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馅饼)-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就是叫他“薛书记”,要不就叫他“老薛”,唯独很少有人叫他“志民同志”。不过刘伟鸿不但这样称呼他,对于区里其他的干部,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称呼,唯独对熊光荣,是称呼的官衔,私下场合对张妙娥则是叫“嫂子”,正式开会的时候,当然还是称职务——张主任。
对刘伟鸿这个手法,薛志民也仔细分析过,越是分析越是佩服。
刘书记年纪虽轻,心机可是蛮深沉。
夹山区两套班子的所有领导干部,无一例外,全都比刘伟鸿年纪大,而且是大得多。最少也大了十几岁。很多人的年纪,估计和刘伟鸿的父亲差不多。比如对他薛志民,刘伟鸿要是叫“薛书记”,未免硬了一点,殊少亲近之意;若是叫他“老薛”,又过于轻浮,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的意思。依照党内惯例,称他“志民同志”,却是刚好合适。尽管听得有点怪怪的,却让人挑不出错来,反倒更加彰显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
其次,薛志民觉得怪怪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刘伟鸿的成熟老练,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符。固然能在刘伟鸿身上感觉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冲劲,却绝对感觉不到冲动。这位新书记,凡事不随便表态,总是喜欢弄清楚个“所以然”。一旦做了决定,便全力以赴,不容人反驳。
以薛志民多年的基层官场经验来看,这样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轻易不会改变决定。凡是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清除掉。
但今天这一趟,他却是不得不来。
领导给你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将一百万巨款就这样交到了你薛志民手里,你总不能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太不懂事了。
薛志民也很想弄清楚,刘伟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搞清楚这个,今后的应对,就很可能出错。
刘伟鸿听了薛志民的“诉苦”,微微一笑,说道:“志民同志,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熊区长商量过。我们都认为你这个同志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同志,文化程度又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见过大世面啊。咱们夹山区第一次搞工业企业,确实需要你这样有文化又有能力的干部来负责。”
刘伟鸿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志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刘伟鸿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夹山区党政班子里的领导干部,除了他刘伟鸿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志民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做不得数的。工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刘伟鸿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譬如九十年代曾经名噪一时的某位所谓首富,靠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的那位,风光不了多久便锒铛入狱。他一手创建的那个某某集团,也被证实只是一个空壳子。
刘伟鸿不需要这样的人。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是夹山区的第一批母鸡,刘伟鸿希望能够在筹备之初,便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下良好的制度。惟其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为夹山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资金。
仅仅钻法律的空子,乱中取胜,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企业,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私人企业,因为领导者的固定,能够长久发展。公家的企业,却是会不断地更换领导人。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任领导,俱皆大公无私或者都是经营奇才,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制度便显得至关重要。当然,在一个人治的社会,制度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但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总比没有制度要好。
刘伟鸿希望薛志民能够体会他的苦心。
此外,薛志民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善于团结同志,也确实是刘伟鸿所看重的。大政方针,刘伟鸿自己会把握。具体的工作,就需要薛志民这样的人去协调。大伙都只顾着往前冲,善后工作,谁来收尾?
刘伟鸿这样安排,其实也是缘来有自。
眼下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也是这般模样。
最高首长和董老,一动一静,便是这样“搭配”的。外媒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说共和国这台汽车,最高首长负责掌握方向盘,董老则负责踩刹车。让汽车高速行驶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刘伟鸿这算是学习伟人的治国智慧。
第202章 端的好手段!
