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警荣耀-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精英人员,哪个市局不是最需要?
  设备人员的调配都不再拥有优先度,各单位也不再有那样无条件的配合态度,案子就更难破了,基本上拖到几个月之后,再想破案真的要靠运气。
  毕竟新的案子会不断的发生,公安局的人手却只有那么多,完全不敷分配。
  然而事与愿违。
  虽然专案组的每个同志都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采集过指纹数据和血样的“可疑人群”甚至超过了一万人,可是通过比对,竟然没有一个跟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指纹以及生物物证相符。
  要知道,岩门市的户籍人口和其他非户籍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万,再加上那些没有办理暂住登记却也在岩门市区长住的,总人口不会超过五十万。
  剔除其中的女性,以及不符合年龄段的男性,真正符合“可疑条件”的成年男性,只不过十来万人。
  一万人的采集人数,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可疑人群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例算是相当高了,说是把整个岩门市翻了个底朝天也不为过。
  同志们的情绪变得很低落,又一次的案情分析会上,大家都闷着脸,不少人低头抽烟。
  一开始,案情分析会是不允许抽烟的,实在想抽了,可以去外边。但一般来说,不会有人当着司马白,周金沙,李作勇这些大领导的面干这样失礼的事,只能强忍着。
  二十多天过去,这条规矩也顾不得了。
  反正司马白和周金沙两位都不在。
  “海局,我觉得,我们的方向是不是错了?”
  终于有人闷闷地开口了。
  开口的这个人,三十多岁,板寸头,一脸的精明强干之色,正是岩门市公安局金石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老易。
  石湖公园杀人强奸案发生在金石区,正是金石分局该管,老易是理所当然的专案组成员。实际上,如果不是这个案子影响太大,而且经过交叉比对,确定是“连环杀人强奸残害女性案”的组成案件,一般情况下,吴燕案就是由他们金石分局刑侦大队来办的。
  并不是每个杀人案都会惊动这么多大领导,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的。
  此刻的易大队,满脸疲惫,双眼布满红丝,明显睡眠严重不足的样子,伸手将烟蒂在烟灰缸里狠狠摁灭了,神色和语气都郁闷无比。
  而他称呼的那位“海局”,则是岩门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海凤鸣,专案组副组长,实际上专案组的工作是由他在负责的,他跟李作勇副总队长,也是相识多年的老熟人。
  司马白和周金沙不在的时候,案情分析会就是由他和李作勇来主持。
  不过李作勇从来都恪守着规矩,绝不就专案组具体的管理工作轻易发表意见,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出面协调一下省厅和其他兄弟市局支援人手与专案组的合作,或者偶尔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这才是他的本行。
  越俎代庖去指挥专案组的具体工作,那不是李作勇的作风。


第572章 会变成悬案?
  “那你是个什么意见?”
  海凤鸣的脸色也很不好看,手里还夹着一支烟。
  会议室里几十个人,大家出奇一致的疲惫,出奇一致的郁闷。海局作为事实上的专案组长,他的心情才是最郁闷的。
  “我觉得,有没有可能是流窜作案?”
  “流窜作案?怎么可能?”
  不等海凤鸣开口,就有人惊呼出声了,倒不是刻意针对老易去反驳他,而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觉得老易这个说法跟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太不一样了。
  “怎么不可能?这个嫌犯也可能是住在郊区或者住在下边县里的,隔段时间就跑到市里来作案,做完案又跑回家里去。”
  老易气哼哼地说道。
  这也算是流窜作案吧,虽然跟大伙理解的流窜作案有所不同。
  “真要是那样,范围就太大了,没法查……”
  顿时就有人这么说道。
  这也是实话,单是市区有针对性的指纹采集和血样采集,工作量就已经大到令人头晕,这要是再把郊区和下边的县算进去,那还得了?
