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屯粮-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那么麻烦。这事不是你妈亲自联系你,那就代表着他们清楚你不点头光从你妈那边入手是没戏的。你妈那孩子我清楚,一走这么些年是狠心了点,可也不是仗着生了你就跑过来让你养她的人。你跟你妈、你兄弟该处处,离你姥姥家远点就行了。至少我印象里他们全家都是见钱眼开的主,你妈没把你给她钱的事情告诉娘家,那也是防备他们惦记。他们这边要是真看你没戏了,弄不好又会算计给你妈找婆家。真有那天,你该帮还得帮。”
  好歹也当过爷爷的儿媳妇,爷爷再怎么怪她,也是想看她好。至少现在看得出来,她是想摆脱娘家控制的,林谦这个当儿子的,该帮忙还是要帮忙的。
  林谦是爷爷教出来的,想法上自然是高度一致的。
  林谦点点头,想想又道:“要是真见钱眼开的主……你说会不会以后直接找上门来让我养活他们?至少法律上,姥姥姥爷我还有赡养义务。”
  林谦这话是半开玩笑,毕竟根本不熟悉,突然出现在话题里,也是开个脑洞想一想。
  何阳轩笑道:“就你这脾气,不拿扫把扫出去算你心情好。”
  爷爷伸手点了点林谦的脑袋:“想那么多屁事有啥用,谁家是没儿孙了才让别人家孩子养活。你们不是一个姓的,谁养老也轮不着你。”
  至少对于农村来讲,不是一个姓的,就永远不是一家人,媳妇除外。在多数人的心里,女儿嫁出去,就只是亲戚。
  比如有些有手艺的人家,或是家里有什么祖传的宝贝,有个说法叫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女儿女婿是外人,传给他们就等于流落别人家了,儿子儿媳才是自家人。
  爷爷这边虽然没有这种说法,可是在农村,这点破事也改变不了。
  但凡这些年,林谦姥姥家对林谦有那么一点亲人该有的温情,爷爷这样的老好人也不会让林谦跟他们断绝来往。究其根本,还是他们自己当年就没留下退路,现在也别怪林谦绝情。
  村里又多了七个孕妇。不论什么条件,什么样的环境,在某些人眼中,生育繁衍依旧是头等大事,所以即便是今年这样算得上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在为了人类繁衍做着贡献。
  当然,为了生孩子是一码事,另一方面一个月里至少有七天晚上没电用,夫妻俩闲来无事,也就那么点事打发时间了。
  只是条件不好了,本来村里头愿意去产检的就少,以前一个孕妇去县里检查个两三次就顶天了,现如今家家户户钱都缩水了,加上地里减产了,也都舍不得花钱去做什么检查了。
  甚至有的人还言之凿凿的说,以前没那么多检查孩子照样生下来了,怎么现在孩子就娇贵了?
  同理,放在养孩子、教育孩子上头也行得通,选择性忽略了以前生产的死亡率和幼儿的夭折率。
  邻居刘家王英的肚子是一天比一天大,距离预产期也越来越近了。
  王英甚至已经没有合适的衣服穿了,还是刘婶手巧,家里还有几尺布,给王英量身做了两件合身的衣服。即便如此,那盖在衣服下的大肚子仍旧够吓人的,别说双胞胎,就是三胞胎也有人信。
  距离预产期还有十天,刘冬生先忍不住了,说什么也要带着王英去县里剖了。
  家里头存款不剩几万了,眼下这种时候顶不了什么用。好在家里头还有些粮食,又找到林谦,雇着林谦去县里一趟,将家里钱都带上,还在后备箱放了两麻袋的玉米碴,若是钱不够了,就拿玉米碴顶。钱没了往后再赚,总要让王英母子平安的把孩子生下来。
  何阳轩也跟着去一趟县里,这回刘婶跟上了,就留着刘叔一个人在家看家。刘婶有伺候月子的经验,跟上总好过刘冬生一个人手忙脚乱。
