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8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埃文·贝尔记忆中三年前的威尼斯也是热闹不已的。眼前的电影宫,倒是和埃文·贝尔年初参加柏林电影节时的场景差不多,难道威尼斯电影节近年的下滑势头也如此迅猛了吗?

埃文·贝尔走到售票口询问今天场次的电影票,结果“泰莎”、“纸战士”等几部备受好评的电影居然都还有票,这对于一个电影节来说实在是稀罕的事。不过埃文·贝尔很快就明白原因了,一张电影票居然要四十欧元!这简直和抢钱没有两样,比起三年前一场电影十二欧元地价格来说涨了三倍有余。而后,埃文·贝尔又询问了参展影片的套票,居然也要一百三十欧元,这也比三年前涨了百分之三十。

对于埃文·贝尔来说,这样的票价自然不算贵,可是贝尔一家即使现在富裕了,也从来不是喜欢挥霍的类型,埃文·贝尔也没有到处撒钱来凸显自己潇洒多金的形象,相反,在过去三个月的旅途之中,埃文·贝尔都尽可能得合理安排自己的经费,全然没有挥霍的打算。

还好,短片的价格倒没有提升太多,八欧元一场,埃文·贝尔掏钱买了短片“前夕”的电影票,这是娜塔莉·波特曼的导演处女作,没有想到居然也登陆了威尼斯。买票结束之后,埃文·贝尔在旁边的书架上看了一圈,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对着售票员询问到,“打扰了,请问没有英文的场刊吗?”

“没有。”回答的是意大利语,埃文·贝尔虽然会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但是意大利语却没有涉猎,只是因为小时候生活在本森赫区的关系,知道一点意大利语基本词汇而已。所以,面对售票员用意大利语回答,埃文·贝尔皱起来的眉头反而舒展了开来,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所以,你不能说英语?”

“可以,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售票员语气倒是很诚恳,只是依旧带着意大利人所特有的懒散。

埃文·贝尔在欧洲游历久了,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做事懒散是十分有名的,不过戛纳电影节近年因为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情况有了些许改良,反而是威尼斯电影节一直在处于改革的阵痛中,情况始终没有好转。埃文·贝尔也没有打算去和那售票员计较,只是再次询问到,“请问这里没有英文场刊吗?我只看到了意大利语。”

“抱歉,没有。”售票员这次的回答是英文了,可惜依旧简洁明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埃文·贝尔顿时是目瞪口呆,他第一次听说,一个国际电影节居然没有英文场刊的。虽然说威尼斯电影节是在意大利举办地,意大利语势必是官方语言,但没有英文场刊这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是都被拿光了,还是没有。”

售票员看埃文·贝尔是不肯罢休了,这才解释起来,“如果想要看电影节相关信息,请登陆威尼斯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面就有提供英文场刊。实体场刊的话,我们并不提供。”

埃文·贝尔必须承认,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刷新了他的底线,虽然他不喜欢戛纳电影节、对柏林电影节也有些恨铁不成钢,但和这一次的威尼斯之旅相比,戛纳和柏林的筹备工作显然要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埃文·贝尔不知道马克·穆勒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前后也接手威尼斯电影节四年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些细节上有所疏忽呢?

埃文·贝尔让原本还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挥了挥手作罢,满脸都是无可奈何。其实英文场刊也就是外国记者需要,真正前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大部分都是意大利本土观众,他们阅读意大利语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能说,威尼斯电影节对外国记者没有优待,这绝对会得罪不少专业媒体的。

难道是威尼斯电影节的运营出了问题?从埃文·贝尔目前的体验来看,票价的提高、服务质量的降低,无疑都是和资金直接挂钩的。仔细想想也是有可能的,威尼斯之后举行的多伦多电影节势头越来越迅猛,这使得威尼斯和柏林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档期遭受强劲对手的排挤,柏林受到了奥斯卡的排挤,威尼斯则必须和柏林争高低。今年威尼斯参展影片质量普遍不高,除了编剧大罢工的后续影响之外,紧接着举行的多伦多电影节也是巨大威胁。所以,估计威尼斯电影节现在在预算、赞助等方面估计也遇到了问题。