  单是这个采样比对的工作,就得搞上个一年半载的,而且遗漏的肯定也很多,纵算犯罪嫌疑人确实是住在郊区或者下边县里,他漏过去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岩门市公安局自打成立以来,就没搞过这么大规模大范围的采样比对。
  真的定性为流窜作案,几乎就等于宣布这个案子成了悬案。
  在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线索的情况下,案件侦破至此就陷入了停滞之中,很难再进行下去。
  “这个可能性不大。”
  是刘浪的声音。
  “从案发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这个家伙每次作案都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对现场情况十分熟悉,这样做很明显是经过反复踩点的。如果是流窜作案,嫌犯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如果他是下边县城的人,在县城也一样可以作案,为什么非要跑到市里来?我认为,嫌犯就在市区,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把他找出来。”
  刘浪脸上的疲惫比所有人更甚,眼神却无比之坚定。
  显然对自己的判断有十足自信。
  “……”
  老易没有再说什么,但谁都看得出来,他不是那么服气。
  “我们现在这么大张旗鼓地搞摸底排查,采集指纹血样,会不会把真正的嫌犯吓住,从此不再冒头?”
  有人禁不住这样担心。
  “他不再冒头了最好,就不会再害人了……”
  立马就有人脱口而出,却只说到一半,声音就变小了,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不妥的地方。
  诚然,如果嫌犯被吓住,就此销声匿迹,再不露面,确确实实就不会再有女性受到他的伤害,但如此一来,这个案子就更加难破了。
  这本就是一个两难的逻辑。
  一时间,会议室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难堪的沉默。
  “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新的看法吗?都谈谈吧,都谈谈,大家集思广益……”
  海凤鸣蹙起眉头,说道。
  还是没人说话。
  足足沉默了十来秒钟,王为才忽然说道:“刘支,吴燕恢复得怎么样了?能去现场了吗?”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吴燕双小臂骨折,现在才过去了二十来天,离完全痊愈还早得很。不过只是去现场模拟一下案发当时的情况,倒也不一定非要等到骨折完全恢复。
  “现场倒是可以去了,但估计作用不大。”
  刘浪没好气地说道。
  吴燕那边,最开始的几天,他几乎是每天都要过去一趟的,看看她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结果却让人相当失望。
  案发的时候,天太黑,她又被制服得太快,案犯还蒙着面,她完全说不出个名堂来,就是一位的惊恐害怕。
  王为点点头,又说道:“吴燕说她当时一下就晕过去了,不知道嫌犯有没有使用什么药物?”
  “没有。医院检查过,确定嫌犯没有使用化学药物……吴燕是受惊吓过度晕过去的。”
  “嗯……也不一定就是受惊吓过度……”
  王为轻轻颔首,像是自言自语般说道。
  刘浪眼里顿时就闪过一抹讥讽之色,冷笑着说道:“不是受惊吓过度,也不是用了化学药物,她是怎么晕过去的?难道是武林高手的点穴功夫?”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轻的哄笑声。
  也不知道为什么,刘浪就是跟王为不对路,每次王为只要一开口,刘浪就没个好脸色,更没个好语气,总是忍不住要冷嘲热讽一番。
  刘支队被气功大师欺骗过,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和王为第一次在公安局大门前见面,就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人就是这样,一旦坏印象形成了,就很难改。
  最重要的应该是王为死死盯住嫌犯“武林高手”的身份,让刘浪浑身不得劲。
  因为在这个领域,王为和谷帅才是“权威”,其他刑警都不好开口。
  这让刘浪有一种被排除在外,不受重视的感觉。
  对一个极其自信,甚至独断专行惯了的人来说,这种感觉简直糟糕之至。
  真要是在这个方面打开了缺口,刘浪就太没面子了。岂不是说,倘若没有王为参与,这个案子就永远都破不了啦?
  王为要是省厅来的资深专家也就罢了,岩门市的同行没啥好丢脸的。关键王为是边城临时借调过来帮忙的,还那么年轻,听说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时间。
  被这样一个“小屁孩”比了下去,简直就是啪啪打脸啊。
  不能忍!
