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8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站在导演的位置上来说,凯瑟琳·毕格罗这样的导演是让人敬佩的,她可以将导演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但如果站在演员的位置上来说,演员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完全成为了导演手中的棋子,他们的光芒甚至比不过隐藏在幕后的导演。比如说“拆弹部队”里的男主角杰瑞米·雷纳,他的表现十分精彩,绝对有实力在颁奖季的影帝争夺战之中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相比于凯瑟琳·毕格罗来说,杰瑞米·雷纳的光芒顿时就缩小了几个光圈。

上一辈子观看“拆弹部队”的时候,埃文·贝尔的感触并不深,也许也是因为电影之中美国主旋律色彩十分鲜明的关系,很难触动到埃文·贝尔,但他却清楚地记得,“拆弹部队”在第八十二届奥斯卡上与“阿凡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凯瑟琳·毕格罗完胜自己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这也使得她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赢得最佳导演小金人的女性导演。

第八十二届奥斯卡可是2010年二月举办的,但现在“拆弹部队”在2008年九月的威尼斯就上映了,按照正常程序来说,“拆弹部队”应该参加明年年初的第八十一届奥斯卡才对。埃文·贝尔依稀记得,好像也是发行环节上出了一些问题,导致“拆弹部队”一直到2009年才上映,错过了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报名时间。这一点和上一辈子的“撞车”是有相似之处的。

不过不管上一辈子最终的发展路线如何,埃文·贝尔这次在威尼斯重新观看完“拆弹部队”之后,却看出了更多的东西,情节有血有肉、有张有弛、真实可信,凯瑟琳·毕格罗采用半纪录片的方式进行了拍摄,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十分逼真。当然,如果对美国政治有所了解的话,触动感会更大。

可是话说回来,就埃文·贝尔个人审美而言,“拆弹部队”的确太过主旋律了,完全就是配合白宫的想法所拍摄出来的作品,将士兵们塑造成为有血有肉的救世英雄,他们完全是自愿投入战场的伟大人物,这显然是太过“正面”的选择了,而且角色塑造还是不够到位、影片的核心内容也略显刻意。如果把“华氏九一一”和“拆弹部队”放在一起,然后选择奥斯卡最佳影片,埃文·贝尔会选择“华氏九一一”,迈克尔·摩尔这个大胖子的才华确实让人十分惊艳。

尽管如此,埃文·贝尔对凯瑟琳·毕格罗还是要鼓掌表示敬佩的,虽然威尼斯电影节上观众似乎对这部作品不是很感冒,不仅座位没有坐满,掌声也并不热烈;但埃文·贝尔还是决定亲自找到凯瑟琳·毕格罗谈一谈,如果有可能的话,十一工作室可以肩负起“拆弹部队”在北美的发行工作。

当埃文·贝尔在电影结束之后找到凯瑟琳·毕格罗时,她并没有往发行权的方向去思考,只是对埃文·贝尔前来支持自己的作品,“呵呵,你愿意前来我电影的首映式,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想必明天关于‘拆弹部队’的报道可不会少了。”

“那可不见得。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观看了一部电影,报刊杂志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详细分析一遍。”如果是平时的话,埃文·贝尔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那么观看的作品肯定会被记者调侃分析一番,但这是电影节,自然就不可能了,因为作品可是多如牛毛的,“不过我的确很喜欢你的作品,如果有记者愿意听听我的意见,我十分乐意向他们推荐这部作品。”

对于埃文·贝尔的话,凯瑟琳·毕格罗只当是客套话,这样的场面话几乎人人都会说,所以她也只是笑呵呵地说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随后她就礼尚往来地说到,“‘朱诺’的上映时间是五号吧,最后一天的重头戏,我倒是想要到现场去观看一下首映式,不过估计一票难求。”

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大部分电影场次的门票都会剩余,销售一空的场景十分稀少。唯一的例外就是“朱诺”。其实在埃文·贝尔前来之前,“朱诺”的门票也还是有剩余的,几乎剩了三分之一,但埃文·贝尔到达威尼斯的消息一传出去之后,剩下的门票一夜之间就宣告售磐。

对于凯瑟琳·毕格罗的客套,埃文·贝尔露出了笑容,“如果你愿意前来的话,放心,绝对会有位置的。”随后话锋一转,“其实我来找你,是想询问你一下,‘拆弹部队’的北美发行权目前还在你手上吗?”

