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歌-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时之后,林冲带头,各人穿上了夜行黑衣,悄悄来到了监军梁师成的营帐之前,无声无息地敲晕了站立在营帐之外的卫兵,随后潜入了梁师成的营帐之中……

梁师成虽是一个太监,但是为人机灵,读书很多,学问渊博,特别是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还有一套模仿他人写字的特殊本领,只要被他看过的字体,他一下子都能模仿的八九不离十,而皇帝赵煦的字,他模仿的几乎到了乱真的程度。

因而,自从去年赵煦病重,他就在赵煦的授意之下,时常在养心殿中帮助皇帝一起批阅奏折,深得皇上的器重。

他又和首辅宰相章惇关系密切,故而虽然才三十五六岁年纪,在童贯死后,俨然已是宫中第一太监。

这一次,他随军出征,本来只是走个场子而已。他是监军,不是主帅,不是战将,只要按照皇帝的步骤走过场,最终的胜负根本不关他的事情,他只要回到京城,就算是增加了一次边庭的经历了!晋升的时候,这既是资历!

可是没有想到,出征没两日,即和大军主帅宋歌闹翻了。本来,以他在宫中的地位,本以为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作主帅,还不得好好拍他这个大太监的马屁啊,没想到,人家不仅不尿他,反而取笑他,打击他,给他脸色看,让他下不了台。

于是,他立即抓住主帅宋歌贻误行军的小辫子,大书了一部奏折,准备明日命人快马回报皇上,让皇上治一治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奏折写好之后,他把奏折塞到了枕头底下,才在郁闷与期待当中沉沉入睡。

不知睡了多久,他突然觉得营帐里有人影晃动,立即睁开了眼睛,只见一个铁陀似的硬拳头,朝着自己的脑袋砸了下来,“嘭”——下一瞬间,他就失去了知觉……

宋歌端坐在营帐中运行了一个晚上的大棒周天,感觉神清气爽,不用睡觉,精神依旧非常好,第二天一大早,即走出了营帐,天空依旧阴霾,大雪依旧纷飞,一个晚上下来,地上的积雪都有二三十公分厚了。

宋歌顺便又用手试着提了提立在帐前的帅旗,依旧纹丝不动,当然,宋歌不会傻到继续码下屁股去抱它了!只是心中说道,这大棒修炼看来就只有这点不冷不热,不饱不饿的功效了!

林冲早已在帐外等候,见到宋歌出来,对他说道:“报告大将军,事情已经办妥。”

宋歌点了点头,说道:“好,你现在去把所有战将都请到帅帐来,就说本大将军有要事相商。”

“是。”林冲转身而去。

……

半个时辰之后,大军帅帐内,二三十名战将,就都坐到了一起。

宋歌坐在上首,扫射一眼帐中诸人,假装说道:“监军大人呢?怎么还不来?”

林冲说道:“回禀大将军,监军大人没在营帐里,找不到人!”

宋歌说道:“哦,是吗,估计是昨日与本大将军闹别扭,跑回京城去了!呃,脚倒挺长挺快,但愿路上没被饿狼吃掉。”

诸将议论纷纷。

主将刘仲武没有说话,稳稳端坐着,仿佛不关己事;副将王厚也没有说话,睥睨着宋歌。

宋歌接着说道:“既然找不到监军大人,那么,我们就不等了,开始议事。”

诸将当中,也有真的以为监军大人跑回京城的战将,那都是棒槌;而明白监军大人的失踪,跟主帅宋歌有关的将领,又都是已有相当阅历的狐狸,根本不会去说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是长命的保证。

“连日大雪,地上积雪已快没过膝盖,如果强制行军,可能会引起士兵的不满,而在此扎营,等待雪晴后再行军,又会贻误时间。现在大军处于两难之境,诸将可有什么办法吗?”宋歌接着询问道。

诸将讨论几句,没有一个头绪,其中一个二愣子跳出来说道:“我看呐,大将军你跟皇帝说一下,这大雪满天,天寒地冻的,怎么行军打仗啊,不如回军京城,大伙开开心心过个年,等到开春三月,阳光暖和的时候,再出兵打仗,才是最好的!”

宋歌鄙视了他一眼,大军都出征了,这小子居然说出退回家这样的混帐话,冷笑着说道:“你娘把你生出来这么大了,你觉得外面冷,就又想爬回你娘的两腿之间里去,可能吗?”