摇了摇头,把胡思乱想甩出脑袋,埃文·贝尔随手抽了一份意大利语场刊朝放映厅走去。意大利语都看不懂,但是宣传海报和日期还是可以看懂的。其实距离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已经没有剩下几天了,九月六日就是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了,大部分参赛作品都已经展映。埃文·贝尔看了看,“蕾切尔的婚礼”、“拆弹部队”、“摔跤手”以及“朱诺”就是剩下三天时间里的重头戏了,从主委会的拍片方式也可以看出——美国作品都被安排在了尾声——他们还是希望用好莱坞的瞩目来拉动更多的关注。

此时短片单元的首映式已经结束,而短片历来不是最受瞩目的环节,所以放映厅里观众并不多,四百多个观众席只坐了三分之一的观众。埃文·贝尔坐下来之后,“前夕”就开始播放了,不过十七分钟的作品很快就放映完了。

埃文·贝尔借着并不明亮的灯光朝场外走去,一边回想着刚才观看的短片。突然前方就传来一个声音,“前面有柱子”,埃文·贝尔顿时就抬起了眼睛,往前看去。前方明亮的视线站着一个娇小的身影,由于逆光的缘故,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长地延伸出来,而眼前的人完全被包裹在光晕之中,根本就看不清楚。

埃文·贝尔朝前走了两步,“这就是所谓的柱子?”埃文·贝尔的视线在眼前之人身上打量着,嘴角的笑容浮现了起来。

站在埃文·贝尔面前的,正是“前夕”的导演,娜塔莉·波特曼。“怎么样,电影如何?”娜塔莉·波特曼是专门第二次前来观看自己的作品,与剪辑室里观看的感觉不同,电影院里的效果总是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优点如此,缺点也是如此。

“我不喜欢。”埃文·贝尔撇嘴说到,对于娜塔莉·波特曼,他可没有寒暄客套的打算,直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回答并没有出乎娜塔莉·波特曼的预料,“首映的时候有观众提前离场,而且不少。”她耸了耸肩,想要表达自己的无所谓,但是她脸上的失落还是在坚毅的眉宇之间透露了出来。

两个人并肩走出了电影宫,沿着大路就径直往海边走去,此时整片天空都好像燃烧起来一般,海对面的古朴宫殿被染成了红色,四周晃动着的红色海边就好像熊熊火焰,将建筑烘托得美轮美奂。

“前夕”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位不甘寂寞、幽默的老奶奶和她的新男友以及她的孙女一起出外就餐时发生的一些趣事。从镜头的处理就可以看出娜塔莉·波特曼身为一名女性导演的细腻。

“你的镜头对于角色的聚焦太过刻意了,周围环境的衬托效果和台词完全脱节,画面的过渡和处理也很生硬。”埃文·贝尔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你知道的,一个短片最重要的就是将所有核心思想集中在一件事上,用简单利落的镜头语言把这件事说完,那就足够了。你在构思整个情节的时候,想法太多,导致镜头的细节过于纷杂,细腻之余,反而让主题散了开来。”

娜塔莉·波特曼认真地听着,虽然她在演员的位置上远远比埃文·贝尔资深,但是在导演位置上,她却只有倾听的份了,“太深奥了,具体化一点。”

埃文·贝尔笑呵呵地说到,“我上课的收费可不便宜。”结果惹了娜塔莉·波特曼一个大大的白眼。

第1905章 头脑发热

“其实电影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你必须将自己的思绪整理清楚,因为镜头语言很大程度就是导演脑海里的意识具体化。”埃文·贝尔也不是科班出身,他步入导演位置之后,上一辈子的记忆奠定了十分好的基础,而他不务正业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则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工具,随后也是经过一部一部作品的累积,这才有了现在的水平,“很多时候,导演都喜欢画分镜头,用分镜头来折射脑海的画面,再进行慢慢修改,将整个思路、核心思想放映出来。”

娜塔莉·波特曼和埃文·贝尔沿着沙滩旁边的道路漫步前行着,虽然说威尼斯电影节似乎没有前几年热闹了,但依旧是人来人往,估计只是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减少了吧。娜塔莉·波特曼眼睛看着前方,并没有去看埃文·贝尔,只是用耳朵用心在倾听埃文·贝尔的话语。

