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馅饼)-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伟鸿淡然一笑,脸上风淡云轻的,毫不在意。
在刘伟鸿看来,慕新民才真是急功近利了。当然,这个急功近利不是表现在正经的工作方面,而是表现在“整人的手法”方面。毫无疑问,慕新民是带着“任务”下来的。刘伟鸿仔细分析过上级对慕新民的任命,觉得还是比较有手腕的。慕新民五十几岁了,仕途上基本没了什么奔头,所谓“无欲则刚”,他就算知道了刘伟鸿的来头,只怕也不会太害怕。另一个方面,因为慕新民和刘伟鸿之间年龄的差距,让人总是不自禁地将慕新民划归为“踏实稳重”的干部行列,而刘伟鸿则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火箭式年轻干部。这样两个人发生了冲突纠葛,上级领导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刘伟鸿恃才傲物,对上级不敬。
至于慕新民为什么以“垂暮之年”,还给人当枪使,做“打手”,就有点费思量了。照说就算慕新民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将刘伟鸿“搞倒搞臭”,他的“主子”也给不了他多少“恩赏”。毕竟年龄和级别都摆在那里呢,上面再怎么给他使劲,上升的空间很有限。
当然,慕新民可能并不觉得自己就老了,心态也许还很良好。对他而言,如果能在退休之前闹个正厅级,那就是很大的一颗甜枣了。
不过刘伟鸿总觉得这中间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时之间,暂时尚未找到这个原因罢了。
慕新民一到林庆县,板凳都未坐热,便急不可耐地对刘伟鸿出手,未免过于着相。而且有点势单力孤,县里的其他领导,对他一点都不了解,就算有心要向他靠拢,也会多观察一段时间。慕新民如此“着急”,策略方面,略略欠考虑了,暂时只能“孤军奋战”,以县委书记之尊,赤膊上阵对付他刘伟鸿。
刘伟鸿到林庆工作也有一年时间了,虽然谈不上编织了一张多庞大的关系网,总归多认识几个人,比慕新民的“根基”要稳,而且在确认朱建国调离,慕新民接任之时,刘伟鸿便开始做了些必要的准备工作。相对慕新民的“孤军奋战”,刘伟鸿的“群众基础”,似乎要厚实几分。
让慕新民先表现一番再说。
“以下犯上”,刘伟鸿需要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机会才好展开反击。事事处处都跟县委书记对着干,可不见得是个好主意。打起官司来,先就理亏三分。最基本的“尊卑上下”还是要遵守的吧?总不能人家县委书记一上任,你刘伟鸿就像个刺头似的胡乱冒出来,不管不顾地顶撞上级。就算你有十二分的道理,却也免不了一个“年少气盛,性格浮躁”的考评!
慕新民在台上口沫横飞,讲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就差没有直接点名批评刘伟鸿和夹山区了,但话中的意思,谁都听得出来。
朝着刘伟鸿发射了一番炮火之后,慕新民开始大讲政治道理,尤其是要求大家端正思想,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蒙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要让资本主义的东西,腐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灵魂。
听了这段话,大礼堂里原本不时响起的窃窃私语声顿时消失了,与会的干部们一个个屏息静气,望着主席台上那个指手划脚的一把手,神情变得很是严肃。
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听到这种话了,尤其是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大伙似乎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某个时代,脑海里浮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最高指示。
慕新民的发言,差不多花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这一回,大礼堂里倒是响起了很整齐一致的掌声。大伙有点拿不准慕书记话里的意思,心中有点栗栗危惧了,便使劲给慕书记鼓了一回掌。
接下来,徐文浩请县长邓仲和发言。
这样的大会,县委书记才是主角,县长一般只做象征性的发言。尽管如此,邓仲和也准备了一个稿子,主要谈了谈林庆县去年一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不过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邓仲和在这个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一个观点——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群众要富裕,修好路搞好交通建设是大势所趋。邓仲和还点了夹山区的名字。说现在县里的财政状况也比较紧张,并不宽裕。全县修路,单单靠县里掏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少,等级差,路况糟糕的情况。邓仲和指出,在这种大前提下,各个区镇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多方面的筹集资金。比如夹山区就做得不错,有开拓性的思维和眼光。主动从银行贷款,翻修主干线。目前在各个区乡通往县城的公路之中,就数夹山区到城关镇的省道线路况最好,车行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就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随着邓仲和的发言,坐在他身边的慕新民一张脸不知不觉间黑了下来,端起茶杯不住喝水。下面的干部们,只觉得有趣,一个个挺直了腰杆,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好啊,在这样的大会上,县里的两位大班长公开“顶牛”了。
这个事情还真是有意思。
第396章 关心群众要落到实处
邱德远却兴奋起来,又将脑袋凑到刘伟鸿的面前,压低声音说道:“老弟,邓县长还是挺仗义的,你说是吧?”