众将听了都哈哈大笑。

二愣子战将火爆地跳起来,“大将军,你什么意思?”

宋歌藐视一下,“没什么意思,你小子想回家吃你娘的奶,本帅不拦你,回家去好了!”

二愣子战将顿时火大,瞪圆眼睛,蹭蹭朝着宋歌大步窜了上来。

“大牛,别乱来!”边上的将领拉都拉不住,被他夺路冲了出来。

二愣子大牛还没走到宋歌身前,小可怜一声吼,拦住了他的去路,他握着拳头,盯着小可怜,揣摩了一下实力,心中胆寒,不敢再上前,口中骂咧着宋歌:“那你问个屁啊,不能行军前进,又不能原地扎营,那不就只有后退回京了吗?”

宋歌站了起来,“谁说就只有后退一条路了,本帅还有一条路可供选择,但是需要诸位将军的支持!”

副将王厚沉默不语,紧紧盯着主帅宋歌的脸颊……

大军整编

大牛大声道:“什么需要诸将支持?尽是屁话,你是大将军,说出来,谁敢不从?”他心中不爽,尽挑宋歌的刺。

“好!”宋歌大声说道:“因大雪封路,大军无法前行,因而,本大将军决定,在大军中挑选强壮而且好战士兵,先行前往河湟重镇,大军则在原地候着雪晴后再拔营前进。”

王厚听了,站出来说道:“大将军不可,此乃违抗旨意而行!”

刘仲武听了,立即大声反驳:“王将军此言差矣,将在外,以兵事为重,君命可暂不执行。大军行至边疆,乃是因为边疆战事紧急,是保家卫国之需要,如今大军受阻,无法及时赶往边疆参与战事,大将军以奇兵突袭而去,正合兵法,有何不可?”

王厚反击道:“圣上怪罪下来,谁人担当!?”

看来,王厚并非这么好糊弄啊!宋歌心中暗思,狗日的刘仲武,为了让老子下定决心,又阴了老子一刀,下次有机会,一定捅一刀回去才罢休。呃,可话说回来,刘仲武并没有恶意!

刘仲武道:“大家都是行军打仗之人,骑上战马就不知道是被敌人挑于马下还是能够自己安然下马,生死本就系于一线,何必追究谁的责任?自然是共同承担!”

宋歌既然下了这个决定,那就是豁出去了,于是大声说道:“所有责任,我宋歌一人,全力担当!诸位只要追随我宋歌去边疆杀敌就是!”

这时,倒是那个二愣子战将大牛突然大声说了起来,“对,我支持大将军,冲上边疆杀敌!老子两年前去了一次边疆,西夏兵的屁股都没摸着,就说和解了,闷死人,回来还封了个八品官,你说郁闷不?和发小一说此事,都被发小取笑说我这官是朝廷送的呢!”

各位将领被大牛这么一说,倒激起了不少的斗志,能够站到这里的,大都是有点本事的,对自己功夫颇为自负的小将,纷纷表示愿意早日上战场杀敌。

见到人心所向,王厚也没有再说话,只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宋歌接着命令道:“诸将听令:限二个时辰之内,告知所有士兵,‘大军将在原地扎营,等待雪晴后再出征’,同时让士兵主动报名,然后筛选强壮善战士兵,报上名册,午后组建先行队伍,提前出发前往边疆杀敌。”

诸将异口同声,“是!”

宋歌继续道:“还有,骑兵营若有不愿前往边疆的士兵,战马统统上交给先行队伍,另外,驮拉粮车辎重等马匹,同样全部上交给先行队伍!”

“是!”

“那好,诸将立刻执行,不得有误!”

诸将纷纷退出了帅帐。

刘仲武刚要走出去的时候,宋歌叫住了他,“刘将军,你等一下。”

刘仲武停住了脚步,回了帐内,“老弟,还有什么吩咐?”

“你说王厚不是和太监梁师成一伙的?”

“他们确实不是一伙的!”

“那你看王厚的态度,冰冷的很,我猜测把他留在管理大军,恐怕不安生啊!”

“王厚是大将,有这种反应很正常,那些盲目追随的,其实都是不知死活的二愣子。”

“大哥是不是说我宋歌也是二愣子?”

“呵呵,那我刘仲武也是二愣子!放心,你这位兄弟,是我刘仲武二十年来最看得上眼的人物了!大哥既然给你出了这个主意,就决不会让你失败而归!”

