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专家(波澜)-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错,随便都能卖个四、五万的价格,玉型大一点的甚至可以卖到过百万。
总的来说,周游还是有赚头的。
周游直接以现金结帐之后,继续他的第二笔买卖:剩余的这块玉器是标准的龙凤纹玉璧。
周游问:“这块呢?”
刚刚成交了一笔大买卖,玉器店老板的心情正舒爽着呢,马上回道:“先生是直爽的人,那我不再弄那些虚的了,这玉是很不错的白玉,玉白质润,正面雕螭龙纹和凤纹,背面减地浮雕篆书‘龙凤瑞祥’,整器打磨精良,刻工精细。曾经有位4S店的老板出价三万元跟我购买,但我没卖,不过先生要的话,三万三就可以拿去。”
“三万三,倒是可以。”
周游听到这个消息,差点笑出声来,马上清点了现金确定交易。
要知道这块龙凤纹玉璧可不是普通的玉璧,而是汉代的玉器。壁为礼器中之重器,古人以苍壁礼天,而此壁玉质温润,壁满身饰以云蝠纹,规整大气,是标准的汉朝器型。最关键的是它的沁色沁得实在是太巧妙了,水沁与白玉的完美搭配弥补了玉质因时间的损耗,洋溢出一股古朴厚重的气息,简直就是巧夺天工。周游保守估计,此玉璧的价值在二十以上。
沁色是指玉器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此外还有血沁是红色的,但是还没有定论这个名称是否恰当。
沁色与玉色能融合得如此完美,在古玉里可是不多。周游能遇上这样的玉器,绝对是他的运气。
“这位小哥可否让一下?”
就在周游准备走人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苍老而无力的询问声。
来人的确是一位老者,虽然不是白发苍苍,但那黑中带白的头发,脸无神光的老脸足够说明了对方的忧愁和沉重。即使老者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有点书卷气息,但还是难掩对方的焦急之情。
玉器店老板的心情大好,连忙询问道:“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帮到客人的?”
李大志退到周游的身后,把位置让给老者。
老者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背包打开,从满是棉花的袋子里抽出一个精雕玉琢,造型有点小巧的美丽瓷器。
“又是珐琅彩!”
周游看到瓷器的外貌,脸面当即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请到里边谈!”
玉器店老板连忙邀请开来。
而周游也很不知情识趣地跟了进去,而李大志则停留在门口的唯一入口,保护着大家交易的安全。
玉器店老板看了周游一眼,没去多想,直问道:“不知客人贵姓,哪里的人呢?”
老者回道:“鄙姓李,是本地一间小学的老师。”
“原来是人民的智慧启蒙者。”
玉器店老板恭维了李老师一句,随后就直入主题,问:“李老师,不知道为何选择小店呢?你看小店主营的是玉器,而且门面都比别人小,无论是形象还是专业都不大对口啊。”
不是玉器店老板生性多疑,询问这么多敏感的话题,但玩古董的人若是不小心一点的话,迟早会被人骗个精光。玉器店老板在这里混了这么多年,就是看到无数行家因为一时贪心而被人骗了个血本无归,而这一次的东西实在是太惊人了,由不得他不小心的。
李老师回道:“是一位学生的母亲告诉我你是一个可靠的人,所以我才来的。之前我在古玩世界里兜转了一圈,问了三家看起来最有实力的,但他们不是看不准就是开的价钱太低,所以我才来你这里碰碰运气的。”
玉器店老板连忙询问那个学生和母亲的形象和名字,而李老也不生气,老老实实地将一切根源讲述开来。
原来李老师之所以要卖这件祖传的精美瓷器,全是因为他唯一的儿子要结婚,但女方要求必须要有一套独立的房子才愿意结婚,可惜李老师的儿子只不过是一位普通上班族而已,而李老师更是清廉一生,他们一家子哪里能拿出那么多钱,最终只能打这个祖传瓷器的主意。
玉器店老板听清楚了学生和母亲的形象和名字后,当即苦笑开来,因为他们都是玉器店老板的亲戚。这么一下,李老师的话就无懈可击了,玉器店老板根本不知从何分辨。
无奈之下,玉器店老板只能问道:“李老师,那你知道这件瓷器是什么吗?”
