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歌-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歌微笑不语。 赵颖停顿了一会,似乎是回忆了一下,然后道:“不过,他起先不肯答应,后来在女儿的坚持之下,才答应的。” 太后气极,真想抬手给赵颖几巴掌,只是离她太远,“那……那还不是你逼迫他的!那好,我再问你,是你自己愿意嫁给宋大人做小妾的?你可得想清楚了再回答。” 赵颖道:“女儿本来也不肯的,可是他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换掉妻子,只能让女儿做的小妾!于是,我就……” 太后严厉道:“你就答应了?” 赵颖点头道:“嗯,他说如果我不答应,他就要……” “就要什么?”太后似乎抓斗了把柄,“宋大人,你是不是见公主一个人在外,对她进行威胁,逼迫她嫁给你做小妾?!” 宋歌微笑道:“微臣不知道那算不算威胁,不过……” “威胁公主,该当何罪?”太后立即道:“宋大人,哀家念你有功,早早回家去休了正妻,娶公主为妻!此事哀家不再追究,就此罢休!” “太后先别急,让公主把话说完,看微臣是如何威胁公主的?” “颖儿,宋大人是如何威胁你的呢?” “我……” “快说!” “他说,女儿要是不嫁给他,他不和女儿睡觉了!”
第一大妾
太后当场就晕倒了! 半个时辰之后,太后在御医的诊治之下,躺在床上,喝了几口燕窝茶,慢悠悠地睁开眼睛,“快,去把皇上叫来!” 宋歌和赵颖侍立在边上,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皇帝赵似正和大臣们商讨着选拔人才,举行恩科考试的事宜,听说太后叫唤,急忙就跟着传唤的太监,来到了养心殿,“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见到皇帝儿子进来,在宫女的搀扶之下坐了起来,“似儿,你来了!你们其他所有人都出去吧。” 宋歌听到太后这样说,转身跟随往外走的宫女太监,也准备出去,赵颖见宋歌要走,也跟着就走。 “宋大人、颖儿,你们两个留下。”太后道。 宋歌不得不转身往回走,赵颖给他伸了一个舌头,扮了个小小的鬼脸,也转身走了回来,两人重新又来到了太后的床边。 皇帝赵似已经坐在了床沿,关切地问道:“母后,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太后生气地说:“你问问他们两个就知道了!” 赵似莫名其妙,转身问宋歌和赵颖,“宋大人,你回来了?怎么不先向朕汇报,却跑到后宫来了?” 宋歌躬身道:“回禀皇上,微臣有些私事,要和太后商议?” “和太后商议私事?”皇上盯着宋歌和赵颖看,一下子就看出了一点名堂,他也十五岁了,这男女之事,自从做了皇帝,就在太监的谆谆教导之下,与很多宫女处了解的一清二楚,嘻嘻地笑着道:“呵呵,不会是你们两个……姐姐,是不是呀?” 赵颖见赵似笑的龌龊,带有严重的戏谑成分,就抬起手,伸到赵似的脑袋上,准备给他吃一个小生活,摆摆姐姐的威风。 太后见了,怒斥道:“放肆,皇上的头,怎可乱来!” 赵颖吓了一条,急忙缩了回来,但是口中依旧道:“有什么嘛,我以前老是敲他的。” 皇帝赵似性子温和,倒也不在意,他皱起眉头道:“这,母后,这是好事呀,宋大人英明神武,千年不出世的大才,他生在大宋朝,乃是我大宋之福,我赵家的万能基业,还要靠宋大人牢牢打下根基呢!姐姐嫁给宋大人,那宋大人就成了皇亲国戚,岂不是更好!” 太后听皇帝把宋歌这一番夸赞,心思顿时清明起来,她本来就是个相当理智的人,最初也只是想轻轻地胁迫一下宋歌而已,到现在把皇帝叫来,还想让皇帝教训处置宋歌,就实在太不该了!按照宋歌做官的大半年看来,宋歌的确有任何人无法企及的能力,大宋朝的确要仰仗着他的本领,如果对他动手,百害而无一利。何况,皇帝赵似是个相当自主的人,也未必就会听出她太后的吩咐,去处置宋歌。 太后思虑了一下,当即随意换了个别的问题切入话题,先看看皇帝的意思,“似儿,你看,宋大人和颖儿两人如果喜结良缘,你准备送给他们什么礼物?”
