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馅饼)-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座的四位书记加上韩主任,都是烟枪。
仔细看去,魏凤友的神色,有点不大自在。
申振发被纪委带走,已经七天了,这七天之间,魏凤友不可能无所事事,在家里坐等最后的“判决”。在宁阳待了那么多年,县长,县委书记,区长一个个显赫的职务担任下来,魏凤友的势力,早已经深入到宁阳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纪委也不例外。尽管两年前县改区,干部队伍有了很大的调整,许多部门都空降或者外调了一批重要干部过来,但魏凤友依旧是宁阳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人物。
不过这一回,魏凤友在纪委碰了钉子。
有关方红红日记的内容原文,区纪委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安排,只有书记龙雄和专案组三名正副组长看过。其他专案组成员,都只能拿到经过甄选的部分复印件。
魏凤友打听到了有关申振发和其他几位局委办头头在苏红红日记里的内容,唯独有关他魏区长自己的记录,打听不到。
龙雄对此案高度重视,亲自主抓,名义上霍士武是专案组长,实际上的专案组长是龙雄本人,专案组的主要干部,也是龙雄亲自选定的,都堪称是龙雄的嫡系亲信。魏凤友固然在宁阳势力极大,但在区纪委这一亩三分地里的影响力,自然还比不上龙雄这位正管书记。
龙雄可不是什么性格懦弱之辈,强势得很。
以前戴林在任的时候,魏凤友可以影响所有其他常委站在自己这一边,唯独影响不到龙雄。龙雄只是和他保持着比较良好的私人交往,但在公事上,历来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在以前的书记办公会议和区委常委会议上,也唯有龙雄不时会提出与魏凤友相左的意见。
越是这样,魏凤友越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与龙雄的私人关系,不愿意弄僵了。
纪委系统相对独立,龙雄又是从中纪委下来的,他的妻子和小孩,迄今留在首都工作上学,龙雄有点像是“借调干部”,根子还在中纪委,魏凤友的诸般手段,对他影响不大。
七天过去,打听不到与自己有关的消息,魏凤友心里又惴惴不安起来。
不知道刘伟鸿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今天这个书记办公会,又让魏凤友略略踏实了一点。是书记单独听取纪委的汇报,还是召开书记办公会议来听取汇报,完全由刘伟鸿自行决定。纪委办案,向党委书记汇报,算得理所当然。纪委系统再独立,也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之下展开工作。任何一位纪委书记,如果在办案的时候将本级党委书记绕过去,那是组织原则所不允许的,会留下很大的把柄。纵算是上级纪委有特殊要求,也必须是案件本身,和党委书记有了牵连,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除了党委书记之外,其他党委领导,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哪怕是政府一把,也一样。纪委是党委的下属机构,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在后世的某段时期,纪委甚至上升到了地方五套班子之一的高度。
现在,刘伟鸿决定召开书记办公会议来听取汇报,可以说是郑重其事,但也可以说是向魏凤友明白表达了某种意思,魏凤友可以领悟得到的。
“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会议第一个议题,是听取纪委申振发专案组的案情汇报。”
端坐在主席位置上的刘伟鸿,沉声说道,向龙雄和霍士武略一颔首。
平时的书记办公会议,远没有今天这样严肃。因为只有四五人参加,而且都是宁阳区“最高决策层”的权力人物,所以会议的气氛,一般都是比较轻松随意的,书记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时候还会打断其他同志的发言,阐述自己的意见。
