线又不太明朗,所以我和覃瓶儿都没看清那道黑影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正在面面相觑,又一道更大的黑影扑向我和覃瓶儿。定睛一看,居然是消失了两天两夜的花儿,满身粘满了“老婆婆针”。我惊喜交加,刚想喝骂几句,花儿却根本不理我,尖尖的脑袋竭力伸向那坟堆上的小孔,时而咆哮呜咽两声。我恍然大悟,先前那条黑影一定是花儿的猎物,可能是兔子或锦鸡之类的东西。
有花儿在身边,我和覃瓶儿都松了口气,人多力量大,有鬼也不怕,尽管花儿只是一条狗。
黑影出现到花儿追踪而至,不过短短两分钟。夫妻杉的影子越来越浓,只在地上缩短了一点点距离,此时正好投到乱石坟堆顶端。
花儿还在拼尽全力想钻进坟堆之中,我看见坟堆顶的树影,脑海突然如一道闪电划过,回想起刚起龙杠倒下来正对着的方向,又想起梦中向老汉手掌上那个“曋”字,拆开来不就是“日”、“西”、“早”么?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对照眼前的坟堆和树影,再搭凉蓬看看朱雀山顶着的太阳,我心里隐隐约约明白了点什么。
我急忙转到坟堆前面,意外发现坟堆前面是立着一小块残破不堪的石碑,碑上同样没有任何文字。
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向着夫妻杉的方向,从坟堆开始,尽量非常匀称地用脚丈量破碑到夫妻杉之间的距离,来回走了三次,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坟堆到夫妻杉大概四丈八尺!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个结论,不理会覃瓶儿好奇的目光,右脚后根抵住石碑,左脚后根抵住右脚脚尖,如此交替缓慢走向夫妻杉,当走到两棵树之间的居中位置,我霎时觉得初晨的阳光失去了光芒——我的鞋子是四十码,换算成厘米为25厘米,而鞋子总共在地上印了64次,共计16米,也就是48尺。
——又是一个“48”数字!
我铁青着脸走到覃瓶儿身边,说:“这座不起眼的坟堆有古怪。从这块碑开始到那两棵杉树,刚好是48尺,又一个‘48’出现了。而且今天凌晨我做了一个古怪的梦……”我把在灵堂看见向老汉“复活”,并用刀砍破满鸟鸟的脑袋、给我展示一个“曋”字的梦境一一对覃瓶儿说了,末了说:“我刚才看见坟堆上的树影,想起这个‘曋’字拆开来是‘日’‘西’‘早’,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早上西边的太阳,但这与事实是不符的,而如果理解为早上太阳照到某个东西的影子在西边,则完全说得通。对照龙杠倒下来指示的方向、夫妻杉的影子、48这个随处可见的数字,你说,是不是向老汉或者说覃城在冥冥中指点我们找到这个坟堆?”
“你的意思是……这就是土司王覃城的墓葬?”覃瓶儿指着面前这座不起眼的乱石堆说,“不会吧?覃城一代土王,即使担心被别人盗墓,也不至于把墓修得这么寒碜吧?”
