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此大好机会,刘书记果断地挂断了郑大小姐的电话,随即起身,向楼上小会议室走去。

今天这个常委会,是昨天临时决定召开的。

青山化肥厂的事情,又出了新情况。原本公安局将赖文超和赖天佑那伙流氓抓起来之后,龙华村和化肥厂的干部职工,消停了一阵,等着市里面给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没想到过不了两天,赖文超就被放了出来,周爱富等人,却依旧被关在公安局。化肥厂拖欠干部职工的安家费和补偿费,仍然没有着落。龙华村的村民和化肥厂的职工,就不干了。组织全村男女老幼,一起到市委大院前上访,将市委大院围得水泄不通,打着大量的标语、横幅,呼喊着整齐的口号,要求政府给个答复。

市委书记王时恒和市长陆默亲自出马,好说歹说,将村民们劝了回去。但事情并未真正解决,村民们说了,三天之内,要有明确的答复。不然,他们还要再来,还准备组织人马,往省里上访告状。

王时恒紧急请示辛明亮,辛明亮却不置可否,对王时恒的态度,也比较冷漠。

无疑,辛明亮对王时恒有意见了!

王时恒无奈之下,一咬牙,决定召开常委会来讨论这个问题。

青山化肥厂改制、承包乃至出售,俱皆是由市政府那边一手操办。对于市政府的处理方式,王时恒本来就持保留意见。只是陆默和田宝山都坚持要这样做,辛明亮也表示同意,王时恒碍于党政分工的要求和辛明亮的态度,才没有再反对。如今闹出偌大的动静,群众事件一起接一起,王时恒便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须知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否,可是直接关系到党委一把手的政绩。

说白了一点,好处你们得了,黑锅却让我来背,哪有那种好事?

当我王时恒是二百五啊!

刘伟鸿不徐不疾地上楼,在三楼碰到了辛明亮。辛明亮总是最后一个赶到会场的,这是“一把手”的特权,根据惯例,王时恒和陆默此刻应该已经在会议室门口恭候着辛书记大驾光临。不料今天,刘书记也来得这么晚,一不小心,就变成王书记和陆市长在迎候辛书记和刘书记了。

这个可是有点僭越!

不过刘伟鸿也没打算解释什么,对辛明亮礼貌地点了点头,叫了声“辛书记”,便略略放缓了一点脚步,礼让辛明亮在前,自己落后一个身子,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辛明亮板着脸,微微一颔首,就算是跟刘伟鸿打了招呼,一个字都没有说。

辛明亮不但对王时恒有意见,对刘伟鸿的意见只有更大,才懒得和他打什么招呼。

第895章 无耻之尤

两个人就这么不徐不疾地到了会议室所在的楼层,王时恒和陆默同时迎了上来,带着惯常的笑容。不过很快,两人的笑容便略略僵硬了一下。自然是看到了辛明亮身后的刘伟鸿。

一般来说,刘伟鸿会和其他常委一样,提前几分钟赶到会议室,欢迎辛明亮王时恒和陆默入场。以往都是这样子的。这些明面上的规矩,刘伟鸿通常不会去破坏的。

没那个必要。

除非是涉及到原则问题,刘书记的犟脾气才会上来,谁都不鸟!

今天既然“迟到”了,刘书记也就不在意,微笑着和王时恒陆默打了招呼,三人簇拥着辛明亮走进会议室,各归本座。

其他常委见了这一幕,心里暗暗诧异,脸上自然什么都不会表露出来。

辛明亮一入座,大伙便都挺直了身子,露出一本正经的神情。

“辛书记?”

王时恒照惯例请示辛明亮。

辛明亮淡然点了点头。

“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召集这个常委会议,主要是讨论有关青山化肥厂的善后问题。青山化肥厂的干部职工和部分龙华村的村民,这几天都在上访,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很被动……田市长,青山化肥厂的工作,是由你在分管的,先请你谈个意见吧。”

王时恒望向田宝山,沉声说道。

田宝山是常务副市长,分管市内所有国营企业改制工作。青山化肥厂,只是改制国企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企业,其实其他正在改制的国有企业,问题同样不小。

“好的,王书记。”

田宝山朝王时恒点了点头,神情多少有些尴尬。

青山化肥厂的事情闹得这样不可开交,连辛明亮都被刘伟鸿扫了面子,刚刚想要搞点小动作,结果一脚踢在铁板上,直接被刘伟鸿将小动作“掐死”在摇篮里,连丝毫还手之力都没有。田宝山这些天,当真是寝食难安。

前两天龙华村的村民又将市委大院围了起来,田宝山被辛明亮叫去,从头骂到脚,辛明亮就差问候他的祖宗十八代了!