第1907章 死猪怕烫

凯瑟琳·毕格罗可不是刚刚出道的新人导演,从1978年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短片“搏命者”之后,她的导演经历至今已经有整整二十年了,虽然她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目前也只有九部作品问世而已,但其中却不乏“霹雳蓝天使”、“末世纪暴潮”、“魔鬼游戏”这样出色的作品。

除了资历之外,凯瑟琳·毕格罗在娱乐圈的人脉也不可小觑,虽然她和詹姆斯·卡梅隆的那段短暂的婚姻要追溯到1991年了,但这对离婚夫妻却没有反目成仇,即使交流没有那么频繁,但詹姆斯·卡梅隆还是十分愿意向凯瑟琳·毕格罗提供帮助的,1995年的“末世纪暴潮”拍摄和发行过程中,凯瑟琳·毕格罗就得到了詹姆斯·卡梅隆的不少帮助。

所以,凯瑟琳·毕格罗如果要推出一部作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有实力又有人脉的。但是这一次的“拆弹部队”,却让凯瑟琳·毕格罗撞上了现实的墙壁。

凯瑟琳·毕格罗的上一部作品“K…19寡妇制造者”于2002年上映,这部由哈里森·福特和连姆·尼森联手出演的作品,投资一亿美元,却仅仅收回了六千五百万的票房,让当时深陷资金泥沼的派拉蒙影业直接黑脸了。在那之后,凯瑟琳·毕格罗就没有任何动作了,一直到这部“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进行立项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投资,不仅因为凯瑟琳·毕格罗上一部作品彻底砸了,也因为这部作品的题材太过敏感。

剧本是根据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马克·鲍尔曾经是一名特派到伊拉克炸弹区的通讯员,回来之后成为了时事话题的批判专家。马克·鲍尔的视角,专业、准确、可信、凌厉,单纯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严重程度比“华氏九一一”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要知道,当初为了“华氏九一一”的发行问题直接就让韦恩斯坦兄弟和迪士尼一拍两散,可见类似话题的敏感性了。

“拆弹部队”的主题核心依旧是反对战争,不过并没有进行正面批判或者政治说教,而是通过对主角的描述,阐述一场战胜对男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影响——乃至摧毁。这种赤果果、血淋淋的主题,会让那些本来就脆弱敏感的政客们从深夜的床铺上直接一跃而起,破口大骂。

除此之外,凯瑟琳·毕格罗坚持要把在巴格达实地拍摄这部作品。这一个想法就让原本还抱有希望的电影公司全部都退缩了回来,现在的伊拉克就是一个火药桶,谁点谁遭殃。更何况,“拆弹部队”筹备的时间点是2006年向2007年过渡的时间段,所有人都知道2008年是大选年,在大选年里虽然政治题材电影将会备受瞩目,但是将“拆弹部队”这样一个不定时炸弹扔到电影市场里,估计引爆话题之余引火烧身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八十。

凯瑟琳·毕格罗准备好剧本之后,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就在寻找投资者、惨遭拒绝的过程中度过,即使是詹姆斯·卡梅隆能够提供的帮助都十分有限。这就是社会现实!电影公司是利益至上的,而不是做慈善的——即使要做慈善,凯瑟琳·毕格罗也还没有这样的声望成为候补者。

其实,如果是“拆弹部队”这样一个提案到了埃文·贝尔手上,估计也很难找到投资,也许会比凯瑟琳·毕格罗阻力稍微小一些,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就好像当初埃文·贝尔在“加勒比海盗”之后的最鼎盛时期,接拍了“断背山”,质疑、反驳、批判依旧是如雨倾泻而来。

最后,凯瑟琳·毕格罗在去年的暑假,得到了位于法国的欧洲电影资本基金(FCEF)的支持,获得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成本,使“拆弹部队”项目得以启动,并且在该基金会的帮助下,前往约旦和科威特——伊拉克依旧无法取得许可——实地取景拍摄。