  五个人乘车一路往县里。何阳轩之前预料的不错,这回一路上畅行无阻,早前私设路障要钱的早就没了踪影。
  也不知道是警方知道了给处理了,还是遇到硬茬子挨打了。
  进了医院,剖腹产比正常生产省心的多,缴医药费的时候才知道,国家出台了最新政策,妇产科这方面国家报销百分之九十的费用,还补助两罐150克装的婴幼儿奶粉。
  而正常看病,对于农村户口来说,还是跟以前一样,按照农村合作医疗来报销,只是报销的条件降低了些。而所有公立医院的药价也在坚持跟以前一样,尽可能让普通人不会被看病问题所困扰。
  人家生孩子,林谦跟何阳轩俩人是没有半点关系的,他们这辈子跟这个也无缘。开车四处转转,瞧瞧没过来的日子里县里都有啥变化。
  街边的商店又开张了不少,有的还挂着甩卖的招牌,瞧着价格也开始逐渐降低了。
  往小区里头钻,好多楼层窗户上都贴着卖楼,看那些小广告,有的楼三万五万的就卖了。
  现在人太少了,什么价格都在涨,就是房子越来越不值钱了。相对应的还有车子,现在汽油买不起了,车子又多,很多人家的车子就是个摆设,平时舍不得开,若是从黄牛手里买汽油,开上一个月油钱比车钱都贵。
  这回车子往远处开了些,开到了以前的老街里。这县里的发展是波动的,县中心也变了三回。以前最西面是中心,最先发展起来的,可九几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换了地方,变成了以城东面为发展中心,大量投资都跑到了那边,现在老街里瞧着比乡里好不了多少。
  末世的前几年,县中心又要改成北面,不过这个改变还没到一半,末世来了,计划也就夭折了。
  林谦零几年上高中是在这边,可现在中学都迁走了,这边人更少了,平房比楼房还多。
  林谦过来纯粹是想看看高中时期的母校,结果到这边却瞧见了灯火通明,比现在的老街里还亮堂。
  林谦开近些才瞧清楚,那是一个个施工队在作业,打眼瞧过去,应该是在建温室。
  很快有人将车拦下来,开车的是林谦,林谦踩下刹车,按下了车窗。
  “干嘛的?”林谦开的是何阳轩的越野,一看就不是施工队的车。
  “我闲溜达。以前在这边上高中,本想过来看看。这是……咋了?”
  好多平房都拆了,那些老楼房还留着,只是现在光线昏暗,也瞧不太清。不过有的楼层有亮光,看来是有人住的。
  “这边不是你闲溜达的地方,赶紧走,以后别过来了。”
  “这边是谁包下来了吗?以后种东西?”林谦好奇又打听一句。
  “管着管不着,问那么多有啥用?这是政府工程,以后就知道了。走走走。”
  林谦也不是不知趣的人,倒车就离开了。
  开出来一会儿林谦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基地吗?
  何阳轩也在想,转头瞧见林谦笑得一脸了然。
  “你知道咋回事了?”
  “这是打算把人集中在一块养活,小面积吃大锅饭。到时候在温室里头种地不比零散着好管理多了?”
  对于国家来讲,如果真的面临连年的天灾,真的没有比吃大锅饭更好的办法了。
  而且对于吃大锅饭来讲,中国实在太有经验了。
  林谦前世往家赶,一路上遇见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基地,都是将小面积的人集中起来一边种东西一边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地方。
  不过这样的地方并不是强制性的,不愿意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生存基地?”