“刘书记过奖了,我真是愧不敢当,惭愧惭愧……”
薛志民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倍的年轻人面前,薛志民丝毫也没有那种“倚老卖老”的心态。
“刘书记,真心跟你说吧,我心里是真没底。以前也没搞过企业,这么重的担子,我还真害怕担不起来,万一搞砸了,可就麻烦了,对不起组织和刘书记的信任啊。”
薛志民“惭愧”了一阵,谈到了正事上面。
刘伟鸿注意到,薛志民只提了“组织和刘书记”,并没有提熊区长。这就说明,在薛志民心目中,唯有党委书记才是他的上级,区长不是!薛志民平时和熊光荣关系还不错,那也只是同志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上下级不相干。
“志民同志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主要是担心那些方面呢?可以提出来,咱们商量着办。”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笑意,不徐不疾地说道。
薛志民略略愣怔了一下。实话说,他还真没理出个思路来,就是心里比较忐忑。要说具体担心哪些方面,一时也说不好。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和工作,总是会有一些畏惧感。他今天来,主要还是想要探探刘伟鸿的口风,不料却被刘伟鸿反客为主,“将了一军”。这位年轻的书记,似乎就有这种本事,总能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不经意间便完成了主客转换。
实逼此处,薛志民也只能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向刘书记做个汇报了。
“呵呵,主要是以前没搞过企业,对这一块很不熟悉。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刘书记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还请书记多多指教啊。”
薛志民也给刘伟鸿来了一招“反守为攻”。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志民同志客气了,指教不敢当,就是相互商量,相互学习。你知道,我从学校毕业没多久,以前也没搞过企业。不过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还是看我们有没有搞好这个工作的决心。不管是搞企业,还是搞其他工作,都有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是一心为公,心底无私天地宽嘛。第二,就是认真。凡事只要认真,就能办好。志民同志,是这样吧?”
这话问得!
志民同志能说不是这样吗?
薛志民便连连点头,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我认为,饲料厂也好,机械厂也好,企业创立之初,就要形成一种文化。要向所有干部职工,灌输这两个概念。一心为公,办事认真的概念,要深入人心。这个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了。”
刘书记娓娓道来,志民同志听得满头雾水。
实在的,所谓“企业文化”这个提法,在当时真是个新鲜词。志民同志听不明白,也是理所当然。
刘伟鸿不去管他懂不懂,径直按照自己的思路阐述。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概念的灌输。在理论上确立了优势,自然就能在心理上确立优势。薛志民作为这项工作的实际负责人,自己不先确立这种观念,怎么能够去贯彻实施?
“我们不搞草台班子。虽然这两个工厂才搞起来的时候,肯定是简陋的,很多东西都不齐全。但是,我有个思路,简陋的只能是物质条件,制度不能简陋。第一步,就是要把各项基本制度制定下来,让第一批干部工人,都能确立按照制度办事的心态,养成这样的一种作风。志民同志,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工厂能不能生存下去,今后能不能发展壮大,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充实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刘伟鸿说着,脸色已经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薛志民脸上的笑容也逐渐隐敛,露出了沉思的神情。他确实是在努力消化刘伟鸿说的这一切。作为一个正式的大专生,工作了多年的党员干部,他并不缺乏“思考的能力”。
“区委决定由你去负责这个工作,主要是抓大方向的。至于企业内部的具体建设,比如厂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工人的招募、原材料的采购储存等等,我们还需要请专业人士来管理。具体谈一谈吧。比如饲料厂,你觉得建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
一旦进入具体的工作探讨,薛志民的脑子就充分运转起来,想了想,说道:“这个,我看首先就要考虑交通的便利,应该建在公路边上比较合适,你看呢,刘书记?”
刘伟鸿微笑道:“这个思路对头。但是就建在区公所旁边的公路一侧,那个不行。”
“为什么?”
