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埃文·贝尔这前前后后拍摄了那么多部戏,还因为两部自己导演的作品瘦了十几磅,这才铸就了如此强悍的本领。

伊登·哈德逊比埃文·贝尔还早了半个多小时起床,他平时的作息就有规律多了,早晨起来还有闲情煎个蛋、烤两片吐司,再喝一杯咖啡,日子绝对小资。伊登·哈德逊前后也作为埃文·贝尔的助理跑过几次行程,他知道埃文·贝尔一旦开始工作,差不多就是要一整天了。所以他起来也是为埃文·贝尔准备早餐的,避免这个有轻度胃病的人又在拍摄现场不舒服起来。

“埃文!”伊登·哈德逊朝房间里吼了一句。然后就看到埃文·贝尔闭着双眼,摸索着走了出来,估计在洗漱完毕之前他是不会睁眼的,这就叫做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继续享受睡觉带来的幸福。

第912章 悲催实习

伊登·哈德逊在前面走着,埃文·贝尔右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就闭着眼睛往前走,看那样子怎么都像是赶僵尸一般。伊登·哈德逊知道埃文·贝尔实在是太累了,昨天晚上狠狠睡了十个小时,也没有缓过神来。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埃文·贝尔就经常这样,当时有一门课是早晨九点的。埃文·贝尔大清早起来,就经常这样扶着伊登·哈德逊的肩膀去上课,不过两个人的教学楼不是同一栋,所以往往到分叉口的时候,埃文·贝尔就会一个人像游魂一样飘去上课的教室。一直到教授进教室之后,埃文·贝尔才会真正地清醒过来。

倒不是说埃文·贝尔起不来,毕竟以前干洗店再辛苦的日子也经历过,只是埃文·贝尔喜欢抓紧这最后一点点缝隙的时间,似乎多闭目养神一会都是好的。所以,伊登·哈德逊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看着埃文·贝尔走上车,然后拉好安全带继续靠在窗户边上睡,伊登·哈德逊自己走到驾驶座上,发动汽车,然后开车前往今天的摄影棚。

此时纽约的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纽约的十月已经开始有些凉飕飕的,特别是藏蓝色的天空之下,钢筋水泥透出的森冷总是让城市显得更加阴寒,这种普遍的冷色调将纽约这个万花筒染上了一层阴郁的蓝色。

工作日早晨的纽约总是让人崩溃,堵塞的交通足以让人崩溃,所以市政府一直都在鼓励市民利用大众交通出行。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就是地铁的忠实拥护者。埃文·贝尔早期在赶行程的时候,也都是利用地铁往来。只是今天的行程有点特殊,整个后车厢都被塞满了埃文·贝尔今天要穿的衣服——虽然今天是为“时尚”拍摄封面照,但服装也依旧是全部采用“十一”品牌的最新设计,这也符合安娜·温图尔的构想。所以,单单依靠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两个人,抱着一大堆衣服去挤地铁,这并不现实,伊登·哈德逊也只好加入汽车的洪流里,蜗牛前行。

虽然都说大自然的朝阳是一副美不胜收的图画,其实静静观看城市拂晓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看着黄色的出租车在街道上匆忙行驶,路人们一抬手就有出租车停下,而路边的行人必须动作敏捷才能抢到出租车,在纽约,出租车可没有先来后到这一回事,谁先上了车才算数,所以路边为了一辆出租车破口大骂的场景绝对是早晨一紧;地铁口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城市人神色木然地行走着,摩肩接踵的繁忙景象一点点将沉睡的纽约唤醒;在初升晨曦的照耀下,路边的街头艺人才刚刚抵达现场,一切都处于准备中的舞台别有一番滋味,如果有幸看到装扮成自由女神像的人从地铁口或者商场更衣室走出来的场景,就更是一个奇景了;当然,更不能错过的是那些活力十足的年轻人,踩着滑板、背着书包在人群之中穿梭的景象,这让略显呆板冷漠的钢筋森林多了一丝青春。

空旷的街道被人群充斥,寂静的地铁站被喧闹占领,冰冷的大厦被阳光点亮……不同于大自然的日出,城市一觉醒来的过程也别具特色。生活其实处处都是美景,只要静下心来搜寻,总是能够在视线所及之处看到值得铭记的画面。

