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暧昧专家(波澜)-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军骂道:“你是犯糊涂了吧!虽然这个世界就只有一个汝窑窑址,但就只有那个汝窑窑址出土汝窑瓷器吗?”

周游也附和道:“还有的,汝窑窑址里又只是出土宫廷瓷器而已,还有其他的瓷器呢。”

杨琳琳马上辩驳道;“不对啊,汝窑在南宋时已是珍贵得异乎寻常,若是还有普通瓷器的出现的话,恐怕在当时不可能得到‘近尤难得’的评价吧。”

周游笑着回道:“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也属于汝窑中的一部分。”

“原来如此。”

杨琳琳点了点头,问道:“那这件所谓的汝窑瓷器该不会就是临汝窑的吧?”

周游没有回答,因为他根本没看清楚,无法给出答案。

武老大显然还是低估了汝窑的杀伤力,当水晶车推出来的时候,事先知道压轴宝物就是传说级别的汝窑瓷器的明老、林忆珍和郑明朗,还有那四个被邀请过来的棒子就率先围拢了上去,霸占了最还的观察位置。

明老他们三位老者看得异常激动,不住地指指点点;而林忆珍和郑明朗也都与身边的鉴定专家不住交流,神情焦灼;至于那四个棒子也是看得双眼发光,恨不得将那只还不知道是什么器型的汝窑瓷器给吞下去。

王浩和江军都想挤进去,但是其他的老板、老总都不是好糊弄的,特别是他们的保镖更不会跟王浩和江军客气,死死地将他们抵了开去。

场面一片混乱。

如此混乱了良久,等及林忆珍、郑明朗、明老他们和四个棒子都退出来,而其他老板、老总都看完之后,终于轮到周游等没参合进去的贵宾观摩了。不过明老他们竟然主动来到周游他们的身边,拉着许杰暗中交流着什么,十分古怪。

擅长瓷器的王浩率先开口了:“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这些汝官窑的典型特色无一不缺,这是真的汝官窑!”

与许杰达成某种秘密协议的明老转过头就驳斥道:“这是汝官窑,却不是宫廷用的汝官窑,而是宫廷淘汰出来的残次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宋第一窑(中)

“残次品!”

王浩和江军同时瞪大了眼睛。

他们两人都觉得这是真的汝官窑,而且还很有信心,不想明老却给出了这么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周游虚心请教道:“何解?”

明老反倒询问开来:“相信你们也知道真正的汝官窑是供宫廷使用的宝贵瓷器,可民间未必就没有汝官窑,因为有的可能是宫里流传出来的,有的则是赏赐出来的。但你们还知道有一种流落在汝官窑吗?”

周游思绪了一下就回道:“是不是那些烧制得不合格,有瑕疵的汝官窑?”

“对!”

明老很是满意周游的回答,说道:“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但这也就说明了汝官窑并不是买不到,而是数量少得可怜罢了。在当时的环境,还没苛刻到烧制失败就当即砸掉的境地,那些最好的汝官窑自然要是要供应皇室使用,而那些烧制得不合格,有瑕疵的汝官窑自然不能提供给宫廷,只能到市面上销售。”

“原来如此。”

王浩和江军都明白过来。

明老见水晶车恰恰好推到跟前,马上指着说道:“这只汝窑青釉碗是当时很常见的器型,但是汝官窑毕竟是汝官窑,其价值是无庸置疑的。因为汝瓷是宫廷垄断的,制器不计成本,各方各面都极尽奢华。别的不说,就说它的釉色,竟然是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人民币ǔ浊或结晶状。”

说到这里,明老故意停了一下。

在明老的提点之下,周游终于发现了一点异常,指着汝窑青釉碗说道:“我知道了,汝官窑的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可是这只汝窑青釉碗只做到青如天,但是我却看不到随光变幻,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chù’的美妙。”

“对,就是这里!”