第一大妾(2)
宋歌一直紧张着,寻思着太后会让皇帝怎么处置他,没想到太后这么说,莫名其妙,猜不透太后是怎么想的? 赵似道:“姐姐要是大婚,大宋朝的任何东西,只要想要,朕都给她!并且,以全大宋最隆重的出嫁仪式,给姐姐办一个轰轰烈烈的大婚!” 太后幽幽道:“可是,你姐姐是到宋家是去做小妾,不能大操大办!” “啊!?”赵似也惊呼了一下,嘴巴张大塞的进鸡蛋。 赵颖看着赵似夸张的表情,立即道:“小子,你什么意思?我乐意,不行吗?” 赵似把嘴巴闭拢,给宋歌竖起了大拇指,“宋大人,高,实在是高,朕的姐姐可是一匹野性烈马,没想到被你训的服服帖帖!喂,有什么绝招,教一教小舅子,让朕也学一学你这御女之法!” 宋歌听着赵似的夸赞,嘿嘿地笑,“皇上,这……下次再说,下次再说。” 赵似拍着宋歌的肩,“那说定了,可别忘记了!那些太监教的没一点情趣,那些宫女也没一点情趣,要是能把烈女驯服,才有征服的快.感。” 太后听的不像话,“似儿!” 赵似咳嗽了一声,“呃,母后,虽说姐姐是公主,可是宋大人乃是国家股肱,嫁给他也不辱没公主的声名。至于做妾嘛……要是姐姐自己乐意,也就随她去吧!母后,你的意思呢?” 太后道:“可是,公主给别人做妾,皇家颜面何在?” 赵似道:“这有何难?宋大人这次招安洞庭湖匪徒有功,朕正好要给他封官,既然姐姐又要嫁给他,那么,朕就给他封个大的!” 赵颖听了,立即问道:“老弟啊,你要给宋歌封什么官呢?” 皇帝略一思考,就说到:“加封宋大人为保国万户侯、庆元节度使、功勋大将军!母后,你看这样行不行?” 太后见皇帝赵似完全向着宋歌,也就没有再争,“唉,随你们吧!”她是个识得大体的人,知道对于皇帝儿子,对于大宋朝,拉拢宋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什么皇家颜面,要是真的无法顾及,也只能丢弃了! 宋歌一听,这是因祸得福呀,急忙跪在了地上,“谢皇上隆恩!” 赵颖听宋歌又乱七八糟地被加封了三四个十分花哨的官衔,而她却还只是个白身,就眼巴巴地对赵似道:“皇帝弟弟,你看看朝廷中哪个职位空闲,给老姐封一个官怎么样啊?” 赵似看了看赵颖,戏谑道:“老姐呀,你没本事没功劳,封什么官?” 赵颖瞪圆眼睛,伸手就想去揪赵似的脸颊,“你小子说什么呀,撕烂的嘴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赵似避了开去,嚷着道:“姐夫,你老婆行凶了,你可要好好管一管呀!” 宋歌也看不下去,毕竟这家伙是皇帝,哪能对皇帝想怎样就怎样的呢?就喊了一下,“颖啊,别乱来!” 赵颖听到宋歌的喊声,立即乖乖地退到了宋歌的身边,小鸟似的依偎着。
太后看到了这一出,摇摇头,心中叹息:姻缘天注定,我也管不了,随你们吧!
皇帝赵似忽然又说道:“嘿嘿,我突然想了起来,老姐呀,老弟给你封个大官,叫做大宋枢密使、开封知府、保国万户侯、庆元节度使、功勋大将军的府上第一大妾,怎么样,这个官职如何?很气派吧?嗯,好,朕就用这个官职,以最隆重的婚礼,送姐姐出嫁到宋府做第一大妾!”
赵颖想了一下,点头首肯道:“也好,总比没有要好!”
宋歌在边上微笑。
太后摇着头闭上眼睛,“你们都出去吧,哀家想要休息一下!”
