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开端-刘少冲-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世上哪有玩弹珠、赶蜻蜓的大王!

还是只猴子!

第四百六十章南派猴王

只是刘飞轻笑之间,书中却是转眼三五百载,美猴王在这水帘洞中,每日享乐天真,好不快活!

电视剧中,美猴王是见了小猴身死,这才感怀生死由天,立志去寻个仙踪。而书中,却是时日长久之后,自己在那宴会上,忽然烦恼,堕下泪来。

这倒像是个人老了之后才惧死亡的样子。

接下来的剧情就有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了,美猴王既立志求个仙果,就渡海寻仙,中间也没描写什么挫折麻烦,只是轻飘飘几句话交待了。

但只是这几句话,他就自花果山木筏渡了大海,赶往南赡部洲,厮混了九年有余;遍寻不到来到海边,又想着海外必有神仙,又作了个筏子,越海来到西牛贺洲。

如此境遇,当真是前所未有,心之所至,便是仙山!

斜月三星洞!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我便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吧!”

默默地念着这个名字,原本还有些困意的刘飞,突然就有些理解这只奇异猴子的心情了。

从石头里蹦出来后天生地养,无欲无求,连名字也不需要一个,便称之为石猴。

聚啸群猴,占地为王,享尽人间清福,便如同那些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一般,生前大名鼎鼎,万众景仰,就称一声“美猴王”,这大抵与那“始皇帝”、“西楚霸王”也差不多。

只是人间声名再盛,也只是过眼云烟,过往是苦是乐、是贵是贱,又有什么不同了,全是空月幻景罢了。悟得到这“顽空”之意,才称得上是堪破凡尘,便该称上一声“孙悟空”啊!

“这名字起得好妙!”

刘飞赞了一声,眼看章节到此为止,时间还早,就想着再睡一会。

而这再睡去,脑海里尽是这只猴子在那花果山里享福,南赡部洲观尽人生百态。

“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会不会也是一座‘南赡部洲’,身边也有一个看破世间喜乐悲欢,冷眼旁观的‘孙悟空’?”

心里思绪万千,折磨得刘飞好苦!

……

与之同样心思的,还有许多读者,虽然因为文字半古半白,有些难懂,但既然是林牧写出来的,那自然就有许多人表示相信。

江南之地。

“咦,孙悟空?悟空?孙行者?这不是那个猴戏的故事嘛!昨天咱们还看过!”一个半大小孩突然笑道。

他是给自家爷爷买杂志时,顺眼扫的。

老者看了一眼,也是哈哈大笑:“可不是!昨天咱们不是刚看那齐天大圣偷盗仙园蟠桃,老君丹花,又窃王母仙衣,设了个什么‘庆仙衣会’!快去喊你六灵童爷爷,就说他这一门猴戏要出名了!嗯,咱们还是去找他吧!他这会估计正忙……”

老者精神很不错,当下提着拐棍,跟孙子一块左转右转,来到一个大戏园子里。

园子里正在表演,一个身巧灵动的“花脸猴子”正在那抓耳挠腮,旁边站着“观音”,看着二郎神与“齐天大圣”打斗,正是要将他压入石缝的那场戏。

老者也不细看,自然而然地进了后台,里面身着戏服的演员大部分都在补妆,小部分在那小声练嗓子。

一个年岁已经不小的男人,来回走动查看戏组,正是老者要找的“六灵童”。

“哈哈,你这只老猴,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六灵童”看了一眼他手里的杂志,不由得苦笑道:“老哥你可来晚了,这事上午就有人和我说了,而且你没发现,今天来戏园里的观众,有许多年青人么?”

