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收藏家(白马)-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的时候利用的都洛阳铲自身的重量往下掉的时候产生的力量,简单来说牛平做的事情就是把洛阳铲提起来,然后松手让它往下掉,能够插到土里多少就插多少,保持着节奏,一丝也不乱;第二个是他下铲的时候,第一下就换一个角度,比如说,第一铲下的时候朝东,第二铲就是朝南,第三铲是朝西,第四铲就是朝北,然后重复,于是一个圆形的孔洞就出现了。
方明瞪大的自己的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看着牛平的动作,牛平是盗墓的高手,洛阳铲这种大路货在他的手上肯定有着特殊的东西,自己要注意的就是这些,毕竟对于一个使用洛阳铲的人来说,高手能够打的深度与普通人打的深度自然是不一样的。
细节决定一切,特别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小孔来说就更加是如此了。
“啪……砰……砰……啪……”
声音单调地重复着,已经半天过去了,但是这个声音还是一成不变,方明越看越是佩服,光是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一下两下、十下八下的,一个小时之类的,估计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但是半天过去,牛平却还是能够保持,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牛老,我试试?”
方明看到牛平的身边,看了半天之后,他相信自己已经基本上知道洛阳铲使用的方式,想自己试一下。
“好。”
牛平把洛阳铲递给了方明,但他却没有走开,而是站在一旁。
方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象之前牛平那样握住洛阳铲的杆,轻轻地往上提起,然后松手,洛阳铲“嗖”的一声往下掉,击中泥土之后出一层轻微的“砰”的声音,提起来,方明注意到铲头马上就带出一把泥土来,而且数量还很多。
这洛阳铲相当的不错!
洛阳铲的目的就是通过铲头带出的泥土来判断地下的情况,所以,洛阳铲能不能带出泥土就成为了衡量它是不是好洛阳铲的一个标准。打制得好的洛阳铲,份量十足,松手往下掉的时候能够“吃”进泥土里,这是因为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利用手力来打孔洞是不太可能的,主要还是要利用洛阳铲自身的重量产生的力度才行,同时,洛阳铲的铲头的弧度一定要够,要不就算是打得进日里,也带不出泥土,如此一来一个是孔洞打不下去,泥土都塞住了,另外一个就算是打得下去,各个土层的泥土也都泥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各个土层的情况。
但是此时方明手里的这个洛阳铲就完全不一样,手一松,就迅往下掉,“吃”进土里的时候感觉到似乎很锋利,仿佛是一下子就进去一般,这说明它的重量很足够。同时,带出来的泥土紧紧地吃在铲子里,提出来之后一点也没有掉!
这很重要,说明所有的泥土都提了出来,这样就保证孔洞里没有多余的泥土。
看着看着,牛平轻轻地点头,方明这小子的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一点,洛阳铲看似简单,但也不是随便就能够打出合格的孔洞来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垂直,光是这一点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就没有办法做得到。
他知道方明之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洛阳铲的,但是此时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生疏之外,很快地就非常熟练了,松、提、往地面上轻轻地磕倒土……所有的动作迅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节奏,而且仿佛是行云流水一般,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更加难得的是,方明打出来的孔洞完全是垂直的,这一点拥有多年经验的牛平一看就知道了。
事实上对于盗墓或者是考古的人来说,在用洛阳铲打孔洞的时候往往都是打“梅花孔”,也就是四周各一个孔,中间一个孔,如果打的孔洞不垂直,往往打到最后两个孔会碰到一起,如此一来,这两个孔都是废掉了的。真正垂直的孔洞是可以用强光手电筒又或者是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都是能够直接到孔洞底的!
“好!不错!相当的不错!继续!”
看到方明能够打出好的孔洞来,牛平也就走到一边休息,他年纪大了,这样的事情能够不做当然是好的,毕竟这是相当废力气的事情。
“嘿,牛爷爷,要不我也来打一个孔洞?”
