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屯粮-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忙到九点,林谦才将爷爷请上楼睡觉去。二人分配了一下时间,林谦守夜到凌晨两点,然后叫醒何阳轩换班。
  就算在平时,夜晚也要比白天冷得多,而现在,这种体会更加明显。
  锅炉房的炉火一直很旺,甚至锅炉房上面的水箱的水都是沸腾的。
  两个卧室都点着炉子,楼下也点了一个,平衡气温。
  就这样,林谦下楼查看的时候还是冻的一哆嗦。
  摸摸暖气,还是烫手的,可客厅里的温度就是上不去。
  也许是有冷空气往下降的原因在,现在楼上楼下差不多,但楼上还是比楼下暖和将近十度。
  林谦考虑了一下,又翻出来一个何阳轩提前准备的炉子,在楼下又点起来一个。
  又怕氧气消耗太大,在客厅里放了一个制氧机。
  楼上的温度能够维持在零上二十度左右,穿上绒衣就基本没问题了。
  剩下的就是要防着再度降温。
  到了凌晨两点,没用林谦叫,何阳轩自己的手机设了闹钟,定时将他叫醒了。
  把林谦按床上,何阳轩拿着温度检测仪挨个房间测试温度。
  楼里头养的鱼都没什么问题,林谦有些担心游泳池温室那里。
  可外面……会不会太冷了些?
  到了凌晨三点,何阳轩撩开窗帘,检查了一下接触外面的玻璃温度,已经接近零下七十度了。
  玻璃是真空双层玻璃,有一定的隔温效果。
  那么外面的温度,更加说不明白了。
  何阳轩想想这二年一家人的辛苦维持,若就这么因为一场降温就完了,未免太可惜了。
  翻找空间里的东西,神识扫过空间,忽然瞧见了角落里面一直没有注意到的电热取暖衣服。
  这二年,二人因为很少在极端天气出门,所以只在意暖宝宝、皮毛衣物等。这种利用科技的取暖,其实一定程度上有一些安全隐患,所以何阳轩当初买了几身放着,到现在也没想过用。
  何阳轩将东西拿出来,一身电热内衣,一双电热手套,一双电热鞋。
  这些全部启动热了以后,再配合上暖和的保温衣服,只出去一下,应该没有问题了。
  何阳轩将电池都装上,不用太长时间,一会儿的功夫就好,他只出门一下。
  将电热内衣都穿上,套上毛衣、马甲和貂绒大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活像只熊。
  头上戴着帽子,帽子外面又带了个摩托车头盔,在屋子里存够了热度,何阳轩到门前。门口拉了个厚厚的棉被作为门帘,何阳轩走过门帘,让门帘挡住屋里头,开门的时候厚厚的门帘挡住了冷气,何阳轩迅速关上门,快步跑向游泳池温室。
  进了游泳池温室,何阳轩拿出温度检测仪,温度大概在零下三十度,比预计的还要高一些。游泳池水面上已经有了冰,这样差不多早上就能将表面全冻上。
  鲫鱼这个品种相对耐冻,这样的温度最多让他们进入冬眠。
  何阳轩在里头生了两个火炉,空间里的炉子不多了,何阳轩又想了想,从空间里拿了个厚铁盆,将炭放在里面,点燃蜡块引燃。这样炭烧得更快,虽说不耐燃,但升温的话效果比火炉更好。
  何阳轩又跑去牲口的温室里看看。这里因为之前点了两个火炉,虽说两个火炉都灭了,但因为外头还盖着玉米杆,保温比较好,此时还能维持在零度上下。
  何阳轩给炉子添了燃料,去看看牲口,都没什么大问题。
  只要能坚持着给添加燃料,它们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何阳轩松了口气,转头去看看温室的锅炉房,炉火还有一点火星,何阳轩又给添了煤炭,这才快步回小楼。
  不得不说,取暖黑科技还是有用的,至少这么短的时间里,还能保住身体不被冷空气侵袭。
  何阳轩进屋,将头盔摘下来,一抬头林谦就站在楼梯口看着他。
  “天还没亮咋就起来了?”
