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合作的概率就更低了,斗争的可能性剧增。

与什么人可以合作,与什么人必须划清界限,刘伟鸿心里有底。这条底线,是不能被轻易突破的。

周鹏举如此反对从基建资金里拨款,内里是个什么原因,刘伟鸿亦能猜个大概。

“鹏举同志,有些事能缓,有些事不能缓。新市委大院早一天建迟一天建不要紧,学校危房改造,一天也不能再耽搁了。越是冬天,我们越是要重视这个事情。那些房子不但是危房,而且四处漏风,小朋友在里面读书,一个个冻得不行。在座的诸位,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的,要是我们自己的小孩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诸位作何感想?我认为这个事不能拖,必须马上进行。至于冬天施工的困难,完全可以克服。我们尽可能在本乡本土募集工人,这样不但在费用上比较省,工程进度能加快,而且也为山村的农民群众提供了一条创收的门路,一举两得。”

刘伟鸿轻轻一挥手,很坚定地说道。

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从不轻易改变,亦是刘伟鸿的习惯了。

周鹏举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既然刘市长坚持,我也不多说了。这个事情,我看是不是交给市里的建筑公司去负责落实?市一建公司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

周鹏举如此快就做了让步,也有点出乎刘伟鸿的意料。这中间,应该还有一些环节,是刘伟鸿暂时没有考虑到位的。具体是什么,刘伟鸿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刘伟鸿也不是那么在意。不管做什么工作,总要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完成。什么都搅合在一起,那就什么工作都干不成。

“这次学校危房改造,点很多,很分散,单单由市一建公司来承担改造任务,人手不敷分配,工程进度也会比较慢。我看还是由万清同志和教委负责,将款子拨下去,由当地的基层政府去负责组织队伍施工。不过,万清同志,我这里要提醒一句,这个钱,必须要用在校舍危房的改造之上,专款专用,绝不允许挪作他用。这一点,要请万清同志和教委切实负责。不管是谁,只要挪用了这笔资金,都要追究责任。”

刘伟鸿说道,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周鹏举双眉一蹙,带着明显的不悦之意。

这个小娃娃是故意要跟他为难啊?一百几十万的工程,不交给市一建公司,反倒分到各个区乡去,不摆明要断他周鹏举的财路吗?

哼哼,既然你这么不上道,那就别怪我今后不配合你了!

奇怪的是,宋万清居然也脸露难色。照理说,刘伟鸿将一百五十万的资金交到了他的手里,宋万清应该很高兴才对。

“刘市长,我个人认为,还是由大型的建筑公司负责施工比较好,质量更有保障。下面区乡的建筑队,大多是草台班子,技术很不过关。万一改造出来的教学楼,依旧有质量问题,那就不好了,会造成很严重的浪费。”

宋万清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所以说要严加监督嘛。这个是教委该管的工作,我看还是对口抓比较好!”

语气虽然还是比较平和,却也隐隐透出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尽管市长办公会议允许讨论,允许大家自由发言,但现在刘伟鸿已经以市长的身份敲定了此事,正式布置任务了,那就变成了命令,作为刘伟鸿的副手,宋万清这个态度可不大对头。如果所有副市长对刘市长的安排都推三阻四,不肯“受命”,那刘市长的威望如何能够建立起来?

宋万清又望了周鹏举一眼,才有点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刘市长,我有个建议……”

一直沉默不语的樊国生忽然说道。

刘伟鸿微笑说道:“国生同志,请讲!”

无论如何,樊国生也是副市长之中年纪最大的,刘伟鸿当得“敬老尊贤”,给樊国生一个脸面。

“我认为学校危房要改造,新市委大院的建设,最好也不要因此耽搁。这个事情,苑书记很关注的。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值得再好好考虑一下。”

樊国生不徐不疾地说道。

刘伟鸿立即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合着周鹏举不坚决反对,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市委书记苑忠兴的头上。

建新市委大院,苑忠兴十分关注,说不定这笔三百多万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苑忠兴搞到的。你刘伟鸿可不要莽撞,免得无意之间就得罪了苑忠兴。