赵柱子也凑了过来,这一次出门带的洛阳铲可不只是一套。
“行!”
要想准确地查看地下的情况,光是一个孔洞是完全不足够的,牛平找一个离方明十来米的地方给赵柱子,不过与方明这种一看就会的天才式的人物相比,赵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学会了,结果牛平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教会赵柱子怎么样使用洛阳铲,就算是如此他打出来的洞也是马马虎虎能够用而已。
重新回到方明的身边的时候,牛平现那根两米左右的杆子基本上已经打到尽头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往地下打了两米深了。
“牛老,这杆子到头了,接下来怎么样做?”
牛平没有说话,而是走到方明的身边蹲下去仔细地看方明打出来的土。这里虽然是处于沙漠之中,但是土层却不是沙子,而是一种黑土。牛平很快就现方明用洛阳铲打出来的泥土始终都是黑色的。
“方明,洛阳铲主要就是看带出来的土。”
方明停下手上的动作,他知道牛平这是在向自己传授经验,哪里还不马上把耳朵竖起来?
“如果带出来的土和你最初打出来的土是一样的,包括颜色、密度、成分等都是一样的,那就说明地下没有坟墓。这是因为如果有坟墓,那就一定有挖土和填土——曾经挖过或者是填过土的地方,土质的密度、颜色、特别是成分一定是有区别的。注意这一点就能够判断下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了。”
“比如说,你前面半个小时打的土层者阳偏黑的,但是下一铲却是偏黄的,那就要注意了,这种突然出现的黄土有可能就是填圭,那当然,,这也不一定,也很有可能是天然的土层,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一定要注意,要仔细地观察这种新出现的土层的密度也就是捏一下看看是不是很紧,如果不紧,松松的,甚至是比较干的,那就有可能是填土,反之那就是天然的土层了!”
“最明显的下面有坟墓的特征就是打出来的土有瓷片之类,那肯定就是有坟墓的了,总之一句话,要随时注意洛阳铲带出来的那些泥土,一旦有变化,那就意味着下面有东西,至于有什么东西那就要根据泥土里的东西来判断了。”
方明轻轻地点头,这样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他一听就明白了。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打出来的这些泥土的颜色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而且亮度也都差不多,更加没有瓷片之类的杂质,所以可以判断得出来到目前为止打到的深度下是没有坟墓的。”
“我们要继续打下去不?”
方明看向牛平,他在这方面可没有什么经验。
“打!当然打!起码要打到15米左右吧。”
“可是……这个我们的杆子已经快要到头了,怎么办?有更长的杆子么?”
其实方明知道没有更长的杆子了,这一次带来的洛阳铲的杆子其实是一种可伸缩的杆子,但最长的长度也就是2米出头,现在都已经打到接近两米的深度了,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打下去了。
难道要就地取材?
周围倒是有不少大树,但是大树的树枝大部也没有两米长短的直枝,就算是有,那也不可能是有十五米的——牛平刚才可是说了,起码要打到十五米左右呢!
“呵,不用杆子。”
牛平笑了起来。
“不用杆子?不用杆子怎么样打?怎么样把洛阳铲提出来?”
方明不明白地看着牛平,洛阳铲的使用办法是伸用它自身的重量往地下打,但是打下去之后那是要提上来的,如果没有了杆子,怎么提?
牛平走到大背包前,找了一下拎出一捆绳子,扬了一下,说:“用这个就行了。”
“绳子?绳子也行?”
方明惊讶起来,用绳子能够打到十五米的地下?
“把洛阳铲给拿过来。”
方明把插在孔洞里的洛阳铲提了出来,走到牛平的身边,他要仔细看看牛平的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样的药!
牛平没有说话,接过方明的洛阳铲后就直接把杆子给拆了……
第390章一无所获
“难道是把杆子拆掉换上绳子?”
