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警荣耀-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抓捕的力量,那是足够的。
不要说王为和白娇娇都身手不凡,就算是程雪,也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警察,一对一,严青梅不是她的对手。
对此,白娇娇表示满意。
白大队只是冷面,不是冷心。
真正冷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警察。
抓捕过程顺利异常,没有遇到任何反抗。警察一出现,正在和儿子切蛋糕的严青梅一下子就瘫坐在地,就好像浑身上下被抽走了骨头,半点力气都没有了。
严青梅这个表现,有点出乎王为的意料。
在另一个时空,他也亲自参与了抓捕严青梅的工作,那个时候的严青梅,远比现在要镇定得多,最起码没有吓瘫。
或者,多了三年的“江湖经验”,严青梅的心理素质也有所提高,见到警察不再那么害怕了。
在严青梅的婆婆,丈夫和儿子等人惊恐的目光中,王为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王所说得比较隐晦,只说有个案子要请严青梅回所里去协助调查,语气也相对平和。不过程雪还是按照规矩给严青梅戴上了手铐。
王为只能做到这样了。
抓捕异常顺利,审讯也没费多少事。
从严青梅一见到警察就软瘫,王为能看得出来,她的心理素质相当的不过硬。所以王为也没有给她拐弯抹角,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问完几个例行性的问题之后,王为直接拿出了陆晓婷和张冰的照片,摆到了严青梅面前。
“严青梅,这两个人,你认识吧?”
严青梅完全惊慌失措,下意识地摇头,最后抵抗了一下,说“不认识”,却不敢看照片,更不敢和王为的目光相对。
王为,白娇娇,程雪,张方,小黄对视了一眼,心中雪亮。
就是她!
之所以安排五个人审讯,也是王为刻意为之,就是要给严青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不管往那边扭头,看到的都是身穿警服的人民警察。
胆子小,心理素质差的犯罪嫌疑人,能吓得尿裤子。
“严青梅,我给你看一份文件。”
王为也不废话,转身从桌子上拿起了全国人大那份《严惩决定》,举到了严青梅的面前。
“严青梅,识字不?这个文件能看懂吧?”
边城地处边陲,不少底层民众,尤其是女同志,识字率还真不太高。
但严青梅常年在外“走南闯北”,不大可能是文盲,基本阅读能力应该还是具备的。否则,不要说拐卖别人,她自己不被人拐卖就烧高香了。
“识……识字……”
严青梅结结巴巴地说道,满眼都是惊恐绝望之色。
“不识字也没关系,我叫人念给你听。张方,给她念念,让她知道犯的是什么罪!”
王为随即将《决定》递给张方。
由张方来读这个《决定》,也是有原因的,张方的声音特别粗豪,能给女性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张方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文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为了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保护妇女、儿童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刑法有关规定作如下补充修改:一、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一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张方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听到“处死刑”三个字的时候,严青梅浑身都颤抖了一下,脸色变得苍白如纸,额头冷汗渗了出来,密密麻麻的,在耀眼的灯光下闪闪发亮。
“严青梅,都听明白了?你犯的这个事,最少要判五年,最严重的话,会枪毙!”
王为站在严青梅面前,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这个三十几岁的瘦小女人,冷冷说道。
“我现在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你马上把陆晓婷和张冰的下落交代出来,我们如果能把人顺利解救出来,就算你立了功。你要是不老实,拖得时间越长,对你越不利。万一陆晓婷和张冰出个什么意外,你的罪行就会很严重,枪毙都有份!”
“你想清楚了!”
“砰!”
张方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满脸怒容。
“严青梅,老实点!”
“马上招供!”
“不然,我们对你不客气!”
自从跟了王为之后,张方和老大的配合,是越来越默契了。这一手,对付那些经验不够丰富,心理素质不过硬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有效。
“严青梅,老实交代,对你有好处。想想你的孩子,你要是被枪毙了,以后谁去照顾他?”
白娇娇冷然说道。
“枪毙”这两个字从白娇娇嘴里说出来,比从张方嘴里说出来更有威慑力。
白娇娇天生就给人一种印象——这个人不会撒谎!
她说出来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真的!
说枪毙你,真的会枪毙!
“我……我要是招了,能……能放我回去不?”
严青梅嘴唇哆嗦着,颤声说道。
真是个法盲啊。
王为等人再次对视一眼,都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也都轻轻舒了口气。
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接下来,就会招供。
晚上八点四十分,洪峰在办公室接到了王为的电话。
“洪局,案子破了……”
王为在电话里直截了当地报告说,语气平静,没有丝毫的激越,更没有得意洋洋。
每逢大事有静气。
这也是洪峰欣赏王为的地方。
哪怕再大的事,在这小子眼里,也能淡然处之,就好像他已经经历过太多,见怪不怪了。
案子破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边城市局和三个城区分局。
每个参加过昨天会议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脸色都变得很古怪。
限定三天破案,这才过去一天,案子就破了!