刘伟鸿点了点头,说道:“国生同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确实是要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出来。至于苑书记那里,到时我会向他汇报具体情况的。”

樊国生微笑点头,不再多言。

第557章 这不是辩论会

樊国生这个时候跳出来讲了这么一番话,让周鹏举很腻歪,也更加提高了警惕。看来自己的分析是对的,就算刘伟鸿暂时还没有和樊国生“同流合污”,起码樊国生有向刘伟鸿示好的意向。

这个老樊也真是的,转眼就要退休的人了,还在这搞风搞雨。你就算傍上了刘伟鸿的粗腿,又能如何?难道还想更上一层楼?估计还是心里的不服气在作怪。

人老了,思维就不正常,把面子看得天大,比里子还重要。

宋万清汇报过后,就轮到樊国生发言。

樊国生在这回的市长办公会议上只有一个议题,有关加大老城区街道改造的问题。

副市长们的神情又严肃起来,心里头却在等着好戏开锣。周鹏举那个性格,只怕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樊国生在他面前张牙舞爪。

樊国生今天特意打扮了一下,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头发也染得乌青,还打了发胶,油光铮亮的,显得很精神,颇有“斗士”风范。当刘伟鸿请他发言之后,樊国生便拿起面前的报告,抑扬顿挫地说了起来。

樊国生这个议题,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谈了目前浩阳市老城区的现状。樊国生在报告里指出,自从浩阳地区成立以来,地区和市里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之上,对老城区的改造关注度不够。目前老城区的很多街道,都还是五六十年代的青石板路,其中一些十分古老的,甚至是解放前的青石板街道。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投入,年久失修,路面凸凹不平,尤其到了雨雪天气,街道上到处都是积水,群众根本就不敢出门。而沿河修建的民宅,也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甚至还有不少的木板房,凌乱不堪。所有老城区的街道,都没有路灯,或者有路灯的也都坏了,起不到作用。一到了晚上,整个老街都黑咕隆咚的,群众的意见很大。一部分群众甚至还编了顺口溜,讥讽政府“喜新厌旧”,建了新城区之后,老城区就变成了“没娘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樊国生的准备也算得比较充分,尽管没有像市教委那样制作好幻灯片,却也准备了好些照片,冲印放大,拿出来给与会的领导们阅看。

在座的诸位,除了刘伟鸿和向耘,其余都要算是“老浩阳”了,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老城区,对这些老街的情况其实是很熟悉的,也就近几年才逐渐与老街“疏远”了。但樊国生拿出这些照片来,大家看了之后,却觉得丑陋不堪,也凌乱不堪,不由都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怎么,仅仅几年不见,老街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根据统计,现在浩阳市的城市人口是五万人左右,一共分为三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新城办事处的常住人口不足八千人,民主办事处和五一办事处的常住人口超过四万。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城市居民,还是居住在老城区。而我们这两年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却刚好反过来,百分之九十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了新城区的建设,投入到老城区的不到百分之十。八千人享受了百分之九十的公共财力,四万人几乎完全被视而不见了。这样肯定是不对的,这种情况必须要加以改变。”

樊国生振奋精神,以一种明显亢奋的声音说道,颇为激昂。

副市长周其凤笑着说道:“樊市长,话也不能这么讲嘛。市里不是对老城区视而不见,只是这两年全力建设新城区,有所倾斜而已。刚刚樊市长说的只是相对数目,这个其实是不确切的。”

周其凤四十几岁,是个大嗓门。他分管的工作是人事、统计和城区街道综合管理。说起来,老城区改造,也算得是他的正管工作。副市长们的分工,本来就存在着交叉重叠之处。

周其凤这个时候跳出来,谁都不感到意外,包括刘伟鸿都不觉得意外。他到任那天,向耘就向他大致汇报了市政府几位副市长之间的一些关系。据说市政府这两位姓周的副市长,还真是“哥们”。周鹏举前些年担任组织部长的时候,周其凤是人事局长,两个人因为工作上的关系,经常有往来。周其凤年纪比周鹏举略长,却很会来事,将周鹏举敬为“大哥”。正因为周其凤很懂事,所以周鹏举对他也很关照,想方设法将周其凤运作成了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市长,两个人更是穿上了同一条裤子。

樊国生向周鹏举“开火”,周鹏举不好马上跳出来反驳,周其凤自然要充当急先锋。

樊国生一听这话,顿时也火了,瞪大眼睛,望着周其凤,说道:“周市长,这个数目怎么就不确切了?”