  “在没有找到最后的答案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王为不咸不淡地回了他一句。
  他之所以想要吴燕去现场,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案情复原,而是想要亲自动手,在吴燕身上“复制”一下当天晚上嫌犯瞬间制服吴燕并且把她搞晕过去的手法。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加准确更加直观地判断出嫌犯到底是什么样的“流派”。
  不管刘浪相不相信,王为自己心里清楚,天南武术流派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其中一些还很厉害。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吴燕的骨折还远远不曾痊愈,这个“复原演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
  现在,倒是不必跟刘浪提起,没的又引起什么不必要的争论。
  情况明摆着,他连续三届天南警校擒拿格斗大赛冠军并不能“说服”刘浪,刘浪或许会承认他身手了得,却绝不会认为,这对破案有帮助。除非他真能循着这个思路抓到犯罪嫌疑人,不然刘浪永远都不会口服心服的。
  你能打是事实,但跟破案没关系。
  这就是刘浪目前的逻辑。
  你只要抓不到犯罪嫌疑人,就永远都不能说他的逻辑错了。
  果然,刘浪又冷哼了一声,尽管没有再说什么,但那种不屑于跟你多讲的神态,却是表露无遗。
  “刘浪!”
  海凤鸣看不过去,瞪了他一眼,有点不悦地喝道。
  这个老刘,一点都不注意团结。
  人家王为年轻归年轻,到底也是省厅请过来帮忙的,看上去司马厅长和李作勇副总队长都对他很看重,你刘浪总是这么个态度,怎么行?
  让其他省厅支援来的同志怎么想?
  合着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帮你们破案,和本地同志一样,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第一线,反倒错了不成?
  刘浪就是情商太低。
  不然的话,以他的功劳和资历,其实是有机会出任刑侦支队支队长的。
  刘浪对海凤鸣还是十分尊重的,海凤鸣扎扎实实是他的老上级老前辈,他刚入行的时候,就是在海凤鸣手下,海局这么喝他一嗓子,他就老实了。
  不过私下里还是撇了撇嘴。
  无疑,这不是对海凤鸣不满,是对王为不满。
  年轻人,前辈的好经验不学,总喜欢搞什么标新立异。
  这次案情分析会,最终又是“无疾而终”,没有分析出新的线索和新的思路来,会议室长时间陷入沉默之后,海凤鸣和李作勇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很无奈地宣布散会。
  离开会议室之后,谷帅像是很随意地对王为说道:“过两天我也要回去了……”
  王为点点头,没吭声。
  一转眼间,他们就过来二十多天了,时间快进入十一月。谷帅是云都南门分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不可能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南门分局那边,已经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催他尽早返回局里去。南门分局也一大堆工作等着他回去完成。
  其实边城那边,也已经给白娇娇打过两次电话了,让她尽早回去。
  自家的刑侦大队长,总是待在岩门,也不是个事。
  倒是没有人催王为。
  因为王为就算不来岩门,眼下也该在“宝元公司诈骗案”专案组呆着,禁毒大队的工作,有和平负责,他肩上的担子,还不算太重。
  一把手和二把手,区别还是很大的。
  “这个案子,估计会悬起来了,只能等下次……”
  说到这里,谷帅把后半段话咽了回去,这对谷帅来说,真是相当罕见的情况。
  实在这话不好说出口来。
  等下次?
  言下之意岂不就是要等犯罪嫌疑人再一次冒出来?
  又不知哪位无辜的女性要遭到残害了!
  王为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不过还是没说话。
  眼下他也找不到好办法来破案,说什么都没用。
  王为其实并不是那种喜欢先说后干的性格,除非有十足把握,否则他也是奉行“先干后说”甚至只干不说原则的。
  话说出口了,就不能改,也收不回来。
  当然还是慎重点好,省得为人所笑。
  根据他多年的刑警经验来看,只要犯罪嫌疑人没抓住,迟早他是会冒出来的,这种嫌犯,心理扭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有强迫症的。隔一段时间不犯案,就会受不了。
  下一次犯案,会是什么时候?


第573章 挑衅
  谁都没想到,新的案子,发生得这么快!