也不会有人在意。
龙雄向霍士武点了点头。
霍士武便打开面前的卷宗,戴上了眼镜。霍士武年纪在四十七八岁的样子,比较显老,身体也比较瘦弱,已经需要戴老花镜才能看清楚卷宗里的字迹了。但这位瘦弱的霍书记,却是区纪委的第一干将,龙雄最为倚重的副手。往往一些特别棘手或者影响较大的案件,都是交给霍士武去承办。
方红红的日记本来,涉及到的正处级干部,就有四五名之多,其中还涉及到了正局级的区长魏凤友和副局级的副区长张力行,在一区之内,绝对堪称重案,交由霍士武去侦办,理所当然。其实当初在刘伟鸿办公室,龙雄看过方红红的日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由自己亲自出任专案组长。但刘伟鸿却否决了这个建议,让他交给副手去办。
龙雄就大致知道了刘伟鸿的心思。
在外人看来,龙雄和刘伟鸿之间,不会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龙雄在中纪委工作的时候,曾经与胡彦博在一个办公室呆了两年多的时间,后来更是直接调到了胡彦博的老子胡伟成手下工作,深得胡伟成的器重,两年前将他下放到宁阳区镀金。
刘伟鸿刚一到宁阳上任,胡彦博就给龙雄打过电话,请他全力配合刘伟鸿。
所以这个案子,龙雄心里明白,必须按照刘伟鸿的意思来办,不能搞砸了。这可是刘伟鸿就任区委书记之后,抓的第一个腐败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各位领导……”
霍士武戴上老花镜,在卷宗上看了一会,才慢条斯理的开始了汇报。在座诸人,除了刘伟鸿,其他几位对霍士武的性格,算得是颇为了解,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永远不徐不疾,严谨细致。就算是面对着市委书记,霍士武也依旧是这个态度。
“根据我们初步调查,申振发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贪污。我们查阅了申振发原单位近三年来的财务账,发现他们私设小金库,申振发和单位的财务科长合谋,利用给单位机关干部发奖金的名义,私分公款,金额在三十万之上。第二个,受贿。申振发在担任宁阳中学校长和单位负责人期间,把持中学扩建改建工程的招标权和监督权,和施工单位进行权钱交易,受贿金额在五十万之上。此外,申振发还将职称评定,下属单位人事变动这些正常的工作,当作发财的门路,公然索贿,具体金额,暂时还没有核实。第三个,滥用职权。申振发经常会滥用职权,干涉下属单位的人事变动,干涉正常的工作调动,搞一言堂,以此作为索取贿赂的条件。第四个,生活作风败坏。根据初步调查,申振发这些年,至少和五名以上女性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其中多数是利用职权和金钱引诱。”
刘伟鸿问道:“申振发主动交代了这些罪行吗?”
霍士武摇摇头,随即汇报说,申振发在被隔离审查期间,认罪态度很不好。对自己的问题,总是避而不谈或者避重就轻,却积极交代了其他很多干部的问题,涉及到了区里好几个局委办的头头和他原工作单位的两位副手,还有单位的财务科科长,甚至还交代了分管副区长张力行的一些腐败问题。
听到这里,魏凤友和杜智慧的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
这个混蛋,果然乱攀乱咬。
以为交代其他人的问题越多,自己的罪行就能减轻。
随后,霍士武又汇报了纪委这几天办案所取得的一些证据,主要和申振发有关,也有一些和他交代的其他干部有关。
从这个情况来分析,至少申振发没有撒谎,他交代的那些干部,确实有问题,和苏红红日记里面记载的内容,可以相互印证。
霍士武汇报道,为了顺利侦破申振发案,纪委专案组请求对申振发交代的那些问题干部,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尤其是申振发原单位的两位副手和财务科长,和申振发关系十分密切,不对他们采取措施,一些问题就很难查清楚。
这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范围了。
会议室的气氛,益发紧张起来。
第1318章 云雨裳那边动手了
“同志们都谈谈吧。”
见霍士武已经结束了发言,刘伟鸿眼神左右一扫,缓缓说道。
谁都不吭声。
魏凤友和杜智慧交换了一下眼神,杜智慧极其轻微地摇了摇头。
是啊,说什么好呢?
