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在林庆县“成功推广”的经验,田老板正在浩阳市故技重施,准备再大赚一笔。不料就被林庆县的公安人员逮了个正着。

“岂有此理!这群混蛋!”

朱建国听了这个汇报,气得浑身乱抖,一连拍了好几下茶几,差点连茶杯都震落在地。

朱建国是真的愤怒。

“伟鸿,你说,他们……他们胆子怎么这么大?恩!这么搞,两年之后,不就全露陷了吗?到时候他们怎么解释?怎么向群众交代?”

朱建国说着,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刘伟鸿轻轻叹了口气。

朱建国这是“涉世未深”啊。搁在后世,这算个什么事呢?盲目地引进果树、经济作物,或者盲目地鼓励农民种植养殖什么东西,最后“全军覆没”,血本无归的例子,全国各地数不胜数。从来就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交代。

一句“交学费”,足以应对所有质疑。

至于这个学费,当然不可能是领导去交,而是农民朋友去交。领导的本意是好的嘛,是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只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已。亏损的农民朋友,应该体谅领导一片苦心,怎么还能责怪领导呢?那样对领导也太不公平了。

刘伟鸿不知道该怎样对朱建国解释这种现象。朱建国刚刚担任地方主要领导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对地方干部花样翻新的诸般手法,还缺乏直观的认识。在他想来,这种两年之后明显就会被揭穿的骗局,怎么会有人去干?到时如何交代?

这也是当初他同意米克良建议的主要原因。

没想到,一切都让刘伟鸿说准了。

这还真是个骗局!

“书记,米克良他们,是不会考虑那么远的,两年之后,果树不挂果或者挂果少,他们也有的是借口。比如管理不善,栽培方法不对等等,理由多的是。再说了,这只是决策失误,还不是她米克良一个人的决策,是县委县政府集体决定。他米克良不过是提议了一下,跟他能有多大的牵连?”

稍顷,刘伟鸿低沉地说道。

朱建国脸色一变,说道:“你是说,他早就有预谋的?让我们县委县政府的全体领导,为他背黑锅?”

刘伟鸿就笑了,一种淡淡的讥讽的笑意:“书记,背黑锅这种事,也不仅仅是为他米克良一个人背。反正有了先例,以后都可以照此办理,任何一位领导的决策出了问题,都是集体背黑锅。今天我为你背,明天你为我背。这叫团结协作!”

朱建国不由愣怔了一下。

刘伟鸿的话语说得很不客气,却是事实。

朱建国尽管主政地方时间不长,脑子转得可不慢,马上便明白了刘伟鸿的意思。略略一想,不就是这么回事吗?难怪米克良敢于这么搞,他们对这种操作手法,乃是了如指掌,轻车熟路了。

这一回,若不是出了刘伟鸿这样一个“异类”,坚决将米克良乃至县委县政府的文件顶了回去,结果就会和刘伟鸿说的一模一样。树,种下去了。两年之后,出现大麻烦,县委县政府集体擦屁股。米克良毛都不会少一根。

最可怜的当然是响应政府号召,大力种植果树的农民。种得越多,伤得越重!

“伟鸿,还是你立场坚定啊,唉……”

朱建国愤怒了一阵,又深深叹了口气,似乎在为自己当初没有坚持原则而后悔。

刘伟鸿正色说道:“书记,民生无小事。这件事,确实值得我们警醒。”

如果换一个人,或者刘伟鸿与朱建国的关系,没有到那个份上,这样的话,刘伟鸿是绝对不会说的。不管怎么样,朱建国是他的上级,而且是正管的大上司,手里捏着他的乌纱帽。把话说得这样直白,等于是在批评朱建国“轻率”、“乱搞”,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朱建国一旦恼羞成怒,刘伟鸿头上的乌纱帽,不免岌岌可危。

这也是因为,朱建国在刘伟鸿心目中,还是一个正直的好干部。所以刘伟鸿便适时给他“灌输”民生无小事的观念。朱建国身份证年龄,只有四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刘伟鸿很希望能够辅佐他更上一层楼。一位正义感和良知尚存的官员,也值得刘伟鸿去使这个劲。

刘伟鸿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一个好的上级和许多得力的下属,都是“整个体系”之中,必不可少的配置。

朱建国黑脸略略一红,随即点头道:“是啊,都怪我当时没有坚决顶住,总是想着协调好关系。没有坚持原则啊……”

刘伟鸿脸上又露出一丝微笑,说道:“书记,人无完人。偶尔失察,也是人之常情。你看,是不是应该做个决定了?”