  何阳轩将围脖也摘下来,摸摸脖子有些凉。身上都好,就这里凉了些,不过没有什么大影响。
  “你咋出去了?”林谦下楼过来,抓过何阳轩的手,将他手套摘下来摸摸手心。
  “没事,热乎的。我才想起来,我空间里头还有电热的衣服手套什么的,外面也不刮风,一次多穿点出去一下没问题。游泳池里头结冰了,我在里头点两个火盆取取暖。”
  林谦摸他手,还是热乎的,又帮着何阳轩脱衣服,手顺着衣角往里摸,果然是热乎的。
  “那也不跟我说一声。”
  其实这事要不是林谦看到,何阳轩就不告诉他了。
  何阳轩把林谦手从衣服里拉出来,放在脖子上:“这有点凉,帮我捂捂。”
  脖子这样的地方,一般不能被外人触碰,因为会发痒,也十分没有安全感。
  但何阳轩却很享受林谦手掌上的温度。
  林谦给他捂脖子,看着何阳轩笑眯的眼睛,脸上有些泛红。
  “我醒都醒了,你回楼上睡吧,我早上再睡。”
  屋里头能见度低,基本全靠点灯,灯一闭黑漆漆的也分不清白天黑夜,所以不影响睡眠。
  “我还精神呢,困了再说。再等等天亮了咱就做早饭吧,一直都咱爷做饭,咱也做一顿。”
  何阳轩将外套、棉裤都脱了,楼下十几度的温度,保暖内衣还热着,所以只穿保暖内衣也不会觉得冷。
  “你还别说,这身衣服还挺管用的,比暖宝宝的受热面积大。”虽说受热面积大,低温烫伤的可能性更高,但对于暂时取暖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
  林谦捏一捏布料,能够摸出来里面取暖的线。
  “有这个也不早拿出来。”
  “不是怕不安全吗?再说咱们日常也用不着,屋里头又不冷。充电时间也长,不划算。”何阳轩上楼去把电热内衣脱下来,换上一身衣服套上小马甲,二人隔半个小时检查一下各个屋子的温度,给炉子添煤。
  天亮了以后,林谦去做早饭,何阳轩将冲了电的电热内衣又穿上去温室里头瞧瞧,再给添一把火,这让人措手不及的突然降温,算是解决了。
  不过其他温室里头的植物都开始打蔫了,看来是救不回来了。
  不过何阳轩说的对,这些东西并不值钱,只要把牲口家禽还有鱼保住了,这家产就都在。
  天亮以后,何阳轩检测外面的气温,外面温度已经接近了零下九十度,一夜之间超过了去年极寒的最低温度。
  这样的温度,人出去能在一瞬间冻僵,几分钟内冻透。
  这样的环境,没人出的去,甚至大部分的机器都没办法运作。
  屋子里,楼上楼下加上锅炉房,一共六个炉子烧着,也只能勉强将温度保持在二十度上下,对于林谦家这样有何阳轩空间扶持的人家都这样,更何况别人家了。
  “明年咱们弄地龙烧吧?”爷爷看着燃烧的炉火问。


第91章 惨状【无虫】
  “地龙?”林谦还没反应过来。
  何阳轩道:“就是地热。你忘了,一开始想着要弄,但当时着急把房子装出来,而且一楼有地下室,不好弄。”
  当初本以为冬天再怎么冷,暖气烧得旺也没问题,可这二年温度降得实在太厉害了。
  “当初就不该贪省事。可现在要弄也麻烦了吧?铺地暖管怪麻烦的。”
  “没那么麻烦,”爷爷道:“就跟火炕一样。这客厅可以加高,弄个夹层,到时候连上烟筒,在灶坑烧火地这边也热乎。”
  “那肯定难看了。”林谦就这么说一句,都这时候了,谁还管得了好不好看。
  “或者弄壁炉?”何阳轩提议道,“就这个客厅,四个角各弄一个烟筒。不用太大,直通二楼房顶的那种。这样一楼点火二楼的烟筒也烫人。以前咱们住老房的时候,爷您跟我说过,烟筒的插板只要插着,炕里头的热气就不能散去,就能热很长时间。这回咱也弄个类似的,一把火点完了,把二楼的插板一插,这个烟筒在屋里头也能热挺长时间。甚至不用烧煤,隔段时间点把火就行。而烟筒通外面,也不怕有个中毒什么的。”
  如果换做以前,爷爷肯定会说这个费事,还要改房子是个大工程。可如果能让日子更好过一些,什么都值得。
  爷爷看看房顶,道:“我记得这房子当初盖的时候是用水泥一下子灌出来的,盖那种壁炉烟筒改动应该不小吧,能行吗?”
