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法则(深蓝)-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志胜一听这家伙好大的口气,还不知道在里面吃多少回扣呢,想要捞好处明说就是了,还要拐这么多弯干嘛?轻轻松松一句话就要拿工程,你张继文的面子值几个钱,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顿饭就想打发了他,也太不把他袁志胜当回事了。
也难怪袁志胜有些生气,这个路段的工程牵涉的资金高达一点六个亿,是石桥镇政府连接吴江县的主要路段,河的两岸预计是年后房地产第二大建设阶段的规划区,当初的设想是要把新镇区和吴江县城进行对接,所以这段路和河段就成为了政府最重要的民生形象工程之一,也是他手底下最肥的工程。新镇区主要的建设工程,包括环城河的绿化工程和道路工程,高建彬都已经提前做完了,留给他袁志胜的工程并不是太多,他的眼睛也是紧盯着这个工程呢!要是别的工程袁志胜也就答应了,但是这个工程已经有下家了,其中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处,绝对不会给别的人的。
袁志胜说道:“继文啊,不是我不想帮你,咱们都是杨书记调来石桥镇的干部,但是这个工程是我们镇政府最主要的民生形象工程,关系太大了,一个县的水利工程公司来做这个工程,在高书记那里也说不过去,咱们本来就惹人注意,太出格了也不好。这样吧,看看别的工程我能不能帮帮忙吧。”张继文一听袁志胜不给,心里就有些很不满,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工程袁志胜肯定也是看中了,本来就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张继文说道“既然袁镇长这样说了,那就请袁镇长考虑一下景观河道的那九座桥梁吧,反正也不通行什么载重车辆,这样的工程完全可以交给水利公司来做的。”
袁志胜一听更为难了,按理说这几座桥梁也就是千把万的工程,答应了张继文的要求有利于他的下一步工作,袁志胜也不想把张继文得罪的太深了,这个要求也不算太过分。但是他却偏偏没有办法答应,这个项目可是他给自己的舅子留下来的,也怪他那个大嘴巴的老婆,昨天晚上回家一时兴奋和她说了,高书记把财政大权交给他了,免得这个娘们老是看不起他。没有想到他的老婆马上就给他的两个大舅子揽下了这个工程,他的老婆对于这样的事情真是无师自通,好不容易摆一摆镇长夫人的气势给娘家人看看,而且他也是答应了,这几年他在外面的事情老婆不管,他心里也有些歉疚。
看着张继文说道:“继文啊,这个工程你晚了一步啊,我已经答应别的工程公司了,而且这里面少不了你的好处,人家的公司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信誉资质,都比你那个县水利公司强,这个事情已经是向高书记做汇报了,并且得到了高书记的点头,别看这几座桥梁,那可是艺术桥梁,造价先不去说,影响力是很大的,老百姓都天天从这里过,万一出个什么纰漏,那你我都是要吃亏的。你放心吧,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手里现在有了财政签字权力,高书记又放手了,以后的石桥镇都是咱们说了算,那这样机会有的是,就不要争这点时间的长短了。”
回到家的张继文气的头都晕了,费了半天劲,狗屁没捞着,打开门一看他的头直接开始疼了,他那位表哥正笑眯眯的坐在沙发上等着他呢,他老婆正摆上酒菜,看起来这一次他的表哥刘元强又不知道给她什么好处了,要不然她老婆那里有这么勤快大方,鸡鸭鱼肉满满的一桌子。刘元强是他舅舅家的长子,张继文上大学的时候当舅舅的没少给他钱花,再加上这位表哥也是和他年龄差不多,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张继文想起今天的事情就窝火,这让他怎么面对这个表哥?看到他的脸色不好,刘元强就知道今天表弟肯定是为了他受气了,他对于张继文还是很信任的。
张继文坐下后先给刘元强倒满了酒,说道:“今天你表弟丢大人了,真是不好意思见你啊,人家镇长现在手里有权有钱,不拿着你表弟当盘菜了,实话对你说,今天上午一个工程我也没有要下来。”刘元强自然是知道张继文的事情,闻言惊奇地说:“你和他不都是杨书记派来的吗,按理说总要给你个面子吧,他还需要你的支持,刚开始拿到财政签字大权,就一脚踢开你了?”张继文端起酒来喝他碰了一杯,一仰头喝干了,说道:“人家现在是镇长,虽然是代理的,但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政府一把手,高书记现在又不愿意揽事情了,这个石桥镇还不是人家的天下?坏就坏在高书记过完年就要调走了,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高书记一走,他就算是不能成为一把手,镇长的位置还是坐定了的,再加上这小子的老爹和杨书记是同学,这位置做的稳如泰山,那里还需要我这样的小卒子来配合他!”