  专案组成员还没有全部离开会议室,忽然一名年轻警察像炮弹般从刑警支队办公室冲出来,脸上神情像是白日见了鬼一般,嘴里大声叫喊。
  “刘支刘支,不好了,出事了出事了……”
  这一嗓子嚷嚷出来,顿时就炸了,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双目齐刷刷地扫了过去,不少人脸色已经变了。
  难道,又出了大案子?
  “什么事?”
  刚好从会议室里出来的刘浪脸色大变,叫道。
  “杀人案!”
  “入室杀人!”
  “受害者是女的……”
  年轻警察气喘吁吁地叫道,都有点犯起结巴了。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刘浪沉声问道,语气反倒一下子就镇定下来。
  大多数老刑警都有这种特质,越是紧张的时候,心态反而越冷静。
  “哪里报的案?”
  “荷塘派出所报的案,案发地点在御景花园小区,荷塘所的人已经赶过去了……”
  年轻警察气喘吁吁地叫道。
  刘浪二话不说,就往外边跑,连招呼都没跟海凤鸣李作勇打一个。
  严格说起来,这样做很不合规矩。
  从一开始,年轻警察做得就不合规矩,明明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在,这种事肯定是第一时间向海凤鸣汇报,而不是向刘浪汇报。只不过平时发生命案,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刘浪。根据刑侦支队内部分工,重案大队就是管命案侦破的。
  只不过这当儿,谁都不会去计较这种细枝末节。
  不但刘浪拔腿就往外跑,海凤鸣和李作勇也不例外,同样的拔腿就跑。
  所有人都在跑。
  争先恐后。
  挑衅,赤裸裸的挑衅啊!
  这边案子都还没破,一大堆精英刑警聚在一起,绞尽脑汁找线索,那边就又发生了入室杀人案。
  太特么嚣张了!
  这回如果抓住那小子,要不把这混蛋的脑袋拧下来,老子不姓刘!
  片刻之后,公安局大院里响起了一连串汽车发动的声音,警笛长鸣,一台借一台的警车,从大院里冲出,径直冲向御景花园小区。
  打头的那台警车,就是刘浪亲自驾驶,此刻的刘支队,沉着脸,咬着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紧握方向盘的双手青筋暴跳,因为太过用力,指关节都发白了。
  同车的几名重案大队同事紧张地看着他,生怕他一不小心把车开沟里去。
  紧随其后的第二台警车,就是海凤鸣的座驾了,李作勇和他并排坐在后座上,两位领导都板着脸,一声不吭。
  刘浪可以不讲规矩,其他人不能这样。
  自然还是礼让两位领导在最前边。
  刘浪情商低是出了名的,别人可不能有样学样。再说,刘浪是海凤鸣一手带出来的,其他人未必跟领导有这么深的渊源。
  王为谷帅他们差不多落在最后。
  还是王为自己开车,不过谷帅硬拉着江中翰上了车。
  虽然说,跟着前边一长串警车跑,基本不会跟丢,但这种时候,还是有个本地人坐在车上指路比较靠谱。谁不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手资料?
  这个直观印象对破案很重要的。
  尤其是那种天赋极高的精英刑警,往往能在案发现场触发第六感直觉。
  一上车,江中翰就嘀咕了一句:“怎么会是御景花园小区呢?”
  白娇娇马上紧盯着问道:“为什么不能是御景花园小区?”
  江中翰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话引起了白娇娇的误会,连忙解释说道:“是这样的,御景花园小区是‘富豪小区’,凡是住在那里的,都是有钱人……”
  白娇娇就没有再问。
  大家都明白了江中翰的意思,前头五起案子,吴燕案发生在室外不算,其他四个发生在室内的案子,两个是在单位宿舍,一个是在老式街区,只有一个是在新建的金菊花园小区。但金菊花园小区也不是什么高档小区,保安力量和门禁管理相对都比较弱。
  御景花园小区既然是所谓的“富豪小区”,门禁管理肯定比较严,保安力量也会比较强,照理,犯罪嫌疑人是不会选择这种地方作案的。
  那个家伙,反侦查意识特别强。
  但凡事都有意外,再说,御景花园小区的保安配备和门禁管理到底怎么样,也还不得而知。也许名义上是“富豪小区”,实际上却门禁松弛,管理不善呢?
