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歌-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托山会意,点点头,转眼在人群中寻找张封,视线之内已经没有看到张封的身影,“兄弟们,张封哪里去了?”
大伙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哪里去了,只有其中一个教友说道:“张哥刚才挤出人群,出大门去了,具体去了哪里,却不知道。”
高托山思考了一下,说道:“算了,走了就走了吧!现在,大伙各自散了吧。”
然后立即转身对宋歌说:“宋公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宋歌道:“耽搁了这么多时间,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但也必须尽力去做。高兄,你立即快马去鄞县上塘镇通知摩尼教会的头领们,让他们尽快撤离。而我则回去在半途中拦截住官兵,看看能否拖延一下他们前行的时间。”
高托山道:“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不再迟疑,立即牵了快马,疾驰奔向鄞县,两人起先同路,半个时辰之后分道扬镳,宋歌朝鄞县县城而去,高托山朝着鄞县上塘镇而去……
围剿摩尼 (3)
太阳已经下山,夜幕逐渐收拢,又一个夜晚降临了。
宋歌并没有直接去鄞县西郊,他知道宗泽等不及,肯定已经出发了,他来到鄞县县城与上塘镇的路上,去寻找宗泽带领的厢军。
宋歌找了许久,几乎围着上塘镇跑了半圈,终于在小可怜晚上敏锐的感觉的帮助之下,上塘镇的东北方向,才找到了宗泽的厢军队伍。
由于宗泽带领的队伍是秘密行动,即使晚上行军,居然没有点起火把,而且,宗泽并没有直接前往上塘镇,而是绕路来到了上塘镇的东北方,这才趁着黑夜,往上塘镇进发。
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宗泽带领的这股厢军,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战术素养,行军悄无声息,旗帜整齐不乱,很有一股军人的气势。其实,在大宋朝,厢军本来就不是正规队伍,只是比后世的民兵稍微高级一点点的正规军,根本不负责打仗的任务,只负责一些治安等事情,如果当地有禁军驻扎,则为禁军做后勤工作。而且由于招收了太多当地的地痞无赖,厢军根本就是一团散沙,一群乌合之众。按照宋朝文官节制武官的习惯,各地的厢军照例由当地的知府统辖。
宗泽肯定是经过挑选,才选出的这一支两三千人的像样的队伍,但是,即使如此,能有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比一般的禁军还要优秀的队伍,的确也不容易。如此看来,宗泽对于带兵,确实有一套方法。
宋歌见到宗泽,先告了迟到的罪,“宗叔,小侄被私事耽搁,来的迟了,实在抱歉。”
宗泽道:“贤侄客气了,此次围剿本是本府的分内之事,贤侄即使不来,也是应该的,现在趁黑赶来,足见贤侄对此事的重视。此事机密,不出意外的话,本府可以一举擒获摩尼教在庆元府的党首。”宋歌的官职比宗泽要高,因而他虽然口称宋歌为贤侄,其实却还是以禀报的口吻说着这件事情。
宋歌假装说道:“此事会不会有诈?”
宗泽颔首笑道:“贤侄,这一点大可放心,本府不仅从被抓的摩尼教徒的口中得知了此事,另外还有眼线报告说上塘镇这几日形迹可疑的人活动频繁,因而,估计此事不会有错。”
“哦。”宋歌点了点头,寻思着如何拖延住宗泽的脚步,“那么,要不要再派人去上塘镇探查一番呢?”
宗泽道:“不用了,军队已经带了出来,再即使没有摩尼教首领的聚会,也要去围剿,何况此事有十之八九的把握。”
宋歌说:“宗叔,小侄是说小侄可以去帮你侦查一下,看看上塘镇上的摩尼教徒的现在情况,并回来报告给宗叔。”
“此事太过危险,怎么能劳贤侄大驾呢?何况,上塘镇里早已经有了本府安插的眼线,摩尼教徒若有风吹草动,都逃脱不了他们的视线!”宗泽说着,突然看到远方上塘镇的夜空中升起了一点闪亮的烟火,紧接着又是两点稍微暗弱的烟火出现在夜空。
“一明两暗!不好,摩尼教徒有了异动,事情有了变故!”宗泽疾呼道:“王捕头,快,立即带领突击队伍,急速强行,尽量先不要硬碰硬,拦住摩尼教的后路,将他们往这边赶将过来,大军拦住,前后夹击,捉拿罪犯。”
王捕头抱拳大声道:“是!”急速奔向前方,对着前头的一个部队喝道:“突击队伍的兄弟们,跟着本捕头,冲向上塘镇,捉拿摩尼教的首领,统统赏银升官!”