听了刘仲武这么说,宋歌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多谢大哥!”

刘仲武笑了一下,“放心,王厚只是还对你不了解,不够相信你而已。你只管给王厚下命令就是,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不会置命令于不顾,肯定会在这里掌管好这些草包似的士兵。”

宋歌重重地点头,“嗯。”

……

两个时辰之后,各部将报上了原意先行出征的士兵名册。

宋歌粗略计算了一下人数,只有三千多一点,这和宋歌的心目中的数据少了许多,他本以为,怎么也有个五六千人吧!

近三万人马,居然只有近十分之一的士兵原意去上阵杀敌,真是一个悲剧。大宋朝的悲剧!

大部分的战将,倒是都原意去,当然也有几个战将,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表示不愿意去,副将王厚就是其中之一。

这支大军,共有骑兵二千人,也就有战马两千匹,再加上各类粮队、运输、驮拉的马匹,一千余匹马,倒也勉强凑够了先行队伍的所有坐骑。

如此一来,先行队伍正好每个人都有马骑,等于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

……

当这支队伍站立在宋歌的面前,宋歌才真正感觉到了军人的风范!

大雪仍然纷纷扬扬,士兵们往雪场上一站,错落有致,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肃然,一股萧杀之气势,滚滚透了出来,仿佛能够融化天地间的积雪。

宋歌扫视了他们一眼,相当的满意。

刘仲武站立在宋歌的边上,轻轻地说道:“这支队伍,虽然只有三千,战力却比整个大军要强上数倍!”

宋歌点了点头。

刘仲武又说:“这次组建先行出征的队伍,其实是对整个大军的一次整编。如果有了这样的编队,大军跟不跟上前线,都可与敌人一拼。但若不经整编而大军整体而上,完全是一窝草包!”

宋歌听着刘仲武的话,深信不疑,确实是这样的,没有这次整编,即使三万大军一哄而上,也是一堆毫无战力的废物!

……

再上征程

宋歌再次审视了眼前的这支士兵,大声说道:“兄弟们,你们都是好样的!现在,每人有序领取马匹,未时,再次集合出发!”

刘仲武接着道:“兄弟们,每个人给自己的马的马蹄上裹上破布,再在外面包上稻草。”雪地上行走,既保护马蹄受冻,也不至于打滑。

然后,宋歌对站立身边的王厚命令道:“王厚听将令。”

王厚急忙高声答道:“末将在!”

宋歌命令:“命你在原地管辖大军,等候雪晴,雪晴冰融之后,再行军前往边疆。”

“是!末将听令!”王厚领命而退,他退回了大军的营帐,这时,他的一个心腹悄悄来到他的身边,在无人看见的时候,拿出了一个东西递给他,“将军,这是在监军大人的营帐内找到的。”

王厚接过来一看,只见是监军梁师成写给皇上的奏折,奏折上添油加醋地写着大军主帅宋歌不听圣令,贻误战机等诽谤之言。

王厚把奏折放入了自己的怀里,对心腹说道:“可有他人知道此事?”

心腹摇了摇头,“没有,属下无意之中翻到,感觉很重要,就立即前来报告将军。”

“嗯,做的很好,此事不可告诉任何人!”

“是!”

“好,下去吧,领二十两赏钱。”

“多谢将军。”心腹喜出望外,退走了。

王厚却陷入了深思……

没一会,就陆续有士兵已经整装待发,站到了宋歌身前的空旷的雪地上。

宋歌对于他们这样的速度感到满意,这样才是军人的作风!

他骑着小可怜,在士兵中间游走,突然,他看见了李莽也在其中,正挺着胸膛,笔直地站立在中间。

宋歌跳下小可怜,来到李莽身前,用拳头擂了擂他的胸膛,“嗯,够强壮!”

李莽纹丝不动,高声说道:“多谢大将军夸奖!”

“冷吗?”宋歌帮他打掉了帽子上的雪,问道。

“不冷!”李莽更加挺直了胸膛。

“好样的!好好上阵杀敌,等回京城,本大将军帮你把你的阿娟娶回家!”

“多谢大将军!”

……

半个多时辰之后,队伍重新站到了雪场上。

然后,队伍进行了简单的分队,二十几个战将,各分到了一百多名士兵,编成小队。各小队队员之间要求相互帮助,令行一致,统一行动,共同作战!