但凡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田市长理应感到惭愧。

可是田市长也确实有些头痛,这个事情,他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善后。因为善后需要钱,而无论田市长还是赖老板,其实都没有钱。或者说,有钱也不会拿出来给那些泥腿子农民。

凭什么呀?

有钱当然是领导和老板享用了!

泥腿子还敢和领导与老板“抢钱花”,简直是不要脸。

只是在常委会上,田市长肯定不能说得如此直白。不过这难不住田市长,身在官场,最擅长的本事就是混淆视听,大作官样文章,似是而非。当事情难以解决的时候,直接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就是官员们必备的手段。

当下田市长拿起面前的一摞资料,开始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原本青山化肥厂的情况,在座诸人,包括刘伟鸿在内,基本上都谈得上是了如指掌了,今天要研究的,是善后处理。田宝山却很详细地介绍青山化肥厂的历史,改制过程,承包和破产的原因。单是这一部分,他就差不多讲了三十分钟。

报告冗长空洞,亦是党委政府部门的特色。

大家都煞有介事地听着,其实均是心不在焉,各自在想着自己的心事。连辛明亮都没有露出不耐的神情。尽管私下里,辛明亮可以将田宝山从头骂到脚,完全不当人看待。但到了公开场合,辛明亮就要给田宝山留面子,必要的时候,还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他。

这是官场生态所决定的。

既然你辛明亮提拔重用了田宝山,那就要给他撑腰。不然的话,你提拔起来的人被人看不起,没威信,你这个做老大的,也一样的没面子。

好不容易,田宝山介绍完了青山化肥厂的历史,谈到了现在面临的问题。

“辛书记,王书记,陆市长,各位同志,现在青山化肥厂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青山化肥厂原来的那些干部职工,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原先市政府和化肥厂投资方谈妥的条件,是这样的,优先保证化肥厂正常生产正常运作。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厂的问题。投资方买下化肥厂,也不是来做好事的,厂子必须生产,产生效益,投资商才有效益。同样的道理,化肥厂正常生产运作,效益好了,就能解决原有的干部职工的就业问题。在同等的条件下,原来的干部职工优先录用嘛……但是化肥厂的干部职工,觉悟不高,搞不清楚重点,他们把工厂的出售,当做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变着法子向政府,向投资商要求安家费,补偿费之类的,要求一大堆,很多要求都是完全无法满足的。这样一来,投资方觉得很不划算,本来打算要撤资的,还是市政府做了很多的工作,投资商才同意继续合作。可是化肥厂的干部职工和龙华村的村民,一点不配合,总是闹事,迄今为止,化肥厂一直都不能正常的开展生产和销售工作,亏损越来越严重,再这样子搞下去,投资商肯定不干了。这个烂摊子,还真是很难收拾啊……”

田宝山边说,边摇头叹息不已,颇有恨恨之意。

所有人的脸色和眼神,依旧平淡,波澜不惊。唯独刘伟鸿是个例外,眼里露出了诧异之色。

尽管前世今生相加,刘书记也要算得是久历官场,各种形形色色的官员见得多了,不要脸的居多。但饶是如此,刘伟鸿也还是真没有想到,一个人竟然可以无耻到这般地步!

