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歌-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歌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朱大头的屋里。

宋歌对朱大头说:“大头,这两天,这疯子的情况还好吧!”

朱大头点头说:“嗯,还好,就是太会抱怨了,什么事都要叽叽歪歪,吵的人烦。”

宋歌说:“不用理他,就当没听见,知道了吗?”

“嗯,没问题。”朱大头应着。

朱大头的婆娘插嘴说道:“什么没问题啊!宋公子,我跟你说啊,那疯子,尽抢好的吃,我家的大母猪都吃不上好的。你刚才都看到了,这些日子,我家那头大母猪都瘦一圈了!我们还指望它明年生猪崽呢,现在营养跟不上,越来越瘦,明年怎么生崽啊?”

宋歌笑笑,摸出一百文钱,递给朱大头的婆娘,说道:“这一百文是额外给你的报酬,满足了吗?”

朱大头的婆娘接过钱,嘻嘻笑着道:“呃,这,这还差不多。”

朱大头觉得宋歌每天用五十文钱请他用猪食养个人,已经是不得了了,现在老婆贪得无厌,还要欺诈宋少爷的钱,无论如何也不行了,急忙抢过老婆手中的钱,怒气冲冲地说道:“你这死婆娘,就知道钱!”然后把钱递还给宋歌。

朱大头的婆娘一见到手的钱没了,又见男人真有些发怒了,也不敢去抢回来,只是幽幽地说道:“哼,我看那疯子啊,也不像疯子的样子!”

送出去的钱,宋歌当然不会要回来,推还给了朱大头,“大头啊,这钱,你一定要收下,那疯子的确抢了你家母猪的猪食,你以后多喂一点,这钱就当多喂一点的费用吧!”然后,瞪眼看向朱大头的婆娘,“我说那人是疯子,他就是疯子!你要是不愿意养着,那我带走好了!”

朱大头的婆娘被宋歌看的发毛,听了宋歌的话,又见钱回来了,立即用手掌扇了一下自己的嘴巴,歪着丑脸发笑说道:“呵呵,呵呵,宋少爷,你看我这破嘴,整天胡乱说话,那人确实是个疯子!”

拯救苏轼 (8)

“别没事找事,自讨没趣!”宋歌丢下一句话,带着朱元璋走了。

死不得法 

当宋歌和朱元璋回城的时候,太阳早已下山,天已经暗了下来。

深秋时节,秋风瑟瑟,下弦之月,刚从东山升起,弯如镰刀,毫无光芒,天地一片漆黑。

宋歌微微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和朱元璋一道,并肩走在路上。

在离城门几百步的地方,有个驿站。送别的人,都在这里聚集,白天人来人往,比较热闹,此时已是没有人影。

宋歌他们路过的时候,驿站背后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手中擒着一根棍子,快步跑了几步,就着宋歌的后脑勺狠狠打去。

宋歌正想着心事,哪里会注意有人背后偷袭?

那跟棍子,呼啸而下,眼见着就要砸到宋歌!

刹那之间,朱元璋感觉到了一丝人影的晃动,大叫一声:“少爷,小心!”同时用力把宋歌推开。

宋歌被推开几步,那跟棍子擦着他的肩膀,打了下去,却正好打在了朱元璋的手腕上。

棍子速度很快,用力很重,只听见骨头碎裂的声音,紧接着朱元璋大叫一声,“哎呦——”他的右手手腕处的骨头已然碎裂。

宋歌趔趄着退了几步,差点摔倒,回过头来,只见一个高大黑影,举着一根长棍子,朝着他打来。他急忙侧身避过,顾不得多想,撒腿就跑,绕着驿站转。

宋歌本想召唤山豹小可怜过来帮忙,只是那人脚步甚快,根本无暇让他吹响口哨,而且两圈之后,那人的棍子已经够得着宋歌。

只见那人一边追击,一边竖起棍子,去打宋歌。

朱元璋的手腕被废,疼痛不已,但见到少爷被人袭击,忍痛斜冲了过去,头部重重地撞在了那人的腹部上,把那人撞出去三四步。

这时,宋歌得到机会,把食指含在嘴里,吹响了口哨。

哨声犹如利箭,在黑夜中破空而去——

那人见到被朱元璋坏了好事,举起棍子朝着朱元璋的脑袋,重重地敲了一下,头上鲜血直流,然后不再停留,丢下棍子,撒腿奔入黑暗之中。

未几,猎猎的脚步声骤然响起,在这寂静的夜间,分外清晰。

不用想,这就是小可怜来了!

