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年不过而立,看在他兢兢业业在任上多年,忠心不二的份儿上,只要取得江南盐道官商勾结的铁证,看在他立了如此大功的份儿上,天子也必会将其调回京城。
任重而道远,他又如何能在此时倒下呢?
想到这里的林如海,乖乖的将林峥从家医那取回来的补剂一饮而尽,叮嘱林家的大管家亲随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走水路直接进京。
扬州码头上,挂着林家旗帜的车队从上船处一直排到了垛口的大门。
一条能在江上行的最大的船就停靠在官舵的码头边上,一箱箱的日用器具,随行物件以及送往京城的随礼,就在林家仆役的搬抗之下,被送进了船舱。
与这艘大船同行的是前往京都叙职的正三品水军将军,在林如海的嘱托之下,连带着看顾这一行人的安全。
至于同行的人员?
因这艘船是林如海特意为上京所购,足可以装载不少的仆役。
故而所有跟在林峥与林黛玉身旁的得用的丫鬟婆子,小厮管事,尽数全都跟了过去。
跟在林峥身旁的配置有,林家的大管家一名,二管事四名,贴身书童两名,贴身小厮四名,杂事仆役八名,粗使仆役十六名。
内院嬷嬷两名,大丫鬟四名,二等与小丫鬟各六名,一应粗使十六名。
至于配置在黛玉身旁的,除了原本赔给的八名大丫鬟,十二名二等与粗使之外,林峥还多加上了几个得用伶俐的外院小厮。
这黛玉岁数大了,已经不方便让贴身的丫鬟们替她出去办一些要紧的事儿了。
第1520章 最后一个故事(五)
外院之中必须有几个得用的人,若是吃亏了,好歹也有几个使得上蛮劲的仆役,免得过于被动。
而他们此行的行程,虽说在信中所述是要投奔外祖母而去的,却是被林峥在上船前一天给生生的改了一下这其中的过程。
他们下得船后,并不打算直奔贾国公府而去。
林峥磨着林如海给守在京城林家府邸的管事提前去了信儿。
让一府的人,先去码头上将小主人们接回到林家自己的府邸。
待到自家的院府收拾妥当,行李物件皆数摆齐了之后,由林峥差人与外祖家送上拜帖,得到准信儿了之后,再专门上门拜访。
至于后续,在贾府暂居的事宜?
那就要看林峥的心情而定了。
住多久,何时离开,都由他说了算。
而这其中的理由,顾峥都想的清楚。
为母亲守孝,哪怕在外祖家也是不尽方便的。
外祖母的年纪大了,当不得伤心的事儿刺激她老人家。
林家家风清正,待到亲戚走完了,必是要将大门关起,安心的替母亲守孝才是。
想到这里的林峥,就将手中的《大学》给合了起来,看着那碧波的江水越来越缓,他知道,这京都郊外的码头这就要到了。
“砰!!”
船行的很平,待到船尾与码头上的停靠位相衔接的时候,坐在船舱之中的林峥也只不过轻晃了一下。
他并不着急,只是瞧着水墨与书画将他的书箱拾掇妥当,在门外的老管家通禀的时候,才一掀袍子,走了出去。
这京郊的水陆码头,着实要比江南干燥上几分。
那迎面而来的湿润之气,在京城边上都带上了几分的燥热。
他们所在的码头上,人来人往,不曾有人因为他们这一行人的规模甚至是船头上挂着的官家的旗子而驻留片刻。
哪怕是站在码头边儿上蹲点趴活计的抗包师傅们,也没因为畏惧而退缩几分。
他们只是瞧着,眼底全是京城地界的见多识广。
别说这种外来的官员了,就是内里的国公伯侯的,不也有不趁手用得到他们的时候?