在龙华村冲突现场,刘伟鸿以雷霆手段,抓了赖文超之后,便做好了此事不能善罢的心理准备。这也是刘伟鸿一贯的特点。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便绝不存侥幸之心。必定要准备迎接最坏的结果。对赖文超的突审,是薛博宇和夏寒亲自主持的,刘伟鸿还专程找赖文超谈过话,为的就是全面了解青山化肥厂承包、破产清算的所有过程。

从赖文超嘴里,刘伟鸿早已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起典型的官商勾结,侵吞国家财产,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因为体制僵化,干部思想僵化,加上近几年国家的大环境,尚未足够重视三农问题,种地得不偿失的情况普遍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许多土地撂荒,市场对化肥的需求量减少,对品质要求却大幅度提高。青山化肥厂这几年在市场竞争之中,确实是屡战屡败,亏损严重。但也并未走到非卖不可的地步。

刘伟鸿认同市政府去年对青山化肥厂的“拯救行动”,只要注入一定的资金,认真改制,优化组合,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青山化肥厂完全有望救活,重新焕发生机。至不济,对外承包给真正懂行的投资商,也还是有出路,最少可以有效地解决原有干部职工下岗失业的问题。

宣布破产,整体出售,是最后也是最迫不得已的一招。直接将上千干部职工下岗,推向社会,造成的巨大社会问题,难以忽视。

但自从赖文超参与进来之后,青山化肥厂的问题,马上便起了变化。市政府或者说分管此工作的田宝山,态度截然不同。以前还在想方设法挽救化肥厂的田宝山,忽然就变成了“甩包袱”的急先锋。

赖文超这些年停薪留职在外表鼓捣,确实赚了一些钱,至少将自己包装起来不成问题,请官员吃饭送礼的钱,自然也不会少。田宝山本就不是什么品格高尚的领导干部,赖文超金钱肉弹双管齐下,相当轻松便攻陷了田宝山的防线。两个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很快就将青山化肥厂整破了产,以极低的价格转卖给赖文超。

据赖文超自己供认,他买下化肥厂,也不是因为自己要经营生产,他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本事。别看他以前是化肥厂的职工,实际上没怎么正经上过班。赖文超打算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将化肥厂转卖出去,大赚一笔。

基于这么一个前提,赖文超又怎肯当真支付给原先那些干部职工安家费和补偿费?

连原本支付给市里面的购买化肥厂的款项,他还打了一个白条呢。理由是他必须要预留充足的资金,以便化肥厂能够保持正常的生产和运转。

说来可笑,一个全盛时期拥有上千工人的副团级国有企业,市政府卖给私人,价格竟然是区区两百多万元,其中一百八十万,是欠条。赖文超真正支付的款项,满打满算,不到六十万。至于青山化肥厂因何如此贱卖,据说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这几年化肥厂亏损严重,已经资不抵债。然而化肥厂欠银行的贷款就有五百多万,这笔钱,也是着落在久安市政府头上来偿还的,赖文超不负责。

赖文超化六十万,就把偌大一个工厂买下来,其他的外债,安家费补偿费,一概不给。谁向他要钱,他就指使流氓地痞砍人。

就这么一个情况,到田宝山嘴里,却变成了化肥厂的干部职工觉悟不高,无理取闹。

做官做到这般无耻的境界,也要算是登峰造极了!

第896章 想得倒美!

“田市长,谈谈你的解决办法吧!”

王时恒双眉微微一蹙,略带一点不悦地说道。

实话说,搞经济建设,整个久安市委市政府,王时恒首屈一指。他以前担任久安地区常务副专员和兼管经济建设的党群副书记时,久安的经济建设工作,实际上就是他在主抓的,辛明亮就是起到一个幕后支持的作用,真实的发展方案,俱皆出自王时恒之手。

出任市委书记之后,因为市长陆默一直都和他争权,辛明亮又在他俩之间搞平衡,“不偏不倚”,为了避免人为制造矛盾,王时恒主动“避让”,尊重陆默和市政府的决策,经济建设大局,交给陆默和市政府去主持,王时恒的主要精力,放在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之上。

但这并不表示,王时恒经济建设方面的能力已经“退化”。若是在平时,田宝山这样信口开河,王时恒纵然不满,也只会私下找他谈话,或者和辛明亮“闲聊”的时候,点上一两句,让田宝山自悟。但眼下情形已经十分糟糕,群众事件难以平息,再闹下去,就要他这个市委书记来背黑锅了,王时恒自也不会再容许田宝山蒙混过关。

大家都是明白人,你田宝山得了人家赖文超的好处,就该把事情办利索了。难道你得了好处,还要我王时恒给你擦屁股?没有这个道理!