事实上,今天刘伟鸿专程和蒋大正一起来觐见朱建国,“做个决定”才是重点。

事情已经发生了,自责是没用的,关键是后续的处置措施要到位。

朱建国平静下来,慢慢踱回沙发坐下,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拿出一支烟来叼在嘴上,刘伟鸿连忙给他点着了火,自己也点了一支。

朱建国皱着眉头抽了两口烟,转向刘伟鸿,说道:“伟鸿,先谈谈你的看法吧。”

刘伟鸿就笑。

朱建国现在也“机灵”了,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先让刘伟鸿“献宝”,自己最后拍板。这才是上级领导应有的风范嘛。

人总是在慢慢成长之中。

刘伟鸿也不谦虚,略事沉吟,便即说道:“这个事情的关键,有两个,第一个是干部的处理,第二个就是农民的补偿。”

朱建国微微颔首。

其实这话里面,刘伟鸿夹杂私货很严重。换做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的事情只有一个关键——怎样瞒天过海,将盖子捂住!

不过就眼下林庆县的实际情况而言,自然不能让某些人这么轻松过关。刘伟鸿很早就让夏寒去调查田老板,为的就是今天派上用场。

林庆县官场,也到了该“大清洗”的时候了。

至于给农民补偿,那就百分之百是刘伟鸿的“个人风格”。现世和后世,这样的事情太多,几乎从未见过有给农民补偿的。农民们都要补偿了,叫领导的面子往哪搁?再说,钱从何来?难道叫领导少公款吃喝少公款旅游,拿领导的开支去补偿给农民?

没有这个道理。

再苦不能苦领导嘛!

“先说干部处理。我的意见很简单,陈文东处分,米克良调离,米克林撤职查办!”

刘伟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米克良调离?他拿的钱,比米克林多!”

朱建国立即反对。实话说,朱建国对米克良的憎恨,不在刘伟鸿之下。这个嚣张跋扈的县委副书记,朱建国老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任何班子里有了这么一个成员,都不会和睦相处,也是最令一把手头痛的。

如今天赐良机,朱建国焉能不痛下杀手?

干掉米克良,朱建国这个县委书记的威信,就彻底竖立起来了,从今往后,看还有谁敢跟朱书记对着干?米克良就是下场!

刘伟鸿微微一笑。

朱建国勇气可嘉,但手段还差了点火候。

“书记,米克良当然要彻底拿下。但怎么拿下他,还得有个过程。不管怎么说,上坪米家也是我们林庆最大的宗族势力,把米克良一下子逼到绝路上,要提防他狗急跳墙。”

刘伟鸿缓缓说道。

第329章 环环相扣

朱建国不由吃了一惊,眼望刘伟鸿,凝重地说道:“你是说,米克良他会鼓动别人搞事?”

刘伟鸿说道:“米克良这种人,历来不守规矩,什么事情都敢做。这种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不可不防。要是闹出什么群体事件,影响就不好了。”

朱建国上任以来,林庆县的动静,确实闹得不小。

先是夹山区的宗族械斗,打死了人。接下来又是县纪委诬陷基层干部,闹得风风雨雨,连省里都惊动了,省纪委还派了调查组下来。至于地委书记陆大勇和行署专员曹振起之间,更是闹出了矛盾。

倘若再来一个群众闹事,冲击县委县政府,叫上级领导怎么看待朱建国?

朱建国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这一点,他确实没有想到,刘伟鸿却早已“料敌机先”了。

“那,你说这事怎么办?”