  “嗯。咱们国家还是挺有远见的,这会儿已经准备上了。”
  按理说,一年的天灾,一般人都不会想得太长远,只觉得把眼前坚持过去了就没事了。
  这样未雨绸缪,当年就开始往长远的准备,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十足十的安全感。
  “如果是温室的话,人口饮食应该能很快解决吧?”何阳轩道。
  “不一定,还是要看规模。不过咱们这边是小地方,应该不会太大,也不可能把全县的人都装进去。到时候宣传一下,也不见得所有人都愿意去。进入基地就等于资产公有化,至少粮食上面是这样,需要把粮食都交上去,然后等着分配什么就吃什么。享受惯了私有制,但凡家里粮食多点的都不会愿意去。不过创收是肯定的,基地内的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不大。”
  “咱们是肯定不需要的。不过那些没粮食没饭辙的人,那里好歹能活下去。”何阳轩点点头。
  最可怕的并不是什么末世天灾,而是饥荒。真到了没有粮食的时代,那才是人吃人的地狱。
  “想想也是,咱们这边可是黑土,占着这么肥沃的土地,只要脑子活也不容易饿死。”
  世上最肥沃的土地称号,不是白给的。林谦前世是钻了要回家的牛角尖,不然选择一个基地,每天干特定的工作吃大锅饭,也不见得能活活饿死。
  当然,饿不死的也仅仅是在基地内,在基地之外,或是远离基地的地方,人吃人还真有存在过的,至少林谦是真的见过。
  那些有劣迹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基地内逐出来的人,还有那些本着来年会更好的心情,咬着牙坚持的人,在边远地区饿着肚子咬牙坚持的时候,真不见得能干出什么来。
  林谦深深记得,曾经的他饥饿难耐,想要去一个树林子里挖点草根充饥,结果走进林子里,别说草根,树皮、树根都挖的差不多了。大部分的树都早已被砍了当柴火烧,只剩地下一些皮都被剥干净的树孤零零站那里,不知道死多久了。
  那种萧瑟与绝望,林谦现在想起来还齿根发寒。
  又在城里逛了两圈,开车回医院,此时孩子已经出生了。
  孩子出生先被送去保温室观察,也只有刘冬生这个当爸爸的在孩子抱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
  林谦跟何阳轩回来的时候,刘冬生自己也分不清是喜还是忧。
  “孩子十六斤四两。”
  这样的重量,抵得上正常婴儿二三个。母子平安固然是好事,可这样的婴儿,让人很难不担心。
  “问过大夫了吗?”林谦问。
  “大夫说,最近生出来的孩子四个里有三个这样。不过体格特别好,检查一下身体发育状况赶得上以前一周岁的样子了。孩子身体没问题,我媳妇也没问题,基本上不用担心。”
  这个基本上很笼统,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问题。


第56章 地震来袭【已捉虫】
  “那就不用担心了。要是就咱这么一个孩子这样那是有问题,要是其他孩子都这样那就把心放肚子里了。”林谦笑着安慰道,“这二年怪事挺多的,说不定是老天爷看咱们日子过得苦,让以后生的孩子壮实点,以后剖腹产就好了。”
  大部分的产妇都挺适合剖腹产的,少数不适合的人家就是要生也拦不住。
  林谦这话说的有道理,刘冬生听了心情也好点了,笑道:“也有道理。怎么说孩子壮实也比病恹恹的强,都说壮实的孩子不容易得病。
  这么安慰好自己,三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聊天。也就十几分钟,王英那边伤口缝合好了,转病房里去了。
  刘冬生过去陪着,林谦去看一眼,就跟着何阳轩去看看孩子。
  听护士说,孩子先放保温箱观察两个小时,记录一下情况,就会放回产妇的身边。
  本身孩子就是足月的,要观察也是因为现在孩子跟以往不同了,妇产科和儿科也需要掌握一下新的资料。
  保温箱这边有两个孩子,都很大。刘冬生家的孩子头发都有一寸多了,在保温箱里待着。林谦过去的时候,瞧见那孩子还在伸胳膊踢腿,瞧着那手脚就有劲,前后不到五分钟,那孩子又一动不动的睡过去了。
  林谦趴在那儿看了一会儿,转头对何阳轩道:“这孩子一出生就这么大,这往后长大得多壮实?”