方明这才注意到洛阳铲连接杆子的地方不仅仅有杆套,而且还留有两个洞,其实这两个洞之前他也注意到了,只是没有想到竟然是用来绑绳子的。
果然,牛平把杆子拆下来之后把绳子绑了上去。牛平拿出来的那一捆绳子不是太粗,但却是上好的尼龙绳子,放开之后不要说十来米了,绝对过五十米。
方明此时已经知道牛平肯定是用绳子来代替杆子了,但是这个有用么?不用杆子也能够往下打?
牛平很快就把绳子绑好,提着绳子试了一下,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回到之前打好的孔洞前,就把洛阳铲放了下去。和之前用杆子一样,此时他也是双腿站在孔洞的两侧,双手扯着绳子,放垂直了之后就松开。
“砰!”
方明听到孔洞里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
“砰!”
“砰!”
……
收绳,放绳,牛平一下接一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方明双眼瞪大,此时用的虽然是绳子,但是却有用杆子一般,洛阳铲在牛平手里一铲子接一铲子地把洞里的泥土打了上来。
突然,方明恍然悟,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刚才拿洛阳铲的时候人,他就觉得这洛阳铲的铲头也太重了一点吧,心想如果只是为了打孔,没有必要这样重。但是他也没有多想,毕竟洛阳铲重一点,往下打的时候能够省上不少力,而且遇到硬的石头之类也有更多的机会打得穿。
现在看来还不是那么简单:除了上面的那些原因之外,洛阳铲的重量恐怕更多的是为了现在这种用绳子取代杆子而设计的。
两三米的距离是一般的杆子能够达到的人距离,再长不是说没有,但却已经需要连接,但就算是再怎么样连接也会有一个极限,而且对于盗墓的人来说也更加容易暴露和不方便。
但是绳子就不一样了,长而且容易携带,一捆几十米不成问题,但是和杆子不一样的是一旦用绳子就不可能使上力量往下打土,这样一来就要增加洛阳铲自身的重量,当到了一定的重量之后,再加上适当的距离,就能够利用它自由落体的而产生的力量打进土里!
这样的设计看似简单,但是却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但这样的办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不能用的,必须先利用杆子加洛阳铲,打出一个几米深的孔洞之后,换上绳子后的洛阳铲才有了往下滑的“轨道”,这样才能够因为足够的距离而产生足够的力量。
试想一下,一个十几斤甚至是几十斤的洛阳铲,自由落体几米后产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除非是遇到岩石之类的很硬的地面,要不肯定是能够“吃”进去的,如此一来,再把绳子提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把打出来的泥土给带出来了!
反复用这样的办法,肯定是能够打到很深的地方的,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绳子有多长就能够打多深!
到了这个时候,方明终于明白为什么用洛阳铲这样的简单的工具却能够打出十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深洞了。
看牛平操作了一会,方明就明白里面的关键点其实和之前用杆子的时候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打下去的孔洞是垂直的,因为如果不是垂直的,那洛阳铲往下掉的时候在中途就会被卡住,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打了。
使用洛阳铲的方法真要说起来其实不复杂,但是整个过程却是非常的枯燥,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垂直,而且是每一铲都必须如此,要不这一铲差一点,下一铲差一点,积累下来整个孔洞就歪了。
方明是一个耐心很足够的人,虽然已经连续地打了近廿个小时了,但他还是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一下接一下,一点也不急,而且每抽出一次洛阳铲,他就仔细地看一下洛阳铲上带出来的泥土,特别注意的是泥土的颜色之类是不是有变化。
“方明,情况怎么样?”
牛平走了过来,他之前去另外一侧的赵柱子那里。
摇了摇头,方明说:“从一开始到现在,却是一点变化也没有。从绳子的长度,我看应该是打进去近五米了。”
牛平稍稍地检查了一下方明打出来的泥土,轻轻地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柱子那里也是如此,没有什么现。”
“牛老,这样深了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会不会下面没有任何的东西?”
