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警荣耀-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伙呼啦啦地跟了上去,魏德民也昏头昏脑地跟在后边,经过李民主身边的时候,还不忘给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算是打个招呼。
老实人都这德行。
李民主微笑点头,望着一行年轻刑警匆匆出门的背影,李所慢慢掏出一支烟来,给自己点上,双眼微微眯缝,看得出来,李所心情很好。
直到刑警队的两台警车开出了院子,李民主才不徐不疾地回了自己办公室,坐等杨振华他们刑警大队的人上门。
如果李所估计得不错的话,连魏明辉都会赶过来。
老魏可是跟王为“有仇”。
一想到这里,李所的心情更加愉快。
王为这混蛋,别看他表面风光,得罪的人还真不少。从市局到分局到所里,都有不少人很讨厌他。估摸着这小子只要一想起这些,晚上也睡不好觉吧?
当然,王所现在没时间想这些,满脑子都是案子。
多年前有关这系列入室强奸案的情况,又慢慢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
大约十几分钟后,警车抵达含元村。
公路旁边已经聚集了大批的村民,围着一栋房子,往里面探头探脑的张望。
“魏所,这是你家?”
王为扭头问坐在自己身边的魏德民。
“嗯……”
魏德民点头。
他家是单门独户,周围最近的邻居,离开也有十几米。
整个含元村人口都不算多,村子比较大,群众的居所稀稀落落地散步在村里各处。这样的布局,确实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入室犯罪,很被邻居们的发现,更难及时得到邻居们的救助。
看到警车开过来,村民们倒是很自觉,让开了一条通道。
魏德民随着王为下车,迎着乡亲们一道道目光,满脸火烧一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老婆被人入室强奸,这个人丢大了!
老魏的心像被刀子切割一样。
见到这乱泱泱的情形,张方和梁宇的脸色都不自禁地阴沉了下去。
泥煤的,现场肯定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有价值的线索因此湮灭,一不留神,案子就会变成悬案。
身为刑警,谁愿意自己办的案子变成悬案?
可谁的手里没几个久拖不决的悬案?
王为倒是脸色平静,没什么不悦的表示。
不知为什么,见到王为这神态,大伙的心不由又安宁下来。
只要跟着老大,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刑警中队和禁毒中队这帮兄弟,现在对王为都是近乎迷信般的崇拜。
神探?
杨振华还真说对了,红玉所就是有神探。
尽管现场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警察们还是按照规矩,迅速在屋子周围布置了警戒线,在含元村支书村长等人的协助下,将看热闹的围观群众撵到了警戒线之外。
张方举起摄像机就开始摄像,脸色特别的得瑟。
这个摄像机还是上次办马军他们那个案子没收的赃物。那几个北方来的鸡头,生活确实奢侈,各种先进电器买了一大堆。按照王为的指示,先就把赃物好好清理了一遍,凡是刑警队办案办公用得上的,通通截留。
基层警察办案,这也是某种不成文的“私下规矩”。
虽然根据相关规定,没收的赃款赃物都要上缴,再由上级机关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一部分,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但实际上,基层警察往往都会有自己的小算盘。
比如这个摄像机,对基层公安机关来说,就有很大的用途。
以往出现场,大伙都是靠着脑袋来记忆,最多就是用相机照一些照片,拿回去分析对比。过得一段时间,如果还像再次勘察现场,基本都不大可能了。
现场早已被彻底破坏。
有了高清晰度的小型摄像机,就能把现场的情况全部摄录下来,回去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就等于一遍又一遍在勘察现场,说不定脑海中就会突然冒出一些新的想法来。
这种突如其来的灵光乍现,对侦破刑事案件来说,有时候真的是至关重要。
当然,相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梁宇就端着相机,在不停地“咔嚓”。
这相机也是马军案的赃物。
说起来,上级机关对赃款管得比较严,截留赃款的事追究得比较严厉,对赃物的管理,就不是那么严格了。实际上,一些东西交上去,就搁在仓库里发霉,远不如留在基层机关,能发挥大作用。
再说了,基层的同志辛辛苦苦破案,也要落点实惠。
这些装备他们不缴获来使用,迟早也得上级拨款给他们购买。
警用装备的更新换代,那是必不可少的,经费再紧张,这钱也得出,也得花。
他们自己能搞到装备,那是再好不过了。
还能激励基层同志的士气,一举数得。
到目前为止,三个派出所试点单位,就红玉所刑警中队和禁毒中队的装备最好,设备最先进。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好东西没花分局市局一分钱经费,全都是王为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这就是能耐!