难结大案
第二天早朝,皇帝赵似就把宋歌这次剿匪的功劳夸赞了一番,并宣读了连夜拟就的任命书,再给宋歌按上了三个响亮的名头:保国万户侯、庆元节度使、功勋大将军。 其实这三个名头听着响亮,在大宋朝也就是个面子工程,并没有什么实权,功臣们大都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花哨头衔挂着。 退朝之后,殿前阶梯上,章惇笑眯眯走向宋歌,扶住宋歌的双肩,上下看了又看,“哈哈,宋大人,新郎官,大功臣,恭喜恭喜啊!” 宋歌把他推开,“那还不是托你章相的福,不然,也不能混的这么好,对不?” “宋大人还真会说话,哈哈……” “呵呵,章相对在下的好处,在下会还报给章相的!” 蔡京在边上道:“宋大人事情繁多,只恐怕没有机会还报呀!” 宋歌瞪他一眼,“哈哈,蔡大人也想着在下的还报了吧?放心,不会少了蔡大人的!” “那本官就和章相一起等着宋大人的回报,兜着就是了!” “希望你们能够兜的住!” 宋歌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两个鸟人,宋歌已经做好了跟他们决裂的思想准备,就没有必要再和他们客气,反正不死你死就是我活! …… 下朝之后,宋歌回到了清苑——老驸马王诜借给宋歌的居所。凭宋歌现在和王诜的关系,他是不准备还了。 高俅兢兢业业,虽然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依旧把清苑安排的井井有条,这家伙的能力不是盖的,没有两把刷子,也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奸大恶的骂名! 不过,经过宋歌的改造,高俅已经从良了,可惜一从良,成了一个好人,估计就不会再在历史上留名了!看来,做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事啊! 宋歌在府上,和好久没见面的小妾们温柔了一番,安慰一下她们孤寂空虚的心灵。午后,即带着方腊和武松去了开封府衙,他是开封府的父母官,一些杂事还是要处理的。 幸亏朝廷还算照顾,在宋歌南下之后,委派了一个得力的通判,负责开封府的日常事务,因而倒也没有积案如山。 宋歌走进开封府衙的时候,通判吴文英正好收拾完毕今日的文案,准备下班,见到宋歌,立即行礼,并重新坐下,和宋歌聊了起来。 两人闲叙了一会儿,无非是相互问个好,一个问对方这次旅行安好,一个问对方工作顺利,之后,吴文英整肃脸容,对宋歌道:“宋大人,有一件案子,需要你亲自处理!” 宋歌见吴文英一副凝重的表情,知道事情并非很简单,就问道:“吴大人快说,什么案子?” 吴文英道:“此案涉及荣王和昭怀皇后,下官不敢私自处理,须请宋大人亲自处断。”他一面说着,一面就到案架上把案情资料给翻了出来,递给了宋歌,“请宋大人亲自过目。” 宋歌随手把资料袋丢在了一边,对于古文,他一看就头疼,而且看不太懂,还不如让吴文英直接说出来呢,“吴大人,这荣王和昭怀皇后是什么人 ?'…fsktxt'”
难结大案(2)
吴文英一愕,心说开封知府、大宋枢密使,居然连荣王和昭怀皇后都不知道,太不可思议了,仔细瞧瞧宋歌的神情,确信他真的不知道之后,才慢慢地说道:“恕下官多嘴,宋大人年纪轻轻,位极人臣,肯定有过人之处,不过呢,作为开封知府,这京城上上下下的人,还是要了解一下的啊!嗯,这位荣王,乃是英宗之子,当今皇上的叔父,而昭怀皇后刘氏,则是今年年初刚刚驾崩的哲宗皇帝的皇后。” “皇上的叔叔?哲宗的老婆?哇靠,这两人的面子好大呀!难怪吴文英不敢去惹!”宋歌自语说道,荣王宋歌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样子,那刘氏,去年在朱雀广场上,跟着哲宗出来看赵佶和高俅比赛蹴鞠,倒是见过一眼,一看就不是善类,“吴大人,他们两人什么案子,还要劳烦说来听听。” 于是,吴文英清了清嗓子,就一五一十地把整个案情经过给宋歌讲了一遍: 原来,这荣王和刘氏,本就是亲戚,荣王的妻子就是刘氏的姑妈,这刘氏当年就是通过这层关系,进宫来到了英宗老婆高太后的身边,最后成了哲宗赵煦的妃子,因生了一个儿子,在后宫耀武扬威,胡作非为,并设计让哲宗废除了贤惠仁厚的孟皇后,封她做了皇后,可惜儿子夭折,丈夫早死! 这刘氏的两个兄弟,一直在民间从事拐卖妇女的罪恶勾当,通过欺骗、威胁等手段,把民间一些颇有姿色的女子,拐骗到了京城,然后通过荣王,贩卖给京城里的青楼做妓.女、大户人家当丫鬟等,从中谋取暴利。 这种事也不是他刘氏与荣王一户人家在做,本也无可厚非,只是这一次出了茬子。他们这次从福建贩过来的女子当中,其中有一个女子是一位读书人的相好。这读书人两年前参加科考,名落孙山,就留在了京城,与几个同样失意的举子,寄宿在城外一间庙宇里苦读,等待明年的再一次科考,平日里常与这女子鸿雁传书,寄情相思。 偏偏不巧,这刘氏兄弟不小心,让这女子给跑了出来,女子从书信中早就知晓读书人寄宿的寺庙地址,一路寻了过去,找到了这位读书人,并向读书人叙说了此事。 这读书人迂腐,第二日带着女子,跑到了刘氏兄弟府上讨说法,并且叫嚷着不给说法就告到官府,结果,当天夜里,这读书人与女子双双被人打死在了城外庙宇边上的荒地里。 那帮读书人知道了此事,非常气愤,其中有一个叫做李纲的读书人带头,联名到开封府告状,要求严惩凶手。 这案子非常简单,那书生和女子,肯定就是刘氏兄弟派人谋害的,只是案子牵扯太大,下官不敢私自做主,请知府大人亲自定夺! 宋歌听完吴文英把案情叙述完毕,对于案子倒不是特别在意,而是对于吴文英提到的一个人感兴趣,“吴大人,你刚才说告状的读书人的头头叫做什么?”