  何阳轩道:“问题应该不大,墙里头是钢筋水泥相互支撑,只要承重墙还在基本上就没问题,只要弄好了,说不定这烟筒还能起点柱子的作用。当初也就是时间不够,不然咱们盖个别墅多好。”
  其实当初想的,就是盖个差不多的房子以后过简单小日子,何阳轩这话也就是说说。
  “这咋不是别墅了?”爷爷往沙发上一倒,看着四周,笑道:“这么大的房子,还有这么多屋子。”
  两个孙子笑而不语。
  说起地热,何阳轩想起来空间里还有电热毯,只是家里头用电的机器已经不少了。
  其实屋子里的取暖已经很好了,问题还是在保温上面。当然,这栋楼没问题,这栋楼可以说是村里头最保暖的屋子,无论是材料上还是装修上,都是顶好的。
  可再好的房子,面对这样极端的环境也是无力的,只能尽可能的再加厚墙壁厚度,来给房子里面保温。
  如果今年几个月都是这样极端的环境,林谦就要开始考虑在墙的外面再加一层厚厚的墙来抵御严寒,而夏天也可以用于抵御酷暑。
  这就相当于在楼层外面盖一个大房子来小圈套大圈,可真要这么做,那对于坚固和承重上面的要求会更大,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林谦家里算得上有了万全的准备,可依旧是过得这样艰难,更何况是那些促不及防进入末世的人们。
  林谦没有猜错,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死了很多人。
  不光外面,村里也死了很多人。
  出门玩耍的孩子。担心孩子,冒着降温出去找孩子的人。
  半夜炉火灭了,却又因为低温困倦没从床上起来的人。
  只是想出门去抱一些柴火回家烧的人,仅仅站在大门口看外面发了一会儿呆。
  整个地区,一场灭世般的降温。
  温室里面,每天何阳轩过去两次,添加炉火检测温度。
  林谦倒是想代劳,可他没有空间。何阳轩因为有空间,基本不用什么准备,几个小跑进入温室用什么直接从空间里头拿。
  好消息是降温的第二天温度就停止了下降,第三天甚至开始了回暖。
  何阳轩每天记录外面的温度,对于别人来说,这样的升温并不明显,甚至不可察觉。
  平均每两天能回升一度,虽说缓慢,但好歹是个希望。
  直到零下七十度的时候,也就是近一个月以后,军卡终于再一次出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差不多两百帖暖宝宝,两斤蔬菜干和十根蜡烛。
  这么多的暖宝宝是林谦没想到的,还以为会是煤炭一类的。
  “煤炭的运输成本太高,而且燃料上面对于农村来说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去年收成不错,剩下就是取暖问题了。这种暖贴成本不是很高,方便携带,对于一些需要出门的人有很大用处。”这是兵哥们的解释。
  如果是热水袋,出门携带并不方便,如果是抱柴火一类的,更加碍手碍脚。只有暖贴这样的,手脚和腰眼贴上了,就全身都暖和了。
  “那来年能量产卖吗?”林谦问道。
  兵哥想想道:“这个真说不准。倒是有心每年都大量生产,可一直当做物资发下来,政府也消耗不起。可愿意消费这个的人应该很少,毕竟现在这样的世道,没有人愿意买这种用一次就扔的消耗品,销量肯定不多。现在这世道,任何原料、生产力都很珍贵,不能浪费。”
  送暖宝宝其实也算是一种实验,看看效果,如果可以,来年可以多生产些,这个虽说比煤炭造价高,可运输成本低,而且比起粮食,送这个对于政府来说更容易承受。
  政府送来的暖宝宝,是内部工厂监制的,虽说生产力下来了,可质量提高了不少。
  林谦二人存的暖宝宝很多都是从网上批发来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回实验了一下政府送来的暖宝宝,温度比他们买的低一些,不过发热的时间很长,甚至觉得贴着躺床上睡一觉都没事。
  当然,二人干不出这么蠢的事情。即便温度再低再稳定,睡觉时候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也很容易低温烫伤。
  晚上睡前,爷爷点了两个松脂木块作为照明试了试,那火光能有四五厘米,能够照到的面积比一般蜡烛还要好。