他老婆一听也有些不好意思,刚才表哥刘元强来的时候给她带来了一套价值不菲的全套周大福黄金首饰,分量相当的重做工又好,这是刘元强从香港总店买来的,到底是世界十大名牌珠宝店,她看着这些首饰就和性命一样。但是问题是自家的老公给人家办不了事情,戴着首饰心里也不自在,于是她就说道:“你当时在市委秘书科的时候,这小子跟在屁股后面张哥长张哥短的,叫的那个亲热,现在得了势就翻脸不认人了,真是小人德行。今天我卖菜的时候看见他那个老婆了,穿的像个妖精一样,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装十七八的女孩模样,恶心死我了。以前总是叫着我出去买菜,现在呢,见了我鼻子都朝天了,连个嫂子也不叫了,继文,再这样下去你在石桥镇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要不很多人都要走夫人路线,这耳边风刮起来那可比大自然的台风厉害多了,男人也最受不了枕边风,很多官员干部倒就倒在这上面,有些人甚至本身是清廉的,但是家里的院子守不住,有时候权力的诱惑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女人。张继文得到了老婆的提醒,心里想到说的的确有道理,再说论起关系来他也不输给袁志胜,他的同学可是现在海州第一大秘书孙祝,作为市委办副主任的孙祝,无疑是杨恩东最贴心的人之一,另一个就是司机了。直接找杨恩东反映问题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孙祝的风吹起来,这个袁志胜在杨恩东心里的印象肯定就要打折扣,取而代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元强说道:“弟妹说的对啊,一味的忍让并不能解决问题,表哥的事情算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是被提出这个圈子那就有些太可惜了,我虽然不是你们这个圈子里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抓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石桥镇这块大蛋糕太诱人了,财政上还没有那个乡镇有这么富裕,恐怕是一个县财政也不过如此吧,至少我们南河县财政就比不了。有了钱才能办出大事来提高政绩,让做领导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一下子把好处全捞干净了,让你连点汤也喝不上,你什么时候才能有发展的机会啊?”这一天张继文下午也没有上班,在家里喝的大醉一场。
当春风得意的孙祝接到张继文电话的时候,感到很惊讶,他实在没有想到老同学的处境会是这样,谁不知道张继文是他的同学,又是市委办出去的人,他以为袁志胜凡事总会给张继文一点面子的,但是这样一听张继文的说法,这不是摆明了在打他孙祝的脸嘛!自从杨恩东成了市委书记,他孙祝也是水涨船高,第一秘书的威力可是丝毫不亚于一个市委常委的,他代表着杨恩东呢,这个袁志胜,真是不知道死活,仗着他老爹是杨恩东的同学,竟然骑在张继文头上了,给市委办一个响亮的耳光,再不拾掇他一下,接下来就该上房揭瓦了。
孙祝说道:“老同学,我知道了,先让这个小子得意一段时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会在合适的时机给他长长脸的,现在你不要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那样你会吃亏的。离着干部调整还有一段时间呢,等过年的时候我带着你去杨书记家里拜访一下,给杨书记留个好的印象。在这段时间好好跟着高书记学习一下,那个人的思路和眼光连省委领导都赞赏,不时你我这些人能望其项背的,和他交往没有什么坏处,你多记住点他平时开会讲的话,找机会请教一下石桥镇以后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到杨书记家里拜年的时候,杨书记肯定是要问你的,这样和袁志胜一对比,高下马上就看出来了!”
