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我是你妈啊-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壤锪薩(:3ゝ∠)_
因此即使赵国兵多,但是出口就那么点的地方,兵力再多也摆不开阵势啊。
就在苏云霜困住赵军的两天之后,王翦到了。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赵军发起了十分激烈的突围进攻,终于将秦军的包围撕出一道口子,然后冲了出去。
可这次的损失却是惨重的。
秦军知道他们要从哪个方向冲,眼看着拦不住,或者说这次秦军就没真的打算拦住他们,秦军只管在两边冲杀,等赵军冲出去就发现,仅仅是这一次突围他们就损失了近万人。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苏云霜的野心可不仅仅是打个半死就算了。
当渐渐靠近邯郸城的时候赵军上下全都松了口气,只要再坚持不到一天的路程他们就可以回去了,而就在这个时候,王翦带兵突然杀出,赵军完全没有一点点防备。
一支疲兵若是毫无防备的被人杀过来那只能是大败,赵军才刚准备撤,这时候一直跟在后面的苏云霜自然不会干看着了。
这一战,秦军将赵军彻底杀散,向来以军事大国的面貌出现的赵国,这一次赵军却被秦国杀的士卒溃逃。
仅仅是这一战,秦国俘虏赵军超过五万人。
杀敌人数如果算上之前晋阳之战的话,也也有近十万。
赵国本就不算充足的兵力经过这次损失固守都困难更别提攻打别人了。
可苏云霜却不高兴。
回军的时候苏云霜对着邯郸的方向一个劲的叹息,可惜极了:“如果不是现在不管是人力还是后勤都跟不上,这次就可以攻下邯郸。”
而这一次邯郸只是充当了一个诱饵而已。
苏云霜投出第一个诱饵晋阳引走了赵国的大部分兵力,而之后的第二个诱饵就是赵国本身的邯郸城。
赵国军队在短时间内来回奔波完全就是疲兵中的疲兵,再加上用了个糊涂到不行的将领,可以说赵国这次看似输的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意外的。
如果赵国能够不为晋阳所吸引,坚定的联合魏国一心一意的砍掉秦国的东郡的话,那么被动的就是秦国了。
甚至只要砍掉了东郡,五国就可以再次合纵,到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赵国重新拿回晋阳以至于整个太原也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可现在的赵王实在不是一个英明有远见的国君,他所能看见的只有眼面前的晋阳而已。
苏云霜面对五国之中的军事大国赵国的战争都结束了,李牧那边当然快。
甚至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都这样了,李牧居然还能反占了魏国的一座城池。
虽然一座城池的战绩在秦国以往的战争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是考虑到秦国现在所面对的情况,苏云霜不得不说李牧不愧是四大名将之一。
说起这个,苏云霜对着王翦特别感慨:“你什么时候能成长为李牧那个样子啊。”
王翦是白起寄予厚望的弟子,应该说白起很清楚,苏云霜跟着他学的虽然好,但苏云霜作为王太后的身份就决定了她不可能真正继承白起的衣钵,而王翦不同,王翦是白起最为期待的后辈,白起认为王翦完全有能力作为他的继承人。
只是现在的王翦还嫩了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王翦的成长其实十分迅速,上次和苏云霜一起坑李牧的时候王翦的身上尚且能找到许多稚嫩之处,这一次和苏云霜一起打赵国,王翦已经能够清楚的分析出苏云霜的计划了,这次无论是以晋阳做诱饵还是分兵,又或者赵军撤退后的带兵追击,苏云霜都没和王翦提前说过,但王翦配合的却十分好。
当然,配合的不好那最多也就是得到的成果小一点而已,但对于苏云霜来说,王翦能配合的这么好,足以证明他的成长了。
苏云霜回去的时候顺便把俘虏的五万赵军也带上了,本来这群赵军士卒还担心会像长平之战的降卒那样遭到坑杀呢,结果屁事没有==
哦,也不是没有。
嬴政对苏云霜带回来那么多人的意见就挺大的,一个人一张嘴吃的不是饭啊!
现在的秦国正穷着呢,朕都省吃俭用了,还带什么降卒回来,直接杀了不就好了!