第318章 现场勘察
魏德民家这栋住房,属于十分典型的边城民居,一层的平房,有一个小院子,中间是堂屋,左右是客厅卧室。魏德民的父亲早逝,只有老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
两人有一个女儿,平时和母亲睡在一间卧室。
魏德民和妻子闵红玉睡在堂屋左后的卧室里。
出事的这天晚上,魏德民在下乡,只有他妻子闵红玉一个人睡在左边卧室,母亲带着小女儿睡在右侧卧室,中间隔着一间堂屋。
卧室里并没有血迹,也没有打斗的痕迹,只有床褥乱糟糟。
魏德民的老母亲和女儿这当儿都守在医院,而她们正是案发现场的第一发现人。目前只能经过魏德民转述老母亲和女儿今天一大早在这边卧室里看到的情形。
闵红玉当时赤身裸体躺在床上,陷入昏迷之中,不管婆婆和女儿如何叫喊,都没有回应。
老人家也知道出了大事,无奈之下,立即请邻居帮忙,把闵红玉紧急送往红玉卫生院抢救,红玉卫生院一看情况严重,立马让他们把人送到人民医院去。
卫生院条件实在太简陋了,面对这样危重的病号,一点把握都没有。
王为一边听着魏德民的转述,一边努力回忆着有关这个案子的点滴印象。
“五一三强奸杀人案”,对王为来说,记忆算是比较深刻的。
这个案子,因为发生在红玉所的辖区之内,他当年是亲自参与侦破的。不过那时候的红玉所,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刑警中队,王为也不是副所长兼刑警中队长,而是二警区的一名普通民警,在李民主手下规规矩矩“混饭吃”。
辖区内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刑事案件,虽然是发生在三警区的辖区,所里的几名正式警察,都被派去了现场。王为正儿八经是天南警校刑事侦查专业的毕业生,是所里的正式刑警,自然要参与案件侦破。
当年,这个案子是由西城分局刑侦大队负责侦破的,专案组长就是杨振华。
派出所民警只是协助。
杀人案历来是由重案中队或者重案大队侦办的。
所以,杨振华还真没资格拒绝红玉所的请求。
只不过在本时空,王为扇动蝴蝶翅膀,红玉所情形大变,有了专业的刑警中队,理论上,红玉所辖区内所有刑事案子,都由所里的刑警中队来侦办。
杨振华那么任性,固然与规定不合,也不会有人真的来深究他,最多就是批评一顿。
当然,这么恶劣的强奸杀人案,重案中队最终还是要接手的。
派出所的刑警中队成立时间不长,警力有限,经验更是不能和重案中队那些老刑警相比,把这样的大案压在一帮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肩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尤其被害人是红玉街道办事处民政所的干部家属,街道办肯定会非常重视这个案子,西城分局的领导也不可能对此不闻不问。
只不过现在,各方都还没来得及反应。
王为记忆最深刻的是,这个案子,在另一个时空,直接变成了悬案。
直到几年之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才抓住了犯罪分子,犯罪分子主动招供,才侦破了这个悬案。
不得不说,在技术手段落后的年代,仅仅依靠传统的侦查手段,罪案的破案率确实不太高,不少案子,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罪犯留下的痕迹也比较多,只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不难破案。
然而时代的进步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现在是九七年,很多后世普遍使用的刑侦技术,眼下都还没影呢,只能靠传统手段来破案。
这个案子,王为很清楚地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也知道那家伙住在哪,在哪工作。
和其他几个“未卜先知”的案子一样,王所眼下要做的是,怎样让整个案子的侦破看起来合情合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当“神棍”,王所觉得也不是那么妥当。
刑警的直觉是个很好的借口,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得上的。
比如现在,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带着一帮兄弟,直接去把犯罪嫌疑人给抓起来吧?
直觉也不能那么神!
还得按照破案的标准流程来办。
好在犯罪嫌疑人不会逃跑。
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犯罪嫌疑人一直都在正常地生活,工作,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才会化身为午夜色魔!