明老大声赞扬开来:“小游不愧是老许的得意弟子,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破其中的关键。”

明老身边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也感叹起来:“老许的确了不起,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弟子。”

另一位老者也羡慕道:“老许好运气啊。”

对于明老三人的夸奖,周游只能尴尬地接受,满脸的苦笑。

王浩和江军也都是许老的得意弟子,明老三人只夸奖周游一人而不夸奖王浩和江军,这不是给王浩和江军难看,给周游难做嘛。

也幸亏王浩和江军没有特别的表情,只是稍微有点不好意思罢了,倒是让坎坷不安的周游放心了许多。

有点小激动的明老见周游没回话,以为他在生疏,连忙介绍道:“来了,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戴眼镜的就是古月轩的创始人,你们称呼他为肖老就行了;而这一位则是省收藏家协会的会长,你们称呼他为徐会长也好,徐老也行,随意一点,这个人很好说话的。”

“见过肖老和徐老!”

周游等人纷纷打起招呼来。

许杰提醒道:“拍卖要开始了!”

大家马上停止交流。

司仪以前所未有的嘹亮之音呐喊道:“好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这只汝窑青釉碗的底价位一百万,每加一次至少一万,希望大家能发挥出刚才的热情,成为举国羡慕的收藏家!”

“一百一十万!”

“一百二十万!”

“一百二十五万!”

“一百三十万!”

此起彼伏的竞拍声,让场面的气氛异常火暴。

只不过在周游等人的眼里,这些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这只汝窑青釉碗虽只是流落到民间的残次品,但也绝不是区区的两、三百万就能竞购而得,真正的买主还在看戏呢。

就这样,此起彼伏的竞拍声持续了近十分钟,最终把价格抬升到三百五十万的关卡就有点停滞不前了。

林忆珍终于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震慑全场:“五百万!”

王浩也略带讽刺地评价道:“虽然这只汝窑青釉碗只是残次品,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就足够让那些收藏家为之疯狂的了。我没记错的话,1992年台湾《中时晚报》(即民国第四版)刊登:重量级古董宋瓷‘汝窑三犧尊’以5000万港币割爱成交,引起古董界一阵骚动。”

江军也笑着说道:“1992年苏富比拍卖行在美国纽约拍卖会上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以154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当时的世界古陶瓷之最。”

明老似乎完成了什么心事,心情很不错,竟然还有时间与周游他们聊天:“现代仿照的汝窑瓷器,一千元就有得交易,可谁能想到真正的汝窑瓷器是由以玛瑙入釉,价值连城的呢。”

杨琳琳的激动还没结束,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明老,这只汝窑青釉碗究竟能值多少钱呢?”

明老摇头回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价格,按照我的评估,它的最高价值也就是七、八百万而已。不过在某些垂涎汝窑之名的收藏家来说,恐怕它的价值会超过千万。”

周游突然问道:“浩哥,将军,你们觉得我们的龙雀楼若是摆上这么件汝窑瓷器,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效果?”

王浩愣了一下就回道:“我们的龙雀楼会被那些疯狂的收藏家踏平。”

江军却回道:“那我肯定会把龙雀楼改造成私人博物馆。”

“八百万!”

许杰的突然举手,把周游他们的对话给中断了。

原来那四个棒子也出手了,他们所出的六百八十万倒是震慑住不少的人,使的那些还没忘本的老板、老总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是好。

而明老、肖老和徐老三位古董界的老前辈则是义愤填膺,若不是场合不对,他们肯定会冲上前去阻止这场无耻的闹剧。不过许杰的出手,倒是让他们轻松了许多,激动之色稍微平复下来。

看来他们之前就是为了这事,才秘密与许杰达成协议的。

郑明朗看到许杰出手,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在场看到许杰出手,竟然有不少人暗中对许杰投以敬佩之色。若不是现在的场合有点微妙,恐怕他们还会鼓掌表示鼓励呢。

此时的许杰的确有些犯难。

虽然许杰素来低调,不喜欢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但像汝窑青釉碗这么珍贵的国宝,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流落到国外。即使它只是残次品,但它毕竟是这只举世罕见的汝官窑,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都有义务避免它流落国外。

那四个棒子显然想不到许杰有如此气魄,一加就是一百二十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之后马上商议起来。八百万,似乎引起了他们的内部矛盾,竟然说得异常激烈,隐约还有点吵架的味道。

“看来大局已定。”

明老看到这里,心头的大石放了下来。

“未必!”