呼吸着纽约十月清晨略显清冷的空气,带着一点喧闹一点干燥,驾驶座前面的咖啡香让所有的繁忙都静止下来。伊登·哈德逊总是很享受这样的时刻,不同于深夜时带着五光十色繁华的寂静,清晨的安静带着一股朝气,让人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到希望的痕迹。

拍了拍副驾驶座上的埃文·贝尔,敏感的埃文·贝尔立刻就醒了过来,他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随意看了窗外一眼,就知道还有一条街区就要抵达目的地了。看看时间,今天在路上足足花了四十分钟,他的补眠也睡得很安稳,只感觉充电彻底完成一般。

车子才刚刚驶进街区,距离摄影棚还有超过两百码的距离,就可以看到站在门口的一群人,显然他们是正在等待埃文·贝尔的到来。看到徐徐开过来的车时,这群人都往里面靠了一些,让出一个停车位来。待车子停好之后,工作人员就站成了一排,伊登·哈德逊摇下车窗说到,“衣服在后座,你们抱进去吧。”

在埃文·贝尔刚刚出道的时候,前来杂志拍照,衣服、鞋子什么的都是自己提。现在即使是为“时尚”如此大牌的杂志拍照,所有准备工作也都是由杂志安排人员来进行,埃文·贝尔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动手。

埃文·贝尔走下车,和工作人员打着招呼,精神奕奕地就往摄影棚里走去。摄影棚里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显然是得知埃文·贝尔的到来,专门前来迎接的。来人是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小女生,带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将那张脸都遮去了大半,一头黑褐色的长发绑成一束马尾辫,露出了整张脸,显然是为了工作方面才做如此打扮的。

“贝尔先生,十分感谢你的到来。”小女生手里抱着一个大大的文件夹,略显紧张地和埃文·贝尔打起招呼。说完之后似乎就没有反应了,不过在接触到埃文·贝尔疑惑的目光之后,小女生才恍然大悟,连忙开始自我介绍起来,“我是简·查斯特,是今天摄影现场的助理。温图尔女士本来是希望能够亲自抵达现场的,不过巴黎有一些事务需要她亲自过去处理,所以就由我在现场为你负责。”

之前安娜·温图尔和泰迪·贝尔沟通过时间,“时尚”原本是打算巴黎时装周结束之后再来拍摄的,可是在那之后埃文·贝尔又有其他事,最终把时间调整到了现在。安娜·温图尔自然是在巴黎参加时装周。所以这才委派了助理过来现场辅助。

简·查斯特带着埃文·贝尔走进摄影棚,今天的摄影棚并没有另外搭建场景,只是简单的灰白色背景,旁边还有各式各样的打灯器,还有几个干冰机,看来这一次的拍摄主题应该就是黑白为主了。事实上,凯瑟琳·贝尔为“十一”品牌设计的第三季衣服依旧延续了黑白为主,偶尔用亮色点缀的特色,所以拍照时大多都是选择黑白基调,要不然就是英式、法式贵族的华丽风,主要还是看摄影师的掌控了。

背板前面有一个穿着白色衬衫、黑色套头线衫的中年男子,褐色的短发十分干练,炯炯有神的双眼和认真严肃的神情显得十分专业,他此时正在和灯光师、道具师讨论布景的设计。埃文·贝尔知道,这应该就是今天的摄影师了。

“特斯蒂诺先生,贝尔先生到了。”简·查斯特有些莽撞地出口说到,埃文·贝尔甚至来不及阻止她的行为。在埃文·贝尔看来,他站在旁边等等就好了,让摄影师把自己的工作先完成比较重要。因为如果换做是埃文·贝尔在片场,他就是希望如此:先把手头工作完成再说。看来,这位助理经验并不是很丰富。

摄影师回头一看,就正好看到了埃文·贝尔微微抬起、却尴尬定在半空的手势,他一下就明白埃文·贝尔是希望阻止简·查斯特。摄影师不由笑了起来,微笑点了点头示意没事,随后就又转头继续忙碌手里的事了。

简·查斯特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应该继续呼唤摄影师,还是回头给埃文·贝尔道歉。还是埃文·贝尔为她解了围,“我没事,显然他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吧。”简·查斯特这才安定了下来,站到了埃文·贝尔的身边。