刘伟鸿依旧笑着,不吭声。
邱德远也是个妙人,既然是邓仲和的亲信,那便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找机会给“老大”说几句好话。邓仲和能培养出这样的手下,倒也算得好本事。
“老弟,我跟你说,别把那蠢货当回事。他奶奶的满嘴喷粪。难道多建工厂多赚钱,修好路,让群众日子过得舒心点还有错了?光知道耍嘴皮子,屁用没得!”
邱德远似乎对慕新民的意见比刘伟鸿还大,径直将县委书记叫成“蠢货”了。
刘伟鸿有点无奈。
就算不怕隔墙有耳,刘书记却也不愿意让大伙都将他当成是和邱德远一样的“粗人”。刘书记对慕书记有意见,也得闷在肚子里,搞袖里乾坤。怎么都不能和邱德远一样,满嘴粗言秽语不是?
“邱书记,邓县长在做报告呢。”
刘伟鸿只好很隐晦地提醒了一句。你家“老大”在台上开大会,你老人家在台下开小会,这个可不怎么妥当啊。
邱德远压低声音笑了几句,便即坐正身子,眼望主席台了。
邓仲和的讲话,也用了半个小时左右。接下来,便是总结表彰大会的主要内容,邓仲和代表县委县政府,宣读了九零年度林庆县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基本上是排排坐吃果果,县直单位和下面的区镇,个个有份,唯独夹山区只有一个先进单位,那就是竹林乡。表彰的理由是社会治安大幅度好转,作为有“宗族械斗传统习惯”的竹林乡,去年一年下大气力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未曾发生宗族械斗,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全县最低。
至于刘书记在夹山大搞经济建设,农民群众创收增收,却是不消提起了。慕书记都差点点名批评了的嘛,还给评先进,想得美吧。就这个竹林乡的先进单位和全区的三名先进个人,都还是“力争”的结果。不然夹山区这一回,很可能吃“鸭蛋”。
邓仲和能够在刚才的发言中,点名表扬夹山区和刘伟鸿,已经很给面子了,就如同邱德远说的那样——挺仗义的。
邓仲和或许也想通过这个动作,向刘伟鸿“表明态度”。又或者仅仅只是要恶心慕新民一下,你老慕不要一来就挥舞大棒压人。林庆县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真把我邓仲和与其他县领导都当透明的?邓县长这也是给慕新民提个醒,要想在林庆县玩得转,总得团结一些该团结的人。
总结表彰大会圆满结束,依照惯例,县领导在林庆宾馆设宴款待与会代表们。人数太多,席面就不是太丰盛。不是县里小气,舍不得钱,关键还是菜肴太多的话,宾馆厨房忙不过来。这样的大型聚餐,一般都是“乡下水平”,大碗肉大碗鱼,只有县领导的席面上丰盛一些,讲究一些。
总也得有个区别不是?
吃完饭,邓仲和也没有回家去休息,径直去了办公室。大约几分钟之后,刘伟鸿年轻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县政府办公大楼。
“邓县长!”
刘伟鸿进了邓仲和的办公室,微笑着打招呼。
“呵呵,刘书记来了,请坐请坐!”