观察力非凡的周游却摇头回道。

当首的那个棒子就在司仪准备宣布最后结果的时候,力排众议,举手喊价:“一千万!”

哗…

全场一片哗然。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理性价格,完全是义气之争。

周游马上举手:“一千一百万!”

新的价格刚出,周游就追杀上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看着周游的眼光完全不同了。之前若说周游是在沾许杰的光,那么现在他的光华则彻底盖过了许杰,成为场里唯一的亮点。

林忆珍和郑明朗毫不顾忌地鼓掌表扬。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场的人都为周游的气魄所感动,纷纷鼓掌表示感慨和鼓励。

明老拍着周游的肩膀,不断地赞叹道:“好,老许有你这样的弟子,真的是后继有人啊!”

王浩和江军相对看了一眼,皆看出眼里的激动和欣慰。此时的他们没有丝毫的嫉妒或尴尬,有的只是欣慰,觉得能与周游这样的人成为兄弟,是他们毕生最大的运气。

“可恶!”

当首的那个棒子大骂一声,喊道:“我出一千五百万!”

事到如今,他也扭曲了。

周游愣了一下,就想马上追上去。虽然一千五百万不是小数目,但对于拥有灵力的周游来说,只不过是多跑几次大型公盘的劳力而已,又不是赚不回来。可是汝官窑这等超级国宝少一只就没一只,绝不能再坐看着宝贵的国宝流落到国外。

可是,许杰竟然拉住了周游的追加。

许杰提醒道:“那个家伙已经疯了,你要喊出一个让他死心的价格。”

话完,许接小声提醒开来:“那个姓武的既然玩出这样的花样,触犯古董界的潜规则,那么他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你放心吧,他吃进去多少,我就让吐出双倍的金钱来。”

听到这里,周游的身体里涌出一股澎湃的热血,对棒子咆哮道:“我出三千万!NMD!有种你再加啊!”

三千万……

全场一片死寂。

林忆珍和郑明朗都以看待英雄的眼光看着周游,而其他的人也都是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连最应该冷静的司仪也是傻了下来。

至于那四个棒子,听到“三千万”这个数字后直接化为冰点,看着周游的眼神满是敬畏。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宋第一窑(下)

那四个来自韩国某知名香水企业的董事在八百万就想退缩,可是他们的董事长却为了不知所谓的大韩民族精神,为了那自欺欺人的愚蠢谎言,居然动用公司的后备资金出来竞争。

一千五百万,那将会将他们公司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全部抽走,让他们的经营陷入极端尴尬的境地。

可现在呢,那位看起来相当年轻的中国人居然开出了三千万的逆天价格,这不仅惊住了他们,更让他们感觉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惧。得罪一位能随意就拿出三千万的可怕人物,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天大的灾难。

王浩呢喃道:“买了,你真的买了!”

江军也是失神地呢喃开来:“是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还是我落伍了呢。居然在这样的黑市里,拍出了我们公司都没有的疯狂价格。”

明老、肖老和徐老三位古董界的老前辈纷纷拍了拍周游的肩膀,说不出话,眼神里只有钦佩和激动。

事情演变到如此地步,已是尘埃落定。

竞争失败的四个棒子灰溜溜地钻出了别墅,而周游则是扔下三千万的支票,由他贴身保护好那只汝窑青釉碗,而李大志则是很干脆地推着满载黑蜡皮毛料的餐车徐徐而出。

周游等人,连带林忆珍和郑明朗,还有明老、肖老和徐老三位古董界的老前辈一起回到了许老的祥裕斋。

刚一进门,吴强就报告道:“杰少,那个武老大已被我们控制下来了。不过他之前似乎发觉到不对,想要逃跑,而且还做出小幅度的反抗,幸亏没有人员伤亡,只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小子擦伤脸蛋而已。”

“没人员伤亡就好!”