虽然很少有人见到方红红日记的原文,但里面的内容,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魏凤友,张力宁都被“点名”。甚至有一种极其邪恶的版本,说方红红是好几位领导干部的“公用情人”。申振发拿方红红当工具,结交区里的主要领导。
杜智慧算得是魏凤友的盟友,上次“倒戴”,杜智慧出了不少力气,成功挤走戴林。当然了,杜智慧也不是没有私心,事情明摆着,如果魏凤友能够接任区委书记,他老杜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出任区长。杜智慧并不是纯粹的党务干部,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争取区长的位置,资本很足。
不料大家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白白“便宜”了刘伟鸿。
经此挫折,杜智慧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与魏凤友的关系,略略有些疏远了。在这样的关头,他更不会随便冒出来说话。
刘伟鸿的眼神,落在魏凤友脸上。
魏凤友尴尬地一笑,脑袋里高速运转,正想着说辞呢,刘伟鸿的眼神已经转了过去,望向了龙雄,说道:“龙书记,纪委的工作,区委是很支持的。申振发有问题,那就要彻底查清楚,绝不含糊。和他案情有关的证据,都要搞扎实,他原来所在单位的两名副主任,财务科长,在申振发案件里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你们纪委觉得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我不反对。请你们按照规定办理就行了。但是,申振发出了问题,不代表着其他同志都有问题,这要辩证地来看。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某个干部犯了错误之后,总是会抱着侥幸的心理,企图把水搅浑,蒙混过关。这个不行,我们纪委的同志不能让申振发牵着鼻子走。我建议,你们专案组集中精力,查办申振发的案件,不要被他蒙蔽了。”
龙雄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刘书记,我明白了。我们坚决执行刘书记的指示!”
魏凤友长长舒了口气,望向刘伟鸿的眼神之中,带着明显的感激之意。
“当然了,对于申振发坚决揭发的那些情况,我们也不是不查,但要分清主次。我们的干部,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要让犯错误的同志,有改正的机会。对有问题的干部,我们还是要以批评教育和挽救为主,只有那些冥顽不灵,屡教不改的坏分子,才需要坚决打击,绳之以法。党的政策,是宽严结合嘛。打击面太广,会造成干部队伍不必要的动荡,搞得人心惶惶的,对我们的工作开展,没什么好处。人人自危,谁还有心思搞工作呢?”
这一回,倒是人人点头,俱皆露出叹服的神色。
这才是一把手的风范和手段。
很明显,刘伟鸿不愿意扩大打击范围。他上任不到半年,就在宁阳查出一个窝案,甚至连区长副区长都被拿下了,叫龙宝军这个市委书记以及郝之旭这位前任市委书记,情何以堪?
干部队伍出了问题,党委书记难辞其咎。前后两任市委书记,都在睡大觉吗?
刘伟鸿一来就搞出这么大动静,直接将自己放在了郝之旭和龙宝军的对立面上,对他今后的工作开展,无疑会造成极大的不便。
该抓的抓,该缓的缓,张弛有度,进退有据,才是好谋略。
难怪郝之旭前几天将魏凤友专程叫到办公室去,直接就问了刘伟鸿的“心机如何”,看来领导就是领导,看问题一眼就能看到点子上。
现在看来,郝之旭对刘伟鸿的分析,非常对头。
“同志们,我们宁阳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挂着这么块大牌子,不是摆着好看的,得搞出点实实在在的成绩来。目前形势很不错,招商引资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齐心协力,掀起一个经济建设的大高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一个翻身仗。把我们宁阳的经济搞上去,把财政搞活泛,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资金,来加强民生建设,让我们的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基于这一点,干部队伍一定要稳定,不能乱。有了稳定的干部队伍,各项工作才能有序展开。这是基本前提。申振发的案子,纪委的同志抓紧办理吧。”
刘伟鸿说着,轻轻一摆手。
这就意味着,有关申振发案件的案情汇报,到此就结束了。
魏凤友终于完全放下心来。
杜智慧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不过仔细看去,却能从他的眼神里读到一丝隐藏得极深的失望之色。
官场上的朋友和“敌人”,从来都是在不断地转换之中的。
接下来,刘伟鸿又谈到了城市广场的后序开发问题,对魏凤友说道:“区长,这个城市广场的商业开发,政府那边要抓紧。现在就可以进行招商引资的动作了。我们不能等城市广场全部竣工之后才开始搞商业开发,那样时间拖得太长了。广场主体工程,差不多要一年半左右才能完工,如果到那时才开始后续的开发动作,最起码又要拖上一两年,真正见效益,至少要自爱三年之后。这不行。广场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要同时进行。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早出效益。给徐氏集团的那一半商业用地,我们不管,他们自有安排。我们自己剩下的四十万平,得马上进行筹划。我建议根据地段,划分为几个区域,整体招标。不宜划得过细,那样就变成政府统管一切了,效率低下,也容易滋生大面积的腐败情形。具体的计划,请区长马上组织人手,尽快搞出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尽快对外招标。”
这就不是讨论了,而是直接下达指示。
不过此时此刻,参加会议的几位,都觉得理所当然。
不扩大打击面,非但没有降低刘伟鸿的威信,反倒将他的威望真正树立起来。至少魏凤友这段时间,是绝不敢和刘伟鸿唱反调的。其他的常委和区政府的副区长们,就更不敢了。
谁知道申振发到底检举了哪些人 ?'…99down'
刘书记有心给你们一个机会改过自新,谁要是不识相,硬要往枪口上撞,岂不是自寻死路?