薛志民诧异地问道。
刘伟鸿说道:“我们要做长远的打算。你看现在,咱们夹山镇,名义上是个镇,实际上就是个小集市而已。整个夹山镇,就这么一条街,五六百米。你不觉得这个镇,有点名不副实吗?也太小了点吧。今后夹山镇肯定是要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为城镇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饲料厂生产饲料,有一定的气味,紧紧挨着区公所和其他民居建设,会影响干部群众的办公和生活。机械厂也一样,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今后可能还有空气污染。所以,这两个工厂的选址,一定要科学。我认为,应该建远一点,最起码离开现在的夹山镇中心地段要有一点五公里以上,最好是两公里左右。还是可以建在公路旁边。这样,今后十年左右,都不会影响到夹山镇本身的扩张。而且,这也是为企业留出足够的扩张空间。我在想,如果有可能,我们夹山,要建设一个专门的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截然分开。”
薛志民脸上明显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刘伟鸿这个规划,确实是做得比较长远。都已经打算到十年之后去了。刘伟鸿自己,肯定不会在夹山区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就能够为继任者着想,这样的领导,不简单。
这才是真正的十年大计,深谋远虑。
“书记,这个规划,我完全赞成。咱们把工厂建远一点,现阶段,就能把夹山区的规模扩大一些。让人感觉,这不是个小集市了。”
薛志民有点兴奋地说道,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
刘伟鸿笑了,点头说道:“对,就是这么回事……接下来,我们谈谈饲料厂的具体筹建工作。技术方面,不用担心。省农科院的李教授,很快就能把配方搞出来。到时候,我会请他作为饲料厂的特邀技术顾问,请他指派一位助手常驻饲料厂,做技术指导。那么谁来做饲料厂的厂长呢?这个就要请志民同志去物色了,你是老夹山,又是分管干部工作的,对干部的情况,比我熟悉。因为这两个工厂都是公办的,算是区里的企业。所以,这个厂长我看还是从现有的干部中产生比较适宜。不过,我有个建议……”
薛志民忙即说道:“请书记指示!”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两个厂的厂长,都要用竞选的方式产生。全区所有的干部,包括下面乡镇的干部,不管是行政编还是事业编的,甚至以工代干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可以参加竞选。到时候我们组织一个大型的竞选活动,想当厂长的,都要站出来亮亮相,把自己的方案说出来。我们区里的领导做评委,现场打分,谁的得分最高,谁就当这个厂长。”
薛志民听着,先是觉得蛮新鲜,咱们党的干部,历来不是组织上说了算的吗?怎么要搞竞选了?随即又暗暗苦笑。刘书记口口声声说要请自己去物色,其实还是将这个权力牢牢握在手中。公开竞选,现场打分,最终的拍板权,还不是在他这个书记的手里?
由此,薛志民又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本身分管的“干部工作”。刘伟鸿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新工作,可以预见,工厂筹建之初,工作量是很大的,自己一旦接下了这副担子,只怕就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管干部工作了。自然这个工作,就由书记完全接管了。
刘伟鸿随便一出手,便将干部调配大权,生生从自己手里拿了过去,还叫人无话可说。
小小年纪,如此“老奸巨猾”。
薛志民悚然而惊,望向刘伟鸿的眼神里,便闪过一抹恐惧之意。
端的好手段!
对薛志民心中所想,刘伟鸿自也能猜到一些,却不去管他。夹山区要发展,要快速发展,就不能按部就班地来,很多惯例,必须要打破。
能够跟得上他的步伐,那就不吝重用。如果实在跟不上,对不起,那就只能淘汰了。
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刘伟鸿的笑话呢!
倒要叫大家见识见识,刘二哥是不是只会写个文章。
“志民同志,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具体怎么去筹划这个竞选活动,怎样和大家解释清楚,这都要辛苦你了。”
刘伟鸿温和地说道,语气却不容置疑。
薛志民轻轻舒了口气,很坚定地答道:“是,刘书记,我一定把这个工作办好。”
看来薛志民真是个聪明人,明知无可与抗,便即采取了正确的合作策略。
第203章 扩大经营
“嘎吱”一声,吉普车发出刺耳的刹车声,在“秋水伊人”的店面前停了下来。
也许是这台吉普车的刹车声实在太刺耳了,也许是时间有点晚,吉普车刚一停下,店里的服务员和客人们便都扭过头来看。
一个长身玉立的帅小伙子从吉普车的驾驶室跳了下来,风尘仆仆,却是满脸微笑。
“伟鸿?”