宋歌喊了一句,“小可怜,活的!”然后急忙俯身下去,查看朱元璋的伤势。看到他头破血流,急忙用手捂住伤口,扶了起来。

朱元璋晕晕乎乎,但还是说道:“少爷,别弄脏了你,我自己来吧!”抬起左手来,自己去捂头上的伤口。

宋歌说道:“你这是为我受伤,我还要感激你呢,怎么会嫌脏呢?好了,我们先坐一下吧,等小可怜把那凶手捉来,然后一起去保和堂医治!”

朱元璋点了点头。

宋歌搀扶着朱元璋,一起挪了几步,来到了驿站里,坐在了石凳上。

死不得法 (2)

很快,远处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啊——痛死我了!走开,快走开!啊——我的胳膊——”

没一会,小可怜就咬嘴一只胳膊,拖来了一个身形高大的汉子。小可怜把这汉子拖到宋歌跟前,才松开了口。

宋歌打量这汉子,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是一脸痞气,显然是个不务正业混混,他的脸上,留有墨黥,这是大宋朝犯律而被刺配的标志。

显然,这是个刺配到鄞县的社会犯罪分子!

汉子神色倔强,右手胳膊,已是血肉模糊,汩汩有血流出。他见到山豹松口,一跃而起,还想逃跑。

边上的小可怜,闪电一般飞扑而上,爪子挂在了汉子的肩头,直接把汉子按趴在地,整个身躯以及脑袋,都与地面来了个亲密的接触,好像在给身前的宋歌和朱元璋行了个磕头大礼。

这一记摔的挺重,汉子哼哼哈哈了半天,才抬起了头。

汉子这一磕,额头起了个大包,耷拉的胳膊也被小可怜咬的不成样子,疼的呲牙咧嘴。

但是这年轻人见到宋歌,居然还有几分硬气,慢慢地站了起来,扬起脖子,说道:“我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有本事,就去找那人,跟我没有关系!”

宋歌冷笑说:“你拿棍子打我,居然说和你没有关系?太可笑了吧!”

年轻人鼻子出气,“哼!”

宋歌见他痞气太重,无法问话,说道:“小可怜,把他的另一个胳膊也废掉!”

小可怜立即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对着那人唬了他一下。

年轻汉子对于小可怜,那是真的害怕,自己的力气也不小,但在这头猛兽面前,几乎就像是个陪玩的小老鼠,于是急忙叫道:“哇,别!就算是我想要打你,可是我也没打到你啊,我只打花了你的家奴的脑袋,并且,我的右手也被你养的这畜生……”

说到“畜生”二字的时候,小可怜突然发出一声低吼,吓唬这年轻汉子。

年轻汉子吓了一惊,急忙改口道:“被你养的这只动物……呃,还不高兴……那怎么说,哦,这只神兽给废了,我们也该扯平了吧?”

宋歌哈哈一笑,威胁说道:“扯平?你开玩笑吧!你居然没到鄞县打听打听清楚我宋歌是什么人,就敢来打我闷棍?今天,你要是把指使你的人说出来,我就小以惩戒,放过你的小命,不然的话,弄死你,丟尸荒郊,喂给野狼!”

“靠,你够胆,那就弄死我!”年轻汉子还挺硬气,居然不吃宋歌这一套!他寻思着谁真敢胡乱要人性命?无非是吓唬一下而已!

宋歌眉头一皱,立即对小可怜命令道:“废了另一只胳膊!”

死不得法 (3)

小可怜犹如一名士兵,听到命令,不容迟疑,蓦然跳起来,闪电一般,在那人的左手的肘部,狠狠咬了一口,只听“喀拉”一声,年轻汉子的左手的前半截,失去了与后半截的链接,蓦然耷拉了下来。

那汉子“哇啦”一声痛叫,他没想到宋歌居然说到就做,根本没有给他嬉皮笑脸讨价还价的机会,一下慌了神,“哎呦,哎呦,这,你,你……想怎么样?”

宋歌说道:“不想怎么样?只要你告诉我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我或许还能放过你的小命!”

“可是,可是,行有行规,我,我不能说!”年轻汉子迟疑着。

“我数到三,再不说的话,立即咬断脖子,说一不二!”

“……”

“一”

“嗯……”

“二”

“啊……”

“三”

“哇,饶命啊,我说,我说!”

“是谁?!”

“是,是牛,牛知县!”

宋歌皱眉道:“牛万昌?”