  对于新生命人总会多些温柔,何阳轩看小鸡仔小羊羔都温柔得不行不行的,更何况是个孩子:“壮实好,这往后的日子好过。不过听刚才他说,孩子不完全是这样的,也有跟以前一样的。”
  “这也正常,不可能一下子都有变化。甭管什么变化吧,这有新生儿的诞生,人类就完不了。别看咱们怎么努力怎么适应,以后这世界还是年轻一辈的。”林谦瞧瞧那熟睡中的孩子,笑道。
  何阳轩瞧林谦一眼,伸手推推林谦:“行了,才多大就这么老气横秋的。”
  二人看了一会儿,就不打扰小家伙了。二人一走,值班的护士松了口气。
  现在可是非常时期,每个孩子都金贵着呢。去年瘟疫全国死了那么些的人,眼下就指着新生一代的孩子了。就最近几个月偷孩子的越来越多,这俩人呆着这边不走了,差点让护士以为这俩要偷孩子。
  当天晚上二人没回家,也先用电话跟爷爷联系好了。二人回了城里的楼房,上楼睡一觉。
  因为回家的时候已经午夜了,小区灯都基本关了。早上起来的时候因为窗户没关,二人是被吵醒的。
  何阳轩醒的时候,林谦正皱着眉毛打滚呢。林谦有些起床气,尤其是被吵醒的,气性更大。
  何阳轩拍了两下,林谦眉毛舒展了些,何阳轩去把窗户关上。
  关上窗,何阳轩眼睛往下看,瞧见楼下人来人往还真热闹,都在往右面的小公园走。上了年岁的居多,也有大人带着孩子的。
  何阳轩瞧不明白,想要下去看看,回过头又怕林谦醒来看不见自己会着急。想一想,从空间里拿出来两份早餐,写了个便签贴在旁边,一会儿回来。
  何阳轩换上衣服下楼。
  下楼瞧见那小公园还真热闹,两队人都拿着餐具排着队一点点往前走。
  何阳轩走到最里面,瞧见两个解放军面前各放几个不锈钢的大桶,里面还冒着热气。两个解放军手里拿着勺子给每个拿餐具的人盛饭。老人盛两勺,孩子盛一勺。
  大人没有,大人过来基本都是陪同。
  后面还站着几名维护秩序的解放军,也都背着枪。
  何阳轩走过去,有人伸手拦了一下。
  “抱歉,我昨晚刚回来的。这是咋回事啊?”何阳轩跟一解放军询问。
  一见是刚回来的,不明白也正常。解放军打量一下何阳轩,瞧他红光满面一看就不是挨饿的人,也不太可能是过来抢食物的。
  “上面给的政策,提供老人和孩子早餐,成年人没有。不过隔一天有粮食和水的补助,明儿晚上有。”
  “那个我知道,前两个月我回来过这。”何阳轩看看那边正在分粮食的战士,和排队领早餐的老人孩子,皱皱眉毛。
  又道:“这个好像不太好吧?”
  “怎么说?”那解放军看何阳轩感觉不像是普通人,左右本身就有给人解说情况的职责,也就多说两句。
  “您想啊,每个人给的粮食肯定不够一个成年人两天吃的,可早餐补助每天都有。这么一弄说不准有那些糟心的就不让老人孩子在家里吃了,天天等着早上吃一顿挺一天,然后他们领的吃的给家里成年人。这种情况肯定能有,这世上不是人的多了。再说就算没有成年人这么干的,老人疼孩子肯定也有自己饿肚子的。”
  这话说的有道理。这种补助的模式瞧着是合理,也对相对弱势的老人和孩子有一定的帮助,保证吃饱了。可把老人孩子跟大人区分开,就肯定有何阳轩说的那种情况。
  解放军一听也皱皱眉毛,是听进去了,点点头:“这个我会向上头反应,您想的倒是挺全面的。”
  何阳轩没往下说下去,说多了也怕多说多错。也是怪他自己喜欢把人往坏处想,所以才说这么几句。
  事情了解了,回上楼林谦还睡着。
  何阳轩就这么蹲床边看了一会儿,咋看也看不够。
  林谦又翻了个身,正好跟何阳轩面对面,林谦砸砸嘴,睡得还挺香的。
  何阳轩看饿了,就林谦这睡着的模样,太让何阳轩想尝一口了。
  看了能有五分钟,何阳轩没忍住起身凑过去亲了一下。结果发现亲这一下不过瘾,舔舔唇瓣,开始加深这个入侵。
  林谦愣是被何阳轩亲醒的,鼻尖是熟悉的味道,耳边还能听到他的呼吸声。
  林谦气归气,可一点反感都升不起来,睁开眼睛,咬了咬何阳轩的舌尖。何阳轩起来,看着睡眼惺忪的林谦,笑道:“呦,睡美人被我亲醒了?”
  林谦在床上抻了懒腰,长长的打了个哈欠,这才算清醒了些,抬头看看天花板,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停了两秒,想起来这是在县里了。
  “咱今天去哪儿?”
