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屯粮-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也去?”林谦将孩子拎起来抱在怀里。
  何阳轩刚套上棉袄:“那跟着一块玩玩?应该能帮忙填个火。”
  “你俩省省啊,才多大个孩子。外面这么冷哪受得了?”爷爷要将孩子抱回去。
  “不是说这孩子体格比以前的孩子好吗?瞧着也有三四岁的样子了,多穿点应该冻不坏。就算冷了,车里头暖气开着呢。这村里头一直出不去,怪闷得慌的,带着出去看看也挺好。”林谦笑道。
  爷爷听这话也觉得有道理。这孩子到底跟以前的孩子不一样,再说林谦俩人应该有分寸。
  随即回头把小元清的棉袄拿出来,给小元清里三层外三层的套上,这才让俩爸爸带走。
  笑笑还坐在地上玩积木,看见俩爸爸带着哥哥离开,歪着头一脸奇怪。
  这回家里头就剩他们爷孙俩,爷爷坐在笑笑对面:“带爷爷一块玩好不好啊?”
  笑笑将积木放一块在爷爷手里,显然是听懂了。
  林谦一家三口的车开得快一些,又是越野车,外面的积雪被风吹过,没有太深的地方,车子一路畅通无阻的开出村子进地里头。
  在地边停下。地边上是比较高的位置,积雪较少。而蓄水坑的位置因为太深,雪还没来得及填满,还能看见位置。
  二人拿着锹清出来一条路,先在就近的一个蓄水坑边上放上炉子,炉子里放了蜂窝煤,直接用酒精块点燃就用上了。
  然后在上头坐上大锅,开始往里头铲雪。
  其实这活二人挺熟了,前两年刚进入末世的时候,爷爷曾经指挥他们俩干过。
  干了一会儿拖拉机才过来。刘叔家里的拖拉机是比较老式的,不是很高。所以积雪深的地方过不去,就只能人为铲开雪,所以过来的比较慢。
  将林谦家的燃料都卸下来,装蜂窝煤的还是用的纸壳箱。虽说都是盖着的,看不见里面是什么,可看着包装就能看出来精致。对比一下别人家带的玉米芯一类的燃料,显得有些奢侈。
  林谦二人将几个大箱子都搬下来,看着锅里头渐渐化满了一锅水,直接抬着倒进蓄水坑里。
  水不用烧开,完全融化就可以了,左右倒进蓄水坑里都是要融化的。
  村里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这样忙碌虽说不知道在来年的作用有多少,但好歹求个心里头都有安全感。还是那句话,忙起来,总好过看着大雪茫茫上火。
  天上依旧在下雪,一连下了七天,村里头就着越来越大的雪势,干起活来也越来越有劲了。
  雪下的这么多,也许把蓄水坑存满也不会影响地里化雪以后的雪水灌溉。与此同时,蓄水池里面存了满满的水。就算对于土地来说,这些水不算什么,但多一点水,就能多一斤的收成。
  这世道,地里头的收成就是命!
  来年是养鱼也好,或者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也好,可这地里头的庄稼,永远是农民们的命!