“李纲!宋大人认识此人 ?'…fsktxt'正是此人不依不饶,致使本案无法了解。下官本想促成私下和解,刘家出些安葬费、抚恤费以及堵口费,了结此案算了,毕竟闹来闹去,吃亏的还是这帮读书人。可是,李纲不答应,非要杀人者偿命不可!那么,下官就无法处置了,下官这点微末官职,难道去处斩皇亲国戚不成?”吴文英絮叨地说着,想在宋歌面前表现一番,表示他并非无能,而是案子实在太难办。
“李纲?”宋歌根本就没有往下去听,他只是沉吟着这个名字,“莫非是历史上留下大名,组织东京保卫战的李纲同志?”
认识李纲
傍晚时分,宋歌带着方腊和武松,按照吴文英的指点,来到了开封郊外三里的一处山林之间,寻找一个叫做寒门寺的庙宇,庙宇里住着李纲。 与京城的喧闹相比,从曲曲折折的山路往一个又一个山岙走进去,相当的幽静,一条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沿着山路流向远方,山林中偶尔听见几声倦鸟归林的鸣叫,间或也有一二名年轻举子,站立在田埂上或者端坐在山石上轻声讨论着诗词,山风拂过,吹起他们白色的长衫,别有一番意境在其中。 宋歌等三人仿佛也不忍打破这宁静的世界,默默地往前行去,并没有一句话。 远远地,宋歌看到了远处山脚下的松林之间,隐隐有黄色僧院矗立着,几处飞檐挂在树梢上,若隐若现的禅意犹如音符似的跳动着。 总算快到了,宋歌看到寺庙,加快了脚步。 这时,他突然听见一声声的哀嚎从前方传来,抬头远望,只见前方的山路上,奔出了几个头破血流的书生,相互搀扶着,快速地逃离。 这是怎么回事?宋歌往前走去,拉住其中一个受伤的书生问道:“请问,你们怎么了?” 书生捂着脑袋,满脸是血,没好气地说:“没看见被人打了啊!又不关我的事情,平白无故被人打破了头,真是晦气!” “朋友,麻烦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宋歌尽量和气地问道。 “没空!”书生说着,急切地甩脱宋歌的手,就往前走。 武松看这家伙对宋歌甩横,一伸手,揪住他的后背轻轻一拉,就见他后退了十几步,一屁股摔在了地上,哎呦哎呦地叫着,“你们,要干什么?” 宋歌走上前去,笑着道:“麻烦请说一说前面寺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书生见宋歌和气,想要回一点点面子,“哼,有这样逼迫别人问问题的吗?” 武松一怒,大踏步上前,抬脚架在书生的脑袋上,“老实点,不然一脚踩扁!” 书生看着五大三粗的武松,以及大船似的脚底板,顿时害怕,说话声音都颤抖了,“我……我说,刚才,那寺庙门口去了五六个汉子,见人就打,要找李纲的麻烦,估计就是因为李纲状告刘国舅的案子引起的。这案子根本就不关我的事,我根本就没有在联名状上签名,好端端地却把我也打了,真TM冤枉!” 宋歌听这书生说完,摇头道:“打的就是你这种无耻之徒!喂,你叫什么名字?回家种田去吧,别参加科考了,你考不上的!” 书生爬了起来,“凭什么?我的文采和书法都是举子中的佼佼者,下次科举,必中!” 宋歌道:“我说你考不上,你就永远也别想考上了!” “你算老几?哼,口气倒大的很!”书生不屑地说道。 武松急忙插口道:“凭他是枢密使,呃,够不够?” 宋歌道:“好了,武松,别再跟他废话,我们赶快去寺庙前看看!”说着,快速而走,方腊、武松急忙跟上。
认识李纲(2)