可还没有安稳两秒,简·查斯特的手机就开始在持续震动,她拿起手机一下,表情顿时刷地一下变了。她抬头和埃文·贝尔指了指自己的手机,示意抱歉,然后就转身接起了电话,“温图尔女士,是……”就算简·查斯特跑得快,埃文·贝尔也可以听到,电话另一端的声音语气并不是很预约。温图尔女士?那应该就是安娜·温图尔了。

埃文·贝尔转过头去,就看到简·查斯特站在不远处垂头丧气的模样,看样子应该是被安娜·温图尔训斥了。看着这一幕,埃文·贝尔忽然想起了上一辈子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一本小说的,小说的原作者就是在“时尚”里有过工作经历的,而书中所说的故事就是关于安娜·温图尔的。想象上一辈子电影里安妮·海瑟薇的模样,再看看眼前简·查斯特的模样,不经意间就重叠到了一起,这让埃文·贝尔不由忍俊不禁。

“在笑什么?看起来今天是一个很适合拍摄的日子。”一个声音将埃文·贝尔的注意力拉了回去。

埃文·贝尔一转头就看到了摄影师朝自己走来。摄影师并没有打算埃文·贝尔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带着和善的笑容,伸出了自己的右手,“马里奥·特斯蒂诺,今天的摄影师。”

第913章 毫厘之差

埃文·贝尔认识另外一位叫做“马里奥”的摄影师,马里奥·索兰提。今年三十三岁的马里奥·索兰提现在可是时尚界炙手可热的摄影师,当初埃文·贝尔就和马里奥·索兰提有过十分不错的合作,他首次登上时尚杂志“君子”封面的时候,就是马里奥·索兰提掌镜的。

不过,眼前的“马里奥”却是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摄影师,其名声比起马里奥·索兰提来说还要更加响亮。

马里奥·特斯蒂诺今年刚好五十岁,他二十二岁时,就在伦敦开始了自己传奇摄影师的生涯。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不得不提的是,他是英国戴安娜王妃最后一名御用摄影师,他为戴安娜王妃拍摄的生活照举世闻名。马里奥·特斯蒂诺的镜头总是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拍摄对象最美的样子,可以让拍摄过程变成一件十分开心的事。镜头里总是带有超然于世冷漠气质的马里奥·特斯蒂诺,被形容为奢侈品现实主义风格。时尚界专业人士评价他时认为,他呈现出一个很真实的生命,不会刻意去表现脆弱、忧虑、神经质和冲突性,这种真实明亮的风格总是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在时尚界,与马里奥·特斯蒂诺拍摄才华一样触屏的,还有他桀骜不驯的个性。他曾经为英国的戴安娜王妃、麦当娜这样的超级大牌掌镜,也是各个大牌设计师、时尚杂志编辑的好友,因为他的摄影作品都是衣服和杂志能卖出去的保证。但是同时,他也被成为是超势力模特的终结者。一些一线、顶级模特出镜拍摄照片时索价太高,这令马里奥·特斯蒂诺十分反感,所以他都拒绝让这些大牌模特出现在自己的镜头里,转而使用一些刚刚出道的小模特。在马里奥·特斯蒂诺的镜头之下,有不少初出茅庐的模特最终都走上了国际顶级舞台。

马里奥·特斯蒂诺的这种张扬个性,也让他的作品透露着与其他摄影师所不同的清亮,让人爱不释手。从这个角度来说,马里奥·特斯蒂诺和埃文·贝尔还真是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

“那么,埃文,你觉得今天的拍照应该如何进行呢?”寒暄过后,马里奥·特斯蒂诺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询问着埃文·贝尔的意见。在这一点上,马里奥·特斯蒂诺和许多摄影师都不同,摄影师也分很多种类,有的摄影师会自己定基调,然后对模特提要求;有的摄影师是有一个构思,然后在拍照过程中进行调整;有的摄影师是随性而来……当然也有的摄影师会像马里奥·特斯蒂诺这样,与模特进行沟通,互相交流意见之后再开始拍摄。不过,埃文·贝尔所碰到的摄影师,这种类型的并不多。

“如果你是询问我拍照技巧什么的,我可没有太多的方案可以提供。”埃文·贝尔倒是谦虚了,他的拍照技术也绝对是专业水准。不过埃文·贝尔也不算说错,因为拍摄时尚大片这种硬照,他的确经验不多,还是让专业人士来掌控节奏比较好。“如果你是询问我对今天衣服的想法,我倒是很有心得。”