娜塔莉·波特曼从1993年就开始演戏了,这一转眼就已经十五年过去了,虽然演员的位置也能够展现自己的想法,但那都是为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服务,这完全是别人的作品,说直白一点,演员就是导演手中的棋子而已。

但是导演的位置,却可以自由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娜塔莉·波特曼心理学出身,她的脑子里也有无数的想法和观点,想要通过镜头传递出来。比如说埃文·贝尔拍摄的“神秘肌肤”,将成长的阵痛融合到一个特别的故事里,其实在原著小说里,传递了许多不同的想法,如果换一个导演,也许电影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方向,而埃文·贝尔却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悲伤故事,那种反思,娜塔莉·波特曼至今都可以在脑海里找到那深深的烙印。

所以,娜塔莉·波特曼一直很想用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是玩票也好,说是实验也罢,她就是想尝试用这种方式去进行创作。这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作品“前夕”。

“虽然有的导演十分擅长玩技巧,他们对于镜头和画面的敏感就是一种天赋。”埃文·贝尔的声音在海风之中坚定地传到娜塔莉·波特曼的耳朵里,“比如说乔·怀特在‘赎罪’里敦刻尔克大撤退沙滩上的那一个长镜头,这其实就是炫技的一个方式,不得不让人赞叹。但技巧其实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最终还是对导演表达思想、讲述故事进行辅助的一种方式而已。”

“乔·怀特的那个镜头你拍得出来吗?”娜塔莉·波特曼出声询问到。

埃文·贝尔轻笑了一下,那轻轻的笑声在海风之中有些飘荡,让娜塔莉·波特曼的脚步不由有些停顿,内心的汹涌让肌肉还是紧缩,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发出欢快的呼喊声,“不,我拍不出来。其实我也尝试过技巧性比较鲜明的镜头,比如‘香水’里用全景和长镜头将色彩与画面结合起来,比如说‘血色将至’里将配乐与拍摄节奏结合起来,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有些刻意了,不够自然,相反,类似于‘神秘肌肤’或者‘阳光小美女’里朴实却丰富的镜头,更加适合我的特点。”

埃文·贝尔对于导演的位置,其实也是一直在摸索的状态,即使再伟大的导演,也没有这个自信说自己能够将每一种拍摄技巧都炉火纯青地运用到作品里,才不过拍摄了七部作品的埃文·贝尔更是没有这个资格了。

娜塔莉·波特曼依旧没有转过头去,她只是认真地听着埃文·贝尔的讲述。两个人的对话没有任何的暧昧,完完全全就是专业性讨论,但娜塔莉·波特曼却觉得这样的埃文·贝尔,这样全身心展示自己才华的埃文·贝尔,完美得让让人无法直视,轻而易举拨动了她内心深处的琴弦。

虽然娜塔莉·波特曼已经确定了自己对埃文·贝尔的心意,那是一种即使用理智即使用时间都无法阻止的情感,当这颗叫做爱情的种子生根发芽之后,就很难彻底根除了;但是娜塔莉·波特曼却没有告白的打算,因为她觉得没有必要,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很好。偶尔见见面,聊聊天;偶尔交流一下意见,讨论一下电影,这就足够了。

可是今天娜塔莉·波特曼才知道,不是她觉得没必要,而是因为她心底的热情狂潮还没有真正冲破枷锁而已,一旦内心的思念开始泛滥,届时就不再是“没必要”了。此时此刻,娜塔莉·波特曼听着埃文·贝尔用轻快的嗓音说着导演的相关知识,内心的情感却在一点点沉沦,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如此深深地爱着埃文·贝尔,如此深刻,似乎早在她意识到之前,她就已经不可自拔了。

“当然,我还是会继续尝试的,尝试不同类型的作品,尝试不同主题的作品,作为导演和作为演员的成就感是截然不同的,但同样都可以让我感到满足。”埃文·贝尔笑呵呵地说到,他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娜塔莉·波特曼平静的侧脸,彷佛在寻求认同一般,不过娜塔莉·波特曼并没有抬头的打算,埃文·贝尔也就转开了视线。