见得比谁都多的林峥倒是无言,紧随在哥哥身后的林黛玉却被这京城不一般的景象给惊了一个意外。
她弹这小脑袋遮挡在林峥的身后,出于女儿家的矜持,也只不过在团扇的后边偷偷的瞧上几眼。
不过刚下得船来,收到了信儿的管事的就早早的迎了上来。
位于码头大门处一溜的车马轿乘,全都是为林家的小主人所准备的。
看着这行人大概是没有活计,那围坐在门口的十几口子闲散的帮闲就朝着另外一处停靠的船只而去。
待到林峥与林黛玉入得林家的府邸之后,这天已经擦着黑的暗了下来。
捧着一小碗儿蜜果粥的林黛玉,歪着脑袋询问身旁吃的香甜的大哥:“哥哥,听母亲说,外祖家与别个家不同,是这京都城内顶顶有名号的世家呢。”
这话说得林峥一噎,只能用一旁的乳鸽汤顺顺嗓子,替这位旁人说什么都信的天真少女做一番自己的解答。
“这话但看要从哪方面说了。”
“咱们的这个外祖家啊,名声着实是大了一些,只不过,怕不是什么太好的名声。”
“哥哥在府中关起门说话,只有你我兄妹二人得知即可。”
见林峥表情严肃,林黛玉也不由的跟着点了点头。
满意这位小萝莉的乖巧,林峥就接着往下说了一番:“我们的母亲本就出自贾国公府,着实算得上勋贵的子弟。”
“但是咱们林家,却与贾家不同。我们乃是书香门第,清流世家。”
“从新朝开国起,就能看到林家与贾家之间的归属不同。”
“林家老太爷行得是辅国能臣之道,而贾家外祖父一代走的是武勋之路。”
“只不过这台下太平了之后,就需要臣子踏下心来为定国安邦,富国强民而努力。”
“林家老祖宗急流勇退,袭爵不过三的宗旨秉承的相当坚决。”
“从父亲这一辈起,就等同于白身起家,除了江南的世家门第,书香之户,就再无旁的往来。”
“吾父更是凭借真才实学,走科举为官之路,无论是官场还是士林名声,皆经营了下来。”
“这是三朝之后,求稳的必经之路,哪怕是武勋世家的贾家,现如今也想弃武从文,走一条安全的道路。”
“所以,待到哥哥带你去到贾府之中,你所看到的所有的偏向,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多多少少都带着点外祖父曾经留下来的影响。”
“只可惜啊,”说到这里的顾峥叹了一口气:“我幼年开蒙之初,曾与二舅家的贾珠表哥碰过一面,他为人虽然过于端庄,气量也并不见得宽广,但确是贾家这一代人之中最会读书的一个。”
“若是持久下去,一个举子的功名还是能拿的到的,再利用贾家的关系,谋一个恰当的实缺,好歹也能将国公府的体面维系下去。”
“只可惜,前几年科考之时,大病了一场,回来之后,就拖延了几月,也就那么去了!”
“现如今却变成了偌大的国公府,一个能够顶梁门柱的男人都无。”
“只那未曾蒙面的元春表姐,被其母亲王夫人给狠心的送入到宫中,为家中的男儿们搏一个前程。”
听到这里,桌旁的林黛玉连碗中的食物都顾不得入嘴,她放下什物件,将惯用的绢帕紧紧的攥在了手中。
仿佛用这种方式就能减缓一下女子对于未知的紧张。
看到小黛玉的这种反应,顾峥并不曾停下他的解读:“所为的也不过是二舅舅家唯一的嫡出的血脉,贾宝玉的前程罢了。”
“只因这家中,传出来了他钟秀灵慧的名声,有几分诗词歌赋的灵性,就被这二舅舅的幕僚们一通的追捧。”
“让咱们的外祖母,贾老太君不得不认同了二房的作为。”
“因为外祖母怕是已经知道,这阖府的男儿们没有一个是立得起来了吧。”
“至于你担心的因为规矩吃用方面的不同会引来外祖家的耻笑?”