“好!”突击队伍回以一声响亮的吼叫声,看来,这支突击队伍的战斗欲望很强烈,是一支好队伍。
然后,前方很快就想起了噪杂的猎猎的脚步声,王捕头带领突击队伍,奔向上塘镇围剿摩尼教去了——
宋歌猜测摩尼教的异动是高托山到了上塘镇,并告知了官府围剿的事情,可是,他却没能阻止宗泽带领的厢军的行进步伐,现在怎么办呢?方腊,他是必须要救的,于是当机立断,立即对宗泽说:“宗叔,小侄也一起去!”
宗泽阻止道:“贤侄别去,很危险!”
“既然兄弟们不顾危险,为了大宋朝奋不顾身,那小侄又何惜自身的性命呢?”宋歌说的大义凌然,然后指着胯下的小可怜对宗泽说道:“宗叔放心,小侄有这头山豹的保护,安全的很!”
宗泽当然很不放心,毕竟宋歌是当今枢密使,万一有个闪失,他这个小小的知府可担待不起啊,“宋,宋大人,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妙呀!”
宋歌对着宗泽笑了一下,“宗叔放心,小侄去了。”不再顾及宗泽的阻拦,一拍小可怜的后背,小可怜疾驰前去。
……
准备逃离
上塘镇是一个古镇,虽然不算很大,但是也有两条小街横竖交错,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把小镇分成了五六块,七八百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密布在镇上,各家各户院落纵横,巷子深深,要是用来掩藏隐蔽,的确是个好去处。 摩尼教选择这个地方当做聚会之地,也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按照约定,傍晚时分,摩尼教的左护法白云飞,来到了鄞县的上塘镇,与庆元分舵的分舵主陆行儿,还有四位堂主方腊、秦飞、卢虎、黄勇,商议如何在庆元府大张旗鼓地开展教义宣传以及教徒的发展壮大等事宜。 白云飞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相貌堂堂,身形高大伟岸,一袭白色长袍,飘然而至,仿佛一个传说中的侠士。当他走过上塘镇小街,走进秘密碰头的房子,看到庆元分舵的头领们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们,赶快撤离,上塘镇已经被官府盯上了!” 陆行儿惊诧地问道:“此事非常隐蔽,白护法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白云飞道:“从街上几个乞丐及买卖人的眼神中看的出来,他们并非真正的买卖人以及乞丐,故而认为我们的踪迹已被官府掌握,必须想办法安全撤离。” “啊——”陆行儿脸色一变,“真有此事?” 白云飞点了点头。 方腊冷着脸,说道:“傍晚我走进镇子的时候,也感觉到了!” 陆行儿埋怨道:“方兄弟,那你怎么不早说呀?” 方腊依旧一副冷面孔,“因为当时我还不能肯定,直到现在才肯定!” 陆行儿也来不及责备方腊,当然他也知道方腊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必要去责备他,于是对白云飞道:“白护法,既然你看到了官府的人,为何还要踏入上塘镇,怎么不立即转身迅速离开呢?关于商讨教会的活动事宜,可以下次再安排。” 白云飞摇了摇头,朗声说道:“这里有我的兄弟们,我怎么能够单独逃命而不顾兄弟们的安危呢?今日我白云飞来到庆元府,那么,庆元分舵的所有兄弟的命运,都是与我白云飞息息相关。” 陆行儿问道:“那么白护法,我们现在就先撤离?” 白云飞点了点头道:“嗯,撤离!但是也不能着急,先等一会,让官府盯梢的人以为我们毫无擦觉,然后我们大伙分成两三人一组,天黑之后,悄悄从四面八方溜出城去,人员分散,只要出了上塘镇,即使被官府盯梢者发现,也容易逃出升天。” 陆行儿道:“好,就按照白护法的意见办!”说完,立即叫来所有在场的摩尼教徒,分派人员及路线,为顺利撤离做准备。 天逐渐黑了下来,正当这些摩尼教的头领们准备分散撤离的时候,一匹快马来到了摩尼教头聚会的小巷子里,从马上跳下一个中年男子,正是张封。他毫不迟疑,推开摩尼教头领们聚会屋子的门,走了进去,并立即大声喊道:“陆分舵主,大事不好了!”