一切都准备完毕之后,已是未时末尾,申时即将来到,宋歌站上高处,作出征前动员:

“兄弟们,你们是大宋朝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从来不怕打仗,敌人胆敢前来挑衅,我们就要把他们打倒在地,再不让他们爬起来!兄弟们,你们是去保家卫国的,是去保卫自己亲人的,是去战斗的,不要害怕死亡,每个人终究都将死去,真正的男儿,死在战场比死在床上要光荣的多!兄弟们,去战斗吧,战场上有你们不屈的精神,有你们想要的荣誉,有你们渴望的一切……”

士兵们热血沸腾,高声齐呼,“战斗,战斗——”

“好,出发!”宋歌大呼一声,骑上小可怜,走下高台,再次踏上征途!

是时,狂风卷起雪花,漫天舞动,前方一片茫茫……

小可怜奔的很快,瞬间已带着宋歌消失在了茫茫的白幕之中。

战将和士兵们毫不迟疑,立即跨上战马,打马前行,马蹄扬起漫天飞雪……

林冲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情,他骑着一匹马,又牵了一匹马,纵马来到一处山林之间,从一棵树上解下了一个大袋子,绑在了那匹空马的背上,再拉着马,赶上了前行的队伍。

袋子里装着的,正是监军梁师成!这可怜的监军,有的苦头吃了!

……

这一支先行队伍,个个都是汉子,又都骑着马,行军很快,当夜就过了洛阳,第二日临近傍晚,已穿过了陕西。

晚间,刘仲武来到了宋歌的营帐,“老弟,估计明日天黑之前,就可以到达河州城。”

宋歌晚间修炼大棒周天,白天行军,精神非常好,听了很高兴,“这样,明天晚间,就可以战斗了!”古代的战场,宋歌还没真正见识过,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刘仲武道:“一旦进入河州境内,我们就不能再随意贸然前行,必须派人在前方打探敌情,才可以继续行军。”

“哦,还要这样啊!”宋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刘仲武倒是见怪不怪,他打仗二十多年,每次朝廷派来的文官老大,都是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像宋歌这样能够通情达理的,即不错了,有的文官来了,牛逼哈哈,拿出皇上的布阵图,不管地形不管战况,布下了阵,结果被敌人骑兵一冲,立即分崩瓦解,“河州现在被西夏攻击,守将王猛只在河州城中坚守,等待朝廷救援。我们这支队伍虽是奇兵,估计西夏的密探也不会探到我们会这么快即到了河州,但还是小心为好,防止中了西夏的埋伏。”

宋歌一想,貌似古代打仗是这个样子的,看来自己的确是外行,“哦,派谁去打探敌情合适呢?”

“修武郎林将军有勇有谋,是个合适的人选。”

“林冲?”宋歌也看的出来,林冲在战场上,哪方面任务交给他都合适,只是如果林冲去了,自己身边,没个人保护自己啊!他自己可是没有武功的,修炼的这大棒神功,也不增长功力!万一自己身边跳出个西夏兵,用刀砍自己的话,避都没法避。

刘仲武看出了宋歌的担心,“老弟放心,只要把敌情打探清楚,我们这支队伍进入河州城不成问题。”

靠,你刘仲武诡计多端,说话神出鬼没,谁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啊!宋歌腹诽一顿,但还是答应了,“好吧!就让林冲带领他的部下,前方打探敌情。”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个人的安危应该放到一边。

怎么说,他宋歌也是个热血儿郎!

进入河州

当即,宋歌叫来林冲,组建了由二十名成员组成了探查小组,成员是林冲选的,其中就有李莽。

探查小组在林冲的带领之下,趁着夜色,立即启程执行任务,并将以每一个时辰一次汇报的形式,把前方的情况告知主帅宋歌。

同时,刘仲武安排了守夜执勤士兵,竟有将近百人。而且在一个时辰之后,探查小组的第一个信息,报于帐下:前方十里安全,并没有西夏士兵出现的痕迹——

宋歌听着帐下士兵雄浑高亢的报告声音,突然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刚才,他对于战争的概念,还是一抹黑,以为带兵上去前线,敌我相见,砍来砍去,谁胳膊粗脖子硬,谁就是胜利者!

真正的战争,绝非战场上冲杀这么简单!