  小元清每天都跟着出去,从一开始的单纯看着跑闹玩雪,到后面也会拎着小桶和小铲子,装满雪学着两个爸爸,将雪倒进锅里头。
  跟着干了几天活以后,林谦摸摸小元清的胳膊腿也发现了,小家伙身上的肉摸着越来越结实了。


第107章 播种
  如此,足足过去了半个月,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地里头蓄水池都存满了水,雪虽说还在下,可心里头好歹安心了不少。
  甚至有的人家在地里头存够了水还觉得不够,开始化雪把家里头的容器全部装上水。
  现在这世道自来水好好坏坏的,经常吃不上,尤其是冬天几乎全冻上了。村里头有两户人家打了老式的水井,平时一个月给三斤粮食随便打,村里人基本上都靠着这个吃饭。可最冷的几天水井也会冻上,只能用开水倒进去一点点融化表层的冰,很是麻烦。
  只有化雪以后,才会融化雪水来解决燃眉之急。所以村里人也都习惯了在家里头存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很大的大缸,存上满满一缸,能用很久。
  只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家里的碗、盆,甚至闲置许久不用的电锅全部用上了,只为了多存一点水。
  一时间形起了风气,到后面蔓延了整个村子。
  林谦家里头鱼苗存了很多了,可这天却一直不肯回暖。家里头已经实验出了效果最好的自制鱼粮,虽说不用在这方面发愁了,可面对数量这么多的鱼苗也是够头疼的。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打电话给部队,全部拉走卖了。
  这回林谦一家消费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儿童用品。无论是饮食、玩具还是服装百货,无论多贵,只要觉得家里用得着,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们家在这末世,算是土豪级别的人物,飞机大炮买不起,可日常奢侈的东西,家里买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
  直到时间接近了五月初,温度才开始回暖。往年这个时候都开始播种了。
  这个时候,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的温室里都种上了土豆地瓜一类的。还有的家里有砖头和水泥的,还在温室里头挖了个不小的水池,将融化的雪水将里头灌满,然后多给温室里头的幼苗浇水,让它们快快长,争取多一些收成。
  这样的世道,别说是普通人家,就是林谦家这样富足的人家,也是有些上火的。
  笑笑会说的字越来越多了。家里闲来无聊的时候,就会抱着笑笑在屋里四处走动,随便指出来些东西让笑笑说这是什么。
  也许是仨大人这样教笑笑,让笑笑记住了。林谦发现,有时候让兄妹俩一块玩的时候,笑笑会抓着元清满屋子走,然后随手指东西问小哥哥:“啥?啥?”弄得小元清一头雾水。
  每每看见了,仨大人都会围起来看笑笑小大人似的教哥哥认屋子里的东西,好笑极了。
  天气渐渐回暖,五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化雪。冰雪融化,可大部分的人都有些笑不起来。
  五月化雪,那么至少六月份地里头才能播种。平常都是四五月播种,十月份收获。现如今就要足足短了两个月的时间。
  种玉米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只能种土豆和地瓜这样生长周期短又产量高的农作物。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讲,土豆地瓜虽说能算作主食,但长期吃对身体并不好。可眼下这样的世道,也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有足够的土豆地瓜作为种子的。土豆还好,把家里留着吃的土豆留出来播种,多了没有,两三亩地是没问题的。可地瓜是个问题,本来就没多少人种地瓜,能播种进地里头的更是少之又少。
  林谦家里商量了一下,家里头地瓜不少,便开始培育地瓜苗,只等着播种时候卖出去。不求着赚多少钱,村里头只剩下这两百来号人了,能多吃一口算一口。若是都死了,他们一家人住在这个村子里,那得多寂寞。
  虽说平时不怎么出门走动,可周边有人,总好过一家独在。
  到了五月下旬,冰雪融尽,村里头的走动多了起来,开始讨论今年的天气状况。不管今年是什么天气,都希望今年入秋晚一些,最好十一二月,如果风调雨顺些更好了。
  也是这时候,林谦得知村里头兴起了拜神的说法。什么灶王爷、财神爷,乃至神佛、基督,凡是提的上名字的,在村里多少都有些参拜活动。
  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只是想要老天爷再仁慈些,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刘叔曾来林谦家听听林谦这个大学生的意思,要不要也给自己家里请个神拜拜。
  对此林谦的回答是:“且不说世上是否有神,就算是有,他为什么看着这么多人死,放任连年天灾不管?你可以说是因为敬拜的人少了,所以他发怒了,那么这样一个生气了就让四分之三的人活活丧命的神,这样的神又凭什么去拜他?”
  刘叔深觉有理,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其实林谦从来都不反对什么信仰,甚至觉得有信仰是件好事,至少他劝人向善,也能给人努力的目标。可这种将天灾、人祸乃至个人幸福都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神的身上,那大可不必。
  因为如果神仙都要给人完成愿望,那得忙成什么样子?如果神仙真的是这样的“公仆”,那还有谁会愿意当这个神?
  更何况,神就没有自己想要解决的麻烦、想要的愿望?