……

《西游记》的故事,其实早就有所流传,甚至早在元代就已经定型。元时磁州窑的“唐僧取经枕”上,就已经有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形象。

其他诸如“梦斩泾河龙”、“国迟国斗圣”、黑熊精、黄风怪、红孩子儿怪……等等,更是早就记录。

最与小说中不一样的,便是民间流传的美猴王,其实最初也是以“齐天大圣”自名,是被观音压在石缝中的,后来唐僧取经路过此山,放出他后,才赐名“悟空”,改号“孙行者”。

这很正常,就像《三国演义》之前,也有相关的主要故事流传,作者是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再加以自己的笔力与想象力,将这些故事,编辑成一本完整的小说。

“唐僧取经”这样鲜活的故事,大异于历史小说的严肃,因此在戏台上一直流传,还演生了一种“猴戏”。

甚至在“唐僧取经”的故事之前,汉代的画像石中百戏图里,就已经有了猴戏形象。

而这个“六灵童”,正是猴戏世家,号称“南派猴王”,拜猴为师,开创绍剧猴戏,是附近的一个大名人。

“这个一页书,确实厉害!猴戏这些年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没人看了,也就咱们这些老家伙还怀旧喜欢。今天早上我刚一开门,嚯!那么多年青人在外面等着,还真把我吓一大跳!”

请老者入坐后,六灵童眉眼间尽是喜色地道。

老者看着后台那些熟悉的身影,叹气道:“可不是!那边是老赵、小信子罢?他们的戏班早就解散,这几年闲散在家。现在看来他们功夫可都没落下,你这生意一好,他们好歹也能再登上台表演,有碗饭吃……”

说话间,不时有演员上台下台,忙碌异常,一旁的小孩看得有趣,也就没再闹腾。

“父亲!”

一个身着黄金战甲的“猴子”突然一个连续跟头翻了过来,最后一个空翻稳稳着地,正是刚被压入石缝退场的“齐天大圣”!

眼见爱子继承了他的功夫,六灵童明显很是高兴,一行人细聊了许久,这才分开。

……

发生在江浙绍兴的这一幕,林牧并不知道,因此他正在被一些人黑。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直接就在网络上把有关“唐僧取经”的相关故事给摘抄了下来,其中各个小剧情极为详细,明显是个有心人,否则普通读者哪会有这样的能力与闲心,却做这种事情!

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败自胜

“书大,快去看看吧!你这现在都被黑成什么样了?”群里有人喊话了。

林牧应了一声:“刚看完,最近这是招小人了!”

消息最初也不知道是从哪个旮旯里传出来的,被分享得到处都是,林牧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搜索,直接就在最近搜索热词那,给找到了。

“《唐僧取经》对我国戏剧影响……”

“明清时代‘齐天大圣’的猴戏表演……”

……

那么细致的历史,洋洋洒洒贴了几十层楼,看得林牧是赞叹不已,这么细致的功夫,也不知道是谁做出来的!

其他读者见林牧没什么过激反应,放下心来:“我就说书大心态好,这种事情,不会放在心上的!”

听着他们试探的语气,林牧又是开心又是好笑:“不就是骂我拾前人牙慧么?至于这样?”

只是不在意归不在意,这样被动终究要有个回应,否则对方还不是会越发嚣张?

一页书:“嗯,那些历史,确实是真的,接下来的剧情,也确实是大闹天宫!但我就好笑了,这有什么问题?《封神演义》不也是广取民间传说,最后集而合一?我也是兔子窝的,用老土鳖故老流传的故事,编成一本书有什么问题?说我照写历史传说,那我倒要问上一句:没有《西游记》,有多少读者听过‘齐天大圣’这个名字?!”

这种故意找事,林牧见得太多了,根本就懒得理会。

其他铁杆读者看了后,知道林牧没被影响,顿时就安心了。

老书虫李伯伯:“可不是!这《西游记》第一章我都看了七八来遍了,是好看!没毛病!怎么就偏偏招来那些有心人的注意了?”

萝莉控的福音:“我倒是以前小时候,在集会上见有戏班子耍猴戏。但当时看得热闹,加上戏文难懂,对具体的情节也没个印象。大闹天宫?听着好像很高端的样子,怎么个闹法?求书大快更,着急看!”

六道之阿修罗:“我绍兴这边的,附近有个耍猴戏的园子,不过从小到大都没什么兴趣。昨天刚在戏园里特意看了一遍,那个猴戏演员身手好厉害!演得真跟个猴似的……”

……

这样的书迷,当真难得!