  第二天爷爷就跟二人提议,以后屋里头少用电灯浪费电,现在家里存电也不容易,其实用一些些燃烧的光源代替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那以后,家里就开始尝试使用蜡烛、松脂木块一类的来代替照明。除了厨房、卫生间这样需要能见度高一些的地方,卧室这样火焰的照明基本上是够用的。
  尝试了两天感觉差不多,也就减少电灯的使用了。
  必要的时候手机随手在身边,床头柜里还放着手摇手电,争取将对电的消耗一再降低。
  其实用火焰照明还是有一点好处的,虽说能见度低了,可在这样朦胧的灯光下,看人也越来越好看了。
  有道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俩小蛋子在烛光下对视,常常看着看着就滚一块去了。
  从此夫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元旦都过去几天了以后,温度提升的速度快了些,这时候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四十多度,这个时候,村里人才真正敢走出家门。
  跟去年不同,去年哪怕零下七八十度,也有人穿厚了冒险出去,可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降温让他们害怕了。
  降温以后,天上再也没下过雪,有人穿好了衣服出门打算看看邻居。
  结果很多人打开邻居家的门,里面是放倒的大衣柜。
  时至今日,村里人已经将大衣柜跟棺材划作了等号。因为大部分死人都来不及打棺材,就用衣柜暂时存放,此时一进门就看见这个,原因再明显不过。
  很多人家里都死光了,能这样安置的,自然就是前不久刚送来救援物资的解放军们。
  这一场降温,其实最崩溃的是他们。
  走进一个村子,看到的,往往是路上伫立的一个个“冰雕”。因为降温突然,有人甚至来不及回家,永远定格在向家奔跑的那一个动作。
  最可惜的一个人,甚至都跑进了院子里,只要两步就能进屋子里。
  而军队进入村庄的首要任务,其实就是确定死亡人数,并将死者稍作安排,这放入自家衣柜存放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就要等来年春暖花开了。而送物资,只是附加任务罢了。
  村里头原本的五百多人,这个冬天还没过去,现在剩下的不到三百人。只有十几人是死在降温当时,更多的是在降温后冷不防死在了被窝里。
  林谦特意去隔壁刘叔家看了一下,他们一家五口都没事。
  当时降温来的紧急,林谦自己家准备都没来得及,也就没想到去告诉邻居。刘叔家里确实猝不及防,不过胜在他们家有个简单的地暖,平时就是炕上、地上两边都会烧,屋子里一直很暖和,虽说降温来的突然,但一家人适应的也很快。只是家里开春又养起来的几只鸡都冻死了,暖和些的时候拿到屋子里缓透了拔毛都吃了。
  今年开春村里不少人都从林谦家里买的鸡崽子,现在看来,恐怕又没剩多少了。
  刘叔家房子虽说没有林谦的暖和,可他们家对温度要求也不是很高。每个人都穿的很厚实,一直保持着炕灶、炉火、地热都有温度,室内保持在十度以内就能过下去。


第92章 出柜【无虫】
  刘叔家里没事,林谦也没再往远的地方走。
  小雨点明显比家里大人还能适应这样严酷的环境,也就是满炕跑活力满满。
  这个冬天,不知道又要夭折多少孩子,人口一直负增长,这才是最绝望的时候。
  而且林谦记得,秋天的时候又多了几个孕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林谦能做的,也只有管好自己了。如果有多余的力气,管好鱼苗和牲口。
  一回家,满屋子的香气。走进厨房,瞧见何阳轩正在串串,爷爷烤肉呢。
  “咋想着吃烧烤了呢?”林谦探头过去。
  “这两天炉子天天在眼前晃悠,可不得吃烤肉了?你去把鱼再腌一下,咱们吃烤鱼。”爷爷给肉串刷上油。
  林谦将外套都脱下来,收拾一下去把杀好的鱼拿到餐桌上,用作料腌上。
  “爷,我咋不知道你还会烤肉呢?”林谦可从来没吃过。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在外头哪有锅碗瓢盆,直接在火堆上就烤了,时间一长也就做顺手了。不过现在条件是比以前好多了,只要作料放对了,就不会太难吃,你尝尝。”
  爷爷将刚烤出来的肉串递给林谦,林谦吹一吹,咬下来最上面一块肉:“嗯,好吃,你尝尝。”