邓仲和站起身来。他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在待客沙发上落座,面前已经摆了两杯茶,一杯是他自己的,一杯自然就是为客人准备的了。吃饭的时候,邓仲和邀请刘伟鸿饭后到自己办公室坐一坐。
邓仲和的办公室,还是老样子,一间房,比较老式的装修。
刘伟鸿缓步走过去,在一侧的沙发上坐了,掏出烟来,敬给邓仲和一支,随手将中华烟放在了桌面上。
邓仲和笑着说道:“刘书记财大气粗啊。”
后世的干部,不要说县长区委书记这样手握实权的一把手,就算是普通的办事员,抽烟的档次也很高。不过据邓仲和对刘伟鸿的了解,此人确实一贯清廉,绝无收受手下好处的传闻。倒是经常将自己的好烟好酒拿出来招待客人。
这就有点意思了。刘伟鸿虽是区委书记,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年资很浅,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单纯凭他自己的收入,要维持这样“奢侈”的水准,恐怕要落下许多的亏空。
刘伟鸿倒也并不隐瞒,微笑答道:“邓县长,我有个女朋友,在江口做生意,每个月都给我接济一点钱,吃饭抽烟不成问题。”
“哦,不是说刘书记的女朋友是首都人吗?”
邓仲和饶有兴趣地问道。两美齐聚夹山的“新闻”,邓仲和也是有所了解的。据说两个大美女都是从首都来的。难不成刘伟鸿的女朋友,另有其人 ?'…99down'
“呵呵,是首都人,但在江口做生意。”
“原来是这样。江口好啊,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活跃,机会也多。哎,刘书记,冒昧地问一下,你女朋友在江口做什么大生意的?”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一开始是信息咨询吧,也就是给人搞个批文,跑跑手续什么的,赚个中介费。现在开始搞金融了。”
刘伟鸿并不介意适当地透露一点“内幕”给邓仲和。让他保持着这种“雾里看花”的神秘感,还是有好处的。
果然,邓仲和的双眉便微微一扬,诧异地说道:“搞批文手续,这个可不简单。”
刘伟鸿笑着说道:“也不是太难。只要人脉广,人头关系熟络,一般的批文手续,还是能够搞得下来的,难度不是太大。”
邓仲和没有在江口做过生意,对内情就不是那么了解。但是听刘伟鸿这个轻描淡写的语气,似乎他那个女朋友挺不简单的。首都人在江口做信息咨询工作,能够如鱼得水,必定要有些后台。联想起刘伟鸿在首都和省里搞到的资金,邓仲和心中暗暗加了几分小心。
不过邓仲和很注意把握分寸,并没有继续刨根究底。
“刘书记,今天请你来,是想和你探讨一下有关夹山区成立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的事情。你们那个报告,李书记和米县长已经签署了意见,送到我这里来了。”
邓仲和转换了话题,说道。
所谓李书记和米县长,指的是分管农业工作的李学智和新任副县长米贤华。“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在林庆县绝对算是个新鲜玩意,但既然是和农产品有关,自然要先送呈副县长米贤华审阅。米贤华签署意见之后,再转呈李学智,然后到邓仲和的案头。
报告既然到了邓仲和这里,可见米贤华和李学智起码都不曾反对。估计米贤华也不会明白表态支持,只是签署了个一般性的意见,就将“矛盾”上交了。对于不大拿得准的事情,官场上通常的做法就是不表态,明哲保身。
刘伟鸿便礼貌地点了点头,静待下文。
“总体上来说,这个思路是不错的。我觉得比较可行。”
邓仲和也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在具体的经济建设工作方面,邓仲和是很有些想法的,也有经验。
“就是这个级别和人员配置,我想再和你商量一下。”邓仲和缓缓说道,神色比较严肃起来:“你们夹山的意见,这个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正式算作是区公所管理序列的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定为副科级,人员编制是八个人,对吧?”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对,是这样的。”
邓仲和轻轻抚了抚头发,说道:“刘书记,副科级事业单位,是要上常委会讨论的。在此之前,没有这个先例。”
邓仲和的言辞说得比较隐晦,却是明白提醒刘伟鸿,这个事情,我邓仲和一个人说了不算,最终还得跟慕新民通气。老慕对你刘书记,可不怎么待见。而且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夹山区搞了这么个副科级的事业单位,那其他区极有可能有样学样,也搞这么一个副科级的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出来,全县一下子就会增加近百名事业编制的干部,也不是个小事。慕新民有很充足的理由不通过这个议案。