破案的又是王为!
这小子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这样的案子,都能限期侦破?
尤其是在进一步了解内情之后,更是被王为的好运气惊到了。要说这样的线索,全市大摸底大排查,不知查到多少。一条条追查下去,结果都跟本案无关,谁都没见过陆晓婷和张冰。
偏偏他找到一个所谓有前科的犯罪嫌疑人,一抓就准!
这个严青梅还真就是拐卖陆晓婷和张冰的犯罪嫌疑人。
这种运气,当真好到逆天了。
最目瞪口呆,最郁闷难耐的,自然就是郭鸿飞郭大队了。
据说郭大队是在KTV唱歌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的,六大队的一个兄弟得到消息后急急忙忙给老大打了电话。
郭大队当时就懵了,握着手机,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置信。
泥煤的!
怎么可以这样?
他说三天破案就能三天破案,那以后郭大队怎么办?
虽然“赌注”是从今往后不再“骚扰”白娇娇,这一点郭大队倒是能做到,还心中窃喜,正好可以藉此脱身,关键是,自己在会议上公然嘲笑王为的那些话,现在都变成自己傻逼的证据了。
这脸打得,啪啪的响,都肿了!
郭大队曾几何时,有过这么尴尬窝囊的时候。
难道不应该是这个世界围绕着郭大队转吗?
怎么一下子就换主角了?
后来有在场的人证实,郭大队怒发如狂,将KTV包房里的杯盏通通打了个稀巴烂。
老板还不敢让他赔钱。
谁不知道郭大队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你今儿敢让他赔钱,他明儿就敢让你关门。
了解郭鸿飞的人都知道,从今往后,郭鸿飞和王为之间,算是结下死仇了,解都解不开。除非哪天王为倒了血霉,郭大队或许会网开一面,不再计较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王为证明自己足够强大,强大到压根就不在乎脚下一只嚣张的蚂蚁。
当然,除了郭大队,局里其他领导还是很高兴的。
副秘书长,李作勇副总队长,胡局长,洪局长,都在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红玉派出所。小小的红玉派出所,今晚注定无眠。
第253章 案情追踪
红玉派出所自建所以来,从没这么热闹过。
各级领导来了一大堆,连西城区的一位副书记也过来凑热闹。
最为吊诡的是,这位副书记还并不是分管政法口的,而是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他特意赶到红玉所来的目的,王为也猜到几分,估计是想和陆启正混个脸熟,看能不能想办法让这位陆大老板将来到西城这边来投个资建个工厂之类的。
对此,王为非常的理解。
整个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各地都是“唯招商引资论”,招商引资的多少,直接决定着领导者的政绩。不少地区都给领导干部分配了招商引资的指标,要是完不成的话,评价是不利的。
既然陆启正女儿失踪案,是被红玉所的警察侦破的,那么陆启正就欠红玉所一个人情,也就是欠西城区一个人情,将来到这边来投点资完全应该。
这就是领导的思维。
至于陆晓婷就是在边城失踪的,边城是否要因此“承担责任”,领导自动忽视了。
这个时候,作为红玉所一把手的刘强很自觉,没有出来抢风头。
他明白,这个案子一破,王为的强势上升势头,是很难拦得住的了。谁叫这小子运气那么好,领导特别关注的案子,总是他能破呢?
别人在妒忌也是白搭。
这时候出来抢风头,王为肯定要生恨,再说,也未必抢得到。
案子是王为破的,自然也是由他向领导汇报,刘强只要做好接待工作就行。其实说起来,他还是占了大便宜的,沾光也在领导面前大大地露了一回脸不是?
要说就在去年,刘强还没什么野心。
那时候的红玉所,虽然人数不少,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要,不过是个正股级所,和偏远山乡的派出所是同等规格,刘强年近四十,还在正股级上头打转,就算有想法也只能憋在心里,不能说出来,省得被人笑话。
忽然间,红玉所升格,变成了副科级所,刘强一下子跻身于副科级领导,心里头立马就活泛起来。
尤其是有了王为之后,红玉所还建起了刑警中队,禁毒中队,成为市局的试点单位,尽管王为有点桀骜不驯,时不时自作主张,不是太尊重他这个一把手,但在领导眼里,只要王为取得的成绩,就是整个红玉所的成绩,是他这个一把手领导有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王为之间,不一定要成为“对手”,可以互惠互利。
王为凭本事升官,他呢,凭王为升官!