从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看出来,“拆弹部队”的拍摄过程是多么艰辛,而由于同样的原因——话题敏感、题材严肃,唯恐引爆地雷的发行商也都不敢接手“拆弹部队”的北美发行权。这和当初的“断背山”、“华氏九一一”其实是一个道理,好莱坞的潜规则不是一个导演或者几个演员就可以改变的,题材的敏感就决定了电影公司敬而远之。

而“拆弹部队”所触碰到的不仅仅是好莱坞潜规则,更是整个美国社会的敏感地带,在大选年的环境之下,任何一点火星子都会被放大成为火把,何况是“拆弹部队”这样一个火堆,人们自然是将其当做火山来看待了。所以即使是独立电影公司,在处理凯瑟琳·毕格罗这次的作品,都显得十分小心谨慎。

上一辈子“拆弹部队”一直到2009年才找到了发行公司进行上映,就是最直接的一个铁证。

其实凯瑟琳·毕格罗从二月份就开始运作“拆弹部队”的发行问题了,从柏林到戛纳再到威尼斯,就连电影节这样的环境里,“拆弹部队”的生存空间都十分有限。凯瑟琳·毕格罗知道,估计只有圣丹斯电影节、哥谭奖、独立精神奖这样的地方才能够接纳“拆弹部队”了。2008年的大半时间里,凯瑟琳·毕格罗都在重复之前筹备电影时的轨迹,被拒绝,再被拒绝。

由于错过了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和独立精神奖,凯瑟琳·毕格罗原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十月份的哥谭奖上,然后明年年初登陆圣丹斯电影节,再寻求有意向的发行商。但意外的是,饱受参赛影片质量困扰的威尼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凯瑟琳·毕格罗伸出了橄榄枝。这也让凯瑟琳·毕格罗喜出望外,虽然她知道威尼斯还是希望借助她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关系,炒作一些话题,但只要“拆弹部队”能够获得曝光机会,凯瑟琳·毕格罗就已经满足了。

所以,凯瑟琳·毕格罗来到了威尼斯,迫不及待地。

“拆弹部队”在威尼斯举行了全球首映,但可惜的是首映情况让凯瑟琳·毕格罗完全无奈了。电影院观众席根本坐不满,掌声更是稀稀拉拉的,就连影评人对电影的兴趣也不大,记者的反馈更是怨声载道,凯瑟琳·毕格罗前后消耗了三年时间在“拆弹部队”身上,现在却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即使她在坚强,承受了如此多的打击之后,也感觉到疲倦了。

在失望低落的情况下,看到埃文·贝尔出席了首映式,凯瑟琳·毕格罗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这对于“拆弹部队”来说的确是一缕曙光,至少埃文·贝尔的出现可以吸引更多的视线,哪怕不是对电影的讨论,增加一些曝光率都是让人欣慰的结果。所以凯瑟琳·毕格罗虽然才和埃文·贝尔第一次见面,但她却打起精神来进行客套寒暄,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埃文·贝尔居然对“拆弹部队”的发行权感兴趣!

“呃,埃文,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吧?”凯瑟琳·毕格罗一脸的不相信,“你不是才看过我的电影,所以我想你应该知道,这部电影的题材有多么敏感多么严肃,怎么可能有发行公司愿意肩负起北美的发行重任呢?”凯瑟琳·毕格罗没有说的是,甚至于电影节都对“拆弹部队”不太欢迎。

此时工作人员走了进来,礼貌性地说到,“请离开好吗?我们要为下一场电影做准备。”下一场电影是阿尔及利亚和法国合拍的作品“内陆”,埃文·贝尔没有兴趣,不过晚场的重头戏“蕾切尔的婚礼”埃文·贝尔却是期待已久了。

埃文·贝尔朝工作人员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凯瑟琳·毕格罗笑着说到,“我们可以到外面沙滩的露天咖啡屋坐一坐,我还等着观看晚场的电影呢。”

“安妮·海瑟薇。”凯瑟琳·毕格罗自然也是知道的,笑着点了点头。

“我不会否认乔纳森·戴米也是吸引力之一。”埃文·贝尔眨了眨眼睛,让凯瑟琳·毕格罗的笑容更大了一些,两个人在前面走着,泰迪·贝尔则随后跟着,“我对‘拆弹部队’很感兴趣,希望十一工作室能够获得北美发行权,所以我自然需要对目前作品的发行情况有一个了解,即使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但我也还是必须提出来,不是吗?”