孙祝点了一支烟,冷笑着说道:“袁志胜那就是个蠢货,眼睛看的就是石桥镇的钱,不知道在石桥镇的位置上意味着什么,那是连我都盼不到的机会,石桥镇的干部在市委组织部那是有着很高分量的,甚至于在省委组织部那也是吃香的,有机会借调交流干部的时候,这样的履历最容易加分。当干部的人眼里只有钱的时候,那他的前途也就到头了。不知道死活的东西,杨书记派他过去是干嘛的,连这个也搞不明白,还在海州市的官场上混什么混?长点记性,盯着那小子点,一拿到财政大权他要是不搞点花样那就算我这个第一秘书瞎了眼!”
对于孙祝的话张继文自然是心领神会,两个人从高中就是同班同学,上大学又在一个宿舍,七年的铁哥们,关系之深厚外人根本不知道。孙祝的眼力和方法他是绝对赞同的,要不人家现在是市委书记的秘书,外放出去至少也是个县委书记或者县长,他去石桥镇当领导还是孙祝的功劳,孙祝认为石桥镇是海州市当领导的第一选择,升迁之快那是全省第一,要不然高建彬会成为全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吗?还享受着副厅级别的待遇。
石桥镇的干部们今天都看到了《人民日报》专门发的评论,是对于他们的高书记,所实行的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评论,两次登上中央权威性报纸,这样的荣誉在南江省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市委书记杨恩东看着报纸心里很犹豫,这份报纸已经充分说明高建彬已经进入了中央领导人的眼里,这对于他是个好事也是个坏事,好的方面是海州市有这样的干部,海州市委的功劳是不可缺少的,怎么说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坏的方面是高建彬现在的光芒已经把市委书记牢牢的盖住了,提起海州人们先想到第一大镇石桥镇,再一个就是创建人高建彬,根本不会去想到市委书记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省委领导现在已经开始不通过海州市委,就直接与高建彬对接,好多事情都是杨恩东所事先不知道的,这样持续下去,按照高建彬的速度,再过个三两年,在杨恩东自己五年任期没有满的时候,就足以顶飞了他!杨恩东坚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海州市作为南江省的第四大城市,市委书记的分量那是不言而喻的,升格当副省长那几乎是板上钉钉,对于杨恩东来说成为副省级干部至关重要。他在京都没有什么后台,唯一这一步走通依靠的只有他自己,那些高层的博弈不会在厅级干部的层次展开,他要想得到来自更高层级的助力,就必须达到副部级,只有那样他才能走进一些人的视线。
他综合起来考虑,把高建彬调出石桥镇是利大于弊,只要高建彬离开了石桥镇,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再把这个环境稍微变动一下,他就很难在短时间里有所作为,慢慢的就会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掉。再一个省委领导不是看不出来他的意思,但是却丝毫没有什么反应,在海石路竣工典礼上,周书记的发言就像是给高建彬下了一个阶段性任职期间的结论,那就代表着省委省政府对于他的决定没有意见,当干部不能老是在一个地方待着,出去锻炼一下有利于成长!高建彬这样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多给一些机会,这也是海州市委对于他的爱护,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嘛!