“这个……”我话未说完,花儿已经嘴脚并用把那松松跨跨的坟堆三下两下扒开,石头坟泥散了一地,坟堆中央露出一个高度腐烂的木“匣匣儿”来。花儿刨开坟堆之后,并未见着先前那不知名的黑影,心有不甘,嘴巴一拱一扬,将那腐如烂泥的“匣匣儿”盖拱飞出去……
我心脏“咚”地跳了下,想起安乐洞中的“阿可俾”,暗道这“匣匣儿”中莫非又装着一个夭折的婴儿?哪知麻着胆子一看,“匣匣儿”中并无尸骨,而是倒放着一只生满铜绣的容器。“虎钮淳于?”我惊叫一声,这东西我在《硒都志》上见过它的照片,其大小、形状、顶端的虎钮与眼前这个一模一样。
花儿怎懂得要珍惜这珍贵的文物,前腿一扒拉,从虎钮淳于中掉出一件东西。我抬头看看太阳,呵斥住花儿,颤抖着手从“匣匣儿”中捡起那掉出来的东西一看,居然是一只色彩艳丽而妖异的绣花鞋……
第十四章 地陷(1)
       这是一只女人的绣花鞋。
我说它“色彩艳丽”,其实不太准确,因为粉红的鞋面上点缀着几处花花遢遢的黑色污泥和不明来历的水渍印,反衬得或红或白的刺绣图案格外突出晃眼。
我捏着绣花鞋在“匣匣儿”上一磕,磕掉鞋面和鞋底的污泥,这只绣花鞋的庐山真面目终于较为清晰地展露出来。鞋面确实是一种淡淡的粉红,鞋帮两边用金色丝线绣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欲飞;凤凰旁边,则是用红丝线绣的朵朵祥云;两颗红色的菊花形布纽扣将两爿鞋面紧紧连在一起;鞋底大部分是一种惨白,鞋根处绣着一株金黄色的腊梅,梅花朵朵鲜红,顺着弯弯曲曲的黑色树干向脚心延伸。鞋底是我熟知的那种用棕皮和棉布纳成的,针脚细密紧凑,形成一个个精巧的菱形图案……可惜,鞋面、鞋帮和鞋底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渍,并且散发出一股古怪的霉味,完全将凤舞花开的意境剥离得荡然无存。
所以,我说它“妖异”,真是百分之一千的准确贴切,尤其是在清晨火而不辣的阳光中看来,更给人一种虽光彩夺目却遍体生凉的感觉!
我之所以判定这是一只女人的绣花鞋,就是因为鞋面上绣的那两只凤凰。早期的土家族,男人女人都可以穿绣花鞋,虽是采用同样的面料和底子,依据人的性别、年纪,所绣的图案却绝不相同,一般是男鞋绣龙,女鞋绣凤,老人鞋绣寿星或寿字,儿童鞋绣麒麟、老虎等,各有各的讲究,各有各的象征,绝对不会张冠李戴,任意而为。
同时,从纤弱的鞋底形状来看,我也敢肯定它是一只女鞋。这种鞋子,我曾在我奶奶的箱底见过。她老人家说是她当我爷爷的童养媳之后,她母亲花了半个月的功夫一针一线亲自给她绣的,留给她长大圆房时穿。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疑问,可惜奶奶那时并不让我多看,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也不让我多问,我也从未见她老人家穿过。她过世后,那双绣花鞋连同那只箱子都烧得干干净净,寸布未留,让我后来想起来追悔莫及。
眼前这只绣花鞋的样式和我奶奶那双差不多,不同的是这只绣花鞋对女人来说明显偏长。据我的目测估计,至少有三十八码,而我奶奶虽然身形较高,那双小脚却纤巧得可以,最多三十三码的样子,原因无它,我奶奶小时候裹过足。
当然,最大的不同是我奶奶那是完整的一双,而眼前这个只有一只。
那……另外一只哪里去了?这只鞋子又是谁的?为什么要用“匣匣儿”埋在这里?为什么要用虎钮淳于装它?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我心头,根本没机会去理睬站在旁边的覃瓶儿和仍在寻找那道黑色影子的花儿。
这虎钮淳于,我倒是知道一点点,据说是汉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并不是用来装东西的器具。这东西通体用青铜铸成,腹内中空,上大下小,底端开口,顶端是一圆盖,上有一个惟妙惟肖的虎形提手。应该说,虎钮淳于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说它价值连城一点都不为过。