正在柜台后收钱的唐秋叶一见,顿时惊喜交集地大喊了一声,一把将手里的钱丢进抽屉,飞跑了出来,将莫名其妙的顾客晾在了一边。所幸马上就有一位年轻女子接替了唐秋叶的位置,继续为那位顾客找钱。不过这名年轻女子,也不时抬头往门外看,似乎很是好奇。
唐秋叶宛如出膛炮弹一般,直冲到刘伟鸿面前,才猛地停住脚步。饱满绝伦的胸部在白色的薄毛衣下急骤起伏,看样子她本来是想扑进刘伟鸿怀里的,总算还顾忌着周围无数人的目光,不敢“造次”。不过还是忍不住伸出手来拉住了刘伟鸿的手。
唐秋叶的手,依旧肉肉的,益发的柔软,也益发的白皙娇嫩。
眼泪却是不绝地淌了下来。
刘伟鸿微笑着抬起另一只手给她抹去了泪水,爱怜地说道:“傻丫头,哭什么?”
唐秋叶不说话,咬着嘴唇,只是掉眼泪。
这些日子,刘伟鸿实在是太忙了,压根就抽不出时间到浩阳来。若不是坚持和唐秋叶打电话,只怕这憨厚丫头又不知要在心里如何的胡思乱想了。
“好啦好啦,别哭了,叫别人看见了不好……我还没吃饭呢,一下班就从夹山往这里赶,都快饿扁了。”
刘伟鸿笑着说道。
今天是星期六,刘伟鸿一下班就亲自开了区里那台破吉普,往浩阳赶。好长一段时间没和唐秋叶温存了,刘二哥也着实想得厉害。夹山到浩阳七八十公里,路况又不好,饶是刘书记车技高超,却也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呀,八点多了呢,还没吃饭……快,咱们回家去,我这就给你做饭啊。”
唐秋叶一听就“急了眼”,一迭声地说道,心疼得不行。
刘伟鸿笑着点头,抬眼打量了一下,“秋水伊人”的生意比以前还要火爆,尽管是晚上,店里还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旁边的两个店面,也是一样的灯火通明,却正在敲敲打打的搞装修。
“你等我一下。”
唐秋叶招呼一句,又急急地去了店里,和正在收钱的那个年轻女子打了个招呼,便飞快地跑了出来,和刘伟鸿手拉着手,上了综合市场四楼的那个套间。
一走进客厅,刘伟鸿便发现,大变样了。
客厅里摆放着一套皮质的沙发,中间是一个漂亮的玻璃茶几,墙壁上也挂了一幅“八骏全图”,当然是照片,却也显得更加有生气,还在天花板上弄了一个大大的水晶吊灯,发出乳白色的柔和光调。
“秋叶,客厅搞了装修?”
唐秋叶便翘了翘鼻子,得意地说道:“是啊,好看吗?”
刘伟鸿便点点头,说道:“好看。”
“伟鸿,我把这房子买下来了……哎呀,我上次已经在电话里跟你说过了的……”
唐秋叶便脸带娇羞,有点不好意思。
刘伟鸿微笑颔首。唐秋叶上回跟他说,每个月一百五十块的租金忒贵了,不如买下来划算。再说房子是租的,心里头总有个疙瘩,也不愿意在装修上花什么钱,住起来不舒服呢。
“秋水伊人”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唐秋叶每个月的利润都在增长,刘伟鸿又不要她的钱,只是拿了一些去换成了什么发展银行的股票,唐秋叶也不清楚这是干啥用的,但想来刘伟鸿做的决定,肯定不会错。手里还剩下不少的钱,唐秋叶就想着要“置办家业”了。这几乎是每个女人都会做的。
刘伟鸿自然无有不允。
只要秋叶高兴,他也就高兴。他是如此怜爱这个娇憨的女子。
“你先坐一会,看看电视,我给你去做饭……要不,我下面条吧,下面条快,你饿坏了……”
唐秋叶满心欢喜地说道。
刘伟鸿笑着点头。唐秋叶刚要去厨房,刘伟鸿却拉住了她的手,轻轻一使劲,两个人便贴在了一起。
“我瞧瞧……”
刘伟鸿双手捧着唐秋叶的脸颊,微笑着,低声说道。
唐秋叶的脸微微瘦了一些,下颌略略尖削了点,脸上娇憨的气息少了一分,却多了一分成熟女子的妩媚之意,更令人怦然心动。
被心爱的男人这么捧着脸,这么目不转睛地细细打量,唐秋叶心里像是灌了蜜一样的甜,轻轻咬着嘴唇,明媚的脸上泛起一抹酡红,更增娇艳。
刘伟鸿向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起来。
时间已经进入公历的五月份,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唐秋叶穿了一件薄薄的白色高领毛衣,上面像是羊绒一般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胸部依旧壮观无比,将紧身毛衣高高撑了起来,无人可敌。整个身材却更加匀称,线条更加柔和。浑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燃烧着青春少妇无与伦比的诱惑火焰。
“秋叶,真漂亮!”