“呵呵,樊市长,不要发火嘛,咱们就事论事。”周其凤看上去倒是好脾气,嗓门粗大,却哈哈不断,对樊国生的“愤怒”并不生气:“有一个问题,樊市长可能疏忽了吧?这两年我们投在新城区建设的资金,绝大部分都不是我们市里的资金,是上面的拨款。省里对新建浩阳地区的大力支持。把这一块资金刨开的话,我们投入在老城区的资金并没有减少,对吧?上级那些拨款,也是戴着帽子下来的,专款专用。可也不能随便用到老城区,这是原则。群众不明白内情,我们还是明白的嘛。”

周其凤笑呵呵的,言辞却丝毫也不平和,几乎是在直斥樊国生“胡说八道”,避重就轻。

樊国生马上说道:“周市长,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很多资金确实是上级拨下来的。但是群众就是不清楚这个道理嘛,你就算把这个事实讲给他们听,他们也不会接受的。不管是什么理由,现在的事实就是八千人得到的资金比四万人得到的资金多了九倍。周市长,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凡事要讲究一个公平合理。群众的意见要是总不理睬,怕也不好吧?再说了,浩阳市是一个整体,新城区和老城区也不能截然分开。不然的话,老城区太落后了,你就是把新城区建成明珠、江口那样的大城市,整个浩阳市的档次也还是上不去。我们总不能说老城区不归浩阳市管吧?”

论到“辩论经验”的丰富,樊国生可也不差,甚至还在周其凤之上。毕竟人家多了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和官场历练,不是白瞎的。

周其凤依旧不生气,笑着说道:“樊市长,刚才刘市长也说了,事情要分个轻重缓急。咱们也不是说不管老城区,而是先集中精力,把新城区建设好,等过得几年,经济更加发展了,财政富裕了,自然要加大对老城区的投入改造。”

听起来周其凤的话也很有道理,不过樊国生可不是毛头小孩,哪有那么好“哄”?他可是太清楚官场上的“研究研究”、“日后再说”是个什么意思了。周其凤这话,就等于是白说。

过得几年?

今天在这间会议室里坐着的人,过得几年只怕大部分不见了踪影。

我国实行的可是流官制。

“周市长,我也没有说要对老城区来个翻天覆地的大改造。但一些最基本的改造,还是要进行的。目前亟待要改造的,就是道路、排水和照明系统。这几个系统改造一下,不花太多的钱,效果却是立竿见影。花小钱办大事,群众得了实惠,何乐而不为?”

樊国生说起来也是振振有词,头头是道。

周其凤还待再说,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其凤同志,国生同志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呢,请国生同志继续吧!”

照理,樊国生正在发言的时候,其他人是不应该插话的,这是基本的礼节。周其凤这样“没规没距”,自然是觉得樊国生年老好欺,不是个人物。连带的,也并未将刘伟鸿这个市长真正放在眼里。

周其凤哈哈一笑,说道:“刘市长,我这也是就事论事。”

刘伟鸿脸色略略一沉,说道:“等国生同志发言结束之后,其凤同志再发表意见吧。这不是辩论会!”

周其凤脸色一红,有点讪讪的,却是不好再说话。望向刘伟鸿的眼神,便有点变样,带上了一抹恨意。

樊国生便轻轻“哼”了一声,端正了坐姿,继续发言,谈了一下解决的方式方法。如同他刚才所说的那样,第一步也是改造老城区的道路、排水和照明系统。不过,单是完成这个第一步工程,所费亦是不菲,差不多需要八九十万的预算。

大伙又暗暗吸了口凉气。

刘伟鸿却神色如常,想了想,说道:“国生同志,老街我还没有去过。要不这样吧,这两天我抽个时间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具体的情况再做决定。”

这话说得极合身份,一把手的气度跃然而出,任谁也不好反驳。

樊国生自然没有意见,连连点头,说道:“好的,我等着市长的决定。”

第558章 市委书记的“禁脔”

此番市长办公会议总体上来说,还算是比较顺利。虽然小插曲不断,终究比较圆满,两个议案都通过了,没有遇到太强力的反对。略略有点出乎刘伟鸿的意料。

不过刚刚回到办公室不久,向耘就敲门走了进来,脸色有点异样。

“怎么啦?”