我小心翼翼从“匣匣儿”中捡起那只虎钮淳于,发现它表面已生满铜绣,颜色斑驳陆离,有几个地方已经变成薄薄的一层。按说,我捡到这么贵重的一件宝物,早应该高兴得不知自己姓啥子,可我此时心里竟然没有一点欣喜的感觉。——当然,我当时可没注意到自己的心情如何,满脑子都在想那只绣花鞋怎么会出现在那个地方,它是什么来历,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在“匣匣儿”中还看见几块破裂的黑色壳状东西,拿起来一看,发现壳状物的切口很新。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虎钮淳于和绣花鞋保存得如此完好,想必埋葬它们的人肯定用那黑色的壳状物紧紧将它们包裹在其中,又深埋在地下,没遭到日晒雨淋,风吹虫袭,它们才不至于化为泥土。尽管如此,那留在鞋面鞋底的水渍和污泥还是证明这只绣花鞋年代久远,不知在地下默默呆了多少年,直到今天被花儿意外地从坟堆里刨出来,又被这伙计一通胡冲乱拱,震破虎钮淳于外面的包装物,它们才得以重见天日,赤裸裸暴露在我眼前。
我把那只绣花鞋斜举着,放在从夫妻杉中间漏下来的阳光中仔细打量,眼光自然而然落在那两棵相依相偎的夫妻杉上。我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莫非这只绣花鞋是墨氏夫人埋在这里的?这么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只绣花鞋埋在夫妻杉附近,而且离夫妻杉刚好四丈八尺,暗合土司皇城遗迹中随处可见的“48”这个数字。虽然我到现在还没弄清这个“48”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用意,出现得多了,自然而然想到这种现象绝不是巧合,而夫妻杉,从陈老口得知正是墨氏夫人亲手所栽;二是刚埋上山的向老汉给我托梦显示的那个“曋”字,以及莫名其妙倒下来的龙杠所指示的方位,刚好指出埋绣花鞋的位置,而向老汉身份极为特殊,正是用唱歌传承土家历史的“梯玛”,他极有可能知晓这只绣花鞋的来历,所以才用那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指点我找到这个坟堆。我甚至想到花儿追那道不知为何物的黑影也极有可能是向老汉使的手段,才出现这种看似巧合实则冥冥天定的局面。
这么说,我们在土司皇城遗迹像无头苍蝇乱闯了几天,最终找到这只绣花鞋是一种必然结果?——“欲解血魂,宜寻覃城”这八个字果然大有来历。
人一旦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总认为自己的猜测就是事实。我现在就想到,之所以只有一只绣花鞋埋在这里,是因为与它配对的另一只肯定在某人手里。这个“某人”,当然只能是墨氏夫人的老公覃城覃老大人。根据常识,墨氏夫人绝不可能将自己的私秘物品送给一个不相关的人,这个人一定是她至亲至爱的土司王覃城无疑。覃老也说了,石人石马、夫妻杉都是墨氏夫人向世人展示她对覃城忠贞不二的爱情而刻意留下来的。
同时可以推论出,寄爷也极可能知道这只绣花鞋,因为他已是梯玛向老汉的徒弟……
这么一想,我有些兴奋了。既然我得到梯玛向老汉的帮助,无意中得到墨氏夫人所埋的一只绣花鞋,那么要找到覃城,只需要找到另一只绣花鞋便可大功告成。
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是,“柳暗花明”中“花”是明了,而“柳暗”中的“柳”仍然疑云重重——依靠这么一只经年久月的绣花鞋,天下这么大,世界这么广,到哪里去寻找与它配对的另一只?