娜塔莉·波特曼那平静的脸庞之下已经开始沸腾了,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她生怕自己和埃文·贝尔对视到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我爱你”。娜塔莉·波特曼觉得这一点都不像是自己,难道被爱情冲昏头脑之后,所有女人都一样,是如此的愚蠢吗?这是娜塔莉·波特曼唯一能够找到形容自己的词汇了。

“呵呵,我会期待即将上映的‘朱诺’的。”娜塔莉·波特曼开口说到,虽然话语里没有异常,但她却被自己嗓子地干涩吓了一跳。

提起“朱诺”,埃文·贝尔却忽然想到,“你今年可真是繁忙啊,柏林、戛纳、威尼斯都有你的身影。”娜塔莉·波特曼二月的时候带着“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去了柏林,五月份又作为评委去了戛纳,现在则是以导演的身份光临威尼斯。

娜塔莉·波特曼摊手,“我还在等你的剧本呢。”

听到这句话,埃文·贝尔不由尴尬地干笑了两声,他去年奥斯卡之后和娜塔莉·波特曼开玩笑地说到,要为她写一个剧本,不过至今都还没有动静——其实埃文·贝尔一直都是有在查资料的,只是要原创一个剧本不是那么容易的,“朱诺”的创作当初也消耗了埃文·贝尔不少精力,但至少是有一个故事框架地;现在正在撰写的小说也是如此,至于为娜塔莉·波特曼撰写的剧本,埃文·贝尔有想法,却少了一点灵感——故事的灵感。

“我说过,那不是约定。”埃文·贝尔狡黠地眨了眨眼睛,算是为自己解围了。

娜塔莉·波特曼不知觉中,还是抬起了头,看到了埃文·贝尔那湛蓝的眸子映在从血红色变成了深红色的天空里,自己的心跳忽然就乱了。娜塔莉·波特曼只觉得头脑一阵发热,她心底翻涌的话语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但此时埃文·贝尔却转过头去,这让娜塔莉·波特曼在最后时刻踩下了刹车。

不等娜塔莉·波特曼再继续说些什么,埃文·贝尔就扬声喊道,“安妮!泰迪!”他的声音在海风之中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却足够让娜塔莉·波特曼清醒过来了。她一抬头,就看到了沙滩上正在休息的一群人,赫然是安妮·海瑟薇、泰迪·贝尔他们。

埃文·贝尔又唤了两声,安妮·海瑟薇等人都回过头来,然后大呼小叫地跑了过来。

娜塔莉·波特曼并没有跟着往前迎过去的埃文·贝尔的脚步,而是落在了身后,慢慢地踱着步子,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埃文·贝尔的感情,但是,要告白吗?要向埃文·贝尔告白吗?娜塔莉·波特曼第一次拿不准主意了,因为她不知道在一段感情里,到底是应该按照理智去处理问题,还是按照内心的感性去处理问题。也许越是重视,就越是害怕,娜塔莉·波特曼忽然就感觉到了一阵无力。

我喜欢你,我爱你。这样的话其实本身并不复杂,甚至于每天都会对家人、对朋友说,但是对内心萌动的对象说,却是完全不同的意义。这样话语说出来之后造成的影响波长,更是无法估量。

娜塔莉·波特曼不由觉得头疼,在这瞬间,她想起了当初自己和埃文·贝尔的交谈,“你会爱上我吗?”“可能不会”。这是她问他答的版本。可是提问者和回答者调换位置之后,她的回答就是“绝不可能”。但是现在呢?

“嘿,娜特,快过来。”埃文·贝尔站在沙滩上,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们汇合了,转过身来,朝着娜塔莉·波特曼挥着手,满脸的笑容。

娜塔莉·波特曼看到了安妮·海瑟薇,她满面笑容地站在旁边,专注地看着埃文·贝尔,那双漂亮的眸子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依恋。“不要告白,不准告白。”娜塔莉·波特曼这样在心底对自己说到,然后扬起一个笑容,高声回答到,“来了。”

第1906章 半纪录片

埃文·贝尔抵达威尼斯的消息,几乎在三十分钟之内就在所有记者群众传播了开来,他是继开幕式上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之后今年水城最有人气的大牌了,而且比起近年转战文艺电影的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两人来说,埃文·贝尔在商业电影上的表现让他的人气更是蓬爆。