所以刘强心情也很不错,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热情高涨。
王为专心给领导们汇报案情。
案情其实一点不复杂,和大多数拐卖妇女案没什么本质区别。
案发时间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当天晚上,陆晓婷和张冰在边城赏花灯,很凑巧的被严青梅和她的同伙们碰到了。两个讲云都口音的外地小姑娘,长得还很漂亮,自然而然就引起了这帮人贩子的关注。
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确定陆晓婷和张冰是单独行动,没有其他人同行。当即由严青梅出面,和两个小姑娘套近乎。
“这个严青梅看上去很老实,外表非常具有欺骗性……”
王为这样向领导们介绍严青梅的情况。
这一点,大家都认同。
严青梅三十几岁,长得不算漂亮,最多是中人之姿,关键是天生一副老实相,很容易取信于人。如果不是王为把她抓进派出所,在大街上碰到,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她是个人贩子。
当年她在医院偷盗婴儿被抓,之所以能轻易脱身,估计也是因为她外表忠厚老实,一个谎言就让人相信了她,蒙混过关。
接下来就是通行的“拐卖版本”。
陆晓婷和张冰涉世未深,对同为女性又一副老实相的严青梅几乎没有任何防备,很快就被严青梅引诱去了僻静处,被早就埋伏在那里的几个人贩子当场挟制。
“这么说,是绑架?”
胡卫国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凝重。
全国人大的《严惩决定》第二条规定,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一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原也知道,要长时间哄骗两名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大城市的女孩子不那么容易。
使用暴力绑架,就能解释得通了。
“是的,局长,基本可以确定,是绑架。”
王为答道。
绑架了陆晓婷和张冰之后,人贩子便即马不停蹄,离开了边城,踏上了漫漫的拐卖之路。
“被害人被拐卖去了哪里?”
这才是领导们最关心的问题。
“据严青梅交代,陆晓婷被拐卖去了东海省武泓市鸣山县西关乡老根水村。就在三天前被卖掉的。”
所有领导情不自禁地对视了一眼,同时舒了口气。
好,很好!
只要有具体的地址,那就好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救。
“还有一个受害人呢?张冰,卖到了什么地方?”
只有洪峰还记得,这个案子是有两个受害人的。
毋庸讳言,在这个失踪案中,领导们比较关心的毫无疑问是陆启正的女儿,至于张冰,一直都是“顺带”的。
这其实也不能太过苛责领导,在此之前,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两个女孩子是在一起的,就算被拐卖,也是一起被拐卖。找到了一个,必然能找到另一个。
所以,没必要分开来关注。
现在知道了陆晓婷的下落,按照领导们的思维定式,似乎张冰肯定也应该还是和陆晓婷在一起才对,两个一起解救出来就是了,有什么问题吗?
还真有问题。
“张冰的下落,现在还不清楚。”
王为轻声答道。
“怎么回事?”
刚刚松了口气的副秘书长,胡局长等人,不约而同地蹙起了眉头。
“两个被害人并不是卖到了同一个地方。根据严青梅交代,他们去了武泓市之后,就分成了两路,一路由她带着陆晓婷去鸣山县西关乡‘交货’,另一路则是带着张冰走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严青梅也不清楚。”
王为说着,略有点无奈。
这也是拐卖案里常有的情况,很少有两个相互认识的女孩被拐卖到同一个地方的。
一是因为买家不需要,人家只要买一个媳妇,不需要买两个媳妇。二来,相互认识的两个女孩被拐卖到同一个村庄,怕她们“串通一气”逃跑。
这样的危险要尽可能消除掉,省得人财两空。
“那带走张冰的是什么人,严青梅招供了吗?”
“她不清楚。”
王为的语气更加无奈了。
“她不清楚?”
“这是什么意思?”
领导们简直莫名其妙。
这些人贩子不是一伙的吗?什么叫她不清楚?
王为沉吟着,斟酌了一下词句,才说道:“据严青梅交代,她们这个绑架拐卖团伙的成员是不固定的,其中只有一两个,和她比较熟悉,另外的几个,都是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也只是认识,对方的真实姓名是什么,住在什么地方,她都不清楚。她们作案时带有很高的随机性,往往是几个人凑到一起,看准了目标就下手,然后迅速带往外地拐卖。下一次犯罪,很可能又是另外几个人凑在一起了。”
领导们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不但在绑架拐卖团伙中存在,在其他犯罪团伙中也比比皆是。
除了有组织的黑恶势力,多数犯罪团伙都是临时性纠集在一起的,犯案之后,分道扬镳。
“一点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
洪峰追问道。
两个女孩子同时被绑架失踪,现在只找到一个人的下落,偏偏还是那个家里有钱的,让张荣知道之后怎么想?