说到这里的顾峥将手中的白玉镂空牙雕筷子轻轻的放在一旁的象牙铸的筷托之上,笑的风光霁月:“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那等毫无底蕴的爆发户一般的做派,我还唯恐妹妹你学了过去,连带着咱们林家清正风雅的名声呢。”
“再说了,多说无益,我在今日抵京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拜帖,待到明日,我携你一同入得那贾家外祖的府邸,你多看看,多思量,若有想不明白的只管差四宝前来寻我。”
“哦,我估摸着外祖母怎么都要留我们二人在贾府多待一些时日,我与妹妹的居所必定不可混居在一处。”
“我将我文房四宝之中的四宝交于你调用,他每日的午时,趁你小睡的时候,会与你负责打理院子的大丫鬟杜鹃有所接洽。若有什么事儿想要托付人办的,尽管与他分说。”
“若是想要见哥哥,也只跟他一人说即可。”
看着大哥的叮嘱,黛玉半是疑惑半是懵懂的点了点头,她总觉得马上要去外祖家的哥哥,不像是串亲戚,反倒是要干仗去的。
哎呀,算了,总归哥哥是决计不会害自己的。
被养的着实的好,压根不清楚何为谨小慎微的林黛玉,带着点小忐忑就将所有的疑问抛到了脑后。
这翌日的一早,就见外院处一阵的喧哗。
本就规律的黛玉,坐在梳妆台前,随口就问起了身边随着她一起长大的雪雁:“哥哥这是干嘛呢?早起就是一通的嘈杂。”
正赶上她家的大丫鬟文莺掀开帘子入得门内,端的一盆梳妆的温水,就手的就替林峥给解答了。
“小姐,外院的大少爷在安排随礼呢。”
“说是外祖家不比江南的书香世家,着实有些古怪的。”
“要将父亲原先备好的一些雅致却不显贵重的好物件置换一番,全给换成那不值当什么的金银物什呢。”
“啊?”
脑后的盘辫已经被雪雁散开的黛玉,听到这里小嘴都微微的张开了。
她这种笑不露齿的姑娘何曾有过如此的失态。
“噗呲!”
待到想明白了哥哥为何如此做之后,这黛玉就狭促的笑了。
她的这位哥哥喂,真真将贾家的不喜给放在了面上了。
待到她难得的穿上了哥哥制办的江南御用织造办内出产的上等的白娟丝的素服,通身挂了一套东海明白珠的手势,鬓间的点翠皆是白玉,无半点银饰,闹得黛玉都觉得自己这一身的贵重,略有些别扭的时候,却看到了自家大哥的穿戴,一下子就被比对着有些素淡了。
只见平日之中只一根素色的发带,或是一根白玉的簪子就可出门的翩翩公子,现如今竟然如同这京城之中最顶级的世家子弟一般,好好的打扮了一番。
他头顶一束发玉缠玉嵌东珠白金冠,带同色系的青宝石翠竹抹额,下着雪地白梅团绣大袍,中束一条金银丝线交织的长穗子的绦腰,足蹬青缎子黑地儿的足靴,端是将那繁华穿成了清雅。
母丧之日不过百,顾峥愣是用一身的风华将这过于华贵的白给映衬的端庄了几分。
再配上白的不见一丝杂色的骏马,一定油棚拆下,过上素色白麻布的马驾,坐在马背上的人背着光朝着黛玉笑着,这小姑娘就明白了,她与哥哥怕是就要在此时启程了。
见到这般模样的大哥,林黛玉原本的别扭也跟着淡了几分。
不过是锦衣华丽罢了,她林家的人也不是未曾见过啊。
坐在了车上的黛玉一下子就踏实了下来。
待到林峥带着浩浩荡荡不下二三十人的车队来到了位于街道北面,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的所在,从门帘之中看过去的黛玉,就看到了三间兽头大门。
大门外站着十来个人,据是等在正门旁的侧门之处。
那里的双推已经打开,这群人分为两队,正翘首以盼。
也不知道谁的眼尖,看到了林家的车马,一管事模样的人凑得过去,先一步将林峥的马驾给接到了手中。
骑在马上的林峥笑的很是温润,过来的管事口中也十分的恭敬。
“表少爷,老祖宗早就盼着你们来了,特命小的们在这里等候,将你们迎进去呢。”
看着那大开的侧门,顾峥微挑嘴角,却将得当的话说的很是顺畅:“无妨,我们先进去再说,莫要让老祖宗等的急了。”
说罢,林峥将手中的马缰一收,用极其漂亮的姿态翻身下了马,亲自为黛玉牵停了马驾,也不出声,但等那早就停在侧门口处的华顶软轿过来,先将黛玉让进了那顶粉色的,自己掀帘就坐进了那顶青色的。
待到二人坐的停当,林家随后跟着的仆役们也将箱笼收拾妥当,用撑杆挑起,二人一抬的就跟在了轿子的后方。
组成一鱼贯长龙,从侧门处一并入得了府内。
行得外院,走了一射之地,最后的十余个箱子就吩咐管事们先抬到了一旁,另有八人,起四个相对精巧的,继续同行。
待到一院落外的拐歪处的时候,这抬轿子的仆役们就将二顶轿子落在了转角处,全都退了下去,另有几位妈妈一般的管事,引得十几个小厮模样的人物,接过了轿子,再次抬将了起来,往院内走去。
待行到一垂花门前落下,众位婆子们也停下脚步,将周遭的小厮们全数遣散,林家的四个笼也全落在了门外。
从缝隙中见得过这垂花门的林峥就轻语的发了声:“你们且侯在这里,待到我通传完了,再将东西摆放到居所之处。”
“喏!”