刘伟鸿沉声说道:“先把米克良调离林庆县,去地区担任一个职务。然后,你再召见一下上坪区的米书记,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给他安排进县政府班子。这要看陆书记是否同意了。”

朱建国双眉轻蹙,沉思起来。

刘伟鸿简简单单的的几句话,内含的意思,实在比较丰富,他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米克良必须拿下,但又不能出乱子。这是基本前提。那么先将米克良调离林庆县,让他离开自己的“老巢”,倒是很有必要。

县公安局对田老板是秘密抓捕,消息暂时尚未外泄,甚至连地区公安处长申克礼都还不曾知晓。掌握这个情况的,除了朱建国刘伟鸿,就只有蒋大正和夏寒等几个具体的经办人员。当时没有手机,估计就算三五几天甚至十来天,也不会有人察觉田老板的“失踪”,这就给出了从容应对的时间。

估计米克良现在还不知道,一张针对他的天罗地网,已经铺开了。

补上了这个环节,县纪委和刘伟鸿、县公安局之间的“纠纷”,就有了完整清晰的脉络。米克良指使米克林、米兆力等人诬陷刘伟鸿,作案动机便变得十分充足了。

刘伟鸿妨碍了他们的财路嘛。

米克良调离林庆县,上坪区米书记提拔,正是高明手腕的体现。

上坪区现任区委书记米贤华,也是上坪米家有头有脸的人物,算起来,和米克良他们那一支,不是近宗亲族,只是源于一个老祖宗。在上坪米家的号召力,仅次于米克良。米克良一调走,米贤华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可能会响应米克良的“号召”,发动族人闹事,冲击县委县政府。反倒会千方百计做工作,制止族人的过激行为。

到时候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米克良。他人都关进了浩阳的监牢之中,加上米贤华“叛变”,他还能有什么“作为”?

尤其重要的是,如此一来,上坪米家就算是被彻底分化了。米贤华进县政府班子,不进县委班子,无论资历、声望和实际权力,都不能和现在的米克良相提并论。自然也不可能变成米克良第二。拿下米克良,事实上就已经将本土势力最大的一个“小宗派”打散了。

溃不成军!

今后朱建国或打或拉,自然就能将一干米姓干部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在上级眼里,可也是一桩大本事。

从今往后,朱建国在陆大勇甚至更高一层的领导心目中,份量又自不同了。

更进一步来说,米克良陈文东这两个本土派势力的代表人物,一个被降级调离,一个更是遭了牢狱之灾,对本土干部的士气打击,是十分沉重的。一下子空出来两名县委常委的位置,只要陆大勇全力支持,给换上两名对路的干部过来,朱建国便能强力掌控常委会,成为实至名归的一把手。

对陆大勇来说,肯定也是很乐意见到这种情形的。两个县委常委的“名额”,可也不是一碟小菜,很是能够“收买”几个干部的人心。官场上的人事异动就是这样,别看表面动的只是两个县委常委,真动起来,就是一连串的人事变动。林庆县可谓大换血了。就算多数人员按照朱建国的意思配备,归根结底,也都是他陆大勇的班底。

对于陈文东的处理,一开始朱建国还有些不大赞同。

在朱建国看来,这也是个“坏家伙”!其坏的程度,不下于米克良。而且根据李兵他们的供述,很多证据都直指陈文东,真要拿下他,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仔细一想,朱建国却又不得不佩服刘伟鸿的处置方式。

陈文东和米克良不同。

所处的位置不同。

米克良别看是县委副书记,党内排名比陈文东高,但他只是一个土霸王似的干部。陈文东作为县纪委书记,却是有“组织”的,纪委系统,相对独立。拿下陈文东,地纪委书记张平安乃至省纪委书记方东华脸上,可都不好看。

这一点,就算陆大勇,也是很有顾忌的。陆大勇多半不会支持对陈文东赶尽杀绝。朱建国也好,刘伟鸿也好,既然承蒙陆大勇关照,就不能为了解气而强迫陆大勇去做不合他心意的事情。这是官场大忌。

陈文东降职调离,总算是给了张平安几分面子。但对陈文东的错误,必须严肃指出来,好让大家都清楚,陆大勇对他,着实是手下留情了。

明明是把人家撸掉了,还要卖个人情,这一手,实在是漂亮!

朱建国越想越是佩服。

说起来很复杂,但一窍通百窍通,只是在顷刻之间,朱建国便理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呵呵,伟鸿啊,这个意见很好,我基本赞同。”

稍顷,朱建国脸上露出了笑容,连连点头,毫不掩饰自己对刘伟鸿的赞许之意。

这小子,长的什么脑袋?