年轻汉子以为宋歌不信,急忙补充说:“我,我可没骗你,本人是刚不久前从苏州刺配过来的犯役。前日午时,牛知县找到我,对我说,只要我能给宋公子,也就是你,好好来一记闷棍,就划去我的役名,放我回原籍苏州,并且不再追究以往刑责。”

宋歌相信了这个汉子的话,陷入沉思:“牛万昌怎么会指使人来打我的闷棍呢?”

当晚,宋歌把朱元璋送到保和堂,请蔡掌柜为朱元璋包扎伤口。

包扎好了之后,宋歌把那行凶的年轻汉子关入一个小屋子,并任由朱元璋折磨一个晚上。

当天晚上,那年轻汉子痛苦而悲惨地狂叫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宋歌把他放了的时候,已是半死不活,奄奄一息。宋歌心说:这狗日的朱元璋,挺狠啊!同时,害怕这汉子死翘翘,又把他拖到保和堂,让蔡掌柜简单给治了一下伤,丢入大街,任他自生自灭。

其实,经过简单治疗之后,像这种混社会的年轻汉子,贱皮狗骨,一般是死不掉了!

宋歌思来想去,最终认为,现在鄞县最想打他闷棍的人,不是牛万昌而是李老鳖。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李家与宋家很多生意冲突,早就势不两立,以往,李家相对有势力且更加猖狂,而宋家实力更雄厚却较软弱,因而两家各占鄞县半城,都吃不了对方。

上半年,宋歌强势出击,反击了李家的挑衅,并逼迫李老鳖签下赌约。

后来,宋歌以收购大米的方法,诱惑李老鳖到外府高价收购大米,然后突然降价,不仅博得鄞县百姓的支持,同时给了李老鳖以沉重的经济打击。

因而,宋歌明白,李老鳖是想要敲他闷棍的。

死不得法 (4)

而牛知县,虽说宋歌与他尿不到一起,但也没有深仇大恨,怎么会雇人打他闷棍呢?

宋歌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李老鳖和牛知县沆瀣一气,相互合谋,偷袭他宋歌。

但是,宋歌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人,既然是牛知县出面雇人,打自己闷棍,那就没他的好果子吃!

于是,一大清早,宋歌立即带着武松、虎妞直接朝县衙而去,狗日的牛万昌,居然暗地里对老子动手脚,老子今日大闹县衙,给你来个底朝天,看你还敢猖狂不!

这天大雾弥漫,天地之间一片朦胧,雾气掉落地上,就像下着小雨。

当宋歌三人来到前街,快到县衙的时候,突然看见李老鳖鬼头鬼脑,窜到了县衙偏门之前,叩响了县衙偏门的门环,没一会,衙役开门出来,把李老鳖迎了进去。

我来的这么早,是准备砸开门打进县衙,并从被窝揪出牛万昌,狂扁一顿!这狗日的李老鳖这么大清早来县衙干什么?而且不走正面走偏门,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宋歌这样想着,就停住了脚步,叫住武松和虎妞,三人悄悄走到县衙斜对面的一个小饭铺里,坐下来要了包子稀饭吃,同时监视县衙,看看李老鳖什么时候出来。

大约一个半个时辰左右,李老鳖又偷偷地从县衙偏门走了出来,沿着前街,一直往鄞县东门而去,来到东门脚,有一个瘦高中年人把他接住,两人一起闪进了一个弄堂。

这一切,都被宋歌三人看的清清楚楚,他们三人没有贸然闯进弄堂,而是在四周晃悠了好久,等待天光大亮,县城热闹起来之后,假装漫无目的地晃入这个弄堂,再悄悄而又仔细地查看李老鳖到底在做什么明堂……

宋歌等人在盯着李老鳖的同时,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背后,也有一双阴郁喷火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

庆元节度使周达在鄞县县城丢掉了蔡京,叫下人四处找了几天,毫无结果,也就放弃了再寻找的念头。

对这位即将入土为安的老头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知府宗泽已经知道案情,他也算尽到心了,接下来的一切事宜,就让官府去做,不关他的事了。

周达自认为对蔡京已是仁至义尽,坐轿回了云龙镇的家里,并对还在他家里养伤的蔡攸说明了情况。

父亲平白无故消失了!蔡攸听了,既郁闷又生气,他猜测肯定是宋歌所为,可是却又丝毫没有办法,他本就是纨绔子弟,自己没什么本事,一直耀武扬威为非作歹,靠是父亲和大哥的后台。