李老师回道:“知道,我在网络上查过,叫珐琅彩,很是贵重。”
玉器店老板追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拿去拍卖公司,或者典当行呢?以这些公司的实力,绝对能吃得下李老师这件东西的。”
李老师当即皱起眉头来,无奈地回道:“我去过拍卖公司和典当行,拍卖公司的鉴定专家说看不准,拒绝了我的拍卖要求;而典当行的鉴定师傅则点了头,却只愿意给我二十二万的死当价钱而已,与我想象中的价钱差太多了,所以我就拒绝了。”
玉器店老板的脸色更加痛苦了,回道:“李老师,承蒙你看得起我,可惜小店真的吃不起这件东西啊。即使我开价,数目也不可能超过二十二万,所以我只能跟你抱歉了。”
周游突然问道:“我可以问几句吗?”
李老师疑惑地看了看玉器店老板,似在咨询。
玉器店老板介绍道:“这位先生也是行家,很了不起,而且他刚刚在我这里用了近十万元买下两件玉器。”
有了玉器店老板这句话,李老师也就点下头来。
周游问:“不知道那个愿意给你价格的鉴定师傅叫什么呢?”
李老师愣了下开,显然不明白周游为何如此询问,但不去多想,马上回道:“那个典当行叫金诚典当,在我们市里的名声极好,所以我才会冒昧过去的。只不过我不知道那位老师傅具体叫什么,只知道别人都称呼他为白老师。”
第七十一章 再赌一次
“果然!”
周游得意的笑了起来。
这个白老师就是周游参加的那个私人交流会,拥有鬼市组织者身份的白老师。白老师可不是简单人物,他不仅是广州鬼市的幕后组织者,更是诚心享誉全国的金诚典当行的总裁。
白老师的鉴定水平是没得说的,绝对是黄馆长、明老那个级数的。连他都觉得不错,愿意出二十二万收购的东西,应该有五、六成是真的。虽然周游对珐琅彩有一定的忌惮心理,但现在有了个保证,心里倒是安稳了许多。
“到底买不买这只罕见的小天球瓶呢?”
天球瓶,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天球瓶。此种瓷器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
思绪再三,周游依然发动灵力查探这只铜掐丝珐琅天球瓶。不过结果跟上一次一样,没有发觉任何弄虚作假的成分,胎是老胎,紧密、细腻;制作工艺精致,一丝不苟,体现了古人认真严谨的作风;线条流畅,形体庄重美观,不像新瓷的线条那么生硬不畅,还略带点笨拙的味道。
种种迹象,都表明了此物的真假。
如果这样还假得了的话,那这个仿造者就太过厉害了,绝对是朱仿、程仿那一级别的强悍人物。被这样的高仿器物打眼,周游也是心甘情愿啊。
李老师有点不耐烦了,问道:“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意思呢?”
周游知道李老师被那些炒作出来的价格刺激到了,觉得二十二万很低,完全对不起珐琅彩的身份。原本周游也懒得理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对这只铜掐丝珐琅天球瓶很是感兴趣,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李老师,看来你对珐琅彩的认识似乎有所偏差啊?”
“咋了?”
李老师突然戒备起来。
周游回道:“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因为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就是雍容华贵的珐琅彩。”
听到这里,李老师隐约有个不详的预感。
周游进一步解释道:“李老师,不怕说一句,您这只铜掐丝珐琅天球瓶的价格根本无法与宫廷专用的珐琅彩瓷相提并论。”
李老师倒也不是固执的人,低声说道:“难怪连声誉昭著的金诚典当行也只是开出那样的价格。”
周游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跟玉器店老板借了电脑,打开一个拍卖网站的拍卖记录,指着显示屏上边的铜掐丝珐琅胜利幢,说:“你也看到了,这只胜利法幢的造型多么精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下承铜鎏金莲蓬外包蓝白色莲花瓣,纹饰经锤而成,内填蓝、白、红色等珐琅釉,掐丝均匀,工艺精细,釉色纯正,代表着解脱烦恼、得到觉悟,是乾隆时期养心殿造办处监制的礼佛用品,十分难得。可也就是这么难得瓷器也只是卖到二十四万的价格,如此李老师的铜掐丝珐琅天球瓶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
李老师终于屈服了,问道:“那你能出多少钱收购?”