那书生一脸惨白,比死了爹娘还要难看,“枢——密——使,他,他就是枢密使大人——呜呜呜呜——” 没一会,宋歌、方腊、武松就到了寺庙门口,只见寺门紧闭,寺庙外站了五六个彪形大汉,正用拳头咚咚地擂着寺门。 寺庙不远处的山坡上,站立着数个读书人,好几个也被打的鼻青脸肿,血流如注,怒气冲冲地看着寺庙外的大汉。 大汉们见寺门不开,搬了几块巨石,往寺门砸去,“哐当——”一声巨响,寺门被砸的裂开了一大块。 这时,寺门突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青年书生,边上其他的书生还在拖着他的手臂,不让他往前走。 青年书生甩开他们,冷然看着这伙汉子,“你们有种就冲我李纲来,别伤及无辜!” 其中为首的汉子站了出来,怪笑道:“呵呵,原来你就是李纲啊,果然有种,我们家老爷有请,麻烦跟我们走一趟吧!” 宋歌远远地看见李纲,大吃一惊,原来李纲就是他呀,他不就是去年在庆元府的青碧山上观看日出的时候,即兴赋诗的书生李黑吗?说起来,也算是老朋友了! 李纲站在寺门前,不屑地看着这个为首的汉子,冷冷地说道:“你们老爷是谁?他算什么东西?如果要见李纲,让他到这里来见我!” 汉子发怒,“放肆,你一个小小书生,胆敢侮辱国舅爷,是不是不想活了!” “国舅?当今皇上年仅十五,并未婚娶,何来小舅子?不会是野种吧!”李纲毫不客气,出言讥讽。 汉子暴怒,“小子,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兄弟们,动手!” 汉子们正摩拳擦掌,一听到命令,立即准备扑上去,把瘦弱的李纲撕成碎片—— “慢着!”宋歌大喝一声,走了上去,方腊、武松紧随其后。 汉子们听到还有人出头,回头一看,不是书生,但也不认识是谁,就神气地对宋歌道:“你什么鸟人 ?'…fsktxt'也敢管老子的事情,你知道老子是谁的人吗?” 宋歌根本不去理睬他们,而是直接走到李纲身前,笑着道:“哈哈……李黑兄,这个世界真是小啊,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 李纲却并没有一眼就认出宋歌,首先是因为宋歌这一年之内的变化还是挺大的,特别是神情,完全不似当日的小痞子模样,如今怎么说也是个大痞子了,其次,李纲也并不是很想与宋歌这样的痞子深交,只是当时共同欣赏日出胜景,相互认识一下而已,不然他也不会临时想个假名了。 他想了一下才回忆起来,“唉呀呀,原来是宋兄弟呀,当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呀,去年在庆元府匆匆相识,一别近一年,今日居然又在京城中见到宋兄,实在是太巧了!” 宋歌却十分高兴,“呵呵,没想到那日山中相遇的李黑兄,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纲呀,失礼失礼!”
“大名鼎鼎?宋兄说笑了!”李纲听的莫名其妙,他只不过是个还没考中进士的举子而已,何来大名鼎鼎?
“呃……我是说你将来会大名鼎鼎,名震宇内!”宋歌急忙解释。
李纲听的意气风发,“哈哈,借宋兄吉言,但愿李某能够有所寸进。”
宋歌道:“凭李兄的才学和能力,必定高中状元。”
李纲笑着道:“多谢多谢!”
那五六个汉子见这两人聊的投机,完全把他们当成了空气,当不存在似的,很是恼火,为首的汉子大喝道:“喂,你们既然找死,那就送你们上西天!”
宋歌眉头一皱,对李纲道:“李兄,这几只乌鸦呱噪的很,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难道就不请我到你屋里去喝口茶?”
李纲看看宋歌,又看了看那五六个汉子,“这……在下还有一点私事……”不把这几个汉子打发走,他们就会在这里无理取闹,打人砸门,越闹越凶。
宋歌对李纲道:“李兄,这几个家伙不识相,要不要在下帮你把他们打发走?”
李纲正发愁对他们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