可苏云霜却觉得这五万降卒带回来挺不错的。
有人才有可能有钱啊。
于是很快各国就都知道了一件事情,秦国俘虏了五万赵军,神奇的是秦国还没杀掉这些人。
秦国想干啥啊!
秦国的目的也挺简单的。
秦国要把这五万人再卖回给赵国,苏云霜明码标价,普通士卒多少钱粮一个人,低级军官多少,高级军官多少,分的清清楚楚,顺便还有赵军的盔甲武器也全都拿出来算钱。
赵国想要回去就拿钱粮来换。
当然,不给钱粮也行,赵国再割让三座城池秦国就把人给放了。
这事干的秦国上下嘴角直抽,然而……
反正没啥坏处,王太后想玩就让她玩去吧_(:3ゝ∠)_
总归王太后不靠谱什么的,大家早就习惯了。
只要未来的秦王很英明机智又靠谱就可以了嘛=v=
而且都说了,太后太过靠谱也不怎么好,宣太后的前车之鉴放在那里呢。
然而赵王最后却没要这群士卒,赵国连番大战国力消耗还是很大的,这种时候苏云霜还开黑心价给他们,赵王能答应才奇怪,至于说割地那就更不可能了。
寡人的城池和金银宝物可比那群低贱的士兵重要多啦!
赵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消息传到秦国的时候,嬴政看向苏云霜:“叫你把人带回来,怎么样,砸手里了吧?”
让你当初不听朕的非要带回来,这下好了,没人要!亏了吧!╭(╯^╰)╮
苏云霜一咬牙:“谁说没人要!”
赵王不要别人啊!
世上赵王那样的傻逼能有几个啊!(╯‵□′)╯︵┻━┻
☆、第81章 做个文化人
苏云霜完全不觉得这五万赵军会砸自己手里。
毕竟是活生生的劳动力呢!
苏云霜的办法也简单,秦国目前要修建的工程还是比较多的,最大的当然是郑国渠,但是其他零零散散在墨家的规划下也有不少工程要建设,再说了,郑国渠又不单单只是一条渠,和李冰一样,郑国在规划郑国渠的时候也顺带着给秦国规划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系统。
这些不都需要有人去么。
苏云霜很淡定的把这五万赵军丢去修渠了,包吃包住只要干活就行了。
按照以往被秦国俘虏的下场来看,这次确实是十分优待了,再加上这五万赵军算得上是被旧主抛弃的,根本就没人要他们了,这种时候能有一条活路,还有吃有住,当然不会有人反对。
甚至都有人觉得秦国对这些赵军都比赵王对他们要好。
赵王连个讨价还价的人都没派过来就直接放弃这五万人了,对于这些为了保卫赵国而浴血奋战的将士来说,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让人寒心的事情。
嬴政本来觉得苏云霜这做法很没有必要,但苏云霜实际上玩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替换方法。
“看,事情给这些降卒做了,咱们自己的人就能空出手来,该回去种地的回去种地,该入军队的就入军队。”
等于说用着五万赵军把秦国自己的劳动力和战斗力解放了。
嬴政算算发现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基本上不亏,也就由着苏云霜去了。
然而韩非却不满足于此,他来找了苏云霜一趟,然后去赵军降卒的军营里逛了一圈,最后回去写文章去了。
等几天后苏云霜拿到韩非的文章看的嘴角直抽。
韩非的文章分为两篇,一篇是给这些降卒看的,一篇是给赵国军民以及那些刚被秦国占领的地方的百姓看的。
韩非的文章向来犀利如刀,这次也不例外,极具批判煽动性,韩非简直一个字一把刀子的往赵国的胸口上扎,顺便黑了赵王一把。
或者说韩非那也不叫黑,反正事情确实都是赵王做的没错。
这五万降卒可以说是为了回援邯郸保卫赵王才被俘的,可之后赵王却吝啬于一点钱财根本不愿意换他们回来,这次这些赵军还活着是因为秦国对他们的宽容和仁慈,但是在赵王做出决定之前他并不知道秦国这边的态度,事实上,按照秦国的一贯作风这些降卒基本是死定了。
可就算是这样,赵王连谈判都懒得谈就放弃了这些士卒,这样的国君真的还值得效忠吗?跟着这样的国君,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为了一点小利益把你出卖了呢。
军队之中最严重的事情莫过于出卖背叛,来自自己人的刀子是最不能原谅的。
苏云霜想了想很干脆的找了几个嘴皮子利索的纵横家,去赵军当中卖安利送鸡汤了。
另一部分则跟着去上党太原等地忽悠,总之务必要充分的利用这件事情。
当然,这边秦国和赵国的战争结束了,秦国加紧建设的步伐,但却不愿意让赵国歇着。
是的,秦国给燕国提供了不少钱财之后,燕王又蹦跶着去和赵国打了。
秦国都说啦,这次他们已经把赵国打残了,只是秦国目前精力有限,打不下去了,因此这个便宜就送给燕国啦,用来感谢燕国之前几次帮助秦国攻打赵国。
燕王听着这话心里可舒坦了,秦国是什么?那是现今最为强大的国家,如今秦王和秦国王太后特意派人带着重金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来感谢他,并且还送他这么一份大礼,五国之中除了燕国还能有哪国得到秦国如此郑重的对待?