李老师不是笨蛋,自然知道周游说这么多话,无非是想收藏下来。
周游很是干脆,说:“我觉得这件东西的的掐丝线条纤细,技法娴熟,造型虽然比较小巧精致却能体现出一股难得的磅礴之气;再加上它的图案很有味道,极具收藏价值。”
听到这里,李老师也起了一点信心,认真听下去。而玉器店老板也很想看看这位神秘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大的气魄,会开出什么价钱来收购。
周游知道有白老师的二十二万在前,自己所开的价格绝对不能低过这个数目,否则李老师根本不需要跟自己交易,拿去卖给更有声誉的金诚典当行来得更好。
于是,周游拿出现金支票本,在上边写下数字和签上名后直接递给李老师。
“三十万!”
李老师定定地看着支票,心思重重。
说实在的,这个数字与李老师理想中的数字有巨大的差距,至少比他们买房子的八十万缺口还有不小的距离,李老师真的很不想出售。可如果不出售的话,他们买房子的问题就更加不可能,儿子那准备就绪的婚姻也有可能夭折。
越想越是沉重的李老师无奈地点下头,却说道:“不好意思,我必须去确认这张支票的真伪。”
“没问题,我可以陪你一起过去。”
周游一点生气也没有,觉得很合理。
这个社会假的东西实在太多,因支票问题发生的矛盾更是多不胜数,见识广博的李老师有如此担心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事实上周游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占便宜。
这件天球瓶虽是铜胎,但其形状却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天球体,更富于时代的历史印记。在装饰纹样上,却不是山石、花卉等传统图案,而是罕见的秋色图,显得淡雅清丽,隐约与喜欢雍正时期的珐琅彩风相呼应。
雍正本人喜欢水墨及设色山水,所以这些画中就有用赫,墨、蓝单色或两种颜色画的,极为淡雅清丽。
普通的天球瓶都至少有二十厘米高,规格也不算小,可是周游这件竟不到二十厘米,在这么小巧的天球瓶上雕琢罕见的秋色图,单单这份功力就不是普通的工匠就能办到的。
这就是周游愿意花三十万收购的缘故。
如果是单纯的铜掐丝珐琅瓷器,周游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价格。但现在嘛,周游觉得可以赌一下,就跟上一次的珐琅彩山石花卉纹碗同个道理,只不过周游这一次赌比以前更有把握罢了。
“恭喜先生收得这件珍贵的铜掐丝珐琅天球瓶!”
玉器店老板很佩服周游的魄力,居然用三十万元去赌一件还没确定下来的精美瓷器,这样的魄力可不是他所能拥有,所以对于周游在他店里收购铜掐丝珐琅天球瓶没有丝毫的怨恨心理。
“多谢老板!”