这时,连林峥用惯的四个书童,也再无跟随的可能,与几个能干的仆役一起,待在了这道门外。
见周围不相干的人退的足够远些,就有一管事婆子打扮的人上前一步,替林峥与林黛玉打开了轿子上的门帘,扶着林黛玉下了轿,站在林峥轿前的嬷嬷也想如此做,却被这不习惯旁人触碰的林峥摆手制止,一躬身,自己下得轿来。
待到兄妹二人站定,就随着引路人继续往前,前行一步,两边就是抄手游廊,当中的是穿堂,当地中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旁边的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在见到了这一行浩浩荡荡的人之后,皆是面色一喜,叽叽喳喳的开口讨得几分机灵:“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说完,三四个人争先抢后的就将正门的帘笼给打了开来,一面朝着里边回话:“林大爷,林姑娘来了。”
只不过见到这种景象,林峥与林黛玉却是无一人往前,不但不前去凑趣,这林峥反倒是往后退了一步。
“去,帮我寻寻,屋内可是有不相干的人物?这般的丫鬟怎得这般没有规矩。”
虽一身素色却依然觉得穿的华丽了些的黛玉,怎么都觉得这些小丫鬟身上的灯红柳绿是那般的刺眼,她心中不得劲儿,腿脚自然抗拒了起来。
从不曾见过的外祖母,在她心中的地位,也瞧瞧的落了三分。
见到林峥脸上的表情严肃,几个争先抖机灵的小丫鬟当场就愣住。
原本还偷瞄林家的哥儿的几个,此时那俏粉的脸上,红红白白,好不委屈。
大概是林峥的声音放的不轻,内屋的贾母早听得动静。
这老太太不过片刻,就传出了半是喜欢半是嗔恼的唤音:“你这皮猴儿,才多大点的年岁,就这般的迂了?”
“外祖母这里那曾有什么外人,皆是家中的亲戚姊妹,你且给我进来,看我不揉搓你几回!”
听到贾母这般呼了,那林峥反倒是笑了。
他一撩外袍,大跨步三两,直接入了内屋。
单见两个年岁不大的大丫鬟,搀扶着贾母就迎了上来。
“外祖母!”
不欲旧事重演,引得黛玉伤心的林峥一把就将贾母给搀了过来,不等对方心肝肉的哭诉,反倒提前将身后的黛玉给拉到了对面的座位之上。
他口中还不停的道着:“外祖母,莫要伤心,你看,我与妹妹这不是全须全尾的站在您的面前了吗?”
“这看外边的阵仗,皆是繁花似锦的,外祖母这岁数了,当不得大喜大悲,还是如往常那般欢快着好些。”
“没得因为小辈的哀伤,引得你再大病一场。”
瞧得,多么妥帖的言语,说的准备心肝肉的将林峥与林黛玉搂在怀中一通搓的贾母,都有些接不上趟,愣在了当场。
呵。
林峥十分阴晦的翻了一个白眼,却见贾母主坐两侧的二位舅妈原先早早的站起,准备陪着贾母一通哭嚎呢,那举在眼边的帕子都备好了,却不知道应不应该继续按在眼角。
“呵呵,外祖母快坐!”