简直倍儿有面子!
再说了,燕王也觉得秦国说的没错,据说这次赵军损失了近十五万的精锐,赵国一共才多少人?从长平之战开始这陆陆续续的都被秦国解决掉多少了,燕王掰着指头算算,好像赵国青壮的男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老的拿不动武器的老头,就是还屁大点的小孩子。
这机会千载难逢啊!
赵国压着燕国这么多年,也到了燕国该反击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燕王兴冲冲的就去发兵打赵国了。
而燕赵的这一战彻底暴露了赵国在和秦国连番作战之后到底被秦国削弱到了何种地步。
以往就算国内随便派一支军队,赵国都能吊打燕国,然而这一次,开打不过短短几个月,赵国就被燕国占去了两座城池。
两座城池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多,但考虑到赵国这次的对手是燕国,对比过去赵国和燕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大家都知道,赵国是真的虚弱下来了。
但燕国在占了赵国的两座城池之后却再也不能寸进,赵王昏庸但赵国的百姓却是骁勇善战的,他们联合军队一起抵抗燕国,甚至就连女人都拿起了武器守卫自己的国家。
军事上不如秦国被吊打也就算了,你燕国算什么玩意儿,跳梁小丑一个也敢来占赵国的城池?
于是燕国硬生生的被赵国堵到了年底也没能再多占下一座城池。
可燕王不在乎。
在燕王看来,赵国连女人都派出来守城了,可见赵国是没人了。
燕军确实不是赵军的对手,但燕国其实太过艰难的战争没打多少,燕国的国土并不比目前的赵国小多少,又没人像秦国坑赵国那样坑燕国,燕国的人口保存的还是很不错的。
这种时候燕王的想法就是,一个打一个我打不过你,那么我两个三个甚至是五个打一个呢?
燕王很清楚,对于目前的赵国来说,哪怕是十比一的比例赵国也耗不起。
燕王的做法直接戳在了赵国的软肋上,但同时这个办法本身对于燕国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燕国不少有见识的大臣纷纷劝说燕王此战不可长久。
但就在这个时候,和赵国耗了快一年的燕国终于再次攻下了一座城池,虽然是一座小城,但这足够让燕王高兴了,这个消息也彻底堵住了燕王的耳朵,使得他再也听不进任何劝阻。
甚至就在这时候,秦国再次派出使者来恭贺燕王,话里话外十分尊重谦卑。
秦国的使者去了其他国家向来是趾高气扬的,最多也不过是尊重守礼,尊重到谦卑那是基本没见过的,秦国使者的这一表现,再加上一个劲的吹捧彻底让燕王飘到了天上,他不仅听不进大臣们的劝说,甚至还决定要再次增兵。
“不可啊!大王!万万不可再增兵了!”