周游很是客气地回了一句。
李老师却高兴不起来,毕竟还有五十万的巨大缺口,他能不担心么。可就在他想敷衍几句的时候,突然想到家里还有几件祖先传下来的东西,连忙询问道:“这位先生,不知道你对首饰和古籍有研究没?我家里还有几本祖先传下来的老书,以及一些老式首饰。”
“喔,还有老东西,那我们去看看吧。”
周游大为意外,但好奇心还是战胜了他的迟疑。
换做是以前,周游还真不会带着大量的现金去陌生人的家里,但现在有李大志在身边,涨了不少的胆气,自然也不怕这个看起来很有学问的小学老师。
随后,李老师就带着周游和李大志,坐着周游的车回到了李老师的家。
李老师的家是那种老式民房,乍看起来有点窄小和老旧,如果儿子和儿媳与他们住在一起的话,的确很不方便,难怪女方要求有套属于他们的房子呢。
李老师夫妇实在是热情,不是泡茶就是切水果,可把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李大志招呼得都不好意思起来。
而周游则在暗中打量着房间里的布局:房间的家具都有点年头,有某些地方甚至还有点残损,但他们只是手动包裹一下就继续使用;而房间里也没有特别贵重的电器,全部都是很普通的廉价电器,整体显得很节俭。可是这个氛围在大厅角落里那个大得有点像图书馆书架的红木书架点缀之下,突然多出了一股厚重的书卷之气,让周游看得眼前一亮。
看着满满的整柜书,周游微微地笑了起来。
李老师见周游的眼光停留在红木书架,尴尬地笑了起来:“那个书架是我一生最大的投资,我这个人不抽烟不喝酒,但生活还是过得挺尴尬的,因为我每个月有有限的工资拿去买各种书籍,三十年来从不间断。也不说周先生取笑,我们夫妇以前没少为了这个而吵架,不过吵着吵着就习惯了。”
“这才显得你们夫妻情深嘛。”
周游已经把握到李老师的为人,开始对这笔买卖有信心了。
李大志倒是自来熟,直问道:“李老师,你的书都是在书店买的吗?我怎么看到有不少的书都很老的。”
李老师摇头回道:“三十年的积累哪里就只这些,我们和儿子的房间里还堆着一大堆封存起来的书籍呢。这些只不过是我整理出来,不是还在研究之中就是经常要用到的,至多就是占据了所有书籍的四分之一。”
“乖乖,这样才是四分之一啊!”
李大志看着眼前数百本书籍,忍禁不住咋起舌来。
李老师随后又补充道:“当然的,这些书并不全是在书店买的,以前买书可没现在这么方便,到网上订购就可以送到家门口,以前可是要自己跑很远才能抢到一本呢。还有的,我有不少的书是以前在废品回收站那里收回来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跟朋友买的,总之是五花八门,连我自己也记不住每一本的来历。”
“李老师真是爱书之人!”
周游赞叹之后,就开始直入主题了:“不知道李老师要给我们看的东西在哪呢?我们可是期待已久了。”
“来了!”
李老师的妻子恰好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古色古香的老式梳妆盒。
而李老师也离开座位,走到红木书架前,从一个小格里拿出几本精心保存的破旧书籍,与梳妆盒一起摆在周游的跟前。
第七十二章 清宫秘方
这是一只相当精致的梳妆盒,款式很老,而且还是用小有年头的海南红木雕刻而成,绝对是古代女子的梳妆盒。不过周游没去注意,扭开小机关打开来一看之后,当即苦笑起来。
“难道又有问题?”
李老师见周游的表情,心如被针刺了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家里最值钱的瓷器拿去卖,但被寄托了厚望的东西竟然只卖到三十万元,这可让他大失所望。为了自家儿子的婚姻,他当真是操碎了心,现在都把家里剩余最值钱的东西都拿来出来,为的就是凑够剩余的那五十万。
周游先将几件很是普通的金银器首饰淘汰掉,说:“这几件就不用说了,都是二十年前的金银器,款式有点老,但还没老到有年代和有代表意义,只是那个时代很普通的首饰,所以只能在现在的金银行情基础上略微上浮一点而已,估计远远不能满足你们的资金缺口。”
听到这里,李老师夫妇同时黯然下来。
周游最终挑选出一个翡翠手镯,说:“这里边最值钱的就是这个芙蓉种手镯了。虽然这绿有点浅,但颜色均匀,如出水芙蓉那般赏心悦目;而且大娘把手镯养得很好,没有出现丝毫的缺损。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这手镯至少能卖到三万元。若是遇到欢喜的买家,估计能卖到近四万。”
“才三万啊!”