准备逃离(2)
白云飞见到怎么突然就闯进一个人来,暗道不好,叹了口气问道:“这是谁?怎么这么冒失呀!” “他是庆元分舵的一个教徒。”陆行儿回到白云飞的话,转而对张封道,“张封哥,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白云飞却立即开口说道,“先别说了,兄弟们,刚才的逃走计划取消,重新制定一个新的计划:大伙合力冲开一个突破口,杀出重围。” 陆行儿莫名其妙地问道:“白护法,刚才你不是说这样不好吗,怎么又变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冷冷的声音答道:“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到来!”说话的人当然就是方腊,没人说话像他这样冷,只见他用手指着张封,“他吸引了官府的盯梢!” 张封对于方腊这种对人的态度,非常的反感,以至于混迹在他的手下,总不是滋味,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干翻他,自己取而代之。正因为他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这才有了在奉化西店镇的那一出戏,他诬陷方腊投靠官府,出卖教会,并阻止高托山前来告知头领们聚会,就是希望在官府的围剿之中,杀掉方腊! 可是他的阴谋在宋歌和高托山的合力解决之下失败了,因而他毫不迟疑,抢在高托山之前,立即快马赶来鄞县上塘镇,把这件事情告知头领们,以为得到了一个大功劳,教会领导就能够原谅他的过错。不管怎么说,他对于摩尼教是真诚和虔诚的。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心却办成了坏事! 白云飞接着说:“方堂主说的是,因为这个教友匆匆而来,肯定被街上盯梢的官府人员知道了,士兵们见到这么一个行色匆匆的教友进了我们碰头的地方,肯定会警觉起来,因而我们刚才分散官府注意力的一切努力,都已经白费了。因而此时出去,如果大家分头行动,势必被官府轻易地分头盯梢,各个击破,从而伤亡殆尽。现在只有凝聚在一起,一同出击,虽然会有伤亡,可是如果趁着官府的大队人马未到之时出手,想必也能够冲出去!” 陆行儿狠狠地白了张封一眼,吓的张封脸色铁青,低下头颅不敢抬头。 倒是白云飞真正地对摩尼教的教义领悟深刻,把‘相亲相爱’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但是,这位教友也是一番好意,并没有过错,我们不应该责备他,而是应该感激他!现在,就请这位教友和大家一起,冲杀出去吧!” 张封其实并不是一个头脑特别清爽的人,不然,摩尼教又怎么会不去重用他呢!而且,他对于庆元分舵权利的觊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方腊的手下,而方腊冷冰冰的面孔,仿佛别人永远欠他钱似的,他看见别人不对的就批评,从不留情面,张封是教会元老,资格老,事情多,总会出现一点点小毛病,小瑕疵,总是受到了方腊冷面孔的袭击,因而张封才谋划着要弄死方腊,夺方腊的位置。
准备逃离(3)
此时,他听了白云飞的表扬,顿时又开心了许多,兴奋地看着白云飞,脸上泛了浅浅的红光。 摩尼教到上塘镇聚会的除了六个头领之外,还有二十几个教徒,加起来总共也有近三十人,在白云飞的指挥之下,大伙手按腰间的武器,同时走出屋子,向外行去。 官府的盯梢者都是在士兵里面意识良好伸手不错的士兵,从张封匆匆忙忙地疾驰飞奔进入摩尼教聚会的地点开始,立即意识到可能有变故发生,严加防范,时刻盯梢,生怕摩尼教徒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白白丢掉了这一份功劳。有了这份功劳,他们或许就能荣升为禁军,享受到更加高昂的薪俸。 他们见到摩尼教徒气势汹汹地出来,知道了摩尼教徒准备提前撤离了,负责发送信号的士兵,立即向天空放出了‘形势有变’的一长两短、一暗两长的烟火信号! …… 宗泽看到了信号烟火,立即派出三百人的突击队伍,由王捕头带领,火速前往上塘镇,狙杀及驱赶摩尼教徒往大军的方向而来,再行捉拿与斩杀! 宋歌为了要救方腊,不顾宗泽的阻拦,骑在小可怜上,很快就跟上了突击队伍。 