心无杂念之际,忽听背后哗啦啦一通乱响,紧接着就是覃瓶儿的尖叫声蓦然传来,花儿也扯开喉咙吠叫得惊天动地。我骤然惊醒,扭头一看,骇然发现刚才那坟推所在的位置不知何故已塌了一个晒席大的窟窿。覃瓶儿双手扯住花儿的前腿,大半截身子已经陷入窟窿中,只露出个脑袋,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神情。花儿站在坎上,躬着背,后腿前蹬,拼尽全力拉着覃瓶儿。但那窟窿口的泥土,经过连日的雨水浸润,早已松软无比,此时正一层一层扑簌簌往下掉,花儿的屁股下方已经露出很宽的一条裂缝。刚刚还在那里的乱石、“匣匣儿”以及那块残破不堪的石碑早已消失不见……
第十四章 地陷(2)
       我大惊失色,几步蹦到花儿屁股后面,扬手扔掉手里的虎钮淳于,往前一扑,勉强抓住花儿短粗的尾巴。谁知我这一扑,窟窿口的泥土猛然受力,哪里支撑得住?花儿的尾巴一下子从我手中滑落,覃瓶儿和花儿一人一狗便像滚干柴般向窟窿中坠去,伴随的是覃瓶儿撕心裂肺的尖叫和花儿无可奈何的吠叫……这情形,与我们在安乐洞中坠入阴河的情境何其相似!
我的思维停了零点零一秒钟,猛然站起来,在缓缓塌陷的泥土上用力一蹬,身体横飞几米,向择人而噬的窟窿直跳下去。在空中我才发现,脚底的窟窿阴森漆黑,不知有多深,一股股夹杂着各种腐味霉味的阴晦气息从窟窿中涌出来,熏得我的胃一阵阵抽搐,险些将我憋晕死过去……
身子坠落过程中,我又后悔不迭。刚才在上面看见覃瓶儿和花儿坠进窟窿那一霎那,我根本没产生“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这些高尚的想法,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此时被窟窿中翻涌出来的气息一逼,理智告诉我,倘若覃瓶儿和花儿掉到底,摔得七荤八素来不及闪躲,我这样像一枚炮弹跳下去,会不会踩得她们肚破肠流、筋骨碎断?格老子的,都是冲动惹的祸,我刚刚怎么没想到顺着下滑的泥土降低点速度呢?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只能暗暗祈祷下面也有安乐洞中那样一条阴河!
这里还得交待一句。从安乐洞出来后,我一直戴着眼镜,不是隐形的,刚刚在上面那一扑,我的眼镜早已摔得不知去向,我也没时间去找,所以我此时眼前模糊一片,无论看什么都有重重的虚影,更不看见覃瓶儿和花儿是何等情形,只隐约听见尖叫声、吠叫声一路向下,穿透耳膜……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手脚乱抓,尖呼出声!
心神俱裂间,覃瓶儿的尖叫戛然而止,花儿也沉闷地哀叫一声就了无声息。
到底了?千钧一发之际,我竭尽全力提腿、收腹、抱头,缩作一团。这么做的目的是不让自己踩到覃瓶儿和花儿身上,免得她们雪上加霜。至于自己会不会摔得四分五裂已经无暇去想了。
这个动作还没做规范,我的脑袋突然一顿,差点杵断颈椎,一阵剧痛随即传遍全身包括隐藏在深处的敏感神经。不过我心里倒是明白已经到底了,下意识刚想站起来,哪知我的脑袋还未抬起,整个身体就像个皮球向下滚去。我吓得双手乱抓乱舞,企图稳住身形,谁知刚刚以脚跟作刹,勉强呈站立的姿势,却由于惯性作用,双脚虽插进松软的土里,上身却收势不住,向前一扑摔在地上。扑腾而起的灰尘搅和着各种古怪的味道一起涌进喉咙,感觉满腔满肺都是沙砾尘土,身子也不由自主向下倒滑,就像头下脚上滑雪的那种情形。干硬的沙砾刮擦得我满头满脸像火烧!