凯瑟琳·毕格罗被埃文·贝尔的这一番话闹得哭笑不得,她的年龄比凯瑟琳·贝尔还大了十岁,看埃文·贝尔完全就是在看儿子辈的感觉,但是这简单几句交谈,却让凯瑟琳·毕格罗转变了想法,她必须用一个平等的视线去看待埃文·贝尔才行,“十一工作室?”凯瑟琳·毕格罗重复了一遍,得到了埃文·贝尔点头的答复,“你们难道不担心这部电影的题材问题吗?这可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敢接手我的这部作品。”

面对凯瑟琳·毕格罗的坦诚,埃文·贝尔也用诚实的话说到,“担心,我当然担心,甚至于,我比其他电影公司还要更加害怕。”都说死猪不怕开水烫,但现在俨然已经成为刺头代表的十一工作室,居然也会害怕媒体的众说纷纭?这让凯瑟琳·毕格罗哈哈大笑起来。

第1908章 购发行权

身为发行商,考验的就是眼力,不管是为拿奖还是为艺术,收益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这里的收益包括了票房、DVD、周边等等。一般来说,真正的票房巨鳄自然不会出现在电影节上待价而沽,艺术电影才是发行公司在电影节上淘宝的主力,如何从一大堆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之中挑选出合适的作品购买发行权,这就是一门学问了。

十一发行在此之前负责的都是十一制作自己出品的作品,从未在电影节上主动出击购买发行权。这其实是有差别的,“十一出品、质量保证”的这块招牌是由埃文·贝尔创下名号,然后由整个十一工作室齐心协力发扬光大的,现在十一发行推出的作品能够在北美市场里取得优秀的成绩,作品质量本身得到观众信任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而现在,十一发行打算推出非十一出品的作品,那么观众所信任的“十一出品”招牌其实就削弱了不少,因为此时考验的是发行部门的眼力,简而言之,就是托马斯·兰辛等人挑选作品的眼力,而不是十一制作整个团队的实力。

风险,自然就出现了。

当然,任何一门生意都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风险,电影行业更是无法免俗。十一工作室选择“拆弹部队”,就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回想一下当初“断背山”的发行阻力,虽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过程却是惊心动魄、不容有失。这一次“拆弹部队”在北美的发行面对的情况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十一工作室不比其他大型电影公司,也不比做发行起家的独立电影公司,十一发行成立不过两年有余,无论是规模还是广泛度等方面来说,十一发行都还是处于初期扩张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选择作品自然是需要更加紧张,稳扎稳打地将发行质量提升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次失误都很有可能让十一发行回到解放前。小公司最大的弱点就在这里:容错率实在太低了。

所以,埃文·贝尔才说,十一工作室很担心,甚至比其他电影公司都更加害怕。因为十一发行的状况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的大意。如果只是埃文·贝尔个人拍摄作品,那么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但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他就必须为十一工作室着想,以公司利益为先。

虽然十一工作室已经是美国电影市场上的一朵奇葩,其作品的个性程度在诸多电影公司里也是可以排上号的,再加上埃文·贝尔的存在,人们对于十一工作室的刺头名号也是赞同不已。但即使如此,“拆弹部队”这样一部特殊敏感的作品对于十一工作室来说,还是必须小心对待。

“你真诚实。”凯瑟琳·毕格罗收敛了笑容,点点头说到。

“这是我的缺点。”埃文·贝尔狡黠地说到,原本这样一个回答是带有一点调情意思的,但由于埃文·贝尔和凯瑟琳·毕格罗之前年龄差距太过明显,所以反而有了一点儿子向母亲撒娇的感觉,倒是让两个人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了一些。

“虽然电影的题材十分敏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对于十一工作室来说,作品一直都是瞩目的焦点。”泰迪·贝尔坐在旁边开口说到,“作品为核心,是埃文挑选作品一贯的原则。”坐在旁边的埃文·贝尔抬了抬自己的右手,示意自己就是泰迪·贝尔话语里的当事人,“所以,比起作品题材方面的问题,我们更愿意探讨一下作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接手‘拆弹部队’北美发行权的根本原因。”