  林谦伸手喂了何阳轩一口。
  何阳轩在穿串,此时满手油花。
  “你刘叔家怎么样了?”爷爷问。
  “没事了,他家屋里头还行。房子不大,烧着炉子、炕和地热,屋里头挺暖和的,小雨点也挺欢实。”
  “孩子没事就挺好,今年也确实邪乎。再等等天暖和了咱杀个猪吧?今年村里头应该不缺油水,咱杀一个能卖的卖,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家留着吃。”爷爷道。
  因为突如其来的降温,最新的一窝猪崽子来不及卖出去,现在一直养着,都七八十斤了。再往出卖不好运输,而且价格高了低了都不好。
  爷爷的意思是杀个大猪,也算给猪圈里空出地方,然后再跟军队商量商量,啥时候给拉走。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弄不好牲口更加珍贵了。
  林谦最喜欢爷爷做的烤鱼,鱼肉的鲜味带着焦香,滋味跟其他的烹饪味道完全不同。
  这二年来都没吃烧烤了,第一是没想起来,第二也是为了照顾爷爷的口味。老人家吃不了重口的东西,今天还是爷爷先提议这么吃的。
  左右家里头肉多,天气冷多吃些肉也好。至于爷爷自己,他吃的烤串是单独做出来的,没有辣料,吃起来也没问题。
  临近腊月。
  温度一下升温,最近已经回暖到了零下三十度。相较于之前的温度,这样已经是相当暖和了。
  林谦二人忙了两天,将养牲口的温室和游泳池温室的外面都用玉米杆铺上,并用绳子固定。里面的炭盆都撤了,只用暖气来取暖,温度能一直保持在零上二十度。
  而屋子里也只用暖气取暖了,一楼窗户的棉花窗帘都扯下来,平时在犄角旮旯里放置几个装满炭火的火炉和引燃炉火的蜡块,预防突然降温。
  温度上来了,村里人的走动也频繁了。
  村里头又多了几个绝户。原本死了很多人,就有独居或是家里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这突如其来的降温,让那些本来就生活困难的人更加处于劣势,死亡,有时候只是一个失神的时候就会来临。
  那些绝户的人,如果有直系亲属,后事就交给直系亲属办,而家里剩什么,也归给死者操办的人。至于那些没有直系亲属的人,就交给村里办,东西由村里决定,给村里一些日子过的不容易的人家送过去。
  林谦家斜对角住着的母女俩死了,就是当初林谦曾送过果子的人家,当初闹蛇的时候,林谦去前面那条街,也是穿过的她家。
  二人被发现的时候,母亲已经被后来过来的解放军安放在大衣柜里了,母女俩人躺在一个衣柜里头。母亲弓着身子低着头,应该是在外面抱柴火的时候死的。女儿全身蜷缩着,应该是母亲死后,屋里头的燃料燃尽却又出不去,缩在角落里活活冻死的。
  如果只是跑出去抱柴火快去快回,未必会冻死。也许这个母亲只是想多带回去些柴火,让炉火多坚持一段时间。就这么一念之差,让她永远定格在了抱柴的那一刻。
  刘志凤的母亲也死了,本来就是重病之下油尽灯枯,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死也正常。
  刘志凤跟九岁的女儿将母亲装在一个衣柜里头,安放在仓房里,防止屋里点火升温,而让母亲遗体受损。现在这世道,只能等开春再说了。
  现在这世道死的人太多了,挨家挨户的送份子,也拿不起米面。所以基本上只有辈分高岁数大的,村里人得了信会带点米面过去悼念。
  林谦拿了二斤鸡蛋用保温箱包好,在爷爷的要求下去刘志凤家看一看。
  刘志凤又老了,明明跟林谦同岁,瞧着像是比林谦大十几岁。明明三十出头,眼角已经爬上了皱纹。
  她女儿懂事极了,来人都会勤快的给倒上一碗开水。
  屋里头零星坐了两个人,都是左邻右舍过来看看。
  林谦进屋,就在门口找了个凳子坐下了。
  刘志凤抬眼看看他,打心眼里发苦。回想初中那会儿,都是一样的青春洋溢,都是一样的对未来充满希望。那年她怀揣着憧憬进入高考考场,一看题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她连续几个月的高强度刷题是有效果的,考的题大部分她都会。
  出了考场,她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做了几天的美梦,却因为她爸的一番话打入谷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