现在,哥哥蔡虎死了,父亲蔡京失踪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能有什么主意?想和周达商量一下吧,看着这老头子的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理,也就觉得没趣。

死不得法 

将养了几天,蔡攸看着自己老二的伤口已经结痂,身体也还结实,再在周达家里呆下去也就很无趣了,就向周达告辞。

周达本就不喜欢这纨绔打扰自己清闲的生活,也没怎么劝留,买了几个特产,奉送两贯铜板,就打发蔡攸走了。

蔡攸带着家奴,行走在鄞县陌生的道路上,心中一片凄凉,来时是多么的风光,半个月之间,兄死父失踪,自己还被废了老二,成了这一副丧家犬的模样!

他不甘心就这么回杭州,他悄悄来到鄞县县城,找了个偏僻的小客栈住了下来,然后偷偷留心宋歌的行踪,准备伺机报仇。

……

蔡攸还在为父兄报仇而努力,但是蔡虎被杀蔡京失踪的案件,在官府方面,进展如何呢?

蔡虎被杀的案件,庆元府已备案并上报朝廷,而庆元知府宗泽最近非常忙碌,他本人又不急着办这个案件,因而高悬起来暂时成了疑案,等待朝廷派员审查。

而那杭州通判方磊接到蔡京的关于知府被杀事宜的书信之后,心中莞尔一笑,搁置不予理睬。

原来这方磊和蔡虎一直都有矛盾,方磊已多次上奏朝廷,陈说知府蔡虎为祸百姓,为害一方,请求朝廷处置蔡虎。

以前蔡京在京为官之时,方磊也没少拍蔡虎的马屁,现在蔡京被贬,方磊当然不甘心在蔡虎这种不学无术的粗人底下干活,因而怨气挺大。

如今听到蔡虎私自撂下府衙工作不管,跑到外府游玩被人杀死,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心中可能还夸奖那位杀人者呢,哪里会去重视并督查此案啊!

反正现在蔡京几乎是一介平民,随便写了个条子,难道就要让他一个堂堂通判跟着转圈不成?到时候即使朝廷责怪下来,也就推搪说蔡京乃是一个小民,所述内容【www。fsktxt。com】,无凭无据,不能判断是否属实。想必朝廷会慎重考虑,即使责备,也不会太重。

因此,这方磊就当这事没发生过,不闻不问。现今知府蔡虎私自外出,不知所踪,那他这个通判就是杭州府的老大了,岂不是挺美哉!

哲宗皇帝那里,接到庆元府的案件上报,还是有小小的一点惊讶,毕竟是个知府,那可是国家的地方大员啊,平白无故被人杀了,那还得了?难道那个大胆刁民想要造反不成?

可是这件事情要是追究起来,确又相当的复杂,因为一个杭州知府,不在自己的治所之内为百姓分忧,跑到外府游山玩水,这成何体统?朝廷提拔这样的官员,简直是给朝廷抹黑嘛!

还有,庆元府今年大灾,哲宗心中慌慌,首先想的不是怎么赈灾救民,他首先想的是那里的百姓会不会造反?

死不得法 (6)

大宋朝的太祖皇帝赵匡胤见识过五代末年皇帝遍地开花的局面,反正谁手里有杆长枪,拉起三五十个人,就敢称皇帝,因而他害怕大宋朝也出现这种这种局面,让子孙时刻提高警惕,防止别人抢做皇帝。还有,赵匡胤自己以军人身份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因而他特别害怕武人造反作乱。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的很多政策都是以这两点为基本国策而制定的。

比如重文轻武的策略,北宋所有重要职位,都是文人把持,就连全国武装总司令枢密使之职,也都任用文人,惟一例外就是大英雄狄青;不仅官职如此,甚至统兵打仗的时候,第一统帅肯定是文官,然后才是大将。

再比如募兵制的制定,关于募兵制,简单说来就是:宋朝以前的军人,都不是职业军人,上马打仗,下马种田,而从宋朝开始,军人都是职业军人,可以混到老。而这个政策,朝廷并不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说白了,就是为了那些没饭吃的老百姓,可以参军到军队混口饭吃,而且可以长久混下去,免得他们无所事事而作乱为祸。但是,宋朝军人地位底下,真正愿意在军队混饭的都是些地痞无赖,这些人都是好吃懒做的主,更不会刻苦训练,也没有把国家大义放在心中,因而宋朝军队虽多,但战斗力不是一般底下,而是极其低下,无限低下。