埃文·贝尔的诚实也让马里奥·特斯蒂诺不由露出了笑容,“‘十一’品牌明年春夏季的衣服其实大体风格上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凯瑟琳越来越成熟了,她自己的风格也在逐渐完善。这一次的设计,优雅中带着一些凛冽,精致中又带着潇洒。”

马里奥·特斯蒂诺托着下巴琢磨了一回,“衣服呢?为什么我们不一边看着衣服一边讨论呢,这样来的直观一些。”

简·查斯特才刚刚挂了电话,看她萎靡的样子就知道被安娜·温图尔狠狠训斥了一顿。不过马里奥·特斯蒂诺和埃文·贝尔都没有探究的打算,马里奥·特斯蒂诺直接让简·查斯特去门口看看今天拍摄用的衣服都整理好了没有。

对于现在时尚界独领风骚的“十一”男装,马里奥·特斯蒂诺自然很是熟悉,前两季的走秀图册他也都看过,对于凯瑟琳·贝尔的设计确实十分佩服。即使如此,当马里奥·特斯蒂诺看到“十一”第三季的设计时,还是不由感叹出声,“真的是太漂亮了。”

作为一名顶级时尚摄影师,马里奥·特斯蒂诺的灵感来源有很多,可能是模特的一个动作,可能是某一套衣服的剪裁,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场景凝固下来的时光,但毫无疑问的是,马里奥·特斯蒂诺必须对服装和模特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拍摄不同品牌的时尚大片要有不同的亮点,而且对于拍摄当天的衣服也要有足够的眼光才行。时尚界都说马里奥·特斯蒂诺就是杂志和衣服销售量的保证,就是因为马里奥·特斯蒂诺的敏锐触感。

对于这样级别的马里奥·特斯蒂诺来说,“十一”第三季依旧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一季叫什么名字?”

“犯罪受害人(Vitim。Of。The。Crime)。”埃文·贝尔站在衣架前面,伊登·哈德逊和简·查斯特也都站在衣架旁边。伊登·哈德逊却是没有多待,确认衣服都到位之后,他就往摄影棚里面走去,他必须确认更衣室、化妆师等各个方面是否到位,现在的伊登·哈德逊偶尔客串一下助理,也是做得有模有样了。

简·查斯特就站在旁边吞口水,她在“时尚”也实习好几个月了,跟在安娜·温图尔身边,眼界自然是开阔了不少。但是眼前的衣服着实超乎了她的想象:这不就是一堆破烂嘛?看着衣架上的衣服,稀稀拉拉地垂下各式各样的布条,乱七八糟的剪裁和缝制,就算是最正常的几件衣服也看起来没有任何特别,不就是黑西装,哪有什么所谓的设计可言。可是,看着马里奥·特斯蒂诺的表情,却好像看到宝物一般,这让简·查斯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马里奥·特斯蒂诺知道简·查斯特的想法,肯定会微笑地建议“你还是换一个行业吧”。“十一”品牌的衣服其实挂在衣架上,是看不出任何效果的,就算拿下来在身上比划两下,也没有什么感觉。凯瑟琳·贝尔设计的衣服就必须穿在身上,无论是本人穿着的感觉,还是旁人打量整体造型的感觉,都顿时会恍然一新。这种多一分多余,少一分不够的效果,又岂是单纯依靠看两眼就能够说明白的。

凯瑟琳·贝尔为什么仅仅设计了两季的衣服就能够受到如此追捧,就是因为她对衣服剪裁的敏感,让无数著名的设计师都难以企及。马里奥·特斯蒂诺在时尚界前后打滚了近三十年,他很清楚,时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版型,是面料,更是创意,当然,创意绝对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单纯论版型、论面料,男士西装绝对不会比萨维尔街的高级手工定制更好的了,但是萨维尔街的西装却和时尚界有着很大的区别。

凯瑟琳·贝尔出身萨维尔街,“十一”品牌也是做手工定制西装起家的,所以凯瑟琳·贝尔在设计品牌时,用料的讲究、版型的精致就一直为人所称道。当初第一季少年系列出现的时候,单单一个版型就让无数人惊呼了。但是凯瑟琳·贝尔很快就意识到,在品牌行业里,仅仅依靠版型和面料,是不可能闯出一片天的,所以,在第二季少年光泽系列中,凯瑟琳·贝尔又对设计做了调整,再搭配布料和剪裁方面的配合,整个设计理念顿时清晰起来,这才使得“十一”品牌瞬间爆红。