杨恩东也承认,高建彬的确是对海州有很大贡献的,一手创建的石桥镇几种先进模式,让杨恩东在各个地市领导的面前,说话底气很足,可惜的就是这个小伙子不太懂得官场的路数,压在领导头上的下属,哪里会有好日子过呢?相信通过这次,高建彬也该有所感悟了吧,年轻人嘛,受点挫折也是好事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恩东为了自己的发展,肯定是要牢牢的掌握住石桥镇,挑选合适的人组建党政班子,作为一个市委书记来说,他的做法也是很正常的,至少他没有打击下属,把高建彬放到清水衙门里闭关修炼,也没有谋夺下属的业绩,高建彬的光芒现在是如日中天的。再说工作调动是很正常的,谁就说高建彬必须要在石桥镇的,没有这样的道理嘛!在海州市换了谁当书记也要这样做的。这真是典型的以己度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说法,他可不知道,派到石桥镇的两个干部现在已经开始窝里斗了。
当高建彬看到了袁志胜提交上来的工程报告,发现这两个影响力很大的项目,施工单位都是一些他印象里没有的公司,再看到袁志胜的脸色有点紧张,忐忑不安的低着头不敢看他,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捣鬼了。他对袁志胜说道:“这些工程项目党委会上早就讨论过,已经在财政上是立项的,你是政府的一把手,现在我又把财政权力交给了你,那就大胆的去做,不要瞻前顾后的,我对于你们政府部门的工作是支持的,也不想过多的干涉你们的工作,人才要从实践中慢慢的进步,不要害怕犯错误。这两个项目事关重大,特别是新吴路段的绿化建设工程你要多上一点心。想必你也知道,石桥镇新镇区的房地产一期建设非常的成功,那么我本来是规划在吴江县与新镇区之间进行二期开发,把新镇区和吴江县城进行对接,所以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了下面的二期房地产开发打基础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方志海带来的消息
………………………………
递给了袁志胜一支烟,说道:“你要认真的对待这个项目,这将是明年政府的主要政绩来源,现在基础打不好,到时候会出麻烦的。我之所以把她放在石桥镇,就是看着有你在哪里。”
高建彬连忙谦虚了几句,方志海说道:“对于你现在的状况我是很清楚的,文华书记和我们几个老队员通过几次话,前几天我们还去省城见了他一面,张书记指出,杨恩东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很危险的,把所有的眼光放在了石桥镇上,石桥镇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乡镇,虽然荣誉的光环很多,但是基础还很薄弱。再一个,在局势没有完全成熟的状况下就要对你动手,这是杀鸡取卵的行为,石桥镇是张书记和你以及那么多的干部共同的心血,绝对不能毁在这些丑陋的现象里。石桥镇现在对于海州来说是一个工作方向,对于很多的乡镇都起到了精神上的指引作用,一旦把石桥镇搞成了私欲的战场,那是对海州市的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张书记要求我们必要的时候配合你,与这股子歪风坚决做斗争,所以就算是张书记走了,你在海州也不是孤立的。”
停顿了一下,方志海说道:“估计年后你就要到东部新区上任了,那里是处于开发阶段,最有利的是海州市经济开发区在,要不然谁见了都头疼。杨恩东最近和几位常委通过风,你的具体职务是东部新区区委书记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仍然是享受副厅级待遇。石桥镇的归属问题最近常委会上吵得很厉害,但是我从杨恩东的话里听出来,他的意思是石桥镇已经逐步成熟了,不需要再进行市委市政府的垂直管理了,所以以后的管理权交还给吴江县,市委只负责副处级以上干部的任免。”高建彬一听说道:“这对于吴江县是个好事情啊,省的一家人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怕把石桥镇划出去。”
方志海说道:“建彬,你连县政府的办公室都不怎么去,一直在石桥镇,消息还是很闭塞的,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玄机。最近传出了一阵风声,其实也不是什么风声了,海州市委市政府的大部分干部都知道了,说是吴江县的那个代县长孙雪丽和杨恩东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杨恩东才要把垂直管理权收回。吴江县上上下下的干部们对于石桥镇的财政实力都垂涎三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就有呼声说要财政统一核算,只是碍于市委市政府方面,没有人敢于开这个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话,这个孙雪丽的确是有些能力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当县长,只不过这个女人的权力**过于大,行事也就偏离了方向。但是吴江县的财政刚刚扭转过来,对于现在财政上的那点钱,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根本不允许她做大的政绩工程,这样犯众怒的事情她是不会干的,所以她就想要把吴江县和石桥镇的财政合二为一,那样她就有充足的资金来搞形象工程了。”