刘伟鸿从文件上抬起头来,问道。

“嗯,刚刚王卓立来过一趟,说了些事。”

刘伟鸿便望着他。

向耘说道:“王卓立说,那笔基建资金,是苑书记亲自去省里跑下来的。本来打算今年年中就开工建设新市委大院,后来有些事情耽搁了。不过苑书记对此事很重视,所以……那笔资金就一直存在财政局的户头上,没有动过。偶尔挪用一点,也必须向苑书记事先汇报,要不了两个月又还回去了。”

这个话,倒是和樊国生在会议上说的基本相同。看来周鹏举不坚决反对,也是有原因的。既然是苑忠兴的“禁脔”,周鹏举就没必要枉做小人了,你刘市长自己去向苑书记解释吧。

刘伟鸿是陆大勇看重的人,苑忠兴亦是陆大勇的亲信,这是周鹏举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虽然刘伟鸿与樊国生“联手”出幺蛾子,打算碰一碰他,周鹏举也没有暴跳如雷。不管他周鹏举多么强势,多么的地头蛇,刘伟鸿毕竟是市长,再加上有苑忠兴这个市委书记撑腰,周鹏举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现在刘伟鸿不明就里,伸手去苑忠兴碗里捞肉吃,周鹏举就更加不会吭声了。

话,刘伟鸿已经在市长办公会议上说出了口,如果苑忠兴不同意他动用那笔资金,刘伟鸿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收回自己说的话,自打嘴巴;要么和苑忠兴闹别扭。

无论哪种结果,都是周鹏举喜闻乐见的。

刘伟鸿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另一边的市委办公大楼,苑忠兴正在听秘书小侯汇报市长办公会议的情况。这是小侯的新任务,以前苑忠兴没有这个安排。是刘伟鸿上任之后才有的最新指示。

小侯三十岁左右,已经跟随苑忠兴三个年头了。在所有市委办的秘书人员中,唯独他正经被称为秘书,其他市委领导的秘书对外都叫通讯员。原因无他,苑忠兴是地委委员,依照文件规定,副地厅级干部可以配秘书。

小侯很清楚苑忠兴下达这个指示是何意图。估计是陆书记亲自交代过,叫苑忠兴对刘伟鸿多加帮助。陆大勇的话,苑忠兴肯定要听的,关注刘伟鸿上任伊始的施政动作,亦在情理之中。刘市长实在太年轻了,叫人不能太放心啊。尤其在苑忠兴这种老派干部的心目中,年轻人总是比较浮躁。

小侯办事能力很强,市长办公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大致情况他就已经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听了小侯的汇报,苑忠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看上去有点不悦。

小侯明白,刘市长不小心触到苑书记的“逆鳞”了。苑书记是个非常在意面子的人,其他地委领导都在富丽堂皇的地委大院办公,唯独他窝在老式办公楼内,去地委开个会,需要坐十几分钟的车才能到,显得他这个地委委员比其他地委领导低了一筹。所以才频频地跑省里,又向地区伸手要钱,好不容易搞到了第一期资金,存在财政局的这三百多万,要算是苑忠兴的“心血结晶”了。以前谁都不敢动这笔钱。前几个月教师闹得最凶的时候,娄市长没办法,找苑书记商量,被苑书记毫不客气地驳了回去。

现在刘伟鸿刚上任,就打这笔钱的主意,难怪苑书记不高兴了。

不过,刘市长不是娄市长,却不知道苑书记要怎么处置这个事情。

“小侯,给刘市长打个电话,请他过来一趟!”

皱眉稍顷,苑忠兴沉声吩咐道。

看来有些事刘伟鸿还是不熟悉情况,有必要跟他沟通一下。

“好的!”