正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这样“镇定自若”,加上平时各种良好的表现,才让他屡次从刑警眼皮子底下溜了过去,始终都没有被列入到怀疑对象中。
要不是几年后那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主动招供,这一系列入室强奸案,只怕还要很长时间才能侦破。
所以,王所现在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有条不紊地“侦破”本案。
王所并不刻意追求装逼的效果,但时机合适的话,王所自然也不介意装上一装,让自己变得更加高大上一些。想要快速填平年龄和资历上的差距,确立自己在边城刑侦系统的地位,一定程度的“神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就吃这一套。
明知犯罪嫌疑人是谁,王所还是很认真地进行了现场勘察。
张方,梁宇,小黄等人,都还年轻,刑侦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王为也要利用这些出现场的机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一点点地传授给他们。
在另一个时空,纵算没有蝴蝶翅膀,王为在边城公安系统,也是小有名气的刑侦能手。
破案这个方面,王为确实有天赋。
“勘察现场,范围不能太小,有时候要适当的扩大勘察的范围……来,张方,梁宇,小黄,你们过来看这边,这里有脚印,还是新的……”
勘察完室内现场,王为带着几个手下开始扩大勘察范围,以魏德民家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犯罪分子深夜进门,肯定会留下点痕迹的。
从刚才室内勘察的情况来看,这起惨案的发生,很大的原因是出于闵红玉自己的一个疏忽——卧室通往院子的一扇侧门,只是虚掩,并没有上锁。
据魏德民自己说,因为这道侧门是通往院子后边的几间小杂物房和厕所,所以平时是不落闩的。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会从里面上闩。
很多时候都会忘记上闩。
边城的治安状况不算太好,含元村这边,也时常有小偷光顾,不过也仅此而已,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大案要案,村民们的警觉性相对不高。这么多年,家里都没发生过什么事,无论魏德民还是闵红玉,警惕性都很低,这扇侧门就在自家院子里,院子有一人多高的围墙,上不上闩想来也没啥要紧。
现场勘察的结果,基本可以认定,犯罪分子昨晚就是从这扇侧门进入卧室的。其他门窗上都没有发现撬门撬锁的痕迹。
闵红玉几乎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就被犯罪分子掐晕过去,随后遭到了性侵。
在勘察院墙外边时,就有所发现。
一窜新鲜的脚印直达围墙脚下。
魏家的院子是普通的农家小院,院墙大约有一米九到两米高,这个高度也不算太低矮,关键有一段墙头的红砖已经剥落了不少,形成了一个大约五十厘米的缺口,这处缺口处只有不到一米七十的高度。
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可以不必借助任何物品,直接从这处缺口轻松翻进院内。
脚印就在缺口下。
前两天下了雨,院墙周围一圈泥土都是潮湿的,脚印非常明显。
“他是直接奔这里来了,好像对地形很熟啊……”
张方仔细看了看缺口处的脚印,说道。这些脚印一路向外边马路上延伸,直接就到了缺口处,旁边没有别的新鲜脚印。
犯罪分子就没有走弯路,直奔而来。
其他几个人都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认同。
一般来说,这种农家院子围墙周围,是很少有人来转悠的,本村人肯定不会来,很容易引起屋主的误会,外地人若是不心怀叵测的话,就更不会来了。
如果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照理应该在这附近还留下其他脚印。现在就这么孤零零的一窜脚印直接从公路那边延伸过来,证明这个犯罪分子确实熟悉地形。
“可能白天的时候就踩过点……”
梁宇蹙眉说道。
“熟人作案?”
小黄禁不住问道。
不仅对地形熟悉,对魏德民家里的情况应该也熟悉,知道这家里没有男人,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入室强奸杀人。
“那不见得。”
梁宇摇头。
“流窜犯也会踩点,至于魏德民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他事先没必要查清楚。这种犯罪,有时候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他进了院子,发现侧门没上闩,就推开门进去了。或许他最初只是想偷点东西,然而进门之后发现屋子里就闵红玉一个人,马上又生出了其他的想法……种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王为听得暗暗点头。
不少案子确实都是随机发生的,犯罪嫌疑人犯罪之前,并没有一定的目标,随意性很大。
但这个案子,犯罪分子的目的性还是比较明确,那就是强奸,不是盗窃。
魏德民确认过,家里的贵重物品和钱财并没有失窃,从现场勘察的情况来看,除了床褥很乱,其他东西都没有被翻动的痕迹。
很明显,那家伙就不是为了来偷东西的,事后连个偷东西的假现场都懒得制造,直接逃跑。
第319章 新鲜的痕迹
王为蹲下来,伸手比划着脚印的长短大小。
院墙周围的地表比较潮湿泥泞,脚印相对比较清晰。
至于直接用手指比划长短,不少刑警都有这种绝活,用手指一比划,大致数据就出来了,当然不会太精确。王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得出的数据基本准确,差七不差八。
“三十九码,最多四十码……”
听老大这么说,几个刑警都过来伸手比划。
对王为这门“手艺”,大伙都学得很认真。
其实这倒没什么诀窍,就是“用心”而已,只要真心热爱这一行,认认真真去学,平时多练习,很快就能掌握窍门。
“这么小的码子,证明这个人个子不高,应该在一米六五左右。”
张方马上说道。
实话说,张方联防队员出身,担任刑警中队副中队长,内心的压力不是一点半点的大。虽然队里的正式民警除了王为之外,就只有他和小黄,梁宇和程雪名义上属于禁毒中队的编制,其他都是联防队员和治安员,但无论梁宇还是程雪或者小黄,资历都比他老,还是科班出身。
张方差有一日之长者,就是年龄痴长几岁。
要不是王为一力提携他,这个刑警中队长副中队长的位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在他头上,甚至于他都不可能“转正”。
边城市公安系统联防队员,治安员上千,有几个最终修成了正果?