泰迪·贝尔的话语很有条理,而且一下就把核心问题抛了出来,“作品至上”这句话里包含的诚意,确实很有杀伤力。

凯瑟琳·毕格罗必须承认她动心了,在根本没有公司愿意接受“拆弹部队”的情况下,有人愿意肩负起北美发行重任,这本身就已经有足够吸引力了,更何况对方还是十一工作室,这种诱惑很少人能够拒绝。但凯瑟琳·毕格罗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她必须为自己的作品争取更多的利益才行,这是她身为导演和制作人的责任。

“如果十一工作室接手‘拆弹部队’的发行权,我可以询问一下你们大致的方案吗?”凯瑟琳·毕格罗将内心的激动压了下去,开口询问到。

“你是指票房分成?”泰迪·贝尔开口接到,如果十一发行只负责发行部门业务的话,那么票房分成必须由院线、制作公司、发行公司三方进行分摊,对此,十一工作室自然是早有准备的。在十一工作室刚刚起步时,他们仅仅是制作一方,之后演变成为制作和发行结合体,现在又开始单独涉足发行一方,可以看见十一工作室的发展轨迹确实是在步步上升的。

凯瑟琳·毕格罗却摇了摇头,“发行方案。”所以对于电影来说,能够回收成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凯瑟琳·毕格罗知道,“拆弹部队”在票房市场很难有所作为,真正需要重视的还是DVD市场,那么电影在颁奖季的表现就很重要了。所以,与其关心票房分成问题,不如将重点放在发行策略上。

泰迪·贝尔看向了弟弟,这方面的策略他们暂时还没有考虑到,毕竟要发行的电影都没有确定,托马斯·兰辛他们自然没有办法制定相对应的发行方案。

埃文·贝尔接过了话题,“有两个方案可以作为候补。”泰迪·贝尔收回了视线,就他所知根本就没有方案,结果埃文·贝尔一下就抛出了两个。凯瑟琳·毕格罗也有些意外,她原本以为贝尔兄弟会说他们回去讨论之后,第二次见面时再谈的,但埃文·贝尔居然直接就说有两个方案了,所以惊讶在她的眼睛里清晰地表露了出来。

“第一个是今年发行,加入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颁奖季中。”埃文·贝尔可不是信口胡说的,这也是来源于他上一辈子的记忆,经过衡量之后想出来的,“那么等威尼斯电影节结束之后,我们再一起去多伦多,安排‘拆弹部队’在那里上映,之后详细制定一个宣传档期,从十一月开始点映,根据点映的回馈来确定扩映的方案。”

“不过这个方案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年末的总统大选,电影会爆发出正面还是负面的效应,无法估计。”埃文·贝尔实话实说,这个问题即使是他也无法回答,“第二个方案则是明年发行,那么威尼斯结束之后,我们会报名圣丹斯和独立精神奖,经过年初的洗礼之后,安排在春季档或者秋季档上映,加入第八十二届奥斯卡的颁奖季角逐。”

凯瑟琳·毕格罗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这个方案的优点就在于避开了大选年,但缺点则在于时间阵线的拉长。”

其实埃文·贝尔给出的两个方案很简洁,并没有详细的打算,但这也符合临时构思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埃文·贝尔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想要发行“拆弹部队”,他对电影的属性有详细的了解,并且进行了简单分析,这才决定购买发行权。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十一工作室的诚意。

凯瑟琳·毕格罗脑袋里信息处理得很快,她心里已经同意了这笔交易,但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她再次开口询问到,“那发行权的价格呢?”

这次回答的就是泰迪·贝尔了,刚才在电影放映结束时,他就和埃文·贝尔简单做了一个预估,“两百万美元,十一工作室拿百分之七十五的分红。”前者是全额支付给凯瑟琳·毕格罗身后制作公司的费用,分红之中制作公司拿二十五个百分点,而十一工作室拿走的百分之七十五,必须和院线进行瓜分,这又是另外一笔交易了。

凯瑟琳·毕格罗对于这个价钱也有些意外,版权费用比预期中低了一点,但是分红比例却十分合适,其实对于“拆弹部队”来说,这个条件已经十分优渥了。但凯瑟琳·毕格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