“邓县长,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夹山建了饲料厂,养殖业已经开始向规模化发展。建这个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很有必要,不然到时候就有可能造成销售不畅的问题。凡事总有个开始嘛。至于行政级别,我想定高一点,也是表示区里县里对这个事情的重视。如果可能的话,我看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嘛。也好摸索一点经验。当然了,决定权在县里,邓县长要是觉得不是那么合适,这个级别也可以再商量,或者定位正股级单位,但任命一位副科级干部实际负责。级别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是这个单位要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惠民惠农。既然慕书记那么关心贫困山区群众的生活,就应该给予实际的支持才对。关心群众,不能光停留在嘴头上。”
刘伟鸿微笑说道,神情很是笃定。
第397章 刘书记有点生气了
刘伟鸿已经做了心理准备,副科级架构的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很可能在县里通不过。毕竟夹山区才是正科级架子,下属的夹山镇、竹林乡等乡镇,是副科级。这个农产品经纪公司一下子定为副科级,会让县里的头头不大好下决心。所以刘伟鸿在区里和马吉昌商量的时候,实际上定的正股级架构,作为区公所的直属单位。按照副科级架构上报,其实是留有一定的余地。万一慕新民要质疑,邓仲和也有一个周旋的余地。
刘伟鸿相信,邓仲和现在别无选择。除非他心甘情愿再给慕新民做几年配角。以刘伟鸿对邓仲和的了解,此人心高气傲,绝不甘长久屈居人下。省里忽然将慕新民空降下来,加上慕新民过于自以为是的性格,已经超出了邓仲和的底线。
邓仲和如今只能“另谋出路”了。表彰大会的事情,实际上邓仲和已经明确表了态。但这种态度,是否能持久下去,还有待“验证”。
邓仲和应该会想办法说服慕新民,通过这个议案。
但是三天之后,邓仲和给他打来电话,很明确地告诉他,慕新民不同意搞这个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
“邓县长,不上副科,就搞个正股级单位都不行吗?”
刘伟鸿有点诧异地问道。
邓仲和郁闷地答道:“不是级别的问题,慕书记说这个事情,需要慎重考虑。单独在夹山区成立这么一个部门,对其他区镇不公平。”
涉及到十个区镇,近百个事业编制,慕新民这么说,也不是毫无道理。虽然他实际上就是要阻扰刘伟鸿在夹山区的一切施政措施。
你刘伟鸿就在夹山区乖乖呆着,慢慢混日子,想要标新立异,门都没有。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说道:“邓县长,那有关修路的拨款问题,县里领导们研究得怎么样了?省交通厅那边,也在等我们的消息。”
上回刘伟鸿去省城,两天后李鑫从瀚湖市回到大宁,一起请省交通厅的领导吃了个饭,席间,交通厅的领导倒是给了句话,只要浩阳地区和林庆县都支持夹山区修路,省厅肯定也会支持的。大家都给想想办法,这事办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从省里回来,刘伟鸿去了地区交通局,自然也省不了请客吃饭的程序,地区交通局的领导,也比较爽快,说是坚决服从省厅的指示,只要林庆县有了具体的行动,地区肯定也要支持的。至于支持的力度大小,就要看林庆县本身的决心大小了。
邓仲和说道:“刘书记,这个事情比较困难啊,你也知道,现在年底了,到处都在要钱。我这里很紧张,年前是肯定拿不出钱来的。不过我会做个计划,过完年吧。过完年,我们再具体研究这个问题。”
这个刘伟鸿倒是能够理解。原本也没指望县里能在年前给他们拨款修路,地区和省厅也一样不可能。今年的经费,肯定都超支了,真要拿到钱,至少得明年年初。
“不过,刘书记,有关夹山区修路申请拨款的报告,现在都还在慕书记的案头压着呢,他要是一直不签字,多少有点麻烦。”
邓仲和顿了一下,开门见山地说道。修路是县政府的正管,但修路也是个最烧钱的活计,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资金要求,这还是乡间公路。如果是主干线,那得是以百万为单位来计算资金的。在林庆这样的相对贫困的偏僻小县,如此庞大的资金分配,单单县政府可能还不能独自做主,需要上常委会讨论一下,怎么说也得是集体决定才行。真要是出了问题,邓仲和与县政府的干系也就不是那么大。
以邓仲和谨慎的性格,他一般不会独立做重大决定。
一股怒火在刘伟鸿的胸间升腾而起。当然,这股怒火不是针对邓仲和去的,朱建国调离之后,邓仲和能够逐渐和刘伟鸿走近,已经很不容易了。刘伟鸿得给人家邓县长一点时间,要求他一夜之间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大现实。
慕新民这是不管不顾了,下定决心,尽一切可能捆住刘伟鸿的手脚。也许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慕新民逐渐熟悉了县里的情况,团结了自己的一帮子力量之后,可能会直接从根子上下手。
“好吧,邓县长,我知道了,谢谢你!”