  这种情况也不能说百分之百不可能发生。
  先到现场再说。
  事实证明,谷帅把江中翰拉上车绝对是多此一举,不要说王为的车技出乎意料的好,就算王为是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前边那么多警车拉着警笛呜哩哇啦地叫,也绝不能可能跟丢了。
  一路上所有车子,不管大车小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见了这个架势,一律让路,乱纷纷的往两边靠,有的车索性靠边停了下来,司机放下车窗,好奇地盯着这长长的警车车队,满脸兴奋之色,不知道发生了何种了不得的大事。
  畅通无阻到了御景花园小区。
  单从外边看,御景花园确实堪称是“富豪小区”,跟唐威所居的锦绣庄园不分上下,都是崭新的电梯房,十几层高。
  九十年代,十几层高的住宅外加电梯,就是高档小区的代名词。
  不过眼下,这座往日宁静安谧的小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门口围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七八个保安竭力在阻拦,不让这些看热闹的无关者进入小区。
  等车子开进小区之后,王为简直怀疑,整个小区在家的人都出来了,一大群人聚集在六号楼下,一个个仰起脖子盯着上边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发生在楼上室内的案子,站在楼下怎可能看得到什么?
  可是他们还是饶有兴趣地看,脖子伸得老长,像一只只白鹅似的,时不时交谈议论几句,发出几声又是兴奋又是惋惜的叹息。
  先期赶到的荷塘派出所警察,已经在六号楼下划出了警戒线。
  看得出来,荷塘派出所算是倾巢而出了,单单在楼下维护秩序的警察和联防队员,就有十来个,还有几个在门口帮着保安阻拦吃瓜群众。
  估摸着他们一接到报警,听说是入室杀人案,受害者还是女的,顿时就全员紧张了。
  不紧张不行啊。
  这特么的“连环入室杀人强奸残害女性案”最新案件就发生在自己的辖区,接下来有得忙了,单是那地毯式的摸底排查,采集指纹和血样,就足以让整个派出所忙个四脚朝天。
  当然,还没有勘查现场,更没有跟前边五个案子进行交叉比对,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这个案子就是“连环入室杀人强奸残害女性案”的最新案件,可是在目前这种紧张的大环境下,任谁脑子里第一时间都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来。
  大意不得,千万千万,大意不得。
  在这种情况下,荷塘派出所将所有其他工作都放下,全力以赴搞这个案子,就是理所当然了。
  王为谷帅白娇娇都穿着便服,这些天一直都在搞摸底排查,穿便服更方便,幸好下边执勤的警察有人认识江中翰这位市局重案大队的副大队长,有他领头,倒也没人拦阻他们三个进入六号楼。
  六号楼正处于整个小区最中心的位置,目测大约是十二层的样子。
  从这个建筑风格来看,已经颇有后世花园洋房的模样了,对于住惯了老式筒子楼的王为来说,这样的花园洋房足以称为“富豪小区”。
  当然,他老妈已经做主在锦绣庄园买了一个套间,目前正在装修之中。估计明年,王大队就能搬进新房去住了。
  叶玫对这个事特别上心,为了把房子装修得好一点,舒服一点,哪怕挪用公司的流动资金也在所不惜。在这一点上,王诚王为爷俩加起来也轴不过叶玫。
  叶玫认死理,觉得把房子装好了,就能马上把儿媳妇娶进家门,接下来她就要抱孙子当奶奶了。
  女人一旦认了死理,任何男人都拿她没辙。
  六号楼是二梯四户的结构,每一层有四户人家,一共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已经被警察“征用”了,楼层的其他住户,暂时只能使用左边的那部电梯。
  案发地点在顶楼。
  电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