王时恒是田宝山的上级,不是他的下属!

“好的,王书记。我们市政府也已经商量过了,目前化肥厂的职工闹事,主要还是个安家费和补偿费的问题,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们也就不闹了。”

田宝山自然也察觉了王时恒的不悦,连忙说道。

这还像句话!

王时恒有意无意地瞥了陆默一眼。田宝山不是已经说了,此事经过市政府的研究。王时恒就想看看陆默是个什么反应。陆默端起茶杯喝茶,神色平静,对王时恒的目光恍若未见。

在陆默心目中,从来也没将王时恒真正看做是“老大”,所以他现在的心态,和王时恒是一样的。此事是田宝山的首尾,就该让田宝山去处理,陆默安心看戏。至于最后怎么办,自还要看辛明亮的意思如何了,此时却不忙表态。

“那,田市长,你谈谈吧,投资方,也就是赖文超那里,多久可以拿出这笔钱来,先把工人的安家费和补偿费支付了,工厂正常生产,这事才能真正的处理好。”

王时恒随即将目光收了回来,朝田宝山说道。

田宝山脸上顿时露出了十分为难的神情,说道:“王书记,问题就在这里,投资商说了,我们久安的投资环境,实在太差,他很不放心。现在他把安家费和补偿费出了,到时候工人们得寸进尺,又提出新的要求怎么办?工厂迟迟不能正常运作,他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王时恒怫然不悦,说道:“赖文超这是什么意思?安家费和补偿费,当然是他应该出的。他不掏钱,总是找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难道还要我们市里面给他垫钱?”

田宝山连忙说道:“市里面给他垫钱,肯定是不行的了。不过赖文超说,投资方不止他一个人,他们是好几个股东合伙的,他是代表。现在龙华村的村民和化肥厂关系这么糟糕,其他几个股东都很担心,不肯继续投资了。他们几个投资商讨论了一下,认为付给职工的安家费和补偿费,可以从银行贷款,以化肥厂的固定资产做抵押,市里面出个面,和银行交涉一下,把款子贷下来,支付给职工,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简直是胡说八道!

王时恒的脸色,沉得犹如要滴下水来,这句话差点就脱口而出。

赖文超这个混账东西,也太高看他自己了,将久安市的头头们都当成白痴在搞呢!青山化肥厂破产之前,大约还有将近五百名在编的干部职工,所有的安家费和补偿费加起来,将近一千万之巨。按照破产清偿的原则,这笔钱,应该优先支付。之所以青山化肥厂那么大一个工厂,最终只作价两百多万就卖掉,就是因为赖文超承诺会支付给职工这笔费用。通算下来,实际上整个青山化肥厂是以一千两百多万的价格卖掉的。

但这仅仅只是账面数目,到目前为止,市政府真正收到的款项,仅有六十万。现在赖文超提出用青山化肥厂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一千万,来支付职工的安家费补偿费,就是完完全全的空手套白狼。这笔钱真要是到了账,搞不好赖文超直接就捐款而逃了。这位“港商”先生的个人操守和信誉,还真是令人难以恭维。到时候留下这么大一个烂摊子,叫久安市委市政府如何收拾?

赖文超交代的材料,刘伟鸿曾经将一份复印件交给王时恒,对赖文超心中所想,王时恒清清楚楚。赖文超当时是想要将青山化肥厂转卖出去,大赚一笔,压根就没打算自己经营。如果贷到了款,那么连转卖的手续,都可以免了,赖文超可以直接跑掉!

明知道田宝山在胡说八道,王时恒依旧强压怒火,没有当场发作。你心里清不清楚是一回事,要不要当面揭穿,又是另一回事了。既然上了常委会讨论,这就不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官场运作的问题,王时恒可不会那么冲动。

王时恒召开这个常委会来讨论此事,目的很明确。第一,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再闹事了。第二,自己不能给人背黑锅!

由市委市政府出面去给银行做工作贷款,就是一个大黑锅。

“陆市长,这个方案,是你们市政府那边讨论过的吗?你是什么意见?”