说实话,林牧早就做好了准备,掉粉的准备。

不是他对《西游记》的故事没信心,而是在四大名著里,《西游记》、《红楼梦》算是阅读性比较后两名的存在。

《红楼梦》不用多说,文学性极高,非得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才能彻底看懂。许多人可能其他三本小说都看多少遍了,红楼梦都还没看一遍。

而《西游记》虽然流传性比较广泛,但原本小说里,却也是颇多生僻难懂的诗词、典故。

就像许多读者都知道的一个情节,悟空在与如来争辩,想取玉帝而代之时,如来说玉帝修持了1750劫,一劫合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也就是一元会。

但说到元会,许多有印象的读者,感觉就是时间比较长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

可真实的情况,在《西游记》第一章开头,早就解释过“元会”的概念!

世界自混沌中分出清浊,化生万物,再到万物俱灭,世界重归地风水火,混沌一片,这才是一元会!

也就是说,玉帝直接就是经历了1750个世界由生到死!

《水浒传》官司逼民反,短剧情让人热血沸腾;《三国演义》兵策战谋,合纵连横,一言一语,可抵百万大军,加上文字用词更加高妙,因此人气也是极高。

《西游记》的文笔,单从阅读趣味上来讲,还真是差了一分。

这样的情况下,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哪容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小说文字?

……

只是林牧想得未免有点多。

事实上,许多读者刚看到那难懂的文字时,确实有一些人放下不看。

但林牧现在的声名是何等的具有号召力?大多数的读者,仍旧是基于对林牧信任,看了下去。

这一看,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了!

猴子!仙神佛妖!渡海寻仙!

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根本就是如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一样,这种新奇的设定,让人怎么能够轻易忘记?

这样富有东方传统文化感的小说,更是吸引许多不喜欢外国文化的读者,加入进来。

就像前世明朝时《西游记》一出世后,顿时就引起全社会的巨大轰动一样,现在的《西游记》,也开始有这个苗头出现!

最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杂志或许还没太多人看到,但第一章的情节却已经被无数读者所知道,知道有一只猴子,跨海越洲地寻找仙缘,终于得拜一个师父,下一章估计就要教他本事了!

《封神演义》粉首先拿出小说来,去寻找须菩提祖师的事迹,结果自然是找不到这个这个神仙。

于是,猴子会学到什么本事,这个问题最近两天算是一个极火的话题,甚至有《封神》迷一个个讨论那些截、阐两教的有名神通,热闹得一塌糊涂。

“纵不见其文,也当闻其名”,算是最近《西游记》的真实写照。

“一页书”的名头,《西游记》的质量,就像双剑合璧一般,竟然达到这种凶猛的程度!

……

而这种变化,结合前段时间,林牧连败日、俄两国高手的影响力,更是产生了如今没人知道,后来却震惊世界的一个引子!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咬文嚼字一般的细细读着,陈香杰坐在办公室里,一时竟然痴了。

他是一个常年在扶桑驻留做生意的华人,一年里倒有十一个月是在异国度过。

异国独处,虽然在外人看来,是成功人士一个,但他却从来没感觉有什么好高兴的……

那看似友善,但却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利益的生意伙伴,更是让他无比心累。

第四百六十二章猴王学艺

当面称兄道弟,刚刚碰过杯子“哥俩好”划拳的朋友,转眼间就有可能背地里抢自己的单子,无所不用其极;偶尔间网上认识的一个女孩,看似投缘的结识、同居,但有一天却意外发现她在偷偷翻阅自己的文件包,询问之下,对方只是个被同行聘来的商业间谍……

即使是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职场精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经历这些,一生十几、二十年的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也要烦不胜烦!

陈香杰现在都已经快四十岁了,都没有结婚,怕的就是遇人不淑,可见其压力之大。

“好在有一页书的小说……”

那是去年过年回国时,他陪母亲看电视时,发现《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当时就把他给惊艳了!

国内什么时候有这样优秀的武侠作品了?