许杰点了点头,仿佛发生了什么不值一提的事情一般。

而旁边的人都听得眼神闪烁。特别是林忆珍和郑明朗两人,都想不到许杰出手这么迅捷狠辣,不动则矣,一动就是斩草处根,根本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之前总是听闻许杰的名声,现在是切身体会,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许杰走了几步后又问道:“有没影响到其他的人?”

吴强回道:“没有的,我们等到所有的客人zǒu光之后才动手的,否则也不会为他所觉,做出无谓的抵抗。”

明老思绪了一下就问道:“小杰,难道你真的要赶尽杀绝?”

许杰摇头回道:“倒也不会。如果他不违背潜规则,触怒了国人的底线,我也不会出手惩戒他,现在就看这个家伙识不识相而已。如果他聪明的话,应该能求得自保的。”

明老领悟许杰的意思,那颗心倒是松了不少。

虽然明老与那个武老大没什么血缘关系,但这些年来的确从他手里得到了不少好东西,于情于理都不想武老大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彻底沦陷。现在事情有转机,对于明老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消息,至少他能暗中提点一下武老大,让他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肖老唏嘘道:“事情总算有个圆满的结束。”

许老突然出现在大队人马跟前,笑盈盈的询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见多识广的老肖发出如此唏嘘的?”

“老师好!”

大家看到主人,连忙打招呼。

而许杰也草草地将今晚的事情说将出来,让许老听得脸色阴晴不定,但最终还是能回归喜悦之色,对周游赞叹道:“不错,小游这一次做得很对。”

随后,大家就被许老请进了房间。

进到房间后,许老对于武老大的事情只字不提,因为他已经预料到事情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作为终结,没心思再去理会,不住地研究着周游贡献出来的汝窑青釉碗。

最后许老也得出了与明老三人同样的结论:这是汝窑青釉碗的确是汝官窑,只可惜是宫廷淘汰下来的残次品,完全不值三千万的高价。

许老的评价素来是权威,连他都这么说,大家最后的一丝侥幸也没了。

王浩听到这里,也拍着胸口自我安慰起来:“幸好事情得到解决,相信那个武老大会懂得选择的。”

不想周游却说道:“三千万,这个数目的确不小,但我却不想拿回来了。那笔钱不如拿来作为慈善基金,就当是我对社会的一种回馈也好。”

“三千万的回馈!”

王浩听得几乎要跑过来掐住周游的脖子。

江军也劝说道:“周游,你的身家才多少啊,居然就玩这样的慷慨,未免太不把钱放在眼里了吧。”

许杰小声提醒道:“周游,虽然你在盈江公盘上赚了不少,但也不用慷慨到将大部分的盈利都拿出来当作慈善吧。估计你也知道国内那些所谓的慈善机构是什么模样,我奉劝你还是别了。”

肖老率先发表支持:“我倒是支持小游的壮举。”

明老等人也纷纷支持。

许老也点头赞许道:“小游的境界还算不错,知道回馈社会的道理。不过我却不支持你直接把钱捐献给那些份子,不如学老肖的古月轩,成立一个专项的慈善基金,安排专业和热心的人才来管理,以确保自己的血汗钱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古月轩?”

周游等人都纳闷了。

周游等人对古月轩的了解只停留在瓷器上边,其他的一无所知。

许杰连忙替自家爷爷解释:“肖老的古月轩因为收藏了一只珐琅彩黄地开光胭脂红山水纹碗,因而直接命名为古月轩。若你们只是简单地将肖老的古月轩当成普通的古玩店就大错特错了,肖老的古月轩成功将商业、文化和慈善融合于一体,形成美妙的平衡,可是南方古玩界的一朵奇葩。”

古月轩就是瓷胎画珐琅。

之所以有“古月轩”的称呼,皆来源于一个很美丽的故事:相传历史上在我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产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时他的臣子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大臣想让胡姓人进宫专为皇上和皇宫制瓷。因为种种原因姓胡的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宫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瓷器。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烧的这种珐琅彩瓷器叫做“古月轩”不过关于“古月轩”的来源还有两种解释:

一说清代乾隆皇帝时,皇宫里有一轩名为古月轩;还有一说认为从未有过古月轩料器,而是出自古玩商的臆造。

可无论哪一个说法都没真实的历史依据,其中的真假根本分不清楚,只是古董界里的人都习惯了这种称呼,于是日久成风,倒也没必要较真。

周游等人虽然有点明白,但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不过大体的意思还是明白了。

于是周游就说道:“小子知道了,小子一定学习肖老的古月轩模式,让专业人士来处理这笔钱财的。”

周游本能地想到一个人,马上顺着许老给的路线说下去。

许老显然不想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恼,点了点头,转移起话题来:“小游,你的朋友已经将那只钧窑瓷枕带过来了,飞虎正在书房里研究,心疼得不得了呢。”

在宋代青瓷独占瓷坛的时候,钧窑烧造的一种复杂的花釉瓷,是一支异军突起的名窑,宋徽宗会把钧瓷定为御用珍品,足见非同一般。

“钧窑?还是罕见的瓷枕!”

明老、肖老和徐老三位古董界的老前辈一听到周游竟然有罕见的钧窑瓷枕,马上动身杀向许老的书房。

而许老也不计较,带着其他的人转移到书房。

“是小游啊!”

程飞虎看到一队人马杀进来,谁也不顾,马上凑到周游的跟前询问道:“小游啊,你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只钧窑万花瓷枕转让给我,价格随便你开!”

“小游,你终于回来了!我刚才打你手机老是关机,不得已之下只能冒昧来到这里。”

值得周游信赖,托付重任的人赫然是李大勇。

周游抱歉道:“对不起,之前我们在参加一个黑市拍卖,必须把手机关掉确保不影响其他人!今天让你匆忙间跑了这么远的路,实在是为难你了,等下我们再细聊吧。”

李大勇点了点头,来到李大志身边。

明老叹息道:“胎质细腻坚实,造型端庄古朴,线条明快,极富流动感!虽然看过了一次,但还是不甚唏嘘。”

肖老也赞叹开来:“万花万花,天蓝、月白、石墨黑、玫瑰紫、海棠红等等色彩渲染得五彩斑谰、璀璨夺目。如此丰富的色彩,将钧窑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绝对是古代瓷器里的颠峰之作。”

徐老也说道:“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还含有窑变,于万花之中形成了一种翠竹生烟,引人入胜的神秘图画,用古代诗人所作的‘夕阳紫翠忽成岚’来描绘如此景色最是恰当不过。”

对于三老的高度赞誉,周游很是高兴。

这只钧窑万花瓷枕是由明老接洽,许老亲自挑选的,质量肯定非同一般,但周游还是觉得至多就是钧窑瓷器里的精品而已。不过现在听来,似乎用钧窑精品来形容还有点贬低的味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 林忆珍的殷勤

许老总结道:“当初我看到这只钧窑万花瓷枕,就铁了心要夺回来,因为它是钧窑里的极品,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比那只汝窑青釉碗不知要珍贵多少倍。”

肖老询问起许老道:“老许,我记得2001年美国M人民币。Falk收藏拍卖专场,一件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大碗以百万美金的价格成交;而伴随着古董热的升温,还有一些欧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从明清瓷器转向了老窑瓷器,估计这只钧窑万花瓷枕的价格恐怕不会低于三千万吧!”

“无价之宝!”

许老和明老同时辩驳了一句,不再理会肖老。

“完了!”

程飞虎听到“无价之宝”的形容,脸面当即垮了下来。

无价之宝,那就是买不到,那他的主意岂不是玩不转了。想他耗费了如此多的苦心,但到头来却落到如此结果,还真让程飞虎有种心灰意懒的感触。

周游见到程飞虎死灰的脸色,只能狠下心来,说:“程大哥,我答应你的事就不会反悔的。这样吧,你可以拿这只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