这一年的时间对燕国的消耗太大了,如果再增兵恐怕要影响燕国的农业啊,在这个年代农业向来是一国之本是万万不可动摇损伤的。
可这时候满心自己就要称霸六国的燕王哪里听得进这些,他觉得自己英明极了,就因为他的坚持,燕国才能攻下赵国的土地,才能让秦国特意派人来恭贺。
以往都是燕国看着其他国家打来打去,攻城占地的,燕国自己的领土有多久没有扩张过了?
这次是在他的领导下燕国才取得了这样的大胜,燕王怎么能不骄傲呢?
眼看着燕王一意孤行,苏云霜特别感慨。
虽然燕国确实有祖传的迷之智商吧,但燕王能昏庸到这种程度也确实是挺让人感慨的。
燕赵大战的第二年,上半年的时候,燕国再次攻下了赵国的两座城池,然而好景不长,等到了下半年,赵国开始了对燕国的反击,赵王在确认了秦国短期不会来攻的情况下,调集了驻守秦赵边界的大军回攻燕国,没多久,燕国攻下的两座城池就又被赵国抢回去了。
可燕王并不灰心,他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赵军的疲软,往常对着赵国的大军他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次燕国守城却能和赵国僵持许久,虽然最后还是丢了地盘,但赵国的虚弱再次暴露了出来,甚至这次暴露的更加明显,燕王对赵国彻底失去了敬畏之心。
然而这一切和秦国的关系不大,目前的嬴政正在惊讶于郑国渠的修建速度。
在他上辈子,郑国渠的的修建在秦国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算建成,而这一次,不过三年多的时间,嬴政就发现郑国渠的建设已经快要到一半了,这是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速度。
苏云霜对此可得意了。
老前辈早说啦,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有着墨家这些年越发让苏云霜嘴角直抽的黑科技,郑国渠的建设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再加上秦国由于实行了对商人的优待政策,经济发展也是一天一个样子,等到了第三年年底的时候,嬴政盘算了一下发现今年秦国的财政不仅能够支撑郑国渠以及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有一笔不小的盈余,有钱有科技,这建设当然也就快了。
当然,不仅仅是财政上,人力上秦国也有了不小的富余。
人力上的富余主要归功于墨家,他们搞出来的新农具和一些灌溉设施大大节省了人力的消耗,同样一块地,如果说过去需要五个人来耕种的话,现在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了。
“照这样算下来,再有最多一年,朕就可以挥军灭赵了。”
苏云霜倒是不在意这个,她最高兴的是,墨家自从当年结合了农家之后,在种植方面的技术简直也奔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去了。
苏云霜已经可以吃到反季节的水果了。
虽然不是真的反季节,比如说在现代的时候冬天吃夏天的西瓜什么的,这时候只是可以人为的调整果实的成熟时间,可以提前或者推后差不多一两个月的样子,但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而且苏云霜终于心满意足的吃到了品种丰富的水果,以前一些在咸阳根本长不好的水果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也终于能够开花结果了。
嬴政看着苏云霜吃的开心,特别想说苏云霜完全没资格说他平时太过奢侈浪费。
咸阳宫里原本有个不小的花园,现在硬生生的改成了果园,而为了让苏云霜吃上这些水果,其中的花费绝不比他要小。
苏云霜自己是不知道的,但嬴政自己倒是清楚,苏云霜抱怨过不少次水果的品种太少,为此他不得不去找吕不韦,通过一些去例如西域这些比较远的地方的商队引进秦国没有的水果,这些水果来了以后怎么种植培养,怎么优化,怎么让它们结出美味的果实,哪一样不是花的大价钱?
当然,苏云霜那点历史知识根本不知道这时代具体有哪些本土水果,哪些又是后来引进的。
反正在苏云霜看来,她吃的都是现代在超市随手就能买到的常见水果。
当然啦,不管怎么说,对于秦国而言,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年都是非常美好的一年。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正月过后,荀子却来对苏云霜和嬴政说他已经年老,越发的觉得精力不济,咸阳学宫的校长他是当不下去啦,请苏云霜另外找个人来负责。
关于荀子辞职这事苏云霜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荀子的年纪确实不小了,搁现代这都退休多少年了,可荀子一直奋斗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上,如今他对苏云霜和嬴政提出这话显然也是真的老了精力不够用了。
只是……
“先生若是走了,又有谁能够替代您呢?”