这支突击队伍,虽然不是骑兵队,但是速度奇快,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堪比大宋京城禁军精英部队。 五六里路程,很近很近,对于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来说,没一刻钟,即冲进了上塘镇。 上塘镇里,械斗已经开始,在上塘镇盯梢的士兵,足有三四十名,在人数上,双方差不多,士兵稍占优势,但是在战斗实力上,士兵却差了不止一大截。 摩尼教左护法白云飞,庆元分舵主陆行儿,以及四个堂主,武功都很不错,他们六个人当做子弹,在前方冲击,后面的队伍配合保护边沿,没冲击几下子,那些盯梢的士兵就被杀了七八个,而这些摩尼教徒,只有三四个受了轻伤,并没有一个死亡。 士兵们见对方凶猛,立即后退,避开了他们的锋芒,但是却没有放弃,只是在他们的四周游斗,阻止他们快速地逃离上塘镇,并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援军很快就到了! 庆元府王捕头带领着突击队伍,很快在上塘镇里找到了摩尼教与士兵盯梢者战斗的地方,并立即指挥突击队员们,朝着摩尼教徒与士兵们战斗的方向,围拢了过去。 王捕头看到总共才二三十个摩尼教徒,自己带的这伙突击士兵,有近三百人,他寻思不管在人数以及战力上,肯定占有很大的优势,因而就没有听从知府宗泽的吩咐,驱赶他们去后方的大军,而是准备围攻他们,直接消灭他们甚至活捉他们,捞取胜利的果实。 宋歌骑在小可怜上,跟在后头,并寻思着如何救一救这些摩尼教徒——
对决方腊
王捕头见到摩尼教徒就二三十个人,而突击队伍有近三百名士兵,以为一哄而上,三下五除二,定能很快把这帮摩尼教徒斩杀殆尽。 实上,他高估了突击队伍的战斗能力,低估了摩尼教徒的本事。当突击士兵冲过去以为能够随意杀死摩尼教徒,抢到功劳之时,冲在最前头的几个人,却早已被白云飞、陆行儿、方腊等人手起刀落,斩杀在了血泊当中。功劳没抢到,小命先丢掉了! 王捕头也算是老江湖了,看到了这种结果,立即认识到了自己因为贪功速胜导致的失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不敢再有大意:这些摩尼教徒,虽然人少,但是战力绝对不弱,突击队伍的士兵满盘散沙似的一哄而上,单打独斗肯定不是这些江湖人士的对手,会死的很难看!只有按照知府宗泽的既定战略方针,驱赶并引诱这些摩尼教徒往东北方而去,让他们撞上知府宗泽带领的几千名厢军,那么,这二三十个人,肯定会在厢军的一通乱箭之下,一个个都变成刺猬。 于是,王捕头纠正自己的错误,阻止突击队伍继续进攻,而是让他们退回来列队站好,由西南方向阻挡摩尼教徒的退路。 突击队伍的士兵经过集体训练,行军列阵是他们的强项,相互配合,同进共退,非常具有战斗力,虽然在这样的巷战上,少了灵活机动,非常不方便厮杀,几乎无法杀死这些摩尼教徒,但是却能够保证这些士兵不会随意死亡,并且可以阻止摩尼教徒轻易从这里冲杀过去,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摩尼教徒往东北边逃窜,就算完成任务。 宋歌本也以为双方实力悬殊,摩尼教肯定顷刻之间被捉拿、被斩杀,正寻思着如何为方腊求情呢,没想到突击队伍在乱哄哄的巷战上,根本就不是摩尼教徒的对手! 现在王捕头调整突击队伍的战斗方式,显然是明智而且最有用的方法,摩尼教徒想要一起冲过突击队伍,肯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北边防守薄弱,只有几个盯梢士兵在那一侧,是逃窜的好去处,可是如果他们一旦往北逃离,则很快就会与宗泽的厢军面对面。 摩尼教徒只有二三十个人,就是再牛逼,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也不可能与二三千个士兵对抗,一阵乱箭招呼过来,估计就全部死的不成样子了! 看到这里,宋歌寻思着,按照今晚这样的形势,对于这帮摩尼教徒来说,想要全部逃脱,几乎比登天还难了,如果不是全部死亡,能够活着离开几个,已是万幸。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必须让他们认清当前的形势,不要再顾全所有教徒,合力突围,而是选择各自逃命,那么大伙往四周散去,武功高一点的,或许能够逃脱士兵以及盯梢的截杀,安全脱身;不然,十有八九死光光。 摩尼教徒一边战斗,一边往后退回到了刚才聚会的巷子里,然后逐渐往巷子的另一头撤去。突击队伍的士兵则分成好几股,列阵与一直在上塘镇的盯梢者一起,步步进逼——