还有宋朝主张对内不对外政策,与外国打战输了没关系,赔款就行,与领国建交,到处送岁币也没关系,反正大宋朝钱多,皇帝们别的都不管,只要国内安定就行,等等等等一系列失败懦弱的政策。

反正,从宋朝建国开始,大宋朝的每一个皇帝,都无时不刻地存在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这都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给子孙留下的烙印。

因而哲宗皇帝见到杭州知府死在庆元府,而庆元府今年大灾,他正恐慌庆元府百姓造反呢!蔡虎这死人,偏偏这个时候死到庆元府去,岂不是给朕添乱吗!哲宗皇帝心里这样想着。

因而,蔡虎死的既不是时候又不是地方,成冤大头了!

哲宗皇帝思虑良久,批复:着吏部派员到庆元府,协助庆元知府查办此案!

这里含有深意,如果哲宗皇帝写的是:吏部派员全权查办此案,那就是天使钦差去到庆元府,关于此案,一切由钦差说了算,是真正去查案的;而哲宗皇帝写的是:协助当地知府查案,那摆明了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你想想,当地知府要是立刻能够查办了此案,那上报的时候,肯定连同案情审理情况,一并上报给朝廷了,还等朝廷督办干什么?显然是知府办案为难,准备听取朝廷意见呢!

而朝廷现在又推回给知府,分明两方面对此案都抱无所谓态度,在相互扯皮推诿呢!

死不得法 (TXT小说: fsktxt)

可怜那蔡虎,死不瞑目!

哲宗皇帝倒是对那份颂扬宋歌的奏折很感兴趣,仔细看了两遍,拍案叫绝,对身边的太监童贯说:“这宋歌,做事不安常理,却收奇效,立了大功,是个大才呀!”

童贯说道:“圣上圣明,这宋歌确实有些小聪明,可他是商人出身。”在大宋朝,商人的地位极其底下,不能科考,不能参军,更不能做官。

哲宗皇帝合上卷宗,幽然说道:“的确可惜了!”……

吏部侍郎一看哲宗皇帝批复的旨意,立即明白了圣上的意思,立即委派了一个品级低下的老官员,到庆元府协助知府审查此案。

老官员把这次行程当成了旅游,带着小妾,坐着马车,一路游山玩水,路上走了半个多月,已经不知道在哪个风景区迷路了,转不出来了呢!

……

一石群鸟 

九月初一,是个晴朗的日子。

鄞县前街,人山人海,聚集了许多的贫苦老百姓。

今日是鄞县开始发放救灾物资的日子,登记在册的贫穷人家,都可以领到一套棉衣棉被。

前几日,贫穷人家,按各家的人头数,都已经分到了半石至一石不等的大米,现在又有棉衣棉被可以领,这让百姓们的脸上,多多少少有了点欢愉的喜色。

在这样的大灾之年,没有饿殍遍野,尸横遍野,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艰难困苦的老人来说,已是难以想象的胜景,同时,他们也对宋家的年轻当家人产生由衷的赞扬和崇拜。

鄞县前街县学之前,堆积了如山的过冬用的棉衣棉被,县衙差役站立四周,拿着水火棍看护。牛知县、主簿、文书,还有各乡里正等大小官员,都在救灾物资前面站着,等待着给百姓们发放救灾物资。

午时三刻,吉时已到。

牛知县意气风发,站到案子背后,高声喊道:“乡亲们,朝廷体恤百姓,划拨救灾款项,发放救灾物资,这是朝廷对我们百姓的关爱,我们应当感谢朝廷,感谢圣上!”然后带头面向西北,肃立良久,以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感谢。

感谢完毕,牛知县清了清嗓子,说道:“前几日,县衙已向各家各户发放了大米,现在,每家每户领取一套棉衣棉被,不可多拿……”

“别废话了,快发吧!”有人这样嚷着。

被这一声吼,牛知县感觉再啰嗦已没有太多趣味,就说道:“那好,本县也不多说,大家先来后到,排好队,上前按手印领物资吧!”

这句才是百姓们爱听的,他们才懒得听官员的废话,特别是牛万昌这种在百姓心目中没有良好形象的官员。

百姓们陆续领去了棉衣棉被,大多数欢天喜地,虽说看上去不怎样,但是总也是新的。有了这样一套棉衣棉被,今年冬天,一家人就准备挤在破屋里,躲在棉被里,如果哪个家人要出门,这棉衣就给那个出门的人穿。只要过了这个冬天,要是明年风调雨顺,收成转好,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