……

一夜无话,直到清晨,都没有任何关于敌情的报告。

天微微亮,宋歌修炼完毕,起身来到帐外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整装待发,虽然这群士兵大多数没有打过仗,但他们都是渴望能够真刀真枪与敌人对战的士兵,每个人身上都留着滚烫的热血,对于即将进入战场,他们都相当的兴奋。

宋歌精神倍增,不再迟疑,跨上小可怜,“出发!”带领众将士,踏起滚滚的飞尘,消失在了茫茫路途之中。

上午的行军速度也挺快,有了探查小组的信息报告,宋歌的心里感觉踏实多了,而且,要不是林冲当了探查小组的头领,他的心里觉没有这么踏实,看来,选对人了!

宋歌不得不再一次佩服刘仲武,在行军打仗方面,刘仲武确实是个高手,宋歌要跟他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上午过去,队伍早过了天水府,逐渐进入了河州地界。

河州,是历史上河西走廊的重镇,本是个繁华富庶之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长安之西的第一要塞。后来由于李元昊脱离大宋,建立西夏国,断绝了与大宋的交往,本就衰落的丝绸之路,就此断绝。而河州作为两个交界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你挣我夺,常年经受战乱,繁华富庶早已荡然无存,成了千里遍野无人烟的穷乡僻壤。

宋歌带领众将士,奔走在崇山之间,他们并没有走宽阔的官道,而是选择了山间的小路,三千将士,只要隐蔽做的好,并不会引起西夏军队的注意。

这是刘仲武建议的,准备给西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宋歌采纳了这个建议。

午后,队伍的行军速度放缓,如果继续奔袭,晚间就可以到达河州城下,但是,这样目标太大,很容易成为西夏奇袭的目标,而且只有三千士兵,要是被埋伏或者夹击,伤亡将非常的惨重。

同时,探查小组在午时,报告了一条敌情的消息,前方三十里,一个叫做三合乡的地方,出现西夏军队,人数大约五千,正在扫荡村庄。

刘仲武道:“河州之南,西夏军队没有作防御准备,却在安然扫荡村庄?看来,王猛这窝囊废,窝在河州城里,好久没有出来了!”

吕深显现在已是光明正大在队伍之中,行使军师之责,他说道:“此次西夏出兵六万,前来骚扰大宋,王猛将军以区区河州之不足二万兵力,还能守住城池,已属十分不易。”

宋歌却对刚才扫荡的概念很感兴趣,问道:“什么是扫荡?怎么扫荡?为何河州之南就不能扫荡呢?”扫荡貌似解放前鬼子兵干过,这个词放到大宋朝,他还真想弄明白。

吕深显道:“西夏兵来犯大宋,都有掠夺我大宋财富的想法,每次大宋边疆城池被占领之后,他们就会扫荡城市和村庄,抢夺烧杀,无恶不作。但是,如果还有大宋军队在抵抗或者反击的话,他们肯定无法扫荡,现在他们居然到河州的南边来扫荡农村,说明他们在这附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大宋军队的抵抗了!”

烧杀抢掠?!果然和鬼子兵是一路货色!宋歌说道:“那么大宋百姓岂不是遭殃了?”

吕深显沉吟道:“这就是战争啊,百姓遭殃,还不是国家积弱的缘故。大宋经济强盛,然而不重视发展军事,而且军事政策,军队用人方面,都有欠妥之处,以致四处受外国攻击,长年赔款,大宋颜面扫地啊!”

这话说的,倒是暗合后世伟人‘落后就要挨打!’的名言!

宋歌说:“我辈应当上奏圣上,积极发展军事,才能在与外国的交往之中,高人一头。”他觉得,以现在大宋的实力,要是发展军事,扮演世界强者的角色,应该不会很困难吧!怎么说,也应该比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强啊!

吕深显说:“是该如此呀!只是,圣上又如何会听的进去呢?”大宋的皇帝,只想着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对于其他,毫不关心。

宋歌说:“以后,在下倒愿意去试一试!”现任皇帝赵煦很快就要挂掉了,接位的是蔡王赵似,这蔡王是他宋歌从蔡州设计才接回京城的,相当地熟悉,而且这家伙沉默寡言的外表下,是一颗躁动的心,或许会有一番作为也不一定!

吕深显听宋歌这么说,给宋歌鞠了个大躬,“那就拜托宋大人了!许多关心国家安危、百姓疾苦的仁人志士,都渴望哪一天大宋朝的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