林峥手下不停,笑脸盈盈的将贾母按回到了太师椅之上,带着林黛玉规规矩矩的将长辈的礼行完,就如同什么事儿都不曾发生的一般,将这话继续了下去。
第1521章 最后一个故事(六)
“外祖母,时间可长着呢,父亲特意嘱咐过的,这一年怕是都要在外祖母这里叨扰了。”
“待到母孝过去,明年的秀才试开始时,我们才返回江南,回去应考。”
“所以,祖母许多贴心的话你稍后慢慢说,我们可是要守着你尽孝呢。”
得了,甭管真假,总算是一个台阶。
贾母的脸色一直未变,她很成功的将欲哭的脸给转成了喜笑颜开的模样,拉着林峥与黛玉就与二人再一次引荐起了身后的二位舅妈。
对于初次而来的黛玉,已经有了些许准备的她来说,从两位舅母的身上是体会不到一点真情的。
待到二人将两位舅母以及贾珠家的大嫂子一并的拜完了之后,就见贾母突兀的说道:“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
只这一句话,让现年马上要十二岁的林峥嗖的一下站了起来,挂着些许尴尬的笑,就要避嫌。
“你莫要如此慌张,都是自家的亲戚。”
“原是你大舅舅家庶出的姑娘,二舅舅家以及族中宁国公家的嫡出的小姐,都算不得外人。”
表妹也就罢了,族妹也就离得远了吧。
再说了,再怎么亲戚,他也是一个姓林一个姓贾,联姻结亲,如何都说不得嘴的外男了啊。
林峥如何能留在此处,他起身双手一鞠,施礼二位舅母到:“外甥来府邸多时,理应前去摆放二位舅舅。”
“不知大舅舅与二舅舅可在何处?这小姐妹间相见,我一男儿着实没得话说,待到晚间一同入得饭席,我再与几位妹妹见礼?”
见林峥推辞的坚决,贾母只是抽了一下面皮,推脱不过也就应了。
只是可怜了林黛玉,替他这位哥哥顶个锅,被贾母给扯进了怀中,好好的亲香了一番。
可怜见的。
也多亏这林峥走的干脆,他前脚从正门侧身走入廊内,后脚三位妹妹并几个大小丫鬟的就跟着进到了屋内。
几个打扮的一般模样的姊妹,只看到了一抹耀眼的白色背影,带着几分贾府少见的精气神,端看背影着实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
三位贾家的妹妹,只将此暗暗的记在心中。
转身过来就与那林家新来的妹妹开始见礼了。
但说那林峥在几位管事的引领下,来得见客的前院,竟发现二位舅舅具都坐在前厅,凑在一起说着些什么。
待看到林峥人之后,也表现出了一二分的喜欢。
这贾政如同往常一般问了几句林峥的学问:“学问做的如何?可有打算?”
林峥不谦虚的回到:“原本打算今年就下场的,只是因为母亲突然病去,断了应试的打算。”
“正好用一年的时间打磨一番,来年一口气将秀才三试皆数过了,也不堕了林家的门风。”
这话说得,贾政十分的心塞。
他家的贾珠,十四岁的将将过了一个童生试,这位林家的外甥开口就是秀才的功名。
怕不是说大话吧?
捻着胡须的贾政跟着问道:“那书院可是寻得了?若是没有,贾家族学就在国公府的旁侧,早起晚归的,你与贾宝玉也好有个照应。”
听到二舅这么问了,林峥又深深的一揖,婉拒了对方的好意:“多谢二舅舅好意,我自白鹿书院离开的时候,我的师长,白鹿书院的山长就与京都的应天书院的山长去过手书。”
“不日我就会去应天学院做一个插班的应试,若是无碍,应该会在应天书院之中读书。”
听到这里的贾政,眼睛嗖的一下就大睁了开来。
应天书院,京城鼎有名的学府。
除了那些有了名额的国子监监生之外,最好的去处就是这应天书院了。
这是京城中清流世家的首选,与武勋不同,去国子监之中的反倒是少数。
那书院文风鼎盛,大儒坐镇,出了不少的二甲进士,就连历年的前三甲,也有不少出自这个学院之中,与远在江南的白鹿书院,并称二雄。
这林峥……
眼珠子一转的贾政,跟着就出了一个主意:“林外侄,不知道这应天书院的应试难不难,你看那可有你表弟就读的班级?”
听贾政这么说,顾峥先跟着一愣,后就不怀好意的笑了:“二舅舅,自然是有的,应天书院与白鹿书院开设的课程相仿,我三岁开蒙起就在白鹿书院走读,至今已有八年多的时光,宝玉表弟对文章诗词有灵性,他应该早早的过去应试一下才是啊。”
说的太对了!
贾政一个高兴,就将这事儿给安排下去了。
林峥作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