眼见陆默还在好整以暇地喝茶,王时恒冷不防就点了他的名。

这个事情,本就是市政府该管的。你陆默身为市长,却想置身事外,哪有那么便宜的好事?

陆默双眉一蹙,有点不悦地说道:“王书记,现在不是开常委会讨论吗?还是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吧,不能光听一家之言。”

王时恒不肯给田宝山背黑锅,陆默又何尝愿意了?

谁也不是二百五!

陆默这话说得明明白白,所谓“一家之言”,指的就是田宝山。这是田宝山个人想出来的招,跟市政府无关,更不是我陆默的主意,别混淆视听。

王时恒脸色一沉,眼神在与会干部脸上一一扫过,沉声说道:“同志们都谈谈看法吧。”

召开常委会之前,王时恒已经仔细考虑过此事的处置方式。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很大。但王时恒却不会容许发生这种情况。实在不行,还得着落在田宝山头上。王时恒做好了准备,如果拿不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就在常委会宣布,田宝山其他的工作都暂时停下来,集中精力专门解决此事。

你田宝山敢背后玩阴招,想让我王时恒为你顶缸,我就直接把你绑到台前去!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这个办法一使出来,就等于彻底得罪了田宝山,田宝山不可避免的要和陆默走得更近,抱成团来对付他王时恒。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确实没有高招,也只能如此了。

情形一如王时恒所料,其他的同志们喝水的喝水,看材料的看材料,好像谁也不曾听到王书记的言语。王时恒的眼神,再次在刘伟鸿的脸上扫过。

无疑,刘伟鸿对此事的内幕,比王时恒还要清楚。王时恒希望刘伟鸿能站出来,反驳田宝山的意见。因为刘伟鸿明显是向着化肥厂那些职工的,对赖文超一点都不感冒。

不过现在,刘伟鸿似乎也没打算发言。在刘伟鸿内心,确实比王时恒还要看田宝山不顺眼。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刘伟鸿目前的职务,是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严厉打击久安的流氓恶势力,完成对政法系统尤其是公安局内部的清理整顿,打造一支合格的,过硬的公安队伍,才是他现阶段的本职工作。刘伟鸿不愿意“两线作战”。在内部清理整顿和严打活动未曾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贸然挑起和田宝山甚至是和陆默辛明亮等人的权力之争,干预经济建设事务,不见得那么明智。尽管他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证据,一旦出手,可以拿下田宝山,但还必须慎重。如果由此节外生枝,反倒影响到了他的“主业”,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

欲速则不达!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政法工作,其他方面,刘伟鸿俱皆采取了“敲山震虎”的方略,镇住田宝山等蠢蠢欲动的家伙,让他们不敢捣蛋,自己集中精力搞好严打斗争。

见刘伟鸿也有作壁上观的意思,王时恒不由有些失望。

“刘伟鸿同志,谈谈你的看法吧。你以前在浩阳工作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经济建设强人。让大家都听听你的意见。”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辛明亮忽然开口,径直点了刘伟鸿的名。

第897章 大家都忽悠吧!

辛明亮突然点刘伟鸿的名,让刘伟鸿谈意见,而且直言刘伟鸿是“著名”的经济建设强人,实在大大出乎与会诸人的意料。

自从青山化肥厂流血冲突事件发生之时,刘伟鸿当众甩辛明亮的巴掌,大伙就认为,辛明亮必定会和刘伟鸿势同水火。所以这些日子,大家都比较紧张,紧张地关注着局势的变化。辛明亮是久安的土皇帝,刘伟鸿则是京师的衙内党,各有所长。这两个牛人一旦正式“开战”,胜负如何,委实难以预料。但不关心肯定也是不行的。大家身在久安,而且官居要职,和辛明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辛明亮在这场斗争中失败,其他人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等一的大事。

而纵算辛明亮在斗争中获胜,刘伟鸿败走麦城,也未必见得大伙就能高枕无忧。

刘伟鸿此来,明显是贯彻省委书记林启航的揭盖子的意图,还有省长李逸风的支持。一省之内,省委书记和省长一致看好的干部,都无法在久安立足,后果之严重,是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