埃文·贝尔与安妮·海瑟薇、泰迪·贝尔等人在沙滩上汇合之后,记者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毕竟这些人本来就是记者瞩目的焦点。当然,记者们也没有错过和埃文·贝尔同行的娜塔莉·波特曼,这顿时让略显低迷地水城彻底热闹了起来。

其实埃文·贝尔这次前来威尼斯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宣传“朱诺”,“朱诺”的主战场是在多伦多。但是因为安妮·海瑟薇的“蕾切尔的婚礼”和詹妮弗·劳伦斯的“燃烧的平原”都选择了威尼斯作为第一个登陆点,所以肩负着特别任务的埃文·贝尔也就顺势接受了马克·穆勒地邀请,亲自前来“朱诺”参与了宣传。

这次埃文·贝尔过来威尼斯就肩负着收购作品的任务,“蕾切尔的婚礼”是重点考察对象。众所周知,电影节就是一个庞大的作品交易市场,当初“神秘肌肤”就是在威尼斯得到了韦恩斯坦兄弟的赏识,这才在北美闯出了一片天,而现在,十一工作室已经强大到可以开始加入收购作品的行列里了。

十一发行经过两年的发展和考察,现在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经过托马斯·兰辛等人的计划,从这一次的威尼斯和多伦多开始,十一发行也开始策划非十一制作出品的作品,他们将在各大电影节寻求有发展潜力的作品,购买下发行权,然后在北美市场进行发行。

其实这种方式对于大部分电影公司来说都并不陌生,许多独立公司没有制作电影的成本,他们都是以发行起家,比如说顶峰娱乐、比如说狮门影业,都是如此。十一工作室的发展则是延续了梦工厂式的路线,以制作起家,但十一工作室比梦工厂聪明的是,在真正崛起之前,率先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发行渠道,从而占据了先机。

现在,十一工作室已经在电影制作领域初步站稳脚跟,未来制作电影的数量还是以稳为主,保证作品的质量,不会轻易地就增加十一制作的压力。但同时,十一发行也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开始进行更多作品的北美发行工作。

“蕾切尔的婚礼”是乔纳森·戴米自己筹资拍摄的,目前依旧没有发行商,自从1993年的“费城故事”之后,乔纳森·戴米已经先后搞砸了六部电影,不止是商业领域,在文艺方面也后继乏力。所以“蕾切尔的婚礼”发行工作也重新回到了起点——以参加电影节的方式寻求发行商。

所以抵达威尼斯之后,第二天开始埃文·贝尔就开始在各个电影的首映式会场来回穿行,同行的还有泰迪·贝尔。

在观看完“拆弹部队”之后,埃文·贝尔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影评人总喜欢说凯瑟琳·毕格罗是一个强势的导演。这里所说的强势,并不是说凯瑟琳·毕格罗的个性,而是另有所指。

众所周知,在各大颁奖典礼的奖项安排之中,最佳影片是嘉奖整部作品,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奖项自然是嘉奖各个部分的司职人员。这也使得拿奖电影可以区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说横扫型,“沉默的羔羊”当初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比如说突出性,仅仅拿下影后的“男孩别哭”,仅仅拿到最佳导演的“毒品网络”。简而言之,就是一部作品是突出了某一个环节还是全面呈现出佳作态势。

之所以说凯瑟琳·毕格罗是一个强势的导演,就是说在她的电影里,作为导演的风格烙印实在太过鲜明,所有对影片的关注力和赞誉度都会集中在导演一个人身上,至于电影的演员、配乐等部分就彻底沦为了配角,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突出性不同罢了。凯瑟琳·毕格罗在导演位置上的出彩将电影其他环节都掩盖住了。

埃文·贝尔记得自己在重生之前,凯瑟琳·毕格罗就带着她的新作“猎杀本·拉登”再次来袭,不过埃文·贝尔并没有等到电影上映就重生了。但是当初看到一些观看了电影试映会的影评人观点,普遍认为凯瑟琳·毕格罗完全有实力第二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因为她的导演技巧、导演风格完全贯穿了整部电影,实在太过精彩。相对而言,其中主演的表现固然出色,却难免沦为其次。

如果站在导演的位置上来说,凯瑟琳·毕格罗这样的导演是让人敬佩的,她可以将导演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但如果站在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