方明停了下来,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水,虽然说只是简单地一提一放,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其实还是很累人的。
“有可能,但是现在这样的一个深度还作不了准。一般来说,我们都要打到十来米深,最好是过十五米。这样比较保险,当然,如果中途打出水来,那就另当别论了。”
方明知道这是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坟墓,干燥是第一要务,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把坟墓挖在有水的地方,所以说如果打出的泥土非常的湿、能够滴出水来,那基本上下面是不可能有坟墓的了——当然,如果是因为地壳的运动造成的,那就是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这样的情形是比较少见的。
“好,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打到十五米左右的再说。”
方明休息了一会之后又继续用洛阳铲打起孔洞来。
盗墓看起来是一个很神秘和很拉风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至少用洛阳铲在地上打出十几米深的孔洞就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而且整个过程也枯燥是很。
天慢慢地黑了,视线也开始模糊,方明停下手来,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工作了。
回到扎营的地方,方明看到赵柱子已经比自己早回来了,而且和牛平一起正在烤着东西。
“兔子?”
方明看了看,现火堆上挂着的正是三只兔子。
“嗯,之前去打的,这里是绿洲,有水有草木,有很多兔子或者是鹿这样的东西,看来我们就算是在这里呆上个一年半截的也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
牛平一边说一边转动着手里的树枝,已经烤得金黄的兔子上渗出大量的油脂,滴在火堆上,不由“篷”的一声爆出一丛火花,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肉香。
“哈!牛爷爷,方明哥,我们就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吧。别的不说,出去之后梅花鹿这样的东西可是再也吃不到了。”
赵柱子大声地笑了起来,想到昨天晚上烤的那只梅花鹿,赵柱子的口水就又流了下来。
方明也笑了,赵柱子这倒是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现在这个地方地处沙漠的深处,因为有绿洲和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来的原因,这里生长了大量的动物,长年生活在这里当然不行,但是短时间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兔子很快就烤好了,方明、牛平还有赵柱子三人一人一只地啃了起来,一时间吃得满嘴都是油。
“牛老,这里到处都是弹片和弹坑,我想之前肯定是有人来过,而且可能是军队,所以,关于这个皇陵的一些资料肯定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只是被人拿走了,至少在国内是没有的。”
“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些人肯定就是拥有资料的人,不过他们就算是手上有资料,估计也不是太详细,所以才没有找到这里来。”
啃着兔子,方明想起了之前遇到的那些人。牛平辈子都在找皇陵,最后也只是在迷路的情况之下才无意找到了,那些人轻易地就能够找到,如果说没有地图之类才见鬼了呢。
特别是在这里现了弹片,就更加证明几十年前确实是有人来过的,那个时候来这里的人说不定就是现了资料的人,他们是依照着资料来的,一旦这种推测是对的,那么这些资料就有可能传下去。
“嗯,是的,应该是这种情况没有错了。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几十年前来这里的人是不是打开了皇陵?”
这个问题其实之前就讨论过了,牛平这个时候又提起来,显然是因为他实在是太担心这个问题了:一旦地宫打开过,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个很难说。”
方明皱着眉头,说:“当然有可能是打开了,我刚才回来之前也转了一下,现了几个很大的弹坑,不过这么多年之后又重新埋了起来,不知道下面到底是不是地宫的入口。”
“当然,也有可能当时来的人并没有打开地宫。”
牛平眉头一拧,说:“哦,为什么这样说?”
在牛平看来,眼前的这个陵墓被盗的机会实在是太大了:地面上的建筑早就被毁坏,而且到处都是坑洞!
“如果当初的人已经打开地宫,我们遇到的那些人从理论上就不会来了。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现场毁坏的情况来看,当初来这里的人肯定还是专业的人,他们找不准真正的地宫在哪里,所以只能是到处乱炸,试运气,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最后是不是能够找准地宫,这可说不准。至于说到炸弹这玩意,当年的炸弹和现在的威力可没有办法相比,如果皇陵深埋在十几米或者是几十米下,能不能炸坏还两说。”
“难道是把杆子拆掉换上绳子?”