钱,他不缺,很轻松地就在一个书友那里,买了一套《射雕》。

这一看,就整个人沉浸其中,被名利束缚的心,分外渴望一个自由的武侠江湖。

于是,在年后去扶桑时,他直接把林牧的一整套小说,或是通过杂志社发行的单行本、或是从其他书友那买的分期杂志,全部买了下来。满满地装了小半个皮箱,还费了他不少的托运费。

这些书,成了他平日忙碌后放松的良药。

而一页书,自然也成了他的关注目标。

关注目标,很快就成了偶像!

他犹自记得,在电影院里看了《唐山大兄》后的激动。

他更是记得,在自己已经来到国外后,在网上看到林牧以那无比震撼的功夫,接连打败那些白肤、黑肤、黄肤的外国高手,让对方那原本趾高气昂的样子,变成了彻底臣服的姿态时,自己那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还依旧激动得流出泪时的感动。

国内的人,永远不知道一个华人在国外闯荡时,遇到的那种轻视与排挤,是多么地让人想要杀人!

于是,在听说林牧新小说出版后,他毫不犹豫地在网上杂志社订了一份。

国际快递,中日快递价格极贵,一公斤就要180块左右,是杂志原价的几十倍,但他还是买了。

这一买,就是仿佛看到天地阴阳、清浊双分的难以置信,以及……狂喜!

旁人眼中生僻难懂的诗词、歌诀,在他眼中,却显得分外亲切,尤其是樵夫的这首歌诀,其中的那份不为名利所累,自在逍遥山间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他无比的向往,无比的羡慕。

这才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细细品读了三四遍,悟空那种身处浊世,却不问名利、只求超脱的态度,似乎也洗去他不少的心烦意乱,让他这段的心态极好,让公司同事都极为诧异。

这一天,他的心情更好,从公司前台那里,终于收到了《西游记》第二章的快递!

各路本领、儒、道、墨、阴阳,各路本领,悟空都是不学,终于惹得祖师大怒!

却见那“原文”写道:

“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却是何故?!”祖师怒色道。

悟空诚心跪拜:“千般法术,无穷大道。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么?”

千般法术,无穷大道。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么?

细细品来,陈香杰直接被这一句看得热血沸腾!

只是他不知道,这两句话,《西游记》原著里,却是没有的,是林牧临时起意,加上去的。

前世有一本网络小说,叫做《仙葫》,极得他的喜欢,其小说简介,就是用得这句话,极为符合悟空当时心境,以至于许多人,都以为这句话是《西游记》原著中的文字。

才思之妙,接联古今,如果吴承恩老先生泉下有知,会不会也是要浮一大白?

因此,林牧就将这段话,融合到了原著中去,也算是精益求精吧!

……

打头三下,背手中门而走。

祖师这一走,便走出个盖世无双的齐天大圣来!

天雷、阴火、鸹风,三灾劫难??

七十二般变化?

朝游北海暮苍梧,一个筋斗纵云而起,便是十万八千里?

他已经看得呆了,昨天还在想,悟空学本领,会不会再来上一段考验情节,拖个一章两章再进入正戏。

但只不过是几段话验了心性,就直接传了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神通?

而且这两路本领,也太具有兔子家的传统特色,太符合兔子们的口味了吧!

多少人想要千变万化,多少人又想腾云驾雾,纵横逍遥天地之间?

而《西游记》,直接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这种直接、痛快,陈香杰几乎都想给祖师发个好人卡了!!

没办法,像这样的情节,不要说在国外,就是在国内,也是基本上见不到。

就拿同样的仙神小说《封神演义》来说,里面也不乏凡人拜仙神为师的例子。

但那样的拜师,又算是什么?

平常清修没个卵用,临到要下山了,师父或是送是两粒金丹、或是送了两枚仙杏,再赐下法宝、坐骑,然后你就送死去吧!

这就完了?

不!

吃了这些仙丹、仙杏后,直接变得不人不鬼。就像哪吒,历经劫难后在《封神演义》中吃了三枚仙枣,喝了三杯仙酒后,就变成三头六臂的形象,而且还是青面獠牙的那种,进入到周营中时,直接把姜子牙手下一班人马都吓了一跳,差点把他当个妖怪给打了。

而最为恐怖的,还是杨任,他被纣王挖去双眼后,道德真君在他眼中放入金丹,因此眼中长手,手心长眼,一双神目照看四方,虽然厉害,但也实在是太过惊悚。

……

这样的对比下,祖师这样干脆利落地传艺,就显得实在是太过难得,简直可称一声“中国好师父”!