对决方腊(2)
宋歌没有跟随士兵的脚步前行,而是向后转了出去,寻找弄堂穿到那条巷子的后背,看看能否与方腊接触一下,给他讲一讲现在的状况,使他们下定决心分散撤退,逃几个人是几个人! 可是,当他绕道后面弄堂的时候,那里也有两个盯梢的士兵,在后看远远地看着摩尼教徒且战且退。 宋歌无奈,对其中一个盯梢者说道:“兄弟,冲上去,背后偷袭贼寇!” 这位盯梢者摇摇头说:“兄弟,这种功劳,还是不要抢的好啊,去了白白送死!我的任务,看牢就行。” “你不去我去,看我消灭他们!”宋歌吹了一头牛,双腿一夹小可怜,奔跑着朝摩尼教徒而去,肩膀上的小猴子,以为有热闹看了,兴奋地吱吱叫。 这位盯梢者急忙伸手去拉,“喂,别去送死啊!”可是小可怜早已经奔出去二十步之外了。他看着宋歌的背影摇了摇头,似乎看到了一个死亡的尸体。 小可怜冲到离摩尼教徒们只有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看着他们慢慢地往后退过来。 后面有两个摩尼教徒看到了宋歌,擒住钢刀跳了过来,口中喊道:“找死!”就朝着宋歌的脖子上劈了下去。 小可怜对付这两个小混混,还是绰绰有余,避过他们的钢刀之后,伸出前爪,扇了两下,把两人手中的钢刀打飞了出去。 两人一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小可怜,转身就跑。 宋歌轻声喊道:“小可怜,抓住一个!” 小可怜猛地往前一扑,把跑的慢一点的那一个摩尼教徒扑倒了。 摩尼教徒摔的满口是血,转过身来,看着张牙舞爪的小可怜,用手使劲地乱拨,哇哇大叫。 宋歌还假客气一通,“哎呀呀,兄弟,伤的这么重啊,要不要去买个大号的创可贴,把你的嘴巴贴上呀!?” 这名教徒不住地往后退,然后大叫着转身逃离,他的叫声很快就吸引了另外的摩尼教徒们的注意,他们本以为背后没有敌人,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付前面的敌人上,没想到背后还有强敌,于是好几个人都转过了头,看背后的强敌是谁,该怎么对付? 方腊也回过了头,看到居然这所谓的强敌原来是宋歌,就大步走了出来,指着宋歌,冰冷地说道:“原来是你,你也与我们为敌?” 背后有盯梢者在看,宋歌当然不能对方腊说,‘我是来救你们的——’,这样的话,除非把那两个盯梢者给杀了,不然自己的枢密使的职务迟早有一天要被撤职! 为今之计,只能先应付一下方腊,借机向方腊说出其中原委,当然,方腊这鸟人眼眸这么冷酷,宋歌还真有把他抓起来,扇他几个耳光,让他变一变眼神的想法,“方腊,我宋歌是官,你们是寇,双方势不两立,当然是敌人!” 方腊睥睨宋歌,手中钢刀亮出,“好!那方某就让你——死!”
对决方腊(3)
宋歌心想,这鸟方腊的确六亲不认,老子好歹也是他的妹夫,是他外甥的老爸,居然一说是敌人,就立即要老子死,太可恶了! 可恶归可恶,宋歌也不得不小心应付,他还不知道方腊的武功到底怎么样呢?但是他还是觉得方腊就算越厉害,凭着小可怜的雄姿,应该不至于很快落败吧!于是笑着说道:“有本事你来试一试呀!” 方腊再一次冷眼看了看宋歌,见宋歌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说道:“既然是你自己真不想活了,就别怪方某不客气了!”说完,挥舞着金环大背刀,冲了过来。看来,他还是给了宋歌一个后悔的机会,只是宋歌不要而已! 方腊舞起大刀,每一个挥舞之间,仿佛都带有淡红色的光晕在跟随着舞动的大刀游走,自有一股威慑的气势存在。 宋歌这一年来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自然看的出来方腊武功之高,应该要比林冲要高了一个数量级别,唉,想轻易捉住方腊,扇他耳光,估计很难啊! 小可怜立即感受了对方的强悍,凝神对敌,见到方腊的大刀第一次乘风破浪似的横斩而来,不敢伸出前爪去阻挡,只得侧身避过,避过之后,也不敢随意去拍方腊的手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