刘伟鸿笑道:“我只是一个建议,真正的决定,还得书记来做。不过,书记,我可得借这个机会向你伸手啊,你给我留一两个位置,可以吧?”

这话也就刘伟鸿说得出来,直接在县委书记办公室伸手要官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眼见得一桩坏事,到刘伟鸿手里一转悠,就变成了“大喜事”,朱建国心情大好,笑哈哈地说道:“你呀,我就知道你会趁机提条件。要是这个时候不伸手,你就不是刘伟鸿了。好好,不就是熊光荣调县里来顶米克林的位置吗?我答应了!”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书记,你也太小看我的胃口了,我可不止要一个位置。”

“啊?你还狮子大开口啊!好,你说说看,还想要什么位置?”

“我就琢磨着,夹山区的两套班子,人员构成年纪偏大,活力不够。这么多年,夹山的干部就没怎么动过,关系盘根错节,复杂得很。很多措施,落实不下去。趁着这个机会,解决一下也好。老熊这个人,其实我很喜欢他,有威信,有魄力,比较直爽,还真是舍不得让他走。但人家夫妻两地分居,也不是个办法,我也不能太自私了是吧?再说这个同志,工作上是比较勤勉踏实的,往后咱们县里的农业工作,也需要打开一个新局面,我看让他直接在书记手下,多学习一点农业方面的知识,也是很好的。”

刘伟鸿侃侃而谈。

明明是他在安插自己的亲信,说起来却是“冠冕堂皇”,似乎一切都是在为别人着想。脸皮也委实不薄。只是皮厚心黑,乃是从政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刘二哥自也不能免俗。

“小熊调到县城来,谁给你做搭档?”朱建国问道:“薛志民吗?”

薛志民是党群副书记,三把手,区长调离,由他担任区长,算是顺序接班。

刘伟鸿摇摇头,说道:“老薛这个人,我也观察了一段时间,虽然有点不安心本职工作,经济上还比较过硬,认真工作起来,算得比较踏实。您看,是不是让他接李兵的位置?”

“他去接李兵的位置?”

“对。县纪委的风气,已经被陈文东搞坏了,必须大换血。不然,这个纪律检查部门,就名存实亡了。县纪委不得力,干部队伍的建设,就少了一大臂助。我觉得老薛还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

刘伟鸿郑重地说道。

“嗯,我考虑一下吧。那区长由谁来干?”

“马吉昌吧。这个同志对夹山的情况很熟悉,而且这段时间搞棉花种植,他的工作十分得力。经常下乡去调查,田间地头的忙活。我需要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区长。”

刘伟鸿肯定地说道。

朱建国点了点头,他对夹山区的干部,不是那么熟悉。既然刘伟鸿说马吉昌可用,那就错不了。对刘伟鸿的眼光,他是很信得过的。

“那其他干部怎么调整呢,你有了个章程没有?”

刘伟鸿谦虚地说道:“其他干部的调整,当然是服从书记的安排了,我就是提个建议。”

朱建国哈哈大笑,指着刘伟鸿的鼻子说道:“你呀你呀,还在这哄我呢。好吧,我呢,也做个大方,夹山区和下面乡镇的班子,这一次你想怎么调整,都依你的意见。你把章程拿出来吧。你那点心思,别以为我不知道。”

朱建国的笑声很爽朗,足见心情十分愉悦。

第330章 你老小子也有今天!

刘伟鸿笑道:“这一回,先动一动区里的几个主要干部吧。其他的,暂时不动。给他们留点念想,也好有个向上的动力。”

“你啊,年纪轻轻,心眼不少。好,反正我说了,都依你的意见办。等你自己想清楚了,再跟我说。另外,那个农民的补偿,你有什么建议?六十万啊……”

说到这里,朱建国又轻轻吸了口气。这个数字,对于九零年的内地小县来说,不算小了。朱建国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刘伟鸿说道:“这个钱,肯定要着落在田老板、米克良和米克林身上。田老板那边,到时候书记你跟蒋局长打个招呼,让他们注意点策略。总之,这个人是要处理的,但怎么处理,也不是不能商量。头一件大事,就是掏钱。他骗走的那些钱,都得吐出来。退赃的积极与否,应该作为给他量刑的参考条件。认罪态度好,退赃积极,可以少判几年。要是顽固不化,守财奴,那就重判,让他把牢底坐穿!要看这个人爱财的程度了。”

朱建国冷哼一声,说道:“这混蛋,敢不退赃,毙了他!”