  进入了六月,土地终于化透了。温度恢复到了舒适的二十度以上。
  村里头终于有了晚了两个月的农忙。
  化雪过后河里水位也在上涨,村里人一边忙碌着孕育禾苗,一边在地里播种。有的人家在温室里面弄好了稻苗,已经在地里头种上了。另一头也跟林谦打好了招呼,准备等个半个月,就把鱼苗放进去。
  就算今年缩短了鲫鱼生长的时间,但哪怕只能长到一两大小,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地瓜苗限量供应,每家最多能买两百棵。虽说不多,但种进地里能有的收获也不少。
  现如今地里头的蓄水坑都是满的,虽说作物成长的周期短了,可至少今年的收成有保障了。
  这二年林谦家里就没再吃过剩饭,基本上每次都多做一些,然后吃剩下的全部打包成盒饭装在空间里面。所以农忙的时候也不用爷爷过来送饭了,随便从空间里头拿出来两份,俩人就盒吃了就好了。
  土豆是直接切了有芽部分种进土里,地瓜种的都是菜苗。林谦家里只种了四垄玉米苗,若是有收成留着喂牲口也不错,如果收不下来,也可以跟村里人换购陈玉米。
  家里的存粮其实并不多,除了地下室放置的几袋粮食外,剩下的要么跟部队换了其他有用的东西,要么存进何阳轩的空间里。这样不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吃到最新鲜的,不怕放陈。
  小元清还想跟着,可种地比不得化雪轻松,小元清想帮忙至少也要等到来年。
  爷爷一个人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在温室里头喂喂牲口弄弄育苗盘。
  母猪刚生了一窝猪仔,现在还不大,小孩子对这种小动物很感兴趣,没事都守在猪圈前玩。
  春播虽说忙碌,可带着对秋收的期盼,干起活来也是浑身的力气。
  村里头忙着,政府那边也下来工程队,将之前选好的地方圈起来,将里面所有的房子全部推倒了,然后捡出来还能用的材料,才规划着挖地。
  半个月后,差不多村里头的活都忙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在村委会那里给全村动员,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劳动力协助政府的工程队一块来挖这个阶梯井。
  毕竟这个阶梯井是全村使用的,每家都有责任出一份力。
  林谦家里还是最晚弄好的。参与挖阶梯井,林谦跟何阳轩俩人一人一天,一人出去干活,另一个就在家带孩子,不至于太辛苦,都有休息的时间。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上恢复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地里头刚刚蒙上一层绿色。
  此时村里头的工程还没挖到理想深度。地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完全靠人工一点点挖出来,然后逐渐深挖。
  这一个月以来一直都没下雨,好在初春化雪的时候水资源丰富,不论是水田还是旱田都不缺水。
  而林谦家培育的鱼苗也全部下水,林谦还会出售一些鱼粮,水田中的鲫鱼有鱼粮的营养补充,能够长得更快。
  林谦带着俩孩子进村里的施工地看看忙碌的何阳轩。何阳轩刚在最新挖出来的一层土地铺上砖头。等施工再往下建了三层台阶后,上面的部分就会涂上水泥。如此越挖越深,上面部分的台阶水泥都干了,到时候基本上挖到底以后,工程就能基本结束了。
  这个阶梯井的长宽都是一百米,算不上特别巨大的工程,但也不小。今年也许温暖的时间很少,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快完成。
  按照政府的意思,如果这个阶梯井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未来几年只要有条件,还会进行进一步的扩建。
  这个“有条件”的定线很模糊。不过不管以后是否扩建,至少眼见这个做成了,就能给村里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第108章 好为人师
  “爸爸!”笑笑瞧见爸爸在下面挖土,几步就要跑过去,林谦好容易拉住她,小元清已经跑下去了。
  何阳轩忙伸手将小家伙接住。这一层层挖下来,虽说是阶梯型的,可这么小的孩子往下跑也实在危险。
  “慢点。”何阳轩拍拍小元清的肩膀。
  林谦将笑笑抱起来,小心的走下去。
  “咋过来了?”何阳轩看着林谦抱着林暖走过来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林谦身上有着什么圣光。
  “他俩闷坏了,我带他们出来玩玩。”林谦看看逐渐缩小的挖土面积:“再有半个月应该就挖好了。”
  “差不多吧,后续还要给水泥养生。今天刚听他们聊天,这个里头可能还会铺设防水层,尤其是最里头。上头边缘部分会留出来一些种地的地方,种些白菜一类耗水的植物,到时候就算水渗出去也有用。到时候这些菜就算村里的,收获的时候给村里人发。”
  “就是不知道过滤器能给下来几个,要是多的话养鱼收获价值更大。”林谦道。
  笑笑不老实,闹着要下来。林谦把她放地上,笑笑指指何阳轩手中的铁锹歪头问:“啥?”