魏凤友忙不迭地点头,说道:“好的好的,书记,我马上就做安排。书记这个指示,非常的英明,我们越早把广场开发的事情定下来,资金就来得越快,同时又能带动一大批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真是一举数得。”
这就是当众给刘伟鸿拍马屁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区长,对于广场的商业开发,我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完全的公开透明,如果谁想在这里面打主意,捞油水,那可不行。”
“请书记放心,绝对公开透明。我亲自抓这个工作。”
魏凤友一挺胸脯,像是表决心似的说道,完全将自己摆到了下属的位置上了。
书记办公会议,圆满结束。
刘伟鸿回到办公室,刚刚坐下,一支烟还没抽完,手机便震响起来。
“媳妇,想我了?”
刘书记听出是云雨裳的声音,立即笑着说道,油腔滑调的,和刚才在书记办公会议上严肃认真,挥斥方遒的刘书记,判若两人。
云雨裳前不久离开首都,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江口。这却与原计划有些出入,本来说好云雨裳要在京华住一段时间的,不过江口那边有些工作,必须要她赶过去主持。
徐远功,简志华等人,再一次齐聚金鹏俱乐部,商量惩戒小日本的最后步骤,准备“开战”了。这样的大事,倒是不能耽搁。
“是啊,刘书记想不想你家媳妇呢?”
云雨裳在电话那边,调侃了一句,似乎心情不错。
“那还用说吗,我这可是朝思暮想啊……”
“行了,这种甜言蜜语啊,你留着见面的时候说吧,哄我开开心,嘻嘻……”云雨裳嫣然一笑,随即说道:“卫红,我们这边已经开始动手了。决定先从几个小点的公司着手,把外围扫清,最后围歼武田公司。逼池田就范。”
刘伟鸿顿时精神一振,兴奋地说道:“好,好,媳妇,这个消息真是振奋人心。”
“嘿嘿,刘书记一声令下,咱们就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嘛,你是统帅!”