而学艺后的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更是展露“拔一根毫毛,化作猴万个”的妙法,虽然并没有《封神演义》中那么声威赫赫,但却更加好玩,更加地打动人心。

看着自己的头发,以及身上的汗毛,陈香杰几十岁的人了,都有种拔根头发吹看看的冲动……

当真是,好一个猴王学艺!

第四百六十三章向往的扶桑人

“我还以为这是谁,原来是陈香杰!呵呵,在这没事看什么扶桑杂志呢?”

轻佻令人厌恶的声音传来,陈香杰还没抬头,眉头就已经先皱起来了。不过是在公园长椅上看会书,怎么又遇到了这个人?

说话的这个人,与陈香杰相似的年龄,正与几个扶桑的朋友嘻嘻哈哈地谈笑风声,只是肩背不自觉地有种弯的感觉,面上也带着几分讨好,跟个哈巴狗似的。

这人叫张效良,陈香杰的公司同事,弯弯籍,名字起得好,不过似乎与人不太相符。

本来同为华人,在外应该互相帮衬,但陈香杰却从没把他当过同胞看。

倒不是说他有什么仇岛心理,而是自己在弯弯那培训的一段时间,经历实在不太愉快。

那时的弯弯岛,还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各种优越感且不说他,有钱的都这样。最让陈香杰极其不舒服的,是那种大氛围的背国奴气!

所谓背国,这似乎也正常,毕竟是两个政权,相信自己是正统无可厚非。

但奴气却是让人恶心了,在培训课上,一些弯弯籍的学员,竟然公开宣扬“陆岛两国”的口号,甚至愿意成为日、美的一个州一个县,由那两个国家来保护弯弯岛。

他们这是故意的,等到课上有大陆学员起身抗议,他们就会联合日籍的学员,与课程老师一同把大陆学员赶出课堂,以此为乐。

这种情况,并不异常,在前世中、日女排在台北比赛,台下一片为日方的加油声,华人在自己的领土内,竟然成了客场,实在是够恶心的!

而且让陈香杰更不能忍受的,是他与当地“精英”说话时,除非说闽南语或日语或英语,否则说普通话他们根本就装听不懂!按他们的话说,扶桑是宗主国,米国是全球警察,而普通话,则不是汉语正统!

好好的闽南话,硬是因这群货色蒙羞,老蒋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也是气得要骂句“娘希皮”了!

……

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在心里一闪而过,陈香杰鄙夷地看了一眼他,也不说话,就要离开。

与这种人多呆一秒钟,都让人难以忍受!

不对,对方似乎认准了他,一直跟在他后面喋喋不休,陈香杰听得心烦,直接一杂志甩在他的脸上!

……

带着一脸伤的陈香杰回到了住处,虽然在外族人面前,与“同胞”打架,感觉很丢人,但他实在是忍不住这口气。

“我们要团结起来!”

心里突然就冒出这个想法,陈香杰也顾不上擦药,想着《西游记》的情节,眼睛一亮。

电脑上随意搜索了一下,就发现了少在当地留学的华人。

“近来国内涌现一本极好的小说,名叫《西游记》,兄弟有兴趣加入我们的书友会吗?”

一个个消息发出,陈香杰正是要借着林牧的影响力,把独自在外的华人,聚成一股绳。

“可惜第二章的杂志没捡回来……算了,再订一本好了!”

……

第二章的杂志,此时正躺在一个小被桌上!

榻榻米上,一个桌子围着个被子,取暖效果很不错,户出英树正一脸向往地观看这本杂志。

他是白天看着陈香杰两人打架的扶桑人之一,相比于张效良那些人的“崇日情节”,反倒是他这个扶桑人,对中华文化充满了向往。

幼时还不懂,他一直很是自信,觉得对面那个穷困破烂的国家,实在是不值一提。

但在长大后,尤其是互联网普及,他接触到那个国家的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