我意识到泥土松软,紧急关头双手向头前的土里一插,肚子在地上一顶,一个倒仰垂直旋转一百八十度,变成头上脚下的姿势,薄薄的衬衣从皮带里扯出来,很快就破成万国旗。背部像有无数把刷把在洗腊肉一般,不用看也知道肯定刷出了无数条血槽,火烧火燎的剧痛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人的身体各部分,不管它长得好看与否,重要与否,总能在相应的时机发挥它的极大作用。比如我的肚子,不是长得稍稍崛起,弹性十足,我能借助它完成倒仰吗?不能!还有,我现在的脚后根也帮了大忙,成了身体下滑的制动装置。我把脚板和小腿蹬成锐角,用脚后跟作脚刹,屁股作手刹,加上手的辅助,向下滑了十来米才终于停下来。
我呸呸吐掉口中的尘土,猛喘几口气,侧身扭头一看,发现那个窟窿在我脑袋斜上方,只剩烟灰缸那么大点亮光。当然,实际亮光肯定比烟灰缸还小,为啥子?戴过近视眼镜的人都晓得,我就不啰嗦了。
窟窿底下本就阴森黑暗,我这“背时”的近视眼又没戴眼镜,所以眼前完全是一个混沌世界,看哪里都模模糊糊,连近在咫尺的土坷垃都产生了严重的虚影。我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不晓得覃瓶儿和花儿滚哪里去了。
如来佛祖曾经说过,上帝让你身体某部分产生缺陷,一定会在其它地方补足,这样才符合爱因斯坦的世界平衡原理。我眼睛近视,心智却极佳,此时终于发现,我是处于一条陡峭的斜坡上,斜坡上满是松软而坚硬的泥沙……
我打它妈一锤,我心里狠骂一声,暗道老子叫满鹰鹰,是天上展翅飞翔的雄鹰,为何这段时间老是阴差阳错掉进暗无天日的地底世界,想飞飞不起,想爬爬不动?
悻悻然伸手想抠掉堵住鼻孔的泥土,却意外发现我还紧紧握着那只绣花鞋!
闻到绣花鞋散发出来的阴晦气息,那刚刚过去的情境才丝丝退回脑海。“瓶儿……花儿……”我张口大叫,却发现我根本喊不出声,原来我又摔得“奶气”了,空有一腔意志,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格老子的!
平日看我妈用刷把洗腊肉时,我就曾经想过那腊肉会不会怕痛,现在终于亲身体验到了,不仅痛,而且痛入骨髓痛入心扉痛入脚后跟上那层厚厚的老皮!!
此情此景,我真想赋诗一首,以作留念,不过对覃瓶儿和花儿的担忧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事儿还是等重见天日后写回忆录时再补充完善吧!
此地既然是个斜坡,覃瓶儿和花儿肯定已经滚到了坡底,说不定也摔得奶了气,所以才没发出半点声音。直到此时,那种“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的念头才油然而生。
经过一阵挣扎,我终于将憋在喉咙的话语呕吐出来:“瓶儿……花儿……你们在哪里?”不过音量还是偏低,几乎只有我自己才能听见。
我的一只手掌已经搓破皮,上面满是泥沙,不用看光凭感觉也知道肯定血肉模糊了。幸好握着绣花鞋的那只手,得到鞋底的保护,多少得以保全,不过那感觉比藿麻草刺破皮肉有过之而无不及。山寨皮鞋的后跟已经彻底掉了,皮鞋变成了拖鞋。这样也好,免得以后花钱修脚削皮了。
我小心翼翼站起来,顾不得全身疼痛,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想看清覃瓶儿和花儿摔到哪里去了,谁知眼睛虽然眯得像丝茅草割的,眼前仍然黑咕隆咚。我心里大急,屁股在地上一抵,挺身站起,哪知用力过猛,脚又站立不动,手又没抓握处,又一个狗啃屎扑倒在斜坡上。幸亏我急中生智,仿照先前的方法边滑边侧过身子,才勉强匍匐在斜坡上,那双“拖鞋”却陷在头顶几米远的泥土中了。
我气得屁股直差冒火,既然如此,老子光脚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就是满鸟鸟说的“要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不就是一道斜坡吗?吓得住老子?切!
我翻身站起,后仰着身体在斜坡上赤脚猛跑起来,哪管它深一脚浅一脚,哪管它皮开肉绽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