“老婆大人夸奖了,统帅不敢当。对了,姐,通用公司那边,消息透露给他们没有?他们是不是和我们同步,可是关键。没有他们加入,武田公司可不好对付。”
刘伟鸿调笑了一句,马上就问到了正经事上头。
“你觉得呢?没有一点把握,那些老狐狸肯动手吗?家国天下,对于他们而言,家永远在国前面。”
“这倒是。不过也没什么不对,毕竟他们能够走到今天,挺不容易,谨慎一点也是对的。”
“嗯,你那边的动作,也要抓紧了。”
“放心,我这边早就动了,两天前,律师团和几位老人,已经启程去日本,准备起诉,要求赔偿。这一回,要把动静闹大。”
“嗯,这就好。”
第1319章 天元置业
十月下旬,宁阳区政府在宁阳宾馆举行大型招标会。
这是有关宁阳城市广场商业开发的招标会。
按照书记办公会议上,刘伟鸿书记的指示,宁阳正在兴建的城市广场周边商业用地开发,与城市广场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区长魏凤友亲自领衔,出任组长,将这事当作区政府的一号工作来对待。
说起来也值得这么重视,四十万平方米的城市广场商业用地,就算每平方只卖三百块,那也是一点二个亿,是宁阳区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还多。
这是徐氏集团送给宁阳区的“大礼”。
城市广场规划所在地,是阳东办事处和金和办事处的接壤处,多数是农田,基本上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但徐氏集团这个城市广场的规划一出来,这里立即变得身价倍增。城市广场还没开始建设,就不知道有多少眼光敏锐的客商盯上了这块风水宝地,透过各种渠道,前来打听城市广场的商业用地,区里打算怎么个弄法。
实话说,在此之前,宁阳的干部们,包括魏凤友在内,谁都不曾想到,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这种“点石成金”的魔法存在。徐氏集团三个亿砸下来,原来“一文不值”的农田,顿时就成了香饽饽。
单是这笔土地出让金,初步估算,就抵得上宁阳区两年的财政收入。
当然,这还只是初步估算,刘伟鸿要求进行公开招标,而且不能全部都卖掉。第一批招标,只卖掉二十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剩下的二十万平方米,先捏在手里,看情况再说。刘书记这心思,就是想坐地起价了。只要形成了热潮,价格不愁上不去。
此外,城市广场的建设,带动了许多下游产业链的蓬勃发展,预留给徐氏集团的那四十万平方米商业用地,今后也是一个稳定的税收来源。而且徐氏集团敢于一下子砸进来三个亿,那就表明,他们拿到的那四十万平方商业用地的开发权,肯定不止三个亿的预期收益。刘伟鸿自然也不会将区里控制的另外四十万平方商业用地给“贱卖”了。他相信徐氏集团的眼光,这方面,他们是真正的行家,很少会看错的。不然,徐氏集团也发展不到今天的规模。
仅仅这一个项目,就让宁阳区的经济建设,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魏凤友对此事十足重视,亲自领衔不说,期间遇到重大问题,总是会主动向刘伟鸿请示。一来表示自己完全摆正了位置,二来,这些商业上的东西,对于魏凤友而言,也算是个全新的领域,刘伟鸿明显比他见多识广,魏凤友将此当作了一个学习的过程。
最终,第一期拍卖用地,一共划分为四个区域,一号区域占地近八万平方米,是最大的一块。此外二,三,四号区域,面积从六万平方米到两万平方米不等。
刘伟鸿指示,公开对外招标。
公布低价,价高者得。
所以这个招标会,实际上是个拍卖会。只是魏凤友觉得拍卖会这个名义太“新潮”了,似乎过于“资本主义化”,便选用了招标会的名义。
对于这些面子上的东西,刘伟鸿自然不会干涉。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取得实际的效果就行。
刘书记是个重视实效的领导。
事实上,为了确保这次拍卖会能够成功,不至于流拍,刘伟鸿暗地里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只是没有对魏凤友和区里的其他同事提起过。刘书记的峥嵘,通常不会随意表露出来。
这一日,宁阳宾馆张灯结彩,气球高悬,彩旗飘飘,喜庆气氛极其浓厚。
不但宁阳宾馆做了充分准备,早在招标会开始前两天,魏凤友便下令,发动所有的机关干部,一体上街,打扫卫生,搞大扫除。宁阳城区的居民,商户,机关单位,更是总动员。
这么多年了,宁阳区还是头一回搞这么大型的商业活动,当然值得好好“打扮”一番。
须知这回拍卖会,已经有三十余家大型地产公司和置业公司报名参加。虽然来的客人不会很多,充其量也就一两百人,但来的可都是大老板。
拟定拍卖的四块地,面积最小的四号地域,也有两万平方米,开拍底价六百万元。
所有参加拍卖会的竞拍公司,必须先交五十万元的押金。如果拍到之后不能兑现,这五十万就赔偿给宁阳区了。
这年头,能够交得起五十万押金,拍得起六百万以上地皮的公司,规模能小得了?因为拍下地皮之后,还要进行后续商业开发,那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魏凤友召开会议,告诉大家,这是宁阳招商引资的绝佳机会,要好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