这位是军人出身,比刘二哥还狠。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吓唬吓唬他也行。另外米克良和米克林法办之后,肯定也能搜出一些赃款来,到时候优先支付农民的补偿款。书记,这个事情,恐怕也要麻烦你,去地区法院跑跑门路。赃款不要全给没收上缴国库了,农民的补偿款要保证支付。”

罚没款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专项来源。米克良是县委副书记,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对他的审判,可能要执行异地审判原则,不在林庆县法院判。刘伟鸿这是给朱建国打个预防针。

朱建国想了想,说道:“好吧,到时候我去求人!”

刘伟鸿点点头。

朱建国是县委书记,又是陆大勇的同学,地区中院的负责人,应该会给他个面子。只要能从田老板身上榨出大头来,余下的尾款,还是比较好设法的。

朱建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伟鸿啊,这一回应该大获全胜了。哎呀,当时省纪委调查组下来的时候,我还真是有点紧张。没想到他们撤得这么快……伟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这个话,又是在变着法子打听刘伟鸿的出身来历了。省纪委调查组如此来去匆匆,愣是让林庆县的干部们看不明白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有大人物发了话。这个大人物的身份地位,必定还在省纪委书记方东华之上,不然方东华的面皮,也不是那么好剥的。

能够让方东华自己打自己的脸,这个实在非同小可。恐怕省委组织部长李逸风,还够不上这么重的份量,方东华是省委副书记,党内排名尚在李逸风之上,资格也比李逸风老。如果不是首都发话,楚南省内有如此“威力”的,一人而已!

除非省委书记胡高山明白表态,不然方东华定不会买账。

问题是,谁又能指挥得动胡高山?

朱建国更加觉得神秘莫测了。

刘伟鸿嘿嘿一笑,说道:“书记,省里领导是怎么考虑的,我们哪能知道?”

看来李逸风真是把话带到了,胡高山雅不愿自己卷入两大豪门的内争之中。既然事情发生在浩阳地区,就让浩阳地区的干部去处理好了,省里没必要插手。

这事,明面上,说破大天去,涉及到的最高层级干部,也就副县处级,浩阳地委行署足以处置了。

方东华再受人之托,也得考虑一下后果。真要是一意孤行,且不要说老刘家会有何反应,先就将省委书记给得罪了。

朱建国望了刘伟鸿一眼,有点不大相信。

刘伟鸿笑道:“书记,总之省纪委不再干涉,就是好事嘛。我看联合专案组那边,也该有结果了。”

朱建国便点了点头。

不管刘伟鸿是何种来头,这个年轻人是他老朱的朋友,不是敌人。这就足够了!

……

如同刘伟鸿所分析的那样,省纪委调查组一撤,地区联合专案组的进展猛然加快,仅仅几天时间,就有了调查结论。

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本来早就证据确凿了,当事人供词、证词、证物等等,一应俱全,完全可以很早就结案,被地纪委廖俊涛他们,硬拖到现在。上头态度一明朗,廖俊涛自然不会再顶下去。

往死里得罪申克礼,很好玩么?

按照惯例,地区联合专案组,应该将调查结果向林庆县委通报一下,但鉴于此案涉及到了县纪委书记陈文东,所以通报的范围,就缩小了,只对县委书记朱建国和县长邓仲和做了简单的通报。通报的成员级别也很高,直接就是申克礼本人和地纪委副书记廖俊涛。

通报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便即结束。

申克礼和廖俊涛谢绝朱建国邓仲和的挽留,匆匆而去。

专案组离开林庆的时候,不仅仅撤走了专案组的所有成员,还将米兆力、程静、李兵等几名案犯,一并带往浩阳羁押。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要严办了。

县长邓仲和稍后也离开了朱建国的办公室,一路上碰到邓仲和的县委县政府干部们,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