方明这才注意到洛阳铲连接杆子的地方不仅仅有杆套,而且还留有两个洞,其实这两个洞之前他也注意到了,只是没有想到竟然是用来绑绳子的。
果然,牛平把杆子拆下来之后把绳子绑了上去。牛平拿出来的那一捆绳子不是太粗,但却是上好的尼龙绳子,放开之后不要说十来米了,绝对过五十米。
方明此时已经知道牛平肯定是用绳子来代替杆子了,但是这个有用么?不用杆子也能够往下打?
牛平很快就把绳子绑好,提着绳子试了一下,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回到之前打好的孔洞前,就把洛阳铲放了下去。和之前用杆子一样,此时他也是双腿站在孔洞的两侧,双手扯着绳子,放垂直了之后就松开。
“砰!”
方明听到孔洞里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
“砰!”
“砰!”
……
收绳,放绳,牛平一下接一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方明双眼瞪大,此时用的虽然是绳子,但是却有用杆子一般,洛阳铲在牛平手里一铲子接一铲子地把洞里的泥土打了上来。
突然,方明恍然悟,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刚才拿洛阳铲的时候人,他就觉得这洛阳铲的铲头也太重了一点吧,心想如果只是为了打孔,没有必要这样重。但是他也没有多想,毕竟洛阳铲重一点,往下打的时候能够省上不少力,而且遇到硬的石头之类也有更多的机会打得穿。
现在看来还不是那么简单:除了上面的那些原因之外,洛阳铲的重量恐怕更多的是为了现在这种用绳子取代杆子而设计的。
两三米的距离是一般的杆子能够达到的人距离,再长不是说没有,但却已经需要连接,但就算是再怎么样连接也会有一个极限,而且对于盗墓的人来说也更加容易暴露和不方便。
但是绳子就不一样了,长而且容易携带,一捆几十米不成问题,但是和杆子不一样的是一旦用绳子就不可能使上力量往下打土,这样一来就要增加洛阳铲自身的重量,当到了一定的重量之后,再加上适当的距离,就能够利用它自由落体的而产生的力量打进土里!
这样的设计看似简单,但是却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但这样的办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不能用的,必须先利用杆子加洛阳铲,打出一个几米深的孔洞之后,换上绳子后的洛阳铲才有了往下滑的“轨道”,这样才能够因为足够的距离而产生足够的力量。
试想一下,一个十几斤甚至是几十斤的洛阳铲,自由落体几米后产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除非是遇到岩石之类的很硬的地面,要不肯定是能够“吃”进去的,如此一来,再把绳子提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把打出来的泥土给带出来了!
反复用这样的办法,肯定是能够打到很深的地方的,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绳子有多长就能够打多深!
到了这个时候,方明终于明白为什么用洛阳铲这样的简单的工具却能够打出十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深洞了。
看牛平操作了一会,方明就明白里面的关键点其实和之前用杆子的时候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打下去的孔洞是垂直的,因为如果不是垂直的,那洛阳铲往下掉的时候在中途就会被卡住,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打了。
使用洛阳铲的方法真要说起来其实不复杂,但是整个过程却是非常的枯燥,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垂直,而且是每一铲都必须如此,要不这一铲差一点,下一铲差一点,积累下来整个孔洞就歪了。
方明是一个耐心很足够的人,虽然已经连续地打了近廿个小时了,但他还是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一下接一下,一点也不急,而且每抽出一次洛阳铲,他就仔细地看一下洛阳铲上带出来的泥土,特别注意的是泥土的颜色之类是不是有变化。
“方明,情况怎么样?”
牛平走了过来,他之前去另外一侧的赵柱子那里。
摇了摇头,方明说:“从一开始到现在,却是一点变化也没有。从绳子的长度,我看应该是打进去近五米了。”
牛平稍稍地检查了一下方明打出来的泥土,轻轻地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柱子那里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