小侯连忙点头,准备转身去外间打电话。苑忠兴用的这间办公室,以前就是他自己的,中间让给了陆大勇一年多,陆大勇和曹振起一样,对办公室进行了改装,也是套间形式。

就在这个时候,苑忠兴桌面上的电话却急促地震响起来。

苑忠兴没有立即去接,等电话响了几秒钟,才缓缓伸手,抓起了话筒,很威严地“喂”了一声。

“苑书记,你好,我是刘伟鸿!”

没想到小侯尚未出去,刘伟鸿的电话先就打了过来。

“伟鸿同志,你好!”

苑忠兴在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语气也变得比较温和。他以前称呼娄市长的时候,是比较正式的,有时候也叫老娄,却很少称呼过“某某同志”。唯独对刘伟鸿是个例外。也许还是因为刘伟鸿的年龄在“作怪”,苑忠兴比刘伟鸿大了二十几岁,叫什么都可以比较随意。

“苑书记,你现在有时间吗?有些工作我想向你做个汇报。”

刘伟鸿谨守规矩,十分客气。

“好,请你过来吧,我等着。”

苑忠兴微笑着说道,心情好了起来。肯定是刘伟鸿知晓了内情,打算过来给他做个解释,免得他误会。这年轻人,还是很懂尊卑上下的,并没有恃宠而骄。

小侯连忙退了出去,在外间准备迎候刘市长光临。

不一会,刘市长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市委办公大楼,小侯紧着站起身来,微笑点头问好。刘伟鸿和他寒暄了几句。与领导同志的秘书搞好关系,这也是刘伟鸿的习惯。果然小侯脸上的笑容就更加亲切了。小侯也清楚,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眼前这位全省甚至可能是全国最年轻的市长,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升官的。官场快车道,似乎就是专门为刘伟鸿这种人预备好的。

“苑书记好!”

刘伟鸿走进苑忠兴办公室,微微鞠躬为礼。

苑忠兴在办公桌后站起身来,微笑着伸出了手。

寒暄过后,苑忠兴请刘伟鸿去待客沙发上落座,小侯紧着奉上香茗。苑忠兴虽是读书人出身,对于生活比较讲究,准备的都是上等的绿茶,清香怡人。

“伟鸿同志,上任快半个月了吧?”

苑忠兴亲切地问道。

该摆出来的姿态,肯定要摆出来。而且苑忠兴对刘伟鸿上任以来的表现,尚称满意。虽然年轻,还算稳重,并没有四处发言表态,随便给下面的干部做承诺,而是直接去了基层第一线进行调查了解,作风踏实而低调,似乎和传言中林庆县那个跋扈无比的县委组织部长有些对不上号。

看来随着地位的变化,性格也是会起变化的。到了市长的位置上,就得有市长的样子。

刘伟鸿十一月上旬到任,现在快月底了。

“多谢书记关心,快二十天了吧。”

“嗯,这段时间,听说你一直在跑基层了解情况?”

刘伟鸿答道:“跑了一下基层,也和班子里的同志进行了一些沟通,相互了解嘛。”

“呵呵,这个好,相互了解是必要的。政府那边的同志,大多数经验比较丰富,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可以帮助你尽快熟悉市里的情况。”

苑忠兴微笑说道。

“是这样的。浩阳在书记的领导之下,这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刘伟鸿顺手给苑忠兴拍了一记马屁。单从新城区建设的速度来看,这话也不算奉承得离谱。

苑忠兴微微一笑,脸上略显矜持之意。尽管浩阳市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上级的大量拨款,但苑忠兴居间协调,也不为无功。以前担任浩阳县委书记的时候,苑忠兴可没有想到浩阳市能够起这么大的变化。

“嗯,伟鸿同志以前在地区农业局工作过,那个时候的浩阳,确实比较落后。这两年是起了些变化……伟鸿同志,今天政府那边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

“是的,和同志们商量了一下近期的工作。”

苑忠兴点了点头,静待下文。

刘伟鸿略略沉吟,说道:“书记,今天的市长办公会议,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全市偏远地区中小学校的改造,另一个是浩阳老城区街道的改造升级。这两个问题都比较棘手,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隐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