荀子的位置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人能够接手不是没有原因的,咸阳学宫的包容性非常强,这就要求负责咸阳学宫的人不仅仅学术水平要高,心胸更要开阔,要能包容百家。
就看法家撕儒家撕了这么多年,荀子作为儒家代表半点没有为此为难法家,而是非常宽容的包容了这一切,对于法家说的对的地方他十分谦虚的接纳,并且用来精进自己的学问。
荀子这样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荀子对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好主意,最后提议了两个人,墨家巨子和丞相蔡泽。
嬴政沉默一会儿说道:“那就蔡泽吧。”
“我反对,”苏云霜对嬴政说道:“我觉得这个位置选墨家巨子更好。”
嬴政皱眉:“蔡泽难道不能担当此任吗?”
“不能,”苏云霜摇头:“蔡泽的才华能力都是不缺的,可他是秦国丞相,这就不行了。”
丞相的位置太重要,和朝堂的牵扯太紧密,若是让丞相去管咸阳学宫,那么最后咸阳学宫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那是显而易见的。
国家用的思想那当然是大力发展,而若是暂时不用的,那估计就没什么生存之地了,但这些思想真的无用吗?
当初刚来秦国的时候基本已经没多少人重视的纵横家现在还能混成了秦国的外交大使呢,目前秦国和各国的外交事宜大部分都是纵横家的弟子在负责,儒家就更是如此了,单纯以儒家治国确实不好使,但是儒家搞舆论那真是一把好手,看看这些年在儒家的努力之下秦国的形象变化有多大就知道了。
可若是让丞相兼管咸阳学宫,苏云霜很确定,不管是纵横家还是儒家根本就没有扎根发展的机会,从一开始就得被掐死了,那么设立咸阳学宫又有什么意义呢?
嬴政想让蔡泽去兼管咸阳学宫的目的苏云霜也清楚,嬴政的目的就是加强对咸阳学宫的控制,他觉得现在作为秦王他对咸阳学宫的控制还是有些弱。
可这世界上唯有思想不可控制不可束缚,如果一定要给思想画上界限定好条条框框要求所有人的思想都只能为一个人的一个目的服务的话,不说这种事情是否可能,真要这么做了,那就是毁了咸阳学宫里的那群人才。
苏云霜的反对的理由嬴政也清楚,他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退让了一步:“让墨家巨子接替吧。”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嬴政却十分坚决:“今年灭赵。”
“好。”
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安静了几年的秦国起兵二十万进攻赵国。
这个消息天下震惊。
所有人都开始模糊的意识到,在韩国之后恐怕赵国要成为下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苏云霜对嬴政说道:“等这次灭赵回来,也该准备你的加冠礼了吧。”
这话让嬴政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苏云霜会说出这话来:“朕……还不满二十岁吧?”
虽然他没打算等到二十二岁,但是也不带提前的吧?
要知道,举行了加冠礼也就意味着他成年了。
嬴政成年苏云霜作为王太后将交出手中的握有的权柄,之前苏云霜的权力大,那是因为嬴政未成年,所以其实连带着秦王的不少权力也放在苏云霜的手里而已。
嬴政怎么也没想到苏云霜会主动提出这件事情,甚至是在这种时候提出来。
他都已经做好准备一直等到整二十周岁了。
对于嬴政来说,即使没有真正成年,但是实际上近几年秦国的权力都是抓在他的手里的,苏云霜除了练兵打仗其他的事情管的很少,这也是他会在咸阳学宫的事情上退让的原因,苏云霜难得提出了一次要求,对于他而言也不损失什么利益,退让一下也没什么,毕竟那是王太后的意见呢。
王太后的意见必须得到尊重啊。
总体来说,嬴政过的还是狠舒适的,权力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只要稍作等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握有大权了。
上辈子他被吕不韦压制着都能虚与委蛇到二十二岁,这次完全是大权在握他当然更不着急了。
可苏云霜偏偏对他提出了这句话,这不得不让嬴政惊讶。
他知道苏云霜不在意这些权利,可是就这么随随便便甚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