王为提拔栽培的是张方,却在刑警队和禁毒队竖起了一个标杆,让其他的联防队员和治安员都看到了希望,觉得跟着这样的老大很有前途。
事实上,这段时间王为一直都在督促手下的临时编制警察,联防队员,治安员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就在这一年,公务员制度将全面实施,只要他们能通过考试,是很有机会搭上头班车,由临时工变成正式公务员的。
就王为所知,最先几次的公务员考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门槛不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在国家单位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同志。因为编制紧张,一直都没有解决“转正”的问题。这些老同志经验丰富,正是各个单位的骨干,喝茶聊天可以没有他们,干实际工作少了他们的话,肯定玩不转。
但这些人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公务员考试过于艰难的话,他们都会被拦在外边,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稳定团结。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赶上前几班车,越往后,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就越高。
不过在目前而言,张方的压力很大。
他想要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刑警,唯有多办案子,多破案,用硬邦邦的成绩来堵住大家的嘴。
老大可是说了,迟早会推荐他担任刑警中队长。
张方相信,只要王为肯推荐,以王为在洪峰面前的分量,他出任这个中队长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阻力,关键是,得让大家伙服气,不能给老大丢脸。
所以这段时间,张方除了拼命办案子,就是拼命学习各种刑事侦查的知识,把王为在警校的教材都接了去,一本一本的啃,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王为请教。
别看王为一副吊儿郎当的不着调模样,基本功那是相当扎实。在警校的时候,王为不但是连续三届的擒拿格斗大赛冠军,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王二哥原本就是很聪明的人。
听了张方的话,王为点了点头。
基本上,张方已经描述出了犯罪分子的身材,就是一个身高不到一米六五的瘦小男人。
拍下照片,又用材料拓下脚印的模型。
然后继续扩大现场勘察的范围。
“老大,快看,这是新鲜的自行车印子……”
张方一眼就在屋子后边不远处的马路上发现了新鲜的自行车车辙。
泥水印记。
“嗯,这应该是轻便单车,二八式载重单车的轮胎,比这个宽,花纹也不一样……梁宇,拍下照片,找专家辨别一下,是哪种单车的轮胎印。”
王为仔细观察了一下地上的印记,吩咐道。
“好的。”
梁宇连忙点头称是,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几张。
就在这边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场勘察之时,马路那边又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两台小车开了过来,一名四十几岁,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下小车。
“是钱主任……”
张方眼尖,一眼就认了出来。
钱博红,红玉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俗称的红玉镇“二把手”。
“他亲自过来了,动作蛮快的。”
王为笑了笑,说道。
“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魏德民又是镇里的干部,他过来看看也是应该的。”
王为点点头,却并没有急着迎上去。
他是刑警,当务之急是勘察现场,尽早破案。场面上这些迎来送往的礼节,老实说,王所暂时还没有完全适应。
在王为的脑子里,还是有那样的思维定式——想要升官,得看真本事。
这种思维定势,一时半会是转变不过来的。
王所不主动相迎,人家钱主任只好降尊纡贵,亲自过来和王所握手。
“小王,你好……”
钱主任认识王为,过年的时候,钱主任代表办事处来派出所慰问,所里的几个负责同志都和钱主任见过面,还一起吃了顿饭。
对王为这个年轻的副所长,钱主任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从他对王为的称呼上,也能看得出来,钱主任上位者的心态俨然。职务不职务的还在其次,关键王为年纪那么小,要钱主任正儿八经将他当成个人物,那还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王为再拿出点成绩来。
大家都知道,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马上就要调整,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钱主任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钱书记,红玉街道办事处名副其实的“一哥”。
虽然派出所是归公安局垂直领导,但也要接受办事处的领导。
块块上的一把手,权力历来很大。
不要说在场面上是这样,就算在公安系统内部,块块上的头头,也比条条里的头头更吃香,分局乃至市局不少队里的一把,都想去下边派出所干几年所长。
级别尽管一样,实权那是完全不同。
派出所所长,尤其是大所所长,不但权力大,油水更足。
等王为头衔前边那个“副”字拿掉的时候,哪怕他再年轻,钱主任甚至钱书记,都不敢小觑他,得正正式式称呼他一声王所。
不过根据现行场面上的运作规则来看,王为这个年龄,那个“副”字真要拿掉,那还要等一段时间。王为职务上要再上一个台阶,极有可能需要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调到分局或者市局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