现在,马里奥·特斯蒂诺看着“十一”设计的第三季服装,不得不感叹凯瑟琳·贝尔的进步之快,她已经准确地抓住了品牌的核心,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发扬了出来。

其实,一套衣服要做瘦做窄并不难,但很多设计师就是瞻前顾后。高呼“我要褶皱的”山本宽斋,却因为戏剧性过强,始终无法挤进销量前列。跻身一线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和著名的英国时装设计师薇薇安·韦斯特伍德也是一直极力将衣服设计得宽松、破烂,但她们始终就差那么一厘米。在时尚界,一厘米就决定了顶级和一线的差别,而也正是这一厘米,让川久保玲和薇薇安·韦斯特伍德都成不了凯瑟琳·贝尔。

“成不了凯瑟琳·贝尔”,这句话的用词很重,因为这就标志着才刚刚出道一年的凯瑟琳·贝尔成为了最顶级的设计师,成为了其他设计师的标杆,包括成名已久的川久保玲、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等人都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之前马里奥·特斯蒂诺是听到卡尔·拉格菲尔德如此说的。

当时卡尔·拉格菲尔德这样说的时候,马里奥·特斯蒂诺还嗤之以鼻,和老佛爷很是激烈地争论过一番。不过当时距离巴黎时装周也还有一段时间,卡尔·拉格菲尔德也举不出更加出色的例子,毕竟“十一”第二季少年光泽系列称得上杰出,但距离经典还是有一线之隔的。这一线之隔,可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够跨越的。

现在,马里奥·特斯蒂诺看到凯瑟琳·贝尔设计的第三季男装时,不得不承认,卡尔·拉格菲尔德的话绝对不是开玩笑。凯瑟琳·贝尔虽然仅仅出道不过一年多而已,但她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奇才,她比川久保玲、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这些一线设计师就多了那么“一厘米”的灵感,也让她成功地站在了顶级设计师的圈子里。

“犯罪受害人?哇哦,这注定会是一季经典。”马里奥·特斯蒂诺不由自主地感叹到。

第914章 时尚大片

裁缝的工作,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把两块布缝合在一起,制作成为一个可以遮羞的衣物。但是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裁缝的工作就越来越复杂了,他们不仅要缝合一件衣服,还要做得漂亮,这就是裁缝的进阶了。一般的设计师,都是一名出色的裁缝,因为只有明白剪裁、车线等细节问题,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最“完美”的衣服。

但是,当裁缝做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遇到瓶颈,倒不是说做不出来,而是你想把衣服做瘦做窄,但效果却不一定如人意。就算是科班出身,几十年经验,还有一个好的师傅,一个好的团队,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这个瓶颈就是无法突破。

一个袖子,一条肩线,宽窄一点点,每个部分活动范围都会不同,放宽或者收紧一厘米也会导致设计效果的不同,这一厘米的瓶颈就决定了是否能够成就经典。

设计师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真正比拼的其实就是这样的细节,一个配色、一个剪裁、一个搭配,就可以决定成败了。川久保玲和薇薇安·韦斯特伍德不是不会设计窄衣服,事实上“十一”少年系列出来之后,就有许多品牌设计师在跟风开始设计窄版男装,但是设计出来效果就是差一大截,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凯瑟琳·贝尔的,就算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也无济于事。

卡尔·拉格菲尔德看上凯瑟琳·贝尔,就是看中了她对于这毫厘之差的把握,这是一种灵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凯瑟琳·贝尔在男装设计上的造诣如今的确是独步天下,她已经在引领一种潮流了,就好像当初香奈儿的小黑裙,设计出来之后,至今依旧流行。卡尔·拉格菲尔德觉得,凯瑟琳·贝尔的横空出世,完全打乱了男装格局,将创立一个全新的流派。这份天赋,亿万人中都不一定会出一个的。

马里奥·特斯蒂诺看着眼前的一排衣服,一件一件地打量着,就好像在艺术博物馆里欣赏一件件艺术品一般,“为什么会想到叫‘犯罪受害者’呢?”

“十一”品牌的前两季男装名字都十分明确:少年系列,少年光泽系列,可是到了第三季,却有一个巨大的转变,居然叫犯罪受害者系列,黑暗气息比起前两季来说都浓郁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这与“十一”品牌之前优雅高贵的形象实在有很大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