刘伟鸿由衷地赞叹道。
唐秋叶“嘤咛”一声,便软倒在了刘伟鸿强壮的怀抱里,娇躯像水波一般,轻轻荡漾起来,双手紧紧搂住爱郎的身子,不住低声呢喃着刘伟鸿的名字,身子瞬间变得滚烫。
刘伟鸿捧着她的脸,低头吻了下去。
好一阵缠绵……
“哎呀,你还没吃饭呢……我,我去煮面条……”
良久,唐秋叶才从化不开的浓情蜜意之中清醒过来,急急忙忙挣脱了刘伟鸿的拥抱,向厨房跑去,竟是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又会被刘伟鸿的柔情融化了,却不免饿坏了这个大肚汉。
刘伟鸿哈哈一笑,在沙发里坐了下来,随手打开了电视。
唐秋叶百忙之中,也没忘了给刘伟鸿沏上一杯浓茶,又拿了些饼干瓜果之类的食物,在茶几上摆了一堆,温柔地说道:“伟鸿,你先吃点饼干,面条马上就好。”
刘伟鸿便翘起二郎腿,端起茶杯一口一口地抿着,舒舒服服地当起了老爷。
很快,唐秋叶便煮了大大一碗面条,面上红红的铺了一层辣椒和许多肉丝,外加两个荷包蛋,小心翼翼地端到了刘伟鸿面前,笑着说道:“饿坏了,快吃吧……”
刘伟鸿也不客气,抓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大吃起来,不时夸赞一句。
唐秋叶的手艺,着实了得,做了这许多时候的老板,也不曾搁下,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也做得这么入滋入味,吃起来味道着实不错。
唐秋叶坐在他的身边,看他这么狼吞虎咽地大吃,眉宇之间尽是笑意,似乎比自己吃还要香甜。
这个男人,是如此的强壮,只要一想起来,就让唐秋叶心里悸动不已,脸颊又悄悄地红了。
不过几分钟时间,足足半斤面条便被一扫而空,刘伟鸿放下大碗,十分惬意地叹了口气,唐秋叶连忙拿起他放在桌面的香烟,给他点上一支,就是个温柔入骨的妻子。
刘伟鸿靠在沙发上吸烟,唐秋叶便紧紧挨着他,几次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说道:“秋叶,还有什么事瞒着我啊?”
“没……嗯,就是……我大哥大嫂都过来了,帮我照看生意呢。我,我每个月给他们开三百块工资,是加起来三百块,不是一个三百块……你看合不合适?”
唐秋叶犹豫着,期期艾艾地说了。
在她想来,这个家,始终都是刘伟鸿的,该当由这个男人做主。她得守女人的本份。现下未经刘伟鸿“允许”,就擅自做主,让大哥大嫂过来了,也不知刘伟鸿会不会生气。
刘伟鸿笑道:“好事啊。我早就想要大哥大嫂过来帮你了。你一个人留在浩阳,我总是心里担忧。这下子放心了。至于开多少工资,你完全可以做主。这个店子,这个家,都是你说了算。”
“真的?”
唐秋叶又惊又喜地叫道。
刘伟鸿便板下脸,佯作不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