  “锹。”何阳轩回答。
  “娇?”
  “锹!”
  “锹!”笑笑终于说对了,何阳轩伸手揉揉笑笑的脑瓜顶:“真聪明。”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笑笑兄妹俩来这里也有五个月了。小孩子长得快,从来到现在几乎一天一个样。小元清重了十多斤,笑笑也从刚开始来只会咿咿呀呀的小丫头,变得现在会说很多字了。
  笑笑刚学会了锹的说法,就跑去拉小哥哥,然后指着铁锹对小元清说道:“锹!”
  小元清这几天有些躲着妹妹,因为这妮子自从开始学着大人教人以后,好像上瘾了似的。全家只有小元清懂得比笑笑少,笑笑一学会什么就会拉着哥哥教。
  小元清躲,笑笑却没打算放过哥哥,一把拉住小元清,指着铁锹执拗的教道:“锹!”
  “教……”小元清大着舌头跟着学。
  “锹!”
  “教。”
  “锹!”
  于是乎,两个小家伙围着爸爸的铁锹开始了辛苦的学习。
  两个小娃娃又可爱又好笑,可何阳轩还在干活。
  林谦收到了何阳轩求助的目光,忍俊不禁的再度抱起笑笑。
  “乖啊,咱们去别的地方走走。元清,走了走了。”
  何阳轩看着林谦带着俩崽离开了,站在那儿看着仨人离开视线。
  旁边人忍不住拍拍何阳轩肩膀:“你家孩子挺聪明的。”
  村里头新生的孩子到现在差不多只有小雨点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而小雨点已经两三岁了。其他的孩子看着跟以前三四岁的孩子差不多,可不会说话让人很是发愁。忽然有这么一个跟以前一样的小孩,会说会闹的,这么一衬托就显得尤为聪明。
  “嗯,学东西是挺快的。”何阳轩低头继续干活。
  “就这么养俩孩子?万一以后又想娶媳妇了咋办?”那人又道。
  “我有媳妇了。”何阳轩不再理会他,而是继续埋头干活。
  林谦干活的时候,何阳轩也会带孩子们过来看他。笑笑正是学说话的时候,因为新鲜,所以很喜欢张嘴咿咿呀呀的说话,并且有模有样的跟人交谈。
  因为不怕生,有时候遇到陌生人,也会跟着说两句话。
  自家闺女太好了,林谦都害怕被人拐跑了。
  如此,林谦家里俩孩子的事情在村里头传得更多了。而笑笑的聪明劲更被广为流传,都知道林谦家里养了个跟以前一样的孩子,小嘴说话巴巴的,看着就聪明。
  半个月后,阶梯井的施工接近尾声了,这时候竟然有人托刘叔传来了一个让林谦一家哭笑不得的话。
  有人想要养笑笑,看看林谦愿不愿意把笑笑送人。
  林谦很好奇是谁给他这个勇气,上门来要他闺女来了。
  其实刘叔也觉得这事不可能,可人家委托过来了,人家说的话也要带到。同样的,林谦家里怎么说的,刘叔也会把话带回去。
  林谦开口还算客气:“他怎么就觉得我不想要我家笑笑了?”
  这话就很明显了,林谦疼笑笑那是真疼,怎么可能舍得送出去?