尽管胸间怒火升腾,刘伟鸿还是很冷静地和邓仲和说了再见。
挂断邓仲和的电话之后,刘伟鸿点起一支烟,慢慢靠进椅子里,双眉微蹙,陷入了沉思之中。
原先想要再等等看的策略,似乎有点行不通了。刘伟鸿越是忍让,慕新民越是得寸进尺。似乎慕书记的耐心,远远没有刘书记那么好。
一支烟堪堪抽完,刘伟鸿猛地坐直了身子,将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拿起电话来,直接拨通了县委书记办公室。慕新民用的是朱建国以前那间办公室,电话也没有换。
“你好!”
电话那头,响起慕新民很威严的声音。
刘伟鸿淡然说道:“慕书记,是我,刘伟鸿。”
电话那边顿了一下,显然慕新民没想到刘伟鸿会主动打电话给他。
“嗯,你有什么事?”
慕新民听出来了,刘伟鸿的语气不是那么友善,自然也就省略了客套寒暄的言语,径直问道,声音还是很严肃,没有丝毫的暖意。
“慕书记今天下午有时间吗?有些问题,我想向慕书记汇报!”
刘伟鸿依旧平静地说道,语气有点冷。
慕新民说道:“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汇报吧。”
“电话里不方便,我想当面汇报!”
刘伟鸿也很坚持。
慕新民沉默下来,刘伟鸿要和他说什么,他大致能够想到,唯一没想到的是,刘伟鸿会要求当面和他谈,慕新民有点“措手不及”。
早听说此人是个“二杆子”脾气。
“好吧,你下午两点半准时赶到我办公室,我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稍顷,慕新民说道,语气也很冷,并且领导的架子端得十足,预先就限定了谈话时间。
“好,谢谢慕书记!”
刘伟鸿保持着基本的礼节礼貌。
慕新民随即挂断了电话。
刘伟鸿将话筒放了回去,继续处理公务。现在还是上午,不必那么急着过去。夹山到城关镇的省道线,大部分已经翻修完毕,路况大为改善。驾车过去,也就几十分钟。
下午两点二十几分,刘伟鸿准时来到了县委大院,缓步向四楼走去。一路上碰到的熟人不少,都是笑着跟刘伟鸿打招呼,不过多数也只是打个招呼,并没有停下来和刘书记说话聊天的意向。
刘伟鸿到林庆县工作一年时间,县委大院的工作人员对他的态度,已经变幻过好几回了。刘伟鸿自也不以为意。
“你好,刘书记!”
在通往四楼的楼梯口,刘伟鸿见到了慕新民的通讯员小周。文件规定,县级领导不能配专职秘书。所以,县领导的秘书,名义上叫做“通讯员”。自然也就是换了个名称罢了,连下面的局长,都有自己的专职秘书,何况县委书记?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每年,上面都会发几个明知道不会被遵守的文件,而且煞有介事。下面也就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文件精神,一样的煞有介事。这种心照不宣的文字游戏,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有时候刘伟鸿就觉得,我国的文件,是最有幽默感的。往往当文件强调某个问题必须重视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并且通常都无法解决。而当文件禁止某个事情的时候,下面的官员却是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事情是被允许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员都在干着呢?已经泛滥到了不得不发个文件来说一下了。
比如前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