  “你想去哪儿?咱可以先去医院看看,人家要住几天院,咱没事先回家陪咱爷也行。”
  林谦手伸给何阳轩,让何阳轩拉着他起来,坐在床边,摇摇头醒醒神:“还是回家吧,这一天不干点活还真不适应。”
  自从家里弄了温室,就没有一天闲着的。这人忙惯了,就闲不下来了。
  “去洗洗吃饭了。”何阳轩拉着林大少爷进卫生间收拾一下。
  吃过了早饭,二人下楼的时候早餐都分完了。太阳出来了,路上就基本没什么行人了,偶尔会有两个打着伞急匆匆一路躲着太阳走过去。
  现在这楼里头入住率已经很高了,甚至一些之前没卖出去的房子也都卖出去了。
  林谦在门卫那儿了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不是所有的小区都有这待遇的,只是特定几个新盖的楼盘。
  倒不是区别对待,而是政府打算将人集中在这些小区里面统一管理。全县供应的难度确实有些大,政府是有粮食,可也要省着用,以后路还长着呢。至少在来年收获前,这些家里没存粮的还需要靠政府过活。
  所以这小区渐渐的人就开始多起来,其他小区的人知道这边的情况,也都搬过来。不仅仅是买房子,哪怕在这边租个房子,粮食的补助依旧有。
  林谦家里的房子一直挂着名字的,一不打算卖,二不打算租,所以平时一直都是空的。
  出了小区,先去医院。此时一家三口都在一起,忽略那过大的新生儿,正是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时候。刘婶儿这个当奶奶的去楼下置办些婴儿用品。这生产花不了多少钱,家里钱还有剩余,可以一回多买点婴儿用得着的东西,省着以后交通不方便,来不了县里买新的。
  林谦给放了五百块钱红包,这是按本地的风俗,属于“下奶钱”。
  一开始有这个,应该是因为孩子刚生出来,这钱给产妇买点补品补补身子,同时多吃点好的奶水足,好养活孩子。
  刘冬生这边道完了谢,林谦就跟他说好了时间,然后先回家去,家里还有个老头一个人在家呢。老人不放心俩孙子,其实林谦也不放心爷爷一个人在家。
  要是以前,家里还住老房子里,林谦其实是不担心的,一年回来一两趟看看挺好。可今年不一样,这世道乱了,家里没两个壮劳力光一个老人,家里还有些家底,保不齐有人一时贪念上门找事。
  分别了刘家一家,二人开车刚出了医院没多远,林谦电话响起来了,县里头信号比在村里好得多。
  林谦拿起手机,一瞧是他妈。前后有小半个月没联系了,林谦直接把电话接起来。这回是何阳轩在开车,所以并不影响。
  “喂?”林谦先应声。
  “谦谦,你四姨姥是不是去找你了?”林谦妈也是刚听到的消息。
  “嗯。是您娘家那帮人让她过来的。不过似乎打着您旗号,她以为咱俩没联系,所以她说什么我信什么。”林谦根本没称呼姥姥家,很明显没把他们当自己人呢。
  林谦妈也听出来了,叹口气道:“我早该给你打预防针的。以后弄不好你姥姥姥爷得过去,你要是不待见也不用客气。之前他们又要给我找婆家,他们多不靠谱我也记住了,怕他们再给我找个不像样的,就没同意。他们又打算说服你弟来着,好在你弟知道好赖,这算盘又打你身上了。你现在出息了,他们看着也眼红。”
  当初林谦妈离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娘家。那时候刚结婚才七八年,丈夫又刚死,一下子没了主心骨也就没了主意,娘家怎么安排就怎么听了。
  结果嫁给那死鬼丈夫,就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本来林谦妈认命了,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现如今丈夫死了,娘家又要掺和进来。现在林谦妈也不是当初年轻的时候了,加上两个儿子都大了,腰杆子也硬气了,自然不会听之任之了。
  “我没拿他们当回事。他们要是实在逼着你,我县里还有套房他们应该找不着,跟您新房子一个小区的。你以后住我那他们也想不到。”林谦这话是出于真心的。
  他一点都没想过跟亲妈生活在一起,但不代表不会赡养。该有的、该给的,林谦一样都不会少,只是他不想再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人生罢了。
  这是林谦的重情重义,同时也是他绝情的地方。
  林谦妈其实也是把林谦脾气摸透了,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就不错了。
  叹口气,道:“那行,你也注意点。现在你这有温室有山的,保不齐有眼红的,没事多注意点。对了,最近遇见喜欢的姑娘了吗?”
  又问上这个事了,林谦下意识看何阳轩一眼,道:“没有,也不打算找。”
  “这孩子,你都快三十了。”
  “就是五十了不想找不也一样?您别操心了,我这在回家路上,先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