高建彬听到这个风声还真的是大吃一惊,这个孙雪丽还真是有能耐,居然勾引上了市委书记,再加上省里有关系,真是一个潜在的对手。要是这样一来的话,形式就变得很不利了,这个女人还真是阴魂不散,上辈子和吴江县有仇还是和他高建彬有仇,老是围绕着吴江县的地方不撒手。高建彬说道:“这个事情还真是有些麻烦,我现在控制不了吴江县的政局,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到她的这一步,正好打在我的软肋上,看起来我要多在吴江县委县政府下下功夫了。”
方志海说道:“说的对,吴江县的那些常委们对你的印象都还不错,就是你和人家走的相对要少了点,人情往来总要经常的走动一下,反正现在石桥镇的事情也成为定局了,杨恩东派去的那两个货翻不起什么浪头来,领导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你的追随者,以后你的主要时间就是放在县里。常委会有几个常委是我们这几个人提上来的,到时候可以帮助你一下,贺建光虽然是杨恩东提上来的,但是张书记亲自给他打电话后,他也表示完全支持你,这样你在县委县政府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以高建彬现在的地位和权力,根本没有办法制约这个孙雪丽。人家到底是一县之长,不是他能管得了的。好在通过方志海的话,他知道张文华有所安排,心里这才好受了一点。有了这几位支持他的常委们做后盾,日后在海州市也不会那么艰难。看起来老是在石桥镇待着,耳朵里听到的讯息也少了,这对于他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他还是吴江县的常委,县政府的副县长,只不过常委会他一般是不参加的,慢慢的吴江县的常委会也把他遗忘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对秘书蒋浩宇有些不满,这小子天天干什么呢,一点进步也没有,这样的风声都不和自己打招呼!高建彬说道:“这件事情恐怕还是要上常委会讨论,到时候我和周雪娇说一下,她是我党校学习的同学,这样的事情百分百支持我。“
方志海笑道:“周市长是你的同学,这我们很清楚,她的级别和杨恩东是对等的,杨恩东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只要在常委会上支持她,那么这个事情一时半会杨恩东也搞不定,政府方面的事情周市长还是有话语权的,杨恩东也知道周市长在省里面后台很硬。再一个,只要是上了常委会,我们几个市委常委们也不会让她的算计那么容易就成功的,杨恩东当书记的时日还短,市委常委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张书记在的时候团结到一起的,我们服从他的指挥也是听张书记的话,既然张书记有了明确的指示,自然知道孰重孰轻。”
挂了电话后高建彬就开车来到了县政府他的办公室,都知道他实际上主要工作还是放在石桥镇,所以也没有人对于他长时间不出现在县政府感到稀奇,手底下几个局长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不会打扰他,虽然他不在县政府办公,但是几个局长谁也不敢怠慢他,经常的还是向他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走进了综合科一看,蒋浩宇正在和乔真忙着整理文件,看到高建彬进来,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对于这个海州市的干部新秀,大家还是由衷的感觉到敬畏的,特别是第二次上《人民日报》,谁也不希望得罪了高建彬,蒋浩宇看到老板来了,连忙和乔真抱着文件打开了高建彬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面依然是那样的洁净,花也被照顾得很好,一点也没有枯萎的迹象。高建彬坐下之后乔真就端起茶杯来回到综合科,给高建彬泡了一杯茶,综合科的人都很羡慕她,能为最有前途的副县长服务,将来高建彬飞黄腾达的时候,肯定乔真沾光不少。虽然蒋浩宇是高建彬选的秘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蒋浩宇想要当高建彬的秘书,至少还要再磨练个两三年才行,现在只是个新手远远还不够格,所以明里是蒋浩宇,暗地里工作基本上是乔真在做,蒋浩宇一直是在学习的。高建彬问乔真:“最近县政府这边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乔真很温柔的回答说道:“孙县长准备把副县长的分工再调整一下,昨天她还把几位您管辖的局长召集到县长办公室,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高建彬一听孙雪丽要重新分配副县长的分工,这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是县长的权利范围,谁也不好对这样的工作安排说三道四。高建彬一直没有参加过县长办公会,对于几个副县长也不是很熟悉,他所办理的事情都是直接和市委市政府打交道,毕竟现在还是垂直管理时期。很多人都眼红高建彬的分工,认为他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