  “他跟我说,你家里到底没个女人,养个闺女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还说要是养两个,闺女心大起来跟儿子抢财产挺麻烦的。”
  “他家是不是养个儿子?”林谦开口便问。
  刘叔点点头。
  林谦心里酝酿了一下,才开口道:“刘叔,你应该知道我脾气。这样吧,你就把我原话带过去就行。”
  “你说。”
  “他家不拿小姑娘当人,别把那套想法往我家套。我家闺女宝贝着呢,用他家宝贝根换也没用。真想给自己儿子养个媳妇,自己去政府那边申请领养去。不过不是看不起他,就他家那条件,初审都过不了。我家闺女是我跟政府签了一摞子契约书下了一堆保证才领回来的宝贝,比他值钱。”
  林谦这话是一点客气的余地都没有了。其实如果单纯的觉得林谦家里养闺女不方便,加上家里想养闺女的话,林谦还不至于生气。
  林谦生气的点在于,他先说明了女孩养大了会跟儿子争财产,而他自己家里有儿子为什么还要养闺女?这就透露了两个讯息:其一他家觉得闺女是儿子的副产品,其二是想给儿子养个媳妇。因为家里女儿成了儿媳妇了,自然不用怕闺女跟儿子抢家产。
  自以为讨好的话,刚好戳中了林谦所有的雷点,当然没什么好词出来了。
  “话不用这么说吧……”刘叔有些犹豫。
  “没事,你就原话给他们。”林谦冷哼一声,“更难听的话还没出口呢。对了,还有句话你想说就传过去,不说也没关系。告诉他们,他家以后离我家闺女远点。以后但凡我儿子长大点,我就会教他,以后瞧见他家儿子靠近我闺女,就给我往死里揍。”
  当爹的难免想的长远,尤其是有了闺女以后,那脑洞开起来更加收不住。
  重男轻女是大环境,林谦从小对这方面的接触不大,加上受到了高等教育以后,再面对这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很不公平,持反对态度。自家闺女养了这几个月了,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以前世道,如果是一二线城市重男轻女没那么明显能放心些,可在这末世,一切被打回了低产时代,重男轻女发酵得愈发严重。
  林谦甚至不敢想象等笑笑长大以后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世道。若是那个时候对女人的要求更加苛刻,若是闺女喜欢上一个重男轻女家庭出身的男人,林谦估计能发疯。
  以后的事情不管,可眼前有这么现成的一户人家觊觎他家的宝贝疙瘩,林谦没动手只是讽刺回去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刘叔瞧着林谦全身带刺的样子,就知道林谦是真恼了这家人的态度。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这边从古至今也没听说过养童养媳妇的。
  重男轻女其实是全国都无法避免的,可在北方这边,尤其是偏东北这里,其实是有点极端的。反而因为重男轻女,对女孩的保护更大了些。
  因为男人极度大男子主义,觉得跟女人动手的不是男人,时间长了,反而演变成了被女人拳打脚踢也绝对不能还手的比较憋屈的局面。
  因为都觉得闺女出嫁以后就要给婆家洗衣服做饭伏低做小,生怕闺女吃亏,反而会从小拎耳朵教育女儿不能惹事,却也不能受欺负,被欺负了就打回去,真要是在婆家受气了,回家娘家人拎刀过去讨说法。
  虽说女人还是有很多局限性,但相对的自由度提高了很多。在富裕的情况下,除了家产给男人外,女人在成长中的待遇比男人好得多。穷养儿富养女,被贯彻的相当到位。
  但前提是家庭有富余的时候。富裕的时候更舍得为女儿花钱是真的,可穷的时候榨取女儿的价值来供养儿子也是真的。
  家里只有一块糖的时候,可能是给女儿的,没有儿子份,可家里若是有一块金子,那永远是儿子才有资格享受的。
  比如刘志凤这样的女人。
  更何况这末世了。不过刘叔家里就一个孙女,也不打算再生了。家里有什么,也都是给孙女留着的,自然没有孙子孙女的纠结。
  至于林谦家里怎么分,那是林谦家自己的事情了。
  “那行,这话我肯定送到。”刘叔站起身便要走了。
  林谦本想留人吃个饭,不过刘叔要回家里带孙女,就没多留。
  回过头来,刘叔把林谦的话原原本本的带回去了,那户人家气得咬碎了一口银牙,却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也是他们自己弄错了预判。只以为林谦收养闺女是心血来潮,养了几个月可能早就腻了。再说家里头一儿一女又不是亲生的,养个儿子继承家产好说,俩男人养闺女养个什么劲?
  结果人家把闺女当心头肉,这边扇点火星子那边炮仗就炸了。
  时间进入八月份的时候,阶梯井才进入了尾声。
  等水泥完全干透以后,政府这边还会让专业的施工人员在阶梯井的一半以下铺设防水膜。


第109章 发稿出现错误,已修正
  【怕有人不看有话说,加到这里。昨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