他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未必就不如陆启正。
王为想了想,说道:“严青梅交代了,那是个男性犯罪嫌疑人,外号叫老水,大概三十几岁不到四十岁的样子,听口音应该也是边城人。她以前没见过这个老水,是通过一个叫海霞的女人贩子认识的。海霞也是红玉的,和严青梅比较熟,两个人一起干过好几回。”
“采取措施了吗?”
“已经采取措施了,我已经派了人去调查那个海霞的情况,已经证实,确实有那么一个人,家里是陈家巷子的,叫陈海霞,离异,家里有一个女儿在读初中,寄宿在学校。陈海霞出门好些天,还没回家。我已经安排人二十四小时监控,只要这个女人一露头,马上抓捕。”
“另外,白大队已经从市局请了两位同志过来,正在根据严青梅的描述,给老水和另外几个人贩子画像。等有了画像再追查,也许能找得到线索。”
“可以,等画像一出来,如果必要的话,马上在全市进行摸底排查。”
洪峰说道。
涉及到具体的案子侦办,他无需向胡卫国请示,径直做了决定。
刑侦和禁毒工作,本就是由他直接分管的。
胡卫国一般都不干涉。
第254章 专案组成立
会议室的房门打开,陆启正两口子和张荣立即围了上来,满脸希冀之色。
这个案情汇报会,没有让他们参加。
毕竟和先前的两个碰头会是不同的,案子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和破案无关的非专业人员,就不好让他们参加汇报会了,万一中间有什么不宜外传,需要保密的信息,被非专业人员知晓之后,有可能泄密,导致下一步侦破遇到困难。
陆启正他们也很“听话”,很配合。
说不让参加就乖乖在门口等着。
“怎么样怎么样,各位领导?孩子有下落了吧?”
“陆总,已经基本可以确定陆晓婷的下落了。”
胡卫国微笑着说道,语气相当轻松。
这两天,胡局的压力也很大,副秘书长一直坐镇边城,不肯回省里去,谁能没有压力?
还好,王为够争气,说限期破案一天就把案子给破了。
这小子,牛!
“啊?太好了太好了,在哪里在哪里?”
陆启正这个高兴啊。
“据嫌疑人交代,是在东海省武泓市……”
至于更详细的地点,胡局也不记得了,他是局长,一把手,管大事的,解救被害人不可能由他亲自出马,所以他没必要把地址记得那么详细。
“那么远……”
陆启正的爱人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地说道。
“没关系,只要知道地方,哪怕再远,我们也会把人解救出来,放心好了!”
这么说话的是副秘书长。
副秘书长不是公安人员,对被拐卖妇女的解救工作不熟悉。在他看来,只要知道了被拐卖的具体地址,接下来的工作其实相当简单了,两省的公安人员好好沟通一下,共同出马,直接把人救出来就是了。
难道还有什么人敢阻拦不成?
胡卫国点点头,对李作勇说道:“李总,跨省协调工作,还要请省厅多多支持。”
既然案子是在边城发生的,解救被害妇女的工作自然也要由边城公安局来完成。跨省解救,难度不小,和东海省公安机关的协调工作,当然由天南省厅出面更加合适。
做什么都讲究个身份对等嘛。
李作勇马上说道:“没问题,我这就给打拐办打电话,让他们出面。”
打拐办!
这是一个专门的机构。
近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的案子日渐增多,人贩子极其猖獗。
天南省这样地处偏僻,民智未开的落后省份,历来是人口拐卖的重灾区,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妇女儿童被人贩子拐往其他省份,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此,省里专门成立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由省公安厅牵头,设在刑侦总队之下,协调全省的打拐行动。
打拐办的设立,西南数省算是开了先河。
后来才逐渐在全国推广,十年之后,公安部也成立了这样的机构。
“好好,那就辛苦你了,李总。老洪,我们这边马上组织一下,搞一个专案组,由你亲自牵头,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东海那边救人。”
胡卫国也是雷厉风行的性格,随即给洪峰下了命令。
“嗯。”
洪峰点点头。
其实他早就在心里头筹划好了这个专案组。
当下领导们各自行动。
“王所,王所,我女儿,张冰,是和陆晓婷在一起的吧?”
直到这个时候,张冰的爸爸张荣才抓到机会,悄悄来到王为身边,急急忙忙问道。
他和大家一样的思维定式,觉得两个姑娘既然是一起失踪,现在肯定也还是在一块。人贩子要卖,也给卖到同一个村!
和身份显赫,财雄势大的陆启正不一样,张荣是很普通的市井百姓,在云都一个街道企业工作,企业的效益非常一般,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老婆常年卧病,纵算遇到这样的大事,也是他一个人在外奔波。女儿几乎是他们全家的唯一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