李老师夫妇的眼神同时黯淡了下来,隐有死灰。
周游不想过渡打击李老师夫妇,补充提醒道:“你们也别太担心啊,先不说李老师还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书籍,就说你们这个梳妆盒吧,真正的海南红木质地,再加上精湛的老工,以及至少百年的历史,估计也能卖个万来元的。这边凑一点,那边加一点,房子不就出来了么?”
李老师夫妇倒没有被劝说住,依然是摇了摇头。
“怎么娶个媳妇这么难啊?”
李大志很是不满地嘀咕开来:“娶个媳妇就要破产,那还娶啥媳妇呢,还不如把钱用来养老。”
李老师夫妇同时尴尬起来。
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周游可不想了解太多,只能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最后那几本古籍上。
说实在的,放在周游面前的几本古籍的卖相实在是难看,有的不是没有了皮面,有的就是严重残缺,剩余的就是有烧伤、虫蛀的迹象,没有一本保存完好的。不过出于职业道德,周游还是认真地拿了起来。
“医书!”
周游拿起来一看,赫然发觉是古代的医书。
周游的父亲曾是国营药剂厂的药剂师,也算是半个医生,之前他自己配制的山参苦汤就是一个证明,所以周游自小懂得一点点医学技巧,至少认识一些药材的名字。
而周游手里这本残破古籍上边赫然写着几种周游熟悉的药材,而且还记述着药材的搭配,甚至还详细记载着熬煮的时间和火候,这不是医书是什么。
李老师见周游露出惊讶的表情,如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追问起来:“怎么了?这些书都是我小时候在废品回收站里淘来的,有部分因为搬家时流失了,这些都是竭力挽留下来的真迹。虽然我不懂什么医术,但我知道这些字是清朝很流行的馆阁体字,应该有价值的。”
周游认真地点头,评价道:“说真的,如果这些书都保存得完整无缺的话,每一本的价值都不会在那个铜掐丝珐琅天球瓶之下。”
“这么高!”
李老师惊讶出声。
不过他很快就镇静下来,因为周游把条件限定死了:保存得完整无缺。可看自己的这些书,他的心就揪心的疼。
果然,周游的话锋一转,慢条斯理地分析道:“清朝时候还没有普及硬笔,所以都还是写毛笔字。而毛笔字无非就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没有其他的了。在所有朝代,这些字体都是并行存在的,只要它已经被创造了出来。但是某些时代,却都有这个时代的主流字体。比如,唐朝比较楷书和碑学比较流行。书学作为唐代学府中六门学科之一,要求应试者必须是‘楷书遒美’。”
李老师读过相关的资料,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心领神会地点头。
周游继续分析道:“在清代的官场主要流行一种馆阁体的字,其实就是楷书,不过是书写风格比较秀气,圆滑,说白了就是没有性格。导致这个现代的乃是康熙酷爱董其昌的书法,乾隆又推崇赵孟畹氖榉ǎ∏『枚洳驼悦项的书法都是偏向于秀美圆润。天子喜欢,那天下人也只好效仿,从而造就了这个古怪的局面。”
周游这席话变相点明了这些书籍的年代,也是在肯定李老师之前的推测。
周游顿了一下就继续说道:“如果是残缺也就罢了,只要证明作者的身份,以及内里一些记载的属实,那这些书还是有不小的研究价值。只可惜你这些书已经残破到连作者名都没有,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还不知道,最关键的是其中不少的药方、历史记录都出现关键性的残缺,大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使得这些古典书籍的价值一降再降。”
“哎,失策啊!”
李老师无奈地叹息开来。
周游将几本古籍略略看了一下之后,简略地说道:“一本是清朝版的本草纲目,还有一本是清朝名著《仓颉篇》,而这两本是很普通的名人传记,最有价值的是这一本。”
周游说到最后,拿起一本最是残破,有火烧有虫蛀,几乎难以看到完整书页的古籍,激动地说道:“这本书应该是一名很有权势的宫廷御医的手稿,记录着当时各位王公大臣,甚至是皇宫大内一些重要人物的身体状况、病历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如果这份手稿是完本的话,恐怕价格不在两百万之下,可现在嘛,给别人的估价恐怕不会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